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四3大眾傳媒的更新_第1頁
專題四3大眾傳媒的更新_第2頁
專題四3大眾傳媒的更新_第3頁
專題四3大眾傳媒的更新_第4頁
專題四3大眾傳媒的更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想一想:平時我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取信息??報紙電視互聯網大眾傳播媒介三、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課標要求:

以我國近現代報刊、影視和互聯網的逐漸普及為例,說明大眾傳播媒體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探究1:你們知道報刊起源于哪里嗎?大眾報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簡述其發展歷程。一.大眾報業的發展“報紙的故鄉在中國。”

——伏爾泰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報紙——《邸報》1.歷史淵源2.大眾報業出現的原因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報紙的國家之一,發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報》,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報紙。

一.大眾報業的發展①物質條件---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②社會急劇變化,人們對動蕩社會信息的需求;③西人辦報潮流的推動。

(1)興起①外國人在華辦報外文報:《中國叢報》《萬國公報》中文報:《申報》②國人最早創辦的報刊——《昭文新報》(艾小梅1873年漢口)3.發展歷程

1872年4月,一份中文報紙《申報》在上海創刊,創辦人是英國商人美查。1907年,上海金融世家席裕福以七萬五千元買下申報館全部產業,從此《申報》的產權與管理權歸中國人。1912年史量才成了申報館的大股東,并對申報原班人員和版面作重大調整,業務大有進展,成為上海發行量和影響最大的一份報紙,1945年抗戰勝利后,《申報》被國民黨接收,解放前夕,該報終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前后辦了77年,共出版25600號。

是近代中國出版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報紙

(2)報刊業的發展階段

①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a.戊戌變法《時務報》,《強學報》,《中外紀聞》

b.辛亥革命時期《民報》;

c.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每周評論》。②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紅色中華》《新華日報》《解放日報》等。

③新中國初期:《人民日報》4、通俗性報刊的發展1)知識性與趣味性2)按類別專門分工3)語言通俗,取材世俗4)滿足市民階層的需求通俗報刊有什么特點?(3)報刊業的繁榮階段(1)表現:

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的報刊業出現了一片繁榮景象。報紙的總數從1978年的186家,發展到2000年的2007家,日報的讀者超過10%。刊物的種類也急劇增加,由1978年的930種增加到2000年的8725種。(2)作用:擴大了信息含量,拓寬了報道領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探究活動一:報刊的發展對社會產生哪些影響?材料1:[揚子晚報]消息:

新華社電為防止問題奶粉再次流向社會、流入消費者手中,河北省政府辦公廳9月30日向各設區市轉發了省工商局制定的《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銷毀辦法》。連日來,河北全省下架的451噸三鹿牌嬰幼兒配方奶粉。河北省政府要求各地堅持政府領導、部門監督、企業承諾、經銷商參與的原則,銷毀工作由地方政府統一領導,工商、環保、公安、監察等部門監督。各地可采取集中銷毀與就近銷毀相結合,銷毀工作須依法進行,做到程序合法。

請回答:根據材料一,報刊有怎樣的功能?傳播新聞、輿論監督材料2:[中國青年報]消息

170億“兩費”停收背后:民意如何升級為國家政策:

8月22日,以普通機電工秦保常的調研報告為基礎形成的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得到了國務院的采納,工商“兩費”停止征收。根據材料,報刊發揮了怎樣的功能?通達民情、立言議政材料3:[揚子晚報網消息]自來水哪來的紅線蟲

本報訊“我們家自來水里,怎么會有像蚯蚓一樣的紅蟲子呢?”近些天,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了一些市民的電話。據該中心環境與職業衛生科副科長葛明介紹:用戶如果發現自來水中有紅線蟲,主要原因是由于水箱或蓄水池管理不善,未能及時清洗而造成污染。三樓以下的直供水用戶如果發現水中有紅線蟲的現象,則可能是因為夏季氣溫高、濕度大,適宜紅線蟲生長,其大量存活于下水溝渠、管道之中,每到夜間,它們經常會從下水管道中爬出,爬進用戶自來水龍頭的出口處,匯集成團狀。

請回答:根據材料,報刊發揮了怎樣的功能?開啟民智、傳播知識優點:方便快捷缺陷:書面化特點——要求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而且缺乏直觀感染力。報紙的優點和缺陷?影響普及,不如影視1、廣播:閱讀教材了解廣播事業發展狀況(2)國人自辦的第一座廣播電臺:

1926年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正式開播。(1)第一座廣播臺:1923年,由英美報商創辦“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公司廣播臺”(上海)。(4)中國第一座全國性廣播電臺:

1928年南京國民政府籌備的中央廣播電臺在南京開播。(3)中國第一座私營廣播電臺:

1927年上海新新公司開辦。二、廣播影視的普及從老式收音機,到隨身聽、CD,再到MP3,廣播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好!!

1895.2,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為他們發明的“連續攝影和放映的機器”申請了專利

1895年,由盧米埃爾兄弟制作的電影《火車到站》、《工廠大門》在巴黎公映,標志著世界電影的誕生。

2、電影有聲進口片無聲彩色黑白國產片中國第一次放映電影的時間、地點:1896年,上海徐園“又一村”2、電影:(1)中國電影的發展階段簡述電影發展的階段和取得的成就①中國第一部電影(無聲):京劇《定軍山》(2)中國電影所取得的成就

任景豐譚鑫培

1926年,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嘗試拍攝有聲電影。同年8月,有聲電影正式在美國上映。1931年中國拍攝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②中國拍的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③中國第一部獲得國際榮譽的影片:《漁光曲》。《漁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引起轟動,連映3個月,主題歌《漁光曲》哀婉動人,成為傳唱一時的流行歌曲。1935年2月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榮譽獎。④《風云兒女》: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民國時期著名演員阮玲玉胡蝶周璇

文革時期的電影如報刊一樣題材狹隘,表現手法單一,中國的電影事業走入低谷。

改革開放后,中國的電影再次走向輝煌。近年來我國涌現出了哪些著名的導演、演員和電影作品?張藝謀陳凱歌知名導演馮小剛鞏俐葛優李連杰周潤發知名演員電影佳作3、電視(1)問世:20世紀30年代(2)概況:1958年,北京電視臺),標志著中國電視事業的誕生

1978年更名為中央電視臺(3)現狀(“四多”)(4)電視的發展過程:黑白電視彩色電視數字電視(1)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視已經成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電器;(2)電視技術的進步,如衛星傳送技術的運用,擴大了電視臺的覆蓋面積;(3)國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為什么改革開放后電視會得到普及??“村村通”工程——是國家為解決廣大農村和邊遠山區(主要是西部地區)群眾難以看電視聽廣播問題而實施的工程。從1998年開始實施,到2001年3月,累計投資16.2億多元,消滅廣播電視盲村10萬多個,解決了近7000萬人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美國科學家米歇爾·科茲曼對近現代歷史作的劃定:“19世紀是鐵路時代,20世紀是高速公路時代,21世紀將是寬帶網絡時代。”三、互聯網與民眾生活的漸變

1、原因:

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巨變2、歷程:

(1)出現:1993年,中國第一條互聯網專線開通(2)發展:2003年上半年用戶達到6800萬戶,居世界第二位互聯網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3.影響;(1)改變單調的政治生活;(2)構筑新型的家庭經濟生活;(3)改變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與交往方式;(4)催生著當代中國經濟生活的新觀念和新模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