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筑設備與識圖緒論(xùlùn)精品資料一、學習建筑設備與識圖的課程(kèchéng)目的現代建筑使用價值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建筑內部設備功能的完善程度,因此建筑專業(zhuānyè)的技術人員也應該學習建筑設備方面的知識精品資料二、建筑設備與識圖的主要(zhǔyào)內容(一)暖衛空調設備建筑給排水供暖(ɡònɡnuǎn)與燃氣供應通風與空調(二)建筑供電、建筑電氣與建筑智能化精品資料三、建筑設備的現狀及發展(fāzhǎn)近幾年,我國建筑設備領域發展迅速,美觀(měiguān)、適用、功能齊全的新型設備不斷涌現例如:節水型衛生潔具;變頻調速泵等精品資料學習(xuéxí)建筑設備與識圖的要求注意學好相關的專業知識,電工基礎、機械基礎、工程制圖等按現行的標準、規范、手冊,結合當地建筑工程實際情況利用參觀及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各種建筑設備,來增加感性認識(gǎnxìngrènshi),使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學習建筑專業的有關課程時,將各種系統的管道、設備及部件置于建筑中,以便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能與設備安裝、調試、施工協調配合精品資料第一篇暖衛空調設備與識圖第一章建筑(jiànzhù)給排水精品資料第一節室內(shìnèi)給水系統一、室內給水系統(xìtǒng)的分類二、室內給水系統(xìtǒng)的組成三、室內給水系統(xìtǒng)的水壓四、室內給水方式精品資料建筑給水又稱建筑內部給水,也稱室內給水,包括(bāokuò)生活給水系統消防給水系統和熱水供應等。其任務是選擇使用經濟、合理、安全、先進的給水系統,將水自城鎮給水管網輸送到生產生活和消防用水設備處、并滿足各用水點對水質水量、水壓的要求。精品資料一、室內給水系統(xìtǒng)的分類給水系統生活給水系統生產給水系統消防給水系統精品資料生活給水(jǐshuǐ)系統目的:供民用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內的飲用,烹飪,洗滌,沐浴等生活用水所設的用水系統。 要求(yāoqiú):1.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 2.水壓、水量滿足需求精品資料生產(shēngchǎn)給水系統目的:在工業生產方面生產設備用水的系統(xìtǒng),像冷卻水、鍋爐用水等 要求:1.水質須符合生產工藝的要求冷卻水,空調用水,洗衣房用水要求較低2.當與生活用水的水質要求不同時,可設分質給水系統(xìtǒng)。精品資料消防(xiāofáng)給水系統供給各類消防設備滅火用水。水質低于飲用水標準,但必須保證足夠的水量和水壓。其他(qítā)給水系統形式:生活-生產給水系統、生活-消防給水系統、生產-消防給水系統、生活-生產消防給水系統等。精品資料二、室內(shìnèi)給水系統的組成建筑內部給水系統一般由引入管、給水管道、給水附件、給水設備、配水設施和計量(jìliàng)儀表等組成引入管——又稱進戶管,從室外給水管網的接管點引至建筑物內的管段干管——是連接引入管月給水立管的管段立管——是將干管送來的水沿垂直方向輸送至各樓層的配水支管的管段配水支管——是將水從立管輸送至各用水設備的管段精品資料水表節點——安裝在引水管上的水表及其前后設置的閥門和泄水裝置的總稱給水附件——包括各種閥門、水錘消除器、過濾器、減壓孔板的管路附件升壓和貯存設備——水泵、水箱或氣壓裝置及貯水池等。室內消防設備——消火栓,或自動(zìdòng)噴淋滅火裝置等精品資料精品資料三、室內給水(jǐshuǐ)系統的水壓室內給水系統必須保證(bǎozhèng)足夠的水壓,才能將用戶需要的水量輸送至建筑內最不利配水點(通常為距引入管起端最高、最遠點)的配水龍頭或用水設備處精品資料四、室內給水(jǐshuǐ)方式(一)直接給水方式(二)設有水箱(shuǐxiāng)的給水方式(三)設水泵的給水方式(四)貯水池、水泵和水箱(shuǐxiāng)聯合工作的給水方式(五)氣壓給水裝置的供水方式(六)變頻調速水泵的給水方式精品資料(一)直接給水(jǐshuǐ)方式由室外給水(jǐshuǐ)管網直接供水。適用于室外給水(jǐshuǐ)官網水壓、水量,在一天內任何時候都能滿足用戶要求時采用。優點:給水(jǐshuǐ)系統簡單、投資少、安裝維修方便、充分利用室外管網水壓,供水較為安全可靠缺點:系統內部無貯備水量,當室外管網停水時,室內系統立即斷水精品資料精品資料(二)設有水箱的給水(jǐshuǐ)方式當一天內室外(shìwài)管網壓力大部分時間能滿足要求,僅在用水高峰時刻,由于用水量增加,室外(shìwài)管網中水壓降低而不能保證建筑的上層用水時,可采用此方式。