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深圳市北斗中學高二地理聯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2分)1.下列省區中,屬于沿海省份的是A.吉林省
B.甘肅省
C.云南省
D.江蘇省參考答案:D2.讀圖13,西安市國內游客構成省際變化圖(左下);游客對西安市及周邊旅游景點到訪率統計圖(右下),完成41~42題。
41.關于西安市客源市場的分析正確的是
A.山東省客源比重增長最快
B.周邊省份旅游客源和本省客源所占比重均下降
C.在開發客源市場方面,應穩固周邊地區的客源,重點爭取經濟發達地區的客源
D.客源吸引半徑呈標準圓狀遞減
42.關于西安市區及周邊景點旅游資源的開發條件評價,正確的是
A.壺口瀑布的游客到訪率省內高于省外,主要受景點知名度的影響
B.兵馬俑的游客到訪率省內外均較高,主要受交通通達度的影響
C.動物園的游客到訪率省內高于省外,主要受市場距離的影響
D.省內游客的到訪率與景點知名度存在正相關
參考答案:C
C3.亞洲某地(約,),藍天與自云交織,雪山與湖泊輝映……該地所屬的氣候類型是A.熱帶稀樹草原氣候
B.高原山地氣候
C.溫帶大陸性氣候
D.地中海氣候參考答案:B4.11月8日上午10時15分,隨著一聲汽笛長鳴,“雪龍”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又踏上了征程。本次南極考察中,“雪龍”號將途經新西蘭、南極羅斯海到達中山站(69.4°S,76.4°E),將在羅斯海的難言島(恩科斯堡島)(74.5°S,163.7°E)啟動我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的建設,這是繼長城站、中山站、昆侖站、泰山站之后我國建設的第5個南極考察站,也是我國在南極建設的第3個常年考察站。“雪龍”號還將開展一系列作業,預計2018年4月中旬返回上海。完成下列問題。26.將新建的我國第五個南極考察站A.有半年極晝半年極夜B.位于中山站的東南方C.極晝時日出東南日落西南D.最大正午太陽高度超過40°27.“雪龍”號從出發到返回的整個考察過程中A.難言島一直處于極晝B.將穿越南半球西風帶C.新西蘭始終晝長夜短D.我國東部盛行東南風參考答案:26.B
27.B26.我國第五個南極科考站,位于南緯74.5度,南極點有半年的極晝半年的極夜,該地有極晝極夜現象,但長度不到半年;緯度比中山站高,位于中山站的南方,兩地都是東經度,第五個南極考察站的經度度數大,位于中山站的東方,位于中山站的東南方向,B正確;極晝時太陽正南日出,正南日落;當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時,該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大,可算出最大正午太陽高度為39°。27.雪龍號出發到返程的時間為從11月8號到次年的4月中旬,3月21號,太陽直射赤道,3月21號到4月中旬,太陽直射點在北半球,南陽島就不處于極晝了;雪龍號將穿越南半球的盛行西風帶,B正確;新西蘭位于南半球,3月21號之后太陽直射北半球,新西蘭晝短夜長;我國冬季東部盛行西北季風。【點睛】正午太陽高度H=90°-(直射地與所求地緯度差)5.讀“長江沿江地帶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5.與東北松嫩平原相比,圖示地區①—⑤五大商品糧基地的共同的優勢自然條件是A.熱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耕地廣闊
D.市場廣闊6.圖示地區突出的環境問題是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
C.臭氧破壞
D.荒漠化參考答案:5、A
6、B6.讀我國部分省級行政區的輪廓及山脈分布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3.關于圖中省區敘述正確的是(
)A.a的簡稱是陜或者秦
B.b隔著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C.c人口稠密、是我國壯族的集中分布地
D.d西側與四川省相鄰,東臨東海4.圖中山脈均是我國重要地形區的分界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a山脈西側是黃土高原
B.b山脈東側是云貴高原C.c山脈北側是準噶爾盆地
D.d山脈南側是四川盆地5.圖中四城市所在地區屬于圖所示氣候類型的是(
)A.太原
B.福州
C.拉薩
D.武漢參考答案:3.B
4.A
5.A3.從省的輪廓和城市、山脈可以判斷省份。a山西省,簡稱是晉,A錯;b是福建,隔著臺灣海峽與臺灣省相望,B對;c是西藏,人口稀少、是我國藏族的集中分布地,C錯;d是湖北省,西側與重慶市相鄰,屬于內陸省,不臨東海,D錯。4.a山脈是太行山,西側是黃土高原,A對;b山脈武夷山,東側不是云貴高原,B錯;c山脈是昆侖山,北側是塔里木盆地,C錯;d山脈是巫山,西側是四川盆地,D錯。5.從氣候圖可以看出最冷月在0℃以下,屬于溫帶;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降水量在800左右,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太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福州和武漢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拉薩屬于高原、高山氣候,選擇A。7.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業發達,釋放了大量的人為熱量,導致城市氣溫高于郊區,從而引起城市和郊區之間的小型熱力環流,稱之為城市風。讀城市風示意圖如下,回答21~23題。21.市區和郊區相比,近地面(
)A.氣溫高,氣壓高
B.氣溫高,氣壓低C.氣溫低,氣壓低
D.氣溫低,氣壓高22.若在圖中布局化工廠,為了減少城市風對市區的污染,應選擇(
)A.甲
B.乙
C.丙
