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四川省巴中市奇章中學校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四川省巴中市奇章中學校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四川省巴中市奇章中學校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四川省巴中市奇章中學校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四川省巴中市奇章中學校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四川省巴中市奇章中學校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段,完成13-15題(8分)。

冰心霞,是我的老朋友了!我童年在海邊、在山上,她是我最熟悉最美麗的小伙伴。她每早每晚都在光明中和我說“早上好”或“明天見”。但我直到幾十年以后,才體會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麗。從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生命中不是只有快樂,也不是只有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相互襯托的??鞓肥且荒ㄎ⒃疲纯嗍菈撼堑臑踉?,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邊重疊著,在“夕陽無限好”的時候,就給你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一個生命到了“只是近黃昏”的時節,落霞也許會使人留戀,惆悵。但人類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繞著太陽公轉。東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國東岸的慰冰湖上走去……

(13)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3分)

(14)“生命中不是只有快樂,也不是只有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相互襯托的”這一句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5)請分析一下“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際重疊著”一句中的“生命的天際”的象征意義。(2分)

參考答案:(13)1.緊扣標題,以“霞”開筆,體現作者凝練的風格。2.揭示了全文的中心。3.開篇強調霞是作者的"老朋友",為后文以霞喻理作鋪墊。(14)1.點明全文的中心。

2.從抒情到析理的過渡。3.強調"快樂和痛苦相輔相成",體現了作者"文必已出,哀而不傷"(達夫語)的風格。(15)象征人的一生走到了晚年,垂暮的階段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2018年2月,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英文版三部曲(《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天屠龍記》)將分九卷陸續出版,這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大事。中國人有“俠”情,且認為“俠”可以超越文化邊界。西方文化中亞瑟王的圓桌騎士、羅賓漢式的綠林英雄,以及風靡當下的銀幕上的超級英雄,在我國都有“俠”緣。。但是,俠不是騎士,甚至不是武士。不管是騎士,還是武士,都是某種權威——一往往是封建領主給予的一種身份。而俠,非身份,亦非職業。俠,其實是一種態度、一種行事方式。