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一節課件_第1頁
地理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一節課件_第2頁
地理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一節課件_第3頁
地理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一節課件_第4頁
地理必修三第四單元第一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區域經濟的發展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地理條件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以致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特點、布局和發展方向。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農業按生產對象分為什么?必修2中我們學習了有關農業的什么內容?農業的區位因素農業的地域類型不同的區域有不同的自然條件,適合發展不同的農業種植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副業綜合考慮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確定農業發展方向根據區域內部差異,合理布局農業1、地位: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林業生產基地和畜牧業生產基地。一、東北地區的地理條件2、位置、范圍

位置:東北地區位于我國的東北部,東、北、西面分別與朝鮮、俄羅斯和蒙古接壤,東北區所處的緯度位置較高,其最北端就是我國緯度最高的地方。(115°E——135°E)(38°N——56°N)

范圍:包括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部,是一個自然單元完整、資源豐富、內部經濟聯系密切的地區。(注:與政治區劃中的東北不同)3、地理條件(1)氣候條件——農業生產中最難以改造的自然條件類型溫帶濕潤半濕潤季風氣候特點熟制夏季暖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熱同期,年降水量達300——1000毫米一年一熟農作物易受到低溫冷害影響位置影響氣候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氣溫由南向北遞減思考: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分布呈現什么規律?海陸位置緯度影響氣候對東北農業生產的影響1、與我國東部主要農業地區相比,熱量條件對東北地區的農業生產有哪些影響?不利影響:農作物品種少,一年一熟,春秋兩季低溫冷害影響農作物生長和收成,冬季需要解決牲畜的御寒和飼料供應問題等。有利影響1、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農作物生長期長,利于營養成分的積累,農產品的品質較佳;2、冬季氣溫低,農作物病蟲害少,幾乎不需要施用農藥;3、土壤有機質易于積累,礦物質分解和淋溶作用弱,土壤較肥沃;4、積雪覆蓋時間長,春季積雪融化,可以緩解春旱。地形、土壤條件經緯度地形類型(2)地形、土壤條件地形特點:山環水繞、沃野千里

土壤肥沃:黑土、黑鈣土廣泛分布,土層渾厚,有機質含量高,有利于農業生產。主要地形山地平原高原西——大興安嶺北——小興安嶺東——長白山地南——遼河平原北——松嫩平原東——三江平原森林資源豐富,為我國三大林區之首土地資源豐富,居我國三大平原之首占全國平原的1/3:地勢平坦,降水較多,是優質草原牧場

(3)社會、經濟條件

①我國重要的工業基地:農牧興工、工促農牧②交通發達,對外聯系方便;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提供機遇。③開發較晚、人口密度低,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好二、農業布局特點

氣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自然條件差異及農業生產方式的不同因地制宜東北內部各具特點的農業布局農業生產的地域性突出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氣溫由南向北遞減思考:東北地區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氣溫分布呈現什么規律?熱量

4、為什么松嫩平原的積溫比西部的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高原要高?5、為什么大興安嶺的東坡比西坡和松嫩平原年降水量要豐富?2、東北地區自然條件南北向地域分異的主導因是:__________.3、東北地區自然條件東西向地域分異的主導因是:__________.大興安嶺的東坡是迎風坡,所以降水量比西坡和松嫩平原要豐富。松嫩平原比大興安嶺和呼倫貝爾高原的海拔低,因而積溫高。水分東北地區獨特的地理條件(氣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使得東北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林業基地和畜牧業基地。東北地區因地制宜,形成了三大農業生產區域平原地區是耕作農業區山區是林業和特產區高原是畜牧業區農業布局特點農業氣候上最大的缺點是低溫冷害,它是作物產量不高不穩的主要影響因素。低溫冷害年,作物平均減產約13%~35%。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遼南和遼西是我國早熟棉花的栽培北界大蘋果僅適于遼東半島和遼西栽培大興安嶺北部僅適于春小麥和早熟大豆的種植平原地區均可種植玉米、水稻、大豆等喜溫作物,一年一熟。熱量資源豐富的三、農業布局特點

耕作農業區林業和特產區畜牧業產區主要分布區主要農作物具體分布區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玉米、小麥、大豆、水稻①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種植比例逐漸減少。②小麥和大豆種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漸增多。③水稻多種植在遼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區以及東部山區的河谷盆地。④隨著育種和種植技術的進步,水稻種植已擴展到北緯50°以北的黑龍江沿岸。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林木、鹿茸、人參、蘋果、梨、柞蠶繭①大小興安嶺是我國最大的林區②長白山區是我國主要的鹿茸、人參等珍貴藥材產區,③延邊盛產蘋果、梨。④遼東低山丘陵和半島五陵區是我國最大的柞蠶繭產區。⑤遼南是重要的蘋果產區。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區草地、廣東農耕區三河牛、三河馬、紅牛①呼倫貝爾市三河地區的三河牛和三河馬,是聞名國內的良種。②松嫩平原西部是東北紅牛的商品生產基地,有良好的半農半牧飼養條件。③廣大農區的舍飼養畜業發展較快,主要飼養豬、肉雞、肉牛、奶牛等。牛奶及乳品業發展較快,并向專業化和規模化方向發展。三、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商品糧基地建設

美國商品谷物農業

區位優勢:優越的自然條件便利的交通地廣人稀高度發達的工業先進的科技1、地位:東北是我國最大的、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商品率達60%以上,占全國商品糧總量的1/4多。三江平原是我國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生產基地。2、特點:東北商品糧基地具有大規模專業化生產的突出特點

3、表現:⑴大規模機械化生產

農場經營規模大,有利于推廣先進技術,實現機械化生產東北地區成為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⑵地區專業化生產

農業生產的地區專業化是商品化的前提。在地理條件內部分異的基礎上,東北商品糧基地已經形成了糧食作物的地區專業化生產。

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主要分布在濕潤和半濕潤的東北平原地區。地區專業化生產水稻:東部的山間河谷盆地和遼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區小麥:北部地區,以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北部最集中。小麥以春小麥為主玉米:松嫩平原,這里已經形成我國著名的“玉米帶”讀“東北區自然地理環境概況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山脈的名稱:

A.

