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貴州省貴陽市格致中學高二語文模擬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①一場名為“ALS冰桶挑戰賽”的活動正在互聯網線上線下如火如荼地進行。活動規則極為簡單,挑戰者要么在24小時內向美國ALS(肌肉萎縮性側面硬化病)公益協會捐出100美元,要么往自己頭上澆一桶冰水,并錄下視頻上傳至網絡,同時向自己的三個朋友發起挑戰。②關于“冰桶挑戰”的起源,一個廣為認可的說法是,美國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頓大學棒球手弗雷特及其朋友們發起了這項活動。活動的目的在于籌款,并讓世人對這種被稱為“漸凍人”的罕見疾病有更多的了解。據悉,目前針對ALS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法,患者存活期一般是2至5年。英國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就是ALS病的患者。③借助于社交網絡的力量,“冰桶挑戰”迅速傳播。美國《大西洋月刊》15日稱,Facebook上參與這個話題的網友已達1500萬人次。參與者包括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鋼鐵俠”小羅伯特·唐尼、“金剛狼”休·杰克曼、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等。名人效應帶來連鎖反應。短短兩周內,ALS協會已經收到近400萬美元的捐款,是2013年同期的4倍。不過“認慫”的名人也有。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被點名后,并沒有選擇濕身,而是選擇用捐款來支持該活動。這幾天,這桶冰水已澆至中國。在新浪微博上,“冰桶挑戰”是排名第一的熱門話題,短短幾天,閱讀量已達數億。小米科技董事長雷軍、優酷土豆CEO古永鏘、奇虎董事長周鴻祎、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等都完成了各自挑戰。可以想象的是,國內掀起的“冰桶”熱,動靜也不會小。④然而,在“冰桶”熱背后,卻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輿論。一部分網友不屑于一些名人在傳播公益的同時夾帶“私貨”,批評該活動是炒作多于公益;另一部分網友則認為,不管形式如何,只要達到目的就好。筆者以為,單從宣傳角度來看,該活動確實達到了目的,讓更多人了解這一病癥,喚起世人的同情心。從這點上說,該活動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營銷。“冰桶挑戰”有別于傳統的公益項目,它借助于社交網絡和短視頻的快速傳播能力,給公益植入了互聯網基因,使得未來其他公益活動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但另一方面,盡管活動參與者的初衷或許不錯,不過指名道姓擊鼓傳花式的傳播方式,雖說造成了很大影響,實際上卻是一場“刻奇主義”的勝利。⑤“刻奇(Kitsch)”一詞來源于德語,原意為“媚俗”或者“自媚”。因昆德拉的作品而廣為人知。后來,“刻奇”被用于形容一種網絡現象,可以理解為“虛假的崇高”“靈魂的虛腫癥”。“刻奇”的一種結果就是,當某個東西被賦予感傷、崇高的意義之后,便容不得別人不被感動與感傷。誰要是不加入這場情感洪流,就會被定義為居心不良。我們在網上常見的諸如“不轉不是中國人”“你必須懂的10條做人道理”等這些提法,都是“刻奇”的表現。(摘編自2014年08月21日《中國青年報》)1.下列關于“冰桶挑戰”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冰桶挑戰”規則非常簡單,挑戰者要么往自己頭上澆一桶冰水,并錄下視頻上傳至網絡,要么在24小時內向美國ALS公益協會捐出100美元。B.美國一位身患ALS的波士頓大學棒球手弗雷特發起了“冰桶挑戰”活動,“冰桶挑戰”活動的目的在于籌款。C.借助于社交網絡的力量,“冰桶挑戰”迅速傳播;名人效應又帶來連鎖反應,扎克伯格、比爾·蓋茨等名人的參與為ALS協會帶來了更多的捐款。D.“漸凍人”病目前還沒有比較好的治療方法,患者存活期只有2至5年,讓世人對這種罕見疾病有更多的了解,也是“冰桶挑戰”活動的目的之一。2.下列對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①②段介紹“冰桶挑戰”活動的規則及起源,指出了“冰桶挑戰”活動所承載的公益性。B.③段指出“社交網絡”有力推動了“冰桶挑戰”的迅速傳播,表明由于名人效應引起的連鎖反應,媒體給予關注,多方助推使得“冰桶挑戰”成為熱門話題。C.④段提出輿論對于“冰桶挑戰”有不同看法,作者認為,單從宣傳角度來看,該活動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營銷,但其傳播方式卻是一場“刻奇主義”的勝利。D.⑤段緊承④段,提出“刻奇主義”一詞的來源及含義,并借此指出“冰桶挑戰”是一場網絡媚俗,表明作者對這場活動所持的態度是否定的。