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2010高考地理輔導須知北京師大附中王樹聲一、高考地理的能力考核目標1.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能夠從題目中的文字表述中獲取信息,包括讀取題目的要求和各種有關內容定性、定量的信息。能夠快速、全面、準確地獲取圖形語言形式的信息,包括判讀和分析各種圖像圖表所承載的信息。能夠準確和完整地理解所獲取的信息。2.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能夠調動和運用學科基本數據、概念、事物的主要特征、原理與規律等知識,對題目要求作答。能夠調動和運用自主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相關信息。能夠選擇和運用中學其他相關學科的基本技能解決問題。能夠運用學科的基本技能解決問題。3.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能夠用簡潔的文字語言、圖形語言或其他表達方式論述學科基本概念,事物的特征,事物的發展變化,基本原理與規律的要點。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通過比較、分析、判斷、闡釋基本原理與規律。4.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問題。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論證和解決問題。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表達出論證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能夠運用正確的觀念,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問題。二、培養地理思維,形成地理學科能力——要從記憶、理解轉到思考和運用1、高考主要在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就是說,僅僅掌握了書本上的知識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運用知識的方法——相同知識的歸納,不同知識的重組,相似知識的遷移,相關知識的聯系。熟悉解答問題的思路——從哪兒想?先答什么?后答什么?構建思考問題的線索——哪些內容聯系什么?誰和誰有關系?培養表述答案的技能——文字準確,遣詞用句;條理清楚,謀篇布局總結各種答題的模式——隨時注意思考類似問題,這類問題有哪幾種?學會提取信息的本領——認真看題思考2、記憶是必要的,但決不要死記硬背。記憶理解是基礎、是手段,思考運用才是目的。
基礎扎實、準確熟練,才能聯系綜合、融會貫通,進而引申遷移、靈活運用。
選擇題當地時間2010年2月27日3時34分,智利發生特大地震,震級為里氏8.8級,震中位于南緯35°48′,西經72°42′海域。據此并讀圖1完成1-4題。1.此次地震發生時,北京時間為A.2010年2月26日15時26分B.2010年2月27日16時34分C.2010年2月27日18時34分D.2010年2月28日2時34分
(B)圖1注:因智利用的是西四區的區時,并實施夏令時,故我國公布的北京時間為27日14點34分2.圖中示意的四個城市中距震中最近的是
A.①B.②C.③D.④(C)3.圖中①城市全年中白晝最長約為
A.13時21分
B.14時5分
C.15時1分
D.15時37分(B)圖14.對智利首都圣地亞哥的介紹,不可信的是
A.市區銅像雕刻千姿百態,栩栩如生
B.一年四季棕櫚婆娑,綠草如茵
C.向東眺望遠處可見白雪皚皚的山峰
D.當地的冬季干燥溫和,夏季涼爽多雨霧
(D)
某跨國公司在中國某市投資建設自動化的食用油生產廠,用國際市場上的大豆為原料,生產食用油。據此完成5~6題。5.跨國公司在中國投資建設食用油生產廠,主要是因為中國
A.消費市場廣闊B.勞動力資源豐富
C.技術力量雄厚D.生產成本低廉
(A)
6.該食用油生產廠應靠近
A.商貿中心B.機場
C.火車站D.港口
(D)7.河流徑流量的季節變化與流域的氣候特征關系密切。以下河流中,徑流量季節變化較小的是A.黃河B.遼河C.塔里木河D.珠江
(D)8.近年來,上海市郊鮮花種植業的規模和品種有了長足的發展,一些外省市甚至國外的花卉也進入了上海。導致這種局面的主導因素是A.勞動力素質的提高B.水熱條件的改變C.市場需求的增加D.土地價格的上漲
(C)三、適應新的命題思路,
樹立重組知識的意識1、高考試題雖然是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但其切入點卻往往都是教材以外的內容,即當代國內外經濟、政治、科技、社會、文化、環境的發展變化等人類關注的問題,需要考生根據設問要求重組知識,臨場獨立編制答案。高考命題的方式是:提供資料,設置情境,考查能力。
2、近年來的全國文綜卷試題,就出現許多“新”:知識聯系線索新,選材范圍角度新,情境設置創意新,設問開放思路新,圖形呈現形式新。
