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湖南省衡陽市衡山縣開云實驗中學高二歷史模擬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工業革命改變了英國的社會結構,經濟的持續增長造成中等階級與工人階級力量的壯大,貴族、大地主的地位與經濟實力都大為下降了,但他們仍把持政治權力,造成權力分配與社會力量對比高度脫節的狀態.”為了解決這種狀態,英國在政治上()A.發動光榮革命,與新貴族階層妥協B.頒布《權利法案》,確立了議會主權C.建立內閣機構,限制國王的行政權D.改革議會制度,中等階級更多參政參考答案:考點:67: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分析:本題主要考查1832年英國議會改革,旨在考查考生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和對歷史知識再認再現的能力.《1832年改革法案》是英國在1832年通過的關于擴大下議院選民基礎的法案.該議案改變了下議院由保守派獨占的狀態,加入了中產階級的勢力,是英國議會史的一次重大改革.解答:從材料的描述中可知,這種“狀態”指的是英國工業革命后,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力量壯大,但當時英國的政治制度不能滿足工業資產階級充分參政議政的要求.為了改變這種“狀態”,英國通過1832年議會改革,使工業資產階級獲得了更多的參政權,故D項符合題意.光榮革命發生于1688年、《權利法案》頒布于1689年、內閣制建立于18世紀中期,均早于工業革命爆發的時間“18世紀60年代”,故A、B、C項排除.故選D.2.《華爾街日報》2011年8月的一篇文章指出,英國有25萬人要等待18個星期以上才能得到治療,而過去十年全國醫療系統的支出翻了一倍;2002年到2008年,法國和意大利的暴力犯罪,分別上升了近15%和38%;截至2011年6月,歐元區的失業率為9.9%,25歲以下人群的失業率為20.3%;近一半的歐洲人,因年幼或年老的緣故而被歸為“依賴”型,在工作年齡段人群里真正在工作的只有64%……下列評論,與材料意思一致的是()A.人民的生老病死都交給政府B.歐洲非常富有,可以讓公民用不著工作C.必須改革老式的歐洲社會福利模式D.向社會成員提供最基本的福利保障理念已深入人心參考答案:考點:西方“福利國家”制度.分析:本題考查西方“福利國家”制度,西方福利國家在戰后得到發展,普遍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解答:20世紀70年代以后,西方國家遭遇了普遍的衰退、滯脹以及奇高的失業率,加之國家過度干預導致的官僚主義和低效率,傳統福利國家模式變得難以維系,福利國家的近況正變得越來越糟,在法國、德國以及那些飽受主權債務危機困擾的歐元區國家,政府財政緊縮和削減福利支出,成為當前和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主基調,故C正確;ABD表述錯誤,排除.故選C.3.新浪網法國文化年專題進行了一個“作為一名中國人,你認為什么最能代表你心目中的法國”的網民調查活動,結果拿破侖高居榜首。你認為拿破侖對世界民主政治發展歷程影響最深遠的功績應是(
)
A.頒布了《拿破侖法典》
B.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C.捍衛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D.發動了對外戰爭參考答案:A4.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之所以能夠實施,是因為①適應了當時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力②得到鮮卑貴族的廣泛支持③孝文帝個人改革的態度堅決④廣大北方人民支持政府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C5.下列哪幅圖突出反映了唐朝對外交流頻繁的盛況(
)參考答案:D6.盧梭認為:政府官員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員,……隨著政府職位誘惑力的加大,人民應采取更有力的監督手段。人們在行使自由權時,絕不允許損害他人的自由,否則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這時,共同意志就要通過法律手段制裁他,“強迫他自由”。這表明盧梭主張A.君主專制
B.君主立憲制
C.人民主權
D.廢除君主制參考答案:C7.商鞅變法強調“輕罪重刑”,韓非子對此評價“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不生也”。這說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商鞅這一規定()A.反映了當時法律制度不完善B.地主階級不重視人權C.目的是強化人民的法律意識D.商鞅對貴族決不妥協參考答案:C【詳解】本題考查商鞅變法的相關知識,旨在考查學生識記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根據材料“輕罪重刑”、“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不生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中的這一規定,主張實行法治,目的是強化人民的法律意識,C項正確;材料和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無關,排除A;B項地主階級不重視人權。表述絕對化錯誤,排除;材料未體現,商鞅和貴族的關系,排除D。故選C。8.唐初設政于門下省,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僅有三省長官,是當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亦為宰相。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官員的晉升渠道B.強化宰相的行政權力C.加強君主對朝政控制D.提高朝政的決策效率參考答案:C【詳解】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同為宰相,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亦為宰相,分散了相權,加強了君主對朝政控制,加強了君主專制,故C正確;AD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材料中的做法的目的是削弱相權,加強君權,B錯誤。【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僅有三省長官,是當然宰相。其后,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亦為宰相”,聯系所學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的內容和作用分析解答即可。9.周恩來說:“共產國際的領導同志都還擔心我們離工人階級太遠了.