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天津寶坻大口屯高級中學 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天津寶坻大口屯高級中學 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天津寶坻大口屯高級中學 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天津寶坻大口屯高級中學 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天津寶坻大口屯高級中學 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天津寶坻大口屯高級中學高三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紀雅典等若干古希臘城邦所實施的一項獨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會第6次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12月),常務委員會會詢問公民大會是否需要進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擺脫影響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對其敘述,不正確的是A.是一種絕對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銅表法》里可得到印證B.把反民主勢力置于公民大會的嚴密控制之下C.是一種以民主方式反對民主敵人的有效方法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參考答案:A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對于陶片放逐法的理解?!妒~表法》是羅馬的法律,而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臘的,所以A顯然錯誤。2.經濟史專家認為中國近代工業發展曾出現三次熱潮: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資本主義工業興起;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工業獲得初步發展;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這“三次熱潮”的相同作用是A.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質和階級基礎B.促進資產階級民主共和思想的傳播C.根本上動搖了傳統生產方式和政治制度D.一定程度上瓦解著中國傳統的自然經濟參考答案:D試題解析:本題主要考查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旨在考查分析比較相關所學的能力。學生解答此題注意題干中要求的是“相同作用”,其中A項是20世紀初民族工業初步發展的意義;B項只符合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短暫春天的意義;C項中“根本上”表述錯誤,因為當時小農經濟依然占據主導地位;三個不同時期民族經濟的發展都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自然經濟,所以D項表述正確。3.據《禮記.月令》載:“百工咸理,監工日號,毋悖于時,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薄抖Y記.王制》中還說,如有人挾“奇技、奇器以疑眾,殺”。在等級制度森嚴的古代中國,這種指導思想對手工業生產實踐產生的影響是A.政府輕視對手工業生產管理

B.扼殺了能工巧匠的聰明才智C.手工業產品的質量難以提高

D.手工業產生的規模無法擴大參考答案:B4.皮科在其《關于人的尊嚴的演講》中反復強調,上帝不僅創造了人和宇宙,而且還讓人處于一個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觀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時,上帝在用其法則去限制其他一切生靈的本性時,卻賦予人自由意志,讓人按照自己的意愿來“自由地發展和塑造自己”。據此判斷,皮科應是

A.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領導人

C.啟蒙運動時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學的奠基者參考答案:A5.公元前536年,鄭國把刑書刻在青銅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羅馬頒布《十二銅表法》。由此可見A.法治發展推動國家統一B.成文法律體現文明發展訴求C.疆域擴大推動法治建設D.古羅馬的鑄銅技術源白中國參考答案:B材料無法體現A、C兩項;材料體現的都是成文法,在早期的中西方出現成文法,說明成文法律體現文明發展訴求,故B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古羅馬的鑄銅技術源白中國,故D項錯誤。6.“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過一朝一姓之變革而已。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毕铝凶钅苷撟C此觀點的是辛亥革命A.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B.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C.實現了中國的近代化D.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參考答案:D【詳解】從材料“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可以看出,作者肯定辛亥革命在于實現了制度的變革,即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故D正確;辛亥革命沒有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排除A;B材料未體現,排除;辛亥革命促進了中國近代化,但沒有實現近代化,排除C?!军c睛】抓住關鍵信息“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聯系所學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分析解答。7.蒸汽機的發明和電力的廣泛應用,產生了巨大影響,它包括(

)①使社會生產力大幅度提高②改變了社會結構和世界形勢③增加了社會的物質財富④帶來了環境污染等負面影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8.與西方近代工業發展進程相近似,中國的早期工業化也主要表現在

A.煤鐵工業和紡織業

B.礦業開采和電力工業

C.交通運輸和化工業

D.機械制造和電報通訊參考答案:A9.中國古代收養養子時,往往有“異姓不養”的規定。如明清律法都規定,若收養異姓子為嗣,則收養人和送養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歸宗(即送回送養人家中)。與此規定密切相關的制度是()A.分封制

