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二、單選題(260道)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已經2007年2月14日國務院第169次常務會議通過,自起(B)施行。A、2007年4月1日B、2007年5月1日C、2007年7月1日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共(A)30條,對地方各級機構編制管理的原則、條例的適用范圍、行政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以及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管理等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A、6章B、5章C、7章3、加強和完善機構編制管理,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國家政權建設的(A)。A、基礎性工作 B、根本性工作 C、重要性工作4、為了規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加強編制管理,提高行政效能,根據(A)、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制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A、憲法 B、、民法 C、公務員法5、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的設置、職責配置、編制核定以及對機構編制工作的監督管理,適用(c)。A、《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B、《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6、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工作,應當按照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適應全面履行職能的需要,遵循(B)的原則。A、高效、協調 B、精簡、統一、效能 C、工作需要和精干7、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實行(A)統一領導、地方分級管理的體制。A、中央 B、全國人大常委會 C、國務院8、(A)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履行管理職責,并對下級機構編制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A、縣級 B、地市級 C、省級9、依照國家規定的程序設置的機構和核定的編制,是錄用、聘用、調配工作人員、配備(A)和核撥經費的依據。A、 領導成員 B、工勤人員 C、管理人員10、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機構編制、人員工資與(c)相互制約的機制,在設置機構、核定編制時,應當充分考慮財政的供養能力。A、人才流動開發B、干部選拔任用C、財政預算11、對擅自(A)的,不得核撥財政資金或者挪用其他資金安排其經費。A、設置機構和增加編制B、增加編制和補充人員C、設置機構和補充人員12、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B)不得干預下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置和編制管理工作,不得要求下級人民政府設立與其業務對口的行政機構。A、司法機構B、行政機構C、事業機構1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應當以(A)的科學配置為基礎,綜合設置,做到職責明確、分工合理、機構精簡、權責一致,決策和執行相協調。A、職責 B、性質 C、任務14、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應當根據履行職責的需要,適時調整。但是,在(A)政府任期內,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門應當保持相對穩定。A、一屆 B、兩屆 C、三屆15、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合并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c)審核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并,還應當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A、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B、人事行政管理機關C、機構編制管理機關16、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并,還應當依法報本級(B)備案。A、黨委 B、人大 C、政協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職責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則上由(A)行政機構承擔。A、一個 B、兩個 C、兩個以上18、行政機構之間對(A)有異議的,應當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協商不一致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協調意見,有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A、職責劃分 B、編制劃分C、人員結構比例劃分19、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B)應當嚴格控制;可交由現有機構承擔職能的或者有現有機構進行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置。A、社會群眾團體 B、議事協調機構 C、聯合組織20、為辦理一定時期內某項特定工作設立的議事協調機構,應當明確規定其(A)的條件和期限。A、撤銷 B、合并 C、轉制21、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議事協調機構不單獨設立(B),具體工作由有關的行政機構承擔。A、常設機構B、辦事機構C、派出機構2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議事協調機構不單獨確定(A),所需要的編制由具體工作的行政機構解決。A、編制 B、職數 C、經費2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根據工作需要和精干的原則,設立必要的(A)。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并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該行政機構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A、內設機構B、派出機構C、議事協調機構24、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編制,應當根據其(C),按照精簡的原則核定。A、人口及地域 B、經濟狀況 C、所承擔的職責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編制的(C)和使用范圍審批編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應當使用行政編制,事業單位應當使用事業編制,不得混用、擠占、挪用或者自行設定其他類別的編制。A、專項性B、數額多少C、不同類別26、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A)總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經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后,報國務院批準。A、行政編制 B、事業編制 C、執法專項編制27、根據工作需要,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經國務院批準,可以在地方行政編制總額內對特定的行政機構的行政編制實行(A)。A、專項管理 B、總量管理 C、調整管理28、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調整(c)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編制總額內調整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的行政編制。A、人員 B、編制 C、職責29、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B),按照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有關規定確定。A、黨組成員 B、領導職數 C、干部配備30、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管理權限,對機構編制管理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必要時,可以會同(c)和其他有關部門對機構編制管理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有關組織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A、公安部門 B、法檢兩院 C、監察機關3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如實向(A)提交機構編制年度統計資料,不得虛報、瞞報、偽造。A、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 B、本級人民政府 C、上級人民政府32、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定期評估機構和編制的執行情況,并將評估結果作為調整機構編制的(B)。A、主要依據 B、參考依據 C、唯一依據33、任何組織和個人對違反(A)的行為,都有權向機構編制管理機關、監察機關等有關部門舉報。