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課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年代科技發明(件)中國其他國家
公元1—400年452817公元401—1000年453213公元1001—1500年673829公元1501—1840年4721945362℅71℅57℅4℅38℅29℅43℅96℅件數百分比件數百分比世界重要科技發明統計表請依據材料說明中國古代科技的地位16世紀以前,高度發達,長期領先。明清時期開始落后。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四大發明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發明1、造紙術青銅器竹木簡
縑帛甲骨
曾經的書寫載體紙出現前的書寫材料:甲骨、青銅器、竹木簡、縑帛。(太笨重或太貴,很難推廣)學富五車西漢紙地圖西漢時期已經發明植物纖維紙,但紙質粗糙
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切麻---洗滌---浸灰水---蒸煮舂搗---打漿---抄紙---曬紙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造紙術:經阿拉伯人傳入歐洲,廉價的紙張很快取代了歐洲長期使用的書寫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發展。自東漢開始,歷代政府為規范文字與經典書籍,常把標準文本刻在石碑上,成為“石經”供人們抄閱。石經出現后,為避免抄寫錯誤,減少煩勞,發明了拓碑法。這種方法成為后世印刷術發明的前驅。2、印刷術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唐咸通九年)
唐代發明了雕版印刷術畢昇像畢昇的泥活字印刷版
活字印刷的步驟刻字印刷成品上墨檢字排版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活字印刷術: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大大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和社會進步。硝石塊硫磺塊木炭塊唐代,煉丹家們在煉制丹藥時偶然發明的。最早的記載見于孫思邈著的《丹經》,稱作硫磺火法。3、火藥中國古代的火器一覽前端綁縛火藥筒,利用火藥向后噴發產生的反作用力把箭發射出去。宋代·火箭元·火炮元代造的銅火,目前收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并有明確紀年的火炮。
南宋發明此種管狀火器。以巨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子彈。點燃引線后,火藥噴發,將“子窠”射出,射程遠達150步(約230米)。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發射子彈的步槍。
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火藥:傳入歐洲后,推動了歐洲火藥武器的發展,使歐洲封建統治階級日益衰落,有利于資產階級的壯大。司南司南,中國古代發明的利用磁石指極性制成的指南儀器。《韓非子》記載:“先王立司南以端(正)朝夕(指東西方向)”。
3、(2008年上海)中國古代有許多重大發明,下列發明按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司南、紙、火藥、活字印刷B.紙、火藥、活字印刷、司南C.火藥、活字印刷、司南、紙D.活字印刷、司南、紙、火藥A指南魚指南車將幾段燈草橫穿在帶磁性的鋼針上,放在盛水的瓷碗中,燈草連同磁針浮于水面,磁針即指示南北。這種指南針實用性強,最先應用于遠洋航行。水浮指南針
四大發明對歐洲的影響指南針:傳入歐洲后,促進了遠洋航行,迎來了地理大發現的時代,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特點1、從科技內容上看:重實用、輕理論2、從研究方法來看:重經驗、輕實驗3、從科技分布上看:重農業、輕工商殷商時世界最早記載日食的甲骨二、天文學成就1、天象觀測現代天文學關于彗星的圖片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春秋·文公十四年》這是世界上關于彗星的最早記錄。《漢書·五行志》關于太陽黑子的記載比歐早800多年
2、天文著作(1)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文學專著(2)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石氏星表》:記錄了120多個恒星的名字。3、天文測量③發明候風地動儀
①制造出大型天文儀器渾象儀。
(東漢)張衡②認為地球是圓形的見解,比西歐人早。1.張衡的渾象儀、候風地動儀和地圓見解渾天儀是銅鑄的,內外有幾層圓圈,都可轉動。各層圓圈分別刻有赤道、黃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二十八列宿,以及日月星辰的位置等,凡張衡所知道的天文現象都刻在上面。為了使“渾天儀”能自己轉動,張衡設計了“滴漏”,用滴壺滴出來的水力作為渾天儀的動力,使其轉動一周的速度和地球自轉的速度相等。這樣,人們坐在屋子里,便能從渾天儀上看到天體運行的情況了。
地動儀是世界上最早的測量地震的儀器。地動儀內部的中央有一根豎立的都柱,都柱的重心高、支面小,因此穩定程度很小,受到輕微的振動就容易傾斜。當某地發生地震時,哪個龍嘴里的小銅球下落,哪個方向就發生了地震。2.僧一行
①和梁令瓚共同創制黃道游儀,發現了恒星的位置的變動,這在世界是首次。②主持實測了子午線的長度。