因此我們必須具備臨場應變能力、聯系遷移能力、知識重組能力、文字準確條理清晰的表達能力。36.讀圖6,完成下列要求提取信息:根據經緯度確定為非洲剛果河流域,讀等高線數值,觀察河流流向,確定盆地地形。例題:(1)判斷G河自N點至M點流經地區的地形類型,并說明判斷的理由。答:盆地從(向心狀)水系或河流分布狀況判斷,該地形區北、東、南三面高;再從(500米)等高線判斷,該地形區為盆地。(2)說明G河水量豐富的原因答:流域位于赤道地區,終年(受赤道低氣壓控制,盛行上升氣流,)降水豐富;流域大部分為盆地,支流多,集(匯)水區面積廣。(3)指出G河沒有形成明顯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答: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積,因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②入海泥沙量較少,因為G河在M點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較小,易于泥沙沉積;且從緯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內熱帶雨林廣布(植被覆蓋率高),水土流失較輕。讀非洲大陸年降水量點位分布圖(圖2),并結合圖3完成5-6題。5.非洲大陸南、北兩端的年降水量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因為兩地
A.七、八月均為降水較多時期
B.均瀕臨海洋,且地形相同
C.為同一氣候類型區
D.均受到沿岸暖流影響
(C)圖2
6.依圖2,若按年降水量﹥500mm為地表水資源較豐富區,年降水量﹤500mm為地表水資源缺乏區,繪制非洲地表水資源分布示意圖。下面四幅圖(圖3)中繪制較為準確的是圖3
A.①B.②C.③D.④
(A)
7.圖中①②③④城市,分別是
A.廣州、長沙、太原、沈陽
B.海口、福州、西安、長春
C.南寧、南昌、蘭州、大連
D.貴陽、武漢、鄭州、大慶
(B)8.近期調查結果表明,分布在圖中所示的Ⅰ地帶城市的居民家庭碳排放水平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冬季無集中供暖
B.交通運輸欠發達
C.清潔能源廣泛利用
D.夏季無空調耗電(A)圖4綜合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越來越好,外出旅游的人越來越多,行程越“游”越遠,足跡遍及五大洲。材料一:今年“上海世界旅游博覽會”上,美國展商組成了歷年來規模最大的展團參展,推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和城市,包括①科羅拉多大峽谷(見“美國地理簡圖”)、②檀香山(夏威夷群島)、③“硅谷”、④聯合國總部所在地、⑤“汽車城”。180°30°160°160°170°40°100°120°180°①美國地理簡圖acbabc底特律匹茲堡芝加哥美國五大湖地區簡圖(1)請按自西向東的旅游行程,依次寫出材料提供的景點或城市的數字代碼。
答:②③①⑤④材料二:科羅拉多大峽谷是世界陸地上最長的峽谷之一。從谷底向上,沿巖壁出露著早古生代到新生代的各期巖系,并含有代表性生物化石,大峽谷因此有“活的地質史教科書”之稱。材料三:夏威夷群島是典型的火山島,宛如一串美麗的珍珠點綴在太平洋上。(2)科羅拉多大峽谷與夏威夷群島都以其獨特的地貌景觀吸引無數的游人,然而造就這些地貌特征的巖石類型各異,根據成因兩地主要巖石分別屬于
A.沉積巖和變質巖B.變質巖和巖漿巖
C.變質巖和沉積巖D.沉積巖和巖漿巖(D)(3)到美國旅游需要關注旅游目的地的氣候特征。下列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中,符合“硅谷”氣候特征的是10741月10741月10741月10741月ABCD6004002000-30030氣溫(攝氏度)降水量(毫米)(A)(4)外出旅游需要做一定的防災準備。若到美國硅谷所在地區旅游,特別需要注意的自然災害是
,原因主要是
。答:地震,這里位于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
(5)“硅谷”和“汽車城”都是理想的工業旅游目的地。“汽車城”形成初期的主要區位優勢是
、
。答:煤鐵資源豐富,人口與城市密集,水運方便,公路、鐵路網稠密。硅谷成為世界電子中心的區位優勢是
、
。答:高校云集,人才濟濟,大氣環境優良,交通便利。
四、重視單項能力訓練,
形成整理加工知識的能力高質量的復習過程不是簡單地機械重復舊知識,而是對知識的整理加工,如梳理系統、總結規律、整理結構、分析聯系、比較異同、歸納特征等。
1、整理知識結構,了解組成關系如氣候的知識結構:氣候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面狀況(地勢高低、山脈走向、地面反射率)洋流等;氣候要素——氣溫、降水、氣壓和風等;氣候特征——氣候要素在一定時間的組合;氣候類型——氣候特征在一定空間的相對統一;氣候分布——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及具體地區;
氣候資源——光照、熱量、降水、風等;氣象災害——臺風、寒潮、洪澇、霜凍、沙塵暴;氣候評價——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氣候和其他自然要素的關系。2、分析地理事物間的關系,形成知識網絡
