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第三中學高三歷史聯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被用作電視劇《大刀》的主題曲,該劇以藝術的形式反映了中國軍隊從1933年的長城抗戰到1937年的盧溝橋抵抗,這支軍隊應屬于A.國民革命軍
B.八路軍
C.中國工農紅軍
D.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考答案:A2.春秋戰國時期,以“親親”為紐帶的“孝”逐漸讓位于以“尊尊”為紐帶的“忠”,后者很快在政治倫理體系中成為重要道德規范。這一變化實質上反映了A.血緣宗法制度的破壞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C.政治倫理觀念的變化D.諸侯國各種矛盾的緩和參考答案:A由“親親”到“尊尊”,反映血緣宗法制度的破壞,排除A;春秋戰國時期,諸侯格局混戰,故排除BD;材料的主旨不是政治倫理觀念的變化,排除C。3.恩格斯指出:“羅馬法……包含著資本主義時期的大多數法律關系”,是“商品生產者社會第一個世界性法律”。下列表述符合材料所表達含義的是:
A.羅馬法是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法典
B.羅馬法是羅馬帝國統治的有力支柱C.羅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羅馬法是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基礎參考答案:D略4.唐德剛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歷史三峽論”,將四千多年來中國政治形態變遷分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階段。其中“封建”階段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是
A.中央對地方直接控制
B.專制王權披上神權外衣
C.政權和族權互為表里
D.思想統一促進政治統一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的是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階段及其主要特點。這里所說的“封建”階段不是指封建社會,而是指夏商周時期;“帝制”階段是從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到辛亥革命推翻帝制;“民治”階段指中華民國成立以后。夏商周時期的政權與血緣紐帶關系密切結合,故應選C;夏商周時期存在王權,并以神權強化王權,但此時中央集權制度尚未確立,所以不能稱為“專制”王權,“專制王權披上神權外衣”始于西漢董仲舒確立新儒學,故可排除B項;中央直接控制地方最初是通過郡縣制實現的,是第二階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典型特征,故A項不正確;“思想統一促進政治統一”是“帝制”階段的特點,典型事例有秦朝“焚書坑儒”和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等,因此D項錯誤。5.某學者曾對晚清時局疾呼:“民權則志在必行,公理則今日萬不能盡行也。蓋今日……由君主而至民主,正當過渡之世,……萬無一躍超飛之理。凡君主專制、立憲、民主三法,必當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則必大亂。”由此推論他最可能屬于A.頑固派B.洋務派C.君主立憲派D.革命派參考答案:C材料“凡君主專制、立憲、民主三法,必當一一循序行之”反映了君主立憲的主張,故C正確;頑固派反對立憲和民主,故A錯誤;洋務派也反對變革封建制度,故B錯誤;革命派主張共和制,故D錯誤。故選C。點睛:本題解題的關鍵是抓住材料關鍵信息“君主專制、立憲、民主三法,必當一一循序行之”,學生應該結合所學知識從君主立憲的主張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題意的選項,得出正確答案。6.江澤民總書記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20世紀以來,中國人民在前進道路上經歷了三次歷史性巨大變化。這三次巨變指的是(
)①辛亥革命②五四運動③抗戰勝利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⑤改革開放,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奮斗。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參考答案:B7.據1927年出版的《中華影業年鑒》統計,1925年前后華商共投資開設175家電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這一現象說明A.國內政局的相對穩定
B.文化產業投資推動了上海電影業的出現C.觀看電影成為市民的主要娛樂方式
D.上海已成為中外經濟文化交匯中心參考答案:D8.《天朝田畝制度》是太平天國繪制的平分土地和社會經濟生活的圖案,封建的生產關系和階級關系雖然受到沖擊,但并沒有改變。其落后性表現在(
)A.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B.固守小農經濟的傳統
C.求人人平等平均財富
D.發展私有制的經濟主張參考答案:B9.1971年11月8日晚上,毛主席囑咐道:“這次聯大以2/3多數票支持我們,是第三世界國家把我們抬進去的。……對那些懾于美國的壓力投棄權票的國家也要表示感謝并諒解他們的處境。”毛澤東所談的事件A.導致中美關系更加惡化
B.因美國的阻擾而沒能成功C.使聯合國擺脫美國影響
