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之部首例說(二)_第1頁
漢字趣談之部首例說(二)_第2頁
漢字趣談之部首例說(二)_第3頁
漢字趣談之部首例說(二)_第4頁
漢字趣談之部首例說(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漢字趣談之部首例說(二)濱州學院中文系王立東1辵

(chuò)

《說文》:“辵,乍行乍止也。從彳止。”從“辵”之字,多與行走、道路有關。“辵”作偏旁今寫作“辶”(“徒”等例外),如“道、運、遠、邁、遵(沿著走)、造(至)、逆(迎)、通(通過,窮的反面)”等。2徒

形聲。從辵(chuò),土聲。本義:步行〖go

onfoot;walk〗

徒,步行也。——《說文》

君子耆老不徒行。——《禮記·王制》

徒遞來告。——《國語·吳語》

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顧炎武《復庵記》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車戰,車上的兵稱“甲士”,車后跟著步行的兵叫“徒”

帥徒以往。——《左傳·昭公二十五年》3徙

(形聲。從辵(chuò),止聲。本義:遷移)

(平行或由上而下的移動)〖movefromoneplacetoanother〗

徙,移也。——《廣雅》

死徙無出鄉。——《孟子》

徙武北海。——東漢·班固《漢書·李廣蘇建傳》

號呼而轉徙。——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非死則徙。霧徙于后。——《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4造

zào

(形聲。從辵(chuò),告聲。本義:到;往某地去)

〖arrive;goto〗

造,就也。——《說文》

造于西階下。——《儀禮·士喪禮》

而造大國之城下。——《戰國策·宋策》

明日造朝。——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造玉清宮。——宋·沈括《夢溪筆談》

造左公第。——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5遵

zūn

(形聲。從辵(chuò),尊聲。本義:順著,沿著)〖inthesamedirectionas〗

遵,循也。——《說文》

遵大路兮。——《詩·鄭風·遵大路》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詩·豳風·七月》

遵江夏以流亡。——屈原《九章》6邁邁mài

(形聲。從辵夲義:遠行)〖journey〗

丙子九月,辭家西邁。——錢謙益《徐霞客傳》

行走;跨步〖walk;step〗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詩·王風·黍離》

超過,跨越〖surpass〗

三王可邁,五帝可越。——《三國志·高堂隆傳》

又如:邁世(超越時代);邁績(超絕的功績)

時光流逝〖pass〗

今我不樂,日月其邁。——《詩·唐風·蟋蟀》

7遇

(形聲。從辵(chuò),禺(yù)聲。本義:相逢,不期而會)〖meet;encounter〗

遇,逢也。——《說文》

諸侯未及期相見曰遇。——《禮記·曲禮》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論語》

又如:遇庭(和父母相見);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不好的丈夫)

8逆

形聲。從辵(chuò),屰(nì)聲。本義:迎,迎接

逆,迎也。關東曰逆,關西曰迎。——《說文》

宣公如齊逆女。——《左傳·成公十四年》

上卿逆于境。——《國語·周語上》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宋·蘇軾《留侯論》

晉侯逆夫人嬴氏以歸。——《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嘗過青城山,遇雪,舍于逆旅。——沈括《夢溪筆談》

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陶潛《自祭文》9

遠遠

yuǎn

(形聲。從辵(chuò),袁聲。本義:走路走得長)

〖far;distant〗。引申距離大,相隔遠。遠,遼也。——《說文》

遠,遐也。——《爾雅》

柔遠人也。——《禮記·中庸》

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左傳》10過

過guò

(形聲。從辵(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咼(guā)聲。本義:走過,經過)〖go

across;passthrough〗

過,度也。——《說文》

禹八年于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

雷霆乍驚,宮車過也。——杜牧《阿房宮賦》

超出,勝過〖exceed;gobeyond〗

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史記·項羽本紀》

11通

tōng

形聲。從辵(chuò),甬(yǒng)聲。本義:沒有堵塞,可以通過

同本義〖open;through;unimpeded〗

通,達也。——《說文》

往來不窮謂之通。——《易·系辭》

道遠難通。——《國語·晉語》

血脈欲其通也。——《呂氏春秋·達郁》。12道

dào

形聲。從辵(chuò),首聲。本義:供行走的道路〖road;way;path〗

道,所行道也。——《說文》

一達謂之道。——《爾雅》

道坦坦。——《易·履》13攴

(pū)像持鞭杖擊打的樣子。《說文》:“攴,小擊也。”從“攴”之字有敲擊、驅使意,在字的右邊多寫作“攵”,“攴”就是“撲”字。如“寇、斂、牧、攻、放、救(止也)”等。14敲