如從影響氣候的因素:太陽輻射、大氣環流、地面狀況(地勢高低、山脈走向、地形類型、地面反射率)、洋流等,聯系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某些地區某種因素可能居主導地位,但在另一地區可能另一因素居主導地位。又如從地形可以聯想到對氣候(氣溫高低、降水多少、迎風背風)、河流水文(河流流向、落差大小、陡坡緩坡、寬谷狹谷)、植被(陰坡陽坡、高山深谷)、農業(耕作業、河谷農業、高山牧場、草原牧業)的影響及其分異等。讀某內陸國家等高線地形圖(圖5),完成9-11題。圖59.約占該國面積五分四的地形為
A.平原和盆地B.高原和山地
C.平原和丘陵D.丘陵和盆地(B)10.該國的農田應主要分布在
A.中部和西北部B.中部和南部
C.中部和東北部D.北部和西部(D)11.該國灌溉農田的水源量相對較大的時期應在
A.夏季和秋季B.冬季和春季
C.春季和夏季D.秋季和冬季(C)圖53、總結知識規律,掌握本質特征地理事物間相互聯系的規律———如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就是各自然要素相互聯系、影響、制約的規律;自然與人文要素間相互聯系、影響、制約形成了各區域的特征。地理演變規律———反映地理事物發展變化必然趨勢的規律,如內外力作用、聚落鄉村城市的形成。地理時空分布規律———可分為水平分布規律、垂直分布規律、日變化規律、年變化規律、年際變化規律等,以及由于地質條件、地表水熱條件等影響形成的各種資源分布規律、作物分布規律等。
在復習過程中要結合具體地理事物,要學會分析總結,避免“地名加物產”的背誦。如世界棉花的分布都在亞熱帶或暖溫帶地區有水源灌溉的地方;亞麻甜菜都分布在中溫帶的平原或綠洲;煤炭資源分布,就和海陸形成和分布、古地質、古氣候、地質變動等條件有關;城市的形成離不開水,東南亞的城市分布都在河流沿岸或河口三角洲,我國西北的城市分布就和綠洲的分布有關等。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規律節氣日期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春分日秋分日3月21日前后9月23日前后赤道0°由赤道向南北兩方遞減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北回歸線23°26′N由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南回歸線23°26′S由南回歸線向南北遞減正午太陽高度的季節變化規律緯度帶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北回歸線以北的緯度帶達最大值達最小值南回歸線以南的緯度帶達最小值達最大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緯度帶每年太陽直射兩次,兩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南北回歸線上,最大值、最小值各有一次赤道上,最大值最小值各有兩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和自然帶分布規律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影響氣壓帶風帶運動方向性質移動影響范圍對氣候的影響副極地低氣壓帶
上升
濕潤
40°—60°
溫涼濕潤降水均勻西風帶西南風濕潤
30°—40°
夏干冬雨副熱帶高壓帶下沉干燥
20°—30°
終年炎熱干燥信風帶東北風干燥
10°—20°
高溫分干濕兩季
赤道低氣壓帶上升濕潤
南北緯10°間
終年高溫多雨4、比較知識異同,加深對知識理解知識有相同、相異、相反、相似等各種關系,通過對照比較,可加深對其理解并掌握相互關系。在復習活動中,通過列表比較,既可根據比較的項目思考各自的特征,又需要了解相互的關系及其同異點。根據比較陸地、海洋在同緯度的氣溫差異判斷季節世界主要氣候類型與主要自然帶在空間分布上的對應關系180°60°E人為日界線自然日界線(0點線)3月21日3月22日比較兩種日界線:自然日界線與人為日界線東東西西關于180°日界線和0點線的區別180°日界線(人為日界線)0點線(自然日界線)經度固定不變經度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條經線鐘點不固定,從0點→24點鐘點固定,0點或24點東側為舊的一天(昨天)西側為新的一天(今天)東側為新的一天(今天)西側為舊的一天(昨天)計算時,東側日期要晚一天西側日期要早一天計算時,東側日期要早一天西側日期要晚一天五、認真讀圖記圖,
提高地理復習質量1、圖像語言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地理復習的重要內容就是讀圖記圖,這是需要養成的良好復習習慣(隨時查圖、看圖、記圖、畫圖),也是提高地理復習質量的關鍵。沒有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沒有地理現象的發展變化的空間分布,就談不上空間定位、空間聯系。判斷:圖中是哪一天?1處是清晨還是黃昏?
