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2022年高二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2022年高二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2022年高二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2022年高二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2022年高二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2022年高二語文模擬試卷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字,完成(1)~(3)題(19分)誰是天使郭萍爸在礦井下遇難后,后爸帶著一個大我兩個月的女兒來到我家。她跟著后爸來的那天,媽讓我叫她姐姐。她高高的個子,身材特別好看。可穿著卻土得掉渣。她很不幸,她媽死得早,為了能讓她到城里條件好的學校讀書,她爸當了井下工人。見面的瞬間,我對他們有一種莫名的反感與厭惡,于是我低著頭,不肯開口。媽嘆息著看著我,眼睛里流露出哀求。后爸搓搓手,憨厚地對媽笑笑:“別為難孩子了。”看我沒開口,她局促不安地看著我,目光里流露出理解與寬容。家里地方小,后爸買了一張有上下鋪的床放在我的屋里。她個子高,爬上鋪困難。我想睡上鋪,可媽沖我使眼色,不讓我說話。家里添了人,我特別不習慣。看著陌生的后爸,我想起了親爸。一次夢中哭醒,我看到她坐在我的床邊。“我媽剛死那會兒,我也像你一樣。”她溫柔地用毛巾幫擦我臉上的淚水。這一次,我沒拒絕她,可還是不肯跟她說話。她被分到了我班,這也是媽的主意。我性格內向,平時不喜歡說話,很少與同學來往。我爸死后,媽唯恐我有什么閃失,總想找個人照顧我。媽給她買了幾件城里女孩的衣服,她笑著接過來,一個勁兒地謝謝。媽的臉上很不自然,和我相比,她的衣服太土了。雖然同在一個屋椽下,可我幾乎不跟她說話。她不在意我的態度,每天都跟在我的身后一同上學。回到家,她搶著幫媽媽做家務,從來不讓我伸手。其實他們父女都是老實疙瘩,后爸每天的活兒很重,工資全交給媽,卻從不抱怨。媽把我爸的賠償金牢牢地攥在手里,對后爸只字不提。我知道媽的心思,媽是想用那錢供我上學。她聰明好學,回回考試都是全班第一名,而我只能屈居第二名。我不服氣,暗暗跟她較勁兒。幾次較量后,我不得不承認,她的智商確實比我高出很多。高三那年,我喜歡上了班里那個很酷的男生。得知那個男生喜歡另一個女生時,我沖動地給那個男生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情書,悄悄地放到了那個男生的書桌里。那個男生看完了信,驚訝地看著我這個丑小鴨,哈哈大笑起來,隨即把信摔在了地上。我羞愧得無地自容,撿起了信,痛哭失聲。她從外面回到教室,問清了緣由,沖到了那個男生面前,聲音不高卻寒氣逼人:“道歉!給我妹妹道歉!”那個男生態度很傲慢:“不!”她猛然揚起手,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了那個男生的臉上。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怒不可遏的樣子!那一刻,我想開口叫她姐,可還沒說出嘴,眼淚就流成了河。那個男生終于在同學們和老師的干涉下向我道了歉,可我卻淡然了。經歷了這場戀愛風波,我成熟了許多。以后的日子,雖然我還是不叫她姐姐,可我有的她也不能少,這是我對媽下的通牒。我們同時考上了一所異地大學。高考結束,我計劃著跟姑媽去北京玩,可她跑到飯店當臨時工,說是給自己掙學費。看著她每天疲倦的樣子,我很難過,就跟媽商量,想讓媽拿出我爸的賠償金供她上學。媽堅決不同意:“不行!那是你的學費和嫁妝。”媽的堅決讓我的眼睛發酸。為了我,媽寧愿背上自私的壞名聲。臨行前,她送我上車。火車開動時,她對我喊:“妹,放心玩,家里有我呢!”我的眼淚流了下來,我突然有種想叫她姐的念頭,然而,我還沒開口她就遠遠地成了一個黑點。為了她的學費,后爸回老家農村去湊錢。夏天屋子熱,我媽開窗睡覺,著了涼,昏昏沉沉中摔倒,腦袋碰到了桌子角。電話打到她工作的飯店,她匆匆地把媽送到了醫院。媽腦出血,急需搶救。她跑到飯店,在她的苦苦哀求下,飯店老板伸出了援手。旅行歸來,跟著姑媽回家時,只有媽一個人在家。媽告訴我,后爸用她的學費錢救了自己。媽能這么快康復,全憑她的精心照料。姑姑哭了:“嫂子,兩個都是親女兒啊!”媽也哭了,連連點頭。感動的潮水一浪接一浪涌過我的心頭,我向媽伸出了手,媽明白我的意思,從柜子里取出存折遞給我。那天晚上,后爸和她回了家。我打開了旅行袋,拿出姑姑事先幫我買好的刮胡刀,小聲地叫道:“爸!”后爸眼睛紅了,接過刮胡刀卻不說話,只是笑。兩年來,我第一次叫他“爸”。我又把一件漂亮的裙子遞給她,脫口叫道:“姐,給你!”她笑了,沒接裙子,突然抱住了我,放聲哭了起來。那一年,我和她都是十八歲。那一年,天格外地藍,藍天白云上面住著天使。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姐姐個子高,身材也特別好看,但土得掉渣。“我”第一次見她時,對她的土氣,十分的反感與厭惡,心里很排斥她。