qiāo

形聲。從攴,高聲。攴,pū,輕擊。象手(又)拿小棍輕擊的樣子。本義:敲擊,叩打〖knock〗

敲,擊頭也。——《說文》

奪之杖以敲之。——《左傳·定公二年》。釋文:“擊聲也。”

15寇

kòu

(會意。從宀(mián),表示與室家房屋有關,從元(人),從攴(pū),表示持械擊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來打人。本義:入侵;侵犯)

〖invade;plunder〗

群行攻劫曰寇。”鄭注:“強取為寇。”

凡兵作于內為亂,于外為寇。《左傳·文公七年》

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于邊鄙。——《鹽鐵論·》

吐蕃發十萬兵寇西川。——《資治通鑒》16教

jiào

(會意。從攴(pū),從孝,孝亦聲。“攴”,篆體象以手持杖或執鞭。在奴隸社會,奴隸主要靠鞭杖來施行他們的教育、教化。本義:教育,指導)

〖teach;instruct;giveguidance〗

上所施下所效也。——《說文》

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禮記·學記》

17效

xiào

(形聲。從攴(pū),交聲。“攴”有致力的意思。本義:獻出;盡力)

〖present;devoteto;render(service)〗

異日韓王納地效璽。——《史記》

又如:效績(呈獻功績);效璽(呈獻國君的印章,表示臣服);效己(貢獻一己之力);效芹(自稱貢獻微薄)18放

fàng

形聲。從攴(pū),方聲。本義:驅逐,流放

〖banish〗

放,逐也。——《說文》

放其大夫。——《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19攻

gōng

形聲。從攴(pū),工聲。本義:進攻,攻打,

與“守”相對)〖assail;attack;assault〗

攻,擊也。——《說文》

攻靈公于桃園。——《左傳·宣公二年》

寬則兩軍相攻。——《戰國策·秦策》

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傳·僖公四年》

20救

jiù

形聲。從攴(pū),輕輕敲擊,求聲。本義:止;禁止;阻止〖prohibit;hinder〗

救,止也。——《說文》

救,猶禁也。以禮防禁人之過者也。——《周禮·司救》

使之相救。——《周禮》。注:“救,救兇災也。”

21牧mù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牛,從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義:放牧牲畜

〖herd〗

掌牧六牲。——《周禮·牧人》

牧人乃夢。——《詩·小雅·無羊》

使牧羝。——《漢書·李廣蘇建傳》

22斂

liǎn

(形聲。從攴(pū),僉(qiān)。本義:收集,聚集)

〖gather〗

斂,收也。——《說文》

狗彘食人之食不知斂。——《漢書·食貨志》

23又像手之形,從“又”之字多與手有關,如“秉、叔、及、取”等。24及

jí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人,從手。表示后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義:追趕上,抓住)

〖overtake;catch

upwith〗

及,逮也。——《說文》

無庸,將自及。——《左傳隱公元年》25叔

shū

會意兼形聲。〖pickup〗

叔,拾也。——《說文》。汝南名收芋為叔。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詩·豳風·七月》26取

(會意。從又,從耳。甲骨文字形。左邊是耳朵,右邊是手(又),合起來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戰,以割取敵人尸體首級或左耳以計數獻功。本義:捕獲到野獸或戰俘時割下左耳)〖cutofleft-ear〗

取,捕取也。——《說文》

大獸公之,小禽私之,獲者取左耳。——《周禮》

斬獲敵人的首級為取〖behead〗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宋·蘇軾《陽關詞》27秉

bǐng

(會意。從又,從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體象一只手。本義:禾把,禾束)