D.丁23.根據城市風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點應該在(
)A.市區
B.近郊區
C.遠郊
D.農村參考答案:BCB8.旅游景點固體廢棄物的主要來源是()A.旅游交通造成的垃圾B.旅游飯店產生的垃圾C.旅游者亂拋的垃圾D.旅游區動植物形成的垃圾參考答案:C旅游景點固體廢棄物的主要來源是旅游者亂拋的垃圾。9.研究表明,青藏高原上空對流層頂的氣壓值與對流層頂的高度密切相關。下圖示意青藏高原上空對流層頂各月多年平均氣壓值變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1.青藏高原地區對流層頂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時段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1~12月12.青藏高原夏季對流層頂氣壓值最低,主要原因是該季節(
)A.植被恢復,吸收大氣中CO2最多 B.雨季來臨,大氣中水汽含量最高C.全球變暖,大氣對流運動最強烈 D.地表增溫,近地面大氣溫度最高13.青藏高原地區對流層頂高度最可能與(
)A.經度呈負相關 B.緯度呈負相關C.海拔呈正相關 D.河網密度呈正相關參考答案:11.B
12.D
13.B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氣壓降低。根據圖示曲線,在相同時間間隔內,對流層頂氣壓值變化幅度越大,說明對流層頂的上升幅度越大。近地面大氣溫度高,對流層頂的海拔也越高。緯度越高,近地面大氣溫度降低。【11題詳解】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氣壓降低。在相同時間間隔內,對流層頂的氣壓值變化幅度越大,說明對流層頂的上升幅度越大。根據圖中曲線,4-5月氣壓值變化最大,青藏高原地區對流層頂高度上升幅度最大的時段是4—5月,B對。A、C、D錯。【12題詳解】對流層頂的高度,與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有關,近地面大氣溫度高,對流層頂的海拔也越高。青藏高原夏季對流層頂氣壓最低,主要原因是該季節地表增溫,近地面大氣溫度最高,D對。植被恢復,雨季來臨,全球變暖等不是主要原因,A、B、C錯。D.【13題詳解】對流層頂的高度,與近地面的大氣溫度有關,近地面大氣溫度高,對流層頂的海拔也高。緯度越高,近地面大氣溫度降低。所以青藏高原地區對流層頂高度最可能與緯度呈負相關,B對。經度差異對近地面氣溫影響不大,A錯。與海拔呈負相關,C錯。水面溫度比陸地較低,與河網密度呈負相關,D錯。10.2015年11月份我國宣布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這一政策可能帶來的影響是A.從根本上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
B.提高了人口自然增長率C.提高了城市化水平
D.改變人口空間分布基本格局參考答案:B短期內只能緩解人口老齡化現象,不能解決,故A項錯誤;放開二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自然增長率,故B項正確;城市化水平與該政策無關,故C項錯誤;人口遷移才會改變人口空間分布格局,故D項錯誤。11.根據國家統計局2010年2月26日發布的“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9年我國全年出生人口168萬人,出生率為12.14‰;死亡人口935萬人,死亡率為7.6‰;自然增長率為5.8‰。讀“2009年全國人口統計表”,回答4~5題。2009年全國人口統計表指標年末數(萬人)比重(%)指標年末數(萬人)比重(%)全國總人口13282100.0城鎮人口6066745.70—14歲2516619.0鄉村人口7213554.315—59歲9164769.0男性6835751.560歲及以上1598912.0女性6444548.54.我國目前的人口增長模式為()A.原始型
B.傳統型
C.現代型
D.由傳統型向現代型過渡5.材料數據反映,我國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問題有()①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②勞動力不足③出現人口老齡化現象④城市化水平較低⑤性別比構成較大⑥貧困人口增多A.①③④⑤
B.①②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⑥參考答案:C
A12.下圖示意R河流域,R河最終注入L湖。L湖后期因面積縮小一分為二。據此回答下列小題。11.R河徑流量從源頭到河口A.逐漸增大 B.逐漸減小C.先增大后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12.L湖“一分為二”的原因不包括A.人類過度引用河水 B.流域內蒸發量增大C.源頭冰川融水增加 D.湖泊中部地勢較高13.L湖萎縮對周邊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為A.農業灌溉水源減少 B.空氣水汽含量增加C.當地氣溫日趨升高 D.土地的荒漠化加劇參考答案:11.C
12.C
