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基礎鞏固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A.君臣不惠忠B.人皆得以隸使之C.是以仁者非之D.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解析】例句與B均為名詞作狀語。A項,“惠”,名詞活用為動詞,“盡忠”。C項,“非”,意動用法,以……為非。D項,“禮”,名詞作動詞,“禮遇”。【答案】B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視人之國若視其國 視:看待B.既以非之,何以易之 易:改變C.脅息然后帶 帶:腰帶D.是以仁者非之 非:認為……不對【解析】C項,“帶”應是名詞作動詞,當“系好腰帶”講。【答案】C3.下列句子中,全含通假字的一項是()①貴必敖賤②天下之難物于故也③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④教馴其臣⑤然則察此害亦何用生哉⑥破碎亂行A.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⑥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解析】①“敖”通“傲”,②“于”通“迂”,④“馴”通“訓”,⑥“碎”通“萃”。【答案】A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不是古今異義詞的一項是()A.特上弗以為政B.是以不憚舉其國C.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D.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解析】A項,古義:“以之為”的省略。今義:認為。C項,古義:侍衛人員。今義:方位詞,大致范圍;動詞,控制。D項,古義:表原因。今義:表結果。【答案】B5.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何以易之B.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C.入以見于君D.韋以帶劍【解析】A、B、D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C項為狀語后置句。【答案】C二、閱讀鑒賞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古之圣王為宮室,為宮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潤濕,邊足以御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宮墻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僅此則止,凡費財勞力,不加利者,不為也。役,修其城郭,則民勞而不傷;以其常正,收其租稅,則民費而不病。是故圣王作為宮室,便于生,不以為觀樂也;作為衣服帶履,便于身,不以為辟怪也。故節于身,誨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當今之主,其為宮室則與此異矣。必厚作斂于百姓,暴奪民衣食之財,以為宮室臺榭曲直之望、青黃刻鏤之飾。為宮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財不足以待兇饑,賑孤寡,故國貧而民難治也。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當為宮室不可不節。古之圣人誨男耕稼樹藝,以為民食。其為食也,足以增氣充虛,強體適腹而已矣。故其用財節,其自養儉,民富國治。今則不然,厚作斂于百姓,以為美食芻豢、蒸炙魚鱉,大國累百器,小國累十器,前列方丈。目不能遍視,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人君為飲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貴者奢侈,孤寡者凍餒。雖欲無亂,不可得也。君實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為食飲不可不節。古之民未知為舟車時,重任不移,遠道不至,故圣王為舟車,全固輕利,可以任重致遠。其為用財少,而為利多,是以民樂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民歸之。當今之主,其為舟車,與此異矣。全固輕利皆已具,必厚作斂于百姓,以飾舟車,飾車以文采,飾舟以刻鏤。女子廢其紡織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離其耕稼而修刻鏤,故民饑。人君為舟車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饑寒并至,故為奸邪。奸邪多則刑罰深,刑罰深則國亂。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為舟車不可不節。(取材于《墨子·辭過》)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則民費而不病 病:困苦B.強體適腹而已矣 適:使安適C.故民歸之 歸:歸附D.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 惡:罪惡【解析】D項,惡:討厭,不希望。【答案】D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b\lc\{(\a\vs4\al\co1(故節于身,誨于民,朱亥故不復謝,公子怪之))\b\lc\{(\a\vs4\al\co1(其為宮室則與此異矣,吾王庶幾無疾病與))\b\lc\{(\a\vs4\al\co1(孤寡者凍餒,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b\lc\{(\a\vs4\al\co1(奸邪多則刑罰深,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解析】D項,連詞,表承接,譯為“就”“便”。