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杜甫-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_第1頁
zs杜甫-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_第2頁
zs杜甫-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_第3頁
zs杜甫-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_第4頁
zs杜甫-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萬方多難”中成就的“詩圣”-------馮至

萬方:1、指姿態多種多樣。如“儀態萬方”。

2、指全國各地或世界各地。

萬方多難:多指國家處于山河破碎、朝廷正處于風雨飄搖的危難關頭。解題回憶學過的杜詩家書抵萬金國破山河在恨別鳥驚心渾欲不勝簪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烽火連三月白頭搔更短憂國憂民【注釋】安史之亂,長安淪陷,詩人被叛軍所俘,押至長安,親眼看見國破家亡的慘景。憂國憂民

俄傾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仰慕英雄壯志難酬

《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漂泊無依老病孤愁

《得舍弟消息》

親情和友情風吹紫荊樹,色與春庭暮。花落辭故枝,風回返無處。

骨肉恩書重,漂泊難相遇。猶有淚成河,經天復東注。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四)眷戀親情、友情。

杜甫詩歌的典型情感

:(一)憂國憂民渴望兼濟天下;(二)仰慕英雄、壯志難酬;

(三)漂泊無依、老病孤愁;愛國主義作者

簡介馮至(1905-1993),出生于河北涿州,曾就讀于北京大學德文系和德國海德堡大學。回家后先后在同濟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等校任教。作為"中國最杰出的抒情詩人"(魯迅語),其詩歌創作主要有詩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十四行集》等;作為學者,他的杜甫研究和歌德研究都十分優秀。此外,他的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說《伍子胥》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名篇。傳記:一種常見的文學形式。主要記述人物的生平事跡,根據各種書面的、口述的回憶、調查等相關材料,加以選擇性的編排、描寫與說明而成。傳記和歷史關系密切,某些寫作年代久遠的傳記常被人們當史料看待。一般由他人記述,亦有自述生平者,稱“自傳”。傳記大體分兩大類:一類是以記述翔實史事為主的史傳或一般紀傳文字;另一類屬文學范圍,傳記作者在記述傳主事跡過程中,可能會滲透自己的某些情感、想象或者推斷,但和小說不同,傳記一般不虛構,紀實性是傳記的基本要求。傳記類型很多,包括一般的傳記、自傳、評傳、人物小傳、人物特寫、回憶錄、年譜、小說化的傳記“詩圣”杜甫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詩人。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杜甫出生于一個有著文學傳統的家庭中,他的爺爺杜審言也是唐朝(武則天時期)著名的詩人,所以他7歲開始學詩,15歲時就已揚名。杜甫的詩歌現存1400多首,它們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20多年的社會情況,生動地記載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經歷,同時,這些詩歌把社會現實與作者個人生活緊密地結合起來,達到思想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也代表了唐代詩歌的最高成就。著有《杜工部集》所以,杜甫的詩歌被后代稱為“詩史”。

杜甫的一生可分為五個時期:

(一)讀書、漫游時期(公元712-744)(二)困守長安時期(公元746-755)(三)流亡時期(公元755-759)(四)暫居西南時期(公元759-768)(五)漂泊時期(公元768-770)(一)讀書、漫游時期(公元712-744)

杜甫從小學詩,二十四歲時曾參加進士考試,但由于奸臣捉弄,沒能考取。他在這一時期里,漫游了全國,先后和高適、李白等人打獵取樂、登高懷古,并和李白結下了偉大的情誼。偉大友誼(二)困守長安時期(公元746-755)

杜甫30多歲時曾到長安求官,但杜甫的一些見解沒能被皇帝采用,他也因此開始了挨餓受凍的困頓的生活,甚至為解決衣食問題而去賣藥。這種現象直到他44歲時才有所改善(他被任命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這十年的困苦生活的磨練,使杜甫接近了人民,看到了政治的黑暗,統治階級的罪惡。困頓長安(三)流亡時期(公元755-759)

杜甫在投奔新皇帝的途中被俘虜,后來冒險逃出。在后來的為官中,又因觸怒了皇帝而使他失去了做官的興趣,于是,歷經千辛萬苦,來到了四川。這一時期中,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比如著名的“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安史之亂(四)暫居西南時期(公元759-768)