B.世襲制

C.察舉制

D.宗法制參考答案:D10.某博客的一個貼子在分析當今國際格局時繪制了一個示意圖,如右圖反映了當代世界的“一超多強”趨勢,天平的一邊如果是美國,那么另一邊應是

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歐日俄中

D.亞非拉美參考答案:C略11.傳教士林樂知曾這樣評價洋務運動:“即如欲自強其國者,徒養多兵,廣購兵船槍炮,自謂可以示威,而實與驢服獅皮,終為群獸覷破而喪其身者無異也?!毕铝杏嘘P洋務運動的論點與該評論相似的是(

)A.“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遺其體而求其用”C.“然欲自強必先理財”

D.“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參考答案:B12.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產論”和“輕徭薄賦”,墨家的“節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論,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現表明A.民本思想成為社會主流思想B.統治者注重對私產的保護C.社會階級矛盾得到有效緩和D.生產關系領域發生了變革參考答案:D【詳解】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私田的開墾越來越多,民眾力量的顯現產生了富民思想。故答案為D項。A項,春秋戰國時期并沒有特定的社會意識形態主流,民本思想也不可能上升到社會主流思想這個高度,排除;B項,材料不能體現統治者對私產的保護,排除;C項,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動蕩,社會矛盾尖銳而不是緩和,排除。【點睛】表明類選擇題是高考中相對穩定的題型,該類選擇題主要借用了“表明”一詞“相當肯定地顯示”的含義。它要求考生獲取材料中比較確切的信息,重點考查學生的概括能力。試題的題干部分一般描述歷史現象,考生需要根據所學知識,用簡潔的語言準確、清楚地概括現象背后的歷史結論。一般解題步驟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體信息;第二步:聯系選項,進行“等價轉換”?!暗葍r轉換”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體信息要與選項完全匹配;第三步:檢驗其他選項的正確性。13.楊菁《四聯總處與戰時金融》記載,四聯總處(即中國、中央、交通、中國農民四銀行聯合辦事總處的簡稱)核辦貼放業務的重點是工礦業貸款?!裕ù蠛蠓剑┕さV生產能力而論,如以1938年總生產指數為100,1943年已增至375,……。據此分析其主要作用是A.加強了官僚資本的壟斷地位

B.造成民族工業陷入絕境C.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D.為抗戰提供了物資保障參考答案: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正確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抗戰時期重工業的發展,這為抗戰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D正確。A錯誤,材料沒有反映官僚資本的內容。B出現于解放戰爭時期。C錯誤,材料沒有反映經濟結構的比重??键c: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爭14. “它的結構、生物活力、物理化學性質、結晶形狀都和天然的牛胰島素完全一樣。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為人類認識生命、揭開生命奧秘邁出了可喜的一大步?!敝袊〉眠@一醫學成就是在A.20世紀50年代B.20世紀60年代C.20世紀70年代D.20世紀80年代參考答案:B【詳解】根據材料“這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結合所學可知1965年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蛋白質——牛胰島素在中國誕生,標志著人類在揭示生命本質的征途上實現了里程碑式的飛躍。故ACD三項排除,B項正確。15.1919年梁漱溟指出,對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學生第一要提起公訴,不公訴不足以維持民國初年剛建立的法治:第二要當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維護學生的愛國熱情。下列哪項與其觀點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內理性表達愛國情感

B.要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

C.要維護北洋政府的專制統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學生開展愛國運動

參考答案:A略16.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于2008年10月在北京舉行(如圖),與會的45個成員國和地區領導人圍繞著“對話合作、互利共贏”的主題,就國際經濟的金融形勢、飲食安全、救災合作、國際和地區形勢、可持續發展、加強不同文明對話等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達成廣泛的重要的共識。這說明在開放的世界中(