〖ahandfulofcrops〗

秉,禾束也。——《說文》

彼有遺秉。——《詩·小雅·大田》

又如:秉穗(遺留在田中的禾把與禾實);28馭

yù馭

(會意。從又,從馬。又,手。用手駕御馬匹。本義:駕御車馬)〖driveacarriage〗

馭,使馬也。馭,古文御。——《廣韻》

馭者,操轡也。——《管子·形勢解》

王良造父者,善服馭者也。——《荀子·王霸》。注:“馭,與御同也。”

29受

shòu

(會意。甲骨文字形,象兩手中間有一只舟,表示傳遞東西。本義:接受;承受)

〖receive〗

受,相付也。——《說文》”

受其幣。——《周禮·天官·司書》

主婦拜受爵。——《儀禮·特牲饋食禮》

30彡與修飾有關。形(形像、形體),修(修飾),彰(文彰,引申為明顯、顯著)31修

xiū

(形聲。從彡(shān),攸(yōu)聲。“彡”有裝飾義。本義:修飾,裝飾)

〖embellish;decorate〗

修,飾也。——《說文》

以修敬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又如:修容(整飾容貌);修飾邊幅(形容注意儀容、衣著);32彰zhāng

(會意兼形聲。從彡從章,章亦聲。章,顯著;彡(shān),加上修飾。本義:明顯,顯著)

〖evident〗

彰,明也。——《廣雅·釋詁四》

嘉言孔彰。——《書·伊訓》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荀子·勸學》

得勢益彰。——《史記·貨殖列傳》

33彪

biāo

(會意。從虎,從彡(shān)。“彡”,《說文》:“象其文也。”本義:虎身的斑紋)

〖tiger'sstripes〗

彪,虎文也。——《說文》

借喻為文采

炳如彪如,尚文昭如。——揚雄《太玄·文》

又如:彪文(文采豐盛的樣子);彪章(文采美盛的樣子)34彬

bīn

(形聲。從彡(shān),焚省聲(省去“火”)。本義:文質兼備的樣子)

〖ofliterarytalentandsimplestyle〗

文質彬彬。——《論語·雍也》。注:“彬彬,文質相半之貌。”

孝哀彬彬。——《漢書·系傳下》

師古曰:“彬彬,文質備也。”。又如:文質彬彬(既文雅又樸實)35彥

yàn

(形聲.小篆字形。從彣(wén),廠(hǎn)聲。彣,有文采。本義:有才學的人)賢士。才德出眾的人;賢才;俊才〖personofvirtueandability〗

美士為彥。——《爾雅》

人之彥圣。——《禮記·大學》

彼其之子,邦之彥兮。——《詩·鄭風·羔裘》

又如:彥哲(賢智之士);彥圣(善美明達,亦指善美明達之士);

彥士〖excellentscholar〗有才學的人;才士

36隹zhuī與鳥類有關。“雄”(雄鳥,與雌相對),“雅”(后來寫作“鴉”)37鶴hè

形聲。從鳥,隺(hè)聲。本義:鶴科各種類鳥的統稱,皆為大型涉禽〖crane〗,

鶴,似鵠長喙。——《廣韻》

鶴鳴于九皋。——《詩·小雅·鶴鳴》

38雀

què

會意。從小隹。“隹”是短尾鳥的泛稱,上加三點表示小。本義:麻雀

〖sparrow〗

雀,依人小烏也。——《說文》

雀躍而游。——《莊子·在宥》

小者至于燕雀。——《禮記·月令》39雁yàn

形聲。從隹(zhuī),從人,廠(hǎn)聲,隹,短尾鳥。廠,石山之涯巖,也有表意作用。本義:鳥名

〖wildgoose〗

雁,雁鳥也。——《說文》

納采納吉,請期皆用雁。——《儀禮·士昏禮》

下大夫相見以雁。——《儀禮·士相見禮》

40隼

sǔn

(指事。據小篆,從隹(zhuī)一。“隹”是漢字部首之一,短尾鳥的總稱。“一”表示這種鳥的標識。本義:一種兇猛的鳥)