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冰桶挑戰”搭載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社交網絡,快速在社交網絡中傳播,尤其是借名人效應,使得它在短時間內成為熱門話題。B.從“冰桶挑戰”活動的規則看,它實則是以一種崇高綁架別人意志的“刻奇主義”,尤其是名人,一旦被點名,便身不由己。C.從“冰桶挑戰”活動的目的看,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舉措實則是一種最符合“冰桶挑戰”活動本意的做法,值得我們稱贊。D.當某個東西被賦予感傷、崇高的意義之后,便容不得別人不被感動與感傷,這類網絡現象中的“刻奇”表現是虛假的崇高和靈魂的虛腫。參考答案:1.C(A.表述不全,少了“同時向自己的三個朋友發起挑戰”B.應為“弗雷特及其朋友們”D.“只有”與原文表述不一致。)2.D(“表明作者對這場活動所持的態度是否定的”有誤,原文作者只是就該活動的一個方面表達了批判態度)3.B(以偏概全,規則中的后者實則是一種“刻奇主義”)2.閱讀下列語段,完成6~9題。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長城當然也非常偉大,不管孟姜女們如何痛哭流涕,站遠了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了一條萬里屏障,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長城到了八達嶺一帶已經沒有什么味道,而在甘肅、陜西、山西、內蒙一帶,勁厲的寒風在時斷時續的頹壁殘垣間呼嘯,與淡淡的夕照、荒涼的曠野融成一氣,讓人全身心地投入對歷史、對歲月、對民族的巨大驚悸,感覺就深厚得多了。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長城的數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經完成了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遠不如長城宏大,卻注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長城占據了遼闊的空間,它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長城的社會功用早已廢弛,而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汩汩清流。有了它,旱澇無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國,每當我們民族有了重大災難,天府之國總是沉著地提供庇護和濡養。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有了它,才有劉備、諸葛亮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陸游的川行華章。說得近一點,有了它,抗日戰爭中的中國才有一個比較安定的后方。它的水流不像萬里長城那樣突兀在外,而是細細浸潤、節節延伸,延伸的距離并不比長城短。長城的文明是一種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種靈動的生活。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一查履歷,長城還只是它的后輩。它,就是都江堰。6.文章中說“它(都江堰)卻實實在在地占據了邈遠的時間”這句話的含意是什么?(不超過30個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二段首先概述長城的偉大,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回答,不超過12個字)“站遠了看”和“味道”分別是指什么?(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五段中,作者指出都江堰和長城的文明大不相同,請加以概括。(各不超過15個字)(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節選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6.它至今還在為無數的民眾輸送清流,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7.(1)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2)“站遠了看”指從今天看歷史;“味道”指保持自然古樸,給人渾厚的感覺。8.長城:突兀在外,講求排場,缺乏活力。都江堰:浸潤延伸,樸實真誠,充滿活力。9.文章從長城入手,作好鋪墊,引出都江堰;文章對長城與都江堰及其文明從不同角度進行了對比,以突出文章主旨,從而表現了都江堰是一種靈動的文明,是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