D.反映了中國國際地位提高參考答案:D據材料中的“1971年”“聯大以2/3多數票支持我們”等信息判斷,毛澤東所談事件是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只有D項與此相符。10.下圖是蘇聯和東歐國家對不同地區出口數額比例示意圖。這種變化突出反映了1938年
1953年A.“冷戰”關系壓倒了其他國際關系
B.二戰中蘇聯、東歐國家損失更為慘重C.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衰退
D.斯大林體制阻礙蘇聯、東歐經濟發展參考答案:A冷戰。從圖中可以看出,1938-1953年間,正是冷戰期間。蘇聯與東歐國家之間的出口數額比例明顯增加,對西歐國家和美國的出口明顯減少,這種變化應該是在冷戰之后出現的狀況。“冷戰”關系壓倒了其他國際關系正確A.C.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衰退應在1929-1933年間,或1971年后。B.二戰中蘇聯、東歐國家損失更為慘重D.斯大林體制阻礙蘇聯、東歐經濟發展與出口對象的變化無直接因果關系。11.古羅馬的《民法大全》規定“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這反映了羅馬法A.調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維護統治
B.主張重罪輕罰C.塑造了西方的寬容精神
D.包含理性、證據、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參考答案:D12.西周時“一人踏耒而耕,不過十畝”。戰國時“一夫挾五口,治田百畝,歲收畝一石半,為粟百五十石”。發生這一變化的原因,不包括
A.鐵牛具、牛耕的推廣
B.水利工程的興修
C.社會秩序的穩定
D.土地私有制的發展參考答案:C13.“《百科全書》的讀者群并不是由資本家夠成的,而是1789年中瓦解得最快的各個部門。他們來自于高等法院和大法官裁判所,來自波旁王朝的官僚機構、軍隊和教會。一種進步的意識形態竟然滲透了社會結構中最為陳舊和銹蝕的部分,這看起來似乎有些荒謬,但大革命正是從悖論中開始的。”這段話表明,作者認為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A.人民攻占巴士底獄B.特權階級的自我崩潰C.資產階級要求革命D.國王召開了三級會議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不難發現,“一種進步的意識形態竟然浸透了社會結構中最為陳舊和銹蝕的部分”中的“社會結構中最為陳舊和銹蝕的部分”當然是指法國社會中的特權階級,所以,這段話表明,作者認為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是B.特權階級的自我崩潰。考點:歐美代議制的確立與發展·法國共和制、德意志帝國君主立憲制的確立·法國大革命爆發的原因14.下表是我國1957—1960年主要經濟部門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的變化。由此中共中央
農業輕工業重工業在總產值中的比例1957年43.3%31.2%25.5%1960年21.8%26.1%52.1%增長率-22.8%47%223%A.開展有計劃的經濟建設B.加快農業合作化步伐C.實施對國民經濟的調整D.推進了經濟體制改革參考答案:C我國1953年開始一五計劃,A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1953年我國開始農業合作化,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B錯誤;從表格數據看出,1957—1960年重工業在總產值中的比例和增長率遠遠超過了農業和輕工業,國民經濟比例失調,于是中央1960年制定“八字方針”,對國民經濟的調整,故C正確;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始經濟體制改革,排除D。15.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說到:“美國的民主之所以能夠做到‘原則民主’與‘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為它產生于對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華的綜合。這種綜合并不容易:它是人們通過許許多多的妥協完成的,……整個現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協的產物。因此也可以說,一個民族不善于妥協,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這段材料反映了美國A.吸收了以前的民主成果
B.以議會制傳統為基礎C.崇尚權力的制約和平衡
D.實現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參考答案:【知識點】B2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資本主義政治制度在歐洲大陸的擴展·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A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美國的民主……產生于對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華的綜合”、“綜合……通過許許多多的妥協完成的”,可知對于吸收了以前的民主成果,胡A項正確。【思路點撥】本題考查學生對美國民主特點的理解。16.嬴政即位三十二年,秦始皇東巡到達碣石(今秦皇島一代),命令李斯刻字:“遂興師旅,誅戮無道,為逆滅息。……庶心咸服。……皇帝奮威,德并諸侯,初一泰平。墮壞城郭,決通川防,夷去險阻。地勢既定,黎庶無繇(即徭役),天下咸撫。男樂其疇,女修其業,事各有序。……”對上述文獻的理解符合史實的是A.秦的統一順應形勢,得到六國君民的一致擁護。B.秦統一后廢分封,行郡縣,封國從此以后在中國歷史中消失了C.秦統一后進行了大規模交通建設,有利于境內各地區各民族的交往D.當時人民沒有徭役負擔,安居樂業,社會穩定參考答案:A17.商朝時期,相的權力很大.伊尹先后輔佐了湯的三個兒子和一個孫子太甲.其中的太甲暴虐無道,不理政務,伊尹將他放逐,令他閉門思過.三年后,太甲悔改,伊尹又迎他回來執政.上述材料反映的相關歷史信息正確的是(