A.亞歐國家已能左右世界經濟發展趨勢

B.各國之間的經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C.亞歐國家已成為世界上潛在的大市場

D.發展對外貿易是各國對外政策的出發點參考答案:B17.雅典執政官最初有王者執政官、軍事執政官和名年官,終身任職。公元前683年改為一年一任,且增加了6名司法執政官,人數增至九人,但擁有選舉權和當選為執政官的都是貴族。這些變化()A.確保了貴族各項特權 B.推動了雅典民主化進程C.保證了公民政治權利 D.提高了政府決策的效率參考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材料的解讀與分析.材料反映了雅典城邦制度中執政官最初由終身任職的王者執政官、軍事執政官和名年官組成,到公元前683年增加了6名司法執政官,且全部執政官一年一任,同時規定擁有選舉權和當選為執政官的均為貴族.可見這些變化反映雅典的城邦政治制度盡管仍有其局限性,但也推動了雅典民主化的進程,故B項正確.AD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及“變化”的題意,應排除.材料反映享受上述政治權利的范圍為貴族階層,故C項錯誤.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考查對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的把握,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18.一位法國思想家說:“《圣經》上聲稱,婦女觸犯上帝遭到懲罰,所以分娩時必遭痛苦。但是,母豬生崽的時候也無一個不痛,不知道它們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張是:A、虔誠信仰上帝

B、婦女解放

C、實行三權分立

D、反對盲目信仰參考答案:D19.1958年1月,中共中央在一份決議中規定,社員個人所有的房屋、衣被、家具等生活資料和存款,永遠歸社員所有。這一決議A.推動了農村社會主義改造進程B.超越了生產力發展水平C.克服了黨內的盲進思想D.有利于減緩“共產風”的蔓延參考答案:D材料強調的是社員個人所有的生活資料等仍然歸“個人”所有而不是集體所有,這樣是能制約“共產風”的,即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材料反映的是人民公社而非社會主義改造,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這一決議是符合實際的,并未超越生產力發展水平,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克服了”的說法過于絕對,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20. 下圖反映新航路開辟后,人口、動植物及貴金屬的流動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銀的流動方向,順序對應正確的是A.①③②④B.⑤②④③C.②④③①D.①②⑤④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用多種史觀評價新航路開辟革命史觀是西方列強殖民掠奪之路社會史觀增加了人類的食品種類,改變了人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全球史觀是世界各地聯系之路,世界逐漸連成整體現代化史觀推動了近代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到來文明史觀是人類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故D項正確;其他組合軍錯誤??键c: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與發展·殖民擴張·影響21.齊世榮主編的《西歐封建社會》中描述:問一位中世紀學者是哪里人,他的回答不是“法國”、“英國”或“意大利”等國人,相反,他總以出生和生活的地方作為答詞,“我是坎特伯雷人”、“我是加泰羅尼亞人”等,這種現象表明A.莊園的分散性和封建等級制的特殊性使西歐社會處于王權衰微、分裂割據的局面B.封建等級制下封臣只向封主宣誓,忠誠于自己的領主而非國王及其所代表的國家C.在當時情況下,西歐中世紀的人們還沒有形成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清晰的國家觀念D.學者們處于對自己領主的忠誠、家鄉的熱愛以及對王權的鄙視有意回避國家概念參考答案:ABCD22.國臺辦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中國政府一再申明,對于臺灣同外國的民間經濟文化往來,不持異議。但是,“國際生存空間”的提法,是要搞“兩個國際法人”“平行的國際代表權”,對此,中國政府不能不堅決反對,這體現了在臺灣問題上黨和政府A.力求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B.盡可能增加交往和取得互信C.堅持原則和立足發展相結合D.雙方以經濟貿易合作為前提參考答案:C【詳解】“對于臺灣同外國的民間經濟文化往來,不持異議”體現了黨和國家務實的態度,有利于臺灣經濟、文化的豐富和發展;堅決反對“國際生存空間”,反對搞“兩個國際法人”“平行的國際代表權”體現了黨和國家堅持一個中國的堅定立場,所以正確答案是C項。AB兩項說法忽略了黨和國家對一些問題的斗爭立場和不妥協的原則;D項與材料談到的臺灣與外國聯系問題無關,不符合題意。23.公元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欽定的法學教科書中說:“皇帝的決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因為根據賦予他權力的王權法,人民把他們的全部權威和權力移轉給他。”這說明A.《社會契約論》影響深遠

B.古羅馬有重視法律的傳統C.古羅馬皇帝崇尚“君權神授”

