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興市海鹽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歷史月考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當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個人或同一個機關之手,自由便不復存在了……如果司法權不同立法權和行政權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這段材料出自下列哪一部歷史文獻A.《利維坦》

B.《論法的精神》

C.《社會契約論》

D.《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參考答案:B2.仔細觀察右圖,該圖反映的是A.鴉片戰爭形勢

B.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C.甲午中日戰爭形勢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形勢參考答案:C3.阿奎那.馬基雅弗利及霍布斯等人的學說最終都變得不合時宜,主要是因為其學說A.都試圖從神學的角度為君主的權威辯護B.都從世俗的角度論證君主統治的合理性C.都無視或蔑視民眾的基本權利D.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論證了君主統治的合理性參考答案:C4.自秦漢至宋元,中國政治制度變革的總體趨勢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漸被削弱B.國家行政權逐漸轉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漸退出權力中心D.世卿世祿的貴族政治逐漸被打破參考答案:A5.史載,宋太祖某日悶悶不樂,有人問他原因,他說:“爾謂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傳統影響君主個人行為B.宋代史官所撰史書全都真實可信C.史官與君主間存在尖銳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書記錄其真實言行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A項,如材料所述,宋太祖之所以悶悶不樂,是因為“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此一點,也正體現了宋太祖重視史書的記載、重視后人的評說,故重史傳統影響君主個人行為符合題意。故A項正確。B項,由于史書為史官所撰,而史官在撰史的過程中難免存在個人主觀色彩以及當時政治環境的影響,故全部真實可信表述錯誤。故B項錯誤。C項,材料主要闡述了宋太祖由于其重視史書記載而悶悶不樂的狀況,對于史官與君主之間存在尖銳矛盾并沒有展開論述。故C項錯誤。D項,材料中宋太祖悶悶不樂的原因是“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表達的是宋太祖對史書記載的懼憚,而非不愿史書記錄其真實言行。故D項錯誤。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A。考點: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君主專制時代的重史傳統6.王維的《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此詩的創作風格是A.浪漫主義B.愛國主義C.現代主義D.現實主義參考答案:A7.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國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主要體現在國家的實力、對國際制度的參與程度、世界對其認可程度等方面。據此判斷新中國外交政策成熟的標志是A.1949年《共同綱領》宣布的獨立自主原則

B.1949年與蘇聯建交C.1953年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1955年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參考答案:C8.從下圖中你獲得的歷史信息是(

)。①變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②有些反對變法的人混入變法隊伍,出現用人失當問題

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負擔

④變法引起了北宋天下大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參考答案:B9.伏爾泰在《路易十四時代》一書中深刻剖析了君主專制的種種弊端,認為“君主使人感到枷鎖的分量”,主張以法治國,反對君主專制。他斷言,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與自由得到尊重與保障的前提下,才能發揮自己的理性,推動社會繁榮。這表明伏爾泰A.提倡天賦人權B.批判教會神權C.反對君主制度D.倍加推崇理性參考答案:D材料信息“人只有在自己的人格與自由得到尊重與保障的前提下,才能發揮自己的理性,推動社會繁榮”說明伏爾泰非常推崇理性,故D項正確;天賦人權指的是人生來就具有生命、自由等權利,材料無法體現,故A項錯誤;材料體現不出伏爾泰批判就教會神權,故B項錯誤;伏爾泰反對的是君主專制,不是君主制度,故C項錯誤。10.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電車公司頒布了乘車守則若干條,其中規定:不準在車輛行駛時上下車、不準把頭和手伸出車外、不準在車廂內吸煙、不得在車上講污言穢語、不得在車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車、不得穿著污穢衣衫上車、傳染病患者不得乘車、不得帶狗等動物上車等等。該守則A.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近代化B.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識養成C.只適用于租界內的中國人D.提高了整個中華民國的國民素質參考答案:B從材料中對人民乘車要求來看,這些要求都是對人民素質的培養,有利于公民素質意識的養成,故B項正確;材料說明近代習俗的演變,不是交通近代化,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是針對個人素質的培養,不是單獨針對租界內的中國人,故C項錯誤;該措施只是倡導并不能說提高了整個中華民國的國民素質,故D項錯誤。11.晚清有御史上奏稱:“近日人心浮動,民主民權之說日益猖獗。若準各省紛紛立會,恐會匪聞風而起,其患不可勝言。”這個奏折針對的是A

