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市永寧中學2023屆高三歷史復習精選專題鞏固練(人民版,含解析):選修三專題三第二次世界大戰1.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有人問丘吉爾對蘇德戰爭持什么態度,他說:“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獄,我至少要發表一篇同情魔王的聲明。”這說明丘吉爾的外交準則是()A.放棄綏靖政策
B.根據英國利益調整外交政策
C.仇視社會主義蘇聯
D.對德國入侵蘇聯表示同情2.圖1和圖2分別是20世紀兩次國際會議的歷史記錄。從圖1到圖2的會議,英、法兩國對德國的態度變化是()圖1巴黎和會圖2慕尼黑陰謀A.從爭霸到結盟B.從結盟到扶植C.從宰割到縱容D.從對抗到聯合3.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在于()A.法西斯國家對戰爭準備不足B.封建專制主義不得人心C.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已經形成D.法西斯主義違背歷史進步潮流4.德國進攻波蘭之時,英國政治家反復強調“波蘭作為一個殉難者比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更有利于英國”。這位政治家發表這一言論時主要考慮的是()A.波蘭滅亡之后可以利用德國進攻蘇聯B.波蘭的滅亡無損于英國的利益C.幫助波蘭維持獨立會消耗英國國力D.波蘭保持獨立會打破歐洲大陸均勢5.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標志是()A、《大西洋憲章》的發表B、《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C、《開羅宣言》的發表D、《波茨坦公告》的發表6.《羅素——愛因斯坦宣言》發表的背景是()A.二戰后,美國挑起“冷戰”,以核武器進行恫嚇B.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提出“和平共處”的基本原則C.華約組織成立,兩大軍事集團對峙,戰爭危險增大D.70年代美國侵越戰爭升級,美國人民掀起大規模反戰和平運動7.20世紀30年代是國際風云變幻的年代,圍繞著如何將本國從經濟危機的泥潭中挽救出來、如何保障本國利益等問題,一些有影響力的大國采取了特殊的外交政策()A.譏諷了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B.諷刺了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C.揭示了西方社會的和平思潮D.反映了法德兩國之間的矛盾8.二戰后,促使韓、日經濟快速發展的相同因素是:()
A采用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
B利用本國的廉價資源吸引外國投資
C利用西方國家經濟轉型的有利時機
D接受國外大量軍事訂貨9.“這些陰謀家,在西班牙問題上,在中國問題上,在奧地利和捷克問題上,不但并無絲毫制止侵略的意思,而且相反,縱容侵略,挑撥戰爭,使人為鷸蚌,己為漁人,美其名曰'不干涉',實則是'坐山觀虎斗'。世界上多少人被張伯倫及其伙伴的甜蜜演說所蒙蔽,而不知道他們笑里藏刀的可怕。”——《毛澤東選集》,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下列的表述不正確的是()A.材料主要批判的是英法等國推行的“綏靖政策”B.二戰的爆發,標志著該政策達到頂峰C.材料中的“西班牙問題”是指西班牙人民反德意法西斯的斗爭D.他們“坐山觀虎斗”的結果是法西斯的侵略從局部蔓延到全世界10.1943年北非戰爭結束后,美英聯軍下一步的重大行動是()
A.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B.在西西里島登陸
C.在易北河與蘇軍會師
D.進行柏林戰役
11.德國和日本都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兩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原因相同B.兩國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目的相同C.兩國在二戰中進行了密切的軍事協作D.兩國戰敗的主要原因都是軍事實力不足12.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下述五次戰役的順序是()①莫斯科戰役②諾曼底登陸③不列顛之戰④中途島海戰⑤斯大林格勒戰役A.③④①⑤②B.①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②D.③①⑤②④13.二戰是人類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具有劃時代的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二戰()A.消除了國際秩序中的大國強權色彩B.促成了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C.終結了帝國主義在世界的殖民統治D.促進了世界政治經濟的制度化進程14.