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廣東省梅州市晉元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梅州市晉元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梅州市晉元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梅州市晉元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梅州市晉元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廣東省梅州市晉元中學高三語文聯考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章,完成11—14題山野行走

天黑下來,四周死一般寂靜。我仍在山野里行走,山影嶙峋交錯,仿若劍戟鏗鏘,再現古代某個嚴酷戰陣。我想起了那些廝殺、血腥和悲涼的犧牲,心里劃過驚懼和悲憫。此時,星星依序出現,很快布滿天宇。視野漸漸亮開,山影變得敦厚溫和,細細山路在月光里蜿蜒,如持續流淌的乳汁。我感到了無情宇宙在無意識里呈現的幾分仁慈。為了一個小小的夜行者,宇宙竟然動用了它的全部照明設備:北斗星、織女星、天狼星、天蝎座、天琴座、室女座……此時全部為我滿負荷工作,那兇猛天狼,也在為我殷勤地發電照明,頭頂的每一顆星星,全部以每秒三十萬公里的神速,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此時,我行走在群山的皺褶里,我也行走在浩蕩的天意里。

嚓、嚓、嚓,連續三顆流星劃過頭頂靠南的天空,山巔似有被灼痛的云絮,凌亂飄起。山村的狗們,大聲狂吠,對天空發出持續質疑和詢問。由于天文學知識過于匱乏,它們的發問比起它們的祖先,顯然毫無長進,仍止于紀元前的幼稚和天真。盡管,流星們在天上制造了不小的動靜,挑逗了無知的狗們的猜測和詢問,卻絲毫未打斷避暑山莊里富豪們的賭局,那擲骰子的聲音,蓋過了銀河的潮汐,刪除了天上的動靜。熟諳經濟學的精明賭徒們,陶醉于他們的天文數字,卻不需要也不屑于別的什么天文學,不需要也不屑于向天空注目和發問,除非星辰墜落,為他們降落下大量黃金和巨額利潤。

我對那些對天發問的無知的狗們,竟有了幾分尊敬:在這個被商業和經濟學主宰的大地上,在這個市儈當道、失去天真的夜晚,對塵世和天上的動靜,發出好奇的追問。

隔著一個山澗,走在山路上的我,看見了不遠處的高速公路,幾乎與我并排而行。我看見一輛輛呼嘯的車,一組組飛旋的輪胎,我看見疾馳的現代,載著時光和欲望,棄我而去,棄我而去。我一個步行的人,一個保持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個對現代水土不服的人,一個邁著農業的步子慢行的人,與咆哮的工業和狂奔的現代,禮貌地保持了距離,我繞開了它的快,我堅持著我的慢。它們,狂奔的鐵們、輪胎們、現代們,一路棄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我索性掉頭,折進一個山灣,四周是無邊密林,林間一泓碧水,這時,我才忽然發現:現代已載著現代遠去,我留下來,留在古代的密林,留在古老的深山。

抬起頭,我看見了山間的月亮,被林濤和山風梳洗得眉清目秀的月亮,他不慌不忙地漫游在李白的蒼穹,行走在蘇東坡的意境里,仔細撫摸著山上的苔鮮和留下始祖鳥爪痕的玄武巖——那上面保留著兩億年前時光的表情。

這時候,我恍然大悟“白駒過隙”這個詞的深意。

這時候,我才知道:所謂高速的現代,只是現代自己快速刪除自己的一種程序。現代載著現代快速遠去,最終能留下來的——

注定還是大地、青山、始祖鳥的玄武巖和禮拜的明月。已是后半夜了,明月西斜,天河漸落,山影隱約。早起的鳥開始集體朗讀,山野有雞鳴聲起。路邊,幾戶農家的燈陸續亮起,我在一旁的院子里停下,主人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他說兒子媳婦在外地打工,他與老伴種地,帶著上小學三年級的孫子,還養著一頭奶牛。他一邊擠奶一邊說,山里不缺草,牛吃得好,奶多。提前把奶擠了,等會兒把奶賣給奶販子,他們又賣給城里的奶廠。他說趁這把老骨頭還能動,掙一點,補貼家用,也給自己準備點養老錢。我蹲下來,看他擠奶,奶牛溫順地站著,它不計較那嘩嘩流進奶桶的是什么,它似乎陶醉于釋放的快感,或者,它知道那是什么,但它不愿說出口,不愿計較,它只覺得放養它的人有恩于它,青草和溪流有恩于它,那流出去的都不是它的,是天的,是地的,是人的,而屬于它的身體,還原封不動在它這里,這讓它已很滿足。星光照在奶牛身上,照在老人身上,被星光雕塑的老人和奶牛,宛如黎明的神靈。奶桶已經快盛滿了,而牛奶還在注入,星光也在注入,滿當當的桶里,蕩漾著星光和牛奶。我再一次從老人脊背和奶牛的脊背向天穹望去,我看見,那漸漸沉落而暗淡的銀河,似乎已向宇宙獻出了足夠多的乳汁……(李漢榮作品,有刪改)11.閱讀文章,按照要求回答問題。(9分)(1)結合文章,解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含義。(4分)a.那擲骰子的聲音,蓋過了銀河的潮汐,刪除了天上的動靜。b.所謂高速的現代,只是現代自己快速刪除自己的一種程序。(2)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我一個步行的人,一個保持古代行走方式的人,一個對現代水土不服的人,一個邁著農業的步子慢行的人,與咆哮的工業和狂奔的現代,禮貌地保持了距離,我繞開了它的快,我堅持著我的慢。它們,狂奔的鐵們、輪胎們、現代們,一路棄我而去,很快都超越了我,扔下了我。12.作者在文章最后為什么花費不少筆墨來寫奶牛?(4分)13.文中多處寫到月亮、月光,在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各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4分)14.本文主題多元,意蘊深刻。請結合文章,任選兩方面加以探究。(7分)參考答案:11.(1)a.遮掩、覆蓋的意思。指富豪們沉醉于賭博的狂歡,完全無視外界的存在。