我說我們在農村里經過長期斗爭的鍛煉,有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完全可以無產階級化.共產國際的一些同志聽了之后大嘩,不以為然.”對這段話的正確理解是()A.中國工人階級尚未登上政治舞臺B.共產國際反對農民參加中國革命C.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D.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參考答案:考點:9N: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分析:考查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考查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學生閱讀、理解材料和描述闡釋歷史事物以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解答:中國共產黨于1922年加入共產國際,接受共產國際的領導,而中國工人階級第一次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是在1919年的五四運動,故A項錯誤.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均認為農民是無產階級的同盟軍,為社會主義革命提供群眾基礎,故B項的表述與歷史事實不符.共產國際于1943年解散,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故C項錯誤.周恩來的論述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和共產國際在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的選擇上產生了分歧,中國共產黨主張“堅持毛澤東的領導,農村包圍城市”,這與共產國際主張的“城市中心論”有所不同.而“農村包圍城市”的主張符合中國國情,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故D項的表述符合材料.故選D.10.下圖漫畫題為“不會被傳染!”左邊床上人說:“多么幸運的一件事呀!我們是分床睡的,我不會被傳染!”右邊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癢癥、希特勒炎癥、閃電戰瘟疫、納粹發熱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項是對此圖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此圖反映的時間可能在二戰前夕或二戰初期B.左邊床上的人說的話反映了美國當時的心態C.此圖反映了當時歐洲危機重重D.此漫畫的心態左右了羅斯福政府在二戰初期的歐洲政策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二戰。從題干材料閃電戰瘟疫”可知,當時而二戰已爆發,但歐洲列強依然推行綏靖政策,表明歐洲的嚴重危機列強沒有清醒的認識,故A、C符合題意;依據所學及材料,左邊床上的人應是與歐洲隔海相望的美國,“不會被傳染!”表明了其心態,故C正確;當時美國雖沒有被感染,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不會遭到法西斯的侵略,故D錯誤。所以應選D11.伏爾泰說:“如果在英國僅允許有一種宗教,政府很可能會變得專橫;如果只有兩種宗教,人民就會互相隔斷對方的喉嚨。”伏爾泰所要表達的觀點主要是A.“教隨國定”
B.“信仰自由”C.“信仰得救”
D.“因信稱義”參考答案:B12.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陳云指出:“資本主義國家是小計劃、大自由。他們是大的方面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不相適應,而小的方面比如一個工廠卻是有計劃的。我們是大的方面有計劃,小的方面常碰頭。我們要大計劃、小自由,目前大小都要計劃不行。”上述材料體現的經濟思想是A.反對計劃經濟,主張市場經濟B.反對市場經濟,主張計劃經濟C.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D.市場經濟為主,計劃經濟為輔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中“我們是大的方面有計劃,小的方面常碰頭。我們要大計劃、小自由,目前大小都要計劃不行”說明,陳云主張在大方面實行計劃經濟,小方面實行市場經濟即在計劃經濟框架下,增加自由,也即發揮市場的作用,也就是說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故答案為C項,D項排除。A項,根據以上分析可知,陳云不反對計劃經濟,排除;B項,依據材料中“小自由”可知,陳云不反對市場經濟,排除。【點睛】推斷(理)型選擇題解答時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過必要的推理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律、邏輯關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象、總結歷史規律并掌握運用。13.李約瑟對古代中國科技作出這樣的評價:“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和技術發現,改變了西方文明的發展進程,并因而也確定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展進程。”以下可以支持這一觀點的是
①火藥推動了歐洲宗教改革
②印刷術為文藝復興準備了條件
③指南針使地理大發現成為可能
④造紙術方便了智者學派的研究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參考答案:D14.木戶孝允明確指出:“立國之本,惟在于人,而期望人才千載相繼而無窮者,惟在于教育而已。”材料反映了明治政府“文明開化”政策的重點是(
)
A培養出國人才
