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言本標 準是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 2006年行業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 (發改辦工業【2006]1093 號)的安排對SDJ5-1985《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程》的修訂。原水利電力部頒發的SDJ5-1985《高壓配電裝置設計技術規程》自實施以來,在電力工程配電裝置的設計選型、設備布置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為發電廠、變電站配電裝置的設計、優化、創新提供了科學的技術依據。隨著國內外電氣技術和電力建設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產品和新設備在配電裝置中的應用以及我國能源政策的進一步修訂, SDJ5-1985中制定的設計標準及部分條款已不能適應技術發展的要求和電力行業發展的需要。本次修 訂工作,是根據當前國家的技術、經濟政策,結合近20年來電力工程建設和運行經驗進行的。與 SDJ5-1985相比,除保留了其適用的條文外,還補充增加了以下內容 :使用范圍;引用標準;環境條件;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IS)的使用范圍及規定;變壓器及其他帶油電氣設各防火要求。配電裝置對建筑物及構筑物的要求;7) 屋內配電裝置采光、通風及防風沙、防污穢的要求 ;屋外配電裝置內繼電保護小室的防護要求。本標準實施后代替SDJ5-19850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為資料性附錄。本標 準由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提出。本標準由電力行業電力規劃設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并負責解釋。本標準主 要起草單位:西北電力設計院。本標 準參加起草單位: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院。本標準主要起草人:曹永振、張蜂蜜、石鳳翔、張曉江、楊月紅、穆華寧、杜曉東、伍小艾、陽少華、邵建雄、計綠野、毛永松。本標準首次發布時間:1985年9月17日;本次為第一次修訂。范圍本標 準規定了發電廠和變電站新建工程中 3kV-500kV配電裝置設計的基本要求。本標 準適用于發電廠和變電站工程中交流 3kV-500kV
高壓新建配電裝置的設計。擴建或改建配電裝置的設計可參照執行。涉外 工程要考慮所在國國情,并結合工程的具體情況參照執行。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 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木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 (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T2900.1 電工術語基本術語 (EEC60050,NEQ)GB/P2900.15 電工術語變壓器、互感器、調壓器和電抗器[IEC60050(421):1990.IEC60050(321):1986,NEQ1GB/P2900.19 電工術語高電壓試驗技術和絕緣配合 (EEC60071-1:1993,NEQ)GB/T2900.20 電工術語高壓開關設備 [IEC60050(IEV):1984,NE01GB3096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12348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GB/T16434高壓架空線路和發電廠、變電所環境污區分級及外絕緣選擇標準GB50260 電力設施抗震設計規范GB50016 律筑論計防火規布術語和定義GB/T2900.1.GB/T2900.15,GB/T2900.19.GB/T2900.20確立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總則 高壓配電裝置的設計應貫徹國家法律、法規。