b.消解、消除的意思。指現代社會因過分追求速度而缺失了各方面的沉淀。

(2)運用排比的手法,強調“我”對古代文化和傳統生活方式的堅守,對現代性的懷疑和批判;用“咆哮”“狂奔”形容社會現狀,化抽象為形象,突出了現代社會的喧囂與浮躁。

12.寫奶牛,既贊頌了不計得失、懂得感恩和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又與現代人生活貪婪、追逐功利、不知感恩等現象形成對比,從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13.內容上,贊頌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引出對宇宙、自然、古代文化和生存意義的思考;結構上,從月光淡淡到月亮升高,后半夜明月西斜,表明了時間的變化,起到了貫穿全文的線索作用。

14.示例:(1)現代與傳統的矛盾。(2)要追求淡定、平和的生活,追求有意義的生活。(3)要懂得對自然天地、傳統文化的感恩。

(4)要具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品質。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7題。龍涎香龍涎香是一種名貴的動物香料,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譽,它與麝香的香韻一樣,幾乎是所有高級香水和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龍涎香的香味清靈而溫雅,既含有麝香氣息,又微帶壤香、海藻香、木香和苔香,有著一種特別的甜氣和莫可名狀的奇異香氣。其留香性和持久性更是其他香料所不可比擬的,要比麝香長一倍,作為固體香料它可保持其香氣長達數百年。歷史上流傳有龍涎香“與日月共長久”的佳話。據說在英國舊王室中,有一房間因為涂有龍涎香,歷經百年風云,至今仍香飄四溢。

那么,如此美好的東西是怎樣產生的呢?《星槎勝攬》中記載:“龍涎嶼,獨然南立海中,波擊云騰,每至春間,群龍所集,于上交戲,而遺涎味……其龍涎初若膠脂,黑黃色,頗有魚腥之氣,久則成就土泥。”由此可知,先人相信龍涎香是“龍之唾液”。這種說法當然是不科學的。

后經反復研究,海洋生物學家才真正解開了龍涎香的誕生之謎。原來,它源于抹香鯨的體內。抹香鯨最喜歡吞吃章魚、烏賊、鎖管等動物,而章魚類動物體內堅硬的“角喙”可以抵御胃酸的侵蝕,在抹香鯨的體內不能消化,如果直接從體內排出的話,勢必割傷腸道,于是在千萬年的進化中,抹香鯨慢慢地適應了這種“飲食”習慣,它的膽囊能夠大量分泌膽固醇進入胃內將這些“角喙”包裹住,形成罕見的龍涎香,然后再緩慢地從腸道排出體外,有的抹香鯨也會通過嘔吐排出。稀世香料就這樣產生了。

奇怪的是,剛剛誕生的龍涎香不僅不香,還奇臭無比。它需要在海波的摩挲下,在陽光的照射下,在空氣的催化下,臭味才能慢慢消減,然后淡香出現,逐漸變得濃烈;顏色也會由最初的淺黑色,漸漸地變為灰色、淺灰色,最后成為白色。白色的龍涎香品質最好,只是它往往需要經過百年以上海水的浸泡,將雜質全漂出來,方可“修”成上品。5.下列對龍涎香的介紹,正確的一項是

A.龍涎香因其香氣獨特而享有“天香”、“香料之王”等美譽,和麝香的香韻一樣,它是所有高級香水和化妝品中必不可少的配料。

B.龍涎香的香味清靈而溫雅,有一種特別的甜氣和難以形容的奇異香氣,它含有麝香的氣息,又帶有壤香、海藻香、木香、苔香等香氣。

C.龍涎香的留香性和持久性是其他香料不可比擬的,作為固體香料它可以保持香氣數百年之久。英國的舊王室中一間涂有龍涎香的房子歷經百年仍香飄四溢,就是—個真實的例證。

D.剛剛誕生的龍涎香是淺黑色,無香氣可言,而且奇臭無比,它要經過復雜的過程和漫長的時間,香氣才逐漸散發出來,最后成為香料中的珍品。6.下列對龍涎香的來源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星搓勝攬》中提到的“土泥”就是龍涎香,它是“群龍遺涎”積久而成的。這種說法雖然不科學,但對海洋生物學家真正解開龍涎香的誕生之謎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B.《星槎勝攬》中的有關記載對龍涎香的來源作了生動的描述,先人相信龍涎香是“龍之唾液”,這樣的說法給神奇的龍涎香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C.海洋生物學家認為:龍涎香源于抹香鯨的體內,被抹香鯨吞吃的章魚類動物體內有堅硬的“角喙”,這些“角喙”不能被抹香鯨分泌的膽固醇消化,于是在抹香鯨胃內存積下來,它們是形成龍涎香的基本原料。