A、機構編制管理規定B、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規定C、黨風廉政建設規定34、違反《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的,由機構編制管理機關給予通報批評,并(A);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A、責令限期改正 B、進行查處 C、移送司法機構35、《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所稱編制,是指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核定的行政機構和(A)的人員數額和領導職數。A、事業單位 B、中介機構 C、國有企業36、地方的事業單位機構和編制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擬定,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B)發布。A、黨委 B、人民政府 C、編委37、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必須遵循實事求是、依法辦事、注重實效的原則。堅持監督檢查與(A)相結合,預防、教育與懲處相結合。A、加強管理 B、調查核實 C、審核審批38、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A)管理權限,履行機構編制監督檢查職責。A、法定 B、規定 C、既定39、機構編制監督檢查的對象是:國務院所屬的行政機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的(B);事業單位。A、社會團體 B、行政機構 C、企業單位40、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督促行政機構、事業單位對不涉及國家秘密的編制和(B)等情況,向本單位工作人員或者社會公開。A、在冊人員 B、實有人員 C、離退休人員41、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c)組織行政機構、事業單位開展機構編制管理自查自糾,并將有關情況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遇到重要情況,隨時報告。A、每月 B、每季度 C、每年42、對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問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和權限進行調查核實。調查核實應當(A)以上共同進行。A、兩人 B、三人 C、四人43、在調查核實過程中,被調查的單位和人員有權向機構編制管理機關(c)。A、行政復議 B、投訴 C、申辯44、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A)下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調查核實有關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問題,并應當進行督辦;必要時,可派出督促檢查組進行督查。A、責成 B、通知 C、告知45、下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對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轉的查核件,應當在(C)內報告辦理結果;逾期不能報告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A、30日B、45日C、60日46、機構編制管理機關經過調查核實,認為需要追究(B)紀律責任的,屬于監察對象的,移送監察機關處理;不屬于監察對象的,移送任免機關處理;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法人B、有關責任人員C、有關人員47、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建立舉報制度,機構編制監督舉報電話是(B)。A、12315 B、12310 C、1234548、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對使用(A)的其他機關、團體的監督檢查工作依照《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執行。A、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 B、行政編制 C、事業編制49、(B)的審批權限在中央,中央機構編制部門審核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有關群眾團體機關的行政編制和地方各級行政編制總額。A、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 B、行政編制 C、事業編制撥50、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有關群眾團體機關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政機關(A)以上機構設置的審批權限在中央。A、副廳(局)級 B、正廳(局)級 C、副省(部)級51、嚴格控制行政機構設置和行政編制,工作任務增加的部門,所需機構編制主要通過(A)和調劑解決。A、內部整合B、新增C、劃撥52、有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由(A)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處分。A、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B、任免機關C、監察機關54、中央機構編制部門要加強對地方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宏觀指導,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A)總量和結構進行調控。A、行政編制 B、工勤編制 C、事業編制55、除法律法規和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規定外,不再批準設設立承擔(A)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A、行政職能 B、公益職能 C、后勤服務職能56、嚴格控制(B)的使用范圍。事業編制只能用于事業單位,不得把事業編制用于黨政機關,不得把事業編制與行政編制混合使用。A、行政編制B、事業編制C、專項編制57、嚴格執行機構編制審批程序和制度。凡涉及職能調整,機構、(C)和領導職數增減的,統一由機構編制部門審核,按程序報同級機構編制委員會或黨委、政府審批。其他任何部門和單位無權決定機構編制事項。A、人員 B、經費 C、編制58、除(B)機構編制法律法規外,各地區各部門擬定法規或法律草案不得就機構編制事項作出具體規定;在制定規范性文件和起草領導同志講話時,涉及機構編制事項的,必須征求機構編制部門意見。確需增加和調整機構編制的,必須按規定權限和程序由機構編制部門(B)辦理。A、專項、具體 B、專項、專項 C、具體、專項59、各業務部門制定的行業標準,(C)作為審批機構編制的依據。A、必須 B、可以 C、不得60、建立健全機構編制部門與相關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和制約機制。只有在機構編制部門審核同意設置的機構和核批的編制范圍內,組織(人事)部門才能配備工作人員和(A),財政部門才能列入政府預算并(A),銀行才能開設賬戶并發放工資。A、核定工資、核撥經費B、調配人員、發放工資C、評定職稱、核撥經費61、對超編進入的人員,組織(人事)部門不得辦理錄用、聘用(任)、調任手續、核定工資,財政部門不得納入(C),公安部門不得辦理戶口遷移等手續。A、供養范圍 B、預算范圍 C、統發工資范圍62、各地區各部門要嚴格執行機構編制規定,不準超編進人,不準擅自設立機構和提高機構規格,不準超(B)、超機構規格配備領導干部,不準以虛報人員等方式占用行政和事業編制、冒領財政資金。A、計劃 B、職數 C、范圍63、對上級業務部門以下發文件、召開會議、批資金、上項目、搞評比、打招呼等方式干預下級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和人員編制配備的,要(C)。A、積極采納 B、不予理睬 C、嚴肅查處64、機構編制實行(c)審批制度。凡涉及職能調整、機構編制和領導職數的增減,都要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報經機構編制部門審核后,提交機構編制委員會或黨委、政府審批。A、聯合 B、協商 C、"一支筆"65、經黨委、政府批準的各部門的u三定"規定,具有權威性和(A)效力,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A、法律B、法規C、政策66、《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發布于(B)。A、1998年10月25日B、2004年6月27日C、2007年5月1日67、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所屬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構負責實施事業單位的(c)工作。A、機構編制審批 B、機構改革 C、登記管理68、事業單位的登記、備案或者變更名稱、住所以及注銷登記或者注銷備案,由(C)予以公告。A、主管部門 B、法人單位 C、登記管理機關69、各級機構編制部門管理的內容,主要包括機構、職能、人員編制、領導職數和(B)等。A、事業單位法登記B、人員結構 C、資產70、黨政機關"三定"內容包括:定職能、定(B)、定人員編制和領導取數。A、機構 B、內設機構 C、人員結構比例72、機構編制部門負責審核(A)和實有人數;人事部門負責審核工資標準和工資總額;財政部門嚴格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準的人員編制、實有人員和人事部門提供的工資標準、工資總額核發工資。A、人員編制 B、人員結構 C、人員身份73、中央編辦、監察部印發的《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自(B)起實施。
