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延模的設計_第1頁
拉延模的設計_第2頁
拉延模的設計_第3頁
拉延模的設計_第4頁
拉延模的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拉延模的設計1拉延模的設計1第拉延模的設計第10頁共頁六、壓邊圈的結構尺寸(長寬高)的確定確定壓邊圈的高度:保證與上、下模導滑面的長度,保證合理的導板避讓空間,保證足夠的鑄件強度后,即可得到大致的壓邊圈高度。確定壓邊圈的長寬:在調整墊塊、定位板、卸料螺釘、氣墊頂桿等都合理的布置完成后,結合與上模的導向部分尺寸,即可確定壓邊圈的大致長寬。合理的減輕:為了節約成本、提高強度、美觀模具,需要對壓邊圈進行合理的減輕,使之成為一個協調、牢固的框架結構,減輕原則如下:一般對壓邊圈采用前后側掏、左右下掏的減輕方法。(相對送料方向)見圖保證所有調整墊塊下都有立筋,保證所有氣頂接柱上都有立筋,立筋與墊塊或接柱的位置偏移應小于頂桿直徑的1/。3若不能保證有立筋,也可做單個柱狀加強筋來保證強度。減輕的結構尺寸、筋厚等尺寸請參見《模具設計規范》。)在與下模干涉或可能干涉處要盡量做出避讓,一般避讓以上,但必須保證合理的壁厚。5)七、切角拉延定義板料拉延成型時,因局部材料流動困難、易破裂,需要去除局余料,為了節約一套落料模,而把此項沖裁工序結合到拉延工序上稱切角拉延。切刀的設計1)據料厚確定鑲塊的材料,根據修邊線的長度確定鑲塊的分界。拉延模的設計第11頁共頁)下切邊鑲塊按安裝在壓邊圈上,上、下切邊鑲塊刃入量為,根據工藝分析確定何時開始刃入。3)注意鑲塊的防側,加鍵或者起靠墻。廢料的處理,根據甲方要求確定廢料的處理方式:存料空間的設計:甲方若要求廢料回收,則在切角處設計一尺寸大于廢料的凹槽狀結構,深度要保證大概能存住15-片2廢0料。溜料空間的設計:甲方若無特殊要求時,一般采用斜溜方式將廢料排出模具外,這時就需再壓邊圈上做出N。的斜面。導向的變化)當料厚<時,壓邊圈與上模之間必須加導柱導向。)當料厚時,可不加導柱導向。八、拉延筋處彈頂銷的設計為了方便取件,在拉延筋中設置頂銷合件:)測量出拉延筋的半徑,頂銷合件的直徑要滿足2(推薦規格))頂銷合件沿拉延筋均布,間距5九、壓邊圈的完善1、起吊、翻轉裝置拉延模的設計第12頁共頁在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壓邊圈設置起吊、翻轉裝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在壓邊圈的前后方向(相對送料方向)各設計2處標準起重棒,規格根據壓邊圈的重量確定;如有特殊要求,起重棒也可設計在壓邊圈的左右2端。無論是哪種情況,壓邊圈的翻轉均可通過所設計的起重棒來實現。2、安全區的設計一般情況下,安全區都設計在下模座和上模座上,這時壓邊圈就需要做出相應的避讓,一般每邊;但有些時候,下安全區設計在壓邊圈上,分布在壓邊圈的四角,尺寸為,在模具閉合時與上安全區的距離為。第五節、單動拉延模下模的設計一、結構形式下模分體:優缺點,結構形式,固定方式)優點:凸模采用合金,下模座則是。從材料上節約了成本。缺點:凸模安裝到下模座上,其位置精度受到影響,需要用鍵來調整,則加工難度有所增加。分體時,凸模是通過螺釘緊固在下模座上的,其精度是通過鍵來確保的。一般從凸模下面鑄出螺釘固定臺,尺寸大致保證()即可,數量則要依據凸模的大小來確定。下模整體:優缺點,結構形式優點:省掉一些加工,節約加工成本;不用擔心凸模與下模座的相對位移,從根本上保證了精度。)缺點:整個下模都是合金,從材料上增加了模具成本。拉延模的設計第13頁共頁凸模與下模座是一體的。確定下模結構尺寸(長寬高)核對壓床臺面參考壓邊圈的尺寸,一般壓邊圈的長度尺寸與上、下模是一致的,寬度尺寸比上、下模少了倍的壓板臺寬()m對照所需壓床的尺寸,確定壓板槽、快速定位的位置,調整下模的長、寬尺寸。下模座的厚度根據模具的大小會有適當的變化。具體參見《模具設計規范》結合上一章的內容設計氣墊頂桿接柱上一章中我們已經確定了氣墊頂桿的具體位置,在此只需根據拉延行程,壓床氣墊行程和配套頂桿尺寸來確定頂桿模內長度。頂桿模內長度=拉延工作行程+模具閉合時底面到頂桿接柱面的距離見圖頂桿模內長度要小于所使用的壓床的氣墊行程以上。對頂桿模內長度有特殊要求時請參見甲方的設計要求或壓床資料。氣頂接柱的設計結構形式氣頂接柱一般與壓邊圈鑄為一體,也有少數情況下采用裝配形式;當對模具有一定壽命要求時,則要在接柱上加鋼墊。強度要求保證接柱的高寬比<,當超出此范圍而接柱又不能縮短時,可將接柱的后部直徑加粗來彌補強度的不足。拉延模的設計第14頁共頁下模座過孔尺寸接柱的直徑一般有(、、)三種規格,而下模座上的過孔則對應為(、、)m具體根據模具的大小來選用。四、下模座的完善壓板槽、快速定位的設計依據壓床平面圖或墊板平面圖確定壓板槽和快速定位頂桿的具體位置,設計尺寸詳見《模具設計規范》。導板窺視孔的設計在壓邊圈和凸模內導向時,為了使鉗工在模具裝配時能直接觀察到導板導滑情況,就需要在下模座上開導板窺視孔,一般開孔尺寸大于()即可;若開孔位置與氣頂過孔距離太近,可以將窺視孔和氣頂過孔連通。注意:導板窺視孔不能開在立筋上,若導板下剛好有立筋,窺視孔可避開立筋,開在導板的一側,只要保證能看到導板即可。起吊、翻轉的設計在實際生產、制造過程中,下模設置起吊、翻轉裝置是非常有必要的,一般在下模座的前后方向(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