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_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_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PAGEPAGE13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_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高中2019—2020學年高二地理6月月考試題(含解析)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300分第?卷選擇題(140分)本卷共35小題,每小題4分,共140分。在每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飛絮指春季雌性楊樹或柳樹種子的衍生物攜帶種子隨風飄散的現象。溫暖干燥、陽光充足的天氣有利于飛絮飄散。飛絮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許多“煩惱"。下圖為中國天氣網發布的“2019年楊柳絮飄飛預警地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圖中楊柳絮飄飛預警時間最晚的省區是A.晉 B。冀C.豫 D。魯2。我國南方地區比北方地區受飛絮影響較少,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區A.氣溫更高 B.雨季更短C。樹種不同 D.光照更強【答案】1.A2。C【解析】【分析】該題主要考查中國區域地理及自然環境特點.【1題詳解】讀圖,柳絮飄飛預警時間最晚是4月15日,根據我國行政區輪廓形狀和各省區的位置判斷該省為山西省,簡稱晉,故A正確.【2題詳解】由材料可知,每年四月開始,北方部分地區柳絮飄飛,也就是說柳絮飛舞的季節主要是春季,柳絮的飛舞時間和氣溫、光照等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尤其是氣溫條件,需要積溫和近期氣溫都滿足。春季氣溫回升,干燥、高溫、光照充足、濕度小以及一定的風速是利于楊柳絮飛舞的天氣條件。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相比,四月份雨帶已經到達,受多陰雨天氣影響,濕度相對大,氣溫相對較低,光照相對弱,故C正確?!军c睛】柳絮的飛舞時間和氣溫、光照等氣象條件密切相關。尤其是氣溫條件。春季氣溫回升,干燥、高溫、光照充足、濕度小以及一定的風速是利于楊柳絮飛舞的天氣條件。下圖為“沿106.5°E我國局部地形剖面圖”,分析完成下列小題。3.圖中②地形區為()A。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C.渭河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4.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表現在()A。為農耕區和畜牧區的分界線B.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C。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D.是長江水系與淮河水系的分界線5.有關①地形區農業發展條件及面臨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A.河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B.地勢平坦,草原遼闊C。水土流失嚴重,陡坡應退耕還林還草D。土壤鹽堿化嚴重,多中、低產田【答案】3.B4.B5.C【解析】該題考查我國地形剖面圖。【3題詳解】圖中是沿106。5°E我國局部地形剖面圖,在根據①地位于秦嶺以北,應該是黃土高原,②地位于秦嶺以南,故應該是四川盆地,③是云貴高原。所以選B.【4題詳解】我國農耕區和畜牧區的分界線大致是長城一線。長江水系與淮河水系的分界線是黃河。秦嶺是我國一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年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是我國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所以選B。【5題詳解】根據上面的題可知,①是黃土高原,該地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水土流失問題,故應該在陡坡處退耕還林還草,以保持水土.所以選C.下圖是我國氣溫隨緯度變化曲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能正確反映我國1、7月氣溫隨緯度變化的曲線分別是()A。b和d B。a和c C.b和c D.a和d7.造成我國1月南、北溫差大的原因有()①太陽輻射的南北差異②離海遠近的不同③大氣環流的影響④山脈的作用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6。A7.D【解析】【6題詳解】我國7月普遍高溫,cd應該是7月氣溫,7月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降低,d是7月份氣溫;ab可能為1月份氣溫,1月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降低,b最可能是1月氣溫,A正確.故選A?!?題詳解】我國南北跨緯度廣,太陽輻射的南北差異;北方受西北季風影響大,南方受東南季風影響大,受大氣環流的影響;南方多山,阻擋冬季風南下,山脈的作用明顯,①③④正確.②錯誤。D正確.故選D?!军c睛】掌握我國氣溫分布規律。夏季普遍高溫,冬季南高北低,南北差異大.注意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冬季氣溫大于零度,以北冬季氣溫小于零度。該圖是“我國東部鋒面雨帶正常年份位置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8.關于鋒面雨帶的敘述,正確的有()①雨帶的年內推移使北方地區降水量逐漸增加②雨帶快速通過的地區汛期較長③雨帶的北側盛行偏北風,南側盛行偏南風④雨帶的北移由夏季風的強弱決定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9。關于鋒面雨帶位置與我國區域自然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有()①雨帶位于a時,華北平原干旱缺水②雨帶位于d時,黃河流域進入汛期③雨帶位于f時,東南沿海臺風活躍④雨帶位于g時,長江流域干旱少雨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8.B9。C【解析】【8題詳解】我國東部雨帶的推移先由南向北,再由南向北,故①不符合題意;雨帶快速通過的地區汛期較短,故②不符合題意;雨帶的北側盛行偏北風,南側盛行偏南風,故③符合題意;雨帶的北移由夏季風的強弱決定,故④符合題意。B正確。故選B。【9題詳解】雨帶位于a時,正值春季,珠江地區降水較多,華北平原干旱缺水,故①正確。雨帶位于d時,位于30°N附近,長江流域進入汛期,黃河流域沒有,故②錯誤。雨帶位于f時,正值夏秋季節,我國東南沿海臺風活躍,故③正確。雨帶位于g時,長江流域處于雨季,故④錯誤。C正確.故選C。【點睛】雨帶快速通過的地區,雨季短,汛期較短.夏季風強的年份,雨帶向北移動速度快,在北方停留時間偏長,會造成北澇南旱。艾丁湖的存在對吐魯番盆地綠洲的維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圖是1萬多年來艾丁湖變遷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10。圖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勢北陡南緩③環境調節作用減弱④含鹽量降低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11。艾丁湖1萬多年來變遷的主要原因是()A圍湖造田 B.綠洲萎縮C.湖區匯水面積減少 D。氣候變干【答案】10。