太平軍

B

洋務派

C

維新派

D

義和團參考答案:C12.有學者將孔子視為平等主義者,這是因為孔子主張A.克己復禮B.為政以德C.民貴君輕D.有教無類參考答案:D試題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對歷史題目的唯一秘籍。而通過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不難發現,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對于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人人能夠“平等”接受教育、能夠享受教育的思想觀念,其他的三個選項和“平等”是無關的,綜上所述本題答案只能是D。考點: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將孔子視為平等主義者的原因13.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寫道:“我下了一枚雞蛋,可路德卻孵出了一只鴨。”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反對羅馬教廷特權與腐敗B.嘲諷路德激進的宗教改革C.抨擊宗教改革泯滅的人性D.贊賞宗教改革的民族意識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解讀題干材料,獲取有效信息,歸納、概括,認識歷史事物本質和規律,并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材料相關信息,本題實際上考查歐洲宗教改革相關內容——對德國·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認識。據此,結合所學知識,解讀題干,題干的核心,即伊拉斯謨對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嘲諷態度,不贊同其改革主張。B項客觀,符合題意,正確。其余ACD三項題干材料內容核心意思無從體現,排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考點:歷史上重大改革·歐洲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對德國·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認識14.紅色旅游的宣傳詞中有“井岡山,兩件寶,歷史紅,山林好”的說法。這里的“歷史紅”指的是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C.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創建

D.人民軍隊的誕生參考答案:C15.臺灣學者許悼云在描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時說:“帝國時代延續兩千年的奧秘即在于,君主專制的剛性與官僚高度流動的柔性相結合。”這一論斷說明了中國封建時代政治制度的特點是(

)A.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相結合

B.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相結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結合

D.“家天下”與“公天下”共存參考答案:D16.魏源的《海國圖志》是當時介紹各國最為詳盡之書,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同時認為中國在地理上雖不居“正中”,但是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說明魏源A.主張全面學習西學B.思想具有新舊雜糅的特點C.力主固守華夏傳統D.借助傳統儒學宣揚新思想參考答案:B【詳解】魏源的《海國圖志》介紹西方各國文化,在當時具有先進性。但是他同時也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認為中國“在文明教化、典章制度上仍是世界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他依然堅守封建制度和天朝上國思想,所以他的思想具有新舊雜糅的特點。故答案為B項。A項,“師夷長技以制夷”并不是主張全面學習西學,排除;C項,“師夷長技以制夷”主張學習西方科技,不是固守華夏傳統,排除;D項,康有為借助傳統儒學宣揚新思想,不是魏源,排除。17.李清川等在《漢武帝朝丞相群體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漢代丞相的轉折。”這里的“轉折”是指漢武帝A設立刺史監督丞相和地方官