)A.商朝相的權力已超過商王的權力
B.商朝的皇帝受到相權的極大制約C.商朝政治帶有迷信色彩
D.先秦時期最高權力尚未實現高度集中參考答案:D18.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政府提出了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這一方針出臺的背景是
①中美關系的改善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創造了條件
②世界形勢緩和,戰爭威脅消失
③改革開放的中國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
④“一國兩制”成為海峽兩岸的共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參考答案:A19.1922年出版的《先驅》創刊號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國的客觀的實際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實際的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這說明當時()A.中國共產黨沒有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B.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已經成為一個學術問題C.馬克思主義者認識到必須發展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D.中國共產黨還未認清中國的客觀情形參考答案:C依據材料“1922年出版的《先驅》創刊號上,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國的客觀的實際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實際的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可知中國共產黨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故A項錯誤;依據材料“努力研究中國的客觀的實際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實際的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可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要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不是成為一個學術問題,故B項錯誤;依據材料“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國的客觀的實際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實際的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可知馬克思主義者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解決中國的實際問題,故C項正確;依據題干材料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提出了“努力研究中國的客觀的實際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實際的解決中國問題的方案”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的實事求是結合國情研究馬克思主義,服務于中國,故D項錯誤。20.羅馬法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的羅馬法是指
A、《十二銅表法》
B、萬民法
C、羅馬刑法
D、羅馬公民法參考答案:D21.某校幾名高一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搜集到以下資料:德國的分裂、朝鮮戰爭和古巴導彈危機。據此判斷他們研究的主題可能是A.冷戰下的國際關系B.不結盟運動興起C.恐怖主義肆虐全球D.多極化趨勢加強參考答案:A【詳解】“德國的分裂和古巴導彈危機”屬于冷戰在歐洲和美洲表現,“朝鮮戰爭”屬于冷戰時期亞洲熱戰,可見研究主題是冷戰下的國際關系,A正確;不結盟運動興起是20世紀60年代,推動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出現,B錯誤;恐怖主義肆虐全球不符合材料信息,C錯誤;多極化趨勢加強是蘇聯解體之后,D錯誤。22.一位歷史研究者想要編寫《昭君出塞》一書,涉及長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吃葡萄、喝肉羹
B.蓋棉被、穿綢衣C.放鞭炮、聽說書
D.抽卷煙、烤甘薯參考答案:A23.鄧小平在1989年曾說過:“可能一個‘冷戰’結束了,另外兩個‘冷戰’又已開始,一個針對整個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個是針對社會主義的,這說明,西方國家正在進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反映出鄧小平對“冷戰”結束后世界局勢的判斷是
A.樂觀面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是主流