司馬遷在《游俠列傳》中說,俠,“其行雖不軌于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蓋亦有足多者焉。”太史公的看法,其實太過理想主義。在筆者看來,俠不見得真有如此偉大,反倒是韓非子的話更為直接,“俠以武犯禁”。俠,是一種無視“禁忌”的——“禁忌”有好有壞,這種“無視”也自然是雙刃劍,是一種直接、狂放的行事方式。俠講究的是豪放不羈、快意恩仇。這種“豪放不羈”,如《笑傲江湖》所描繪的,不貪高位,不懼追殺、不戀親情,只愿與知己合奏一曲《廣陵散》。俠的“快意思仇”,如王家衛電影《東邪西毒》中的洪七,他收了貧女一個雞蛋后,沖入王府殺了一眾刀客,為貧女的弟弟報了仇,自己則在交戰中被削掉一個手指。洪七是俠,他做事的原則不是“付出與回報是否對等”,而是,做這事,心里是否“痛快”。相比之下,《史記·刺客列傳》中所載諸人,雖勇猛如聶政,忠義如豫讓,慷慨如荊軻等,都算不得“俠”,因為他們把做事看作一種工作,而工作講究的是按勞取酬。俠講究的是一份擔當。在徐克電影《七劍》中,被清兵追殺,身受重傷的傅青主,對無助的村民們說,“上天山,找幫手!”為什么天山上的劍客要幫助素不相識的傅青主和村民們?因為他們是有擔當的俠。電影《佐羅》中,迭哥代替遇刺的好友前往南美行總督之職并化身蒙面俠佐羅行俠仗義,解救被欺壓奴役的殖民地百姓,也是一種擔當。俠,其實很少存在于武俠小說所熱衷描繪的江湖門派中,因為那些根本就是“地下政治組織”,而不是“豪俠”的聚集地。“千秋萬代,一統江湖”,與其說是武俠的宏愿,倒不如說是野心家的夢想。如果說《鹿鼎記》《書劍恩仇錄》中的幫會還有個“反清復明”的宏大日標,則《笑做江湖》中的各大門派的紛爭,則更是把“江湖”這個會黨互相傾軋的修羅場,揭露得淋漓盡致了。武俠小說雖妙,但其對大眾的影響力顯然還是不敵武俠片??上У氖牵陙恚袊鋫b電影勢頭亦漸弱。西方之俠,卻風頭正勁,蝙蝠俠、蜘蛛俠、鋼鐵俠、閃電俠、神奇女俠……一眾奇俠不僅在各自電影中大顯神通,更時不時地聯合作戰,《復仇者聯盟》《正義聯盟》等等,讓觀眾應接不暇。其實無論東方還是西方文學、電影藝術作品中的俠士,哪里有不公,哪里就有他們,他們是正義的化身,他們代表著善良,勇敢,不畏強權,不慕金錢,他們有著常人所沒有的本領、勇氣和責任感。他們能為人們所不能,解救弱者于危難之中。他們身上,寄托著人們善永遠打敗惡、正義永遠主宰世界的希望。(摘編自王偉濱(中國武俠走進英語世界》,《光明日報》2018年1月17日)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在司馬遷看來,俠有很多值得贊許之處,如已諾必誠、舍己救困、不矜其能等。B.在韓非子看來,俠并非真有如此偉大,“俠以武犯禁”的行事方式是把雙刃劍。C.俠講究的是一份擔當,所以即便勇猛如聶政,慷慨如荊軻等,都算不得“俠”。D.俠存在于武侯小說所熱衷描繪的江湖門派中,而真正的“豪俠”并不聚集于此。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開頭以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英文版即將出版一事自然地引出了有關“俠”這一論題,增強了文章的時代感。B.文章從“俠”的行事方式、精神內涵及其社會意義等多角度展開論證,給人以層次分明、逐層深入的印象。C.文章在選擇事例進行論證時并不局限于中國武俠小說,還選取了不少人們熟悉的中外電影等藝術作品中的俠士形象。D.文章將中國武俠電影勢頭走向衰落與“西方之俠”卻風頭正勁進行對比論證,揭示了本文的寫作意圖和中心論點。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騎士和武士往往是封建領主給予的一種身份,這決定了既非身份也非職業的俠與它們毫無共同之處。B.江湖門派熱衷于相互傾軋,常把“千秋萬代,一統江湖”當成自己的宏愿,而俠與他們有很大區別。C.作者并不完全認可司馬遷在《游俠列傳》中提出的對俠的評價,而是贊同韓非子的“俠以武犯禁”觀點。D.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俠士都是正義的化身,寄托著人們善永遠打敗惡、正義永遠主宰世界的希望。參考答案:1.A