A、2007年1月13日B、2007年2月13日C、2007年3月13日74、《機構編制違紀行為適用<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若干問題的解釋》由2009年6月10日中紀委書記辦公室會議審議通過,自(A)起實施。A、2009年6月17日B、2009年5月17日C、2009年7月17日75、超機構限額設置機構或者變相增設機構,擅自設立機構或者變更機構名稱、規格、性質、職責、權限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第(B)條規定處理。A、六十四 B、一百二十七 C、八十二76、違反規定增加編制或者超出編制限額錄用、調任、轉任人員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B)條的規定處理。A、六十四 B、一百二十七 C、一百六十二77、擅自超職數配備領導干部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A)條的規定處理。A、六十四 B、八十二 C、一百一十四78、違反規定干預下級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配備,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A)條的規定處理。A、一百三十六 B、八十二 C、一百六十三79、具有機構編制審批權的機關在履行機構編制管理取貴時,有超越權限審批機構,超越權限審批編制種類、編制的,以及違反規定核定領導職數和非領導職數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B)條的規定處理。A、一百三十六 B、一百二十七 C、一百一十四80、偽造、篡改、虛報、瞞報或者拒報機構編制統計資料,造成不良后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B)條的規定處理。A、一百三十六 B、一百二十七 C、一百六十二81、以虛報人員等方式占用編制并冒用財政資金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c)條的規定處理。A、一百二十六 B、八十二 C、一百一十四82、妨礙、干預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或者機構編制違紀責任追究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B)條的規定處理。A、一百三十六 B、一百六十三 C、一百一十四83、在機構編制工作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除《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有明確規定的外,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B)條的規定處理。A、一百二十七 B、八十二 C、一百六十三84、經集體研究決定,導致機構編制違紀行為發生的,對有關責任人員,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A)條的規定處理。A、二十八 B、八十二 C、一百一十四85、機構編制督查的重點是黨中央、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有關機構編制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貫徹落實情況;上級批準的重大改革方案的實施情況,機構限額、(A)和領導職數配備的執行情況;超編制、違反規定進人的情況等。A、編制數額 B、審批程序 C、規章制度86、根據事業單位改革精神,按照事業單位的功能和特點,劃分為三大類別,即行使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C)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實施相應的改革和管理。A、行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B、從事社會服務的事業單位C、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87、事業單位經費來源根據其性質、類型和職責任務確定,并可隨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分為財政撥款、財政差額補貼和(c)三中形式。A、定額補貼 B、經費包干 C、經費自理88、事業單位機構規格根據其規模、社會和經濟效益等綜合指標確定,逐步建立符合事業單位自身特點的等級規格,一般應(A)主管部門規格。A、低于 B、等同于 C、高于89、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機構編制部門統一制定本轄區事業單位機構編制管理辦法,上級機構編制部門要對下級(B)總量和結構進行管理。A、行政編制 B、事業編制 C、企業編制90、鄉鎮(B)總量的調整,由縣級機構編制部門報上一級機構編制審核,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審批。A、行政人員 B、行政編制或編制 C、事業人員91、事業單位改革要堅持(A),根據不同類別事業單位的特點,實施改革和管理。A:分類指導B:分級實施c:分業推進92、登記管理機關對事業單位登記申請的辦理期限是(C)oA:60個工作日B:45個工作日 c:30個工作日93、下列(A)不可列入事業單位開辦資金范圍。A:借貸款、合同預收款、合同預付款 B:一般基金 c:固定基金。94、將鄉鎮行政編制調劑到縣級行政機關,需要由(c)審批。A:縣編辦B:市編辦C、中央編辦95、(C)屬于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中應當提交的執業許可證書。A:?組織機構代碼證書? B:?稅務登記證書? C:?醫療機構衛生許可證》96、為更好地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決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決定,把重慶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更名為(B)。A:重慶市社會管理委員會 B:重慶市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委員會c:重慶市社會綜合管理委員會97、企業在食品藥品安全中負(A)責任。A:主體 B:主要 c:重要98、下列單位中,(C)不使用政法專項編制。A:省檢察院 B:監獄 c:黨委政法委99、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起比較完善的(A)。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 B、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府管理體制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100、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要以(A)為核心。A、政府職能轉變B、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C、合理界定政府職責101、關于地方政府機構設置,(B)o
A、應因地制宜,由地方自行決定B、應在中央確定的限額內,需要統一設置的機構上下對口C、為便利工作的開展,地方所有政府機構設置應與上級機構對口
102、關于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A)。A、今后要嚴格控制議事協調機構設置。B、凡是涉及跨部門的事項,都應通過設立議事協調機構進行協調。
C、今后不得再設立任何實體性辦事機構。103、地方的事業單位機構和編制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擬定,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D)發布。A、黨委B、人大C、編委D、人民政府104、《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針對擅自設立、撤銷、合并行
政機構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等(B)違法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A、六種 B、八種 C、十種 D、十二種105、機構編制管理機關經過調查核實,認為需要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紀律責任的,
屬于監察對象的,移送監察機關處理;不屬于監察對象的,移送(B)處理。A、組織部門 B、任免機關 C、人事部門 D、主管機關106、個人向機構編制管理機關舉報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行為時,機構編制管
理機關對舉報人的情況(A):A、應當予以保密 B、可以予以保密 C、可以公開 D、必須公開108、下列哪個單位屬于機構編制監督檢查的對象:(B)A、市攝影家協會B、市電視臺C、重慶天然氣集團公司 D、市集郵聯合會109、在行政機構、事業單位中,對于不涉及國家秘密的編制和實有人員等情況,(D)
A、必須向本單位工作人員公開B、必須向社會公開C、無需向本單位工作人員和社會公開D、應當向本單位工作人員或社會公開110、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公開其政策規定、業務范圍、(B)等。A、領導職數B、審批程序C、涉及國家秘密的編制D、人員情況