B.充滿擔憂,不平等的世界政治和經濟秩序是隱患C.充滿自信,中國有能力應對任何局勢
D.充滿擔憂,不平等的世界經濟秩序和西方“和平演變”戰略是隱患參考答案:D24.當今國際關系格局的發展趨勢在20世紀70年代初已初露端倪,能體現這一說法的史實是(
)①歐共體在國際事務中用一個聲音說話
②1973年中東戰爭日本采取與美國不同的外交政策
③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④美國的霸權地位喪失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B25.1584年,《論西方發現》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黃金、白銀,也肯定能給英國帶來財富。新市場將大大刺激英國工業的發展。英國的雇傭機會將增多,許多流民將成為繁忙的工匠。據此可知
A.殖民擴張提供了大量自由勞動力
B.殖民擴張給英國帶來更多就業機會
C.工業革命急需廣闊的海外市場
D.工業生產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業參考答案:B26.錢穆說:布衣可以為公卿,公卿亦可為布衣。后一句話其實并不可信。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祿制度,但它在某種程度上又保留了后者的一部分變形物。這表明官僚政治A.通過階層流動化解部分社會緊張B.并不排斥政治權力世襲制度C.仍存在蔭子蔭孫、子襲父爵的現象D.與世卿世祿制都有存在的合理性參考答案:C錢穆認為“布衣可以為公卿”,實際上說明世卿世祿制得以在官僚政治體系下部分保存,故C項正確;ABD項與材料不符,排除。點睛:對材料“布衣可以為公卿”理解是解題的關鍵。27.溫家寶總理在一次答記者問時,引用了“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這幾句詩。該回答是針對
A.香港問題
B.臺灣問題
C.中美關系問題
D.釣魚島問題參考答案:B28.中國國民黨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占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此說是A.孫中山節制資本思想的體現
B.為國家干預經濟制造輿論C.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 D.形成四大家族的理論根據參考答案:A考查孫中山的新三民主義。由材料“凡本國人及外國人之企業,或有獨占的性質,或規模過大為私人之力所不能辦者,如銀行、鐵道、航路之屬,由國家經營管理之。”得知孫中山主張使私有資本制度不能操縱國民之生計,體現的是節制資本,促進社會公平,故A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孫中山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體現扶助農工,故B項錯誤;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新三民主義,材料只是新三民主義中的民生主義,故C項錯誤;四大家族形成是在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不是孫中山時期,故D項錯誤。所以應選A。29.右邊是黎明同學搜集的兩張圖片,由此我們能夠推斷他應該在學習(
)
A.美國推行冷戰政策與兩極格局的形成
B.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過程
C.歐共體的形成
D.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參考答案:B30.宋代對各國朝貢使團的規模有所限制,下令“擅載外國入貢者”,將處以“徒二年,財物沒官”的懲罰;同時鼓勵海商招徠蕃商來華貿易,“蕃商有愿隨船來宋國者,聽從便”。這說明宋代A.逐步放棄朝貢貿易的體制
B.加強了海外貿易的管理和征稅C.對海外貿易采取了務實的政策
D.調整重農抑商為官商分利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宋代的海外貿易。根據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代是海外貿易大發展時期,材料中的“鼓勵海商招徠蕃商來華貿易”等體現了宋代對海外貿易采取了務實的政策,選C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朝貢貿易的體制在宋代仍然存在,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未涉及海外貿易的管理和征稅方面的信息,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從材料的具體內容來看不涉及調整重農抑商為官商分利方面的信息,選項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C。考點:古代中國的經濟?商業的發展?宋代的海外貿易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提取材料中的信息,從服飾與政治、思想觀念關系的角度對兩組圖片中的流行服飾加以比較說明。圖一重慶談判時毛澤東和蔣介石合影中共代表團赴重慶談判圖二參考答案:圖一:是清朝流行的官服。反映了清朝君主專制制度下,等級觀念濃厚,官服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圖二:是民國時期流行的中山裝。反映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平等的觀念日益傳播,中山裝打破了封建等級界限,不分地位高低均可著裝。