B教育改革C“求知于世界”D派使團出訪西方參考答案:B15.以下是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采取的土地革命政策。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變化實際上反映了A.封建生產關系具有頑固性 B.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C.漸進式土地改革的合理性 D.近代以來民族危機的加深參考答案:B【詳解】依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1927-1937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階級矛盾是社會的主要矛盾,因而共產黨實行“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政策。1937-1946年抗日戰爭時期,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為了最大限度的團結各階級抗日,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和擴大,共產黨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1946-1949年,階級矛盾又成為社會主要矛盾,共產黨制定《土地法大綱》,實行“耕者有其田”,徹底平分土地,消滅地主階級土地所有制。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制定土地政策的主要依據是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土地政策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現實的需求進行改變,并未體現封建生產關系的頑固性;C選項錯誤,材料體現的是土地政策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現實的需求進行改變,并非呈現漸進式發展,也并未論述其是否合理;D選項錯誤,近代以來民族危機持續加深,與土地政策的變動無關。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16.上海的炮聲應該是一個信號,這一次全國的人民真的團結成一個整體了……我們為著爭我們民族的生存雖至粉身碎骨,我們也不會滅亡,因為我們還活在我們民族的生命里。”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時而作的《一點感想》。讓作者有感而發的背景是A.抵抗八國聯軍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北伐軍隊進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華參考答案:答案:D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侵華日軍的罪行與中國軍民的抗日斗爭·八一三事變17.法國1875年憲法和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使兩國走上了代議制道路。下列關于兩部憲法的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國家元首有權任命內閣(政府)成員
②內閣(政府)要對國家元首負責③國家之首都有解散或部分解散議會的權力
④議會完全行使立法權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參考答案:C18.著名歷史學家胡繩在《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一書中指出:“近代中國在20世紀初處于一個社會大變革時期,中國民主革命實現了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促使中國實現“轉折”的根本因素是(
)A.五四運動的爆發
B.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C.“三罷”斗爭出現
D.上海工人舉行大罷工參考答案:B19.“實際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進行遠航探險時才開始。”這是因為。A.此前未出現大規模的遠洋航行和探險活動B.遠航探險打破了人類長期以來相對隔絕的狀態C.遠航探險建立了從歐亞大陸與非洲大陸、美洲大陸的聯系D.遠航探險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A項顯然缺乏史實依據,例如明朝前期出現過鄭和下西洋的大規模的遠洋航行,排除A;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開辟新航路,打破了人類長期以來相對隔絕的狀態,使世界連接成一個整體,符合“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故B正確;開辟新航路的遠航探險加強歐洲同亞洲、非洲以及“新發現”的美洲等地的聯系,排除C;D項是新航路開辟對歐洲的影響,但不具有全球意義,排除D。考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的影響。20.韓愈于貞元二年赴長安應試,無門第資蔭,三試不第。后經多方請托、行卷,聲名鵲起,于貞元八年始中進士。應吏部試,又三次不中。貞元十一年,三次上書宰相,也希得薦舉。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職。材料可佐證在唐代A.高級官員多進士科出身
B.科舉中貪腐現象嚴重C.門第觀念依然較濃厚
D.科舉重經世策論之才
參考答案:C科舉制。從材料“無門第資蔭,三試不第”、“后經多方請托、行卷”、“三次上書宰相,也希得薦舉”可以看出即使是在科舉制下,門第觀念依然很重,否則即使有才能也不一定科舉成功,故選C。21.有關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戰敗的看法很多,下列哪一點看法缺乏足夠的依據
A.戰爭后期敵對陣營的力量處于明顯的優勢
B.作為強大經濟體的美國站在德國的對立面
C.戰爭開始時候的軍事戰略決策是錯誤的
D.德國沒有征服世界的強大的海上力量作保障參考答案:C22.歷史學家認為:“17世紀后期科學革命的勝利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先決條件。”據此判斷,啟蒙運動在科學思想方面最重要的先驅者是A.達爾文
B.拉瓦錫
C.牛頓
D.法拉第參考答案:C23.1936年,蘇聯通過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憲法》(
)A.宣布蘇聯已經實現工業化
B.宣告農業全盤集體化完成C.標志著斯大林模式的確立
D.標志著蘇聯建成共產主義參考答案:C24.商鞅變法規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其直接目的在于。①擴大小農戶的數量②加強對民眾的控制③發揮個體農民的生產潛力④增加國家賦稅收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參考答案:C【詳解】材料“民有二男以上不分異者,倍其賦”反映了商鞅變法規定一個家庭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兒子,成年后,必須分財別居,自立門戶,這擴大了小農戶的數量,故①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加強對民眾控制的目的,故②排除;分家立戶有利于發揮個體農民的生產潛力,故③正確;小農戶數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加國家賦稅收入,故④正確。故選C,排除ABD。25.閱讀右圖。該漫畫的主題最有可能是A.諷刺“三國同盟”的形成B.抨擊德、意法西斯武裝干涉西班牙內戰C.反對意大利對埃塞俄比亞的侵略