2.D

3.A【1題詳解】試題分析: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有這樣幾點:①根據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標之后,要根據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信息的區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④仔細對照,正確判斷。找準選項有關內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B屬張冠李戴。韓非子的看法是“俠以武犯禁”,而“俠并非真有如此偉大”“是把雙刃劍”等是作者的看法;C屬強加因果。聶政、荊軻不能稱之為俠,并非沒有擔當精神,是因為他們把做事看作是一種工作;D屬曲解文意。原文中“很少存在”與“存在”在范圍上差別大,且俠與“豪俠”在概念上沒區別。點睛:這是一道考核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題目,題干的表述一般為“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或者“正確的一項”,錯誤設置一般為答非所問、混淆范圍,強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換概念、無中生有等,命題的手段為改變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內容,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干,找準區位,然后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如本題的B屬張冠李戴;C屬強加因果;D屬曲解文意。【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篩選和提取信息類試題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時找到選項在原文的位置,順藤摸瓜,確定篩選范圍。要把原文與選項對照,辨明正誤。D項結合全文可知:本文重點探討的是俠的精神內涵和社會意義,盡管文章對“中國武俠電影勢頭走向衰落”表達了憂慮,但這是文章內容的一個點,不能以此歸納文章的寫作意圖和中心論點?!?題詳解】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題目,題干的表述一般為“對文章有關內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或者“正確的一項”,錯誤選項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題目沒有區別,答題時注意閱讀題干,找準區位,然后對讀,尋找細微的差別。比如本題A項A不能根據是否有社會身份等特征推知兩者“毫無共同之處”,過于武斷。并且第一自然段末提到西方的騎士等在中國有“俠緣”可以推至他們之間有共同之處。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題。(9分)生命如四季。春天,我在這片土地上,用我細瘦的胳膊,緊扶著我銹鈍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樹根、石塊,磕絆著我的犁頭,消耗著我成倍的體力。我汗流浹背,四肢顫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剛剛開墾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沒有權利逃避在給予我生命的同時所給予我的責任。我無須問為什么,也無須想有沒有結果。我不應白白地耗費時間,去無盡地感慨生命的艱辛,也不應該自艾自憐命運怎么不濟,偏偏給了我這樣一塊不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緊牙關,悶著腦袋,拼卻全身的力氣,壓到我的犁頭上去。我絕不企望有誰來代替,因為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娜?,我曾因干旱,站在地頭上,焦灼地盼過南來的風,吹來載著雨滴的云朵。那是怎樣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哪!盼著,盼著,有風吹過來了,但那陣風強了一點,把那片載著雨滴的云吹了過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過,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地揪住那片云,求它給我一滴雨。那是什么樣的癡心妄想!我終于明白,這妄想如同想要拔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大地。于是,我不再妄想,我只能在我賴以生存的這塊土地上,尋找泉水。沒有充分的準備,便急促地上路了。經歷過的艱辛自不必說它。要說的是找到了水源,才發現沒有帶上盛它的容器。僅僅是因為過于簡單和過于發熱的頭腦,發生過多少次完全可以避免的慘痛的過失——真的,那并非不能,讓人真正痛心的正是并非不能。我頓足,我懊悔,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開始吧,這樣淺顯的經驗卻需要比別人付出加倍的代價來記取。不應該怨天尤人,會有一個時辰,留給我檢點自己!……我曾張開我的雙臂,愿將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張大幕,為我的青苗遮擋狂風、暴雨、冰雹……善良過分,就會變成糊涂和愚昧。厄運只能將弱者淘汰,即使為它擋過這次災難,它也會在另一次災難里沉沒。而強者會留下,繼續走完自己的路。12.第二段畫線句運用了哪些描寫手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如何理解“盼雨”的行為?(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在生命的夏季,作者感悟到了哪些人生道理?請分點回答。(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2.動作、神態、心理描寫。(寫出兩個得1分)形象地描述了在生命的春天里開墾、播種的勞作情景,說明在生命歷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困難,需要付出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但我們肩負責任,沒有權利逃避。(寫出一點得1分)13.只會幻想,一味等待,把戰勝困難的希望寄托在別人或別的力量上。14.①解決任何困難都得靠自己。②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牢牢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個機會。③面對失誤,重要的是振作精神,重新開始。④只有勇敢地經歷風雨,真正的強者才會留下,弱者才會變成強者。(寫出一點得1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杜甫,字子美,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曾祖依藝,位終鞏令。祖審言,位終膳部員外郎,自有傳。父閑,終奉天令。甫天寶初應進士不第。天寶末,獻《三大禮賦》。玄宗奇之,召試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十五載,祿山陷京師,肅宗征兵靈武。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謁肅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遺。房琯布衣時與甫善,時琯為宰相,請自帥師討賊,帝許之。其年十月,琯兵敗于陳濤斜。明年春,琯罷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罷免。肅宗怒,貶琯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時關畿亂離,谷食踴貴,甫寓居成州同谷縣,自負薪采梠,兒女餓殍者數人。久之,召補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成都,奏為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賜緋魚袋。武與甫世舊,待遇甚隆。甫性褊躁,無器度,恃恩放恣。嘗憑醉登武之床,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以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種竹植樹,結廬枕江,縱酒嘯詠,與田畯野老相狎蕩,無拘檢。嚴武過之,有時不冠,其傲誕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無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鎮成都,英乂武人粗暴,無能刺謁,乃游東蜀依高適。既至而適卒。是歲,崔寧殺英乂,楊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亂。甫以其家避亂荊、楚,扁舟下峽,未維舟而江陵亂,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陽。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陽聶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還。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陽,時年五十九。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業,自耒陽遷甫之柩,歸葬于偃師縣西北首陽山之前。

(節選自《舊唐書?杜甫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玄宗奇之,召試文章

奇:認為……不一般B.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

宵:在夜里C.嚴武過之,有時不冠

過:指出過錯D.自棹舟迎甫而還

棹:用槳劃

9、下列句子中,全部表現杜甫凄苦人生的一項是(

①授京兆府兵曹參軍

②甫自京師宵遁赴河西

③貶琯為刺史,出甫為華州司功參軍

④自負薪采梠,兒女餓殍者數人

⑤瞪視武曰:“嚴挺之乃有此兒!”