執行國家的建設方針和技術經濟政策,符合安全可靠、運行維護方便、經濟合理、環境保護的要求。 高壓配電裝置的設計,應根據電力負荷性質、容量、環境條件、運行維護等要求,合理地選用設備和制定布置方案。在技術經濟合理時應選用效率高、能耗小的電氣設備和材料。 高壓配電裝置的設計應根據工程特點、規模和發展規劃,做到遠、近期結合,以近期為主。 高壓配電裝置的設計必須堅持節約用地的原則。 高壓配電裝置的設計,除應執行本規程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的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規定。基本規定5.1 敞開式配電裝置 配電裝置的布置,導體、電氣設備、架構的選擇,應滿足在當地環境條件下正常運行、安裝檢修、短路和過電壓時的安全要求,并滿足規劃容量要求。 配電裝置各回路的相序排列宜一致。一般按面對出線,從左到右、從遠到近、從上到下的順序,相序為 A,B,C 。對屋內硬導體及屋外母線橋裸導體應有相色標志, A,B,C 相色標志應為黃、綠、紅三色。對于擴建工程應與原有配電裝置相序一致。 配電裝置內的母線排列順序,一般靠變壓器側布置的母線為I母,靠線路側布置的母線為 II 母;雙層布置的配電裝置中,下層布置的母線為 I母,上層布置的母線為 n母口及以上的屋外配電裝置最小安全凈距,一般不考慮帶電檢修。如確有帶電檢修需求,最小安全凈距應滿足帶電檢修的工況。配電裝置母線避雷器和電壓互感器,宜合用一組隔離開關;330kV及以上進、出線和母線上裝設的避雷器及進、出線電壓互感器不應裝設隔離開關,母線電壓互感器不宜裝設隔離開關。及以上電壓等級的線路并聯電抗器回路不宜裝設斷路器或負荷開關。33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母線并聯電抗器回路應裝設斷路器和隔離開關。 及以上的配電裝置,斷路器兩側的隔離開關靠斷路器側,線路隔離開關靠線路側,變壓器進線隔離開關的變壓器側,應配置接地開關。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并聯電抗器的高壓側應配置接地開關。對屋外配電裝置,為保證電氣設備和母線的檢修安全,每段母線上應裝設接地開關或接地器;接地開關或接地器的安裝數量應根據母線上電磁感應電壓和平行母線的長度以及間隔距離進行計算確定。 及以上電壓等級的同桿架設或平行回路的線路側接地開關,應具有開合電磁感應和靜電感應電流的能力,其開合水平應按具體工程情況經計算確定。 及以上配電裝置的電壓互感器配置,可以采用按母線配置方式,也可以采用按回路配置方式。 及以下屋內配電裝置設備低式布置時,間隔應設置防止誤入帶電間隔的閉鎖裝置。充油電氣設備的布置,應滿足帶電觀察油位、油溫時安全、方便的要求;并應便于抽取油樣。 配電裝置的布置位置,應使場內道路和低壓電力、控制電纜的長度最短。發電廠內宜避免不同電壓等級的架空線路交叉。5.2GIs 配電裝置 對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 (GIs)配電裝置,接地開關的配置應滿足運行檢修的要求。與GIs配電裝置連接并需單獨檢修的電氣設備、母線和出線,均應配置接地開關。一般情況下,出線回路的線路側接地開關和母線接地開關應采用具有關合動穩定電流能力的快速接地開關。IlOkV^220kVGIs 配電裝置母線避雷器和電壓互感器可不裝設隔離開關。 配電裝置避雷器的配置,應在與架空線路連接處裝設避雷器。該避雷器宜采用敞開式,其接地端應與GIs管道金屬外殼連接。GIs母線是否裝設避雷器,需經雷電侵入波過電壓計算確定。 配電裝置感應電壓不應危及人身和設備的安全。