A項,連詞,表示因果關系,可譯為“所以”“因此”。/副詞,有“故意”的意思。B項,和,同/通“歟”,疑問語氣詞。C項,助詞,附在詞或短語之后,組成名詞性短語。/語氣助詞,不譯。【答案】D8.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代圣王建造宮室時,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為了美觀和享樂。B.當今之主講究宮室曲折多姿和裝飾華美,左右的人也都紛紛效法。C.當今之主以為芻豢、蒸炙、魚鱉才是真正的美食,實際上吃不到。D.墨子反對當今之主追求舟車的華美艷麗,提倡儉樸節用的風尚。【解析】C項,“當今之主”不惜橫征暴斂,就是為了享用“美食芻豢、蒸炙、魚鱉”。【答案】C9.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故節于身,誨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財用可得而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實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也,當為宮室不可不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勞而上足用,故民歸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因此,(圣王)自身節儉,教導百姓,天下的民眾就得以治理,財用就可以充足。(2)君主如果真希望天下安定,不要天下混亂,對于建造宮室,不可以不節儉。(3)法令無需催逼就能施行,民眾不必勞苦而君主財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歸附于這樣的君王。【參考譯文】遠古的圣王建造宮室,制造宮室的原則是:地基的高度能夠避免潮濕,四周能夠防御寒風,上面可以抵擋雪霜雨露,屋內墻的高度可以使男女之間按禮有所分隔。宮室的原則只此而已,凡是勞民傷財,實際上無多大益處的,圣王都不興師動眾。照規定的服勞役,修整城郭,民眾雖有勞作,但不受損傷;照常規去征收租稅,民眾雖然有所耗費,但不會困苦。所以圣王制造宮室時,只求方便于生活,而不是為了美觀和享樂;制作衣服帶履,是為了便于身體(穿著),并非要作出奇怪(的裝束)。因此,(圣王)自身節儉,教導百姓,天下的民眾就得以治理,財用就可以充足。當今的人主,制造宮室之時,就與這不同了。一定要向百姓征收重稅,強奪百姓的衣食財用(去制造宮室),講究亭臺樓閣曲折多姿的壯觀景象、彩色雕刻的裝飾。像這樣的宮室的建造,左右的人也都效法,所以國家財用不足以應付兇年饑饉,救濟孤寡,國家窮困,民眾也難以治理。君主如果真希望天下安定,不要天下混亂,對于建造宮室,不可以不節儉。上古的圣人教男人們耕稼種植,供給民眾食糧。飲食的作用,只在于增加熱量補充消耗,增強體質滿足口腹罷了。所以他們用財時節省,自奉少,于是民眾殷富,國家也治理好了。現在的情況不一樣了,強征暴斂民眾財產以享受牛羊豬肉之美味,蒸烤魚鱉以為佳肴,大國之君堆擺了上百樣的菜,小國之君擺設了十多樣的菜,美味食品擺出來有一丈見方。眼睛不能全看得到,手中(的筷子)不能全夾得到,嘴不能全嘗得到。君主這樣講究飲食,左右大臣都效仿他,因而富貴的人家更加奢侈,孤苦窮困的人家就受凍挨餓。如此想讓國家不亂,是不可能的。人君如果想治理天下而不亂,對于飲食的費用,不可以不節省。遠古的民眾,不知道造車船的時候,重的物件不能搬動,遠處就不能到達,所以圣王制作車船,以便百姓運行。所造的車船,完備、堅固、輕巧、便利,可以運載重物達到遠方。這樣做花錢少而得利多。因而百姓喜歡利用它。法令無需催逼就能施行,民眾不必勞苦而君主財用充足,所以民心自然歸附于這樣的君王。現在的人君制造車船,跟原先不同了。車船已經夠堅固輕便了,還要向百姓橫征暴斂,用以修飾車船,車上畫文采,船上飾雕刻。女子放棄紡織為舟車描繪刺繡,因而民眾沒有衣服穿而受凍;男子離開他們耕種的田地去給車船雕刻裝飾,因而民眾就缺糧挨餓。人君這樣講究車船的裝飾,左右大臣也都仿效他,所以國內民眾饑寒交迫,不得不去做作奸犯科的事。犯罪的事既多,則刑罰就嚴峻,刑罰嚴峻了,國家就混亂了。人君如果想治理天下而不亂,對于制造車船,不可以不節儉。三、語言表達10.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題目。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視人之國若視其①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墨子·兼愛中》)【注】①其:反身代詞,指自己。簡要分析上述兩段文字含意的異同及所體現的儒、墨兩家思想的異同,并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解答此題,要結合儒家及墨家的主體思想來理解文段內容。儒家倡導仁愛,推己及人;墨家主張的則是無差別的兼愛,一視同仁。可見,兩者都能做到推己及人,而墨子兼愛思想愛的范圍更廣,程度更深。然后,結合現實生活,具體談談你的理解即可。【答案】提示:①兩段文字都體現了“愛”的思想,但儒家倡導的是有等級的仁愛,“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別,墨家主張的是無差別的兼愛,“若視”表明的是一視同仁,愛無差別等。②可以從強調人的平等和社會公平的角度,也可從強調將個人命運融于國家與社會利益之中,增強社會責任感的角度,還可從儒、墨兼用,各取所長,有助于維護人的尊嚴與實現社會和諧的角度等,聯系現實談看法。(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內,但言之成理也可)四、課內閱讀閱讀課文1、3、4自然段,完成11~16題。1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加點詞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項是()例句:越王親自鼓其士而進之A.