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桉樹》(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桉樹》編制組2023年1月3日一、任務來源、起草單位、主要起草人(一)任務來源本標準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下達2022年第五批廣西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桂市監函﹝2022﹞2723號)下達的項目,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提出,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負責起草。立項編號:2022-5001,起止年限:2022年10月~2024年3月。(二)起草單位主編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參編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標準技術研究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科學研究院、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勘測設計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高峰林場、廣西科學院(三)標準主要起草人及承擔的工作蔡會德:廣西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教授級高工,項目主持人。負責項目組織、協調、聯絡,擬定標準總體框架和征求意見稿。莫佳琳:廣西標準院,副院長/教授級高工,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標準申報書的編寫,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盧峰:廣西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參與項目組織、協調、聯絡,負責補充樣地調查。張偉:廣西林業勘測設計院,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負責桉樹樣木器官含碳率測定,參加標準申報書的編寫,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蒙好生:廣西高峰林場,副場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負責提供南寧片區桉樹生物量調查資料,參加標準申報書的編寫,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任世奇: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博士/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負責提供柳州片區桉樹生物量調查資料,參加標準申報書的編寫,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周曉果:廣西科學院,博士/副研究員,項目參與人員,負責提供崇左片區桉樹生物量調查資料,參加標準申報書的編寫,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王全永:廣西標準院東盟標準化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羅蔚生:廣西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科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負責專家聯絡、反饋意見匯總、審定會議材料準備及安排等工作。徐占勇:廣西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負責文獻查詢整理,修改完善及標準編制說明等文字撰寫工作。參加樣地補充調查。孟想:廣西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助理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負責文獻查詢整理,修改完善及標準編制說明等文字撰寫工作,參加樣地補充調查。莫祝平:廣西森林資源與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教授級高工,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標準申報書的編寫,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何春:廣西高峰林場,副場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桉樹樣地補充調查。石馭天:廣西高峰林場,科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桉樹樣地補充調查。唐天:廣西高峰林場,大塘分場場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桉樹樣地補充調查。曹順平:廣西林業科學研究院,所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桉樹樣地補充調查。李文妍:廣西標準院東盟標準化研究所,所長/高級工程師,項目參與人員,參加標準的制定與修改。二、制定標準的必要性和意義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延緩溫室效應、遏制全球變暖等作用得到世界的公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指出要依托和拓展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利用好國家林草生態綜合監測評價成果,建立生態系統碳匯監測核算體系。2022年廣西政府印發了實施意見,積極穩妥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森林生物量是評價森林植物群落生產力高低和潛在生產力大小的重要指標,也是研究許多林業問題和生態問題的基礎。為構建森林生物量計量和監測體系,增強森林固碳監測能力,國家林業局從2009年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開始,積極推進我國主要樹種的生物量調查建模工作,目前已完成了杉木、馬尾松、云南松、油松、濕地松、落葉松、冷杉、柳杉、云杉、櫟樹、樺樹、木荷、楓香等13個樹種(組)32個建模總體的樣本采集及參數測定工作,為我國林業碳匯計量監測體系的構建奠定重要基礎。桉樹(Eucalyptus)原產于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熱帶地區,由于其品種多、生長快、材質優良、用途廣泛,是世界上栽培最廣泛的人工用材樹種之一,桉樹人工林也成為世界人工林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木材資源供給和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2014年全國第8次森林資源清查中顯示中國桉樹人工林面積已達4.45×106公頃,中國桉樹林面積超過巴西,占世界桉樹人工林面積第二位,其中廣西面積達到1.783×106公頃,占全國面積的40.07%。廣西地處中國南部,跨北熱帶、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3個生物氣候帶,水熱量資源豐富,林木生長季節長,發展林業條件優越,森林資源豐富,植被類型多樣,是我國重要的速生豐產用材林和短輪伐期工業原料林基地、木材核心儲備基地。截止至2020年,全區現有桉樹林面積4542萬畝,總蓄積量21135萬立方米;現有桉樹林面積占全區森林、人工喬木林面積分別為19.4%和36.1%,蓄積量占全區森林、人工喬木林蓄積量分別為22.3%和30.9%;全區14個地級市均有種植桉樹,廣西已是我國人工林面積最大的省區,同時也是全國采伐限額指標占有量最大的省區,為保障國家木材安全做出重要貢獻。為加快推進碳匯計量監測核算體系建設,提升碳匯統計監測能力,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和自治區林業局結合廣西實際,提出由廣西科研院所、高校及標準化專業技術機構等單位,共同研制地方標準《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桉樹》,該標準的建立,將有效推動桉樹碳匯計量監測工作的地方化、統一化,不僅彌補國家行業標準的缺失,同時對科學評估廣西森林巨大的固碳釋氧等生態功能,具有重要意義。三、主要起草過程本標準編制過程目前已經歷以下4個階段:立項申報階段、數據補充調查階段、內業數據整理及模型研建和征求意見稿編制階段。