A11.D【解析】【10題詳解】根據圖示信息,從1.1萬年到現在艾丁湖水位不斷降低、面積不斷縮小且等深線都在-100m以下,所以判定艾丁湖湖泊對環境調節作用減弱、含鹽量升高、湖面低干海平面;北面等深線稀疏,南面的等深線密集,所以古湖盆地勢北緩南陡。據此選A。11題詳解】艾丁湖現在湖水面海拔-155米,是我國海拔最低的湖泊,而遠在千萬年以前,艾丁湖面積是比現在大近千倍的淡水湖泊。而1萬多年來,艾丁湖湖泊面積逐漸縮小,周邊地廣人稀、經濟不發達,因此湖面縮小原因應主要為自然原因,根據選項最可能是氣候變暖、變干所致.【點睛】全球變暖是近年氣候變化的趨勢,主要由自然原因所致,但人類不合理的生產活動也是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人類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導致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多;同時人類大量破壞森林導致光合作用減弱,對溫室氣體的消耗減少。這些都加速了全球變暖的歷程。全球變暖會導致極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類生產活動方式變化,氣候異常,極端天氣增多等。第Ⅱ卷非選擇題(160分)12。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石漠化是在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的喀斯特地區,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植被嚴重破壞、土壤嚴重侵蝕、巖石大面積裸露,呈現類似荒漠化景觀的過程.貴州省目前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程度最深、危害最嚴重的省份.(1)根據圖中信息,說出烏江的水文特征。(2)分析貴州石漠化的原因及其對貴州省農業生產條件的不利影響.貴州省是我國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產規模和加工規模居全國第一位。按加工層次,辣椒加工業劃分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產為主的初級加工和以辣椒紅色素提取、辣椒堿研發、生物制藥為主的深加工.(3)簡述貴州省發展辣椒加工業主要區位優勢.【答案】(1)徑流量較大,徑流量季節變化顯著;落差大,流速快;含沙量小;無結冰期。(2)原因:地勢起伏大(地表崎嶇),降水豐富,植被破壞嚴重.影響:水土流失加劇,耕地面積減少;部分地區氣候惡化,旱澇災害頻發;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涵養水源能力降低,水資源不足。(3)工業區位優勢:原料辣椒豐富;市場需求量大;勞動力成本低?!窘馕觥俊痉治觥勘绢}以貴州省為背景區域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和石漠化的原因及其對農業生產條件的不利影響和農業發展區位因素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知識的遷移應用能力。【詳解】(1)河流水文特征一般從水位、水量、含沙量和結冰期等方面分析。烏江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徑流量大,季節變化顯著;從圖中可以看出,烏江落差大,表明流速快,水能資源豐富;該地植被覆蓋率較高,河流的含沙量較小;該地緯度較低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于0°C,因此河流無冰期。(2)貴州的石漠化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蝕作用,從自然和認為兩個角度分析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降水量大、植被覆蓋率低,人為原因主要是破壞植被、陡坡開荒和開礦等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的。石漠化會導致耕地減少、土壤肥力下降,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生態惡化等.(3)工業區位因素一般包括原料、市場、交通、勞動力、科技、政策等。讀材料可知,貴州省是我國辣椒生產規模第一省份,說明工業原料豐富。貴州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勞動力價格較低.貴州是我國主要食辣省份,說明辣椒的市場需求量大.13.讀下列資料和洞庭湖水系變遷圖,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洞庭湖水系變遷圖材料二: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積約6000平方千米,是我國第一大淡水湖。然而洞庭湖水域的泥沙淤積非常嚴重,到20世紀末,面積僅剩下2625平方千米。“洪水一大片,枯水幾條線",大片濕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澇災害日趨嚴重.近50年來,洞庭湖經歷了35次水災,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洪水接二連三地肆虐洞庭湖兩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損失近500億元。近幾十年來,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劇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億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億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億立方米.(1)根據材料說明洞庭湖發生了什么變化?產生了哪些生態問題?(2)引起該現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有哪些?(3)要改變這種狀況,當前應采取哪些主要措施?(4)洞庭湖平原是我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分析其有利自然條件?!敬鸢浮浚?)水域面積大幅度減少,洞庭湖調蓄功能降低,洪澇災害嚴重.(2)自然原因:暴雨、長江洪水倒灌、泥沙淤積。人為原因:①長江上游植被遭到破壞,水土流失。使入湖泥沙增多,湖底抬高;②人類大規模圍湖造田,使湖底縮小,蓄洪能力大大降低。(3)①長江上游植樹造林、退田還湖、退耕還林、平垸行洪、疏浚河道等.(4)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光熱水資源豐富,雨熱同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解析】【分析】本題以洞庭湖的地理環境為背景資料,考查區域可持續發展問題。(1)本題考查洞庭湖的生態環境問題,要結合圖示內容進行分析;產生的生態問題可以結合材料進行歸納。(2)本題解答首先要明確該現象的含義,然后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進行分析解答。(3)本題解答要注意結合上題的原因提出有針對性措施,總原則是減少流水在該處的積聚.(4)本題考查農業的區位條件分析,屬于基礎知識性試題,根據所學知識和洞庭湖平原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即可回答?!驹斀狻浚?)從圖中看,洞庭湖的水域面積減小;水域面積大幅度減少使洞庭湖調蓄功能降低,洪澇災害嚴重。(2)根據材料,該現象指的是洞庭湖的洪澇災害發生頻率高,危害大。因此其原因要從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兩方面進行分析。自然原因有暴雨、長江洪水倒灌等導致來水多,泥沙淤積等使洞庭湖水位上升.人為原因主要有植被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嚴重,使湖泊泥沙淤積;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