B、后爸憨厚老實寬容,從不抱怨。小說通過描寫“我”與后爸的初次見面時的情景與后爸對媽媽的傾力相救刻畫了后爸的善良。

C、當“我”向喜歡的男生表白時,卻遭到了無情的嘲笑。姐姐怒不可遏,一上來就教訓了那男生,驅散了“我”心中的陰影。

D、“我”對姐姐的接受過程是漸進的,從排斥到不再拒絕,然后是想叫卻開不了口,要叫她時火車已遠走,最后脫口叫姐。

E、小說以兩個不幸家庭的組合及相處過程中磕磕碰碰到最后互相接受,揭示了只要放下身段,再堅的冰也會消融的主題。(2)小說中的姐姐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6分)(3)小說最后說“藍天白云上面住著天使”,小說中的天使是誰?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參考答案:(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答A、E不得分。(C姐姐先是問清緣由,然后要求那男生道歉,男生不理,姐姐打了那個男生耳光;A“我”反感與厭惡的是他們突然闖入“我”的生活,而不是因為她的土氣;E主題揭示錯誤)(5分)(2)①溫柔和順,寬容體貼,在“我”哭泣時安慰“我”,不計較“我”對她的態度;②果敢干練,處事得當,為“我”挽回尊嚴,苦求老板伸出援手挽救后媽;③聰明好學,勤奮自強,回回考試全班第一,自掙學費。(每點2分,概括1分,分析1分,)(6分)(3)示例:1、“姐姐”是天使。2分

①小說中姐姐的媽死得早,卻依然陽光活潑;②姐姐圣潔、善良,真誠地愛“我”這個任性而且性格內向的妹妹;③姐姐不計較后媽的自私,當后媽生命垂危時,積極營救,并且悉心照料,使得后媽很快康復。2、“我”是天使。2分

①“我”雖內向任性,但也溫順、善良;②經歷所謂的戀愛風波后,“我”在心里完全接受了姐姐,真誠地愛她;③媽媽病愈后,“我”終于放下了芥蒂,徹底地接受了后爸和姐姐,轉變成了天使。3、姐姐和“我”都是天使。2分