⑥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因為文章寫得好,仍然在天寶末年受到皇上的賞識。B.杜甫因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在房琯討伐叛軍,兵敗陳濤斜被免去宰相職務時,極力上疏救助,終因此招禍,也被免職。C.嚴武和杜甫是世交,所以嚴武對待杜甫很優厚,在很多時候也能原諒杜甫的放肆行為。D.由于郭英乂對待杜甫不好,高適也已經死去,杜甫只好攜家出川,生活顛沛流離,最后死在耒陽。11.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嚴挺之乃有此兒!”武雖急暴,不以為忤。(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甫嘗游岳廟,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8、C(C項中的“過”應解釋為“拜訪”。)9、B(①句表現杜甫文章打動玄宗,玄宗授給他官職。⑤句表現杜甫放縱不羈。上述二句不能表現其凄苦人生。)10、B(“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錯。原文是“房琯布衣時與甫善”,意思是他們沒有獲取功名,只是平民時關系就很好。

11.⑴你父親嚴挺之竟然有你這樣的兒子!”嚴武雖然急躁暴烈,卻也不認為他忤逆。(乃:竟然;忤:忤逆,各一分,大意一分)(3分)

⑵杜甫曾游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為:被;旬:十天,各一分,大意一分)(3分)

⑶、所以不積累每半步,就沒有辦法到達千里之外;不匯集細小的水流,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

(4)略參考譯文:杜甫,字子美,本是襄陽人,后來搬遷到河南鞏縣。曾祖父名為杜依藝,官位最終到鞏縣縣令。祖父名為杜審言,官位最終到膳部員外郎,另有傳記。父親名為杜閑,官位最終到奉天縣縣令。杜甫在天寶初年應考進士科沒有考中。天寶末年,獻上自己寫的《三大禮賦》。玄宗認為這賦寫得很奇妙,就召喚他來考試文章,并授給他京兆府兵曹參軍一職。天寶十五年,安祿山攻陷京師,肅宗在靈武征召兵馬。杜甫趁黑夜從京城逃奔到河西地區,在彭原郡拜見肅宗,被封為右拾遺。房琯在做平民時就和杜甫很友好,這時房琯擔任宰相,向肅宗請求親自率領軍隊討伐叛賊,皇帝準許他。這一年的十月,房琯的軍隊在陳濤斜被打敗。第二年春,房琯被罷去宰相一職。杜甫上奏說房琯還是有才干的,不應該被罷免。肅宗發怒,貶房琯當刺史,杜甫也外任華州司功參軍。當時京城地區動亂流離,糧食一下子變得很貴,杜甫寄住在成州同谷縣,自己背柴火采集野菜,餓死的兒女有好幾個。過了好久,被召回補任京兆府功曹。上元二年冬天,黃門侍郎、鄭國公嚴武鎮守成都,奏明皇上讓杜甫擔任節度參謀、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并賜給他緋衣與魚符袋。嚴武和杜甫是世交,對杜甫的待遇十分豐厚。但杜甫性情褊狹急躁,氣量窄小,依仗恩情放縱不羈。曾經趁酒醉登上嚴武的坐榻,瞪著眼睛對嚴武說:“你父親嚴挺之居然有你這樣的兒子!”嚴武雖然急躁暴烈,卻也不認為他忤逆。杜甫在成都的浣花里種竹植樹,靠著江邊建造房屋,盡情喝酒,長嘯詠唱,和農夫村翁一起親昵地游逛,沒有拘束。嚴武拜訪他,他有時連帽子也不戴,他就是這樣傲慢胡亂。永泰元年夏天,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了依靠。到了郭英乂代替嚴武鎮守成都,郭英乂是武人,性情粗暴,杜甫不能探望拜見,于是游歷東蜀投靠高適。剛到高適就死了。這一年,崔寧殺掉郭英乂,楊子琳攻陷西川,蜀中大亂。杜甫帶著他的家人到荊、楚地區躲避戰亂,乘著扁舟出三峽,還沒停船江陵又發生動亂,于是溯流而上沿著湘江漂泊,游歷衡山,寄居在耒陽。杜甫曾游覽耒陽的岳廟,被洪水阻隔,十多天都得不到食物。耒陽姓聶的縣令知道這個消息,就親自劃著船去迎接杜甫回來。永泰二年,杜甫吃牛肉喝白酒,在一個晚上死在了耒陽,當時年紀只有五十九歲。杜甫的兒子宗武,流落在湖、湘去世。元和年間,宗武的兒子嗣業,從耒陽遷走杜甫的棺柩,歸葬在偃師縣西北首陽山前。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惫珡闹?。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惫唬骸拔岵荒茉缬米?,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痹S之。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鼻夭f,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10.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何厭之有

