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說“木葉”》導學案學習目標一、理解“樹葉”和“木葉”以及“落葉”和“落木”的不同意味,從而明確“木葉”的藝術特征,把握其在古典詩詞中的意蘊。
二、學習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點,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一、導入學習(一)知識鏈接1、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林庚先生在《說“木葉”》一文中提出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閱讀文章第五段),詩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性。意象無論在任何詩人的筆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約定俗成的意義。它們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中國人的思維。“木”“葉”如此,更有許多其他意象,如“松”“竹”“梅”“菊”“蘭”等多用來表達高潔情操,“關山”“楊柳”“蘭舟”“長亭”等物多用作揮寫離別之苦,而“南山”“幽居”“禪寺”等則多與隱逸情懷相連。這些意象呈現出豐富多彩、相對穩定的含義,從而為我們理解詩歌內容起到了很大的幫助。2023年全國卷第17題選擇了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題目為: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詩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許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張冠李戴。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響了第二個問題的思考,因此得分普遍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詩詞的意象有著特別的含義。“柳”留,二字同音,有“留客”的含義,因此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也預示著朋友、親人將要遠離。由此啟發在古詩鑒賞備考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見意象的寓意。2、詩歌意象“意象”一詞是詩歌鑒賞的一個重要概念。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像”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作家作品”。
三、文學常識林庚(1910---2023),著名學者、詩人。早年以詩聞名于世,與戲劇家曹禺、小說家吳祖緗并稱為“清華三才子”。北大中國文學史教研室和中國古典文學教研室主任。專于中國文學史,尤其擅長于楚辭、唐詩研究,并將創作新詩和研究唐詩完美統一起來。
主要著作:詩集《夜》《春野與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問路集》等;古典文學專著《中國文學簡史》《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問論箋》《新詩格律與語言的詩化》《空間的馳想》等。
人物評價:燕園,少了一位良師;天堂,多了一位詩人。――載自北京大學校園網靜希師首先是一位詩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詩人,超越平庸以達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極致。他有博大的胸懷和兼容的氣度??他有童心,毫不世故;他對宇宙和人生有深邃的思考,所以他總能把握住自己人生的方向。——袁行霈
(二)預習檢測:
1.讀準字音裊裊()灼灼()皋()
征戌()瘐()翩()荃()2、解釋下列成語得魚忘筌:得意忘言:3、詩詞填空(1),不盡長江滾滾來。(2),化作春泥更護花。二、自主學習1、概括各段的段意2、閱讀課文,明確“樹葉”與“木葉”,“落葉”與“落木”的區別有哪些?意象顏色感覺意味樹葉木葉落葉落木三、合作學習1、“木葉”意象在古典詩詞中廣泛應用關鍵在與一個“木”字,“木”字有哪些藝術特征呢?(請同學們關注第4段,第5段斷末句子,結合4、6段相關信息概括)2、課文所闡述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木葉”,若改為“談談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你認為如何?四、應用學習1、比較三首詩詞中梅的不同生長環境,試對梅的三種不同形象做出分析,并說說詩人對自己筆下的梅分別賦予了些怎樣的情感。梅花王安石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卜算字·詠梅陸游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卜算字·詠梅毛澤東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閑讀梧桐梧桐就在我們住的那幢樓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徑通幽的那個拐彎口,整日整夜地與我們對視。