111、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將自查自糾的有關情況(C)人民政府和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A、報告上級B、通告下級C、報告同級 D、通知上級112、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采取(C)等方式開展檢查工作。A、抽查、定期核查B、突擊檢查、定期核查C、例行檢查、專項檢查 D、定期核查、突擊檢查114、實施機構編制檢查,可以采取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B)等方式進行。A、集體談話B、個別談話C、直接查處 D、書面報告115、對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問題,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B)進行調查核實。A、職責B、職責和權限C、權限 D、權力116、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加強內部監督,建立健全機構編制審批和監督檢查的(B)機制。A、快速反應 B、協調配合 C、資源共享 D、高效聯動117、下列關于地方不同層級之間行政編制的調整的表述,正確的是:(A)A、由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報中央機構編制部門審批B、由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報中央機構編制部門審批C、由同級機構編制部門報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審批D、由省級機構編制部門報省級人民政府審批118、上級機構編制部門要對下級事業(C)進行管理。A、編制總量B、編制結構C、編制總量和結構D、編制數量和結構119、鄉鎮事業編制總量的調整,由(C)審核A、縣級機構編制部門B、鄉鎮人民政府C、縣級機構編制部門上報省級機構編制部門D、縣級機構編制部門報同級人民政府120、各級機構編制部門、紀檢監察機關等要密切配合,建立健全(B)?A、機構編制監督檢查溝通機制B、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協調機制C、機構編制監督檢查處置機制D、機構編制監督檢查運行機制121、對違反機構編制紀律的單位,要責令其(B)?A、立即改正B、限期改正C、更正 D、立即調整123、地方不同層級之間行政編制的調整由(B)報中央機構編制部門審批。A、同級機構編制部門B、省級機構編制部門C、上級機構編制部門D、同級政府部門124、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推進體制改革,改進管理方式,整合資源,挖掘潛力,從(C)控制機構編制增長。A、根本上 B、制度上 C、源頭上 D、數量上125、各地區各部門確需增加和調整機構編制時,必須按規定權限和程序由機構編制部門(C)。A、特殊辦理 B、常規辦理 C、專項辦理 D、特事特辦126、嚴格控制行政機構設置和行政編制,工作任務增加的部門,所需機構編制主要通過(A)和調劑解決。A、內部整合B、新增C、劃撥D、批條子127、機構編制管理的主要任務是:調整職能配置、(B)合理設置機構、核定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A、理順隸屬關系 B、理順職責關系C、理順經費形式128、根據《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有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的(A)工作人員,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按照管理權限依法給予處分。A、行政機關 B、事業單位 C、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129、違反規定干預下級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配備,造成不良后果的,對(B),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職處分。A、有關人員 B、有關責任人員 C、有關領導130、事業單位接受年度報告審查的時間段是(A)A、1月1日至3月31日B、4月1日至5月31日C、6月1日至7月31日D、7月1日至8月31日131、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的制度載體是什么?(A)A、事業單位章程B、公司章程C、事業單位制度D、事業單位出資制度132、事業單位法人終止的標志是什么?(B)A、事業單位自行停業B、經登記管理機關注銷登記C、經主管部門同意注銷D、經黨委政府行文終止133、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領導職數,按照哪部法的有關規定確定?(A)
A、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B、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C、公務員法D、章程134、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并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該行政機構報哪里審批?(A)
A、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B、本級人民政府C、本級人事和編制管理機關D、本級組織部門135、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目的是(c)。A、減輕財政負擔B、減少財政供養人員C、促進公益事業發展D、提高事業單位人員素質136、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基礎是(A)。A、以科學分類為基礎B、以財政供養方式為基礎C、以職責任務為基礎 D、以編制種類為基礎137、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核心是(B)。A、增強事業單位活力B、深化體制機制改革C、減輕財政負擔 D、減少財政供養人員138、中央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具體工作由(c)承擔。A、中組部B、人力社保部C、中央編辦D、財政部、139、《機構編制"12310"舉報受理工作規定》于(D)開始實行。A、2007年7月1日B、2007年4月12日C、2011年7月1日D、2011年4月12日140、《機構編制"12310"舉報受理工作規定》規定,收到舉報后,一般應當在(B)個工作日內提出擬辦意見。A、5 B、10 C、20 D、30141、《機構編制"12310"舉報受理工作規定》規定,舉報事項自確定承辦單位之日起(C)個工作日內辦結。A、10 B、30 C、60 D、90142、《機構編制"12310"舉報受理工作規定》規定,承辦單位報送的辦結報告和備案材料應當事實清楚、處理適當、(A)。不符合要求的,應當補辦或者重新辦理。A、手續齊備 B、證據充分 C、文字簡潔 D、數據準確143、《機構編制"12310"舉報受理工作規定》規定,舉報事項因故需要延長辦理時限的,一般延長時限不得超過(B)個工作日。A、10 B、30 C、60 D、90144、《機構編制"12310"舉報受理工作規定》規定,下級機構編制部門應當定期向上級機構編制部門監督檢查機構報告舉報受理的情況和舉報受理情況的統計,(C)報告一次。A、每月B、每季C、每半年D、每年145、《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于(A)開始實行。
A、2012年9月11日B、2011年9月11日C、2010年9月11日D、2009年9月11日146、《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共(C)條。A、12B、13C、14D、15147、《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超機構限額設置機構或者變相增設機構,擅自設立機構、加掛機構牌子或者變更機構名稱、規格、性質、職責、權限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A);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A、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 B、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C、警告或者記過處分 D、警告或者記大過處分148、《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違反規定增加編制或者超出編制限額進人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C)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A、降級B、撤職C、降級或者撤職D、留黨察看149、《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擅自超領導職務職數配備領導干部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C)處分。A、開除 B、降級 C、撤職 D、留黨察看150、《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違反規定干預下級部門機構設置、職能配置、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配備,造成不良后果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或者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記大過或者降級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C)處分。A、開除 B、降級 C、撤職 D、留黨察看151、《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偽造、篡改、虛報、日前報或者拒報機構編制統計資料,情節較輕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A)處分。A、開除 B、降級 C、撤職 D、留黨察看152、《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以虛報人員等方式占用編制并冒用財政資金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A)處分。A、開除 B、降級 C、撤職 D、留黨察看153、《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妨礙、干預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或者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責任追究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C)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A、降級 B、撤職 C、降級或者撤職 D、留黨察看154、《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規定,在機構編制工作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自己或者他人謀取私利的,對有關責任人員,給予記過或者記大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C)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A、降級 B、撤職 C、降級或者撤職 D、留黨察看155、《行政機關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政紀處分暫行規定》由(C)負責解釋。A、監察部B、人力社保部C、監察部、人力社保部D、中央編辦