①我們都是屬于如花少女,心地純潔善良;②雖然我們性格迥異,但我們的心里都充滿愛;③我們都知道感恩,都是住在藍天白云上的天使。(觀點2分,能夠抓住善良、純潔、愛等天使的特征去分析6分,共8分。符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題。正解與誤讀是閱讀闡釋中經常碰到的是非之爭,兩者難解難分,又必解必分。讀者的正解往往是在不斷克服誤讀的過程中獲得的。關于誤讀,閱讀學界存在著真誤讀和假誤讀之辨。中外一些學者認為,誤讀永遠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是一種規律性現象。美國耶魯大學哈羅德,布魯姆教授在20世紀70年代曾連續發表四部著作,系統論述了“詩的誤讀”:“一首新詩總是后輩詩人對前輩詩人及其偉大作品釋讀的結果。這是一種特殊的釋讀,它不在于對某一具體作品的釋讀實際發生與否,它實際上是指一種接受影響與打破影響,繼承與創新的悖謬狀態。”我國清代紀昀說:“郢書燕說,固未為無益。”現代錢鐘書說:“作家原作敘事抒情本無彼意,然讀者卻在閱讀中出現創造性的誤解,悟出確有引人入勝的彼意,并為更多的讀者所認可。”三家所說的“特殊性釋讀”“合理性誤讀”“創造性誤讀”顯然是指讀者釋義對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對傳統釋讀的突破。由此,對“誤讀”引出“反誤”和“正誤”兩種分法:“反誤”指讀者自覺不自覺地對文本穿鑿附會,隨意歪曲,既不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作品的本意,那是真誤讀:“正誤”指讀者的理解和作者原意相抵梧,但切合作品的實際,使文本意義增值,這是假誤讀。童慶炳認為“誤讀”有“正誤”、“反誤”之異(《文學理論教程》),在文學鑒賞活動中,正誤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有效的解讀方式,而反誤只能是對文本的歪曲乃至粗暴踐踏,是不值得提倡的。我們認為,把不同于作者原意的多元闡釋歸入“誤解”的范疇是不妥的,正就是正,誤就是誤,不必對誤解分正反,不存在“正確的誤解”。將“合理性誤讀”和“創造性誤讀”作為“假誤讀”的修辭來運用,未嘗不可,但把“正誤”作為閱讀學的概念和常規就不夠科學了。超越作者,超越文本的“增解”“異解”和“批解”是典型的“個性化理解”,不宜說成“正誤”,而應說成“正解”“精解”或“圣解”。在文章和文學的個性化閱讀中,必須嚴格區分錯誤解讀和正確解讀。真正的誤讀、曲解、歪批、胡吹算不得個性化閱讀。本文所論的“誤讀”是與“正解”相反的真誤讀,不包含所謂“正誤”的假誤讀。真誤讀,作為閱讀病態大有研究其病理的必要。文章閱讀疾病與文章本體疾病、文章寫作疾病有所不同,它與文學閱讀疾病也有差異。文章閱讀疾病,發生在閱讀的認知、理解、欣賞、評價、表達、遷移各個環節,也出現在辨體、感言、人情、得意、運思及物等各個方面;若分類別,它既有閱讀生理的、心理的、行為的疾病,又有閱讀知識的、方法的、情志的疾病。不僅處于學習性閱讀階段的普通讀者容易患各種各樣的疾病,而且進入創造性閱讀階段的專家讀者也難免犯自由化誤讀的毛病。文章閱讀病理研究是專門探討讀者在閱讀全過程中閱讀心理和行為的病癥及其醫治的一門閱讀分支學科,目的是求得學校閱讀教學和社會讀書活動的健康生存和科學發展。(摘編自曹祥芹《文章閱讀學》,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正解與誤讀,是閱讀闡釋的不同形態。閱讀闡釋是在不斷克服誤讀的過程中獲得正解的,因此,對誤讀的認識也是有必要的。B.部分學者認為,誤讀是一個客觀存在,是一種規律化的現象,如耶魯大學教授哈羅德·布魯姆就持此觀點。C.美國耶魯大學哈羅德·布魯姆教授論述“詩的誤讀”實際上是一種接受影響與打破影響,繼承與創新的悖謬狀態。D.清代紀昀認為誤讀并非無益,提倡誤讀,郢書燕說便是中國古代一個較為典型的誤讀案例。2.根據第二段闡述,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合理性誤讀”“創造性誤讀”屬于讀者釋義對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對傳統釋義的突破。B.無論是美國的哈羅德·布魯姆教授,還是清代的紀昀,抑或現代的錢鐘書,他們都認識到讀者釋義無論是真誤讀還是假誤讀都對閱讀有益處。C.“反誤”指讀者對文本穿鑿附會、任意歪曲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合作品的本意。童慶炳認為在文學鑒賞活動中,反誤只能是對文本的歪曲乃至粗暴踐踏,是不值得提倡的。D.如李商隱的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本來是表現戀人間的相思之苦,但今天的讀者卻把它用來比喻教師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并被大家廣泛接受。這是創意型解讀。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作者所論的“誤讀”是與“正解”相反的真誤讀,不包含所謂“正誤”的假誤讀,是對文本的誤導的不合理的真正的錯誤解讀。B.個性化理解包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的“增解”‘異解“和“批解”,與所謂的曲解和歪批有著本質的不同。C.真誤讀是文章閱讀的病態之一。文章閱讀病理研究也應對“真誤讀”這一重要病癥的醫治進行探討。D.文章閱讀疾病和文學閱讀疾病并不是同一概念,文章閱讀疾病涉及的人數更多,出現的范圍更廣,因此更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參考答案:1.D

