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菌種的管理和保藏2_第1頁
二:菌種的管理和保藏2_第2頁
二:菌種的管理和保藏2_第3頁
二:菌種的管理和保藏2_第4頁
二:菌種的管理和保藏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菌種的保藏和管理2009年10月2/4/20231菌種保藏

微生物實驗過程中,實驗菌株可能是最敏感的,因為它們的生物活性和特性依賴于合適的試驗操作和貯藏條件。2/4/20232實驗室菌種的處理和保藏的程序應標準化,使盡可能減少菌種污染和生長特性的改變。按統一操作程序制備菌株是微生物試驗結果一致性的重要保證。2/4/20233菌種保藏是微生物學檢驗工作中的一項常規技術,菌種的科學保藏和管理直接關系到檢驗結果的正確性

試驗菌種應是從國家菌種中心獲得的標準菌種,經過實驗室復活并在適宜的培養基中生長后保存.2/4/20234

菌種保藏的中心任務是廣泛收集各種有用的微生物菌種,選擇最適宜的保藏方法,避免在保藏和傳代過程中死亡、變異、衰退及活力減弱,以保持菌種原有的各種生物學特性,從而達到保證研究、檢驗、交換和使用要求的目的。2/4/20235菌種保藏機構中國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CCCCM)成立于1979年。下設7個菌種保藏管理中心及有關專業實驗室,共12個單位實行統一領導,按專業分工管理。國外的菌種保藏機構2/4/20236常用菌種保藏方法

菌種保藏的原則根據微生物菌種的生理、生化特性,在人工創造的條件下盡量降低微生物細胞的代謝強度,使細胞基本上處于休眠狀態,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但由不至于死亡,以減低菌種的變異率。

2/4/20237標準菌株的復活或培養物的制備應按供應商提供的說明或按驗證的方法進行。標準儲備菌株-從國內、外菌種收藏機構獲得的標準菌株經復活并在適宜的培養基中生長后,既為標準儲備菌株。常用菌種保藏方法2/4/20238低溫、干燥、缺氧、缺乏營養等環境條件都可以抑制微生物的代謝和生長繁殖,因此低溫、干燥和真空是菌種保藏的重要手段。標準儲備菌株經純度和特性確認后保存°

2/4/20239

工作菌株不可代替標準菌株,標準菌株的商業衍生物僅可用作工作菌株。2/4/202310不同的微生物,應根據其生物特征來選擇最適宜的保藏方法,菌種的保藏方法一般分四個階段:2/4/202311⑴

挑選特征典型的純菌菌落⑵確定保藏的合適菌體形態⑶選擇最適宜的方法保藏⑷定期對保藏的菌種進行檢查2/4/202312二、菌種的傳代和使用工作菌種的傳代次數應嚴格控制,不得超過5代,(從菌種保藏中心獲得的標準菌株為第0代)防止過度的傳代造成菌種變異。1代是指將活的培養物接種到新鮮培養基中,任何亞培養的形式均被認為是轉種或傳代一次。必要時,實驗室應對工作菌株的特性和純度進行確認。

2/4/202313

細菌的接種、分離和培養接種、分離、培養是微生物學實驗的基本作技術,要求嚴格的無菌操作和在無菌環境下進行。2/4/202314常用培養基種類斜面接種半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平板培養基2/4/202315接種方法涂布法劃線法穿刺法直接加入法等2/4/202316分離:分段劃線法、連續劃線法、涂布分離法、傾注分離法等。2/4/202317

培養:接種后的培養基,根據不同微生物生長條件的要求,置培養基于適宜微生物生長的環境中,使其生長繁殖的過程。需氣培養法厭氧培養法2/4/202318培養后微生物的生長判斷固體培養基液體培養基2/4/202319

菌種的傳代和使用菌液的制備和使用2/4/202320

三、菌種的檢查與復壯

菌種的衰退菌種經過長期人工傳代培養或保藏,由自發突變的作用而引起某些優良特性變弱或消失的現象。

2/4/202321控制菌種的衰退方法

⑴控制傳代次數⑵創造適宜的培養條件⑶用不同類型的細胞進行傳代⑷采用有效的保藏方法2/4/202322定期檢查

菌種在保藏期間必須定期檢查,發現變異或衰退,應及時給予恢復。

2/4/202323菌種的復壯

使衰退的菌種重新恢復原來的優良特性的過程。實驗室主要采用分離純化的方法。2/4/202324

四、菌種的管理

1、使用菌種的單位,應具備從事微生物工作的條件和設備。

菌種應由專人負責管理,管理人員應具有微生物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并應具有較強的責任心。

2/4/202325

2、實驗室必須建立菌種保存和使用文件化的程序管理制度.3、菌種應冷藏或冷凍保存,保存菌種的冰箱不得放置食品和易揮發性藥品,放置菌種的專門冰箱,應上鎖管理。

2/4/2023264、應由專人按操作規程和有關要求定期進行傳代,并定期對保存的菌種進行檢查,一般每年1~2次,(或定期更換棟干菌種)。

2/4/202327詳細記錄菌種的來源、接收、傳代、分離、復壯、使用和鑒定等均應做好詳細記錄。包括菌種傳代或使用時間、名稱、菌號、代數、傳代或保存形式、分離復壯方式、使用內容、鑒定情況等都應進行詳細的記錄。2/4/202328菌種不得隨意帶出實驗室,外單位索取、購買應由登記,并包裝嚴密。菌種處理應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滅菌處理應有詳細記錄。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