解析6.這句話的后面三句就解釋了這句話的含意,概括一下即可。7.從“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可概括出原因。結合上下文理解“站遠了看”和“味道”的含義。8.原文從三個方面對長城和都江堰進行了比較,概括出這三點即可。9.寫長城只是為了反襯都江堰,寫出都江堰工程之造福后代、功在千秋的偉大。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題。秦漢、唐宋、明清中國建筑藝術基本保持和延續著相當一致的美學風格,即實踐理性精神。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養神的廟堂,如希臘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國的大都是宮殿建筑,供世上活著的君主們居住。中國祭拜神靈在與現實生活緊緊相聯系的世間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脫離世俗生活的特別場所。中國建筑不重在給人強烈的刺激或認識,而重在生活情調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禮拜才去一次的靈魂洗滌之處,而是能夠居住或經常瞻仰的生活場所。在這里,平面鋪開的建筑的有機群體,實體已把空間意識轉化為時間進程,就是說,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樣,人們一下子被扔進一個巨大幽閉的空間中,感到渺小恐懼而祈求上帝的保護。相反,中國建筑的平面縱深空間,使人慢慢游歷在復雜多樣的亭臺樓閣間,在這個不斷的進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適與環境的和諧。這種實踐理性精神還表現在建筑物嚴格對稱的結構上,嚴肅、方正,井井有條。它不是以單個建筑物的形狀體貌,而是以整體建筑群的結構布局、制約配合取勝,結構方正,逶迤交錯,氣勢雄渾。非常簡單的基本單位卻組成了復雜的群體結構,形成在嚴格對稱中仍有變化,在多樣變化中又保持統一的風貌。由于主要是世間生活的場所,供游樂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頂禮之用,從先秦起,中國建筑便充滿了各種供人自由玩賞的精細的美術作品(繪畫、雕塑)。講究斗拱飛檐,門、窗形式自由多樣,追求色彩鮮艷。《論語》中有“山節藻棁”、“朽木不可雕也”。從漢賦中也可以看出當時建筑中繪畫雕刻的繁富,“金鋪玉戶”“重軒鏤檻”,是對它們的形容描述。延續到近代,也仍然如此。大概隨著封建社會晚期經濟生活和意識形態的變化,園林藝術日益發展。顯示威嚴莊重的宮殿建筑的嚴格的對稱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擬和接近自然山林為目標的建筑美出現了。空間有暢通,有阻隔,變化無常,出人意料,可以引發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種仍然是以整體有機布局為特點的園林建筑,卻表現著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們更為自由的藝術觀念和審美思想。它通過各種巧妙的“借景”以及“虛實”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與自然山水的美溝通匯合起來,而形成更為自由也更為開闊的有機整體的美。連遠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進這人為的布局中,山光云樹,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說其中真實的小橋流水“稻香村”了。它們的浪漫風味更濃了,但也仍然沒有離開平面鋪展的實踐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間意識轉化為時間進程;渲染表達的仍然是現實世間的生活意緒,而不是超越現實的宗教神秘。實際上,它是以玩賞的自由園林(道)來補足居住的整齊屋宇(儒)罷了。(李澤厚《美的歷程》)1.下列各項中,不能充分體現中國建筑的實踐理性精神的一項是(
)A.少林寺古塔建筑群為紀念寺院歷代高僧而建,式樣不同,風格各異,是我國古代建筑、書法、雕刻藝術的文物寶庫,也是了解我們佛塔建筑特點的勝地。B.萬里長城每段體制相同,在崇山峻嶺之巔逶迤飛舞,空間上的連續本身即展示了時間中的綿延,使之成為民族偉大活力的象征。C.北京故宮規劃嚴整,秩序井然,中軸線左右兩邊形制基本對稱,殿宇樓臺,高低錯落,風貌統一而氣勢雄渾,是中國宮殿建筑的典范。D.蘇州園林極盡變化迂回之手法,虛實相生,高低互現,遠近相稱,動靜相宜,平岡遠山,曲院回廊,竹塢曲水,假山奇石,頗具生活意緒。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建筑不是用一個巨大幽閉的空間讓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懼而祈求保護,而是通過生活情調的感染熏陶,讓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適及環境的和諧。