13.D本題以為我國西北地區某區域為例,考察河流徑流量的變化、湖泊水文特征及面積變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11題詳解】本題考查河流流量的變化,據圖分析R河發源于祁連山兩山之間,有高山冰雪融水的補給,水量不斷增加,逐漸流出山后,由于氣候干旱蒸發增加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水量減少,并出現斷流,據此判斷R河流量:先增大后減少,故選C。【12題詳解】本題考查湖泊水量變化的原因,L湖“一分為二”說明湖泊水量減少,面積萎縮,結合選項,人類過度引用河水、流域內蒸發量增大、湖泊中部地勢較高都會造成湖泊一分為二,A、B、D錯誤;而源頭冰川融水增加會增加湖泊的水量,湖泊水位上升,不會造成一分為二,C正確,故選C。【13題詳解】據材料分析,L湖萎縮,說明水量減少,會導致農業灌溉水源減少,但不是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A錯;湖泊面積減少,導致蒸發量減少,空氣中水汽含量減少,B錯;當地氣溫的變化與氣候變化一致,C錯;當地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區,湖泊面積萎縮會加劇當地土地的荒漠化,D正確。13.山東省某中學學生小明計劃暑假去四川九寨溝旅游,收集旅游信息是出游前十分必要的準備工作。小明收集的旅游信息內容主要包括()①九寨溝的景區特色②九寨溝附近的交通情況③九寨溝的最佳觀景時機④花費和周邊旅游景點的狀況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D結合旅游信息的內容可知①②③④都要收集。14.右圖為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分布圖。回答18-19題。18.圖中有一處閉合的等值線,如果閉合的等值線值取為1120千米/小時,則e點的地形是(
)A.丘陵
B.盆地
C.平原
D.高原19.調查資料顯示,c點降水量遠比d點多,原因可能是(
)A.c點位于夏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B.c點位于中緯西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C.c點位于信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
D.c點氣溫高,多對流雨參考答案:18.B
19.B1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從人種構成看,主要為(
)A.白種人
B.黑種人
C.黃種人
D.阿拉伯人參考答案: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黑種人為主。16.下表表示東北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讀表回答下面小題。
區域黑龍江吉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全國人均耕地面積(hm2/人)0.310.210.100.020.070.070.10單位面積谷物產量(kg/hm2)5377706659296929636664275322
6.從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分析,東北地區與長江三角洲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①熱量條件相對較差
②農業科技水平較低、傳統經驗豐富
③農業投入不足
④人均耕地面積較大、粗放經營
⑤土壤差異
⑥生產習慣差異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7.長江三角洲糧食商品糧較東北地區低是因為(
)①、水網稠密,耕地破碎,生產規模較小,機械化程度較低
②土壤條件較差
③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④農業投入不足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參考答案:6.C
7.B從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分析,與長江三角洲相比,東北地區緯度較高,熱量條件相對較差,農業科技水平較高但傳統經驗不足;農業投入不足;人均耕地面積較大、粗放經營;土壤肥力較高;生產習慣差異不是單產差異的決定性因素,據此選C。長江三角洲糧食商品糧較東北地區低是因為水網稠密,耕地破碎,生產規模較小,機械化程度較低;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這就導致長江三角洲地區總產量少,且產糧被人口消耗,選B。長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力較高;農業投入也較高。17.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具有明顯的階段性。讀華北平原地區人類活動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在采集和狩獵階段,人類活動主要集中在A.沿海海運發達地帶
B.礦產資源豐富地帶C.山麓和丘陵地帶
D.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帶2.在農業社會階段,人類活動的主要方式是A.栽培作物和馴化家畜
B.從事傳統工業和商品貿易C.從事高新技術產業和第三產業
D.采集和狩獵3.在工業社會階段,下列地區可能不會成為人類活動主要集中分布區的是A.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有利自然條件空間緊密結合的地區B.大江大河源頭、三角洲,水熱條件組合好的地區C.位于沿海或海島,可以充分利用港口優勢的地區D.礦產資源的數量、質量及其組合狀況優越的地區參考答案:1、C
2、A
3、B試題分析:【名師點睛】人類社會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生產力水平不同,生產方式不同,活動集中地區有差異。采獵文明階段,平原地形沒有優勢,且不利于防衛安全。農業文明階段,種植業、畜牧業得到發展。工業文明階段,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資源的能力提高。河流源頭位于高山區,地形、氣候條件沒有優勢。18.2015年12月16日,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科學家一起進行了人類歷史上首次“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的嘗試。僅從地殼厚度考慮,本次試驗地點最可能位于A.