解答此題,首先要分析圖片的內容,圖片反映的是晚清近代以來中國社會服飾的變化,主要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晚清時期官府,體現的是等級森嚴、界限分明,反映的是中國古代專制統治;二是民國以來服飾的變化,出現了新式服裝——中山裝,很明顯具有時代的特色。反映了民主平等觀念普遍被接受。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國憲法很大程度上借鑒了以前的政體模式。共和政體早在古代希臘和羅馬就已確立了,并由政治家在以后的世紀里加以發展。總統制部分地基于英國憲制。《人權法案》是從《獨立宣言》、弗吉尼亞及其它各州的憲法和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演化而來的。但是,將自治、民主且具有主權的各州聯合為一個聯邦統一體,則是美國對憲治作出的新的、創造性的貢獻。——路易斯·亨金《憲政與權利》材料二、吾人行憲政之難,猶在此理念與制度皆出自西域而非生于本土,是中國之憲政理念源于傳播,中國之立憲始于模仿。在此過程中,紹介迻譯之事功莫大焉。然而,概覽此一百年間迻譯之西文典籍,相比于歷史、哲學諸科,法政之書仍嫌太少,憲政名著更寥寥無幾。吾人推行憲政之歷程多蹇,究其因由,此或為其中之一端。近十數年,國人倡言法治,談論民主,雖精神可嘉,終因游談無根,不能成就系統之理論,更難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深遠之影響。
——路易斯·亨金《憲政與權利》(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美國憲法的來源。(10分)(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闡述中國憲政推行難的原因。(9分)(3)中國人在近代追求憲政過程中有哪些實踐?(6分)參考答案:答案:(1)①古希臘、羅馬時期的共和政體。②英國的憲政。③《獨立宣言》。④弗吉尼亞及其它各州的憲法。⑤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⑥美國政治家的智慧。⑦啟蒙思想。(其它言之有理皆可得分)(2)原因:①中國憲政源理念于西方,中國之立憲始于模仿。②在翻譯西方書籍中,憲政書籍少。③中國小農經濟長期占主導,缺乏實施憲政的經濟土壤。④封建勢力異常強大,憲政推行舉步維艱。⑤民眾缺乏對憲政的認識,憲政推行缺乏群眾基礎。(其它言之有理皆可得分)(3)實踐:①維新派主張設議院,行憲法,推行君主立憲。②清末“預備立憲”。③1912年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④護法運動。(其它言之有理皆可得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美國共和制的確立、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主干知識的遷移和準確解讀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問,“來源”根據材料一文字“共和政體早在古代希臘和羅馬就已確立”“總統制部分地基于英國憲制”“《人權法案》是從《獨立宣言》、弗吉尼亞及其它各州的憲法和英國1689年的《權利法案》演化而來”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第(2)問,“原因”根據材料二文字“中國之憲政理念源于傳播,中國之立憲始于模仿”“法政之書仍嫌太少,憲政名著更寥寥無幾”“游談無根,不能成就系統之理論”并結合所學知識從經濟基礎、政治前提、群眾基礎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第(3)問,“實踐”結合中國近代史上資產階級維新派、清朝統治者、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政治實踐等所學知識概括作答即可。33.【中外歷史人物評說】材料一張謇江蘇海門人。5歲入私塾讀書,接受“讀書—出仕—報效國家”思想。同治七年進入科場考試,第二年中秀才,受開封知府孫云錦和淮軍將領吳長慶賞識,先后被招致入幕。后又得光緒帝老師翁同龢的青睞,中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育嬰知識培訓
- 小學校本課程教學
- 鉆石交易合同
- 【名校密卷】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期中測試卷(三)及答案
- 江西省上饒市橫峰縣2024-2025學年六年級下學期小升初真題數學試卷含解析
- 廣西自然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康養保健與按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閩江學院《醫療器械研發管理與產品認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哈爾濱城市職業學院《動物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下冊教學課件Unit 6 Part B 第三課時
- 2025年張家界市小升初全真模擬數學檢測卷含解析
- 網絡零售行業分析
- 2025念珠菌病診斷和管理全球指南解讀課件
- 碘對比劑應用護理安全性
- 第11課《山地回憶》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礦井提升設備》課件2
- 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電子郵件
- 工具表單-崗位價值評估表(海氏)
- DB33T 2515-2022 公共機構“零碳”管理與評價規范
- 2025年-安徽省安全員知識題庫及答案
- 2024年中國酸奶乳品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外研版(2025新版)七年級下冊英語Unit 3 學情調研測試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