外殼和支架上的感應電壓,正常運行條件下不應大于 24V,故障條件下不應大于 100V, 在GIS配電裝置間隔內,應設置一條貫穿所有 GIS間隔的接地母線或環形接地母線。將 GIS配電裝置的接地線引至接地母線,由接地母線再與接地網連接。 配電裝置宜采用多點接地方式,當選用分相設備時,應設置外殼三相短接線,并在短接線上引出接地線通過接地母線接地。外殼的三相短接線的截面應能承受長期通過的最大感應電流,并應按短路電流校驗。當設備為鋁外殼時,其短接線宜采用鋁排;當設備為鋼外殼時,其短接線宜采用銅排。配電裝置每間隔應分為若干個隔室,隔室的分隔應滿足正常運行條件和間隔元件設備檢修要求。環境條件屋外配電裝置中的電氣設備和絕緣子,應根據當地的污穢分級等級采取相應的外絕緣標準(參見附錄A).配電裝置位置的選擇宜避開自然通風冷卻塔和機力通風冷卻塔的水霧區及其常年盛行風向的下風側。一般情況下,配電裝置布置在自然通風冷卻塔冬季盛行風向的上風側時,配電裝置構架邊距自然通風冷卻塔零米外壁的距離應不小于25m;配電裝置布置在自然通風冷卻塔冬季盛行風向的下風側時,配電裝置構架邊距自然通風冷卻塔的距離應不小于 40m.配電裝置構架邊距機力通風冷卻塔零米外壁的距離,非嚴寒地區應不小于40m,嚴寒地區應不小于60m, 選擇導體和電氣設備的環境溫度 (周圍空氣溫度 )應符合表的規定。表選擇導體和電氣設備的環境溫度(周圍空氣溫度)℃ 選擇導體和電氣設備的環境相對濕度,應采用當地濕度最高月份的平均相對濕度。在濕熱帶地區應采用濕熱帶型電氣設備產品。在亞濕熱帶地區可采用普通電氣設備產品,但應根據當地運行經驗采取防護措施,如加強防潮、防凝露、防水、防銹、防霉及防蟲害等。 周圍環境溫度低于電氣設備、儀表和繼電器的最低允許溫度時,應裝設加熱裝置或采取其他保溫設施。在積雪、覆冰嚴重地區,應采取防止冰雪引起事故的措施。隔離開關的破冰厚度,應不小于安裝場所的最大覆冰厚度。6.0.5選擇330kV及以下屋外配電裝置的導體和電氣設備時的最大風速,可采用離地lom高,30年一遇lomin平均最大風速。選擇500kV屋外配電裝置的導體和電氣設備時的最大風速,宜采用離地lom高,50年一遇lOmin平均最大風速。最大設計風速超過35m/s的地區,在屋外配電裝置的布置中,應采取相應措施。6.0.6配電裝置的抗震設計應符合GB50260的規定。6.0.7海拔超過IOOOm的地區,配電裝置應選擇適用于高海拔的電氣設各、電瓷產品,其外絕緣強度應符合高壓電氣設備絕緣試驗電壓的有關規定。配電裝置設計應重視對噪聲的控制,降低有關運行場所的連續噪聲級。配電裝置緊鄰居民區時,其圍墻外側的噪聲標準應符合GB3096.GB12348等要求。及以上的配電裝置內設備遮欄外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超過lOkV/m,少部分地區可允許達到15kV/m,配電裝置圍墻外側(非出線方向,圍墻外為居民區時)的靜電感應場強水平(離地1.5m空間場強)不宜大于5kV/m, 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配電裝置應重視對無線電干擾的控制。在選擇導線和電氣設備時應考慮到降低整個配電裝置的9無線電干擾水平。配電裝置圍墻外 20m處(非出線方向)的無線電千擾水平不宜大于 50dB. 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電氣設備及金具在 1.1倍最高相電壓下,晴天夜晚不應出現可見電暈, HOW及以上電壓等級導體的電暈臨界電壓應大于導體安裝處的最高工作電壓。導體和電氣設備的選擇7.1 一般規定 設計選用的導體和電氣設備的最高電壓不得低于該回路的最高運行電壓,其長期允許電流不得小于該回路的可能最大持續工作電流。屋外導體應考慮日照對其載流量的影響。 驗算導體和電氣設備額定峰值耐受電流、額定短時耐受電流以及電氣設備開斷電流所用的短路電流,應按本工程的設計規劃容量計算,并應考慮電力系統遠景發展規劃。確定短路電流時,應按可能發生最大短路電流的正常接線方式計算。一般可按三相短路驗算,當單相或兩相接地短路電流大于三相短路電流時,應按嚴重情況驗算,同時要考慮直流分量的影響。驗算裸導體短路熱效應的計算時間,宜采用主保護動作時間加相應的斷路器全分閘時間。