3.郭守敬制成新的渾儀——簡儀(實用,簡便,靈巧),比歐洲早。簡儀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天文觀測儀器。由于渾儀的結構比較繁雜,觀測時經常發生環與環相互阻擋視線的現象,使用不方便,于是郭守敬便將渾儀簡化為兩個獨立的觀測裝置,安裝在一個底座上,每個裝置都十分簡單實用,而且除北極星附近以外,整個天空一覽無余。因此,古人稱這種裝置為“簡儀”。渾象儀簡儀三、我國數學成就一覽表分類成就數學方面計算方法數學專著①春秋時期出現九九乘法口訣②春秋戰國出現了籌算計算法③元代出現珠算法東漢時期《九章算術》總結了……,記載了……,標志著……。南朝宋、齊祖沖之圓周率……領先世界1000年之久。數學專家漢代的象牙算籌算籌記數擺法(元代)算盤四、古代農學成就著作人物朝代地位《齊民要術》《農書》《農政全書》賈思勰王禎徐光啟南北朝元朝明朝我國現存最早最完整農書重視生產工具的改革吸收西方科技1、賈思勰《齊民要術》《齊民要術》書影古代農書特點: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總結了北方人民長期積累的生產經驗,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種經營和的寶貴思想。2元代王禎的《農書》中的田間井灌工程圖重點放在生產工具的改革方面,插圖豐富。對工具改革的記載對提高生產力起到了極大推動作用。還記載了“水排”、水轉大紡車、木活字、“轉輪排字盤”等在世界范圍產生深遠影響的重大發明。3、徐光啟《農政全書》系統總結歷代經驗、參照西方自然科學,吸收最新實踐成果,開展農業科技實驗。體現了農時書的科學性、創新性、先進性。作者徐光啟被稱“中國近代科學先驅”。五、醫學成就1、《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理論的基礎。2、張仲景:“醫圣”,《傷寒雜病論》成為中醫臨床醫學的經典。3、華佗:發明了最早的麻醉藥“麻沸散”和最早的體育保健體操“五禽戲”。4、李時珍:《本草綱目》反映了中國古代藥物學的最高成就,創立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體現了生物進化的思想,推進了世界生物學的發展,被譽為“東方醫學巨典”。
16世紀以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領先于世的原因是什么?探究1、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農耕經濟高度繁榮,是中國古代科技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保障;2、交通的四通八達促進了科技的交流與傳播;3、中央集權國家的支持與組織,政府的重視,是中國古代科技發展的重要條件;4、繼承前代科技文明成果;吸收其他國家、民族的優秀文明,是我國古代科技逐步發展的重要原因。5、科學家的刻苦奉獻精神等。試分析中國古代科技為什么能長期領先于世界?1、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農耕經濟的高度繁榮,是中國古代科技取得輝煌成就的根本保障。2、民族交流、對外關系:國內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各民族互相學習,共同創造了古代文化,也在不斷吸取外來先進的文化來提高自己。3、繼承性: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古代文明,為科技成果的繼承創造了條件。4、科技工作者的貢獻:各個歷史時期科技工作者的聰明才智和刻苦鉆研。5、中國古代的科技成就大多與社會生產、生活直接相關,易于在社會上傳播。討論:
英國著名的研究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院士曾經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上古和中古時代,中國科學技術一直保持一個讓西方望塵莫及的發展水平,中國科學發現和發明遠遠超過同時代的歐洲,已被證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而中國古代文明卻沒有能夠在亞洲產生出與此相應的現代科學,其阻礙因素又是什么?”這是李約瑟難題之一。對此有各種解釋:固守農耕經濟阻礙了近代科學技術發展;科舉制度扼制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重人倫、輕自然的文化傳統妨礙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專制集權的官僚體制、封閉禁錮的社會結構,以及環境氣候、語言與文字、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方面的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沒有成熟的市場,漠視私有產權,沒有專利權觀念,扼殺創新發明的動機等。近代科學技術其實是與近代工業化相互鼓蕩的結果,明清科技滯后是農耕經濟與工業文明較量的必然。我們先進行16世紀東西方科技比較,再來分析。從東西方科技的比較中,我們不難發現中西科學在特征和本質上的差異:中國科技領域主要是應用科學,科學研究仍主要是采取傳統的整理典籍和總結經驗的方法。與中國不同,西方主要是理論研究,大多數科學家研究的方法是觀察和實驗的方法,以及數理邏輯推導的方法。16世紀中西科學在內容上和研究方法上的差別,正是近代科學與傳統科學在本質差異上的具體表現。原因分析:
①社會經濟發展方面。西方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和資本主義的產生、發展;而中國是分散落后的小農經濟。②文化教育方面。早在13世紀,西歐各國便產生了一些綜合性大學;而中國的教育制度完全是為皇權專制培養奴才,以儒學為教育內容,脫離社會實際。③思想文化狀況。中國從秦漢時期就實行嚴厲的文化專制主義,明清時期更是登峰造極;而西方則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及宗教改革,思想解放。④政治方面。中國的封建專制極力限制和阻撓資本主義發展;而西方的專制王權則是站在了資本主義勢力一邊,奉行重商主義,從而推動了近代科學的發展。沒有產生近代科學的原因:
①政治:當時中國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中國現代科技的產生。A、中國封建統治者實行重本抑末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的產生、推廣和應用。B、明清統治者加強文化專制,禁錮了思想,不利于自然科學的發展。
魯迅曾說:“到乾隆年間,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來說話了。所謂讀書人,便只好躲起來讀經,校刊古書,做些古時的文章,和當時毫無關系的文章。”②經濟:明清時期,封建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限制了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對科技的發展提出迫切要求和推動力。C、“閉關”政策阻礙了東西方文化的正常交流。③科技結構自身的缺陷制約著中國科技的發展。中國古代科技過分強調實用性,很少理論探討,沒有嚴密的邏輯體系,科技的傳播和發展是封閉的,以“祖傳秘方”形式相傳。④重政輕技的觀念阻礙了科技的進步。 中國是一個文化政治化傾向非常強烈的國家,使得知識分子對仕宦趨之若鶩,而許多重要的科學著作無人問津,束之高閣或流失。⑤重人文科學,輕自然科學。 崇尚政治人倫之“道”,天地萬物之“理”,輕賤具體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藝的趨向,也是阻礙中國科技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中國古代賢哲對于自然界大量敏銳的觀察和新穎的見解,最終總是一致地導向對人心的啟迪。
總之,中國科技的發展,缺乏相應的經濟基礎以及必要的人才結構,所以,在封建社會末期直至近代,中國的科技領域逐漸喪失了獨占鰲頭,生機盎然的風度。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遠航比較(解析與探究)鄭和哥倫布首航時間1405年1492年船數200多艘3艘航船大小長151.8米,寬61.6米長24.5米,寬6米隨航人數27800人88人材料一材料二:
中國:據《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來”政策,對竭誠朝貢者“皆倍償其價”;(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三保下西洋,費錢銀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于國家何益?——《殊域周咨錄》下西洋諸番國寶船悉皆停止。——《明仁宗實錄》材料三:
西方: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個遠東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流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發現的海岸時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恩格斯《論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國家的產生》美洲的發現,繞行非洲的航行,給新興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活動場所。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業和工業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煎炸鍋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天井掘進設備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微波硫化裝置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酒館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智能執行器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結構用直縫埋弧焊接鋼管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金剛石微粉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資產評估企業數字化轉型與智慧升級戰略研究報告
- 破碎機械專用配套件企業縣域市場拓展與下沉戰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天然纖維服裝面料行業市場發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略研究報告
- 《企業經營決策實戰模擬》教學大綱
- 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培訓
- 變壓器絕緣油試驗資料課件
- 籃球運動的簡介
- 如何幫助孩子有效應對壓力
- 分布式光伏高處作業專項施工方案
-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 鞘內注射化療護理課件
- 郵政社區團購怎么做流程
- 建筑施工電動運輸車輛進場驗收表
- Unit2Let'sCelebrate!Developingideas作業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中英語(精修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