黃土高原
B.
東北平原
C.
四川盆地
D.
印度洋參考答案:D【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層結構,意在考查陸地和海洋地殼的厚度差異,總體難度一般,基礎性強。【詳解】地殼與地幔的邊界是古登堡面,其以上部分為地殼,總體來看,海洋地殼較薄,陸地地殼較厚,如果進行“打穿地殼與地幔邊界”的嘗試。僅從地殼厚度考慮,本次試驗地點最可能位于印度洋上,故選D。19.國家停止開發三江平原的荒地,是因為那里A經過多年開發已無荒可墾B那里氣候長冬夏短,生長期短,不利作物生長C濕地是重要的生態系統,具有巨大的生態效益D地下水位高,排水不暢,不宜開發參考答案:C20.我國為了改善日趨惡化的生態環境,建設了許多防護林體系,其中規模的是“三北”防護林和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據此回答28~29題。28.“三北”防護林所起的主要的環保功效是
(
)
A。吸煙除塵
B.美化環境
C。防風固沙
D.凈化空氣29.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所起的生態作用是
(
)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B.繁衍物種、維護生物多樣性
C.調節氣候、穩定大氣成分
D.凈化空氣、吸煙除塵參考答案:C
A21.下圖中甲為某區域示意圖,乙是甲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的地質剖面圖,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與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有關。讀圖回答26~27題。26、河谷處的地質構造為
(
)
A.向斜
B.背斜
C.斷層
D.裂隙27、Q地的氣候類型是
(
)
A.溫帶海洋性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C.溫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參考答案:26-27BD22.下圖是以極點為中心的半球圖,箭頭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讀圖回答下列各題。3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圖示半球為北半球B.A洋流常年受東北信風吹拂C.B洋流是西南季風吹拂形成的D.洋流G每年的6、7、8三個月特別強大31.有關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A洋流經過的海域形成世界著名大漁場B.C洋流對沿岸的氣候有增溫增濕的作用C.E洋流流經海域易形成海冰影響航行安全D.F洋流可提高歐洲到亞洲船舶的航行速度參考答案:30.D
31.A【30題詳解】箭頭表示洋流的分布位置及流向,圖中中低緯環流呈逆時針方向流動,說明是南半球圖,A錯誤。南極點圖自轉方向呈順時針,結合經度判斷,洋流A位于90°W附近,為秘魯寒流,是受東南信風離岸風吹拂形成的,B錯誤。結合經度,B為西澳大利亞寒流,是由西風漂流轉向后形成的,C錯誤。G為南半球西風漂流,每年6、7、8三個月,正值南半球冬季,西風特別強勁,西風漂流特別強大,D正確。【31題詳解】結合上題判斷,洋流A為秘魯寒流,是上升流,深層冷海水上泛帶來豐富的營養物質,魚類餌料充足,形成大漁場,A正確。C為本格拉寒流,對沿岸的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B錯誤。E為東澳大利亞暖流,不會出現海冰,C錯誤。F為馬達加斯加暖流,從歐洲經南非好望角到亞洲船舶,在此海域是逆著洋流航行,航行速度減慢,D錯誤。23.圖2為“三圈環流局部示意圖”。讀圖完成第3~4題。3.圖中④表示的風是A.東北風
B.東南風C.西北風
D.西南風4.圖中與熱帶雨林氣候形成密切相關的是A.①
B.②C.③
D.④參考答案:AA24.關中平原有發生地震的地質背景是因為A.位于板塊交界處
B.位于黃土高原C.地處斷裂帶附近
D.是沉積作用形成的參考答案:C25.下墊面因素、人為熱和溫室氣體排的排放是城市熱島效應形成的主要因素。同一城市,晴朗、無風時熱島效應非常明顯,大風條件下熱島效應微弱。下表為我國某特大城市市區某年各月平均風速和平均云量統計表。注: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全天無云,云量記為0,天空完全為云所遮蔽,云量記為10。據此回答下列各題。月份123456789101112平均風速(米/秒)3.22.94.23.73.93.23.74.13.12.92.42.1平均云量4.77.38.47.58.48.89.45.65.74.44.45.017.根據以上材料判斷,該城市市區和郊區溫差最大的時段是(
)A.冬末春初(2—3月) B.春末夏初(5—6月)C.夏末秋初(8—9月) D.秋末冬初(11—12月)18.6、7月該城市云量較多,導致(
)A.被反射太陽輻射減少 B.大氣晝夜溫差增大C.地面晝夜溫差減小 D.大氣保溫作用減弱19.下列措施中,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是(