D.王權法喪失了法律效力參考答案:B羅馬法。由“根據賦予他權力的王權法”可以看出古羅馬重視法律的傳統,這也符合所學羅馬法的相關知識,故選B。《社會契約論》是18世紀的產物,與題干所述時間不符,故排除A;由“皇帝的決定也具有法律效力”可推知D錯誤;C項與題意無關,故排除。24.下面是一張義和團的告示:“若輩洋人,借通商與傳教以掠奪國人之土地、糧食與衣服,不僅污蔑我們的圣教,尚以鴉片毒害我們,以淫邪污辱我們。自道光以來,奪取我們的土地,騙取我們的金錢;蠶食我們的子女如食物,筑我們的債臺如高山;焚燒我們的宮殿,消滅我們的屬國;占據上海,蹂躪臺灣,強迫開放膠州,而現在又想來瓜分中國?!睂Υ死斫庾顬橥暾氖?/p>

A.義和團運動具有宗教戰爭的性質

B.義和團運動是民族意識覺醒的結果

C.義和團運動盲目排外

D.義和團運動既反清又滅洋參考答案:B25.法國《1875年憲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使兩國走上了代議制道路。下列關于兩部憲法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有

①國家元首有權任命內閣(政府)成員

②內閣(政府)要對國家元首負責

③國家元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議會的權力

④議會完全行使立法權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C26.中國古代某位思想家曾說:“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贝巳丝赡苁茿.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韓非子參考答案:A27.有學者在敘述某段歷史時說:“國共兩黨,一個關注上層,一個關注下層;一個重視軍事,一個重視民眾;一個重視槍桿,一個重視筆桿;一個擅長武斗,一個擅長文斗?!庇纱送茢喑鲈摱螝v史屬于A.抗日戰爭時期

B.國民大革命時期

C.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參考答案:B28.2010年9月6日,胡錦濤在深圳特區成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深圳等經濟特區的成功實踐雄辯地表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形成的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是完全正確的?!焙\濤所說的黨的基本理論不包括

A.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B.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C.“調整、鞏固、充實和提高”的理論

D.“非公有制經濟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理論參考答案:C29.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認為:“西安事變可以說是一件不幸中的大幸,既幫助統一了國家,也停止了內戰。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擊日軍的絆腳石,而是具有新使命的民族英雄,領導中國統一戰線以抵抗外來侵略。”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西安事變和平的解決A.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

B.使蔣介石成為全民族抗戰的領袖C.是中共逼蔣抗日斗爭的結果

D.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基礎參考答案:D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12月12日,為了逼迫蔣介石抗日,張學良、楊虎城聯合發動西安事變。他們通電全國,要求停止內戰,聯共抗曰。經過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線初步形成,故本題答案選D項;A項中的“起點”錯誤;B項不選,西安事變還沒實現全民族抗戰;C項不選,題干體現的是聯蔣抗日。點睛:結合所學西安事變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對峙到合作的序幕,標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然后選擇即可。30.康有為上書光緒帝指出:“汽機所成,倍人力者三十,故其國(英國)富強之力,亦倍三十……吾國土地人民十倍于彼,而富強力三十倍,則亦三倍于我,故吾幸未滅,而為彼所弱,可比較而得之矣?!睋丝芍?,康有為A.認為器物不如人是中國衰敗的根源

B.對西方認識并未超越洋務派的水平C.極力鼓動光緒帝效法西人變法圖強

D.科學解釋了中國積弱而未亡的原因參考答案:C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屬于維新變法派,這一派別已經超越了洋務派的認識水平,突破了“器物”的限制,主張維新變法。因此康有為并未把中國之衰的根本原因歸結于器物。題干大意為,蒸汽機的生產水平是人力生產的三十倍,所以英國的富強程度是我們的三十倍......我國人口是英國的十倍,但是由于英國富強程度是我們的三十倍,折合下來英國只是我們的三倍,所以我們才能幸存,但英國對我們的削弱,是可以通過比較看出來的。這些只表現了康有為以此勸說光緒帝,正視中西方之差別,勇于改革,故A、B項錯誤,C項正確。D項夸大了康有為此論斷的意義,中國積弱的原因不僅是器物不如人,還包括制度和社會思想方面??涤袨榇砀牧寂?,所持的維新思想仍有其局限性,故D項錯誤。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1935年12月,國民黨通過的《確定國民經濟建設實施計劃》規定:“在目前國際情況下,凡基本工業之創辦,重大工程之建筑,均須擇國防后方之安全地帶而設置之。”計劃旨在(