帝國主義國家在20世紀20年代一邊高唱裁軍的調子,一邊又在擴軍備戰,這說明:A帝國主義以自己的利益為標準,高調只是騙人的()B帝國主義既準備裁軍又準備作戰C帝國主義隨時都可以裁軍,又可以作戰D帝國主義很好的解決了裁軍與擴軍的矛盾15.1941年簽署的《大西洋憲章》中,英美兩國宣布:“兩國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面的擴張”“不同意未經本民族同意的領土變遷”“尊重各民族自由選擇政府的權利。”對此主張的正確評價是()①英美暫時放棄了殖民擴張的政策②反映了反法西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③英美暫時放棄了同蘇聯對抗的政策④成為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基礎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16.英國衛報報道,2013年4月17日下午,英國前首相撒切爾夫人葬禮在倫敦圣保羅教堂舉行,為表示“深切敬意”,英國議會決定,葬禮期間讓大本鐘及威斯敏斯特宮大鐘“靜音”。A.曾是英國國家權利的核心B.使英國擺脫經濟危機困擾C.因為社會福利制度受民眾愛戴D.有利于英國的發展與崛起17.“杜魯門主義”是美國對外政策轉變的完成,這一轉變是指開始()A.對蘇聯發出了戰爭叫囂B.放棄了維護雅爾塔體系的政策C.由局部擴張轉向全球擴張D.發出了進行“冷戰”的信號18.通常意義上來說,這種政治統治是最不穩固的,因為其壽命往往跟統治者自身壽命相當,而且經常根據統治者自身好惡來決定國家政策。再加上政治家對于權力的固有貪婪,強人的末路就成為了人類歷史最富有規律性的事件之一。下列史實與“這種政治統治”相一致的是()A.秦亡漢興B.斯大林模式的確立與廢止C.納粹德國的興亡D.南京國民政府的興衰1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日本投降后,美國針對日本的“大東亞圣戰”說,提出了“太平洋戰爭史觀”,以澄清民眾對戰爭的“模糊觀念”。“太平洋戰爭史觀”的主要觀點圈定在以下幾個方面:⑴日本對外發動的侵略戰爭始于九一八事變,經七七事變到最后發動太平洋戰爭,對外戰爭是連續性的。⑵日本侵略的主要目標是在中國。⑶美國為戰勝日本帝國主義作出了“最大貢獻”。⑷以軍部為中心的軍國主義是侵略戰爭的主要責任者,天皇、宮中派(天皇身邊的重臣)、財界、輿論界等屬于“穩健派”,是軍國主義的“對立勢力”。⑸強調日本帝國主義者“隱瞞了事實”,“欺騙了民眾”。請回答:①舉例說明在“大東亞圣戰”中,日本帝國主義者“隱瞞了事實”,“欺騙了民眾”。②你如何理解美國的“太平洋戰爭史觀”?20.材料一:當德國于1940年橫掃低地國家和阿登高原時,是在3034架飛機、2580架坦克、1萬門大炮和4000輛卡車的配合掩護下進行的。但在法國崩潰后短短幾年內,美國卻制造出軍用飛機296429架坦克102351輛大炮372431門卡車2455964輛軍艦87620艘貨船5425艘飛機炸彈5822000噸小武器彈藥44000000000發1943年德黑蘭會議上,斯大林元帥舉杯祝酒時說:“為美國的生產干杯,沒有美國的生產,這場戰爭就會失敗!”材料二:1946年8月6日,毛澤東在和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指出著名的論斷“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斯特朗又反問了毛澤東一句:“如果美國政府決定使用原子彈干涉呢?"毛澤東回答:"原子彈也是紙老虎,決定戰爭勝利的是人民,不是一兩件新式武器。”(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當時美國為什么能夠獲得斯大林如此高的評價?(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綜合分析影響戰爭勝敗的因素有哪些。21.材料一1916年5月底,英、德之間爆發的日德蘭海戰是一戰期間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被稱為“大炮巨艦”的高峰。在戰斗中,英國出動了約150艘軍艦,德國出動了約100艘軍艦。雖然最后英國艦隊的損失大于德國艦隊,但英國海軍仍然掌握著制海權,迫使德國海軍龜縮在海港中,只能派出潛艇四處活動,尋機擊毀英國的艦船。材料二中途島海戰在二戰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戰爭中美日雙方的兵力對比極其懸殊:日本方面集結了8艘航空母艦,11艘戰列艦,80余艘巡洋艦、驅逐艦和700余架艦載機;美國方面3艘航母,23艘巡洋艦和驅逐艦,200余架艦載機。結果美軍用1艘航母和l00余架飛機的代價,使日軍損失了4艘航母、300余架飛機和大量訓練有素的飛行員。之后,日軍開始喪失了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摘編自《20世紀著名的世界海戰》(1)結合材料一、二,分析兩次海戰的異同。(2)有人從這兩次海戰中得出認識:戰爭中,戰略的勝利往往比戰術的成果更重要。試再舉一例加以說明。22.2023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法西斯主義給全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讀下圖并回答問題: 圖1正在燃燒的德國國會大廈圖2諷刺德軍開進萊茵非軍事區的漫畫 圖3軍國主義化的日本少年 圖4南京大屠殺中的一幕(1)上圖分別說明了法西斯主義的哪些特點?(3)反法西斯國家為了扼制、打擊法西斯主義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有何啟示?(4)有人說:“法西斯主義實質上也是一種恐怖主義。”你是怎樣理解的?請說明理由。23.材料第十六條(一)聯盟會員國如有不顧本約……所規定而從事戰爭者,則據此事實,應視為對于聯盟所有其他會員國有戰爭行為。