D.抹香鯨排出被膽固醇包裹的“角喙”有兩條途徑:一是緩慢地從腸道排出,二是通過嘔吐排出。“角喙”被排出后,芳香襲人的稀世香料龍涎香就誕生了。7.根據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龍涎香“修”成上品,需要許多條件,如海波的摩挲,陽光的照射,空氣的催化,海水的浸泡等。因此可以說,龍涎香是大自然的美妙杰作。

B.白色的龍涎香是龍涎香中的上品,品質是最好的,因此鑒定龍涎香的品質,從色澤上進行觀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C.龍涎香來之不易,它的形成需要漫長的歲月,因此這種罕見的植物香料一定非常昂貴,難以“飛人尋常百姓家”。

D.龍涎香的持久性雖然很強,但歷史上流傳的龍涎香可“與日月共長久”的佳話不過是夸張的說法而已,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參考答案: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簡單回顧一下華夏法制史,我們會發現,從《尚書》確立的“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司法原則,到宋代對法官“失出人罪”幾乎不追究責任的做法,再到清代繁復的“審轉”制度設計,都體現了中華法系的一種核心價值觀:慎刑。清代的“審轉”是一項層層復審的司法制度,張晉藩在《中國法制通史》中說:“徒刑以上(含徒刑)案件在州縣初審后,詳報上一級復核,每一級都將不屬于自己權限的案件主動上報,層層審轉,直至有權作出判決的審級批準后才終審。”清代審級之多,為歷朝之冠,一個重大刑事案件一般都需要經過州縣一府一臬司一督撫四級復審,而且“審轉”是主動性、強制性的,不管被告人是否提出申訴,都需要走完四級審訊。這樣的制度設計,初衷當然是為了最大程度上減少冤案,但由于所有徒刑以上案件都要層層“審轉”,導致實際上的復審往往流于形式,如同走過場。相比之下,宋代實行的“翻異別勘”更加接近現代司法的復審制度。今日多數國家的司法都實行三審終審制,一般來說,二審與三審的啟動,以被告人是否提起上訴為準。宋代的。翻異別勘”也是如此:在庭審程序結束之后,如果被告人喊冤翻供(相當于提出上訴),則重組法庭,重新庭審。換言之,“翻異”是啟動“別勘”的觸發機制。不翻異,則不需要別勘。犯人若稱供詞屬實,則親筆簽押,錄問程序至此完成,案子將進入下一個程序。但犯人在錄問之啟也可以喊冤翻供,一旦喊冤,法院必須馬上申報上級法司——提刑司,由提刑司委派法官重新開始庭審,為避免復審受到原審所在地政府的影響,往往要借調其他帥叫作“差官別推”。

有些案情重大、復雜的案子,在走完“差官別推”程序之后,被告人還會喊冤,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從鄰路的州府借調法官來復審了。有一段時間,宋政府考慮到鄰路的州府可能難以擺脫原審地的影響,還要求從隔路差官別勘。宋人防范司法作弊之周詳,令人驚嘆。但是,“翻異別勘”的制度,必然會產生一個后果:被告人如果一次次翻供,司法機構只能一次次重組法庭,沒完沒了,一個案子審了幾年、十幾年,都無法完成終審。因此,從太宗朝開始,宋政府對“翻異別勘”作出了次數限制:“經三度斷結,更有論訴,一切不在重推問之限。”即被告人只有三次“翻異別勘”的機會,類似于四審終審制。不過,在兩種情況下,被告人可以不受三次別勘的次數限制:一是被告人控告本案法官受賄枉法而枉斷其罪的;一是被告人聲稱其冤情有明確證據可證明的。(摘編自吳鉤《宋代的“翻供與重審”》,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尚書》確立的“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司法原則,太過謹慎,不符合現代法理觀念。B.宋代對法官“失出人罪”幾乎不追究責任的做法,給法官徇私舞弊制造了機會,這樣必然不利于保障司法的公正性。C.清代的“審轉”制度層層復審,煩瑣不便,設計者別有用心,實際上復審常常流于形式,表現得很程序化。D.追溯華夏法制史,我們不難發現,慎用刑法是一種重要的價值觀念,這種認識在古代司法史上有所體現,影響深遠。2.下列關于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一段通過回顧華夏法制史,結合具體的司法原則以及司法制度設計,得出了q嗔刑”的法理認識。B.第二、三兩段比較清代與宋代在復審制度上的不同,認為清代的“審轉”流于形式而宋代的“翻異別勘”更科學。C.第四、五兩段補充介紹了“差官別推”的做法,為避免影響,要求從隔路差官別勘,即從其他州府調法官來復審案件。D.最后一段論證了針對“翻異別勘”制度必然存在的后果,從太宗朝開始,宋政府做出了三次“翻異別勘”的限制及可能存在的例釙。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宋代實行的“翻異別勘”制度,與現代司法的復審制度很相似,一般以被告人是否提起上訴為是否復審的依據。B.在宋代,犯人如果認可供詞的真實性,需要親筆簽押,錄問程序至此完成,案子也就結束了,但犯人還可以喊冤翻供。C.宋代的提刑司作為法院的上級法司,為避免復審受原審所在地政府的影響,可以借調其他州的法官來審理案子。D.宋政府對“翻異別勘”做出了類似于四審終審制的限制,但有兩種情況可以不受限制,顯示出先進的法理精神。參考答案:1.D

