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人教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ⅱ第1章人口的變化單元檢測b_第1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人教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ⅱ第1章人口的變化單元檢測b_第2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人教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ⅱ第1章人口的變化單元檢測b_第3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人教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ⅱ第1章人口的變化單元檢測b_第4頁
高中地理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變化 人教新課標高中地理必修ⅱ第1章人口的變化單元檢測b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綜合檢測本卷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45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分,共30小題)下圖為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資料繪制的人口金字塔圖。讀圖回答1~2題。1.2023年,該市0~4歲女性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約為()A.3% B.6%C.% D.%2.該城市近三十年來人口結構變化產生的影響是()A.青壯年養育子女的負擔逐漸加重B.生育率逐漸增加C.該城市逐漸邁向老齡化社會D.青壯年男子逐漸外移讀四種人口死亡率與出生率示意圖,回答3~5題。3.圖中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長模式的是()A.① B.②C.③ D.④4.人口老齡化現象最為嚴重的是()A.① B.②C.③ D.④5.在圖中四個人口增長模式所代表的地區之間,最可能的大規模人口遷移方向是()A.由①到④ B.由④到①C.由③到① D.由②到③下圖甲、乙兩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圖。據此回答6~8題。6.目前與甲國1890~1920年人口增長模式相同的國家是()A.韓國 B.古巴C.新西蘭 D.埃及7.乙國197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自然災害頻繁,饑荒嚴重B.政局動蕩,長期戰亂C.政府宏觀調控力度大D.撫養孩子成本上升,夫婦不愿多生孩子8.由圖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A.目前甲國城市化水平較高B.甲國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目前甲國為人口凈遷出國D.目前乙國勞動力短缺讀下面某四國人口構成示意圖,回答9~10題。9.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是()A.①B.②C.③D.④10.最可能屬于發展中國家的是()A.① B.②C.③ D.④11.下圖是某地人口年齡金字塔圖,造成該地人口年齡金字塔出現一對“翅膀”的原因是()A.大量老人和少年兒童遷往外地B.有大量外來勞動力涌入該地就業C.年輕夫婦不愿生孩子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影響人口遷移既有社會經濟因素,也有自然環境因素,并且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環境產生很大的影響,據此回答12~14題。12.影響早期逐水草而居的人口遷移方式的主要因素是()A.氣候 B.水源C.土壤 D.礦產資源13.下面關于人口遷移正確敘述的是()A.小浪底庫區移民屬自發性移民B.出國留學不屬于國際人口遷移C.目前英國人口遷移方向是從城市到農村D.四川民工有組織地到深圳打工14.近兩年,阿富汗人口遷到鄰國巴基斯坦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環境因素 B.社會經濟因素C.政治因素 D.環境污染人口統計的部分數據如下圖所示,據圖回答15~16題。15.從圖中看,說明了10年來我國()A.0~14歲人口數量總體下降B.80歲以上人口比重在下降C.15~64歲人口比重不斷減小D.65歲及以上人口總數沒有波動16.造成圖中情況的成因主要不是由于()A.社會安定及經濟發展B.衛生防疫工作做得好C.人們生育觀念的轉變D.人口遷移導致生育優化17.讀某國人口自然增長率隨時間變化示意圖,判斷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④時期人口問題最不突出B.②時期是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時期C.③到⑤期間,人口數量不斷減少D.②到④期間,受人口數量影響,經濟發展水平不斷下滑18.下列四個流域中,人口最稀少的是()A.尼羅河流域 B.亞馬孫河流域C.密西西比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美國人口資料局發表報告說,2023年,世界人口總數將由2023的67億上升到70億。結合下圖分析回答19~20題。19.全球人口在2年間將增加3億人,這些增加的人口主要分布在()A.東半球各國 B.西半球各國C.欠發達地區 D.發達地區20.下列國家中,人口機械增長率較大的國家是()A.中國、日本B.科威特、德國C.尼日利亞、墨西哥D.埃及、印度尼西亞讀山東省淄博市遷入人口統計圖,回答21~22題。21.遷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區位于我國的()A.西北地區 B.東部沿海地區C.中部地區 D.東北地區22.據圖所示信息,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黑龍江是我國人口遷出最多的省區B.