當主保護有死區時,應采用對該死區起作用的后備保護動作時間,并應采用相應的短路電流值。驗算電氣設備短路熱效應的計算時間,宜采用后各保護動作時間加相應的斷路器全分閘時間。 用熔斷器保護的導體和電氣設備可不驗算熱穩定 ;除用具有限流作用的熔斷器保護外,導體和電氣設備應驗算動穩定。用熔 斷器保護的電壓互感器回路,可不驗算動、熱穩定。 一般裸導體的正常最高工作溫度不應大于 700C,在計及日照影響時,鋼芯鋁絞線及管形導體不宜大于 80`Co特種耐熱導體的最高工作溫度可根據制造廠提供的數據選擇使用,但要考慮高溫導體對連接設備的影響,并采取防護措施。 驗算額定短時耐受電流時,裸導體的最高允許溫度,對硬鋁及鋁合金可取200'C,對硬銅可取3000C,短路前的導體溫度應采用額定負荷下的工作溫度。按回路正常工作電流選擇裸導體截面時,導體的長期允許載流堡,應按所在地區的海拔高度及環境溫度進行修正。導體采用多導體結構時,應計及鄰近效應和熱屏蔽對載流量的影響。 在正常運行和短路時,電氣設備引線的最大作用力不應大于電氣設備端子允許的荷載。屋外配電裝置的導體、套管、絕緣子和金具,應根據當地氣象條件和不同受力狀態進行力學計算。其安全系數不應小于表的規定。表 導體和絕緣子的安全系數7.2 導體的選擇 及以下電壓等級的軟導線宜選用鋼芯鋁紋線 ;330kV軟導線宜選用鋼芯鋁絞線或擴徑空芯導線 :500kV軟導線宜選用雙分裂導線。 在空氣中含鹽量較大的沿海地區或周圍氣體對鋁有明顯腐蝕的場所,宜選用防腐型鋁絞線或銅絞線。 硬導體可選用矩形、雙槽形和圓管形。 20kV及以下電壓等級回路中的正常工作電流在 4kA及以下時,宜選用矩形導體 ;在4kA-8kA時,宜選用雙槽形導體或管形導體:在8kA以上時宜選用圓管形導體。66kV及以下配電裝置硬導體可采用矩形導體,也可采用管形導體。110kV及以上配電裝置硬導體宜采用管形導體。7.2.4硬導體的設計應考慮不均勻沉陷、溫度變化和振動等因素的影響。7.3電氣設備的選擇7.3.1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的斷路器,宜選用真空斷路器或S幾斷路器;66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斷路器宜選用S幾斷路器。在高寒地區,S幾斷路器宜選用罐式斷路器,并應考慮SF6氣體液化問題。7.3.2隔離開關應根據正常運行條件和短路故障條件的要求選擇。7.3.3單柱垂直開啟式隔離開關在分閘狀態下,動靜觸頭間的最小電氣距離不應小于配電裝置的最小安全凈距B,值。7.3.4布置在高型或半高型配電裝置上層的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隔離開關宜采用遠方/就地電動操動機構。7.3.53kV-35kV配電裝置的電流互感器,宜選用樹脂澆注絕緣結構;66kV及以上配電裝置的電流互感器,根據安裝使用條件及產品制造水平,可采用油浸式、SF6氣體絕緣或光纖式的獨立式電流互感器;在有條件時(如回路中有變壓器套管、斷路器套管或穿墻套管等)宜采用套管式電流互感器。配電裝置內宜采用樹脂澆注絕緣結構的電磁式電壓互感器;66kV及以上配電裝置內宜采用油浸絕緣結構或SF6氣體絕緣的電磁式電壓互感器或電容式電壓互感器。及以下采用真空斷路器的回路,宜根據被操作的容性或感性負載,選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或阻容吸收器進行過電壓保護。及以上配電裝置內的過電壓保護宜采用金屬氧化物避雷器。 裝設在屋外的消弧線圈宜選用油浸式 ;裝設在屋內的消弧線圈宜選用干式。屋外支柱絕緣子和穿墻套管當有冰雪時,宜采用提高一級電壓的產品;對3kV-6kV者可采用提高兩級電壓的產品。配電裝置型式與布置8.1 最小安全凈距 屋外配電裝置的最小安全凈距宜以金屬氧化物避雷器的保護水平為基礎確定。其屋外配電裝置的最小安全凈距不應小于表 所列數值,并按圖 、圖 和圖8.1.卜3校驗。電氣設備外絕緣體最低部位距地小于2500mm時,應裝設固定遮欄。 屋外配電裝置使用軟導線時,在不同條件下,帶電部分至接地部分和不同相帶電部分之間的最小安全凈距,應根據表 進行校驗,并采用其中最大數值。 屋內配電裝置的安全凈距不應小于表 所列數值,并按圖 和圖 校驗。