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文化人類學的理論流派第一節二戰前的理論流派
一、古典進化論學派二、傳播論學派三、歷史特殊論學派四、文化與人格學派五、功能主義學派
一、古典進化論(19世紀后期)
代表人物是:達爾文、泰勒、摩爾根
古典進化論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用一種科學的、人本主義的方法研究人類文化的學派。主要觀點:
第一,人類心理的一致性決定了文化發展的單一性。即無論哪個種族,人類在心理和精神方面都是一致的,而同樣的心理或精神活動必然產生同樣的文化演化進程。
第二,古典進化論又稱為“單線進化論”,因為這一學派認為所有的文化都遵循著同樣的路線向前進化,由“蒙昧”發展到“文明”。第三,整個世界是依據自然法則運行的,無論是對于分子或有機體的運動還是對于社會的運行來說,都是如此。達爾文(CharlesDarwin,1809——1882):
19世紀中葉英國著名的生物學家
1859年11月24日,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一書出版。書中提出了著名的生物進化學說,認為生物是由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逐步進化發展而來,并暗示人類起源于猿類,從而給千百年來的“上帝造物”、“上帝造人”的神學說教以毀滅性打擊。
1871年,達爾文又出版了另一部名著《人類起源和性的選擇》,明確提出了人類起源于古猿的理論,奠定了唯物主義的人類起源理論的基礎。
泰勒(EdwardTylor)(1832-1917)主要學術觀點:
(1)給文化下了經典性的定義。文化(Culture)包括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復雜整體。”
(2)認為文化是進化的。
文化的進步分為蒙昧、野蠻和文明三個階段:
蒙昧時代用石器、吃野生食物;野蠻時代有農業、用金屬;文明時代發明文字。(3)指出了人類生物遺傳的特征與我們通過學習而獲得的文化之間的差別。主要觀點:1、社會進化觀點
摩爾根把社會的進化分為三個階段,即“蒙昧時代”、“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但他把蒙昧時代和野蠻時代做了更進一步地細化,并且指出了劃分每一階段的具體標志。摩爾根(LewisHenryMorgan)
(1818——1881):美國杰出的人類學家(1).蒙昧社會
低級蒙昧社會:以野果和堅果為食物中級蒙昧社會:食用魚類和使用火高級蒙昧社會:發明了弓箭(2).野蠻社會
低級野蠻社會:制陶技術的產生中級野蠻社會:東半球始于動物的飼養,西半球始于灌溉農業以及用土坯和石頭建筑房屋高級野蠻社會:冶鐵技術的發明和鐵器的使用(3).文明社會:文字的使用
2、政治觀念的發展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細胞.一切文明民族的最初氏族都是母權制。
3、家族觀念的發展
(1)群婚制:
血緣家庭→→普那路亞家庭(2)對偶婚制(3)一夫一妻制
4、財產觀念的發展
社會分工、私有財產和社會不平等現象的相繼發生,是原始社會解體和國家產生的根本原因。
“摩爾根在美洲,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發現了四十年前馬克思所發現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并且以此為指導,在野蠻時代和文明時代加以對比的時候,在主要點上得出了與馬克思相同的結果。”——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貢獻和局限性貢獻:
使人們能夠第一次擺脫神學教義的束縛,以系統的方法來研究人類的特性;更有意義的是,進化論可以正確地區分哪些是人類生物遺傳的因素,哪些是通過學習得來的社會特性。局限性:
不能不受當時歐洲中心論思想的影響,無法以正確的態度來對待各種非西方的文化。
二、傳播論(19世紀末20世紀初)
傳播學派又稱為“文化圈學派”、“德奧歷史文化學派”。
1、主要代表人物和理論是:拉策爾(FridrichRatzel):人類地理學派——“文化要素是伴隨著民族遷徙而擴散開去的。”弗羅貝紐斯(LeoFrobenius):文化神話學
——“人是文化的體現者和搬運工。”——文化有“性別之分”——第一個提出“文化圈”概念格雷布納爾(FritzGreabner):文化圈理論——世界上只有少數優秀民族才能創造和發展文化。施密特(WilhelmSchimidt):
文化圈進化論
將傳播論和進化論結合起來,描繪了人類進化圖式:狩獵采集→園藝種植、畜牧→農業文明2、傳播學派的主要觀點:
(1)文化起源中心論
(2)文化“一次發生論”或“傳播論”
(3)文化借用論傳播論者否認所有重要的發明都是在每個文化中獨立完成的,否定人類社會是不斷進步發展的,否定世界各族的發展有共同的規律。3、傳播學派在學術上的可取之處(1)傳播學派擴大了研究的視野,把人類學的調查和研究推進了一步,為摩爾根時代的人類學所不及。(2)正確地指出了文化傳播是客觀存在的事實。(3)正確地指出了文化圈在地球上也是客觀存在的。用文化圈的方法來認識民族文化,并對世界上各種復雜的文化現象進行系統的劃分,在人類學上應該是可取的。現在學者們則多用“文化區”的概念來表示。三、歷史特殊論(20世紀初)