)A.增加城市綠地和水域面積 B.盡量多修水泥路面C.全面關停高耗能企業 D.推廣使用無鉛汽油參考答案:17.D
18.C
19.A【17題詳解】同一城市,晴朗、無風時熱島效應非常明顯,大風條件下熱島效應微弱。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根據表格中數值,該城市市區和郊區溫差最大的時段是秋末冬初(11—12月),此時天空云量少,風力小,熱島效應最強,D對。其它時段云量較大,風力較大,A、B、C錯。【18題詳解】6、7月該城市云量較多,導致白天削弱作用強,氣溫不太高,夜晚保溫效應強,氣溫不會太低,地面晝夜溫差減小,C對,B錯。被反射的太陽輻射增多,A錯。大氣保溫作用增強,D錯。【19題詳解】選項措施中,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是增加城市綠地和水域面積,A對。盡量多修水泥路面,會導致熱島效應增強,B錯。全面關停高耗能企業,不切實際
,會影響經濟增長,C錯。推廣使用無鉛汽油,不能減少人為熱量排放,D錯。【點睛】同一城市,晴朗、無風時熱島效應非常明顯,大風條件下熱島效應微弱。云量指云遮蔽天空視野的成數,云量越小,天氣晴朗。能夠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是增加城市綠地和水域面積。26.白洋淀是華北平原最大的天然淀泊,被譽為“華北明珠”,圖為白洋淀位置范圍示意圖。下表為離淀區1千米處豐水年和欠水年部分氣象要素統計。完成下面小題。11.表格數據反映白洋淀濕地的功能是A.調蓄洪水
B.調節局部氣候
C.改善生態環境
D.補充地下水12.通過蒸發作用,白洋淀對其周邊地區的降水補充效果明顯的是A.西北、東南附近
B.西北、西南附近C.西南、東北附近
D.東北、東南附近參考答案:11.B
12.A11.表中反映的數據包含降水量、氣溫、日較差指標,均屬于氣候因素,表中可見,豐水年、欠水年這些數據差別很大,豐水年降水量大、氣溫日較差小,說明水體因素極大地影響到氣候,故水體即濕地因素可以起到調節氣候的功能,選B。其他功能在表格中沒有體現。12.白洋淀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盛行東南風,東南風經過湖面加濕后會對湖區西北地區附近起到加濕作用;冬季盛行西北風,經湖面加濕后會對湖區東南地區附近起到加濕作用,據此選A。二、填空題(共10分)27.讀下圖,據圖中信息完成:(20分)(1)本圖是以
為中心的地圖。(2中國東方航空公司的飛機在北京時間4月5日傍晚6時起從上海直飛紐約(西五區),到達當地時間是下午4點。該飛機飛行了
小時。(3)從上海到紐約的最近距離應走
方向。A.一直向東走
B.一直向西走
C先向東南,再向東,最后向東南走D先向東北,再向東,最后向東南走(4)白令海峽是
和
國家的分界線。參考答案:(1)北極
(2)11
(3)D
(4)
美國
俄羅斯。28.下圖是我國某地區地形等高線及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此時A、D兩城鎮的主導風向
、
。兩城鎮可能是陰雨天的是
,說出你的判斷理由
。(2)該地某中學地理小組開展研究性學習,擬定了一個研究課題,“地質災害關聯性研究”,主要研究強地震可能帶來的次生災害。如果你是該小組成員,你認為地震發生可能給該區域帶來的次生災害有
。各城鎮受威脅最大的是
,E、F兩地可能形成堰塞湖的是
,并說明理由。參考答案:(1)西南風
西北風
D
位于冷鋒的冷氣團一側。(2)滑坡
泥石流
D
E
E處有河流;山體陡,易發生崩塌;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解析:(1)根據圖中等壓線可繪出A風向為西南風,D為西北風;D位于冷鋒的冷氣團一側,可能出現陰雨天。(2)該地為山區,地震可能誘發滑坡和泥石流;圖中D處等高線密集,受威脅最大;圖中E處有河流流經,且等高線密集,坡度陡,易發生崩塌,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29.閱讀A、B兩地氣候類型的降水量和氣溫月份分配圖,回答下列問題:(1)兩地的主要降水類型: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2)兩地的氣候類型: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3)兩地的氣候條件適宜的經濟作物和水果:(各寫出兩種)A_______,B_________。(4)兩地降水形成的原因: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A地氣候所處的緯度位置,有兩處不屬于此種氣候類型,試指出兩個地區,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6)A種氣候類型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種氣候類型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地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對流雨
鋒面雨
