高一歷史羅馬法_第1頁
高一歷史羅馬法_第2頁
高一歷史羅馬法_第3頁
高一歷史羅馬法_第4頁
高一歷史羅馬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羅馬人的法律重點了解羅馬法的主要內(nèi)容及其在維系羅馬帝國統(tǒng)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價值。BC8世紀中期:羅馬城BC509:羅馬共和國BC27:羅馬帝國1-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395年: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羅馬簡史東羅馬帝國:395年------1453年

羅馬法

是羅馬奴隸制國家法律的總稱。

它包括自羅馬國家產(chǎn)生(公元前509年)→西羅馬帝國滅亡(公元395年)→7世紀中葉(東羅馬帝國)這期間的全部法律。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起源和形成二、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發(fā)展三、自然法——成熟五、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四、《民法大全》——完成知識結(jié)構(gòu)

公元前8世紀中期,羅馬城建立。

公元前509年,羅馬進入共和國時期,羅馬共和國是貴族專政的奴隸制國家,此時,羅馬出現(xiàn)了法律。一、從習慣法到成文法——起源和形成沒有固定成文,按習慣處理問題的一種法律施行方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貴族壟斷了立法權并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保護貴族特權。廣大平民對此強烈不滿,要求制定成文法來保護自身的權益。(2)含義(1)時間從羅馬建城到共和國建立之初

注意習慣成自然約定俗成1、起源:習慣法(3)弊端法官斷案(案例一)羅馬建城到共和國建立之初(公元前450年),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chǎn)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

想一想,羅馬共和國初期的法官會怎么判呢?法官會偏袒羅莫洛的家人為什么?

因為羅馬共和國初期只有習慣法,沒有成文法,無形中為法官故意壓迫平民,袒護貴族提供了方便。

平民與貴族的長期斗爭制定的時間主要內(nèi)容?制定的原因2、形成:《十二銅表法》評價原因時間內(nèi)容習慣法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貴族壟斷了立法權并隨意曲解法律以欺壓民眾,保護貴族特權。廣大平民對此強烈不滿,要求制定成文法來保護自身的權益,與貴族展開長期斗爭。公元前449年,頒布了《十二銅表法》涉及法律訴訟的程序、債務、家庭關系、財產(chǎn)繼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罰等方面。

請思考:這些法律能否體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嗎?請闡述你的理由。

按律量刑使貴族不能隨便解釋法律,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人人平等”的原則,如第5表。但是,法律主要還是在于維護奴隸主貴族利益,如第3表中債務奴隸制是直接有利于貴族的,而第8表、第11表則直接明確地維護貴族利益,奴隸、平民受到的待遇是不公平的,因此條文不能完全體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外,還摻雜著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如同態(tài)復仇。第3表債權人可將無力償還債務的人,交付法庭判決,直到將其戴上足枷、手銬、甚至殺死或賣之為奴。第5表死者的財產(chǎn)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第8表

毀傷他人肢體而不能和解的,他人亦得依同態(tài)復仇而“毀傷其形體”。凡故意傷人肢體而又未能取得調(diào)解時,則傷人者也需受到同樣的傷害。不過,如有人打斷自由人的頭骨,他必須償付300盎司罰金;如果被打折骨頭的是奴隸,罰金可減半。第11表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甲:從此,我們就可以和那些高高在上的貴族在法律面前平等了。乙:“平等?”那是不可能的。你難道沒看到上面寫著我們不屑和你們通婚嗎?丙:好了,現(xiàn)在如果他們再打我的話,我就可以依法得到賠償。丁:換湯不換藥,還是以前那些條條框框。戊:盡管只是原有的一些慣例調(diào)整,但畢竟白紙黑字,就不怕他們隨意曲解而濫用權力。《十二銅表法》頒布了,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人們議論紛紛。評價

:局限性它是以往羅馬習慣法的匯編,其中攙雜著原始、落后的古老習俗,保留了某些維護貴族特權的不合理法規(guī)。作為羅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限制了貴族的專橫,打破了他們對法律知識的壟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的利益。《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成文法發(fā)展史的起點。進步性(案例二)羅馬建城到共和國建立之初(公元前448年),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chǎn)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但羅莫落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法官斷案根據(jù)《十二銅表法》,法官會怎么判呢?根據(jù)《十二銅表法》第五表:死者的財產(chǎn)需按其遺囑進行處理。羅莫洛一半的財產(chǎn)將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含義從公元前509年羅馬建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羅馬產(chǎn)生的法律統(tǒng)稱為公民法。羅馬公民