它要比別處的其他樹大出許多,足有合抱之粗,如一位“偉丈夫”,向空中伸展;又像一位矜持的少女,繁茂的葉子如長發,披肩掩面,甚至遮住了整個身軀。我猜想,當初它的身邊定然有許多的樹苗和它并肩成長,后來,或許因為環境規劃需要,被砍伐了;或許就是它本身的素質好,頑強地堅持下來。它從從容容地走過歲月的風雨,高大起來了。閑來臨窗讀樹已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某日,母親從北方來信:寒潮來了,注意保暖御寒。入夜,便加了一床被子。果然,夜半有呼風嘯雨緊叩窗欞。我從酣夢里驚醒,聽到那冷雨滴落空階如原始的打擊樂。于是無眠,想起家信。想起母親說起的家譜,想起外祖父風雨如晦的際遇。外祖父是地方上知名的教育家,一生兩袖清風獻給桑梓教育事業,放棄了幾次外聘高就的機會。然而,在那史無前例的歲月里,他不愿屈從于非人的折磨,在一個冷雨的冬夜,飲恨自盡。我無緣見到他老人家,只是從小舅家讀到一張黑色鏡框里肅然的面容。我不敢說畫師的技藝有多高,只是堅信那雙眼睛是傳了神的。每次站到它跟前,總有一種情思嬗傳于我,冥冥之中,與我的心靈默默碰撞。浮想聯翩,伴以風雨大作,了無睡意,就獨自披衣臨窗。夜如墨染,頃刻間我也融入這濃稠的夜色中了。驚奇地發現,天邊竟有幾顆寒星眨巴著瞌睡的眼!先前原是錯覺,根本就沒有下雨,只有風,粗暴狂虐的北風。這時,最讓我“心有戚戚”的便是不遠處的那株梧桐了。只能依稀看到它黛青色的輪廓,承受著一份天邊的蒼涼。陣風過處,是葉葉枝枝互相簇擁顫起的呼號,時而像俄羅斯民謠,時而像若有若無的詩歌。不知怎的,外祖父的遺像又驀然浮上眼簾,似與這株沉默的梧桐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不求巨臂擎天的聞達,但也有蔭庇一方的坦蕩。次日醒來,紅日滿窗,竟是大晴。惦念的是那一樹黃葉。推開窗欞,讀到的樹,竟是一個顯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沒有昨日那遮天蔽日的葉子,剩下的是虬樹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誰擱上了一塊沉重的冰,無法再幻作一只鳥,向那棵樹飛去了。這一夜的風呵,就凋零了滿樹的生命!而風又奈你何,墜落的終要墜落,無須挽留,你還有一身傲骨與春天之前的整個冬季抗爭!于是,我讀懂了梧桐的寂寞。不是慨嘆韶華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禪意,一種寧靜和虛空的玄奧。服從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風雕雨蝕,四季輪回,日月如晦,花開花落,好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起他屈從天命的無奈、悲哀起那個年代的人們。又是一陣熟悉的樹葉婆娑的沙沙聲響,親切地叩擊著耳鼓。俯目望去,一個紅衣女孩雀躍在那黃葉覆蓋的小徑,那模樣似乎每一片葉子都在為她青春的步履伴奏。此刻,我的窗臺上,撲進一闕蓬松的陽光,灑在案前昨夜未曾合上的一卷舊書上。(1)、下列對選文的分析鑒賞正確的兩項是()A.梧桐不為時光的流逝感到落漠,也不為暴風奪走了它茂密的葉子而自責傷感;它只是感到寂寞。B.母親的來信,在文中不僅起到了引出下文的過渡作用,而且表現了母愛的細膩,增加了主題的厚度。C.作者寫夜風中的梧桐,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傳達出了梧桐與風暴抗爭的堅忍與深沉。D.文章通過從梧桐到外祖父的聯想,深情地贊頌了外祖父從容豁達、淡泊功利、忠心報效祖國的光輝一生。E.本文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對梧桐由外到內的讀解,表達了作者獨到的人生感悟。(2).“閑讀梧桐”,作者讀到的梧桐的特征是什么?(3)、作者看到風中的梧桐想起了外祖父,并感到兩者之間“有種無法言喻的契合”。請結合全文談談梧桐與外祖父的相同與不同。【美文選讀】青與綠林庚“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草與柳在古代詩詞中一直經常這樣地同現,要說明其間的緣故,根本上還是因為都涉及春天“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柳樹是代表著春風的,而草則又與春風共其命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春回大地的信息,首先就體現在草與柳的變化上“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只是那么一星星若有若無的草的痕跡,便宣告了春天的來臨“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柳枝上剛萌發出點點的細葉,料峭的春風便已來到了人間這個細葉,詩詞中又稱為“柳眼”,仿佛在說碧玉妝成的柳樹,忽然從睡夢中一覺醒來,睜開了眼睛,同時也就是春天的開始了所謂“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草透出了綠意,柳睜開來眼睛,這是多么富于生意的綠色世界啊
世界是綠色的,可是詩人卻愛說“青青河畔草”“青青夾御河”“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新”自是嫩綠色,所謂“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可是卻非說“青春”不可春天叫做青春,“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青春復隨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而春游也叫做踏青,卻不說踏綠春天喚做青陽,春神名曰青帝,少年稱為青年,那么到底是誰代表著春天呢?