2.B

3.D【1題詳解】試題分析:D.清代紀昀認為誤讀并非無益,提倡誤讀,郢書燕說便是中國古代一個較為典型的誤讀案例。“提倡誤讀”說法錯誤,原文只是說“郢書燕說,固未為無益”并沒有提倡誤讀,于文無據。故選D。【2題詳解】試題分析:B.無論是美國的哈羅德?布魯姆教授,還是清代的紀昀,抑或現代的錢鐘書,他們都認識到讀者釋義無論是真誤讀還是假誤讀都對閱讀有益處。“他們都認識到讀者釋義無論是真誤讀還是假誤讀都對閱讀有益處。”錯誤,說法絕對,真誤讀是不能有益處的。【3題詳解】試題分析:D.文章閱讀疾病和文學閱讀疾病并不是同一概念,文章閱讀疾病涉及的人數更多,出現的范圍更廣,因此更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因此更具有研究的必要性”表述錯誤,強加因果,原文并沒有這樣的結論。故選D。點睛:這類題目重點集中在對文中的觀點的正誤進行考核,錯誤類型注意有無中生有,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換概念、混淆范圍、強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變句子含義從而出現選項的觀點和文中的觀點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觀點和作者的觀點混淆,對文中的觀點概括錯誤等方式。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2—l5小題。中國傳統道德肯定人的價值,肯定人格尊嚴。孔子講“天地之行,人為貴”,即在天地之間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人是最有價值的。孟子對此又加以發揮,提出“良知”觀念,認為每一個人都有良知,都有自己的內在價值。內在價值的內容就是道德意識。因為人有道德意識,所以人就有內在價值。因為人有內在價值,所以就有人格尊嚴。孟子講過兩句話:“所欲有甚于生者”,意為我所要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即人格尊嚴;“所惡有甚于死者”,意為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具有負價值的,即喪失人格。這兩句話正是注重人格尊嚴和內在價值的表現。“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即肯定人格高于生命。然而生命還是人格的本原,如果沒有生命,也就沒有所謂人格。從“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的意義上說,可以說道德高于生命。應該承認,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某種意義上又高于生命。“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這是正常的情況。在正常的情況中,一方面要充實生命,一方面要提高道德自覺性,遵守道德的制約。生命與道德是相需相成的。充實生命力必須滿足物質生活的需要,也即滿足一定的欲望,但是欲望的滿足不可能是不節制的,如果無節制地追求欲望的滿足,縱欲無度,必然會戕害生命,同時也會加劇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引起糾紛擾亂。為了保持生命的正常發展,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協調,生命的充實提高與道德的自覺自律都是必要的。道德的要義在于每一個人不但要追求個體的利益,而且要考慮群體的利益。在中國思想史上,儒家是基本上肯定生命的,但是一部分儒者重義輕利、存理去欲的學說,對于物質需要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較忽視充實生命力的必要性,對于民族的發展產生了消極的影響。與重義輕利、存理去欲的思想成為對照的是縱情肆欲、唯利是圖的流俗思想,追求個人享樂,見利忘義。這種流俗思想古已有之,于今為烈。這種庸俗作風,既違背了道德的準則,也逆反了生命的規律,是不足取的。孟子曾引陽虎之言說:“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這里所謂為富指執政者聚斂財富,所謂為仁指施行仁政。聚斂財富與施行仁政確實是相悖的。但是,如果從另一意義上講,如果為富指經營商業,為仁指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情,則為富與為仁還是可以相容的,不但可以相容,而且是相得益彰的。據聞現代日本有一位企業家提出“仁富合一”的主張,運用仁富合一經營企業,取得顯著的成就。這是值得注意的。事實上,在中國歷史上,實行仁富合一的,也不泛先例,如孔子弟子子貢,善于貨殖,但作為孔門弟子,也是“以仁為己任”的,表現了很高的道德品質。當代有很多國外華人企業家,致富之后,大力資助祖國的文教事業,這也是仁富合一的典范。社會生活必須分工,在社會中有人為增加物質財富作貢獻,有人為提高人類的精神生活做貢獻。仁富可以合一,然而也不妨分途。在精神領域中,有人致力于探求自然的奧秘,有人沉思人生的終極價值。這都是應該鼓勵的。富(經濟)屬于物質文明,仁(道德)屬于精神文明。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相輔相成的,必須兼顧并重。(材料自張岱年《恪守人格尊嚴,追求人倫和諧》,有刪節)