B.《論語》中的“山節藻棁”,漢賦中“金鋪玉戶”“重軒鏤檻”,證明了中國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了人們對享受游樂的生活環境的追求。C.園林摒棄了方正對稱、威嚴莊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群與自然山水溝通,形成更加自由開闊的有機整體。D.空間變化無窮,時而暢通,時而阻隔,“疑無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體現著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們更為自由的藝術觀念與審美思想。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隨著社會經濟生活和意識形態的變化,中國建筑的風格雖有所改變,但從秦漢到明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續著實踐理性精神。B.因為是生活居住的場所,供享受游樂而非祭拜神靈之用,所以中國的建筑充滿了各種供人自由玩賞的繪畫、雕塑作品,能帶給人藝術的享受。C.西方哥特式教堂內高大空闊,凸現的是對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國的宮殿建筑則是平面鋪開的建筑的有機群體,嚴肅,文正,井井有條。D.曲徑通幽的園林,結構對稱的屋宇,作為中國不同風格類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賞自由的園林來補足居住整齊的屋宇,在中國建筑中真正體現了儒道互補。參考答案:1.A2.C3.B1.【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名師點睛】此類題目答題時應注意分清答題的區域,錯誤設置一般為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概括文章的內容較難,答題時首先瀏覽選項,在文中找到選項對應的區位,然后仔細分析,比如本題,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各項中,不能充分體現中國建筑的實踐理性精神的一項”,考生應到文中找到“中國建筑的實踐理性精神”的內容,再看選項中哪些內容與之不合。2.【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意的理解能力。可根據文意進行篩選、判斷。C項說法絕對,原文“顯示威嚴莊重的宮殿建筑的嚴格的對稱性被打破”并不意味著“摒棄了方正對稱”。【考點定位】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目的時候,首先應認真審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那就要求考生應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內容;然后認真辨析所給的選項,把文本的信息和選項進行比較,看選項有無改變文章的表述。比如本題的C項,源自文章第五段,文章的表述是“顯示威嚴莊重的宮殿建筑的嚴格的對稱性被打破”,選項中說成“摒棄了方正對稱”,“打破”與“摒棄”這是兩個概念。3.【試題分析】題干問的是“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本題重點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社科類文章的考察重在概念的考查、句子的含意以及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在做題時首先要通讀文章,把握文章大意,然后把題目選項放在文章中進行比對,找出不同。B項,曲解文意,原文是“世間生活的場所,供游樂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頂禮之用”,說明也供祭拜神靈之用。【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名師點睛】像這種題目,考生應先認真審題,要從題干中審明答題的方向,比如本題中,“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與選項有關聯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與選項是否一致。比如選項B.文章第四段的表述是“由于主要是世間生活的場所,供游樂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頂禮之用”,選項中“供享受游樂而非祭拜神靈之用”的表述錯誤。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20~23題。(10分)徐徽言,字彥猷,衢之西安人。少為諸生,泛涉書傳。金人圍太原,分兵絕餉道,自隰、石以北,命令不通者累月。