D.揭露慕尼黑會議的陰謀參考答案:B26.如圖,江蘇地區在元代主要涉及的行省有()A.②③B.③④ C.①④D.②④參考答案:考點:元朝行省制度.解析:本題考查圖示形式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行省內容和地理位置.需要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的內容和行省分布疆域圖.答案:結合所學可知,河南江北行省轄境包括今河南省及湖北、安徽、江蘇三省的長江以北地區;江浙行省轄境包括今江蘇南部,浙江、福建二省及江西部分地區,依據題干圖示可知,江蘇地區在元代主要涉及的行省是③④,故B項正確.①是云南行省轄境包括今湖南、貴州、廣西三省之大部及湖北部分地區,不符合題意,排除.②是江西行省轄境包括今江西省大部及廣東省,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選B.27.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的憲政》一文中說:“中國缺少的東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兩件東西:一件是獨立,一件是民主。這兩件東西少了一件,中國的事情就辦不好。一面少了兩件,另一面卻多了兩件。多了兩件是什么東西呢?”這多了兩件的東西應該是A.平均主義和專制主義的傳統
B.機會主義和投降主義的錯誤C.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
D.教條主義和形式主義的盛行參考答案:C28.譚嗣同在其代表作《仁學》中說,幸虧清朝的兵不夠強,假如其海軍如英法,陸軍如俄德,那么君主專制的禍害會更大。此話主要(
)A.體現譚嗣同的漢奸賣國思想
B.強調君主專制的禍害C.提出學習英法德俄民主政體
D.指出清朝軍事的落后參考答案:B29.以下是一組反映20世紀初期中、俄兩國社會變革的圖片。它們所代表的歷史事件新軍攻占武昌
工人赤衛隊攻打冬宮A.都推翻了專制王朝B.都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C.都改變了社會性質
D.都掀起了國內革命浪潮參考答案:D解讀圖片信息,“新軍攻占武昌”所代表的歷史事件是辛亥革命,“工人赤衛隊攻打冬宮”所代表的歷史事件是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A項錯誤;辛亥革命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社會性質,B、C項錯誤,兩次革命都掀起了國內革命浪潮。30.清朝實行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產生的影響是①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②強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③造成了中國的日益落后④加速了小農經濟的解體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參考答案:D小農經濟的解體是在鴉片戰爭之后,再者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也不會加速了小農經濟的解體,但是重農抑商和閉關鎖國政策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強化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造成了中國的日益落后,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有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與各諸侯國都是作為相對獨立的國際政治行為體并列存在,使得該時期的大一統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而秦統一六國則最終實現了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在此過程中,盡管歷次朝代更迭都會出現土地及民心層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隨著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圍從中原地區不斷向四方擴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對共主的認同上,并在最終經歷過春秋戰國的重重洗禮之后實現了制度層面上從統一禮儀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權體制的飛躍。——摘編自王宣華《先秦中原文化區域“大一統”秩序觀及當代價值探析》材料二元朔五年,武帝令各地諸侯王在封地之內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給予名號。劃分全國為十三州,每州設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監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祿的高官乃至諸侯王。采用逐步將外廷權力轉移至內廷的方法,一切文書、奏章、政令一概由內廷官吏執掌。在全國各地設鹽官38處,鐵官48處,均統歸大司農管轄,直屬中央政府。——摘編自《試論漢武帝的治國為政之道》材料三中國古代社會的變遷始終沒有脫離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發展脈絡,“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為孝,在朝為忠”已經成為幾千年社會關系的真實寫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會現象。——摘編自曾小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獨特類型及其特征》(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先秦至秦朝時期“大一統”內涵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導致此變化的原因。(2)依據材料概括漢武帝國家治理的主要措施,結合所學分析這些措施的意義。(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并對其進行簡要評價。