2.C

3.B1.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與分析,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A項,“太過謹慎,不符合現代法理觀念”與第一段中的“都體現了中華法系的一種核心價值觀:慎刑”意思相左。B項,“給法官徇私舞弊制造了機會,這樣必然小利于保障司法的公正性”于文無據,妄加揣度。C項,“設計者別有用心”錯,原文認為初衷是好的。2.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此題考核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答題時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C項,“從隔路差官別勘”只是宋政府有一段時間的做法,選項以偏概全。點睛:論述類文本閱讀的閱讀材料是一篇小論文,所以要明確文章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答題時注意判斷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的關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關系,論證方法的類型,重點考核為論點是否正確,論據證明的是什么觀點和論證的方法。3.試題分析:題干是“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仔細閱讀文章,找準有效答題區間,然后認真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B項,“案子也就結束了”錯,原文為“案子將進入下一個程序”。點睛: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題目,題干的表述一般為“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或者“正確的一項”,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干,找準區位,然后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有這樣幾點:①根據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標之后,要根據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信息的區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④仔細對照,正確判斷。找準選項有關內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慶歷三年,軾始總角,入鄉校,士有自京師來者,以魯人石守道所作《慶歷圣德詩》示鄉先生。軾從旁窺觀,則能誦習其辭,問先生以所頌十一人者何人也?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軾曰:“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先生奇軾言,盡以告之,且曰:“韓、范、富、歐陽,此四人者,人杰也。”時雖未盡了,則已私識之矣。嘉祐二年,始舉進士至京師,則范公歿。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皆以國士待軾,曰:“恨子不識范文正公。”嗚呼!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然不敢辭者,自以八歲知敬愛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淮陰侯見高帝于漢中,論劉、項短長,畫取三秦,如指諸掌,及佐帝定天下,漢中之言,無一不酬者。諸葛孔明臥草廬中,與先主論曹操、孫權,規取劉璋,因蜀之資,以爭天下,終身不易其言。此豈口傳耳受嘗試為之而僥幸其或成者哉。公在天圣中,居太夫人憂,則已有憂天下致太平之意,故為萬言書以遺宰相。天下傳誦。至用為將,擢為執政,考其平生所為,無出此書者。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蓋如饑渴之于飲食,欲須臾忘而不可得。如火之熱,如水之濕,蓋其天性有不得不然者。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居太夫人憂

憂:父母的喪事B、彼三杰者,皆得從之游

游:交往C、漢中直言,無一不酬者

酬:報答D、其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

弟:尊敬兄長11、下列各組加點虛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組是A、①士有自京師來者

②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B、①盡以告之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C、①皆得從之游,而公獨不識

②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D、①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

②臣之壯也,猶不如人1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體現蘇軾對范仲淹敬仰的一組是①此天人也耶,則不敢知;若亦人耳,何為其不可!

②既葬而墓碑出,讀之至流涕,曰:“吾得其為人。”

③若獲掛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門下士之末,豈非疇昔之愿也哉!

④而公獨不識,以為平生之恨。

⑤雖弄翰戲語,率然而作,必歸于此。⑥故天下信其誠,爭師尊之。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28分)13、把文言文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2分)①是歲登第,始見知于歐陽公,因公以識韓、富。(4分)

②公之功德,蓋不待文而顯,其文亦不待序而傳。(4分)

③古之君子,如伊尹、太公、管仲、樂毅之流,其王霸之略,皆素定于畎畝中,非仕而后學者也。(4分)

