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中國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_第1頁
舊中國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_第2頁
舊中國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_第3頁
舊中國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_第4頁
舊中國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舊中國(zhōnɡɡuó)保險業的產生與發展第五組:顧曉華(PPT)黃微(演講(yǎnjiǎng))楊怡嫻(找資料)精品資料簡介(jiǎnjiè)中國近現代保險事業是隨著帝國主義(dìguózhǔyì)的入侵,在洋務運動中,由洋務派首領授意支持下在上海發軔的。經過半個世紀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到20世紀30年代,各類保險公司像雨后春筍,此起彼伏,在中華打底上呈現初短暫繁榮。由于當時保險業發展混亂,國民黨政府曾先后制定、修改、頒布了《中國保險法》等法規,以期規范保險市場。保險同業聯誼團體和保險刊物也在這一時期出現,這些都促進了中國保險業的發展。精品資料舊中國(zhōnɡɡuó)保險業的起源19世紀初葉,中國清政府仍處于(chǔyú)閉關自守時期,而英國已完成了工業革命,侵略的矛頭指向了中國,向中國傾銷鴉片,掠走大量的白銀和物資。為了保障往返運輸的貨物及其船舶安全,英國首先在廣州設了保險機構。后清政府采取了禁煙措施,英帝國主義趁機挑起戰爭。腐敗的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這就為帝國主義經濟侵略大開方便之門。為其服務的外商保險公司,憑借特權紛紛在中國設立機構,侵占中國的保險市場。鴉片戰爭后,當時的整個保險業務中,外商約占80%,華裔占20%。精品資料各個(gègè)時期的保險業中華民國成立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jiěfàngzhànzhēng)時期新中國成立精品資料中華民國(zhōnɡhuámínɡuó)成立后

1912年中國民國成立后,北洋政府曾擬定了《保險契約法草案》。1917年擬定的《保險業法案(fǎàn)》,后由于北洋政府解散,均未發布。1929年,國民政府通過了《保險法》。1937年修正后的《保險法》、《保險業法》等,頒布實施。1932年中華人壽保險協進社成立。1935年中國保險學會成立。同年中國第一部《中國保險年鑒》問世。(共4冊)1925年王效文編著的我國第一部保險學專著——《保險學》出版。同期,外商保險公司獨占、壟斷中國保險市場100余年。它們以上海為中心,不斷向內地滲透。精品資料知識(zhīshi)鏈接“壬子兵變”引發中國最早的大賠案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為和平統一南北,將中華民國大總統職位讓與袁世凱,并派蔡元培、宋教仁到京請袁就職。袁心存疑慮,為拖延離京,策劃了震驚中外的兵變,這一年為壬子年,故史稱“壬子兵變”。兵變起自北京,隨后波及天津、保定、石家莊、濟南、煙臺、奉天(今沈陽)等北方大部分城市。兵變的士兵到處燒殺擄掠。僅天津被焚掠商鋪就達2200多家,損失白銀12120萬兩;保定損失白銀700余萬兩?!叭勺颖儭币l了中國時間(shíjiān)最早、金額最大、范圍最廣的保險賠案。僅天津一地就有300多家受損失商鋪向保險公司索賠,索賠金額高達白銀143萬兩,這些商鋪組成了“索賠保險會”,依靠天津商會向保險人集體索賠,涉及的保險人與保險代理人有24家。精品資料抗日戰爭(KàngRìZhànzhēng)時期抗日戰爭以前抗日戰爭期間(qījiān)抗日戰爭勝利后精品資料抗日戰爭(KàngRìZhànzhēng)以前

抗戰以前,大后方保險業的分保業務一般要通過上海保險市場辦理,其中相當部分的分保險費都輾轉流入外國保險商手中。各種形式(xíngshì)的再保險組織也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并且外商保險機構和業務在西南地區曾占一定的比重。二戰的爆發和中國民族保險業的崛起,大部分外商保險公司的勢力逐漸衰落。精品資料抗日戰爭(KàngRìZhànzhēng)期間

抗戰期間,上海原有和新建立的華商保險公司,激于民族義憤,不屑與日本保險公司建立分保關系,但當時英、美、法等國的保險公司已被迫關閉,華商保險公司的分保關系中斷,因此,唯一(wéiyī)解決分保問題的辦法就是華商保險公司組織自己的分保集團,先后成立了6家分保集團,參加公司計80家。精品資料抗日戰爭(KàngRìZhànzhēng)勝利后

1945年8月,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了最后的勝利。在此期間,集中在上海的大量游資再度競相(jìnɡxiānɡ)投資于保險業,呈現出表現繁榮景象,形成了民族保險業發展的第三次高潮。再保險機構在抗戰時期間建立的分保集團基礎上,又有了調整和發展,形成了三股力量。第一類是以官僚資本保險公司為主體,并于1946年在上海成立中國再保險公司;第二類是以上海的一些華商分保集團為主體;第三類是以外商保險公司為主體。這時期的美商保險公司憑借其新的特權,控制了官僚資本保險機構和一些民營保險公司的分保業務,繼續主宰中國的再保險市場。由于國民黨政府的腐敗無能和惡性通貨膨脹,到1949年,華商保險公司的總分支機構已由1948年6月底的602家銳減為369家,其中一部分機構實際上已停止營業。精品資料解放戰爭(jiěfàngzhànzhēng)時期

解放戰爭(jiěfàngzhànzhēng)自1947年起轉入戰略進攻后,一些大中城市相繼解散。當時共產黨政策規定,凡企業股份中官僚資本占50%,但其行政實權掌握在官僚資本控制之下的保險公司應予接管,對其他保險公司進行監理。精品資料新中國(zhōnɡɡuó)成立

為有利于恢復和發展經濟,新中國成立后上海貫徹保護工商業的政策,扶持私營保險公司復業和加強對保險業的管理。其間一共有104家私營保險公司復業,包括華商62家,外商(wàishāng)42家。1949年9月25日至10月6日由中國人民銀行組織的第一次保險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童年10月20日,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在北京成立,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