2-3-4的方向如何變化?特殊緯線穿過各大洲的部位各大洲居中的經線度數30°60°0°30°0°60°120°180°120°60°0°30°30°60°60°60°0°23°26′N23°26′S66°34′N66°34′S120°E0°180°20°W160°E40°N中國的經緯度位置●●●●注意四至點的位置和主要經緯線通過的省區或地形區中國地形31o32o121°122°35o30o15°20°●●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征聯想人文地理特征聯想圖1所顯示的是我國某地形區。讀圖完成1-2題。
圖11.分布在圖示地區較為普遍的景觀是
A.黃土窯洞B.稻田茶園
C.綠洲牧場D.長城沙灘
(B)
2.該地形區的南、北分別為
A.黃河流域海河流域
B.長江流域黃河流域
C.長江流域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長江流域
(D)圖11示意以塔里木盆地中某地為(O)點分別向四個不同方向約2000千米的a、b、c、d繪制地形剖面圖,其中只顯示出一幅地形剖面圖。據此讀圖完成29-30題。圖1129.O-X地形剖面與圖中O至a、b、c、d的地形基本相符的是A.O---aB.O---bC.O---cD.O---d
(C)
30.依提供的信息可知,a地的緯度最接近A.47°NB.55°NC.58°ND.61°N
(B)圖112.空間定位要從經緯度、地理事物的輪廓、相互位置等著手,進行空間想象,確定具體地區;并聯系地理事物特征、地理現象發生發展變化、地理景觀的描述等,進一步思考其它問題(如人地關系、生產活動等)。關鍵在于熟悉地圖,能夠從頭腦中經緯度的參照線聯想到具體地理事物的分布,進而聯系該地理事物的自然特征與人文特征。讀圖,回答下列問題注:ABC為晨昏線1.若B點為極地冰原氣候,則圖中D在
A.加拿大溫哥華附近
B.美國芝加哥附近
C.俄羅斯新西伯利亞附近
D.中國羅布泊附近
(B)提示:確定冰原氣候地點是關鍵,再思考其他具體地點2.若圖中所示A處為18點,則A.非洲印度洋西岸正值6月22日清晨B.太平洋東部為12月22日黃昏C.亞馬孫河口附近正值12月22日正午D.幾內亞灣為6月22日下午
(A)
提示:先根據晝夜確定日期,再判斷地點、分析時間3、以歷史事實切入、考查地理環境、政治背景和意義,這是跨學科綜合題的一種新的設計思路,需要從歷史地圖上獲取信息。此類試題需要超越時間和空間展開想象,也可以結合地理的“區域可持續發展研究”,這些都必須以地圖為依據。方能展開思考。(讀故事、看地圖、備高考)13.(20分)孔子從公元前497年到公元前484年周游列國,長達14年之久。結合孔子周游列國路線示意圖(圖7),完成下列要求。圖7甲(1)讀圖7,孔子周游列國的出發地應為(諸侯國)的(都城),孔子周游列國所及的地方,范圍主要位于今天的
省和
省境內。
答:魯曲阜(4分)山東河南(順序不限,4分)(2)圖7中顯示,歷史上的春秋時期,黃河有3個入海口,此時期的海岸線與現今的海岸線也有較大變化。a.請指出黃河的3個入海口中哪一個與現今黃河入海口基本相符?(選寫一圖中序號即可,2分)b.以甲區域為例分析說明古海岸東移推進發育成現今的海岸的主要自然原因。(10分)圖7甲答:
a③(2分)b長期以來由于長江在河口(入海口)處與海水的相互作用,(2分)流速與水面坡降變緩,(2分)所攜帶的泥沙不斷沉積,(2分)使河口逐步向海推進,(2分)堆積的陸地不斷向海擴展(三角洲得以形成)的結果。(2分)圖7甲例題:39.一位西方史學家說:土爾扈特人回歸的悲壯之舉,“是值得我們傳誦的一篇偉大的敘事史詩”。土爾扈特回歸路線示意圖(1)土爾扈特汗國和伊犁河谷地都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但水草豐美,適合游牧業的發展,分別說明兩地水資源豐富的原因。答:土爾扈特汗國:河流較多(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等),距大西洋較近,西風帶來的水汽較多。伊梨河谷地:西風帶來的水汽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時有高山冰雪融水。(2)土爾扈特在回歸途中歷經艱辛,其中來自自然的威脅主要有哪些?答:凍害(氣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六、掌握知識間的關系,
構建知識聯系線索1.構建知識聯系線索,先要了解知識間的關系