參考答案:10C

11C12D13見譯文附文言文譯文慶歷三年,我剛剛童年,進入鄉校,有一位從京師來的讀書人,拿魯地人石守道寫的《慶歷圣德詩》給鄉校的老師看。我從旁邊偷看,就能夠誦讀通曉文中的語句,我拿文中稱頌的十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問先生,先生說:“小孩子知道這些有什么用?”我說:“(如果)他們是天子,(我)就不敢知道;如果(他們)也是普通的人,我為什么就不可以知道他們!”先生認為我說的話奇特,把這十一個人的情況全部告訴了我們,并且說:“韓琦、范仲淹、富弼、歐陽修,這四個人,是人中豪杰。”當時雖然沒有完全明白(這句話),卻已經私下記住他們了。嘉祐二年,我才來參加進士考試到京師,范公卻(已經)去世了。安葬之后,墓碑立好,我讀碑文以至于流淚,說:“我知道了他的為人。”十五年沒有見到范公一面,難道不是命運(的安排)嗎!這一年(我)考中進士,開始被歐陽公所賞識,通過歐陽公認識了韓琦、富弼兩位先輩。他們都用對待國家精英的禮節對待我,說:“遺憾你沒有結識范文正公。”唉!范文正公的功德,不需要人家寫文章宣傳就能顯揚,他的文章也不需要靠序而流傳。然而(我)不敢推辭的原因,(是)自從在八歲知道敬重愛戴范公,到現在已經四十七年了。那三位豪杰,都能夠跟從他們交游,而范文正公唯獨沒有結識,我認為是平生的遺憾,如果能夠在他的文章中掛名,來私自在他的門客的末流托名,難道不也是往昔的愿望嗎?古代的君子,像伊尹、太公、管仲、樂毅這些人,他們輔佐人君稱王稱霸的謀略,本來在鄉野之中就確立了,不是做官后學習的。淮陰侯在漢中見漢高帝,評論劉邦、項羽的長短,謀劃取得三秦,像在手掌上比劃,等到輔佐漢高帝平定天下,漢中的言論,沒有一樣不得到實現的。諸葛孔明隱居茅廬之中,與先主(劉備)評論曹操、孫權,謀劃攻取劉璋,依靠蜀地的資本,爭奪天下,終身不改變他的見解。這難道是道聽途說嘗試著做而僥幸成功的?范文正公在天圣年問,為母親守孝,就已經有了心憂天下實現太平的心愿,所以寫萬言書來送給宰相,天下人都傳誦它。到了他被任用為將領,被提拔為執政,考查他一生所做的事情,沒有超出這本書的。他對于仁義禮樂,忠信孝弟(通“悌”,尊敬兄長),像饑渴的人對于飲食,想要片刻忘記都不可能。像火的熱,像水的濕,是他的天性有不得不這樣的地方。即使是執筆戲言,順著本性寫作,一定歸結到這種天性。所以天下人相信他的真誠,爭相師從他、尊崇他。

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劉文靜字肇仁,倜儻有器略。與晉陽宮監裴寂善。寂夜見邏堞傳烽,咤曰:“天下方亂,吾將安舍?”文靜笑曰:“如君言,豪英所資也。吾二人者可終羈賤乎?”高祖為唐公,文靜察有大志,深自結。既又見秦王,謂寂唐公子,非常人也。豁達神武,漢高祖、魏大祖之徒歟!”寂未謂然。文靜俄坐李密姻屬系獄,秦王私入視之。文靜喜,挑言曰:“喪亂方剡,非湯、武、宣、光不能定。”王曰:“安知無其人哉?今過次,非兒女子姁姁相憂者。世道將革,直欲共大計,試為我言之。”文靜曰:“上南幸,兵填河、洛,盜賊蜉結,以萬數,須真主取而用之。誠能投天會機,則四海不足定也。今汾晉避盜者皆在文靜素知其豪杰一朝號召十萬眾可得也加公府兵數萬一下令誰不愿從鼓而入關以震天下王業成矣。”王笑曰:“君言正與我意合。”乃陰部署賓客。唐公乃開大將軍府,以文靜為司馬,文靜請與突厥連和,唐公從之。遣文靜使始畢可汗,始畢曰:“唐公兵何事而起?

”文靜田:“先帝廢冢嗣以授后主,故大亂。唐公,國近戚,懼毀王室,起兵黜不當立者。愿與突厥共定京師,金幣、子女盡以歸可汗。”始畢大喜,即遣二千騎隨文靜至,又獻馬千匹。公喜曰:“非君何以至之?”唐公踐天子位,擢納言,時多引貧臣共榻,文靜諫曰:“今率土莫不臣,而延見群下,帝坐嚴尊,屈與臣子均席,此王導所謂太陽俯同萬物者也。”帝曰:“我雖應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無嫌。

”文靜自以為材能過裴寂遠甚,又屢有軍功,而寂獨用顧舊恩居其上,意不平。每論政多戾駁,遂有隙。文靜妾失愛,告其兄上變,遂下吏。帝遣裴寂、蕭瑀訊狀。帝遂殺之,年五十二。(節選自《新唐書?列傳第十三》)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今汾晉避盜者/皆在文靜/素知其豪杰/一朝號召/十萬眾可得也/加公府兵數萬/一下令誰不愿從/鼓而入關/以震天下/王業成矣B.今汾晉避盜者皆在/文靜素知其豪杰/—朝號召/十萬眾可得也/加公府兵數萬/—下令/誰不愿從/鼓而入關/以震天下/王業成矣C.今汾晉避盜者皆在/文靜素知其柰杰/一朝號召十萬/眾可得也/加公府兵數萬/一下令誰不愿從鼓而入人關/以震天下/王業成矣D.今汾晉避盜者皆在/文靜素知其豪杰/一朝號召/十萬眾可得也/加公府兵數萬/一下令/誰不愿/從鼓而入關/以震天下/王業成矣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字:古人幼時取字,成年取名。對平輩或尊輩稱字是出于禮貌或尊敬,如文中“劉文靜字肇仁。”B.高祖:廟號。廟號是皇帝死后,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C.關: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如:關塞,關卡,關隘。D.踐:文中特指皇帝登臨帝位,如:踐作,踐極。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劉文靜有胸懷識見。當社會動亂時,文靜認為這正是英雄豪杰建功立業之時,并發出與“燕雀安知鴻鶴之志哉”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可終羈賤乎”的感慨。B.劉文靜有洞見謀略。當秦王私下人獄探望他時,他用激將法迫秦王說出探獄動機,緊接著又分析形勢,給秦王出謀劃策。C.劉文靜恃才招禍,他自認為才能超過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戰功,在討論問題時,總要反駁,終于招來殺身之禍。D.劉文靜善于進凍。唐公登上天子之位,不拘禮儀,多次和貴臣共處一床,文靜用“太陽俯同萬物”作比,婉轉進諫。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文靜俄坐李密姻屬系獄,秦王私入視之。(2)我雖應天受命,宿昔之好何可忘?公其無嫌。參考答案:10.B