其他會員國應即與之斷絕各種商業上或財政上之關系,禁止其人民與破壞盟約國人民之各種往來,并阻止其他任何……聯盟會員國或非會員國之人民與該國人民之財政上、商業上或個人之往來。——《國際聯盟盟約》從1934年開始,意大利軍隊不斷在索馬里與埃塞俄比亞邊境挑釁,導致流血沖突。1935年1月3日,埃塞俄比亞向國際聯盟理事會提出控訴。……10月7日,國聯宣布意大利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對意大利進行經濟和財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沒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對希特勒說:“如果國際聯盟把對意大利的經濟制裁擴大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亞。”——馬世力《世界史綱》(1)據材料,概括國際聯盟提出的維護世界和平的原則,并結合所學知識全面評價國際聯盟的作用。(2)試從成員國構成的角度,說明聯合國為何更具“普遍性、廣泛性”。24.歐洲本身正在被外來的兩個大國蘇聯與美國劃分成東、西兩大勢力范圍,在地理上、政治制度上和意識形態方面都被一分為二,“被戰火摧毀的幻滅的歐洲,匍匐在華盛頓和莫斯科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之下”。這種形勢與人們所熟悉的19世紀和20世紀初歐洲全球霸權的格局實在是驚人的相反。當時,全世界的人們都已習慣于歐洲列強對整塊整塊的大陸進行瓜分,甚至認為這就是國際事務正常秩序的一部分。二戰后,無論歐洲的大國還是小國愿意與否,在決定其外交政策的時候,都不僅要考慮自己的國家利益和歷史傳統,也必須考慮東西方對峙這一重要因素,而且其經濟恢復和國家安全都要分別依靠與蘇聯和美國的結盟才能辦到。與此同時,伴隨著歐洲世界霸權的消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奮起“對西方造反”,從而使爭取主權平等,政治獨立,種族平等,經濟公正和文化解放這五大主題為基本內容的非殖民化進程,終于以始料不及且無法控制的速度席卷了所有殖民帝國,并進而引發了“全球大分裂”。(1)根據材料,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發生的主要變化(2)結合所學知識,簡評“二戰”后世界格局的變化參考答案1.B【解析】略2.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所學,巴黎和會是一場帝國主義戰勝國宰割戰敗國的分贓會議。而慕尼黑陰謀則是綏靖政策的頂峰。綏靖政策本質是縱容侵略。故選C。考點: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慕尼黑陰謀”3.C【解析】試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團結戰斗和世界人民的支持。故選C。考點: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原因點評: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高考命題的重要考點,命題方式往往是以重大事件的地位或影響作為題干,考查慕尼黑會議、三個大規模突襲戰例、《聯合國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戰役、諾曼底登陸、雅爾塔會議以及日本投降等知識要點。綜合大題往往是考查二戰的進程(爆發、擴大、最大、轉折、結束)和歷史感想。需要特別注意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中國的抗日戰爭相結合進行綜合命題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4.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二戰的理解。從材料的信息來看,這主要反映了這位政治家發表這一言論時主要考慮的是波蘭滅亡之后可以利用德國進攻蘇聯。其它與材料不相符合。所以選A。5.B【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基本的記憶能力。《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是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的標志。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宣言表示贊成《大西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強調戰勝共同敵人的重要性;簽字國保證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與德意日法西斯國家作戰,與盟國合作,不單獨同敵人締結停戰協定或和約;現在或可能將在戰勝法西斯主義的斗爭中給予物質上援助和貢獻的其他國家可加入本宣言。宣言的簽署和發表,標志著國際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故本題選B。6.C【解析】略7.B【解析】略8.A【解析】仔細分析可以看出,B、C不符合日本,日本沒有太多廉價資源,它是在五十年代就開始發展起來的,西方國家經濟轉型的有利時機是出現于六七十年代。而D不符合韓國。只有A是兩國共同的因素。9.B【解析】略10.B【解析】本題旨在考查考生對二戰進程的基本掌握能力。