電氣 設備外絕緣體最低部位距地小于 2300mm時,應裝設固定遮欄。酉己電裝置中,相鄰帶電部分的額定電壓不同時,應按較高的額定電壓確定其最小安全凈距。屋外配電裝置帶電部分的上面或下面,不應有照明、通信和信號線路架空跨越或穿過;屋內配電裝置的帶電部分上面不應有明敷的照明、動力線路或管線跨越。 Ⅳ級污 穢地區、海拔高度大于2000m地區的330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配電裝置,當技術經濟合理時,可采用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IS)配電裝置或HGIS配電裝置。 地震烈度為 9度及以上地區的 110kV及以上配電裝置宜采用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IS)配電裝置。8.3布置8.3.1配電裝置的布置應結合接線方式、設各型式及發電廠和變電站的總體布置綜合考慮。電壓等級,一臺半斷路器接線,當采用軟母線或管型母線配雙柱式、三柱式、雙柱伸縮式或單柱式隔離開關時,屋外敞開式配電裝置應采用中型布置。斷路器宜采用三列式、單列式或“品”字形布置。電壓等級,雙母線接線,當采用軟母線或管型母線配雙柱式、三柱式、雙柱伸縮式或單柱式隔離開關時,屋外敞開式配電裝置應采用中型布置。斷路器宜采用單列式或雙列式布置。 電壓等級,雙母線接線,當采用軟母線配普通雙柱式或單柱式隔離開關時,屋外敞開式配電裝置宜采用中型布置。斷路器宜采用單列式布置或雙列式布置。HOW電壓等級,雙母線接線,當采用管型母線配雙柱式隔離開關時,屋外敞開式配電裝置宜采用半高型布置,斷路器宜采用單列式布置。 電壓等級,單母線接線,當采用軟母線配普通雙柱式隔離開關時,屋外敞開式配電裝置應采用中型布置。斷路器宜采用單列式布置或雙列式布置。 電壓等級,雙母線接線,當采用管型母線配雙柱式、三柱式隔離開關時,屋內敞開式配電裝置應采用雙層布置。斷路器宜采用雙列式布置。電壓等級,當采用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GIS)配電裝置時,GIS配電裝置應采用戶外低式布置,當環境條件特殊時,也可采用戶內布置。及以上配電裝置當采用管型母線時,管型母線宜選用單管結構。其固定方式可采用支持式或懸吊式。當地股烈度為度及以上時,宜采用懸吊式。支持式管型母線在無冰無風狀態下的撓度不宜大于(0.5-1.0)D(D為導體直徑),懸吊式管型母線的撓度可放寬。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線時還應分別對端部效應、微風振動及熱脹冷縮采取措施。8.4通道與圍欄8.4.1配電裝置通道的布置,應考慮便于設備的操作、搬運、檢修和試驗。220kV 及以上屋外配電裝置的主干道應設置環形通道和必要的巡視小道,如成環有困難時應具備回車條件。500kV屋外配電裝置,可設置相間道路。如果設備布置、施工安裝、檢修機械等條件允許時,也可不設相間道路。 半高型、高型布置的屋外配電裝置,當操動機構布置在零米時,上層可不設置維護通道。8.4.3普通中型布置的屋外配電裝置內的環形道路及500kV配電裝置內如需設置相間運輸檢修道路時,其道路寬度不宜小于3000mm, 配電裝置內的巡視道路應根據運行巡視和操作需要設置,并充分利用地面電纜溝的布置作為巡視路線。屋內配電裝置采用金屬封閉開關設備時,室內各種通道的最小寬度(凈距),不宜小于表所列數值:22 室內油浸變壓器外廓與變壓器室四壁的凈距不應小于表83石所列數值:對于就 地檢修的室內油浸變壓器,室內高度可按吊芯所需的最小高度再加 700mm,寬度可按變壓器兩側各加 800mm確定。 設置于室內的無外殼千式變壓器,其外廓與四周墻壁的凈距不應小于600mm。千式變壓器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IOOOmm,并應滿足巡視維修的要求。對全封閉型干式變壓器可不受上述距離的限制。但應滿足巡視維護的要求。 發電廠的屋外配電裝置,其周圍宜設置高度不低于1500mm的圍欄,并在其醒目的地方設置警示牌。 