(一)立項申報階段根據《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桉樹》標準起草工作方案,2022年9月,廣西林業相關科研與生產單位成立標準立項申報小組,開展《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桉樹》標準立項申報工作。項目牽頭單位廣西森林生態監測中心負責提報立項申報書等相關材料,并組織相關單位開展標準研討會,進一步明晰標準草案基本框架與國家林草局《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系列標準相銜接,明確各單位工作職責;廣西標準技術研究院對標準開展標準立項查新,并收集國內相關標準編制情況。2022年10月19日,廣西市場監督管理局印發《關于下達2022年第五批廣西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的通知》(桂市監函﹝2022﹞2723號),本項目通過立項審查。(二)數據補充調查階段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行業標準《立木生物量建模樣本采集技術規程》和《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術規程》的技術要求,廣西已有的生物量樣木存在著樣本數量不足、大徑級樣木樣本量數量偏少的問題。為此,項目組在2022年8月-2022年11月,先后在南寧市、柳州市、貴港市、來賓市、河池市、百色市等地開展補充調查工作,共調查樣木52株,采集樣品474份,每份樣品測其含水率和含碳系數指標值。(三)內業數據整理及模型研建通過野外補充調查數據及整合各單位原有基礎數據,本次生物量建模樣本數據達到183株,有根樣本124株,樣本徑階分布相對均勻,樣本分布在全區13市27縣(區)。符合國家林草局行業標準“每個建模總體的樣本單元數不少于150株,其中地下生物量測定樣本單位數不少于1/3”的規定。根據外業調查數據測算樣木的材積,并結合內業實驗測得含水率和含碳率數值,測算每個樣木的干、枝、皮、葉、根等不同器官生物量及含碳參數;整個建模程序嚴格執行已經審定通過的《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術規程》,建立相關生物量模型,保證了成果的規范性和統一性。(四)征求意見稿編制階段在完成內業數據整理及模型研建后,項目組派出2名技術人員參加由廣西標準技術研究院組織的標準編制培訓班學習,嚴格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編制征求意見稿,項目組內部研討修訂后提報征求意見稿等相關材料。四、制定標準的原則和依據,與現行法律、法規的關系,與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協調情況本標準的編制依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標準,與這些文件中的規定不存在矛盾,協調一致。本標準內容和各項指標不低于國家強制性標準及國家推薦性標準。具體如下:(一)制定標準的原則:遵循科學性、實用性、相容性的原則。(二)本標準樣本采集依據《立木生物量建模樣本采集技術規程》(LY/T2259-2014),數據處理與模型建立依據《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術規程》(LY/T2258-2014)。(三)國內外目前尚未制定有桉樹的生物量模型以及碳含量標準。已經頒發的同類行業標準共有13個樹種:《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油松》(LY/T2260-2014);《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濕地松》(LY/T2261-2014);《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云南松》(LY/T2262-2014);《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馬尾松》(LY/T2263-2014);《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杉木》(LY/T2264-2014);《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落葉松》(LY/T2654-2016);《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云杉》(LY/T2655-2016);《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冷杉》(LY/T2656-2016);《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柳杉》(LY/T2657-2016);《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櫟樹》(LY/T2658-2016);《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樺樹》(LY/T2659-2016);《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木荷》(LY/T2660-2016);《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楓香》(LY/T2661-2016)。五、主要條款的說明,主要技術指標、參數、試驗驗證的論述(一)關于規范性引用文件擬制定的《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桉樹》標準,其主要技術依據是已經申報作為行業標準的《立木生物量建模樣本采集技術規程》和《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術規程》。此外,涉及《林業碳匯計量監測術語》(LY/T3253-2021)的相關術語也是規范性引用文件。(二)關于術語和定義本標準引用了《林業碳匯計量監測術語》中“基本木材密度”術語,主要樹種組的《立木生物量模型及碳計量參數》系列標準中“立木生物量、生物量轉換因子、根莖比、含碳系數”相關術語,《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術規程》中“立木生物量模型”術語,編制組定義了“碳計量”術語。(三)關于建模樣本建模樣本是建立立木生物量模型的重要基礎。該部分給出了樣本數量及樣本采集區域,同時分別地上生物量樣本和地下生物量樣本,給出了主要變量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標準差、變動系數等基本統計指標。(四)關于生物量模型該部分包括地上總生物量模型、地上分項生物量模型和地下生物量模型3部分,執行《立木生物量建模方法技術規程》;總體樣本數量滿足生物量建模的精度要求(地上生物量90%以上,地下生物量85%以上)。(五)關于根莖比函數根莖比是森林碳儲量計算的重要參數。在IPCC推薦的方法中,根莖比一般也視為常數,但只能是粗略的近似值。該部分給出了與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相容的根莖比函數,為全樹生物量計算提供了準確的計量依據。(六)關于含碳系數開展植物碳含量測定,可以更加精確估算區域森林生態系統碳儲量,含碳系數因此也包含在該標準中。在廣西境內選取生長正常、干形正常、無病蟲害的桉樹樣木共53株,其中有根樣木23株,每棵有根樣木取干(6個)、皮(6個)、枝(3個)、葉(3個)、根(3個)不同器官的不同部位共計21份樣品,無根樣木取18份樣品,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測定每個樣品的有機碳含量,每個樣木器官重復誤差控制在±0.3%。根據不同器官上、中、下部位的生物量加權平均求算不同器官的含碳率,各器官碳含量估計精度在97.6%-99.0%。標準分列出了干、皮、枝、葉、根各器官及地上和全樹的含碳系數及其標準差,其中地上和全樹的綜合含碳系數是根據對應生物量加權平均計算得出的。六、重大意見分歧的處理依據和結果目前未出現重大分歧意見。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護理年度述職報告
- 食品經營租賃協議書
- 茶園買賣合同協議書
- 被打輕傷和解協議書
- 輔助檢查委托協議書
- 車輛維修包干協議書
- 集體產權轉讓協議書
- 創維業務員合同協議書
- 駐廠人員保密協議書
- 金融產品購買協議書
- 委托尋找房源協議書
- 法洛四聯癥的護理課件
- 2025年佛山市三水海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屆高考語文寫作押題作文10篇
- 跨國醫療體檢代理合作協議
- 2024年廣東省乳源瑤族自治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高層次緊缺人才24名筆試題帶答案
- 中國成人呼吸系統疾病家庭氧療指南(2024年)解讀
- 大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勞動合同書模板
- 人力資源數字化平臺的建設與維護
- 雷軍創業經歷講解
- DB11- 206-2023 儲油庫油氣排放控制和限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