厭:討厭B.若不闕秦

闕:侵損、削減C.肆其西封

肆:延伸、擴張D.失其所與

與:結交,親附11.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最能表現燭之武機智善辯的一組是()①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②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④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⑤鄰之厚,君之薄也⑥今老矣,無能為也已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⑥D.②④⑤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秦、晉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在這種情勢下,燭之武不顧個人安?!耙箍P而出”,求見秦伯,表現了他深明大義、以國事為重的愛國精神。B.燭之武具有高超的論辯藝術,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層層深入,逐步滲透,最終使秦伯心悅誠服。C.秦、晉曾是友好鄰邦,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晉對秦卻嚴加防范。燭之武對這種微妙的關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D.燭之武的勸說,使秦伯撤走了圍鄭的軍隊,還派部隊幫助鄭國防守,秦晉聯盟頃刻瓦解,晉國不得已而退兵。燭之武既退秦師,又退晉師,可謂一石二鳥。13.翻譯下面的句子。(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參考答案:10.A

11.D

12.C

13.(1)我不能早重用您,現在國家危急了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2)如果您放棄圍攻鄭國而把它作為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秦國的使者往來途經(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這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詞語含義能力。文言文詞語含義的理解,一定要結合所要理解的詞語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體語境進行。本題要求選出“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A項,“何厭之有”意思是“哪里有滿足的時候呢”,所以“厭”,為通假字,通“饜”意思是“滿足”。故選A?!?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理解文言文語句含義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看清題目要求,找出題目信息篩選點,然后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再把句子放置于具體語境中,理解每一句的意思,最后根據信息篩選點篩選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句子,回答問題。本題要求選出“最能表現燭之武機智善辯的一組”,信息篩選點是“最能表現燭之武機智善辯”,仔細閱讀題干所給六句話,可發現②④⑤都能表明燭之武機智善辯,①是側面表現。③重在表現鄭伯自責,⑥是燭之武的牢騷話。故選D?!?2題詳解】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C項,“秦對晉有割讓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對,應是“晉曾經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秦”。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如(1)中的“用”,重用;“今”,現在;“急”,指國家危急;“子”,對別人的尊稱;“是”,這;“過”,過錯;“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這是我的過錯。(2)中的“舍”,放棄,舍棄;“以為”,是“以(之)為”,“之”代指鄭國,把(它或者鄭國)作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招待過客)的主人;“行李”,指使者;“共”,供給;“乏困”,缺少的東西。【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翻譯為沒有查處;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晉文公、秦穆公出兵圍攻鄭國,因為鄭國曾對文公無禮,并且鄭國同時依附于楚國與晉國。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氾水的南面。鄭國大夫佚之狐對鄭文公說:“國家很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國的國君,秦國的軍隊必定撤退?!编嵅饬?。燭之武辭謝說:“我在壯年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為力啊。”晉文公說:“我不能早早用你,現在由于情況危急因而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國滅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燭之武就答應了這件事。深夜,燭之武用繩子吊出城墻,他見到秦穆公,說:秦國與晉國圍攻鄭國,鄭國已明白自己將會滅亡。