弗朗茲·博厄斯FranzBoas,(1858-1942)——美國“民族學之父”
代表作:
《種族、語言和文化》、《原始藝術》、《人類學與現代生活》、《人類學教程》等。1、博厄斯的主要貢獻是:(1)最早提出人類學研究的目的和任務。人類學的任務主要是:重建人類歷史、揭示社會發展規律以及探討變遷的動力。(2)提出“歷史特殊論”。博厄斯說:“每個文化集團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歷史,有其自身的特點和發展規律,所以,企圖從各民族獨特的歷史中得出普遍、抽象的理論或發展規律的進化論觀點是不可靠的。”因此必須從研究每個族的歷史開始。(3)反種族主義的社會政治觀。
2、美國歷史學派的基本理論
(1)文化獨立論。
文化本身是個獨立的整體,研究民族文化要了解它的整體結構,而各種文化又都有它自己獨特的模式,因此任何用單一原因推論文化形式的企圖都是錯誤的。
(2)文化發展平行說的“輻合論”A、文化發展平行說B、“輻合”理論,即文化殊途同歸的觀點
文化就像車輪的輻條從360度的圓周上共同指向圓心,最后集結在軸心一點,雖有不同的來源、不同的過程,最后卻會形成相似的結果。(3)著名的文化相對論理論(culturerelativism)。博厄斯認為,各民族文化的價值是平等的,不能用高低等級加以劃分。
因此,評價一種文化的價值,不能以自己的文化為標準。不同文化背景有著不同的價值和功能,任何一種文化只能從該文化的內部去研究、去理解。
歷史學派還提出了“人類自我馴養論”。
人類在種族上并沒有什么天賦的區別,只有膚色、體形、身高的區別,這種區別是人類長期適應環境、通過自然淘汰的自我馴養的結果。
四、心理學派(文化與人格學派)
(20世紀40年代)
代表人物:
拉爾夫·林頓(RalphLinton)馬格麗特·米德(MargaretMead)
露絲·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1、林頓的重要觀點:(1)人格是個人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狀態的有組織的集合。
(2)每一文化的成員都有一系列共同具有的人格特征,這些共有的人格成分形成形成個體之間基本相似的人格叢。(3)對作為一個整體的社會來說,這種人格叢就是“基本人格類型”。
(4)這種基本人格類型是由文化塑造的,既由社會成員所運用的多少相似的訓導和哺育兒童的方法所塑造的。
“人格影響著文化,文化也影響著人格”。
——林頓2、本尼迪克特:
代表著作:《文化模式》(1934)《菊與刀》(1944)(1)文化因素就像一套供人選擇的項目,有些民族選擇了這些因素,并形成了自己的形貌,另一些民族則選擇了其他因素,并形成了別的形貌。(2)不同的文化形貌決定了不同的人格的形成。(3)因而,文化就會產生它的性格特征,成為區別于其他文化的獨特整體。
3、米德:代表作:
《來自南海》三部曲:
﹡《薩摩亞人的成年》(1928)、
﹡《新幾內亞兒童的成長》(1930)、
﹡《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1935)
(1)一個人的成年人格的形成,深受其所處的文化的影響,尤其是不同文化或社會的兒童的撫養方式,對于人的個性形成有著關鍵的影響。(2)那些被認為是由生物因素所決定的行為和人格特征,其實都是特定文化的產物。如:“所謂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并不依賴于生物學的性別差異,相反,它是特定社會文化條件的反映。”
五、功能主義與結構功能主義
1922年,英國人類學界同時出版了兩本著作:
布朗的《安達曼島民》、馬林諾夫斯基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功能主義學派的“出生證”什么叫“功能”?(1)“功能”就是“滿足需要”,就是事物與制度的“作用”。(2)一切文化和社會現象都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和不可缺少的作用,一個民族的文化中的每一個現象,都像生物肌體的每一個器官一樣具有一定的“功能”。
1、馬林諾夫斯基代表著作:《澳大利亞的土著家族》《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原始社會的犯罪與俗》《原始社會的性與壓抑》《科學的文化理論》《文化論》等。(1)所有的文化特點都有其正面的功能。人類任何社會現象、任何文化現象,都是為滿足某種現實的需要而存在的。(2)人有七種基本需要:飲食、繁衍、身體舒適、安全、運動、成長、健康。為了滿足這些需要,人類才創造出了第二性的環境,即文化。如食物的生產、縫制衣服、建造房屋等。
(3)文化體現的正是人的需要;人本身的需要是文化存在的基礎。任何文化的理論都要以人類的生理器官的需要為開端。
——馬林諾夫斯基(4)要全面地、科學地考察文化,提出了一套與他從前的人類學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田野工作方法。卡丁納認為,他的田野工作是對文化人類學的最偉大的貢獻之一。2、布朗與結構功能派
主要著作:《安達曼島上的居民》、《民族學方法和社會人類學》。
(1)布朗認為,文化的功能在于維持一個社會的結構,而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需要。(2)什么是社會結構?