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B.富必侮貧C.強必執弱D.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解析】B項,“富”,富足的人;“貧”,貧困的人。均為形容詞活用為名詞。C項,“執”,動詞,控制,駕馭。D項,“好”,動詞,喜好。例句與A項均為名詞活用為動詞,鼓,擊鼓;賊,殘害。【答案】A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b\lc\{(\a\vs4\al\co1(①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②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b\lc\{(\a\vs4\al\co1(①凡天下禍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愛生也,②洎牧以讒誅,邯鄲為郡,惜其用武而不終也))\b\lc\{(\a\vs4\al\co1(①昔者晉文公好士之惡衣,②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b\lc\{(\a\vs4\al\co1(①特上不以為政而士不以為行故也,②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解析】此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的用法。A項,第一句中的“所以”表憑借,是“用來……”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所以”是表示“……的原因”。B項,“以”都是介詞,表原因,“因為”的意思。C項,“之”都是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的助詞。D項,“而”都是連詞,表并列關系。【答案】A13.下列句子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A.韋以帶劍 B.亦何用生哉C.出以踐于朝 D.此何難之有【解析】C項,狀語后置句,其余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答案】C14.下面各項中每句話都能體現本文主旨的一組是()①君臣相愛則惠忠,父子相愛則慈孝,兄弟相愛則和調。②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敖賤,詐不欺愚。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識其利、辯其故也。④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⑤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為也。A.①②⑥ B.①④⑤C.②③⑤ D.③④⑥【解析】本文的主旨是“兼愛”。②是“兼愛”的結果,③是墨子批評天下士人的話語,⑥是圣人之法不可不做。【答案】B15.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對他人懷有仁愛之心、實施仁政的人。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質疑展開論說,闡述了“兼愛”的可行性,說理嚴密,具有說服力。C.“兼愛”的好處遠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處。士君子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這是識小利而不識大利。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舉事例進行論證,夾敘夾議,說理深入淺出。【解析】C項,文中列舉晉文公、楚靈王、勾踐的事例,不是說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處”,而是說君主要引領士人“兼愛”,無比較意。【答案】C16.翻譯下面的句子。(1)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章 改變世界的熱機 第3節 熱機效率教學設計 教科版
- 人教部編版7 溜索公開課教案
- 非銷話術培訓
- 買鮮花、租船問題(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下冊數學冀教版
- 三位數的連續退位減法(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數學二年級下冊冀教版
- 高校新聞稿培訓:提升宣傳能力與專業素養
- 2024內蒙古北奔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藝卓中學七年級美術下冊教學設計:第4課 扮靚生活的花卉紋樣
- 粉末靜電噴涂安全培訓
- 三年級語文下冊 第八單元 25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第2課時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小麥病蟲害防治無人機服務技術方案
- 腫瘤防治知識講座總結與反思
- 5M1E人機料法環測質量
- (高清版)DZT 0426-2023 固體礦產地質調查規范(1:50000)
- 幼兒園課件:手機本領大-大班-社會
- 林業種植工作總結
- 巡察培訓課件村級
- 何威新書《吵出好婚姻》一場重構親密關系冒險之旅
- JGJ362-2016 塑料門窗設計及組裝技術規程
- 紅磚砌墻施工方案范本
- 自費藥品知情同意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