四川是遷入淄博人口數量最多的省區C.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是吸引甘肅人口遷入淄博的主要原因D.江蘇省人口遷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務工下圖中人口遷移率指人口遷移數量與總人口的比值,正值為遷入。讀圖分析回答23~25題。23.圖中四個地區人口增長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別是()A.A、C B.B、DC.C、D D.A、D24.如果A、B、C、D各代表一個國家,則下面四組國家中最可能的是()A.埃塞俄比亞、沙特阿拉伯、德國、日本B.美國、德國、阿根廷、埃及C.日本、中國、越南、匈牙利D.科威特、索馬里、葡萄牙、德國25.最有可能是美國東北地區人口變化的是()A.A B.BC.C D.D結合下圖,回答26~28題。26.在世界各大洲中,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已經出現了眾多的環境問題,其中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A.環境污染 B.水土流失C.荒漠化 D.土壤鹽堿化27.地球環境人口容量一直是學者討論的話題,下列關于環境人口容量的敘述正確的是()A.總人口數量是制約環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世界人口總量已超過環境人口容量C.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應控制在16億左右D.環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28.下列各國中,環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國家是()A.日本 B.加拿大C.德國 D.科威特下圖顯示某國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變化。讀下圖完成29~30題。29.1951—2000年,該國()A.是人口凈遷入國B.人口遷入是維持人口增長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長了%30.據圖示資料推測,該國()A.自20世紀70年代,人口增長模式進入現代型B.可能位于歐洲C.1990年人口達到900萬D.20世紀末青壯年人口比重偏大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5分)二、綜合題(共55分)31.讀下面我國部分地區某年的人口資料,回答下列各題。(12分)(1)圖示省、市、區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__,最低的是________。(2)圖示省、市、區中,每年凈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長率卻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上統計資料顯示,我國人口增長模式屬于________。(5)對比人口出長率的地區差異性,說明經濟發展水平與人口出生率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與人口自然增長率的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32.讀下面中國、日本和韓國人口負擔系數比較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1)國際上一般把人50%稱為“人口機會窗口”期。中國人口負擔系數在______年前后達到最低值,此時的人口負擔系數約為________。(2)在1990年前和2030年后,中國的人口負擔系數均超過了50%,試分析它們形成的不同原因。(3)日本、韓國均抓住了“人口機會窗口”期,促進了經濟的騰飛,“人口機會窗口”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有何作用?(4)中國應采取哪些措施抓住“人口機會窗口”的良好時機,促進經濟發展?33.分析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目前世界人口在不斷增加,如果計劃生育措施實施有效,到2050年世界人口有望控制在89億以內。材料二世界人口數量變化(見左圖)材料三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7國(見右圖)(1)目前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趨勢如何?這種變化會帶來哪些問題?如何解決?(2)對世界人口年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是哪一個?該國應采取什么樣的人口政策?(3)從材料三分析,世界上人口增長快的國家主要是哪種類型的國家?目前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廣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有哪些啟示?34.根據以下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問題。(9分)材料一中國內地從建國到現次人口普查(以下人口均不包括港、澳、臺及福建省的馬祖、金門島嶼的人口)。2010年第一次1953年億第二次1964年億第三次1982年億第四次1990年億第五次2000年億材料二全國(加權匯總)15歲以上男性職業和生男孩后又生一孩比例。職業構成(%)生男孩后又生一孩構成(%)專業技術人員科技工作人員生產運輸人員辦事人員商飲服務員個體勞動者農林牧漁者其他勞動者未在業(1)從五次人口普查數字看,人口數量平均每年增長最快的是()A.1956年~1964年間B.1964年~1982年間C.1982年~1990年間D.1990年~2000年間(2)根據材料一回答,中國由于大力開展計劃生育工作,人口轉變較快,已進入()A.原始型B.傳統型C.現代型(3)根據材料二回答,增長率雖大大下降,但是從表中仍可看到不符合生育政策的生育行為,集中在__________(勞動者)身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從表中看出我國從事__________產業的人占絕對多數,這種產業結構是否合理?