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利益集團
尼克松主義
超越遏制戰略
多邊自主外交
歐洲聯盟
遏制戰略
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又稱西方國家。
由于資本主義國家首先在歐美西方出現,我們把資本主義世界也稱為西方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西方國家這個詞進一步成為一個地理政治概念,西方是相對于處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東面的蘇聯、東歐和亞洲等社會主義國家,而西方國家則泛指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具體說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指的是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和加拿大,也統稱為西方七國,另外還包括西歐、北歐及大洋洲的共十幾個國家。一般認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是發達國家的代表。
基本概念所謂利益集團就是以某種特定利益和價值目標所維系的人們所組成的集團。它對議會及政府施加影響,使其制定出符合自己集團利益的要求的決策。利益集團通過各種方式對議會和政府施加影響,包括游說、捐款、提供情報、抗議、示威游行、罷工輿論宣傳,等等,對政治決策過程有相當大的影響力。尼克松主義: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接任總統之后半年,在訪問日本時途經關島,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提出:美國要從亞洲進行戰略收縮,雖然美國在軍事同盟關系中還居于主導地位,但是應該發動盟國的積極性。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向國會提出咨文《七十年代的美國對外政策:爭取和平的新戰略》,其中把他新的亞洲政策推廣到美國的全球外交。尼克松主義有三個原則:以伙伴關系為支柱,以實力為后盾,以談判為手段。其具體內容是:
(1)建立同盟國的“伙伴關系”是美國對外政策的基石,希望盟國在對外政策上與美國協調一致,共同對付蘇聯;在經濟上合作,以幫美國渡過難關;在軍事上共同分擔軍費和防務責任。
(2)緩和同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關系,提出“以談判代替對抗”。(3)軍事上,提出了將“兩個半戰爭”改為“一個半戰爭”,大大地減輕了美國戰爭準備的規模。美國在尼克松任內結束了越南戰爭。
尼克松主義可以看作是70年代美國國力相對下降的表現。
第四章/基本概念超越遏制戰略:美國在八十年代末提出的對蘇戰略。
1989年5月12日,布什在得克薩斯農業和機械化大學發表題為《蘇聯的變化》的演講,提出"超越遏制"戰略,聲稱:"美國現在的目標遠不僅僅是遏制蘇聯的擴張主義,我們所謀求的是蘇聯重新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此后他又在波士頓大學對此作了進一步的闡述。同年,布什在訪問歐洲和出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首腦會議的講話中重申了上述戰略。從此超越遏制戰略成為了西方對蘇聯的共同戰略。
超越遏制戰略的基本內容是:在不放棄對蘇聯軍事遏制的同時,抓住蘇聯、東歐改革的時機,以經濟援助為誘餌,采取多種手段,促使這些國家改變他們的內外政策,并進一步融入西方政治經濟體系。
第四章/基本概念多邊自主外交:70年代以后,日本進一步改變了以往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多邊自主外交”。一是要加強日本外交的自主性,二是日本外交的對象不會局限于某類國家,無論哪個國家日本都可以與其建立外交關系。
日本在這一時期的外交舉措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主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邦交。
(2)在中蘇之推行“等距離外交”。
(3)推行“全方位和平外交”。第四章/基本概念遏制戰略:冷戰時期美國對蘇聯的外交戰略,其理論基石就是凱南所提出的:蘇聯對于道義的邏輯不敏感,但對于武力的邏輯卻很敏感,所以美國必須擁有比蘇聯更為強大的武力,遏制戰略的基本內容是:
(1)以原子彈和美元為堅強后盾,同蘇聯進行全面對抗,對其他社會主義國家進行滲透和顛覆。
(2)建立資本主義陣營,包括實行馬歇爾計劃,在經濟上扶植西歐、日本;并將將西方國家幾乎全部納入了自己的軍事同盟。
(3)在亞非拉的廣大地區支持親美政權。
第四章自測題1一般認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成員是發達國家的代表。
正確錯誤
2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普遍陷入滯脹。
正確錯誤3財政赤字是西方發達國家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正確錯誤4法國的議會也被稱為“議會之母”。
正確錯誤5美國國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
正確錯誤6日本現行的憲法規定天皇只作為名義上的國家象征,而由議會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
正確錯誤7美國全球戰略收縮開始于杜魯門總統時期。
正確錯誤
8戰后歐洲一體化的始于1950年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
正確錯誤
9歐盟現有12個成員國。
正確錯誤10日本從八十年代開始正式提出要成為政治大國。
正確錯誤第四章/思考習題1、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較快的原因是什么?