,B.

,C.

。(2)寫出河流的名稱:

D.

,E.

,F.

G.

。(3)寫出平原的名稱;甲

,乙

,丙

。(4)東北商品糧基地建設有利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各有哪些?自然條件:平原廣闊;土壤肥沃;夏季光熱充足。社會經濟條件:人均耕地面積大;糧食商品率高;機械化程度高,勞動生產率較高;國家政策支持。

(1)分析東北商品糧基地糧食商品率比較高的主要原因。

東北地區的大型國營農場集中,農業機械化水平和地區專業化生產水平高,糧食總產量居全國首列,東北地區人均糧食占有量高.(2)東北平原不僅現在是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而且將在我國的商品糧供應方面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你認為這一論點有道理嗎?為什么?我國人口不斷增加,耕地不斷減少,東北地區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較高,更具有農業規模經營的基礎。同時,伴隨著全國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業化步伐。東北的商品糧基地將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主要依托。(3)東北平原土壤肥沃,但與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糧食單位面積產量較低,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東北地區的農業土地資源豐富,質量好,歷史上農業總產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擴大耕地面積,耕作粗放,農田基本建設差,投入低,再加上春旱、秋澇、低溫冷害等自然災害頻繁,因此糧食單位面積產量普遍低而不聞。而長江三角洲地處亞熱帶水網地帶,地勢低平,田塊破碎,人口稠密,稻作歷史悠久,田間管理經驗豐富,故糧食單位面積產量較高。2.東北地區中部是玉米的集中產區,被稱為中國的“玉米帶”。比較中國玉米帶和美國玉米帶的自然條件差異。相同點:我國玉米帶與美國玉米帶的農業地域類型相同,均為生產規模較大、機械化程度和商品率高的商品谷物農業;兩地均有適合農業發展的優越自然條件: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高溫多雨,適合玉米生長;兩地的種植結構都以玉米為主,玉米面積比重都在50%以上,玉米單產都很高。不同點:經營方式不同,我國玉米帶的農場為國營農場,美國的農場一般為家庭農場;美國玉米帶的區域專業化和經營專業化以及現代化程度均高于我國;此外,我國玉米帶所處的緯度相對較高,自然條件相對差,單產相對較低,這主要與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有關。五、農業發展方向

1、東北地區農業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可持續發展方向問題:人口激增━→高強度的農林開發━→土地的不合理利用━→農業生態環境退化可持續發展方向:必須從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入手,堅持開發、利用與治理、保護相結合,堅持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五、農業發展方向

2、東北地區內部不同區域農業發展方向與重點的比較

農業區域農業發展方向農業發展重點平原區西部草原區山區面向國內大宗農產品需求市場,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以確保國家糧食需求。以增強抗衡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市場能力為重點,發展適應加工需要的優質、專用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促進糧食轉化,延長產業鏈條圍繞生態建設與增加農牧民收入兩大主題,結合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實施,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草業經濟,推動退耕、退牧和圍欄限牧工程的順利實施,發展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以森林資源保育為核心,在抓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同時,多元開發特色農業產品,在半山區實現“立體開發”,在山區發展特色農業和特產品配套加工業林木、人參、養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藥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經濟作物,實現由原料型生產向原料及產品加工并舉的轉變。隨著退耕還林、退耕還草和濕地保護工程的實施,東北地區靠擴大耕地面積(開墾荒地)來增加糧食產量的途徑將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東北地區在全國商品糧供應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徑有哪些?參考下一個標題“農業發展方向”中的“平原區農業發展方向”中相關內容。圖4.16所示的基塘生產將哪些產業聯系起來?哪些副產品(或廢棄物)被充分利用起來?這種聯系對農村經濟發展有什么作用?基塘生產環節將種植業(桑、蔗等)、養殖業(養蠶、養魚)、工業(絲廠、糖廠)等幾種產業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在此環節中,塘泥、蠶沙(蠶屎)、蠶蛹、繅絲、濾泥、蔗葉等副產品被充分的回收利用。養蠶業、蔗糖加工業同塘魚養殖業緊密結合,作為一種綜合的經營,幾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揚長補短,有機地循環聯系起來。基本上解決了桑、蔗的肥料和蠶、魚的飼料問題。不僅養蠶、蔗糖加工和養魚生產穩定,而且成本也大大降低。這樣的連環性生產體系能夠充分地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創造出最大的經濟效益,同時保證了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如果把圖示的基塘生產看作一個生態系統,那么,系統內的養分是怎樣循環的?該系統的生產是否會造成環境污染?為什么?以桑基魚塘為例,其系統內部的養分基本循環是:塘基種桑、塘內養魚、桑葉喂蠶,蠶桑廢棄物和蠶蛹喂豬,蠶沙喂魚,魚池中的塘泥肥桑,蠶繭加工后銷售市場。基塘之間一環扣一環,相互制約、相互促進。這樣一種生產方式既克服了當地洼地水澇之弊,而且前一環節的廢物成為后一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