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國語·魯語》

41雄

xióng

形聲。從隹(zhuī),厷(gōng)聲。從隹,與鳥有關。本義:公鳥

〖malebird〗

雄,鳥父也。——《說文》

誰知鳥之雌雄。——《詩·小雅·正月》

雄雉于飛。——《詩·邶風·雄雉》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李白《蜀道難》

42雌

形聲。從隹(zhuī),此聲。從“隹”,表示與鳥有關。本義:母鳥。引申為母的

母鳥,能產卵的鳥〖afemale,thefemaleofbird〗

聽鳳皇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呂氏春秋》

女性〖woman〗。如:雌威(女子發怒時顯示的威風)

43集

jí〖perch〗

集,群鳥在木上也。——《說文》

黃鳥于飛,集于灌木。——《詩·周南·葛覃》

又如:集鳳(鳳停于樹)

沙鷗翔集。——宋·范仲淹《岳陽樓記》44難

nán

(形聲。從隹,與鳥有關。①本義:只翅鳥。②假借為困難)

困難;艱難;不容易〖difficult;hard;troublesome〗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45雕

diāo

形聲。從隹(zhuī),周聲。從“隹”,表示與鳥類有關。本義:大型猛禽。日間活動的大猛禽(鷹科)力大身大,形態優美,視力敏銳,飛行力強。也叫“鷲”

是必射雕者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其狀如雕而有角。——《山海經·南山經》46雛雛chú

(形聲。從隹(zhuī),芻聲。本義:小雞)

〖chick〗

雛,雞子也。——《說文》

有人于此,力不能勝一匹雛,則為無力矣。——《孟子》

引申為幼禽〖veryyoungbird〗

47雙

雙shuāng

(會意。從雔,從又,持之。雔(chóu),兩只鳥。又,手。本義:一對)

禽鳥二只〖twobirds〗

雙,隹二枚也。——《說文》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48只隻zhī

(形聲。從又,持隹。持一隹曰隻,持二隹曰雙。本義:鳥一只)〖abird〗

隻,鳥一枚也。——《說文》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悼亡詩三首》

又如:只翼(一只鳥。比喻孤單)

49雅yā

同“鴉”〖crow〗

雅,楚烏也。秦謂之雅。——《說文》。按:“大而純黑反哺者烏,小而不純黑不反哺者雅。雅即烏之轉聲。”

50韋

韋(韋)與熟牛皮有關。如“韜”(弓套),“韌”(柔韌)51韜

tāo

(形聲。從韋,舀(yǎo)聲。韋,熟皮。本義:劍套)

〖scabbard〗

韜,劍衣也。——《說文》

裝弓的袋子〖bowcase〗

韜,弓衣也。——陸德明《經典釋文》

用兵的計謀〖militarystrategy〗

不勞孫子法,自得太公韜。——李德裕《李文饒集》52韌

rèn

(形聲。從韋,刃聲。韋,熟牛皮。本義:柔軟而結實,受外力作用時雖變形而不易折斷)〖pliable

butstrong〗

故凡用兵者,攻堅則韌,乘暇則神。——《管子·制分》

53皿與盆類器皿有關。如“益”,“盔”(缽類器皿),“盡”(從皿,器皿中空虛)54益yì

(會意。小篆字形。象器皿中有水漫出。從皿,從水。“水”已隸變。本義:“溢”的本字。水漫出)

〖overflow〗

澭水暴益。——《呂氏春秋》

在某些方面增加〖increase〗

人或益之,人或損之,胡可得而法?——《呂氏春秋·察今》55盈

yíng

(會意。從皿。《說文》:“滿器也。”)