徽言以三千人渡河,一戰破之。遷武經郎、知晉寧軍兼嵐石路沿邊安撫使。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晉寧以除患。建炎二年冬,自蒲津涉河圍之。先是徽言移①府州,約折可求夾攻金人。可求降,金將婁宿挾至城下以招徽言。徽言故與可求為姻,乃登陴以大義噍②數之。可求仰曰:“君于我胡大無情。”徽言攝弓厲言曰:“爾于國家不有情,我尚于爾何情?寧惟我無情,此矢尤無情!”一發中之,可求走。金進攻數敗,不得志,圍之益急。徽言自度不支,凡守具悉火之。仗劍坐堂上,慷慨語將士:“我天子守土臣,義不見蔑敵手。”因拔佩刀自擬,左右號救持之急。金兵猥③至,挾徽言以去。婁宿就見徽言,語曰:“二帝北去,爾其為誰守此?”徽言曰:“吾為建炎天子守。”婁宿曰:“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為?”徽言怒曰:“吾恨不尸汝輩歸見天子,將以死報太祖、太宗地下,庸知其他!”婁宿又出金制曰:“能少屈,當使汝世帥延安,舉陜地并有之。”徽言益怒,罵曰:“吾荷國厚恩,死正吾所,此膝詎為汝輩屈耶?汝當親刃我,不可使余人見加。”婁宿舉戟向之,覬其懼狀。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飲以酒持杯擲婁宿曰我尚飲汝酒乎慢罵不已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殺之。注釋:①移:公文名稱,這里作動詞。②噍:jiào,責備。③猥:形容人多。(節選自《宋史?忠義》)20、對文段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2分)A、金人忌徽言,欲速拔晉寧以除患
拔:攻下B.義不見蔑敵手
見:看見C.吾恨不尸汝輩歸見天子
尸:陳尸示眾D.徽言披衽迎刃,意象自若。
意:神情21、下面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A、太原之戰中徐徽言表現了出色的軍事才能。在太原被包圍、糧道被切斷、軍令數月不通的情況下,他率軍渡過黃河,一舉殲滅金軍。B、在金人圍攻蒲津的惡戰中,面對主動前來勸降的折可求,徐徽言義正詞嚴地痛斥他變節投降的行為并以一箭來表示大義滅親的態度。C、徐徽言在城池即將被金人攻破之時,把守城器械全部燒掉;然后慷慨陳詞,自己是天子的守土臣;并以自刎來表示寧死不受辱的決心。D、婁宿誘降徐徽言遭到失敗,便舉戟指向徐徽言,以此迫他屈服。徐徽言鎮定自若,拿杯擲向婁宿,罵不絕口,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22、把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我兵已南矣,中原事未可知,何自苦為?(2分)
(2)當使汝世帥延安,舉陜地并有之。(2分)
23、用“/”為文段中劃波浪線的文字斷句。(2分)
飲以酒持杯擲婁宿曰我尚飲汝酒乎慢罵不已金人知不可屈遂射殺之。參考答案:20.B(見:表被動,“被”的意思)5.文言文閱讀(21分)羊續字興祖,太山平陽人也。續以忠臣子孫拜郎中,去官后,辟大將軍竇武府。及武敗,坐黨事,禁錮十余年,幽居守靜。及黨禁解,復辟太尉府,四遷為廬江太守。后揚州黃巾賊攻舒,焚燒城郭,續發縣中男子二十以上,皆持兵勒陳,其小弱者,悉使負水灌火,會集數萬人,并勢力戰,大破之,郡界平。后安風賊戴風等作亂,續復擊破之,斬首三千余級,生獲渠帥(首領),其余黨輩原為平民,賦與佃器,使就農業。
中平三年,江夏兵趙慈反叛,殺南陽太守秦頡,攻沒六縣,拜續為南陽太守。當入郡界,乃羸服間行,侍童子一人,觀歷縣邑,采問風謠,然后乃進。其令長貪潔,吏民良猾,悉逆知其狀,郡內驚竦,莫不震懾。乃發兵與荊州刺史王敏共擊慈,斬之,獲首五千余級。屬縣余賊并詣續降,續為上言,宥其枝附。賊既清平,乃班宣政令,與民便利,百姓歡服。時權豪之家多尚奢麗,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府丞嘗獻其生魚,續受而懸于庭;丞后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續妻后與子秘俱往郡舍,續閉門不內,妻自將秘行,其資藏唯有布衾、敝袛裯,鹽、麥數斛而已,顧敕秘曰:“吾自奉若此,何以資爾母乎?”使與母俱歸。六年,靈帝欲以續為太尉。時拜三公者,皆輸東園禮錢千萬,令中使督之,名為“左騶”(zōu,騎馬的侍從)。其所之往,輒迎致禮敬,厚加贈賂。續乃坐使人于單席,舉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資,唯斯而已。”左騶白之,帝不悅,以此不登公位。而征為太常未及行會病卒時年四十八遺言薄斂,不受贈遺。舊典,二千石卒官賻(喪葬費)百萬,府丞焦儉遵續先意,一無所受。詔書褒美,敕太山太守以府賻錢賜續家云。
———(選自《后漢書羊續傳》)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續以忠臣子孫拜郎中
拜:朝賀
B、續發縣中男子二十以上
發:征集,調發
C、乃羸服間行
間:(從)小道,偏僻道路
D、續閉門不內
內:同“納”,接納5、下列加點的“于”字的意義和用法,與眾不同的一項是(
)(3分)
A、續受而懸于庭