2、戰后發達資本主主國家對經濟體制和政策進行了哪些調整?
3、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面臨的現實難題?
4、西方民主制度的基本內容是什么?如何評價?
5、戰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發生了哪些重大變化?
6、戰后美國全球戰略是怎樣演變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7、戰后日本和西歐在外交上有哪些突出特點?第四章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的經濟與政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外交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兩條基本線索:凱恩主義——新保守主義快速增長——滯漲——低速增長(一)戰后經濟發展的5個時期1、恢復與轉軌時期(1945-1950)2、快速增長時期(1950-1973)3、滯漲時期(1973-1982)4、經濟低速增長和全面調整時期(1982-1989)5、轉變時期(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人口只占世界的17%,卻占有世界總產出的80%;在全世界GDP和全球貿易中,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占3/4,而在世界對外直接投資中,它們所占比重更大,占9/10。20世紀90年代美國經濟年均增長率為3%,企業盈利率為10%,股市增長率高達17%,美國經濟競爭力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美國的GDP達到10445億美元。占世界GDP的比重從20世紀90年代初的23%躍升為今天的超過30%。(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
經濟較快發展的原因1、經濟體制與經濟政策的調整2、科技革命的推動作用3、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新變化4、通過經濟全球化獲取最大的利益5、有利的國際環境經濟體制與政策的調整在經濟政策上,力爭宏觀調控與市場經濟的最佳結合在所有制上,不斷調整形式,大大提高資本的社會化程度在分配制度上,以社會福利的形式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在管理體制上,逐步實現企業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民主化與現代化在經濟關系上,建立國際經濟協調機制第一次調整:20世紀30年代初,強化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調控(凱恩斯主義)第二次調整: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減少國家的干預,讓市場機制更多地發揮作用。(新自由主義和新保守主義)第三次調整:90年代中期(第三條道路)
資本主義經濟出現了新變化
:第一,壟斷沒有消除競爭,壟斷與競爭并存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二,出現了股份制,能夠使資本主義國家的企業更快、更廣泛地籌集資金,并將其運用到生產中去。第三,壟斷組織發展成跨國公司第四,產業結構不斷升級(三)幾點結論第一,一方面要看到列寧關于帝國主義是腐朽的、停滯的和垂死的資本主義的論斷是正確性的。第二,要把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勢與資本主義發展的現實結合起來分析。第三,不能因為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就得出社會主義制度不如資本主義制度的結論。第四,我們必須看到,由于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職能的擴展,使我們容易模糊對資本主義實質的認識。(四)不同的經濟模式
與面臨的共同問題美國模式(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德國模式(社會市場經濟模式)瑞典模式(福利市場經濟模式)日本模式(政府主導市場經濟模式)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民主政治的實質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的新變化(一)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體制1、政體形式君主立憲制(英、荷、比、日等)