假如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鄰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邑,您知道這是困難的。(您)為什么要滅掉鄭國而給鄰邦晉國增加土地呢?鄰國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饒恕了鄭國,并且把它做為東邊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來來往往,(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對您也沒有什么害處。而且您曾經給予晉惠公恩惠,答應把焦、瑕兩地給您??墒?,晉王早晨渡過河去,晚上就筑城來防備您,這是您知道的。晉國,哪里有滿足的時候呢?(現在它)已經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要向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使秦國土地虧損,將從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考慮這件事!”秦穆公很高興,就與鄭國簽訂了盟約。派杞子、逢孫、揚孫守衛那里,自己就回去了。晉大夫子犯請求出兵攻擊秦軍。晉文公說:“不行!假如沒有那個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依靠別人的力量而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義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用散亂(的局面)代替整齊(的局面),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晉軍也就離開了鄭國。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高巍,遼州人,尚氣節,能文章。母蕭氏有痼疾,巍左右侍奉,至老無少懈。母死,蔬食廬墓三年。洪武中,旌孝行,由太學生試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疏墾河南、山東、北平荒田。又條上抑末技、慎選舉、惜名器數事。太祖嘉納之。尋以決事不稱旨,當罪。減死,戍貴州關索嶺。特許弟侄代役,曰:“旌孝子也?!奔盎莸奂次簧鲜杵驓w田里未幾遼州知州王欽應詔辟巍巍因赴吏部上書論時政用事者方議削諸王獨巍與御史韓郁先后請加恩。略曰:“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臣又愿益隆親親之禮,歲時伏臘使人饋問。賢者下詔褒獎之。驕逸不法者,則告太廟廢處之?!睍?,帝頷之。已而燕兵起,命從李景隆出師,參贊軍務。巍復上書,言:“臣愿使燕。披忠膽,陳義禮,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令休兵歸藩。”帝壯其言,許之。巍至燕,自稱國朝處士高巍再拜上書燕王陛下:太祖上賓,天子嗣位,布維新之政,天下愛戴。今王據北平,取密云,下永平,襲雄縣,掩真定。雖易若建瓴,然自興兵以來,業經數月,尚不能出爾一隅地。且大王所統將士,計不過三十萬。以一國有限之眾應天下之師,亦易罷矣。愿大王信巍言,上表謝罪,再修親好。朝廷鑒大王無他,必蒙寬宥。況大喪未終,毒興師旅,其與泰伯、夷、齊求仁讓國之義不大逕庭乎?巍白發書生,蜉蝣微命,性不畏死。洪武十七年蒙太祖高皇帝旌臣孝行。巍竊自負:既為孝子,當為忠臣。死忠死孝,巍至愿也。如蒙賜死,獲見太祖在天之靈,巍亦可以無愧矣。書數上,皆不報。已而景隆兵敗,巍自拔南歸。至臨邑,遇參政鐵鉉,相持痛哭。奔濟南,誓死拒守,屢敗燕兵。及京城破,巍自經死驛舍。(選自《明史·高巍列傳》,有刪節)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及惠帝即位/上疏乞歸田里/未幾/遼州知州王欽應詔辟巍/巍因赴吏部/上書論時政/用事者方議削諸王/獨巍與御史韓郁先后請加恩B.及惠帝即位/上疏乞歸/田里未幾/遼州知州王欽應詔辟巍/巍因赴吏部上/書論時政/用事者方議削諸王/獨巍與御史韓郁先后請加恩C.及惠帝即位/上疏乞歸/田里未幾/遼州知州王欽應詔/辟巍/巍因赴吏部/上書論時政用事者方議削諸王/獨巍與御史韓郁先后請加恩D.及惠帝即位/上疏乞歸田里/未幾/遼州知州王欽應詔/辟巍/巍因赴吏部上/書論時政用事者方議削諸王/獨巍與御史韓郁先后請加恩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洪武”,即明太祖的年號,明朝第一個年號,有洪大武功的含義,張顯武事之威。B.“太學”,指古代的大學。明朝時,在太學讀書的學生叫太學生。C.“伏臘”,指伏日與臘日,夏祭為伏,冬祭為臘,是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D.“太廟”,指中國古代帝王的祖廟。在先秦有不同的稱謂,自秦漢起稱太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高巍入仕以后,積極向上進言。他任職期間,先上疏開墾河南等地的荒田,后又條陳上奏抑制末技、謹慎選舉等事,這些建議被太祖采納了。B.高巍思慮周密,行事穩妥。在削王的問題上,他主張加恩,建議皇帝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并重視親人間的禮節,褒賞賢才,嚴懲驕縱不法之徒。C.高巍雖善于辭令,卻未能化解危機。在燕王起兵后,他主動請命使燕,多次面對燕王,不卑不亢,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可最終仍未能說服燕王罷兵。D.高巍為國盡忠,死而后已。他在李景隆兵敗后,啟程南歸,后投奔濟南,誓死據守,并多次打敗燕王軍隊。等到京城被攻陷,在驛站中自縊身亡。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尋以決事不稱旨,當罪。減死,戍貴州關索嶺。(2)披忠膽,陳義禮,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令休兵歸藩。參考答案:10.A