B、續乃坐使人于單席
C、以其無禮于晉
D、(齊魯兩軍)戰于長勺6、給文中劃線句斷句,合理的一項是(
)(3分)
A、而征為太常未及/行會病卒時/年四十八/遺言薄斂/不受贈遺。
B、而征為太常/未及行/會病卒/時年四十八/遺言薄斂/不受贈遺。
C、而征為太常/未及行/會病卒時/年四十八遺言/薄斂不受贈遺。
D、而征為太/常未及行/會病卒時/年四十八遺言/薄斂/不受贈遺。7、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羊續被大將軍竇武征召任職,后竇武犯罪,羊續受到牽連,被禁止做官十多年。重獲啟用后,在黃巾軍攻占舒城時,他臨危不亂,調度有方,大破敵軍。
B、羊續擔任南陽太守,在進入南陽郡界內后,化裝成平民,帶一名童子私訪,對各縣的令長是貪猾還是廉潔,官民善良還是奸邪,他都一一了解清楚,郡中人驚奇震恐,被他懾服。
C、羊續的妻子和兒子羊秘到郡中官邸探親,羊續卻拒之門外。羊續所有物品只有破舊的衣,數斛鹽和麥而已。羊續對兒子說:“我自己用的東西只有這些,用什么來養活你的母親呢?”于是把羊秘和他的母親送走了。
D、羊續擔任太尉,有機會封為“三公”。漢靈帝派去的使者,想私得賄賂,向羊續索要千萬禮錢。羊續卻讓他坐單薄的席子,舉起棉襖說,自己的資產,僅此而已。使者不悅,最終“三公”的封號與羊續無緣。8、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9分,每句3分)(1)其余黨輩原為平民,賦與佃器,使就農業。
(2)續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車馬羸敗
(3)丞后又進之,續乃出前所懸者以杜其意
參考答案:4、A(任命)
5、C(對,介詞。其余意義為“在”)
6、B
7、D(討要禮錢和心情不悅的,是漢靈帝,使者只是奉命行事罷了)8.(1)其余的黨羽(或跟從的人),原本是平民百姓,發給他們生產工具,讓他們從事農業生產。(2)羊續深深痛恨這種奢侈行為,常常穿著破衣,吃簡單的食物,乘坐瘦馬破車。(3)府丞后來又進獻生魚,羊續就拿出先前懸掛著的魚來阻止他的行為。(賦分時側重看句意)參考譯文:羊續。字興祖,太山平陽人,羊續因為是忠臣子孫受拜郎中,離任后,被征辟至大將軍竇武的幕府任官。竇武因事被治罪,羊續因黨錮之事,被禁錮不許為官十余年,在家中閉門不出,靜居自守。黨禁解除后,再被征辟至太尉府任官,經四遷升為廬江太守。以后揚州黃巾軍攻打舒城,放火焚燒城郭,羊續調發縣里二十歲以上的男子,都發給兵器上陣,年幼體弱者,讓他們全部擔水滅火。共調數萬人,齊心奮戰,大敗敵兵,廬江郡界內得以平定。此后安風的賊人戴風等人作亂,羊續又率兵將其擊潰,斬殺三千余人,生擒其首領,其余的黨羽原為平民,羊續發給生產工具,讓他們回鄉務農。
中平三年,江夏兵卒趙慈反叛,殺宛南陽太守秦頡,攻陷了六個縣。朝廷拜羊續為南陽太守。他進入南陽郡界內。便化裝成平民間道而行,僅帶一名隨侍童子,了解各縣情況,詢問風俗民情,然后才去上任。各縣的令長貪猾還是廉潔,官民善良還是奸邪,他都有了較清楚的認識,郡中人驚奇震恐,都被他所懾服。于是調兵與荊州刺史王敏一同進攻趙慈,將其斬首,俘獲賊眾五千余人。因而使所屬各縣的殘余賊人都到羊續那里請降。羊續上見朝廷,寬免了那些隨從作亂的人。賊人清剿平定之后,羊續在郡中頒布政令,為百姓興利除害,百姓都歡悅佩服。當時有權勢者及富豪人家都崇尚奢侈華麗,羊續對此深為憎惡,因而常常身穿破舊的衣服。乘用的車馬也很簡陋。府丞曾向他貢獻活魚,羊續收下后卻懸掛在庭院之中,府丞后來又,向他獻魚,羊續便把先前懸掛的那些魚拿給他看,以告誡他以后不要再獻。羊續的妻子和兒子羊秘后來到郡中官邸找他,羊續卻拒之門外。他的妻子只好帶著羊秘回去。羊續所有物品只有布制的衣服、破舊的衣,數斛鹽和麥而已。羊續對兒子羊秘說:“我自己用的東西只有這些,用什么來養活你的母親呢?”而把羊秘和他的母親送走了。中平六年,漢靈帝準備任命羊續為太尉。當時拜任三公的人,都要向東園交納禮錢上千萬,靈帝命令宦官監督此事,名之為“左騶”。監督此事的宦官所到之處,都要上等禮節相迎,并豐厚地給予賄賂。而羊續卻讓他坐在單席上,舉起舊棉絮做的袍子給他看說:“臣下的家產,僅有這件袍子而已。”這個宦官報告了靈帝,靈帝很不高興,羊續因此而沒有登上三公之位。又征召他任太常,還未成行,不巧病故了,當時年僅四十八歲。留下遺言要薄葬,不要接受朝廷賜贈。依照舊制,二千石級的官員去世,要贈錢一百萬辦喪事。府丞焦儉遵照羊續的遺囑。一文錢都沒有接受。靈帝下詔予以贊揚,敕令太山太守把官府辦喪事的錢賜給羊續的家人。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題。游虞山記沈德潛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①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而余已治筇②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磴道,遂陟椒③極。