杜甫在成都得到了親友的資助,建了一座草堂定居。在這里,他被嚴武的人推薦做了“檢校工部員外郎”。這一時期,杜甫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相對減少,抒情詩成為他創作的主要內容,如《江畔獨步尋花》等。杜甫草堂(五)漂泊時期(公元768-770)

年老時的杜甫領著家人離開四川,準備回老家。但因為年老窮困,沿途漂流,最終沒能如愿,病逝于湘(今湖南)水舟中。病死孤舟重點閱讀“長安十年”部分,填寫表1時間社會狀況杜甫經歷代表作品詩歌特點人格追求746—755這時的政治正顯露出日趨腐化的征象。唐玄宗驕奢,李林甫專政,楊國忠貪污;正直的人被排擠。初到長安時,漫游時代的豪放情緒還沒有消逝。但隨著與現實的接觸漸多,豪放的情緒逐漸收斂,杜甫在李林甫的陰謀政治里遇到打擊。一方面貧困,另一方面為了謀求一個官職不擇手段。《大禮賦》《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兵車行》《前出塞》《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①矛盾的心情反映在他前期的詩里:一方面羨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又想在長安謀得一個官位。②在現實主義的詩歌創作道路上邁開了堅實的第一步。憂國憂民,關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頌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兵車行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耶娘一作:“爺”)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傍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麗人行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當今廊廟具,構廈豈云缺?葵藿傾太陽,物性固難奪。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干謁。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沉飲聊自適,放歌頗愁絕。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瑤池氣郁律,羽林相摩戛。君臣留歡娛,樂動殷膠葛。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圣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栗。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入門聞號咷,幼子饑已卒。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十年長安客,一腔辛酸淚1.參加欺騙性考試;2.作賓客,賣藥;3.屢次獻賦、投詩,求取官職;4.病痛饑寒,身體衰弱;5.結交眾友人;6.貧窮而無法養家;7.十年謀得一低微職務。總結:

杜甫這十年的困頓孕育了他思想變化的種子。長安十年的生活磨礪,杜甫已變成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他不但在思想上已經成熟,而且在藝術上也已形成了沉郁頓挫的詩歌風格。小結:篩選信息的一般方法閱讀“流亡”

,填寫表格2

時間社會狀況杜甫經歷代表作品詩歌特點人格追求756—757安史之亂開始,唐代的政治經濟發生了劇烈變化:政治上,喪失中央集權的統治力量,對外抵御不了外族的入侵;經濟上,生產力下降,社會貧困日漸加深。杜甫在長安淪陷前離開了長安。756年6月9日潼關失守,白水淪陷,杜甫在局勢急驟的轉變中開始了流亡的生活。奉先—白水—羌村—投奔靈武—被俘回長安(困居)—走出長安到鳳翔,卷入爭斗—回家探親《悲陳陶》《悲青坂》《春望》《月夜》《北征》時代的變化反映在杜甫的詩中,他在這些詩中發揚了他愛祖國、愛人民的精神;此后唐代的詩歌有一部分走向現實主義的樸質的道路。充滿憂國憂民的情思,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形勢和社會現實,表達了人民的情緒和愿望。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注釋】安史之亂,長安淪陷,詩人被叛軍所俘,押至長安,親眼看見國破家亡的慘景。憂國憂民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今晚圓圓的秋月多么皎潔美好,你在鄜州閨中卻只能一人獨看。我遙想那些可愛的小兒幼女們,還不理解你望月懷人思念長安!夜深露重你烏云似的頭發濕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何時能依偎共賞輕紗般的月華?讓月華照干我倆滿是淚痕的臉!