156事業單位改革要堅持著眼發展,充分發揮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和市場機制的作用,實現公益服務(C)和提供方式多樣化。A、提供內容多樣化 B、提供途徑多樣化C、提供主體多元化 D、提供渠道多元化157、人口稀少的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和山區、庫區的鄉鎮衛生院可按編制標準幅度的(A)核定。A、上限B、下限C、中間D、平均158、事業單位改革要堅持統籌兼顧,充分發揮(A)兩個積極性,注意與行業體制改革、政府機構改革等相銜接,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A、中央和地方B、政府和市場C、主管部門和事業單位D、黨委和政府159、清理規范事業單位中,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于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任務相近的,予以(A)。A、整合 B、撤銷 C、核銷 D、注銷160、清理規范事業單位中,對未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B)。A、整合 B、撤銷 C、核銷 D、注銷161、鄉鎮衛生院的人員配備堅持一專多能原則,衛生技術人員編制比例不得低于編制總數的(B)。A、70%B、80%C、90%D、95%162、按照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公益事業發展的要求,以(C)為一周期合理確定市和區縣公益類事業單位編制總量,分期分批逐步實施。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六年163、《重慶市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實施辦法》于(B)開始實行。A、2007年7月4日B、2007年7月5日C、2007年7月6日D、2007年7月7日164、《重慶市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實施辦法》由(D)負責解釋。A、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B、市監察局C、市紀委 D、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市監察局165、《重慶市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實施辦法》規定,下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對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轉的查核件,應當在(C)日內報告辦理結果;逾期不能報告的,應當書面說明理由。A、10B、30 C、60D、90166、市、區縣人民政府行政機構內設機構設立、撤銷、合并或者變更規格、名稱,以及內設機構之間職責的調整,由(B)。A、該行政機構自行調整B、同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準C、市、區縣人民政府批準D、同級人事管理機關批準167、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在收到行政機構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并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的方案之日起(C)日內作出批復。A、10B、30C、60D、90168、市、區縣人民政府行政機構增掛牌子,由該行政機構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后,報(A)批準。A、上一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B、上級人民政府批準C、市、區縣人民政府169、鄉鎮人民政府的綜合辦事機構增掛牌子,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區縣(D)批準。A、黨委B、人事部門C、人民政府 D、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170、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的,應當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協商不一致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協調意見,由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c)決定。A、本級黨委B、上級人民政府C、本級人民政府D、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171、市、區縣、鄉鎮人民政府的行政編制總額,(D)。A、由市級人民政府批準 B、由市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準C、由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準D、由市人民政府提出,經國務院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后,報國務院批準172、(B)在中央核定的編制總額內,核定、調整市人民政府各行政機構的行政編制和各區縣人民政府的區縣級、鄉鎮級行政編制總量。A、市人民政府批準B、由市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C、市委黨委 D、市編委173,區縣人民政府領導職數的核定及調整,由(A)。A、市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方案,報市人民政府批準B、市委組織部批準C、市人力社保局批準D、市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準174、市、區縣人民政府行政機構內設機構領導職數的核定及調整,由(A)。A、同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準B、同級組織部門批準C、同級人事部門批準D、市、區縣人民政府批準175、市人民政府行政機構在已核定的編制內補充工作人員,應當申報使用編制計劃,經(A)批準后使用。A、市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準B、市委組織部門批準C、市人事部門批準D、市人民政府批準177、公務員管理機關違反規定辦理超編人員招考錄用、調配、任職等手續的,機構編制管理機關(A)。A、不予辦理相關編制手續B、必須辦理相關編制手續C、可以辦理相關編制手續D、自由決定是否辦理相關編制手續178、未按《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和本細則規定辦理登記(備案)并領取(D)的單位,不得以事業單位法人名義開展活動。A、營業執照B、機構編制手冊C、機構編制卡 D、《事業單位法人證書》179、事業單位法人(A)具有其他類型法人的法人資格。A、不得同時B、可以同時 C、不得D、可以180、同一層級、不同行政區域單位聯合舉辦的事業單位,由(A)登記。A、單位所在地登記管理機關B、上級登記管理機關C、任一區域登記管理機關D、不兩只行政區域登記管理機關共同181、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事項包括: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經費來源(D)等。A、登記管理機關B、行政主管機關C、實有人數D、開辦資金182、事業單位名稱是指(c)的事業單位的全稱。A、主管部門批準B、事業單位自定C、經登記機關核準 D、銀行開戶時確定183、事業單位的舉辦單位必須是(D)。A、行政機關B、政府機關C、事業單位 D、法人單位184、事業單位開辦資金的范疇包括事業單位法人實有的(A)、流動資金和專項資金。A、固定資產B、銀行存款C、財政資金D、自有資金185、事業單位必須在機構被批準成立后(B)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辦理設立登記手續。事業單位申請登記的事項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符合的,登記管理機關不予登記。A、10B、30C、60D、90186、登記管理機關在收到符合規定的申請事業單位登記的全部有效文件后,應當在(B)日內辦結登記,并發給《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副本。A、10B、30C、60D、90事業單位憑(D)刻制印章、開立銀行帳號以及依法申辦其他事項,并將印模和銀行帳號向登記管理機關備案。A、營業執照B、同意設立機構的批復件C、機構編制卡D、《事業單位法人證書》188、事業單位名稱、住所、宗旨和業務范圍、法定代表人、經費來源、開辦資金以及舉辦單位發生變更,應當向(A)申請變更登記。A、原登記管理機關B、行政主管機關C、開戶銀行 D、人民政府189、事業單位的名稱變更,經登記管理機關核準登記后,須將新啟用的公章印模,于(B)日內送原登記管理機關備案。A、10B、30C、60D、90190、登記管理機關核準注銷登記后應收繳被注銷事業單位的《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副本及(B)等,并通知其開戶銀行等有關單位。A、編制卡 B、印章 C、編制手冊 D、營業執照191、經登記管理機關核準(A)登記,事業單位終止。A、注銷 B、停止 C、撤銷 D、停業192、對核準設立登記、注銷登記和變更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登記(備案)的事業單位,由登記管理機關(A)。A、在公開發行的報刊予以公告(有保密規定的除外)B、備案管理C、張榜公布(有保密規定的除外)D、內部報刊予以公告(有保密規定的除外)
193、事業單位登記公告的費用由(B)承擔。A、公告單位B、申請單位C、事業單位D、主管單位
194、事業單位應在每年1月1日至3月31日向原登記管理機關報送經舉辦單位審查同意的上一年度的年度報告和(c)、《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副本,接受年度審驗。A、下一年度工作計劃B、法人總結C、財務決算報告D、人員管理報告