綠與青原是相近的顏色,所以青天又稱碧落、碧空,碧也就是綠綠草可以稱為青草,綠柳卻不能稱為青柳,但是“天官動將星,漢地柳條青”卻又正是好詩“春晚綠野秀”,這綠野卻很少稱之為青野大概由于綠指的是具體的現實的世界,而青則仿佛帶有某種概括性的深遠意義綠原是一種諧和的色調,在萬紫千紅的春天,綠乃是多樣統一的典范而青則更為單純,凝凈,清醒,永久,松樹因此就都稱為青松所謂青山綠水,何嘗不正是兩種性格的說明呢?這里或者會給我們帶來一點生活中的啟發嗎?誰不愿意青山不改、青春常在呢?但這只是一種理想,從現實到理想,從具體性到概括性,本來是綠的卻說成是青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青青。(寫于1983年立春(選自《唐詩宗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1.在描寫山野草樹時,詩人較多用“青”而較少用“綠”,請結合詩歌創作中的意象問題說說其中的緣故。2.怎樣理解“青”比“綠”“更為單純,凝凈,清醒,永久”?參考答案概括各段的段意第一部分:(1—3段)發現問題:在我國古代詩歌史上,“木葉”為詩人們所鐘愛。而“木葉”形象的關鍵在一個“木”字。第二部分:(4—6段)分析問題:“木葉”被詩人喜歡的原因,即“木”的兩個藝術特征,以及為什么有這些特征。第三部分:(7段)總結全文,說明“木”與“樹”在概念上的差別無幾,在藝術形象上的差別幾乎是一字千里。四、應用學習1、答案:王安石的《梅花》表現了梅花的“凌寒獨自開”的高貴品格,這與我國把松、竹、梅譽為“歲寒三友”的文化傳統相一致,三個意象同是高貴圣潔的象征;陸游的《卜算子;詠梅》表達的是“寂寞開無主”的無奈、“黃昏獨自愁”的凄涼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毛澤東的詞與陸游的詞題、調相同,意境卻截然不同,毛詞巧妙地把陸游詞中對梅花不幸遭遇的傾訴和孤芳自賞的表露化為對她達觀堅定的描述和高貴純潔的贊頌,詞中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壯美和豪放樂觀,振奮人心。《閑讀梧桐》答案1.【解析】A項錯在“感到寂寞”,原文中說“梧桐的寂寞”“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種從容淡泊的大度”。B項“表現了母親的細膩”是虛晃一槍,原文中沒有這一層意思。D項“從容豁達”不是外祖父所具有的特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濱河期中考試試卷及答案
- 北師版五年級上冊試卷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2024年模擬練習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內容邏輯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要點解析試題及答案
- 網絡編輯師證書考試問題匯集試題及答案
- 實現學習目標的2025年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計劃分析試題及答案
- 自測國際金融理財師考試的知識掌握情況試題及答案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應試技巧提高試題及答案
- 提升效率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全國中小學“學憲法、講憲法”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消除“艾梅乙”醫療歧視-從我做起
- 數據挖掘與分析考試題庫(含答案)
- 系統商用密碼應用方案v5-2024(新模版)
- 《抖音運營》課件-1.短視頻與抖音認知基礎
- 2023年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新疆初賽試題-(附答案解析)
- 高中二年級下學期化學《烷烴的命名》教學課件
- DL∕T 563-2016 水輪機電液調節系統及裝置技術規程
- 供貨保證措施以及應急保障措施
- 實驗一-混凝實驗
- 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性抗凝治療知情同意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