譯文:《北征》(選段)況我墮胡塵,及歸盡華發。經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結。慟哭松聲回,悲泉共幽咽。平生所嬌兒,顏色白勝雪。見爺背面啼,垢膩腳不襪。床前兩小女,補綻才過膝。海圖坼波濤,舊繡移曲折。天吳及紫鳳,顛倒在裋褐。

1.墮胡塵:指至德元年八月,杜甫被叛軍所俘。

2.經年:一整年。衣百結:衣服打滿了補丁。3.耶:爺。垢膩腳不襪:身上污臟,沒穿襪子。4.補綴才過膝:女兒們的衣服既破又短,補了又補,剛剛蓋過膝蓋。唐時婦女的衣服一般要垂到地面,才過膝是很不得體的。綴,多本作綻。仇注本作綴。5."海圖"四句:是利用舊的刺繡來給孩子縫補衣服,海圖、波濤、天吳、紫鳳,都是刺繡的圖案花紋。天吳:神話傳說中虎身人面的水神。此與紫鳳皆指官服上刺繡的花紋圖案。褐:襖。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日。那無囊中帛,救汝寒凜栗。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羅列。瘦妻面復光,癡女頭自櫛。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移時施朱鉛,狼藉畫眉闊。生還對童稚,似欲忘饑渴。問事競挽鬚,誰能即嗔喝?翻思在賊愁,甘受雜亂聒。新歸且慰意,生理焉得說!6.情懷惡:心情不好。

7.凜栗:凍得發抖。8.這兩句說:解開包有粉黛的包裹。其中也多少有一點衾、綢之類。9.癡女:不懂事的女孩子,這是愛憐的口氣。櫛:梳頭。10.移時:費了很長的時間。施:涂抹。朱鉛:紅粉。狼籍:雜亂,不整潔。畫眉闊:唐代女子畫眉,以闊為美。11.嗔喝:生氣地喝止。12.翻思:回想起。聒:吵鬧。13.生理:生計,生活。

流亡詩歌:一顆憂國憂民心1.人民痛苦,心盼王師;(《悲陳陶》)反攻要等待時機,不要焦急;(《悲青坂》)

2.兵荒馬亂倍思親;(《月夜》)3.山河破碎憂國憂民;(《春望》)4.國破家散,詩心寫實。(《北征》)侍奉皇帝與走向人民侍奉皇帝天地窄走向人民詩路寬——詩圣本色閱讀“侍奉皇帝與走向人民

填寫表格3時間社會狀況杜甫經歷代表作品詩歌特點人格追求757—759唐軍收復長安,肅宗也回到長安。胡人勢力猖獗,長按物價上漲。回紇搶掠,吐蕃擾邊,大食圍攻廣州,從征服外族變為被外族侵略。民生凋敝、外族侵凌的時期。1.杜甫和家屬再次回到長安,這是杜甫在長安的最后一次居留。2.758年6月離開長安,到華州做司功參軍,3.758年冬回到家鄉洛陽。4.杜甫離開洛陽回到華州。途徑新安石壕潼關《洗兵馬》、三吏、三別1.唱和詩、朝謁詩,毫無光彩。2.離開京師,抒寫人民疾苦:不僅反映人民的痛苦,而且深刻表達了自己內心的矛盾。從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漸遠離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過渡。

一、

試結合選文內容,談談:為什么杜甫的詩歌會被稱為“詩史”?問題探討

他在詩歌中真實記錄了唐代安史之亂前后20年間的社會歷史狀況,這其中有重大歷史事件的描述。他的詩歌把目光投向廣大的人民,即使在個人身世的感嘆中,我們也能看到時代的影子。 重要作品:《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悲陳陶》《悲青坂》《月夜》《春望》《羌村三首》《北征》《洗兵馬》《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二、從杜詩所表達的情感入手,分析一下杜甫為什么被稱為“詩圣”?“長安十年”的困頓,孕育了杜甫思想變化的種子;“安史之亂中的流亡生活”則使得杜甫有機會接觸下層社會,豐富了自己的愛國思想和同情人民的感情,從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漸遠離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過渡。杜詩中反復呈現的兩種感情旋律:一、無論“慨世”還是“慨身”,杜甫個人的喜怒哀樂總是與人民的命運息息相通;二、杜甫無論遭遇多少挫折與艱難,始終不放棄對生活的承擔與執著的意志。因此,“詩圣”這一稱號對于杜甫來說是當之無愧的。

三、“還杜甫的本來面目,他的偉大之處和歷史局限都要寫夠,寫出分寸。”請從原文中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