有土坯磈礧④,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以南,益露奇境:齦腭⑤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佇,不忍舍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臺;西北為拂水巖,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門,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云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未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選自《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有改動〉【注】①榜人:船夫。②筇(qióng):一種可做手杖的竹子;竹手杖。③:“山頂。④磈礧(kuǐlěi):累積而成的石塊。⑤齦腭(yíné):牙齦,上腭。此處指山形怪異奇特。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治:治理。
B.虞山去吳城才百里
去:距離。C.山脈怒坼,赭石縱橫
坼:裂開。
D.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
識:知道,懂得。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A.①辛丑秋,將之江陰
②鷗鷺滅沒,極登臨之勝B.①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C.①取徑以南,益露奇境
②愿以十五城請易璧D.①欲問道往游,而云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
②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沈德潛曾經先后兩次乘船赴江陰,在中途路過虞山時都很想登山游覽,但由于船夫的欺騙,最終都沒能成游。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潛卻因對游覽虞山渴望已久,于是不顧友人的阻撓,堅持游山。C.沈德潛同張少弋、葉中理游虞山,見到不少奇異景象,但二十來天春雨綿綿,使他們不能再次前往游賞。D.在游山途中,沈德潛向山僧打聽山上名勝并想游盡它,但由于連續二十多天都是陰雨連綿,只得遺憾地離去。11.翻譯文中加橫線的句子(7分)①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3分)
②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4分)
參考答案:8、A、【治,備辦,準備。若解為“治理”“處治”“安定”,則與“筇屐”搭配不當,不妨引申而釋之,況且有《莊子》“請治劍服”、《戰國策》“約車治裝,載券契而行”等句佐證。B可由《游褒禪山記》“去今之墓而葬焉”印證。C可由《登岳陽樓》“吳楚東南坼”印證。D與《游褒禪山記》“獨其為文猶可識”中“識”有異】9、D【A項,①動詞,“到”。②助詞,“的”(后句見選修《過小孤山大孤山》)。B項,①代詞,“它(的)”;②語氣副詞,“還是”,表商量語氣(后句見選修教材《阿房宮賦》課后作業),可由《燭之武退秦師》“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印證。C項①表修飾的連詞,以“取徑”修飾“南”(向南走),②介詞,譯為“用、拿”(后句見必修4《廉頗藺相如列傳》)。D項,連詞,表轉折關系(后句見必修3《勸學》)。】10、C【C項見第三、四自然段。A項,第一次(辛丑秋)不是由于船夫的欺騙;船夫欺騙,是在第二次(丙午春)。“詭”理解為詭詐,引申為欺騙,可聯系必修四《蘇武傳》“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B項,友人并未阻撓。“不能阻”即不能阻止我游虞山。原文只說友人“無意往”,并沒阻撓,因而下句“不能阻”的主語不是友人,而是其他原因或因素(“天欲雨”)。再者,第四段“而余與客難暫留矣”說明客與自己同往,客并沒阻撓。D項,原文“連續二十多天都是陰雨連綿”是已經下山以后,因此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11、(1)①虞山后面有一個石洞通往大海,不時隱藏著海中生物,人們叫不出(或:人們沒有誰能叫出)它們的名字。(3分)
②現在到了那個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況,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訪游歷過.,心里很不快樂。(4分)【翻譯點:①時,不時,時時,經常;名,叫出,說出。②之,到;探歷,探訪游歷。每錯譯或漏譯上面的一個點,扣1分】【莫,無指定代詞,沒有誰】【參考譯文】虞山距離吳城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終未能成行。辛丑年的秋天,我將要到江陰去,當時乘船途經虞山下,遠望劍門峰直插云霄,但不能趁此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又到江陰去,船停泊在山腳,進入吾谷,船夫欺騙我說:“距離劍門還有二十里。”