12.下列說法中不符合文意的兩項是(5分)A.孔子講“天地之行,人為貴”,孟子提出“良知”的觀念,說明他們都肯定人的價值,肯定人格的尊嚴。B.孟子說“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認為人格高于生命。但作者認為生命高于人格,因為生命是人格的本原C.孟子說“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強調道德高于生命。但作者認為道德本于生命,只能說生命高于道德。D.作者認為追求欲望的滿足必然會戕害生命,因此,人在充實生命的同時,必須提高道德自覺性,遵守道德的制約。E.作者認為重義輕利、存理去欲的學說和縱情肆欲、唯利是圖的思想都不利于人的發展。后者古已有之,于今為烈,更應大力批判。13.下列各項中不能作為論據證明“仁富可以合一”的是(3分)A.孟子曾引陽虎之言說:“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B.現代日本有一位企業家運用仁富合一經營企業,取得顯著的成就。C.子貢既善于貨殖,也是“以仁為己任”的。D.當代有很多國外華人企業家,致富之后,大力資助祖國的文教事業。14.關于“生命”與“道德”的關系,作者有些什么樣的認識?請根據原文,簡要概括。(4分)15.根據文意,恪守人格尊嚴,應該處理好哪些關系?(4分)參考答案:12.CD。(C項“只能說生命高于道德”錯,原文說“而在某種意義上又高于生命”。D項“追求欲望的滿足必然會戕害生命”錯,原文說“如果無節制地追求欲望的滿足,縱欲無度,必然會戕害生命”。)13.A。14.(1)道德本于生命,而在每種意義上又高于生命。(2)生命與道德是相需相成的。(3)既不能因道德而否定生命,也不能因生命而違背道德的準則。(根據第2、3、4段,可以分別得出以上三點認識)(答對2點給3分,答對3點給4分)15.應該處理好三方面的關系:(1)生命與道德的關系;(2)義與利的關系;(3)仁與富的關系。(答對2點給3分,答對3點給4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8題。(共19分)墨妙亭記(宋)蘇軾熙寧四年十一月,高郵孫莘老①自廣德移守吳興。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遙堂之東,取凡境內自漢以來古文遺刻以實之。吳興自東晉為善地,號為山水清遠。其民足于魚稻蒲蓮之利,寡求而不爭。賓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風流嘯詠投壺飲酒為事。自莘老之至,而歲適大水,上田皆不登,湖人大饑,將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廩勸分,躬自撫循勞來,出于至誠。富有余者,皆爭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勝計。當是時,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以為莘老當日夜治文書,赴期會,不能復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賓客,賦詩飲酒為樂,又以其余暇,網羅遺逸,得前人賦詠數百篇,以為《吳興新集》,其刻畫尚存而僵仆斷缺于荒陂野草之間者,又皆集于此亭。是歲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覽嘆息,而莘老求文為記。或以謂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至于功名文章其傳世垂后乃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壞。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將深檐大屋以錮留之,推是意也,其無乃幾于不知命也夫。余以為知命者,必盡人事,然后理足而無憾。物之有成必有壞,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國之有興必有亡也。雖知其然,而君子之養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其治國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無不為,至于無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謂知命。是亭之作否,無足爭者,而其理則不可以不辨。故具載其說,而列其名物于左云。(選自私刻《古文觀止》)[注]①孫莘老:名覺,曾任吳興(湖州)太守,熙寧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4.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而歲適大水,上田皆不登

登:登上,到達。B.躬自撫循勞來,出于至誠

撫循:撫恤。C.不能復雍容自得如故事

故事:先例。D.使者旁午

旁午:交錯頻繁。5.下列加點的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A.寡求而不爭凡可以久生而緩死者無不用B.賓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富有余者C.率以風流嘯詠投壺飲酒為事將相率亡去D.皆爭出谷以佐官

余以事至湖6.下列對文章內容的分析,不正確的—項是(

(3分)A.文章第一段是點題,交代孫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時間、地點和用意。B.文章第二段記述孫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羅古文碑刻。C.文章第三段是議論,主要是批判孫莘老的做法糊涂。D.“物必歸于盡”一句,畫龍點睛,是全文的主旨。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或以謂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至于功名文章其傳世垂后乃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壞。8.把文中畫線的語句譯成現代漢語。(7分)(1)其刻畫尚存而僵仆斷缺于荒陂野草之間者,又皆集于此亭。(3分)答:(2)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將深檐大屋以錮留之,推是意也,其無乃幾于不知命也夫。(4分)答:參考答案:4.A(登:五谷成熟)5.A(A并列B定語后置的標志