〖befullof〗

盈,滿器也。——《說文》

盈,滿也。——《廣雅》

灤水闊不盈丈,而中甚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56盅zhōng

(形聲。從皿,中聲。本義:杯類;沒有把的小杯子)〖handlelesssmallcup〗

又取出三個茶盅,倒了三碗茶送了上來。——《文明小史》

57盂

yú器皿

abroad-mouthed

形聲。從皿,于聲。皿表示器皿。本義:盛飲食或其他液體的圓口器皿。receptacleforholdingliquid

盂,飲器也。——《說文》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記·滑稽列傳》

又如:盂方水方(水因器成形。喻上行下效)58唐代邛窯青瓷紅斑瓜稜型水盂伯盂

àng

形聲。從皿,央聲。本義: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

〖anearthenvesselwithabigbellyandasmall

mouth〗

盎,盆也。——《說文》

盎謂之缶。——《爾雅》

盎中無斗米儲。——《樂府詩集·東門行》

又如:盎盂相敲(比喻家庭口角)59盟

會意。甲骨文字形,下面象個盤盂,中間放著牛耳。古代盟會要割牲歃(shà)血,主盟人手執牛耳,掘穴埋牲。本義:在神前發誓結盟

〖ally;alliance〗

割牛耳盛朱盤,取其血歃于玉敦。——《說文》

盟,歃血誓也。——《三蒼》

60盥

guàn

會意。小篆字形,從臼(jiù),舂米用的器具,從水,從皿。合起來表示:以手承水沖洗而下流于盤(皿)。本義:洗手

〖wash

one'shands〗

盥,澡手也。從臼水臨皿。——《說水》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論衡·譏日》61瓦與陶器有關。如“瓴”(盛水的瓶子),“甄”(制造陶器的轉輪)、“甌”(瓦盆)。62甕

(形聲。從瓦,公聲。本義: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urn;earthenjar〗

甕,瓶也。——《廣雅·釋器》

按,“瓶”是汲水器,不是今天的所謂瓶

抱甕而出灌。——《莊子·天地》。釋文:“甕,字亦作甕。”

又如:甕牖(以破甕為窗,指貧寒之家);甕天蠡海(自甕窺天,以瓢測海。喻識見識淺)

63瓴

(形聲。從瓦,令聲。從“瓦”,表示與陶器有關。本義:一種盛水的瓶子)

〖earthen

wareusedforfillingwithwater〗

今夫救火者,汲水而趨之,或以甕瓴,或以盆盂。——《淮南子》64甌

(形聲。從瓦,區(ōu)聲。本義:盆盂類瓦器)

〖earthy

ware〗

甌,小盆也。——《說文》

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南史·朱異傳》

65甄

(形聲。從瓦。從“瓦”與陶器有關。本義:制做陶器的轉輪)

〖craggan〗

如泥之在鈞,唯甄者之所為。——《漢書·董仲舒傳》

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晉·潘尼《釋奠頌》66冰仌后來寫作“冰”,或變作“氷”,“冫”。如“凌”(冰塊),“冶”(消融),“凝”(液體漸漸結成固體)67冽

寒冷。〖cold〗

秋風冽冽,白露為朝霜。——左思《雜詩》

清澄〖clear〗

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唐·柳宗元《小石潭記》68凜

形聲。從仌(bīng)冰。稟(bǐng)聲。本義:剌骨的寒冷

其性為凜。——《素問·五運行大論》。

寒則凜凍。——《風俗通·究通》

凜凜寒風升。——潘岳《悼亡詩》

嚴肅而可敬畏〖severe;awe-inspiring〗

凜者,顏色懼貌。——《埤蒼》

69凝

(本義:結冰)〖freeze〗

凝,水堅也。——《說文》

凝,定也。——《廣雅》

膚如凝脂。——《詩·衛風·碩人》

凝土以為器。——《考工記》

70凋

(形聲。從仌(bīng),周聲。“仌”,凍的意思。本義:草木衰落)

〖wither〗

凋,半傷也。——《說文》

凋,傷也。——《廣雅》

為其凋榮也。——《戰國策·秦策》

71凌

(形聲。從仌(bīng,冰,夌líng)聲。本義:冰)

〖ice〗

涉江莫涉凌,得意須得朋。——孟郊《寒江吟》

又如:凌災(因冰塊堵塞河道導致河水泛濫);凌室(古代的藏冰室)

冰室,冰庫〖icecell〗。

72心部字的偏旁有三種寫法:均表示心理活動。注意第三種寫法。73恭

(形聲。從心,共聲。本義:恭敬,謙遜有禮)

〖respectfulandsubmissive〗

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詩·大雅·皇矣》

恭,敬也。——《爾雅》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

公子執轡愈恭。——《史記·魏公子列傳》

74慕

形聲。從心,莫聲。本義:依戀;向往

〖yearnfor;beattractedtoward〗

巨室之所慕。——《孟子·萬章》

人少,則慕父母。

75忝

(形聲。從心,天聲。本義:羞辱,愧對;辱)