B設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C讓身邊侍從、秘書參與軍國大事

D把學術丞相轉變為武官丞相參考答案:C18.孫中山根據西方社會政治學說中的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對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鑄。他認為,“博愛和我們的民生主義是相通的”;是“人類寶筏,政治極則”;是“吾人無窮之希望、最偉大之思想”,這反映出孫中山心中的“博愛”A.是對傳統儒家思想的矯正B.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C.目的是贏取更多革命同情D.是對大同社會美好設想參考答案:D孫中山的博愛觀是通過道德的感化,使人們在互助與博愛的精神啟導下,努力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貧富的差別,實現人類的和諧、幸福和大同,是對是對大同社會美好設想,故D正確;A不符合“對中國傳統政治思想中的‘仁’加以糅合、陶鑄”,排除;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19.16世紀,歐洲掀起了反對天主教的宗教改革運動,宗教改革運動的實質是()A.新教反對天主教的運動B.一場反對天主教的運動C.資產階級反對天主教會建立本階級教會的運動D.是一場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飾下的資產階級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反封建的政治運動參考答案:D20.下圖是關于19世紀末我國某一歷史事件的一幅漫畫(畫中文字為“西方科學技術”“注射器”)。該漫畫反映了清政府A.利用西方科學技術治愈國人的病癥B.已經認識到只靠西方科學技術不能救國C.學習西方還沒有完全脫離“器物”的層次D.腐敗激化社會矛盾引發農民起義參考答案:C【詳解】漫畫中,一個病得很重的人(穿著清朝官服)代表清政府,他用寫有“西方科學技術”的“注射器”為自己治病,表明此時向西方學習依然停留在器物層面。故答案為C項。A項,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利用西方科學技術治愈國人的病癥”只是對題干漫畫的現象描述,沒有反映出漫畫的本質,排除;B項,依據材料中的漫畫國人“注射”治病可知,此時的清政府想依靠“西方科學技術”醫治國人,沒有認識到只靠西方科學技術不能救國,排除;D項,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是在太平天國運動后期開始實行,不是引發農民起義原因,排除。【點睛】漫畫題中的“看圖”,是指對圖文結合的理解。大多數高中歷史試題中的漫畫都是圖文結合類的,圖是主體,文字起補充和說明作用。但很多時候漫畫中的文字(含漫畫的標題)對解題起關鍵作用,所以考生一定要結合漫畫中的文字來“看圖”,其要領如下:a.分解標題中的文字信息,對應漫畫中的圖片信息,確定漫畫的主題;b.看圖中有無明顯表現出夸張、諷刺等意味的信息,結合漫畫創作的時間點(或其他提示時代的信息),聯系所學知識回答即可。21.維新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其思想內容豐富,觀點紛呈。下列作品體現了維新思想中的“進化史觀”的是①《勸學篇》

②《孔子改制考》

③《天演論》

④《海國圖志》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參考答案:C主要考查對歷史概念的理解。22.某文件明確規定:“保護國家的公共財產和合作社的財產,保護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經濟利益及其私有財產,發展新民主主義的人民經濟,穩步的變農業國為工業國。”這份文件應該是

A.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綱領

B.《中華蘇維埃憲法大綱》

C.《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參考答案:C23.中央電視臺歷史紀錄片《大國崛起》解說詞寫道:17世紀,英國“在歷史性的轉變中搶占了先機,已經率先到達了現代文明的入口處……在下兩個世紀里,它將傲視全球。”

英國“搶占了先機”和“傲視全球”的典型表現分別是A、通過新航路的開辟,推動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B、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航海條例》加強了海外貿易C、確立了君主立憲制,通過工業革命成為最發達的工業國D、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確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參考答案:C24.西方化不可能是一個不徹底的過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完全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導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學不可能用來維護儒家文明,相反,必將削弱這一文明。下列最符合材料原意的是A.批判洋務派中體西用的思想

B.西方的科學必將削弱儒家文明C.批判康有為托古改制的做法

D.向西方學習應該全面而且徹底參考答案:A25.“熱愛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強調人的價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觀點與此相符的是A.“人是會說話的工具”

B.“存天理,滅人欲”

C.“人是萬物的尺度”

D.“信奉圣經,獻身上帝”參考答案:C26.伏爾泰曾說:“世界上曾有過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時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時代。”孟德斯鳩則認為中國皇帝動輒以“大逆罪”處置臣民,是典型的專制主義。這說明的本質問題是A.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和孔子的思想一脈相承B.儒家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產生根本影響C.法國大革命時期中法之間文化交流頻繁D.兩人觀點相反但本質上都為宣傳啟蒙思想參考答案:D27.“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這句名言突出捍衛了A.人的平等權