參考答案:(1)變化:由土地和心理層面的統一到制度層面的統一;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原因:封建經濟的發展,各地區經濟聯系加強;民族融合推動了國家認同感的增強;中原文化傳播的影響;法家思想的影響;中央集權體制建立的推動。(2)措施:政治上實行推恩令,并設刺史監察地方,在中央設立中朝;經濟上鹽鐵官營。意義: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加強中央集權,鞏固與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3)特征:血緣關系濃厚;家國同構;君權、父權至上(或君主專制);人治評價:有利于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對維護國家統一起了積極作用;推動了民族融合與經濟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影響社會的良性發展。【詳解】(1)第一小問,由材料“夏、商、西周朝代……大一統主要體現在土地、民心層面,而秦統一六國則最終實現了制度層面的天下大一統”可見即由土地和心理層面的統一到制度層面的統一;由材料“春秋戰國的重重洗禮之后實現了制度層面上從統一禮儀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權體制的飛躍”,可見從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權。第二小問,由材料“伴隨著民族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圍從中原地區不斷向四方擴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對共主的認同上,并在最終經歷過春秋戰國的重重洗禮之后實現……統一”,結合秦朝中央集權制度形成條件的相關知識,概括說明導致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包括經濟發展、民族交往、思想文化、政治體制等因素。(2)第一小問,由材料“各地諸侯王在封地之內分封弟子,由中央政府給予名號。劃分全國為十三州,每州設刺史一人,直接代表皇帝監察十三州的二千石祿的高官乃至諸侯王。采用逐步將外廷權力轉移至內廷的方法,一切文書、奏章、政令一概由內廷官吏執掌”,可見政治上實行推恩令,并設刺史監察地方,在中央設立中朝;由材料“設鹽官38處,鐵官48處,均統歸大司農管轄,直屬中央政府”,可見經濟上鹽鐵官營。第二小問,鹽鐵官營增加政府財政收入;頒行“推恩令”等措施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和維護國家大一統。(3)第一小問,基本特征根據材料“中國古代社會的變遷始終沒有脫離氏族—部族—宗族—家族的發展脈絡”“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為孝,在朝為忠”“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等從血緣、家國同構、君權至上、人治等方面分析歸納。第二小問,評價可結合所學知識從民族融合、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國家統一、易生暴政等方面分析。32.廟號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公元398年,拓跋珪遷都平城,仿中原傳統制度設立太廟,早先草原部落聯盟時代的首領以“太祖”“高祖”等廟號受到祭祀,他們的子孫被封為王公,享有政治軍事特權,成為北魏政權的統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廟號,宣稱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則,推最先實現在中原進行統治的拓跋珪為太祖,不再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設廟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為了不違“天子七廟”這一儒家禮制,孝文帝甚至前無古人地在太廟中為自己虛設一廟。廟號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孫”及異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據呂思勉《魏晉南北朝史》(1)根據材料,概括孝文帝廟號改革的內容。(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孝文帝推行廟號改革的意義。參考答案:(1)確立新的原則,不再尊奉部落首領;確立北魏創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禮制,為自己虛設一廟;將廟號改革與爵位改革結合。(2)宣示北魏政權將拋棄草原傳統,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決心;削弱鮮卑貴族的政治軍事特權,減少改革阻力。(1)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孝文帝廟號改革改變了拓跋珪以來的原則,“不再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設廟祭拜”即不再尊奉部落聯盟時代的首領;從拓跋珪開始設廟祭拜,奉其為太祖,確立了北魏創立者拓跋珪的地位。“‘非太祖子孫’及異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體現了其廟號改革與爵位改革相融合。同時為了不違禮制,為自己虛設一廟。(2)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和概括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孝文帝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準備知識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練習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資格考試記憶法與試題及答案
- 2024年畜牧師考試知識要點分享試題及答案
- 蔡甸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 賓陽高中聯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市場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小語種考試鍛煉思維試題及答案
- 理財行業的倫理挑戰與實踐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小語種證書考試應試策略與試題及答案
- 《大學英語》課程思政
- 中藥湯劑課件完整版
- 如何做好我國新藥研發的市場篩選
- 《神經外科常用藥物》
- 八年級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卷
- 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課件
- 鋼結構相關施工質量通病及預防措施
- TDASI 017-2021 門窗填縫砂漿
- 織碼匠文字材料語言源碼目錄
- 葡萄酒購銷合同范本(2篇)
- GB/T 37869.10-2019玻璃容器真空凸緣瓶口第10部分:六旋77普通規格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