精品資料精品資料分區(fēnqū)供水方式分區常見于高層建筑,室外管網的壓力只能滿足低層用戶的用水,無法(wúfǎ)供應高層用戶的用水,必須進行分區。可以是低層用戶由室外管網供水,高層由水箱。也可以是全部由水箱供水,注意減壓。精品資料精品資料(三)設水泵的給水(jǐshuǐ)方式單設水泵的給水方式:城市管網水壓經常性不足。特點:系統簡單,供水可靠,無高位水箱荷載,維護管理簡單,但無法調節(tiáojié)水量,消耗能源,費用高。精品資料水泵給水(jǐshuǐ)方式1特點:系統簡單,供水可靠,無高位(ɡāowèi)水箱,但耗能較多。為了充分利用室外管網壓力,節省電能,當水泵與室外管網直接連接時,應設旁通管。適用場所:室外給水管網的水壓經常不足時采用.精品資料精品資料水泵(shuǐbèng)給水方式2特點系統簡單,供水可靠,無高位水箱,但耗能多。適用(shìyòng)場所水壓經常不足,用水較均勻,且不允許直接從管網抽水時采用。精品資料精品資料(四)貯水池、水泵和水箱聯合(liánhé)工作的給水方式室外管網壓力經常性或周期性不足,室內用水很不均勻時,可采用此方式。優點:水泵能及時向水箱供水,可縮小水箱的容積,又因為有水箱的調節作用,水泵的出水量穩定,能保持在高效區運行同樣該系統一般(yībān)設置貯水池,水泵從貯水池抽水。精品資料精品資料(五)氣壓(qìyā)給水裝置的供水方式城市管網水壓經常性不足,不易設高位水箱的建筑,利用密閉壓力容器內空氣的可壓縮性,儲存調節和壓送水量,其作用相當于高位水箱和水塔。優點:設備可以設在建筑物的任何位置,水質不易受污染,投資省,建設周期短,便于自控。缺點(quēdiǎn):給水壓力波動大,管理運行費用高,可調節性小精品資料精品資料(六)變頻調速水泵的給水(jǐshuǐ)方式原理:變頻器根據管網需要供水量的變化,采用(cǎiyòng)無級調節水泵電動機的轉速來調節輸出流量,并保證管網壓力恒定精品資料布置(bùzhì)形式根據(gēnjù)管網形狀枝狀:室內給水管網宜采用枝狀管網,單向供水。環狀:不允許斷水的建筑或生產設備。根據(gēnjù)供水干管的布置位置上行下給式下行上給式中分式精品資料上行(shàngxíng)下給式特征及使用范圍水平配水管敷設在頂層頂棚下或吊頂之內,設有高位水箱的居住公共建筑、機械設備或地下管線(guǎnxiàn)較多的工業廠房多采用。優缺點與下行上給式布置相比,最高層配水點流出水頭稍高,安裝在吊頂內的配水干管可能漏水或結露損壞吊頂和墻面。精品資料精品資料下行(xiàxíng)上給式特征及使用范圍:水平配水管敷設在低層(明裝、暗裝或溝敷)或地下室頂棚下。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業建筑,在用外網水壓直接供水時多采用(cǎiyòng)這種方式。優缺點:簡單,明裝便于安裝維修,與上行下給式布置相比為最高層配水點流出水頭較低,埋地管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集體供熱安裝合同范本
- 維修合同范本價格
- 相鄰房屋拆除合同范本
- 勞動節之我是勞動小能手主題宣教課件
- 田地轉讓合同范本
- 鋪路水泥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工程監理注冊合同》(版)
- 腦血管病防治指南(2024 年版)
- 第06講 分式方程及其應用(2考點+8題型)2025年中考數學一輪復習講練測(廣東專用)
- 2025汽車零部件供應的特許合同
- 《Hadoop大數據平臺構建與應用(第2版)微課版》高職全套教學課件
- 2025-2030年中國手工紙制造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 GB/T 3920-2024紡織品色牢度試驗耐摩擦色牢度
- 地方特色美食節活動策劃
- 2024年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DB32-T 4987-2024 橋梁輕量化監測系統建設規范
- 2025年蘇州工業園區國企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空心膠囊規格尺寸及外觀質量》(T-CNPPA 3008-2020)
- 景區光伏發電與旅游結合方案
- 金屬冶煉(黑色金屬鑄造)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近年考試真題(300題)
- 北京市海淀區2022-2023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歷史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