……的人C大都

帶著,隨著D連詞介詞)6.C(第三段,批判孫莘老不是文段的主要意思,主要意思是表達作者要“知命”的觀點)7.或以謂余/凡有物必歸于盡/而恃形以為固者/尤不可長/雖金石之堅/俄而變壞/至于功名文章/其傳世垂后/乃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壞。(每3處為1分)8.①對于古代刻石字畫凡是還存在或者是傾倒殘破被拋棄在荒坡野草當中的,又都搜集到這座亭子當中。(第1個句子2分,第2個句子1分)②這是過去人們的一種困惑,而孫莘老又修筑深檐大房子用以嚴密保存這些金石碑刻,推測他的意思,好像他不知道事物的這種命運。(每句1分)【文言文參考譯文】熙寧四年(1071)十一月,江蘇高郵的孫莘老(孫覺)從廣德軍任上遷任湖州知州(相當于古代的吳興太守)。第二年二月,建了一座墨妙亭位于他的府第北面、逍遙堂東邊,搜集湖州境內東漢以來的古代詩詞文章刻石用以充實亭中。浙江吳興自從東晉以來就是首善之地,號稱是山水清秀。當地百姓憑借著打魚、種植水稻、收獲蓮子蒲草生活富足,很少貪欲而又與世無爭。賓客不是有急事非得到此,一般的不到這里來。所以凡是到這里來的吳興郡太守,大都是悠然逍遙,平時把題詩作賦、在投壺中游樂飲酒當成正事。自從孫莘老來到這里,正值當年發大水,連上等良田也沒有收成,湖州老百姓饑餓嚴重,許多人爭相逃亡他鄉。孫辛老開倉賑濟災民,勸說有余糧的人家把糧食分給沒糧的百姓,親自巡視災情,慰問、安頓回來的災民,其真情至真至誠。于是,富裕人家,都爭相貢獻出自己家的余糧以支持官府,使得災民免于死亡的不計其數。正當這時,朝廷推行王安石變法,朝廷派來的使者交錯頻繁,世人都認為孫莘老肯定會日夜書寫文書,到了進見朝廷使臣的時候,也不可能還像以前那樣仍然保持雍容自得的神態。而孫莘老卻更加喜歡前來的賓客,詩飲酒以為歡樂,又利用剩余時間,大力搜集以往的古代詩文,得到前人的詩賦題詠數百篇,匯集成《吳興新集》,對于古代刻石字畫凡是還存在或者是傾倒殘破被拋棄在荒坡野草當中的,又都搜集到這座亭子當中。這一年的十二月,我因為辦公事來到湖州,巡視一周,為之驚嘆,而孫莘老又請我為他寫一篇記述文章。有人對我說:凡是事物必有毀滅的時候,而憑借物質形態看似堅固的事物尤其不能長久。雖然青銅器和歷代刻石看起來堅固,但不久也會變壞,至于人們追求的功名文章,傳播給后世,還算比較長久的。如果把可以長久傳世的功名文章借助不多久就變壞的碑刻來保存,實際上是把本來可以長久保存的東西反而借助于速壞的形態,這是過去人們的一種困惑,而孫莘老又修筑深檐大房子用以嚴密保存這些金石碑刻,推測他的意思,好像他不知道事物的這種命運。我認為真正知道事物命運的人,必定會采取措施,竭盡全力,然后理當如此也就沒有可遺憾的了。事物有生成就必然會有壞的時候,正像人生有生就必然有死,國家有興旺也就必然會有滅亡。雖然知道這是必然的規律,但有賢德的人修身養性,對于一切有助于長生而延緩衰老的方法無不利用;治理國家,凡是能夠使得國家長久昌盛而能夠挽救滅亡的方法也無不使用,直到實在沒有一點辦法時才不得不罷休。這就是所謂的知道命運。這個亭子的建造過程,沒有什么可爭議的,而其中的道理不能不辨析一番。所以列舉了這些說法,而列舉亭子當中所搜藏的文物于左側。