__________。(5)以上說明計劃生育仍是中國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其重點和難點在__________。35.結合以下材料及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材料美國東部時間2月17日上午7點46分,美國人口達到3億,這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很多人關注的不僅是人口的增長,還有美國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英國《獨立報》指出: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顯然不是什么好事。(1)由圖甲可以看出美國人口的增長除自然增長外還由________所致,這種方式的人口增長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美國人口構成的變化對美國積極的影響是()A.交通通達性提高B.文化多樣性C.勞動力數量減少D.自由活動空間增大(3)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___、科技、地區開放程度、________等。美國資源豐富,國土遼闊,但媒體稱“美國人口的快速增長對支撐地球生命的自然體系來說并非好事”。試用環境人口容量的相關理論對其進行闡釋。(4)近年來,美國老年人口主要向________地區遷移,試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第1題,解題關鍵。第2題,近三十年來該城市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出生率低,少年兒童比重小,青壯年人口比重大。3.D【解析】原點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現代型模式地區即模式①人口老齡化最嚴重。圖中模式③屬于發展中地區,人口從發展中地區遷往發達地區是當前人口遷移的主要特點。6.D【解析】甲國1890~1920年人口增長模式處于由“傳統型”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只有埃及屬于這種類型。7.C【解析】乙國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內迅速下降,與政府宏觀調控有關。8.A【解析】甲國在20世紀50年代人口增長模式進入了現代型,應屬于發達國家。【解析】第9題,從圖②國的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最高、兒童所占的比重最低,因此該國是人口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第10題,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較快,兒童所占的比例較高。讀圖可知,①國兒童所占比例最高,故它最可能屬于發展中國家。11.B【解析】由老人、中年人和兒童段人口金字塔變化趨勢正常,15~29歲的人口比重明顯增多,說明這種現象是大量外來勞動力涌入造成的。12.B【解析】“逐水草而居”其影響因素是水源。13.C【解析】英國目前人口具有從城市遷往農村的趨勢。14.C【解析】戰爭引起人口遷移應屬政治因素。【解析】從圖中數據可以看出,近10年來,0~14歲人口數量總體在下降,65歲以上人口在上升。這種狀況與人口遷移關系不大。17.C【解析】據圖可知,③~⑤期間,該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因而其人口數量不斷減少。18.B【解析】亞馬孫河流域由于自然條件惡劣,人煙稀少。19.C【解析】從統計圖表中可知,發展中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高,特別是非洲、拉丁美洲、亞洲。20.B【解析】科威特是石油輸出國,外來勞務工人多;德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增長,故政府采取一些措施,鼓勵吸引高素質人才移民德國。【解析】本題組考查學識和讀圖析圖能力。圖中縱坐標表示遷入淄博市的各省人數,可看出,東北三省遷入淄博市的人口數居前三位。橫坐標表示各省遷出人口總量,可看出,四川省人口遷出最多。受經濟因素影響,人口遷移的趨勢是經濟落后地區的人口遷入經濟發達地區。【解析】第23題,人口自然增長率兩者之和數值最大和最小的地區人口增長最快和最慢。第24題,根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特點和遷移特征來判斷。第25題,美國東北部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為正值,但多年來人口遷移率為負值。26.C【解析】目前,世界上人口增長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非洲最顯著的環境問題是荒漠化。27.D【解析】環境人口容量受科技發展水平、人均消費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等因素制約,具有不確定性。28.D【解析】科威特雖然石油資源豐富,但國土面積狹小,科技水平較低,國內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自然條件惡劣,故環境人口容量較小。【解析】本組題以人口料,綜合考查了人口的增長模式狀況及地區分布。第29題,從這50年人口遷出和遷入來看,遷入人口數遠遠大于人口遷出數,是人口凈遷入國。第30題,由圖中1971~1980年時段人口自然增長率為負值,說明此時段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增長模式類型已經進入現代型,進入現代型的時間也可能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故排除A項。由人口增長模式是現代型,根據增長模式的地區分布,可確定可能位于歐洲,B項說法正確。用自然增長人口數除以自然增長率,可計算出人口數量小于900萬人,故排除C項,D項說法明顯不正確。31.(1)上海寧夏(2)江蘇上海(3)上海老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