195、《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正本應當懸掛在事業單位主要辦公場所的醒目處。事業單位根據業務需要,可以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核發(D)證書副本。A、一個B、兩個C、三個D、若干196、遺失《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申請補領單位應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其法定代表人簽字的申請補領報告,并在登記管理機關指定的報刊上(A)后由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補發證書手續。A、聲明作廢B、鄭重申明C、特別申明D、遺失申明197、《重慶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實施細則》于2000年11月9日印發,自(B)起施行。A、2000年11月9日B、2000年12月1日C、2001年1月1日D、2000年11月10日
198、《重慶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實施細則》由(A)負責解釋。A、重慶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 B、重慶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C、重慶市編委 D、重慶市人民政府法制辦199、《重慶市鄉鎮分類標準》將鄉鎮劃分為一般鄉鎮、特大鄉鎮和(A)三個類別。A、較大鄉鎮 B、特小鄉鎮 C、較小鄉鎮 D、中型鄉鎮200、《重慶市鄉鎮分類標準》依據戶籍人口、幅員面積和(c)三項共性指標,以及城鎮化率、地理區位、產業結構、交通通訊、民族構成等五項附加指標,將鄉鎮劃分為三個類別。A、GDP總量 B、人均收入 C、財政收入 D、實有人口201、《重慶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實施辦法》規定,原則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按每萬名常住人口配備(B)名全科醫生。A、1-2 B、2-3 C、3-4 D、4-5202、部門"三定"規定一般包括職能調整、主要職責、人員編制、(C)、其他事項和附則。A、領導職位B、下屬事業單位C、內設機構D、協調機制203、市農工委屬于(A)。
A、市委的派出機構B、市委的派出機關C、市紀委的派出機構D、市紀委的派出機關204、以下關于區縣政府工作部門和鄉鎮領導職數的表述,不正確的是(B)。
A、政府工作部門原則上核定正職1名、副職1-3名B、有移民任務的鄉鎮,可增核1名副職領導職數C、鄉鎮領導職數原則上按"5,7、9"名核定D、政府工作部門不得單獨核定黨組書記領導職數205、《重慶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置和編制標準實施辦法》規定,政府原則上按(C)居民或街道辦事處所轄范圍規劃設置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根據需要可設置若干衛生服務站。A、1萬-5萬B、2萬一7萬C、3萬一10萬D、5萬15萬206、1994年,中央編辦發文明確哈爾濱、長春、沈陽、濟南、南京、杭州、廣州、武漢、成都、重慶、西安、大連、青島、廈門、深圳和(A)等16個城市為副省級城市。A、寧波B、昆明 C、貴陽 D、拉薩207、重慶1997年直轄后,目前只保留了深圳、青島、寧波、大連和(D)等五個計劃單列市。A、南京 B、成都 C、廣州 D、廈門208、市國資委是市政府的(D)。A、組成部門 B、直屬機構 C、辦事機構 D、直屬特設機構209、《重慶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實施辦法》規定,中小學教職工包括教師、職員、工勤人員和(B)。A、學校領導 B、教學輔助人員 C、醫務人員 D、后勤人員210、市政府工作部門包括(A)和組成部門、直屬特設機構和直屬機構等。A、辦公廳 B、常設辦事機構 C、派出機構 D、部門管理機構211、以下機構不屬于市政府組成部門的是(D)。A、市國安局 B、市水利局 C、市移民局 D、市林業局212、以下機構不屬于市政府直屬機構的是(D)。A、市地稅局 C、市工商局 C、市旅游局 D、市移民局213、部門"三定"規定一般包括職能調整、主要職責、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其他事項和附則。其中,"其他事項"一般不包括(D)。A、需要專門明確的職責分工事項B、部門管理機構的設置C、部門垂直管理的派出機構有關機構編制事直D、明確"三定"規定的解釋、調整和監督檢查事宜214、根據《重慶市機構名稱及簡稱表》的有關規定,以下部門簡稱不規范的是(C)。A、市發展改革委 B、市外經貿委 C、市法制辦 D、市人力社保局215、市編辦是市編委的常設辦事機構,既是市委的工作機構,(A),列市委機構序列,在市機構編制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全市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以及機構編制的日常管理工作。A、又是市政府的工作機構B、又接受市政府管理C、又是民主黨派的管理機構D、又是紀委的派出機構216、《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政府的廳、局、委員會等工作部門的設立、增加、減少或者合并,(B),并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A、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B、由本級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準
C、由本級黨委批準D、由本級黨委報請國務院批準217、議事協調機構,是指為了完成某項特殊性或臨時性任務而設立的跨部門的協調機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議事協調機構的設立應當嚴格控制,一般不設實體性辦事機構,不單獨確定編制,所需要的編制由承擔具體工作的行政機構解決;可以交由現有機構承擔職能的或者由現有機構進行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議事協調機構。為辦理一定時期內某項特定工作設立的議事協調機構,應當明確其(B)。A、機構級別B、撤銷的條件和期限C、主管部門 C、職責范圍218、政府派出機構是指政府或政府職能部門在一定區域或組織內設立、授權實施某方面行政管理職能的代表機構。它不是獨立的行政主體,除非有法律法規的明確授權,否則不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權力。以下機構不屬于派出機構的是(D)。A、市政府駐北京辦事處 B、北部新區管委會C、李家沱工商所 D、江津區白沙鎮219、政府派出機關是指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經有權機關批準,在一定區域內設立的行政機關。它是獨立的行政主體,能夠以自己的名義行使行政職權、實施行政行為,獨立承擔行政責任。以下機構不屬于派出機關的是(B)。A、行政公署 B、工商所 C、區公所 D、街道辦事處220、掛牌機構是指一個機構承擔多項職責,因工作需要加掛牌子,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名稱,在不同場合以相應名稱對外開展工作的機構。以下關于掛牌機構的表述,不正確的是(D)。A、掛牌機構可以刻制印章
C、掛牌機構可以印制文件221、以下關于嚴格控制機構設置的表述,不正確的是(c)。A、從嚴控制新設行政機構,確需設立的,不得突破現有的機構限額B、不再新設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C、鄉鎮機構必須按照"五辦五中心"模式進行設置D、議事協調機構和臨時機構不設置實體性辦事機構222、以下關于嚴格控制新增編制的表述,不正確的是(D)。
A、嚴格控制行政編制總量,不得突破現有行政編制總額B、嚴格按照規定使用行政編制,不得在中央批準的行政編制總額外審批行政編制
C、不得自定用于黨政群機關的編制或自定各類專項編制D、不再新增各級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223、以下關于機構設置權限的表述,不正確的是(D)。
A、區縣設立正科級事業機構,可以不報市編辦審批B、區縣設立副處級及以上事業機構7必須按程序報市編辦審批C、區縣設立副處級及以上黨政群機構,必須按程序報市編辦審批
D、區縣設立正科級黨政群機構,可以不報市編辦審批224、《重慶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實施辦法》規定了教職工附加編制標準,農村小學或教學點每班編制不足1個的,按每班(B)個核定。A、0.5 B、1 C、1.5 D、2225、《重慶市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實施辦法》規定,區縣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額原則上每(B)年核批一次。A、lB、2C、3D、5226、某區服裝產業在全國有一定的知名度,為提檔升級,該區決定設立副處級的u重慶市服裝職業學校",用于培訓轄區內的員工。該機構(B)。A、不需要報市編辦審批B、需要報市編辦審批C、由區編辦審批 D、由區教委審批227、從2010年開始,每年(A)月,是市編辦確定的機構編制政策法規宣傳月。A、3 B、4 C、5 D、6228、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有關規定,重慶市人民小學應該劃分為(B)。A、行政類 B、公益一類 C、公益二類 D、經營類229、根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有關規定,重慶市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應該劃分為(C)。A、行政類 B、公益一類 C、公益二類 D、經營類230、人民團體是指由中國共產黨領導,按照其各自特點組成的從事特定社會活動的全國性群眾組織。一般把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8個單位稱為人民團體。下列機構不屬于人民團體的是(D)。A、共青團 B、婦聯 C、工會 D、殘聯231、按照中央關于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的有關規定,重慶市委、市政府明確的區縣政府機構限額為(D)個左右。A、20-22B、20-23C、19-28D、19-30232、區縣政府機構統稱為(B)。A、政府組成部門B、工作部門C、政府工作部門D、直屬機構