題干給出的條件是1943年北非戰爭結束,下一步便是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島登陸。A項是1944年諾曼底登陸后開辟的;C項是1945年4月易北河會師,同時進攻柏林。分析可知B項符合史實要求。思維誤區:要對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和發展脈絡有一個清晰的掌握是解答此類題型的關鍵。11.C【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日本參加一戰是為了自身利益,與德國是不同的,排除A;德國法西斯的崛起,發動了世界大戰,而日本是為了轉嫁國內矛盾,發動了世界大戰,排除B;不管是德國還是日本軍事實力都是非常雄厚的,排除D。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德國和日本都是盟友,都進行了密切的軍事合作,所以答案選C。考點: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和日本12.C【解析】試題分析:莫斯科保衛戰(1941年9月-12月)是德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德軍“閃電戰”的破產;諾曼底登陸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6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在西線戰場發起的一場大規模攻勢,諾曼底登陸成功,美英軍隊重返歐洲大陸,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略態勢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不列顛之戰是1940年6月英德空軍在英倫上空上演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空戰;中途島海戰(1942年5月)成為太平洋戰場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1942年7月-1943年2月)不僅使蘇德戰場局勢發生了根本轉變,而且對推動整個反法西斯戰局的變化也具有深遠的意義。故答案選擇C項。考點:本題考查二戰中的重大戰役。點評:關于二戰中的重大戰役,除了熟記戰役發生的基本概念(時間、地點、交戰雙方、結果)外,還重要重點把握這些戰役對整個二戰的影響。13.D【解析】試題分析:A項錯誤,與史實不符合,二戰后建立的兩極格局仍然是大國強權的政治格局。B項是無關項。C項明顯錯誤,與史實不符合,二戰后帝國主義的殖民統治還存在著。故答案選擇D項。考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二戰的積極影響14.A【解析】略15.D【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二戰的理解。由“兩國不追求領土或其他方面的擴張”“不同意未經本民族同意的領土變遷”“尊重各民族自由選擇政府的權利。”得知①②③④都是正確的。所以選D。16.【解析】試題分析:A錯誤,因為英國國家權力的中心在議會的下院;B錯誤,因為題目中的兩位首相都沒有解決該問題的史實;C錯誤,因為丘吉爾首相不符合;D正確,因為兩位首相所作所為都為英國的崛起和發展做出了貢獻。考點:羅斯福新政和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等國本主義的新變化?撒切爾夫人;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17.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杜魯門主義本質的理解。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標志著美蘇“冷戰”的開始。結合背景分析可知,二戰前的美國孤立主義盛行,經歷二戰,美國成為世界上經濟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開始推行稱霸全球的戰略。蘇聯是當時唯一能與美國相抗衡的國家,成為美國稱霸全球的最大障礙。杜魯門主義的出臺,是美國走出美洲,稱霸全球的宣言書。18.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納粹德國的興亡。由“因為其壽命往往跟統治者自身壽命相當,而且經常根據統治者自身好惡來決定國家政策。再加上政治家對于權力的固有貪婪,強人的末路就成為了人類歷史最富有規律性的事件之一。”得知只有納粹德國的興亡符合題意。其它是錯誤的。所以選C。19.①如對南京大屠殺的宣傳和報道。(4分)②“太平洋戰爭史觀”指出日本發動的戰爭屬于侵略戰爭;中國是最大的戰爭受害者;突出美國的歷史地位和最大貢獻,助長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囂張氣焰;誤導了日本國民對被侵略國家、人民的加害責任。“太平洋戰爭史觀”是片面的,不能真正澄清民眾的“模糊觀念”。(11分)【解析】略20.【解析】試題分析:(1)二戰中美國生產了大量的軍事裝備,成為了民主國家的兵工廠,為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美國的巨大的工業生產能力也為斯大林所贊揚。(2)現代戰爭雖然強大的軍事實力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此外,更重要的還有戰爭的性質和人心相背、正確的戰略戰術、軍隊的管理水平等都會對戰爭造成影響。