略5.閱讀《論語》中的兩段文字及三段課外材料,然后回答問題。(4分)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韓非子說:“輿人欲人富貴,棺人欲人死喪。人不貴則輿不用,人不死則棺不買。非有仁賊,利在其中。”(《韓非子·備內》)王良愛馬,越王勾踐愛人,為戰與馳。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韓非子·備內》)利之所在民歸之,名之所彰士死之。(《韓非子·外儲說左上》)23、(1)、用盡可能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孔子和韓非子的價值觀。(3分)(2)、你贊成誰的價值觀?為什么?(3分)參考答案:(1)孔子的價值觀:肯定正當的權利,但主張以義為根本,反對見利忘義。韓非子的價值觀:認為人與人之間只有利害關系,沒有道義關系,都是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

(2)贊成孔子的價值觀。因為孔子強調義利的統一,既不排斥、否定利,又主張應以義為根本,有利于社會的穩定與發展,是一種理想的價值觀。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魯芝字世英,扶風郿人也。世有名德,為西州豪族。父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離,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墳籍。郡舉上計吏,州辟別駕。魏車騎將軍郭淮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舉孝廉,除郎中。后拜騎都尉、參軍事、行安南太守,遷尚書郎。曹真出督關右,又參大司馬軍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參驃騎軍事,轉天水太守。郡鄰于蜀,數被侵掠,戶口減削,寇盜充斥,芝傾心鎮衛,更造城市,數年間舊境悉復。遷廣平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闕獻書,乞留芝。魏明帝許焉。曹爽輔政,引為司馬。芝屢有讜言嘉謀,爽弗能納。及宣帝起兵誅爽,芝率余眾犯門斬關,馳出赴爽,勸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見黜,雖欲牽黃犬,復可得乎!若挾天子保許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從!舍此而去,欲就東市,豈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誕平,遷大尚書,掌刑理。武帝踐阼,轉鎮東將軍,進爵為侯。帝以芝清忠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芝以年及懸車,告老遜位,章表十余上,于是征為光祿大夫,位特進,給吏卒,門施行馬。羊祜為車騎將軍,乃以位讓芝,曰:“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華發,以禮終始,未蒙此選,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從。其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為舉哀,謚曰貞,賜塋田百畝。節選自《晉書·魯芝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獄/當死/而口不訟直志/不茍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誅/俄而起為并州刺史/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三墳》《五典》傳為我國古代典籍,后又以“墳籍”“墳典”為古代典籍通稱。B.“闕”原指皇宮前面兩側的樓臺,又可用作朝廷的代稱,赴闕也指入朝覲見皇帝。C.“踐阼”原指踏上古代廟堂前臺階,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登上國君寶座。D.遜位,也稱為讓位、退位,多指君王放棄職務和地位,這里指魯芝的謙讓行為。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魯芝自小受苦,仕途少有挫折。他家本為豪族,但幼年失去父親后,即流離失所;入仕后受到郭淮器重,后又隨從曹真出督關右,官職也不斷得到升遷。B.魯芝傾心革新,治政卓有成效。任天水太守時,蜀地飽受侵擾,人口減少,他全力守衛,修建城市,恢復舊境;離任時,天水各族百姓均請求讓他留任。C.魯芝審時度勢,進言勸諫曹爽。曹爽輔政時,他在曹手下任司馬,曹受到討伐,他率部下馳援,并提出應對策略,勸曹挾天子以號令四方,然而未被采納。D.魯芝潔身自好,深受羊祜推重。羊祜任車騎將軍時辭讓說,魯芝為人清心寡欲,與人和睦又不茍同,任職到老,以禮始終,自己愿意將車騎將軍禮讓魯芝。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諸葛誕以壽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荊州文武以為先驅。(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無居宅,使軍兵為作屋五十間。參考答案:10.C