11.A

12.C

13.(1)文靜不久因李密姻屬關系牽連入獄,秦王私下里入獄探望。(2)我雖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記呢?你千萬不要有什么顧慮(疑惑、疑忌)。【1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首先要細讀所給文段,明確了解文意,然后根據文意進行判斷,本段話的大意為:現在汾、晉等地躲避盜賊的人都在,我平時就知道他們都是豪杰,一旦號召,十萬軍隊是可以召集到的。加上公府士兵幾萬,命令一下,誰不愿意追隨呢?大張旗鼓進關,以此來威震天下,王的大業就成了。其中注意結合文言文行文的習慣,也可借助標志詞,如“也”“而”“以”等。本句還可根據一些名詞,如“汾晉”“文靜”“豪杰”“十萬眾”等即可作出判斷。【11題詳解】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常識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干中的修飾限制成分。A項“古人幼時取字,成年取名”說法錯誤,應該是幼時取名,成年取字。【1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墓礎上,帶著選項回到原文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定。C項,說劉文靜因“恃才招禍”而被殺不準確。原文是劉文靜與裴寂生出嫌隙,劉文靜的妾失去寵愛,讓她哥哥告發劉文靜反叛,文靜就被關進監獄,皇帝派遣裴寂、蕭瑀審問情況,后被殺。【1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病句。第一句得分點:“俄”,不久;“坐”,因……受牽連;“系”,捆綁。第二句得分點:“應天受命”,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宿昔”,以往;“嫌”,疑惑、疑忌。點睛: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劉文靜,字肇仁,瀟灑不羈有氣度才智。與晉陽宮監(官職)裴寂關系很好。裴寂晚上看見烽火臺傳遞烽火,嘆息說:“天下正亂,我將何處安身?”文靜笑著說:“按照你說的,正是英雄豪杰所依仗的條件。我們二人難道可以終身依附隋朝嗎?”高祖當時為唐公,文靜看出他有大志向,用心去結識他。又見了秦王后,對裴寂說:“唐公的公子,不是普通的人,心胸開闊神明英武,是漢高帝、魏太祖那樣的人!”裴寂并沒有認同。文靜不久因李密姻屬關系牽連入獄,秦王私下里入獄探望。文靜心里驚喜,故意用言語挑逗(觀察他的態度)他說:“混亂局面正嚴峻,除了湯、武、宣、光這樣的圣君不能平定。”秦王說:“怎么就知道沒有那樣的人呢?現在來看望你,不是想同情安慰你。世道將變,只是想同你商議大事,請試著為我分析。”文靜說:“皇帝南巡,軍隊都在河洛一帶,盜賊到處都是,以萬來計算,必須有真命天子來收復使用它們。如果確實能順應這個機遇,那么天下還不夠你平定的(平定天下很容易)。現在汾、晉等地躲避盜賊的人都在,我平時就知道他們都是豪杰,一旦號召,十萬軍隊是可以召集到的。加上公府士兵幾萬,命令一下,誰不愿意追隨呢?大張旗鼓進關,以此來威震天下,王的大業就成了。”秦王笑著說:“您的話正與我的心意相合。”于是暗地里部署賓客。唐公于是打開大將軍府(調兵遣將),任命劉文靜為司馬。文靜請求與突厥結盟,唐公答應了。唐公派文靜出使結交始畢可汗,始畢可汗說:“唐公因何事起兵?”劉文靜說:“先帝廢除太子把王位授予后主,所以天下大亂。唐公,國家的近親,害怕毀掉王室,起兵罷黜不應該繼承王位者。希望與突厥共同穩定京城,金幣、少男少女都可以屬于可汗。”始畢可汗非常高興,立即派兩千人馬跟隨文靜回去,又獻千匹駿馬。唐公高興地說:“沒有您哪里能夠做好這件事呢?”唐公登上天子職位,善于聽取大臣的意見。當時多次把貧窮的大臣引到內室共處一床。文靜進諫說:“現在境域之內,都是您的臣子。您延請臣子,皇帝的位子尊貴,您屈尊與臣子同臥一床,這正是王導所說的太陽俯同萬物啊。”皇帝說:“我雖然受上天之命做了皇帝,但以往的好友怎么可以忘記呢?您千萬不要有什么顧慮。”文靜自認為才能超過裴寂很多,又多次建立戰功,但裴寂唯獨因為故舊的感情位居自己之上,心中不服。每議論政事,多與裴寂唱反調,于是生出嫌隙。劉文靜的妾失去寵愛,告訴她哥哥告發劉文靜反叛,文靜就被關進監獄。皇帝派遣裴寂、蕭瑀審問情況。皇帝就殺了他,時年五十二歲。6.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軒輗,字惟行,鹿邑人。永樂末年進士,授行人司副。宣德六年,用薦改御史。按福建,剔蠹鋤奸,風采甚峻。正統元年,清軍浙江,劾不職官四十余人。五年,超擢浙江按察使。前使奢汰,輗力矯之。寒暑一青布袍,補綴殆遍,居常蔬食,妻子親操井臼①。與僚屬約,三日出俸錢市肉,不得過一斤。僚屬多不能堪。故舊至,食惟一豆②。或具雞黍,則人驚以為異。會稽趙伯泰,宋苗裔也。奏孝宗、理宗及福王陵墓,俱為豪民侵奪。御史王琳謂福王降于元,北去,山陰安得墓?伯泰不平,復訴。