我仍然不能趁此登山.壬子年正月八日,我和張少弋、葉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在陶氏家。第二天早晨,天將要下雨,兩位朋友都不想去登山,但是我已經準備好竹杖和登山屐,天氣不能阻止我前往。從城北出發順著城邊走六七里.進入破山寺,這是唐代常建題詠詩歌的地方,現在這里的水潭名叫“空心”,是取自詩中的意思。于是從破龍澗上山,山脈突起并且裂開,紅褐色的石頭縱橫交錯,傳說是神奇動物龍的爪子和丫角磨過的痕跡,它們時隱時現。相傳龍跟神爭斗.龍不能獲勝,就沖破那座山離去了。傳說的內容接近荒唐,讓人迷惑,但這里有些痕跡,似乎又值得相信。行走了四五里路,都是層層疊疊彎彎曲曲的,翻越巒嶺,登上石徑,就可到達山頂。上面有眾多山石累積成的土丘,我懷疑是古代的墳墓,但沒有碑文記錄是誰的墓。一登上望海墩,向東凝望。這時云的顏色非常昏暗,天地迷蒙一片,連大海也看不清楚。不一會,雨下起來了。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稍作休息.雨停了,我們從小路向南出發,沿途不斷出現奇麗的景色:兩旁齦腭般的山峰直逼云天,險峻的大山仿佛被從中劈開,兩邊的山崖對著張開,像門這樣分開【關,門閂,指門,見《信陵君竊符救趙》】,像刀刃這樣直立,這就是劍門,用劍州的大劍、小劍來擬稱它,是因為它們的外形相像啊。我兩腳斜著站立了很久,但還是不忍離開.后來,遇到山里的僧人,再向他詢問山中的名勝之地。僧人指引說南面是太公石室;由南往西是招真宮和讀書臺;由西往北面是拂水巖,水流向下奔騰如彩虹一般,大風逆吹,水沫向上飛濺高達幾十丈。山的西面有三沓石、石城、石門,虞山后面有一個石洞通往大海,不時隱藏著海中生物,人們叫不出它們的名字。我聽得懂他的話,想問路前往游玩,但這時山上陰云濃密,風不斷刮來,非常寒冷,天上不時有雨飄灑,打濕了衣服,使我和客人都難以停留片刻。而稍停,我們就從虞山的正面下山,困頓疲憊地踏上歸途。從此,春雨接連下了二十多天,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唉!虞山靠近吳城只有百里,我兩次從山下經過,都無法實現登山的愿望。現在到了那個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況,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訪游歷過,心里很不快樂。但是世間的種種境界中,有的一接觸就能領會到,而一領會到就走到盡頭了,開始的時候很高興,接下來就索然無味了。想找回值得玩味的,卻一點也找不到了;反而那些得來很艱難的,而且得到一半就沒有了的,卻讓人有無窮無盡的思戀。唉!這哪里只是游山尋勝才有的呢!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如今,越來越多的城里人利用雙休日、節慶長假自駕車涌入周邊鄉村,住農家屋,吃農家飯,賞田園風光,品民俗文化,各地農家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圖書館數字出版趨勢試題及答案
- 課題開題報告:周令釗藝術設計研究
- 2025年帶法蘭盤軸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單人超凈工作臺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沖擊電流計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光盤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主被動錐齒輪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服務質量試題及答案
- 酒店員工服務意識培訓
- 量日儀行業直播電商戰略研究報告
- 2025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初級會計實務考試真題及答案(5套)
- 2025年學校食堂防火應急演練工作實施方案
- 2025屆廣東省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語文試題講評課件
- 2025年4月自考00152組織行為學押題及答案
- 2025【英文合同】授權代理合同英文范本
- 山東省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一3月校際聯考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數據庫應用技術-第三次形考作業(第10章~第11章)-國開-參考資料
- 湖南2025屆新高考教學教研聯盟(長郡二十校)高三第二次預熱演練數學試題(含答案)
- 元朝的建立與統一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
- 8個事故案例13個警示視頻文字完善篇(礦山局迎檢資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