議會共和制(德、意、印)民主共和制總統共和制(美、墨、巴)委員會制(瑞士)2、結構形式單一制——法、意、日聯邦制——美、德、瑞士邦聯制——獨聯體、英聯邦3、資產階級民主制的主要原則三權分立原則(分權制衡原則)主權在民原則代議制原則法制原則保障公民個人權利、少數服從多數原則4、基本制度議會制度選舉制度政黨制度(兩黨制、多黨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二)當今資本主義國家
民主政治的實質第一,歷史的進步。第二,積累了管理國家的經驗。第三,局限性和固有的內在矛盾。(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的新變化階級結構復雜化、多層次化政治思潮多樣化,政黨政治中間化民主社會主義、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第三條道路行政權力膨脹成為普遍趨勢利益集團和大眾媒體的作用加強階級矛盾和斗爭趨向緩和,各種社會運動不斷發展公民權利進一步擴大美國兩大經濟利益集團經營傳統工業中的鋼鐵、汽車、造船業的大西洋集團(東部利益集團)經營新興工業中的航天、航空、電子產業的太平洋集團(西部利益集團)(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面臨諸多政治、社會問題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對外戰略與對外關系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西歐的對外戰略與對外關系日本的對外戰略與對外關系(一)美國全球戰略的演變遏制戰略——戰后初期-60年代末緩和戰略——60年代末-70年代初新遏制戰略——80年代初-90年代初超越遏制戰略和世界新秩序戰略
——1989-1992參與和擴展戰略——1992-2001先發制人戰略——2001-今1、遏制戰略
艾森豪威爾約翰遜肯尼迪杜魯門2、緩和戰略“尼克松主義”卡特“人權外交”3、新遏制戰略里根主義4、超越遏制戰略和
世界新秩序戰略和平演變建立世界新秩序5、參與和擴展戰略經濟實力民主6、先發制人戰略“小布什主義”:更加重視本土安全推出先發制人的國家安全戰略打著反恐的旗號,加緊對世界重要戰略地區的控制促進經濟全球化、推進美國價值觀念(二)西歐的對外戰略
與對外關系1、外交戰略的演變50年代追隨美國反蘇反共60、70年代獨立自主、聯合自強80年代中期以來一體化進程加快,外交主動性不斷加強歐洲一體化進程大事記1951年,西歐六國簽訂《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歐洲煤鋼共同體正式成立。195年,簽訂《羅馬條約》,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同時成立。1965年,六國簽訂了《布魯塞爾條約》,決定將三個機構合并,建立歐洲共同體。1973年,歐共體第一次擴大,接納英國、愛爾蘭、丹麥為正式成員;1981年,歐共體第二次擴大,希臘成為歐共體第10個成員國;1986年,歐共體第三次擴大,西班牙、葡萄牙加入歐共體。至此歐共體擴大到12個國家。1991年12月,歐共體各國通過《歐洲聯盟條約》(簡稱《馬約》)。1993年11月,該條約正式生效,“歐洲共同體”發展成為“歐洲聯盟”。之后,《阿姆斯特丹條約》和《尼斯條約》對《馬約》進行了一些補充和修改。歐洲一體化取得了巨大進展。冷戰結束后,歐盟經歷了兩次東擴,第一次是1995年,奧地利、芬蘭、瑞典正式加入歐盟,歐盟擴大到15國。第二次是2002年12月13日,歐盟首腦會議正式邀請8個前華約國家和2個地中海島國共10個國家加入歐盟。2004年5月1日,這10國將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2004年10月29日歐盟正式簽署歷史上首部憲法條約草案
2、歐盟的國際地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商業貸款合同范本示例
- 與車商簽合同范例
- 供貨合同標準文本(二)
- 中國鋼結構施工合同范例
- 光伏用戶合同樣本
- 幾人共同購房合同樣本
- 免燒磚廠合同樣本
- 農村買房協議合同標準文本
- 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計劃
- 冠名商贊助合同標準文本
- 2024年甘肅省定西市中考地理試卷(含答案解析)
- 高速公路路網數字底座研究與建設
- 藥學專業崗位分析報告范文
- 七年級道法上冊 第一單元 少年有夢 單元測試卷(人教版 2024年秋)
- 一年級古詩帶拼音
- DL-T586-2008電力設備監造技術導則
-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數學試題
- 虛擬現實設施維護管理規程
- 2023-2024學年浙江省杭州市學軍中學高一(下)期中數學試卷(含解析)
- 2024年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中考二模數學試題
- 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生物安全程序文件SOP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