帝命輗覆按。輗言福王蓋衣冠之藏,伯泰言非誣。詔戍豪民于邊,停琳等俸。十三年,奏陳四事,俱切時弊,帝悉從之。景泰五年,改左副都御史,掌南院事。考黜御史不職者數人。天順元年,召拜刑部尚書。數月,引疾乞歸。帝召見,問曰:“昔浙江廉使考滿歸,行李僅一簏,乃卿耶?”輗頓首謝。賜白金慰遣之。明年,南京督理糧儲缺官,帝問李賢,大臣中誰曾居此職者。賢以輗對,且稱其廉。乃命以左都御史往。八年夏,以老乞骸骨,不待報徑歸。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輗孤峭,遇人無賢否,拒不與接。為按察使,嘗飲同僚家,歸撫其腹曰:“此中有贓物也。”在南都,都御史張純置酒延客。輗惡其汰,不往。徹饌遺之,亦不納。歲時詣禮部拜表慶賀屏居一室撤燭端坐事竣竟歸未嘗與僚友一語僚友聞其來亦輒避去不樂與之處然清操聞天下,與耿九疇齊名,語廉吏必曰軒、耿。(選自《明史》,有刪節)【注】①井臼:汲水舂米,比喻操持家務。②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盤。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歲時詣禮部拜表慶賀/屏居一室/撤燭端坐/事竣竟/歸未嘗與僚友一語/僚友聞其來/亦輒避去/不樂與之處B.歲時詣禮部拜表慶賀/屏居一室/撤燭端坐/事竣竟/歸未嘗與僚友一語/僚友聞其來/亦輒避去不樂/與之處C.歲時詣禮部拜表慶賀/屏居一室/撤燭端坐/事竣竟歸/未嘗與僚友一語/僚友聞其來/亦輒避去/不樂與之處/D.歲時詣禮部拜表慶賀/屏居一室/撤燭端坐/事竣竟歸/未嘗與僚友一語/僚友聞其來/亦輒避去不樂/與之處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進士,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錄取分為三甲,統稱進士。B.刑部,隋唐開始,尚書省下設吏、禮、兵、戶、刑、工六部,刑部掌管司法刑獄和監察百官,其長官為尚書。C.頓首,古時一種拜禮,俗稱叩頭。通常用于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也常用于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D.南都,明朝自明成祖遷都北京后,南京成為“留都”,亦被稱為南都,即首都以外另設的副都。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軒輗剛正嚴厲。他在浙江整頓軍隊時,彈劾不稱職的官員四十多人,后來主持南院事務,又考核罷免了幾個不稱職的御史。B.軒輗清廉儉樸,他平日常吃粗食,在浙江廉使任職期滿回朝時,行李只有一只竹箱,為此還受到皇上的稱贊。C.軒輗深受重用。他與耿九疇齊名,在稱病請辭后,皇上聽從李賢的建議,重新起用他擔任南京督管儲糧的官員。D.軒輗性情孤傲。他對不賢之人,不與交往。都御史張純設宴請客,軒輗厭惡他的奢侈,堅決不去赴宴。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超擢浙江按察使。前使奢汰,輗力矯之。(2)以老乞骸骨,不待報徑歸。抵家趣具浴,欠伸而卒。參考答案:10.C11.B12.D13.(1)軒輗被破格提升為浙江按察使。前任按察使奢侈,軒輗極力矯正。(2)軒輗因年老請求退職還鄉,不等批復就徑直回家。回到家就催促準備洗澡,伸伸懶腰就去世了。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首先結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歲時詣禮部拜表慶賀/屏居一室/撤燭端坐/事竣竟歸/未嘗與僚友一語/僚友聞其來/亦輒避去/不樂與之處”,這句話是說“每年的一定季節到禮部上奏章慶賀,摒棄客人獨居于一間屋里,撤掉蠟燭正襟危坐,事情辦完就回家,不曾與同僚說一句話。同僚聽說他來了,也總是躲開離去,不樂意與他相處”。“竟”是副詞,應放在動詞前面,故“事竣竟”不行,應斷為“事竣竟歸”,排除AB兩項;“不樂”的是“與之處”,故應放在后面,排除D項。【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名師點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后要停頓,并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后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后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復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他對不賢之人,不與交往”有誤;文中“遇人無賢否,拒不與接”,意思是“不論賢與不賢,都不交往”。