234、區縣政府工作部門領導職數一般按(A)核定。A、正職1名、副職1至3名B、正職1名、副職1至4名C、正職2名、副職1至3名D、正職2名、副職1至4名235、從2009年開始,區縣政府工作部門(B)核定總工程師等職位。A、可以 B、不再 C、根據需要可以 D、特殊情況可以236、承擔行政決策、行政監督和(B)的事業單位,屬于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A、行政執法 B、行政執行 C、行政裁決 D、行政管理237、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可以由市場配備資源、不承擔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屬于(D)事業單位,在改革中需要轉企改制。A、行政類 B、公益一類 C、公益二類 D、經營類238、堅持以科學分類為基礎,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c)的要求,對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實施不同的改革和管理。A、政社分開B、政資分開 C、管辦分離D、分級實施239、行政機構的名稱主要有部、委、辦、署、司、廳、局、處、科和(A)等。
A、行B、會C、院D、所240、事業機構的名稱主要有中心、館、所、站、臺、社、院、校、團、園和(c)等。A、行B、會C、隊D、署241、《公務員法》規定,錄用公務員,必須在規定的編制限額內,并有相應的(B)。A、編制空缺 B、職位空缺 C、職數空缺 D、編制余額242、《公務員法》規定,公務員任職必須在規定的(B)和職數內進行,并有相應的職位空缺。A、職務等級 B、編制限額 C、職數限額 D、編制余額243、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后,對公益一類,根據正常業務需要,財政提供相應(A)。A、經費保障 B、經費補助 C、經費支持 D、經費資助244、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后,對公益二類,根據單位業務特點和財政收支狀況等,財政給予(B)。A、經費保障B、經費補助 C、經費支持D、經費資助245、認定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的依據是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不以機構名稱、人員管理方式和(A)等為依據。A、經費來源 B、隸屬關系 C、機構級別 D、人員多少246、行政類事業單位承擔的行政職能是指事業單位承擔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職能,主要行使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和(A)等行政職權。A、行政裁決 B、行政審批 C、行政備案 D、行政審核247、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行政類事業單位,可以采取三種方式進行改革:結合大部門制改革,與現有行政機構合并;不宜合并的,優先調整為現有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確需單獨設立的,(B)。A、直接調整為政府工作部門B、在規定的政府機構限額內設置
C、直接調整為政府直屬事業單位D、直接調整為政府特設機構248、已經認定為行政類事業單位,但尚未調整到位的,在過渡期內繼續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履行職責,使用(B),并依照國家現行人事、財務、社保保險等政策規定進行管理。A、行政編制B、事業編制 C、參公事業編制 D、過渡行政編制249、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對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逐步(B)或轉為行政機構。A、轉為公益一類事業單位C、轉為經營類事業單位
B、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D、轉為公益二類事業單位250、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逐步將其轉為(B)。A、公益類事業單位B、企業C、行政機構 D、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251、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對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A),不能或不直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A、基本公益服務B、公共服務C、其他服務 D、公益職責252、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對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B),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A、基本公益服務B、公益服務C、其他服務 D、公益職責253、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中,對涉及機構編制調整的,不得突破(D)和編制總額,主要通過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機構改革中調劑出來的空額逐步解決。A、政府組成部門限額B、實有人員總數C、政府直屬部門限額D、政府機構限額254、完善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參加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等社會保險政策,逐步建立起獨立于(A),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社會保險體系。A、單位之外B、公務員之外C、企業之外 D、現有體系之外255、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個人繳費全部記入(C)。A、單位賬戶B、事業單位統籌賬戶C、個人賬戶D、統籌賬戶256、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中,實行(A),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員,妥善保證其養老待遇水平平穩過渡、合理銜接,保持國家規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A、"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中人逐步過渡"B、"老人老辦法、新人新政策"C、"老人新人一刀切"D、"老人新人相同辦法"257、建立事業單位績效考評制度,考評結果作為(A)、負責人獎懲與收入分配等重要依據。A、確定預算B、單位級別C、人員編制D、領導職級
258、以下行為不屬于"吃空餉"的是(D)。
A、死亡不下編,單位繼續冒領工資B、單位虛報人員,冒領財政資金C、以病假為由不上班,長期外出經商D、借調到其他政府部門工作,未辦理調動手續
258、以下行為不屬于"條條干預"的是(C)。A、市級部門規章明確規定下級機構的級別和人員編制數量
B、市級部門考核文件中涉及具體的機構編制事項C、市級部門領導講話時要求下級加強人員力量D、市級部門行文將下級部門的人員編制數量與有關項目資金掛鉤
259、以下文件涉嫌"條條干預"的是(D)。A、《市編辦關于鄉鎮機構設置的意見》B、《市編委關于設置區縣招商機構的通知》C、《市政府辦公廳關于設置鄉鎮綜治機構的通知》D、《市公安局關于鄉鎮派出所機構級別和人員編制的通知》
260、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審議通過了(B)。A、《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B、《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C、《地方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D、《國務院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方案》
三、多項選擇題(100題〉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旨在:(ABC)規范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B、加強編制管理C、提高行政效能D、減少地方機構和人員編制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適用于(ABCD)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的設置 B、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的職責配置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的編制核定 D、對機構編制工作的監督管理3、進行以下哪些行為時,可以把依照國家規定的程序設置的機構和核定的編制作為依據?(BCD)A、拔付事業經費C、核撥經費 D、錄用、聘用、調配工作人員4、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以下哪些事項相互制約的機制?(ABC)A、機構編制B、人員工資C、財政預算D、監督檢查5、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應根據什么原則,設立必要的內設機構?(AC)A、工作需要的原則B、高效的原則C、精干的原則6、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編制的(AB)審批編制。A、不同類別B、使用范圍C、不同適用對象D、使用目的7、出現有下列哪些行為的,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給予通報批評,并責令限期改正?