11.C

12.B

13.(1)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魏帝出征,魯芝率領荊州文武官兵作為先鋒。(2)皇上因為魯芝清廉忠誠行為端正,一向沒有私宅,讓士兵為他建造五十間房屋。【1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能力。本題屬于文言斷句,解答時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詞和虛詞,根據其在句子中充當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斷出斷句的正確劃分。第一步找到常用語句首的副詞“遂、俄而”,前面斷開;第二步找到主語“芝、宣帝”,前面斷開;第三部,根據結構,轉折關系“而”前面斷開,根據對仗句式“口不訟直”和“志不茍免”中間斷開。【1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對于文化常識,應該熟記,注意容易設錯點,本題中“踐阼”原指“踏入古代廟堂前臺階”錯,應是“踏上阼階主位”。古代廟寢堂前兩階,主階在東,稱阼階。阼階上為主位。同時“又表示用武力打敗敵對勢力”不符合原文,也錯誤。【1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概括。“蜀地飽受侵擾”錯,原文“郡鄰于蜀,數被侵掠”的意思是“天水接鄰蜀地,多被蜀國侵擾”。【1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理解是文言文翻譯的基礎,而理解的準確性往往取決于對文中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句式的理解和掌握。在翻譯是一定要注意語境,逐一譯出重點詞語,然后調整句式和結構。得分點:(1)以:憑借;出征:出兵征討;以為:作為;先驅:先鋒。(2)以:因為;履:行為;素:向來,一向;作:建造;屋五十間:定語后置句,五十間屋。【點睛】1.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的成分的考核,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2.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3.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有時還涉及到文章寫作手法的分析。內容的角度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確,效果分析是否合理。4.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注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同時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現象,如詞類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譯,翻譯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參考譯文:魯芝,字世英,扶風郿人。世代有美名,是西州的大戶人家。他的父親被郭氾所害。魯芝從小流離失所。十七歲時遷居雍地,致力于文化思想研究。被郡守舉薦為上計吏,后被州郡征召為別駕。魏車騎將軍郭淮是雍州刺史,非常敬重魯芝。于是舉薦為孝廉,提升魯芝為郎中。后封魯芝為騎都尉、參軍事、代理安南太守,再后來又升任為尚書郎。曹真親自督促關右軍務時,魯芝又參與大司馬府的軍機大事。曹真去逝后,宣帝代替曹真督促關西軍務,于是任命魯芝參與驃騎軍事,后調任天水太守。天水郡和蜀地相鄰,常被蜀軍侵犯掠奪,人口一直在下降,盜賊四起。魯芝竭力鎮守防衛。又建立集市貿易,幾年的工夫,被掠奪的土地都收復了。又調任他為廣平太守。天水百姓包括少數民族都非常仰慕他的美德,大家親自到京城上書,請求留下魯芝繼續做天水太守。魏明帝答應了這一請求,曹爽輔政的時候,魯芝被拜為司馬。多有正直的言論和深遠的謀略,然而曹爽卻不采納。等到宣帝起兵要殺曹爽的時候,魯芝又率領他的手下攻打城門,竭力保護曹爽,并勸曹爽說:“先生您處在伊周的高位,一旦獲罪被罷免,即使想拉一條狗都不可以了(更不要說統領人),如果挾天子保住許昌,依仗帝王的威儀,號令天下征討天下,誰敢不聽從您呢!如果放棄這個決策而束手待斃,那不是想去東市被殺頭,難道不令人痛心嗎?”曹爽懦弱又被人迷惑,因而沒有聽取魯芝的意見,于是束手就擒。魯芝也受到牽連而被下獄,論理當死,但他始終凜然不阿,始終不改堅貞的氣節。宣帝很喜歡他,于是赦免了他。不久做了并州刺史。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諸葛誕憑借壽春反叛,魏帝出征,魯芝率領荊州文武官兵作為先鋒。平定諸葛誕之后,升為大尚書,掌管刑法。武帝登基后,調任鎮東將軍,進爵為侯。因為他為官清廉為臣正直,向來不置辦田宅,于是武帝派軍士為他造了一座有五十間房屋的宅院。魯芝知道后,借口年高力微,告老還鄉,向朝廷請求的奏表上了十多次,于是征召為光祿大夫,賜以特殊的地位,御賜隨行吏卒及車馬。羊祜作為車騎將軍,于是以自己的位置讓魯芝,說:“光祿大夫魯芝,潔身寡欲,為人謙和而不茍同,年邁華發,卻始終在盡為臣之禮(孝命朝廷),尚且沒有受到這樣的待遇,我卻超越了他(坐這么高的位子),憑什么來化解天下人(對我)的怨恨呢!”皇上沒有聽取。(可見)他被人敬重到了這樣的程度。泰始九年去逝,時年八十四歲。武帝為他哀悼,并御賜大量的車馬作為送葬之用,賜謚號貞,并賜墓地百畝。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提起楷書,人們必稱顏真卿。,,。:;。于是,顏體字誕生了。

①一方面,人們的審美傾向發生了變化和游移②這種風格,緣于他以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