〖disgrace〗

忝,辱也。——《說文》

無忝祖考。——《書·君牙》

無忝爾所生。——《詩·小雅·小宛》

二十忝科名。——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有忝(有愧于;有辱)

榮幸〖havethehonortobe〗——用作謙詞。

如:忝列門墻;忝在知交

76灬四點底多數是火的變體,含有灬四點底的字大多數跟熱有關系。77煮煑

(形聲。從火,者聲。本義:把東西放在有水的鍋里加熱使熟)〖boil;cook〗

東煮海水為鹽。——《漢書》

命嫗煮芋。——清·周容《芋老人傳》

78烹

(形聲。從火,亨聲。本義:燒煮)

〖boil;cook〗

烹,煮也。——《集韻》

故曰:“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韓非子·解老》

卒買魚烹食。——《史記·陳涉世家》

79煎

(形聲。從火,前聲。“火”字寫在下面時常變形成為四點。本義:煎熬)〖decoct〗

煎,熬也。——《説文》

煎,火干也。凡有汁而干謂之煎。——《方言七》

帳下烹煎皆美人。——蘇軾《豆粥》

又如:煎豆摘瓜(喻親屬相殘)

比喻折磨;使其痛苦〖torture〗

漸見愁煎迫。——《古詩為焦仲卿妻作》80

燒煮〖steam〗

素湯米飯蒸卷饅頭。——《西游記》

81烈

(形聲。從火,列聲。“火”字在下面一般寫作四點。本義:火勢猛)

〖raging〗

烈,火猛也。——《說文》

如火烈烈。——《詩·商頌·長發》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左傳·昭公二十年》

火烈風猛。——《資治通鑒》

82焦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隹”(zhuī),短尾鳥,下面是“火”。把鳥放在火上烤。本義:物經火燒而變黃或成炭)

〖charred;burnt;scorched〗

焦,火所傷也。——《說文》

焦,火燒黑也。——《玉篇》

83熬

(形聲。從火,敖聲。本義:煎干;炒干)〖extractsth.byheating〗

熬,干煎也。——《說文》

熬,火干也。以火而干五谷之類——《方言七》

84煦

(形聲。從火,昫(xū)聲。本義:溫暖;暖和)

〖warm;balmy〗

煦,溫也。——《廣韻》

煦而為陽春,散而為霖雨。——宋·王禹偁《送柴侍御赴闕序》

晨煙暮靄,春煦秋陽。——顏延之《陶征士誄》

85然

(會意兼形聲。下形,上聲。四點是火的變形。聲符讀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義:燃燒)

“然”是“燃”的本字〖burn〗

然,燒也。——《說文》

俗字作“燃”

若火之始然。——《孟子》

86羔

(會意。從羊,從火,下面的四點由“火”變來。甲骨文字形正象羊在火上。本義:小羊)〖lamb;kid〗

羔,羊子也。——《說文》

羔取其執之不鳴,殺之不號,乳必跪而受之,類死義知禮者也。——《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87馬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馬眼、馬鬃、馬尾之形。“馬”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88燕燕

鳥類的一科,候鳥,常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捕食昆蟲。燕爾(形容新婚夫婦親睦和美的樣子)。燕好(常用以指男女相愛)。燕侶。燕雀處堂(喻居安而不知遠慮,臨禍卻不能自知)。89魚魚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魚形。本義:一種水生脊椎動物)

魚,水蟲也。象形。魚尾與燕尾相似。——《說文》90宀(mián)宀甲骨文像房屋之形,從“宀”之字與宮室、房屋有關,如“宗”“官”“宇”

91官

(會意。甲骨文字形,從“宀”(mián),以冖覆眾,則有治眾的意思。本義:官吏,官員)

〖officeholder;government;official;officer〗

官,吏事君也。——《說文》

在官言官。——《禮記·曲禮》

92宗

(會意。從宀示。示,神祇,宀,房屋。在室內對祖先進行祭祀。本義:宗廟,祖廟)

〖ancestraltemple〗

宗,尊祖廟也。——《說文》

93宇

(形聲。從宀(mián),于聲。“宀”表示房屋。本義:屋檐)〖eaves〗

宇,屋檐也。——《一切經音義》

上棟下宇。——《易·系辭》

八月在宇。——《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