①知識之間的因果關系:如地球自轉運動——晝夜更替、地方時(區時和時區的計算)、地轉偏向力(風向、洋流、河流的侵蝕)、地球的形狀(兩極稍扁、赤道略鼓)。地球的形狀——太陽輻射在各緯度的不均衡、氣溫的差異、冷熱不均引起大氣的運動、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洋流的分布規律、氣候類型的形成、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帶的分布等。②知識間的主次關系:如
大氣環流——單一熱力環流、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的移動、氣壓帶風帶的不規則分布外力地質作用——風化作用、流水和風力的侵蝕作用、搬運作用、堆積作用內力地質作用——地震、火山噴發(巖漿活動)、地殼運動(地質構造——褶皺、斷層)氣象災害——臺風、暴雨洪澇、干旱、寒潮等③知識間的包含關系:如總星系{銀河系及河外星系、太陽系及其它恒星系統、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統}水圈{海洋水、大氣水、陸地水}陸地水{地表水——江河水、湖沼水、冰川;地下水}自然資源{大氣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自然旅游資源等}④知識間的并列關系:如區域地理中,各個地區之間、世界的各國之間、中國的省級行政單位;各個工業部門、各項農作物、各種不同資源;各項影響氣候的因素、各項區位因素;各氣壓帶風帶、各天氣系統等。2.復習中可自覺發現和設計知識聯系線索如:太陽直射點位置的對稱分布思考在這幅圖上可以有多少問題?根據設計的新圖提出思考問題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對稱位置1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對稱位置23、構建知識聯系線索,要掌握地理事象聯系的“方向”①知識的縱向聯系,如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延伸——交通線的起點到終點、河流的上中下游;發展——原始居民點到鄉村城市的發展、漁村到港口的發展、天氣現象的發展;演變——湖泊到沼澤的演變、山體從青年期到老年期的演變;傳遞——文化的擴散與傳播。②知識的橫向聯系,如地理事物之間的:影響——影響洋流的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影響農業發展的因素等;制約——山地地形對交通發展的制約、水熱條件對作物品種的制約等;滲透——文化現象的滲透、全球變暖對大氣、海洋、生物的逐步滲透影響;交流——區域或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經濟貿易來往等。③知識的多向聯系,如:多層次聯系——如對生態環境變化的分析,要從表面現象、形成原因(自然因素甚至全球變化、人為因素)、影響地區、危害及評價、治理措施等方面去考慮;多角度聯系——如氣候的形成因素,要從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洋流、地面狀況(地勢高低、山脈走向、地面反射率)、海陸位置等去分析,同時氣候對地形、河湖水文、植被、生產活動等也帶來影響。4.在思考理解的基礎上,列出聯系框圖或關系式①利用地理事物空間分布的關系構建思維線索如:氣候類型——自然植被——自然帶——土地利用類型——農業發展類型——主要農作物的分布——某些輕工業的分布利用空間分布的因果關系構建思維線索地球形狀地球運動世界海陸分布太陽輻射對各緯度加熱不均世界洋流的的分布黃赤交角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太陽高度的緯度變化形成五帶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世界自然植被的分布世界自然帶的分布世界土地利用類型的分布世界主要農業類型的分布世界主要農作物的分布六大板塊分布世界地形分布世界礦產資源分布世界某些工業部門的分布人口和城鎮的分布交通的分布②根據地理事物的成因特征聯系構建思維線索如:氣團與鋒面黃赤交角及其影響③根據地理事物的技能判讀要領構建聯系線索如:氣候直方圖的判讀氣溫降水氣溫曲線的形狀波峰型波谷型氣溫高低的變化北半球南半球年溫差的大小年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季節變化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氣溫與降水的配合描述氣候特征評價氣候條件研究防治措