B.人的自由權C.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權

D.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參考答案:B啟蒙運動。伏爾泰的這句話體現的人的自由權,言論的權利不能收到壓制,故選B。ACD項明顯不符合題意。28.下列屬于智者學派的是A.普羅塔哥拉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參考答案:A29.1517年,傳教士馬丁·路德揭露贖罪券的欺詐,宗教改革像野火一樣燒遍歐洲,教徒自讀《圣經》,直接跟上帝交談,不要教會做中介。材料反映了這場宗教改革A.主張廢除宗教儀式

B.否定對上帝的信仰C.宣揚《圣經》至高無上

D.挑戰教會權威參考答案:D30.某校舉辦了一次歷史小報展覽,有一位同學在小報中有下列一段敘述,請你根據所學知識,判斷他的敘述中有幾處史實性錯誤1939年9月1日,德軍突襲蘇聯,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1942年7月,德軍進攻蘇聯南方的戰略要地列寧格勒,蘇軍進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蘇軍取得戰略勝利。1943年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確定了對德作戰的方針;會后英美聯軍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1945年5月,美軍攻占柏林,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A.

1處錯誤

B.2處錯誤

C.

3處錯誤

D.

4處錯誤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歷代中國人都在追逐美好的“中國夢”。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謂大同。材料二: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了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

——孫中山材料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一定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一定能實現。據材料一,概括古代儒家“中國夢”的核心內容。(2分)(2)據材料二,指出孫中山“中國夢”的主要內容,(2分)為此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進行了哪些重大的革命實踐活動?(2分)指出材料三中中國共產黨的“中國夢”是什么?(2分)依據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建國以來“中國夢”的實踐者為此做出了哪些努力。(2分)參考答案:(1)內容: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2分)(2)內容:實現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會,實現民生幸福。(2分)實踐: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領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或辛亥革命);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維護民主、共和不懈奮斗等(改組國民黨、推動第一次國共合作等)。(2分)(3)中國夢:21世紀提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文明的全面復興。(2分)努力: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關注民生;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等。(2分)試題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中國古代的社會理想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材料“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可見中國古代的社會理想是建立一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2)本題主要考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知識,旨在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材料“革命的目的,是為了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故要社會革命”,可見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社會理想實現國家獨立與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會,實現民生幸福。相關社會實踐主要有: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領導資產階級革命運動(或辛亥革命);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考點:20世紀的重大理論成果·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的內容32.(2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西方國家實行的代議制度,是一種間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經過選舉產生的代表組成的議會,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由于各國的政體不同,議會在國家政權組織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材料二、西方議會擁有立法權、通過國家預算權和監督權等權力。議會決定事項如法案或其他議案,均由議員共同討論并經多數通過。由于議員的職責是具體行使議會的職權,這就要求議員必須具備相應的立法知識和能力,具有參政議政的素質和經驗。過去,有些西方國家在議會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賦予議會很大權力,英國曾有“議會萬能”之說,認為議會“除了不能把女人變成男人和把男人變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材料三、我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人大監督是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是不可替代的。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二分析資產階級代議制在歷史發展中的進步性與局限性。(6分)(2)材料二中英國的“議會萬能”之說對嗎?請簡要說明理由。(6分)(3)根據上述材料,舉例說明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西方議會制度的相似之處。(8分)參考答案:(1)進步性:選舉代表;議會多數原則;議員的立法知識、能力、素質、經驗;政黨政治。(3分)局限性:立法權與行政權之間因相互牽制而導致效率下降;政黨斗爭不斷;仍然是一個階級利益集團的代表。(3分)(2)不對。(2分)理由:議會在國家政權中的地位十分突出,但也不是萬能的,它的權力既會受到相關法律的保障,也會受到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