配電裝置中電氣設備的柵狀遮欄高度不應小于 1200mm,柵狀遮欄最低欄桿至地面的凈距,不應大于 200mm, 配電裝置中電氣設備的網狀遮欄高度,不應小于231700mm;網狀遮欄網孔不應大于40mmx40mm;圍欄門應裝鎖。在安裝有油斷路器的屋內間隔內除設置網狀遮欄外,對就地操作的斷路器及隔離開關,應在其操動機構處設置防護隔板,寬度應滿足人員的操作范圍,高度不低于 1900mme屋外裸母線橋,當外物有可能落在母線上時,應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防護措施。防火與蓄油設施及以下屋內配電裝置當未采用金屬封閉開關設各時,其油斷路器、油浸電流互感器和電壓互感器,應設置在兩側有實體隔墻(板)的間隔內:35kV以上屋內配電裝置的帶油設各應安裝在有防爆隔墻的間隔內。總油量超過100kg的屋內油浸變壓器,應安裝在單獨的變壓器間,并應有滅火設施。 屋內單臺電氣設備的油量在 100kg以上,應設置儲油設施或擋油設施。擋油設施的容積宜按容納20%油量設計,并應有將事故油排至安全處的設施,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設置能容納100%油量的儲油設施。排油管的內徑不應小于150mm,管口應加裝鐵柵濾網。8.5,3
屋外充油電氣設備單臺油量在
1000kg
以上時,應設置儲油或擋油設施。當設置有容納 20%油量的儲油或擋油設施時,應有將油排到安全處所的設施,且不應引起污染危害。當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時,應設置能容納 100%油量的儲油或擋油設施。儲油和擋油設施應大于設備外廓每邊各 1000mm。儲油設施內應鋪設卵石層,其厚度不應小于 250mm卵石直徑宜為 50mm-80mme當設 置有總事故儲油池時,其容量宜按最大一個油箱容量的100%確定。 廠區內升壓站單臺容量為 90000kVA及以上的油浸變壓器、220kV及以上獨立變電站單臺容量為 125000kVA及以上的油浸變壓器應設置水噴霧滅火系統、合成泡沫噴淋系統、排油充氮系統或其他滅火裝置。水噴霧、泡沫噴淋系統應具備定期試噴的條件。對缺水或嚴寒地區,當采用水噴霧、泡沫噴淋系統有困難時,也可采用其他固定滅火設施。油量為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變壓器之間的最小間距應符合表的規定。 當油量為
2500kg
及以上的屋外油浸變壓器之
Is]
的防火
ftil距不滿足表 的要求時,應設置防火墻。防火 墻的耐火極限不宜小于 4h。防火墻的高度應高于變壓器油枕,其長度應大于變壓器儲油池兩側各 l000mmo油量在2500kg及以上的屋外油浸變壓器或電抗器與本回路油量為600kg以上且2500kg以下的帶油電氣設備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5000mmo在防火要求較高的場所,有條件時宜選用非油絕緣的電氣設各。配電裝置中,建構筑物生產過程中火災危險性類別及最低耐火等級應符合要求(參見附錄C)o9配電裝置對建筑物及構筑物的要求9.1 屋內配 電裝置的建筑要 求 長度大于 7000mm的配電裝置室,應有 2個出口。長度大于60000mm時,宜增添 1個出口;當配電裝置室有樓層時, 1個出口可設在通往屋外樓梯的平臺處。 汽機房、屋內配電裝置樓、主控制樓、集中控制樓及網絡控制樓與油浸變壓器的外廓間距不宜小于 I0000mm,當其間距小于l0000mm,且在5000mm以內時,在變壓器外輪廓投影范圍外側各3000mm內的汽機房、屋內配電裝置樓、主控制樓、集中控制樓及網絡控制樓面向油浸變壓器的外墻不應開設門、窗和通風孔;當其間距在 5000mm-10000mm時,在上述外墻上可設甲級防火門,變壓器高度以上可設防火窗,其耐火極限不應小于屋內裝配式配電裝置的母線分段處,宜設置有門洞的隔墻。 充油電氣設備間的門若開向不屬配電裝置范圍的建筑物內時,其門應為非燃燒體或難燃燒體的實體門。 配電裝置室的門應為向外開的防火門,應裝彈簧鎖,嚴禁用門門,相鄰配電裝置室之間如有門時,應能向兩個方向開啟。配電裝置室可開固定窗采光,但應采取防止雨、雪、小動物、風沙及污穢塵埃進入的措施。