)A.緩和世界經濟大危機的沖擊

B.為抗擊日本侵略進行備戰C.改變工業分布不均衡的狀況

D.發展重工業增強國防力量參考答案:B32.【選修4一中外歷史人物評說】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我很幸運被任命擔任現在的工作。中國已漸覺醒,而且急需鐵路,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征聘中國工程師。中國要用自己的資金來建設自己的路,由于我成了中國第一流的工程師,因此全體中國人和外國人都密切注視著我的工作。如果我失敗,不僅是我個人的不幸,因為中國工程師不會再被人們所信賴,在我受命擔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許多外國人公開宣稱,中國工程師決不可能擔當如此艱巨的重任……——詹天佑給美國老師的信材料二、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蔡煊硬牧先?、有一群人對中國近代社會發展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他們不是社會革命的風云人物,沒有過振聾發聵的吶喊,沒有過血雨腥風的廝殺,大浪淘沙,多少英雄豪杰都被雨打風吹去,這些人卻默默地在中華民族歷史變革的進程中,留下了許多長遠的記憶和深深的印跡,甚至到了21世紀的今天,在許多領域里,我們還在他們奠定的事業基礎上前行。在這一群人中,有一位出身于平民之家,終生奉獻于中國交通事業,特別是鐵路事業的科技驕子——詹天佑?;蛟S更多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國鐵路之父”,其實,他的人生畫卷正映照著近代中國苦難歷程的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如夢如幻。詹天佑是清末和民國前期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中國人之一,至今他仍是最具世界影響的中國歷史人物之一。他的成長史,他的家國情,映照著他生活的那個時代多彩的歷史畫卷。——摘自陳典松《詹天佑》(1)材料一中“如此艱巨的重任”是指什么?外國人為什么認為中國工程師不可能擔當如此艱巨的重任?(8分)(2)上述材料體現了詹天佑怎樣的救國理想?該如何評價這一理想?(8分)參考答案:(1)指擔任修筑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因為當時中國科技落后,又沒有自行修筑鐵路的經驗,而且京張鐵路的施工難度非常大,外國工程師都很難完成,再加上資金不足,機器短缺,所以外國人認為中國工程師不可能擔當如此艱巨的任務。(8分)(2)理想:科技救國。評價:有利于推動中國科技和經濟(特別是鐵路事業)的發展,提高中國的地位;是進步的和愛國的;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為振興中華而奮斗,也對今天的青少年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此類救國主張無法實現。(8分)33.(2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西周“官守學業,皆出于一”,“故私門無著述文字”,就造成了“學在官府”。春秋時期私學取代官學是教育制度上一次歷史性的大變革。貴族關心的是維護統治地位,擴大統治范圍,無暇顧及教育,“亂世則學校不修焉”(《毛詩?鄭風?子衿》序)。私學出現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與“士”階層的變化聯系在一起的。士階層中許多有才能的人在政治斗爭或軍事斗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養士之風形成。適應這種社會新需要,私家講學,專門培養士?!皩W在官府”轉變為“學在四夷”。——摘編自孫培青《中國教育史》材料二

下表是1903年《奏定學堂章程》有關中學堂一二年級的課程與課時

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外國語歷史地理算學博物圖畫體操一年級1948324212二年級1948234212自甲午以后,詔設學堂諭屢矣,而人才不出,何也?則以利祿之途仍在科目,欲其舍詩賦、八股、小楷之慣技,棄舉人、進士之榮途,而孜孜致力于此,此必不可得之數也。是故變法必自設學堂始,設學堂必自廢科目始。一一兩廣總督陶?!秷D存四策折>材料三

任何時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術語。從魏源《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口號,到鄭觀應《盛世危言》中的“西學篇”,到20世紀初編著的《新學書目提要》,流行術語的演變,最能折射出社會心理的演變。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說明春秋時期教育領域里的變化及其原因。(10分)(2)據材料二概括清政府新式學堂的特點,分析為何“設學堂諭屢矣,而人才不出”?(8分)(3)據材料三,近代以來人們對西學的稱呼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折射出怎樣的心理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