第一,社會結構是指一個文化統一體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包括人與人組合的各種群體及個人在群體中的位置。
例如:中國“城鄉二元社會結構”
第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由“制度”支配的,制度就是社會公認的規范體系或社會生活的行為模式。
戶籍制度→就業制度、工資制度、檔案制度、公費醫療制度、福利住房制度……
第三,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變動不居的,因此,社會結構也是一個動態的社會現象,但是社會結構的形式(指文化制度、觀念、價值、儀式)卻是穩定的。第二節二戰后的文化人類學學派
新進化論結構主義人類學一、新進化論
代表人物:
萊斯利·懷特(LeslieWhite,1900—1975)
主要觀點:
1、堅持人類文化是經歷由低級到高級的逐步演化過程的。他將能源的獲取作為進化的標志,特別強調文化發展的獨立性或超有機體性。
2、文化進化的首要力量是技術的進步,反過來文化又決定發明和革新;文化分為三個系統:
技術系統、社會系統、思想意識系統技術系統是基礎,對文化的進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3、文化的主要特征是符號,而語言是符號表達的最重要的形式,使用符號是人與動物之間的根本區別。新進化論的要點新進化論和古典進化論的共性:
強調社會和文化的進化和發展新進化論超越古典進化論的創見:1、引進更多的自然科學概念和方法。2、在社會變遷的動力分析更加廣泛。3、強調文化進化的多樣、特殊性。4、重視田野工作。二、結構主義人類學
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法國人類學家列維一斯特勞斯(ClaudeLevi-Strauss),他被稱之為“結構主義之父”。
結構主義的基本內容:
1、結構的概念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指各個事物的構造形式或外表;二是指各個事物的組成部分或構成原料。前者是屬于事物的外表和形狀,是事物量的方面;后者是事物質的方面。列維—斯特勞斯認為結構是穩定和固定不變的,它不易被發現,但又是一種真正的實在。
2、結構主義的方法結構主義方法最顯著的特點是對整體、總體的強調。只有通過存在于部分之間的關系,才能解釋整體的部分。他們認為一切社會活動和社會生活都深藏著一種內在的支配表面現象的結構,人類學的任務就在于尋找這種內在結構。
3、親屬關系的基本結構列維一斯特勞斯認為,所謂“親屬系統”包括兩個體系:一個是稱謂體系,一個是態度體系。前者表達各種家庭親屬關系的稱謂;后者是在親屬關系中受行為規范制約的尊稱或名稱、權力或義務、友愛或敵視的態度。“蘇丹式親屬稱謂制”:最突出的特點是具有很高的描述性。“愛斯基摩式親屬稱謂制”:對核心家庭成員有很強的描述性。“夏威夷式親屬稱謂制”:稱謂數量最少、最不復雜的一種制度。4、神話的結構A、神話是一個自足的符號系統,它通過自己特有的結構生出各種具體的神話。B、神話是人類心靈結構“外化”的最初形態。當人類生活處在原始社會狀態時,人類的心靈是最自然、最接近本色的。那時候人們創造的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旱地插秧勞動課件
- 建筑給排水施工方案編制
- 鋼管樁水下檢修施工方案
- 廈門城市職業學院《海洋生化工程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廈門軟件職業技術學院《慧魚創意模型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人力資源管理課件:人事專員工作匯報》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基于PBL的醫學綜合能力訓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醫學信息檢索與科研導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勞動合同的簽訂要點
- 2025至2031年中國時尚箱包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4年河南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考試題庫必考題
- (二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適應性檢測 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征信系統AI應用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戰略咨詢報告
- 廣東省歷年中考作文題(2000-2023)
- 書法藝術療愈在書法教育中的實踐與應用研究
- 射頻電路封裝設計與工藝實現方法研究
- 線路工初級測試題含答案
- 2025年中國航天日知識競賽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體檢中心質量控制指南
- 書信作文(滿分范文)專練-上海新高考英語一輪總復習(解析版)
- 2025年廣東中考試題數學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