11.B

12.C

13.(1)不久(高巍)因為判決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應當被判死罪。(朝廷)減免他的死罪,將他謫戍到貴州關索嶺。(2)披露(坦露)忠心,陳述道義禮法(仁義禮儀),用禍福的道理讓他明白,用愛親族的情誼令他感動,讓他停止戰事,返回封地?!?0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應注意: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一般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的充當的成分,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如此題注意并列的謂語和人稱的轉換,“上疏乞歸田里”是一件完整的事,不可以從中間斷開,“未幾”是時間狀語,表明下文事件發生的時間,要和上文斷開,可以排除BD兩項,“遼州知州王欽應詔辟巍”“巍因赴吏部”同一個人名不能同時出現在主語位置,所以要斷開。故選A?!?1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核古代文化常識的識記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應注意: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B項“明朝時在太學讀書的學生叫太學生”有誤,漢武帝元朔五年,始置太學,明以后只設國子監,不設太學,在國子監讀書的學生叫太學生。故選B?!?2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核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應注意:考生應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然后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C項“多次面對燕王”有錯,原文為“國朝處士高巍再拜上書燕王陛下”“書數上,皆不報”說明高巍并未多次見到燕王,故選C?!?3題詳解】試題分析:此題考核文言文翻譯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一般應注意:首先要回到句子所在的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本題得分點有:(1)尋:不久;以:因為;稱:合乎;當罪:應當被判死罪;減:減免;(2)披:坦露;陳:陳述;曉:使動用法,使……明白;感:使動用法,使……感動;曉以禍福,感以親親之誼:這兩句是介賓短語后置句,用禍福的道理讓他明白,用愛親族的情誼令他感動;親親:第一個親是動詞,愛;第二個親是名詞,親族;藩:封地?!军c睛】理解與辨析概括歸納文章內容的題型,解答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參考譯文:高巍,是遼州人,崇尚氣節,擅長文章。母親蕭氏有久治不愈的疾病,高巍在身邊侍奉,一直到母親年老也沒有一點懈怠。母親去世,高巍吃粗食,在墓旁筑室居住三年。明太祖洪武年間,表彰他的孝行,以太學生的身份任用他擔任前軍都督府左斷事的職務。開墾河南、山東、北平的荒地。又分條陳奏抑制工商業、謹慎選拔舉用賢能、重視名號封賜和車服儀制等事情。明太祖稱贊并采納他的建議。不久因為判決事情不合乎皇上的心意,受到懲處。減免死罪,被發配戍守貴州關索嶺?;噬咸貏e恩準允許由弟侄代替服役,說:“這是表彰孝子啊?!钡鹊矫骰莸鄣腔呶∩鲜枵埱筠o官還鄉。不久,遼州知州王欽奉詔征召高巍。高巍于是到吏部上任,上書議論政事。當權者正議論削奪藩王,唯獨高巍和御史韓郁先后請求對藩王施加恩德。高巍說:“賈誼說過:‘想要天下安定,不如廣泛建立諸侯而削弱他們的力量。’現在為何不效法他的用意?不要實行晁錯削地奪權的謀略,而效法主父偃推行恩德的計策。在北方的藩王,把他們的子弟分封到南方;在南方的藩王,把他們的子弟分封到北方。像這樣,那么藩王的權勢,不去削奪卻自然削弱了?!弊啾境噬?,明惠帝點頭稱許。不久燕王朱棣起兵,朝廷命令高巍跟從李景隆出師,參謀協助軍中事務。高巍又上書,說:“我愿意出使燕國。披露忠心,陳述道義禮法,用是禍是福的道理讓他明白,拿親愛親人的情誼令他感動。讓他停止戰事,回到藩國。”明惠帝認為他的話英勇豪邁,答應了他。高巍到燕國,稱說:太祖歸天,天子繼位,施行革新的政策,天下人敬愛擁戴。想不到大王你公然和朝廷決裂,帶領自己的軍隊,對抗天子之師,我不知道大王你是何用意?,F在朝廷的各位大臣,文臣智慧聚集,武將勇氣奮發,堅持公道,仰仗道義,以順乎天意人心的力量討伐逆時而動的貳臣。勝敗的機會顯明了然如指掌。況且大王你統率的將士,算來不超過三十萬。憑一個諸侯國有限的軍隊來對抗天子的軍隊,也容易精疲力竭。大王你和天子,在道義上是君臣,在血緣上是親人,尚且生出隔閡嫌隙。何況三十萬異姓的軍士能確保他們和你同心協力,為殿下你拼死效力嗎?我每每想到這些,都要為大王你灑下眼淚。希望大王你相信我的建議,上表謝罪,重新修復親近友好的關系。朝廷明察大王你沒有別的意圖,大王你一定能受到寬恕。太祖在天之靈也可以安心了。文書屢次呈上,都沒有答復。不久李景隆兵敗,高巍脫身回到南方。到臨邑,遇到參政鐵鉉,相擁痛哭。趕赴濟南,誓死據城堅守,多次打敗燕王的軍隊。等到京城被攻破,高巍在驛舍中自縊而死。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請在保留主要信息的基礎上,將下面一則手機短信壓縮到15字以內。(3分)我正在車上,環境嘈雜,通話不方便。9點到達目的地。等我到了目的地,會給你打電話,你也可以給我打電話。