施判斷氣候類型總結氣候要素判讀要領④列表說明地理概念的相互關系構建聯系線索3月21日~9月23日9月23日~3月21日太陽直射北半球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夏半年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冬半年南半球夏半年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6月22日晝最長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6月22日夜最長各緯度夜長晝短,緯度越高夜越長,12月22日夜最長各緯度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12月22日晝最長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南極圈內出現極夜北極圈內出現極夜南極圈內出現極晝3月21日、9月23日,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各12小時。
赤道上,全年晝夜等長。太陽向哪個半球移動,該半球晝就變長,夜變短。
太陽在哪個半球,該半球晝長于夜。●●●●●●●●●●●●交通商貿城市人口工業農業景觀生物水文氣候地形位置區域要素的聯系⑤總結知識間關系,設計聯系框圖
區域發展(區域特征、區域差異)問題生態環境(荒漠化、水土流失)問題的治理商品糧(花卉、蔬菜)基地的建設區域的農業發展資源(能源)跨區域調配
西部資源輸出,資金輸入;東部資源輸入,資金輸出。七、重視地理技能的形成,
自覺進行培養和訓練
地理技能如地理計算、等值線圖的判讀、統計圖表的分析、各種圖像的判讀要領、區域特征的歸納、區域差異的比較、國土整治的措施、旅游景觀的賞析、回答問題的描述、闡述等。
1.等值線圖判讀要領①
觀察數值間隔及單位;②
觀察等值線的延伸方向,確定影響因素;③
觀察遞增遞減規律,分析原因;④
根據等值線的疏密程度,判斷變化劇烈或緩和;⑤
相鄰兩條等值線之間的封閉等值線的判讀:低于低值,高于高值。中心點高于兩側點;向高度小的方向突出中心點低于兩側點;向高度大的方向突出山谷山脊等高線圖
等值線中心點高于兩側點;向數值小的方向突出中心點低于兩側點;向數值大的方向突出等高線山脊(分水線)山谷(匯水線)等溫線
氣溫比同緯度高
氣溫比同緯度低等壓線
脊線(高壓脊)
槽線(低壓槽)等降水量線降水比附近地區多降水比附近地區少等水溫線
暖流流經
寒流流經等鹽度線比附近海域鹽度高比附近海域鹽度低相鄰兩條等值線之間的封閉等值線的判讀1處<0℃2處>4℃若數值與低值相同,則線內比低值低。
若數值與高值相同,則線內比高值高。2.晨昏線、日界線及晝夜半球的判讀要領
①晨線以東為晝半球,昏線以東為夜半球;
②晝半球的中心線為12點,夜半球的中心線為24點(新一天的0點);③自然日界線(0點線)以東為新的一天,人為日界線(180度線)以東為舊的一天。晨昏線與太陽直射光線、以及極晝極夜范圍的變化3.地球日照圖判讀要領①根據極圈內的晝夜狀況確定日期節氣、季節、太陽直射點位置、自然現象和自然景觀判斷、農事活動判斷等②根據晨線或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確定鐘點時間計算、自然現象判斷等③根據0點線或180°經線變更日期4.地球公轉圖的判讀要領①地球自轉與公轉的方向必須一致②地軸北端傾向太陽一側時為夏至日③夏至日地球必須位于遠日點附近當陽光直射南半球、并向北移動的過程中,回答1.我國處于上述過程中的文化現象是
A.中秋節,共慶團圓吃月餅
B.端午節,競賽龍舟包粽子
C.慶春節,守歲迎春放鞭炮
D.清明節,踏青掃墓念先人
(C)
2.上述過程中
A.地中海周圍雨季開始
B.地球公轉速度最慢
C.南極圈內極晝變長
D.北極圈內極夜縮短(D)3.關于晝半球與夜半球的敘述
A.晝半球可能在兩天,夜半球一般在一天
B.晝半球以西為晨線,夜半球以西為昏線
C.晝半球可能與東、西半球或南、北半球一致
D.晝半球與夜半球的范圍大小是交替變化的(B)4.當地球運行在公轉軌道的近日點時
A.自轉和公轉的速度都最慢
B.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
C.南半球白晝逐漸變長
D.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D)
5.晨昏線A.和180°經線不會重合B.和任一緯線均可相切C.與東西半球界線可以重合D.與0點日界線可以重合
(C)6.關于日界線的有關敘述A.