【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選項D中,““他對不賢之人,不與交往””對應的句子是“輗孤峭,遇人無賢否,拒不與接”,其中“無”意思是“無論”,選項曲解詞語意思。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省略主語“軒輗”;超擢,被破格提拔;奢汰,奢侈;力矯,極力矯正。第二句中,乞骸骨,退職,退休,告老還鄉;報,批準,答復;徑歸,徑直回家;趣,同“促”,催促。【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參考譯文:軒輗字惟行,鹿邑人。永樂末年進士,被授予行人司副的官職。宣德六年,因人推薦,改任御史。巡視福建,剔除奸惡之徒,聲威名望很高。正統元年,他到浙江清理軍隊,彈劾不稱職的官員四十多人。五年,他被破格提升為浙江按察使。前任按察使奢侈,軒輗極力矯正。無論嚴寒酷暑都穿一件青色布袍,縫補連綴幾乎遍及全身,家居常吃素食,妻子兒女親自汲水舂米。與同僚下屬約定,三天拿出俸祿買肉,不能超過一斤。同僚下屬大多不能忍受。故人舊友到來,吃的東西僅僅一盤。有時備辦雞和小米,那么人們就感到吃驚,認為是怪事。會稽趙伯泰,是宋朝皇室后裔,上奏說孝宗、理宗和福王的陵墓,都被豪強侵占奪取了。御史王琳說福王投降元朝,到北方去了,山陰怎么會有他的墓呢?趙伯泰不服,再次上訴。皇帝命令軒輗考察核實。軒輗說福王的墓是只藏衣冠的墓,趙伯泰的話不是亂說。詔令將侵占陵墓的豪強充戍邊疆,停發王琳等人的俸祿。十三年,軒輗上奏述說四件事,都切中時弊,皇帝都聽從了他的建議。景泰五年,改任左副都御使,掌管南院事物。考核罷免不稱職的御史幾個人。天順元年,召回京任刑部尚書。幾個月后,他稱病請求退休。皇帝召見他,問道:“以前浙江清廉的按察使人滿回京,行李只有一竹箱,是你嗎?”軒輗叩首回答。皇帝賜給白銀,安慰并允許他退休。第二年,南京督理糧儲缺少官員,皇帝詢問李賢,大臣中有誰曾擔任過這一職務。李賢以軒輗作答,并且稱贊他廉潔,于是命令軒輗以左都御史的身份前往。八年夏,他因年老請求退職還鄉,不等批復就徑直回家。回到家就催促準備洗澡,伸伸懶腰就去世了。軒輗為人孤傲嚴厲,對待人無論賢能與否,都拒絕結交。作按察使時,曾在同僚家飲酒,回來摸著肚子說:“這里面有贓物。”在南都時,都御史張純置辦酒席延請賓客。軒輗厭惡他的奢侈,不去。張純撤去食物送給他,他也不收。每年的一定季節到禮部上奏章慶賀,摒棄客人獨居于一間屋里,撤掉蠟燭正襟危坐,事情辦完就回家,不曾與同僚說一句話。同僚聽說他來了,也總是躲開離去,不樂意與他相處。然而他清廉的節操聞名于天下,與耿九疇齊名,說到廉吏必然會稱軒、耿。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①微量元素雖然在人體內的含量微不足道,但與人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如果微量元素缺乏,會造成特殊的生化紊亂、病理變化及疾病。②當楊揚得知中國體育代表團需要她再次復出,以自己豐富的經驗帶領年輕選手沖擊冬奧會時,她當仁不讓地回到了中國短道隊的集體里。③改進作風必須改進文風,要防止和克服的是穿靴戴帽、堆砌材料、空話連篇、套話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言之無物的八股文。④在靜安區某停車場內,上萬輛共享單車因違規停放被統一集運到這里,各色各樣,密密麻麻,野生藤蔓隨意繚繞,從空中俯瞰蔚為壯觀。⑤每到3月12日,許多人自發走到義務植樹的行列中,栽種一片新綠;就連各國政要也都身體力行,用實際行動呼吁大家保護綠色家園。⑥昨天偶遇睽違多年的老同學,長期分別,短暫相聚,我們卻沒有拘謹不適,反而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憶起彼時的人事物情,不覺失笑。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②⑤D.③④⑥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①微不足道:足,值得;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義、價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與此句“含量”語境不合,此處宜用“微乎其微”。②當仁不讓: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根據語境“當楊揚得知中國體育代表團需要她再次復出,以自己豐富的經驗帶領年輕選手沖擊冬奧會時,她當仁不讓地回到了中國短道隊的集體里”可以看出,此處用“當仁不讓”來形容“楊揚主動去做自己該做的事”符合語境;③穿靴戴帽:比喻寫文章或講話中套用一些空洞說教。④蔚為壯觀:形容事物美好繁多,形成盛大壯麗的景象,給人一種盛大的印象。也作“蔚為大觀”。感情色彩錯。⑤身體力行:親自參與實踐;使用正確。⑥不合語境。一見如故:初次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