。參考答案:示例:車上不便通話,9點后聯系。(符合要求即可)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A.作為一種道德標準,“八榮八恥”積淀著中華民族傳統的道德內涵,我們能否將我國建設成文明的社會主義強國將直接取決于對這一標準的有效落實。B.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實現小康,把農業放到整個國民經濟大格局中統籌謀劃。C.高速磁懸浮列車運行時與軌道完全不接觸。它沒有輪子的傳動機構,列車的懸浮、導向、驅動和制動都靠的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D.未來世界的競爭決不僅僅是科學技術的競爭,更是頂尖人才的競爭,在文化教育層面上尤其如此。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A.兩面與一面不照應,在“有效”前加“是否”;B.“站在”后面缺賓語中心詞,在“實現小康”后加“高度”,同時將第二、三個逗號改為頓號;C.結構雜糅,或者為“靠的是電磁力”,或者為“都是利用電磁力來實現的”??键c: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9.閱讀下面這幅漫畫,按要求答題。(1)為這幅漫畫擬定一個標題。要求:能形象地概括畫面特點,使用四字成語。(2)用簡潔的語言,揭示漫畫的寓意。參考答案:此薄彼;諷刺了社會上缺乏實干精神,工作業績乏善可陳卻熱衷于自吹自擂、嘩眾取寵的不良風氣。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學生對新聞的標題進行擬寫以及概括新聞寓意的能力。擬定標題和概括寓意都需要總體閱讀漫畫。在這幅漫畫中,總結的材料非常厚,工作的材料卻非常少;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總結往往是一些虛的、自吹自擂的材料。這幅漫畫就是諷刺了社會中只注重自吹自擂,不注重實際工作的現象。1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燈籠與中國人生活息息相連,廟堂中、房宇外,_______。仔細推算,中國有燈是秦漢以后的事,有紙燈籠又可能是在東漢紙發明之后。中國的燈籠,不僅是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種象征,因“燈”與“丁”語音相同,_______。過去每家每戶都有姓氏燈,懸掛在屋檐下或客廳中,借以討個口彩。今天迎神賽會上,神明的陣頭前仍有兩盞大燈籠,就是這種習俗的延續。不過,節日扎掛的燈籠中最讓人遐思、期盼的,_______。元宵觀燈的習俗起源漢代初年,至唐開元年間,為慶祝國泰民安,乃扎掛花燈,象征“彩龍兆祥,民阜國強”,花燈風氣至此廣為流行。參考答案:①處處都有燈籠張掛

②故燈意味著人丁興旺

③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試題分析:本題所給文段說的是燈籠在中國人生活中的特殊地位。①處上文列舉的都是掛燈籠的場所,由此可知此處應填“處處都有燈籠張掛”一類的內容;②處上文有“‘燈’與‘丁’語音相同”,下文又提到“姓氏燈”,據此可推斷出此處應填“故燈意味著人丁興旺”一類的內容;③處下文寫的是“元宵觀燈的習俗”,所以此處應填“恐怕還是元宵節的花燈”之類的內容。六、寫作(60分,共1題)11.寫作(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三條毛毛蟲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了一條河的岸邊,河對面開滿鮮花,它們準備到對面采食花蜜。第一條毛毛蟲說:“我們應該搭一座橋,搶在別人之前盡情享受花蜜。”第二條毛毛蟲說:“我們應該造一條船,會更快到達。”第三條毛毛蟲說:“我覺得,還是等我們長出翅膀再過河。”前兩條毛毛蟲怕錯過時機,就各自按自己的計劃行動。第三條毛毛蟲爬上大樹,找一片寬闊的綠葉,在陽光下美美地睡了兩天,睜眼一看,自己已長出翅膀,化成美麗的蝴蝶。只一會兒工夫它就飛到了河對岸,享受豐盛的早餐。它到處尋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