配電裝置室的頂棚和內墻應作耐火處理,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地(樓)面應采用耐磨、防滑、高硬度地面。 配電裝置室有樓層時,其樓面應有防滲水措施。 配電裝置室應按事故排煙要求,裝設足夠的事故通風裝置。 配電裝置室內通道應保證暢通無阻,不得設立門檻,并26不應有與配電裝置無關的管道通過。 布置在屋外配電裝置區域內的繼電器小室,宜考慮防塵、防潮、防強電磁干擾和靜電千擾的措施。 配電裝置中各建、構筑物間最小間距應符合要求 (參見附錄D)o9.2 屋外配 電裝置架構的荷載條件要求 計算用氣象條件應按當地的氣象資料確定。 獨立架構應按終端架構設計,連續架構可根據實際受力條件分別按終端或中間架構設計。架構設計不考慮斷線。 架構設計應考慮正常運行、安裝、檢修時的各種荷載組合 :正常 運行時,應取設計最大風速、最低氣溫、最厚覆冰三種情況中最嚴重者 ;安裝緊線時,不考慮導線上人,但應考慮安裝引起的附加垂直荷載和橫梁上人的2000N集中荷載(導線掛線時,應對施工方法提出要求,并限制其過牽引值。使過牽引力不應成為架構結構強度的控制條件 );檢修時,對導線跨中有引下線的110kV及以上電壓的架構,應考慮導線上人,并分別驗算單相作業和三相作業的受力狀態。此時,導線集中荷載如下所述。單相 作業:330kV 及以下取1500N;500kV及以上取3500N.三相 作業:330kV 及以下每相取 1000N;500kV及以上每相取2000No 高型和半高型配電裝置的平臺、走道,應考慮 150N/m2的等效均布活荷載。架構橫梁應考慮適當的起吊荷載。 配電裝置的架構,宜設置上橫梁的爬梯。9.3 氣體絕緣金屬封閉開關設備 (GIS)配電裝 置對土建的要求 配電裝置室內應清潔、防塵,
GIS配電裝置室內地面宜采用耐磨、防滑、高硬度地面,并應滿足 GIs配電裝置設備對基礎不均勻沉降的要求。 配電裝置室內應配備 S凡氣體凈化回收裝置,低位區應配有SF6泄露報警儀及事故排風裝置。
配電裝置布置的設計,應考慮其安裝、檢修、起吊、運行、巡視以及氣體回收裝置所需的空間和通道。 屋內GIs配電裝置兩側應設置安裝檢修和巡視的通道,主通道宜靠近斷路器側,寬度宜為2000mm-3500m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滑板禮儀知識培訓
- 頂棚清洗施工方案模板
- 燒傷患者的液體管理
- 鹽堿地綠化施工方案
- 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環境工程土建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紐約大學《臨床輸血學檢驗技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然水源治理方案范本
- 《優化客戶交流的藝術》課件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學院《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實驗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c級危房加固施工方案
- 訂單延期交貨的相關處理規定
- 有機溶劑作業場所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使用規范
- 汽車維修工(中級)技能理論考試核心題庫(職校考試600題)
- 工商聯各項規章制度
- 瀘州老窖大學生入職培訓試題三
- Piper疲乏修訂量表附有答案
- 商洛市寶恒礦業有限公司商洛市商州區東窯溝鉛鋅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委托采購合同模板 第三方委托采購合同模板(六篇)
- YS/T 1109-2016有機硅用硅粉
- GB/T 4744-2013紡織品防水性能的檢測和評價靜水壓法
- 第三講 酒店組織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