180°經線的東側是舊的一天B.0點日界線的西側是今天C.國際日期變更線是自然形成的D.180°經線兩側的時區分別在東西半球
(A)5.融會貫通要聯系,觸類旁通要遷移。
如地形、氣候、河流、湖泊、城市、工業、農業、交通等知識的聯系線索。
類別聯系線索地形對氣候、水文、植被、交通、居民生活的影響氣候對植被、自然帶、水文、地形、農業、生活的影響河流對地形、交通、氣候、農業、城市發展的影響湖泊對河流、地形、氣候、生產、生活的影響城市對氣候、河流、交通、生產生活、文化發展的影響工業對經濟發展、城市、居民、生活環境的影響農業對經濟發展、生活環境、居民、城鄉發展的影響交通對資源開發、物質流動、經濟發展、城鄉面貌,居民聯系的影響6.整理知識結構,分析知識聯系
類別地形氣候河流湖泊城市工業農業交通結構要素海拔類型特征分布成因特殊地貌資源災害評價因素要素特征類型分布資源災害評價與其他要素的關系源流概況各段特征水文水系水利水害與其他要素的關系類型成因特征分布功能變化與其他要素的關系職能規模歷史沿革發展對外聯系居民建筑風格類型部門結構原料市場區位優勢三廢處理部門類型耕作制度作物耕地類型區位優勢類型起止地點樞紐城市區位優勢地理意義八、答題方法與策略1.總結答題模式如:生態環境問題:分析成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說明危害及影響地區、提出治理措施(針對自然原因與人為原因);又如:一般區域問題:空間定位、描述特征、分析人地關系(優勢及不足)、提出建議措施;再如:水資源短缺——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率,減少污染、跨流域調水;交通運力不足——發展交通,提高外運能力;環境脆弱——防止污染,加強生態保護等。氣候對農業的影響氣溫——耕作制度作物種類降水——耕地類型地形對農業的影響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流對農業的影響流域面積、沖積平原或三角洲、沖積扇、灌溉水源2、應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企業租賃合同協議書
- 四年級信息技術上冊 第一單元 電子作文 第5課 匯編作文集教學設計 浙江攝影版
- 吳江教育面試題及答案
-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重點考點試題及答案
- 全國憲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職業病防治知識試題及答案
- 動物學實驗試題及答案
- 文化產業管理考試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教師資格筆試教育方法研究題目及答案
- 第一單元認識0~9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一年級上冊數學西師大版(2024)001
- 17J008擋土墻(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圖示圖集
- 【S鎮35kV變電站一次系統設計(論文)14000字】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4-國開(ZJ)-參考資料
- 中建盤扣式落地卸料平臺施工方案
- 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解讀課件
- 新部編人教版五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期末復習全冊知識點匯編
- 贛美版 二年級下冊美術 第3課 畫房子 課件(12張PPT)
-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測定方法
- 二正丁胺MSDS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
- 北大刑法分論期末考題甲的一生前傳
- 滎陽崔廟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