(ABCD)A、擅自設立、撤銷、合并行政機構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的B、擅自改變行政機構職責的C、擅自增加編制或者改變編制使用范圍的D、擅自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成員的8、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工作人員在機構編制管理工作中出現以下哪些行為,構成犯罪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ABC)A、濫用職權 B、玩忽職守 C、銜私舞弊 D、瞞報誤報9、《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對議事協調機構的規定,正確的有:(ABC)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議事協調機構,應當嚴格控制B、可以交由現有機構承擔職能的或者由現有機構進行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議事協調機構C、為辦理一定時期內某項特定工作設立的議事協調機構,應當明確規定其撤銷的條件和期限D、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議事協調機構,可以適當放寬控制10、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調整的權限和程序的表述,正確的有:(ACD)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變更規格、名稱,由本級人民政府提出方案,經上一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核后,報上一級人民政府批準B、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并,應當依法報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C、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設立、撤銷或者合并,應當依法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D、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的內設機構的設立、撤銷、合并或者變更規格、名稱,由該行政機構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審批
11、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的管理體制包含(AD)。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實行中央統一領導B、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實行中央直屬管理C、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實行地方統一管理的體制
D、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實行地方分級管理的體制
12、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機構編制工作的管理原則是(ABC)。A、應當按照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B、應當適應全面履行職能的需要C、應當遵循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D、應當結合中國國情的原則13、以下關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重要性的表述,正確的有CABD)。A、地方機構編制管理的法制化建設,是我國實現依法治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B、地方機構編制管理工作是國家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配置執政資源的一項基礎性工作C、《條例》是中國第二部規范地方機構編制管理的行政法規
D、《條例》填補了地方機構編制管理工作的法制空白14、以下哪些行為是屬于《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規范的行為?(ABCD)
A、擅自設立、撤并機構以及提高機構規格B、超編制限額配備人員C、超職數、超規格配備領導干部D、違反規定干預下級職能配置、機構設置或者編制、職數配備15、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對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行為,可以(ABD)。
A、通報批評B、責令限期糾正C、建議財政部門對全部在編人員不予核撥經費D、建議對負有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16、《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的發布機關是(AB)。A、中央編辦B、監察部C、人事部 D、中組部17、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是(ABC)。A、實事求是 B、依法辦事 C、注重實效 D、公正公開18、關于《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以下表述錯誤的有(BC)
A、該規定堅持監督檢查與加強管理相結合B、該規定堅持預防、說教與懲處相結合C、該規定依據的法律、行政法規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法》
D、該規定旨在規范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嚴肅機構編制紀律19、關于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與監察機關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有:(AD)A、機構編制管理機關與監察機關在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中應當互相支持,協作配合B、各級監察機關應當按照法定管理權限,履行機構編制監督檢查職責C、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依法履行行政監察職責,檢查執行機構編制管理規定中存在的問題,查處機構編制違法違紀行為D、《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監察部負責解釋20、機構編制監督檢查的對象不包括:(BD)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所屬的行政機構B、社團組織C、事業單位 D、固有企業21、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每年組織行政機構、事業單位開展機構編制管理自查自糾。關于此處提及的自查自糾工作,如下表述中正確的是:(BC)A、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將有關情況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下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B、自查自糾工作過程中,遇有重要情況,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隨時報告C、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根據需要對有關單位的機構編制管理情況進行評估
D、自查自糾工作過程中,遇有重要情況,各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定時報告22、機構編制管理機關開展檢查工作可以采取的方式包括:(AB)A、例行檢查B、專項檢查C、突擊檢查 D、離任檢查23、機構編制管理機關開展檢查工作時的程序表述,正確的有:(ABC)A、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擬訂方案并根據管理權限報批立項后,就可以發出檢查通知
B、特殊情況下,機構編制檢查可以不事先通知C、重大檢查活動,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可以會同監察機關聯合進行
D、任何情況下,機構編制檢查都必須事先通知24、《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中列明,在實施機構編制檢查,可以采取的方式進行包括:(ABCD)A、聽取匯報 B、召開座談會 C、個別談話 D、走訪25、在實施機構編制檢查過程中,對違反機構編制管理規定的問題,下面表述正確的有:(AB)A、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職責和權限進行調查核實B、調查核實應當兩人以上共同進行C、調查核實應當三人以上共同進行D、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屬地原則進行調查核實26、《機構編制監督檢查工作暫行規定》中指出,下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對上級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批轉的查核件的答復,正確的有:(AD)
A、應當在6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綜合接入協議書
- 綠化修復協議書
- 配套公建協議書
- 競拍保證協議書
- 浴足店合作合同協議書
- 英國數據協議書
- 老李離婚協議書
- 干砌石擋墻外包協議書
- 道閘安裝協議書
- 外立面改造安全協議書
- 初中英語人教新目標 (Go for it) 版七年級下冊Unit 7 Its raining!Section A教學設計
- 民法典物權編詳細解讀課件
- 列車緊制不緩解故障處理湖南鐵道賀婷課件
- 2025年地理會考簡答題思路模板
- 2025年矯形器裝配工競賽考試題(附答案)
- 2025年行政執法證資格考試必刷經典題庫及答案(共150題)
- 2025代謝相關脂肪性肝病基層診療與管理指南解讀課件
- 2024年山東棗莊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真題
- 19電學專題實驗-《練習使用歐姆表》專項提升(含答案)
- 中建鋼筋工程優化技術策劃指導手冊 (一)
- 收集土木APS例題及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