(2)熱帶雨林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3)咖啡、可可、香蕉、甘蔗
茶葉、柑橘、棉花、油菜
(4)A地常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
B地受夏季風影響時,由熱帶海洋氣團帶來大量降水,多鋒面雨
(5)非洲赤道兩側的東非高原,由于地勢高改變了那里的水熱狀況,形成有明顯干濕季的熱帶草原氣候。南美洲西部赤道兩側地區,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的隆起,使氣候、植被發生明顯的垂直變化,形成高山氣候
(6)亞馬孫平原
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解析:(1)A常年高溫多雨,屬于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以上升運動為主,多對流雨;B最冷月在零度以上,夏季高溫多雨,冬季低溫少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多鋒面雨。(2)結合上題分析,A屬于熱帶雨林氣候,B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3)熱帶雨林氣候適宜種植熱帶經濟作物咖啡、可可、香蕉、甘蔗;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種植茶葉、柑橘、棉花、油菜。(4)主要從大氣環流方面分析。A地常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
B地受夏季風影響時,由熱帶海洋氣團帶來大量降水,多鋒面雨
(5)聯系世界地理知識回答。非洲赤道兩側的東非高原,由于地勢高改變了那里的水熱狀況,形成有明顯干濕季的熱帶草原氣候。南美洲西部赤道兩側地區,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的隆起,使氣候、植被發生明顯的垂直變化,形成高山氣候
(6)A種氣候類型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區是亞馬孫平原,B種氣候類型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地區是我國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本題要求熟悉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三、綜合題(共38分)30.下圖為“美國和中國東北地區農業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問題。(16分)(1)中國東北部和美國東北部地區農業結構的共同之處是
,兩個地區從農業地域類型看,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三峽職業學院《大學職業生涯規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題含解析
- 益陽職業技術學院《人類的雙面書架高黎貢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洛陽市重點中學2025年初三年級調研測試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微積分EI》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曲靖市沾益區大坡鄉重點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期中質量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內蒙古美術職業學院《大學體育-劍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協作體2025年高三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統練英語試題含解析
- 棗強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三次月考英語試題
- 教育知識與能力
- GB/T 1174-1992鑄造軸承合金
- 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微生物學檢驗大腸菌群計數
- 化學反應的限度和化學反應條件的控制 課件
- GA 526-2010監室門
- 精益六西格瑪綠帶
- 馬克思個人介紹
- 全國青少年機器人技術等級考試:二級培訓全套課件
- 個體診所常見違法行為課件
- 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的編制畢業論文
- 2022年成都市武侯區社區工作者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農村常用法律法規知識講座課件(村干部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