公民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瑣,缺乏靈活與變通。內(nèi)容上側(cè)重于國家事務和法律程序方面,而涉及個人財產(chǎn)關系等問題的私法規(guī)范則不夠完善,《十二銅表法》也屬于公民法二、從公民法到萬民法——發(fā)展1、公民法適用范圍內(nèi)容和缺陷從適用范圍看,《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國家制定的A.適用于所有羅馬人的法律B.調(diào)整國內(nèi)民族關系的法律C.調(diào)整公民內(nèi)部關系的法律D.調(diào)整羅馬人與外來人關系的法律CBC8世紀中期:羅馬城BC509:羅馬共和國BC27:羅馬帝國1-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屋大維的顧問叫苦不迭:“麻煩在于人口眾多,管理事務繁雜。因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萬別,所以統(tǒng)治起來困難至極。”(案例三)向羅馬帝國過渡時期,羅莫洛是一個仁慈、善良的貴族,也是羅馬一支軍隊的首領。生前立遺囑,希望把他一半的財產(chǎn)捐給那些跟隨他作戰(zhàn)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他們都為外邦人)。但羅莫洛死后,他的家人卻不履行羅莫洛的遺囑,受傷或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因此告上了法庭。法官斷案因為公民法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跟隨羅莫洛作戰(zhàn)受傷及戰(zhàn)死士兵的家人為外幫人,無法享受羅馬的公民權。想一想,按照公民法,法官會怎么判呢?適用于羅馬境內(nèi)各族人民。原因隨著不斷對外擴張,各種社會矛盾日益凸顯,需要給沒有羅馬公民權的外邦人以必要的法律保護。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適應新形勢了。2、萬民法萬民法廣泛借鑒了外邦人的法規(guī),簡潔靈活實用有效,注重調(diào)解經(jīng)濟和民事糾紛,適應了帝國時期新的社會發(fā)展要求。萬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成為鞏固羅馬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適用范圍評價項目公民法萬民法時間適用范圍內(nèi)容形式結(jié)果

公民法和萬民法的比較從羅馬建國到公元前3世紀中葉從共和國到帝國的過程中羅馬公民羅馬境內(nèi)各族人民側(cè)重國家事務偏輕私法規(guī)范更注重調(diào)解貿(mào)易以及財產(chǎn)等經(jīng)濟和民事糾紛。

注重形式、缺乏靈活簡潔靈活、實用有效萬民法逐步取代公民法,成為鞏固羅馬統(tǒng)治的重要工具2、含義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一種法律觀念1、提出西塞羅(“自然法之父”)3、內(nèi)容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資格享有某些基本權利我認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賦予所有人理性”,所以也賦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著一些普遍的法則,如理性、自由、平等、正義等,這些原則永恒不變,這些原則也必須體現(xiàn)在法律中。三、自然法——成熟4、意義這種人類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對羅馬法律實踐的理論概括與升化,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

公元6世紀,查士丁尼在位時,進行法律匯編,形成《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四、《民法大全》——完成五、羅馬法的作用和影響1、積極性對當時羅馬法的不斷積累與完備,激發(fā)和調(diào)動了平民的愛國熱情與參政的積極性。鞏固了羅馬政權,促進了社會穩(wěn)定和帝國境內(nèi)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對后世羅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羅馬法成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xiàn)代法律的先驅(qū)。羅馬法中所蘊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和民族的永恒價值。2、局限性法律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羅馬法是為了保護奴隸制和奴隸主貴族的利益。對于平民和奴隸,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羅馬帝國曾經(jīng)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羅馬帝國的滅亡而消失,宗教隨著科學的發(fā)展而縮小了影響,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為持久的征服。

——耶林《羅馬精神》

恩格斯說:“羅馬法是第一個世界性的法律”,是“充分預料到現(xiàn)代私有制的法律”。近代歐洲都以羅馬法為基礎,制定了本國的法律制度,如《德國民法典》、《拿破侖法典》等都以羅馬法為法律藍本。

當今世界許多國家的陪審制度、律師制度、訴訟原則都淵源于羅馬法。世上公認的法學理論、法制民主原則也均發(fā)端于羅馬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也成為法治建設永恒的價值觀。

概念回顧羅馬法:

公元前6世紀末到公元7世紀古代羅馬制定和實施的全部羅馬法律。習慣法:

人們接受并默認為社會生活中相互關系的行為規(guī)則,沒有固定的成文形式,具有很大的伸縮性和不確定性。成文法:

由國家特定機關制定和公布的,并以規(guī)范性文件形式出現(xiàn)的法律,因此又稱制定法。自然法:

不是具體的法律條文,而是一種法律觀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

小結(jié)

羅馬法經(jīng)歷了一個復雜的發(fā)展過程,從習慣法到成文法,從根本上說是適應了A.維護平民利益的需要B.維系帝國統(tǒng)治的需要C.鞏固貴族統(tǒng)治的需要D.外來移民的需要C公元前445年,羅馬廢除貴族與平民不能通婚的舊法。公元前367年,羅馬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與貴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權利。羅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法律體系B.穩(wěn)定社會秩序C.保障平民利益D.維護帝國統(tǒng)治BBC8世紀中期:羅馬城BC509:羅馬共和國BC27:羅馬帝國1-2世紀: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395年: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羅馬簡史1906年5月,清政府派載澤等人出洋考察。他們在《考察情形折》中稱:“大抵歐洲各國政治,悉根源于羅馬舊制,言政法者必先言羅馬,猶中國學者必首推周秦。”由此可見,羅馬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這是因為羅馬法()A.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惡B.維護和鞏固了歐洲各國的統(tǒng)治C.其法律觀念具有普遍性D.給予自由民和奴隸以公民權CD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記載:“一個審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辯論時(審訊案件),而他們被揭穿在(這個)案件中接受金錢賄賂”,依據(jù)《十二銅表法》第九表第三條應被處以死刑。由此判斷,制定這一法律條文的目的是A.強調(diào)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充分保護平民權益C.確保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D.限制貴族濫用權力題中的“審判官或仲裁官”,是羅馬貴族才能擔任的職務,他們因受賄而司法舞弊要處死刑,實際上是限制了貴族濫用權力,A、C兩項只是自然法的精神原則并且在題中不能體現(xiàn);B項的“充分保護”錯誤,《十二銅表法》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平民利益。課本P114頁材料閱讀與思考:羅馬官吏的全部權力來自羅馬人民,又受到國家法制的嚴格限制,為什么他們還能如此肆意妄為?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備固然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實行這些法律。羅馬法規(guī)定羅馬公民個人的生命、財產(chǎn)權利神圣不可侵犯,任意踐踏公民權利的行為即被視為違法行為。但在羅馬法制發(fā)展史上,也時常出現(xiàn)“刑不上大夫”的“違法不究”情況。弗里斯以行省總督的權勢凌駕于法律之上,這是執(zhí)法不嚴的結(jié)果,與羅馬自然法的原理是不相符的。羅馬斗獸場古羅馬廣場特萊維噴泉彼得大教堂萬神殿課堂檢測1、羅馬成文法發(fā)展的起點是()A、習慣法B、《十二銅表法》C、羅馬公民法D、羅馬共和國的建立2、羅馬公民法適用的范圍是()A、羅馬公民B、羅馬貴族C、羅馬奴隸D、羅馬境內(nèi)所有人3、萬民法主要用于()A、調(diào)整財產(chǎn)關系B、保護自由民的權利C、制約或消除父系特權D、保障婦女地位BAA4、“執(zhí)政官乃是會說話的法律,而法律乃是不會說話的的執(zhí)政官。”(西塞羅)下列解釋最正確的是()A、法律由執(zhí)政官制定B、執(zhí)政官權力最高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法律就是執(zhí)政官5、羅馬法對后世最深遠的影響是()A、羅馬法的歷史學價值B、解決疑難案件的案例C、人人平等,公正至上D、留下大量的法律文獻6、近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提出“天賦人權”“權利平等”口號的理論基礎是()A、羅馬法B、不列顛法C、美國1787年憲法D、歐洲大陸法CCA1、在政治文明方面,古羅馬留給人類最大的遺產(chǎn)是A.自由B.民主C.法律D.集權知識反饋:2、羅馬帝國的建立者屋大維的顧問叫苦不迭:“麻煩在于人口眾多,管理事務繁雜。因為公民包括了各族和能力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他們的秉性和愿望更是千差萬別,所以統(tǒng)治起來困難至極。”羅馬帝國于是通過一系列司法實踐,形成了:A、《十二銅表法》B、公民法C、萬民法D、自然法BC1.羅馬成文法誕生的標志是A.習慣法的廢除B.《十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