考點: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歷史意義。21.(11分)(1)同:失敗的一方都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2分)異:中途島海戰規模更大,雙方兵力對比更加懸殊;中途島海戰中出現了航母戰斗群,在爭奪制海權的同時也爭奪制空權。(4分)(2)舉例:1941年12月,日軍突襲珍珠港。(1分)說明:戰術上,日軍重創美太平洋艦隊,取得重大勝利;但戰略上,日本的行動把強大的美國拖入二戰,客觀上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日本的失敗。(4分)(例子和說明只要能符合題意即可)【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1)日德蘭海戰和中途島海戰的相同點是指失敗的一方都失去了戰場的主動權,慢慢的走向了失敗,是各自戰爭的重要轉折點。不過中途島海戰規模更大,雙方兵力對比更加懸殊;中途島海戰中出現了航母戰斗群,在爭奪制海權的同時也爭奪制空權。例如,中途島海戰在二戰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戰爭中美日雙方的兵力對比極其懸殊。(2)1941年12月,日軍突襲珍珠港就是戰爭中,戰略的勝利往往比戰術的成果更重要的一個非常典型的歷史事件。在戰術上,日軍重創美太平洋艦隊,日本是取得重大勝利;但是在戰略上,日本的行動把強大的美國拖入二戰,客觀上促進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加速了日本的失敗。1941年12月,日軍突襲珍珠港就是戰爭中日本即是勝利者,僅僅是在戰術上,而在戰略上卻是日本走向失敗的開始。考點: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戰?日德蘭海戰;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途島海戰22.(1)制造恐怖事件,建立獨裁統治;踐踏國際公約,進行武裝侵略;推行軍國主義,實行全民軍事化;殘酷屠殺被占區人民。(2分)(2)形成了歐、亞戰爭策源地,加速了二戰的爆發。(2分)(3)舉措: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組織諾曼底登陸等戰役,協同作戰;召開德黑蘭等國際會議,一致行動。(2分)啟示:反法西斯主義需要世界不同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國家相互配合,相互協作,聯合行動。(1分)(4)肯定:法西斯主義者制造恐怖活動,危及全人類的生存和安全。否定:法西斯主義對內獨裁、對外擴張,是一種國家行為,手段上帶有恐怖性質,但不能等同于恐怖主義。(3分)【解析】本題命題角度較好,把法西斯主義和恐怖主義結合在一起,體現出很強的時代感,并且有很好的測試功能,考查了學生的歸納、概括、分析、評價歷史問題的能力。23.(1)原則:集體安全;經濟制裁。(4分)評價:雖對維護和平有一定的進步意義,但從國聯對意大利入侵行為的“制裁”有名無實來看,國聯未能有效地遏制侵略,維護和平(3分);國聯受到英法等大國的操縱,成為其推行綏靖政策的工具。(2分)(2)說明:聯合國成員國多;世界主要大國都參加了聯合國;國際聯盟主要被少數西方大國所控制,在聯合國中廣大發展中國家則成為一支越來越重要的力量。(6分)【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題干要求及材料信息,本問主要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對相關國際組織——對國聯歷史作用的認識和評價。根據材料關鍵信息“聯盟會員國如有不顧本約……所規定而從事戰爭者”、“斷絕各種商業上或財政上之關系”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聯所具有的原則,主要體現在:A.注重成員國的集體安全;B.對違背盟約的成員國給予嚴厲的經濟制裁。根據材料關鍵信息“所規定而從事戰爭者,應視為對于聯盟所有其他會員國有戰爭行為”、“制裁的物品中沒有包括石油”這樣來認識國聯在維護世界和平等方面的作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母嬰用品專業代購服務合作協議
- 遺產糾紛調節協議書
- 裝修公司結算協議書
- 銀行承兌抽屜協議書
- 酒店經營合伙協議書
- 首飾工廠訂購協議書
- 鄉村黨建宣傳欄協議書
- 餐廳設備租售協議書
- 跳舞團隊免責協議書
- 解除勞務協議協議書
- 轉讓店鋪輪胎協議書
- 2025年遼寧省盤錦市中考數學二模試卷
- 完整版新修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課件)
- (區縣版)-中小學教輔材料征訂專項整治工作方案
- 文員崗位筆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制冷工職業技能競賽參考試題庫(共500題含答案)
- 2024年河北承德辰飛供電服務有限公司招聘真題
- 小米集團2024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ESG)
- 手機媒體概論(自考14237)復習題庫(含真題、典型題)
- 晶圓缺陷檢測算法-全面剖析
- 江蘇省蘇、錫、常、鎮2025年高考物理三模試卷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