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1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2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3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4頁
安徽省宿州市泗縣2024-2025學年部編版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泗縣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質量檢測歷史試卷(總分:100分時間:60分鐘)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請將正確答案填寫在下表中)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1949年9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與會代表認為: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將寫在人類的歷史上。這里的“工作”是指A.創建中華人民共和國B.實現祖國統一C.進行土地改革D.恢復國民經濟2.毛澤東在政協會議籌備會上充滿自豪地說:“中國必須獨立,中國必須解放,中國的事情必須自己解決,自己處理,不允許任何帝國主義國家絲毫干涉。”材料表明新中國是一個A.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B.消滅地主階級的國家C.真正獨立自主的國家D.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3.小明從學校圖書館借了下面兩本書,由此我們可以斷定他最近感興趣的可能是A.北伐戰爭B.解放戰爭C.土地改革D.抗美援朝4.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幾十年后,英國學者羅伯特·奧內爾在他的書中寫道:中國從他們的勝利中一躍而成為一個不能再被人輕視的世界大國。作者意在強調這場戰爭A.捍衛了中國領土完整B.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C.增強了中國軍事實力D.改變了中國落后面貌5.1949年-1953年,新中國在鞏固新生政權方而取得的成就有①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②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③大陸基本完成土地改革④提前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稱,它“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國人民對殘余的封建制度所發動的一場最猛烈的經濟的政治的戰爭”,“將在實際上結束中國社會的半封建性質”,這件大事應該是A.和平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抗美援朝D.鎮壓反革命7.“土地改革對總的農業生產力的貢獻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仍可以爭論。總之,這個運動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這段材料旨在強調土地改革A.解放了農村生產力B.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C.加速了農村城鎮化D.推動了農業合作化運動8.下圖是“一五”計劃期間,我國實施的150項重點工程項目比例分布示意圖。這表明當時我國A.工業項目的均衡發展B.大力發展重工業項目C.建立了完整工業體系D.完成向工業化的轉變9.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毛澤東說:“這次會議是標志著我國人民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新勝利和新發展的里程碑······”這次會議被稱為“里程碑”是由于A.土地改革取得了極大勝利B.第一個五年計劃的超額完成C.選舉產生了第一屆領導班子D.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0.鄧小平曾經很沉痛地說:“中國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這十多年,我們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A.帝國主義國家的封鎖B.人民公社化運動C.自然災害的影響D.文化大革命11.1953年,為了克服工業和農業這兩個經濟部門在發展中不相適應的矛盾,中共中央要求逐步實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表明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為了A.擴大農業生產的規模B.適應工業建設的需要C.保障抗美援朝的勝利D.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12.1956年,一名資本家說“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這與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投資總額相比是多么的渺小,雖然如此,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這段話所反映的是A.農業合作社建立B.人民政府調整工商業C.手工業生產合作D.資本主義工商業公私合營13.下表所示為1960-1965年中國工業總產值的變化,其中1962-1965年的變化是由于A.《論十大關系》的發表B.中共八大的召開C.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提出D.八字方針的實施14.民族精神是支持一個民族生存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涌現出王進喜、焦裕祿、雷鋒等許多英雄模范人物。他們身上共同體現出的時代精神是A.解放思想,改革創新B.保家衛國,革命英雄主義C.艱苦奮斗,為人民服務D.解放中國,將革命進行到底15.《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表后,全國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華國鋒指示中央宣傳部門對這場討論“不表態”“不介入”,汪東興也在若干場合指責這篇文章。但是,這場討論已不可能按照他們的意愿冷卻下去。這說明A.社會渴望思想的解放B.社會一致要求黨中央改變政策C.黨中央對社會輿論失去控制D.社會對學術真理熱情空前高漲16.鄧小平說:特區是一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1980年國家首先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不包括A.深圳B.上海C.廈門D.汕頭17.從圖1到圖2的變化,表明了各種票證逐步淡出歷史舞臺,象征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新時代”是指A.向社會主義過渡時代B.人民公社化時代C.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時代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18.“借助它,撬動了中國舊體制的巨石,打開對外開放的大門,實現了中國在20世紀最后20年間的歷史大跨越。”這里的“它”指的是A.設立經濟特區B.設立特別行政區C.設立浦東開發區D.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19.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總設計師,“發展才是硬道理”、“特區姓“社”不姓“資”的論斷出自他A.“十二大”報告B.視察上海的講話C.“十三大”報告D.視察南方的講話20.在新民主義革命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兩條道路的共同點是A.以階級斗爭為綱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堅持重點發展工業D.形成了鮮明特色的指導理論二、21.辨析改錯題(判斷正誤,錯誤的加以改正。每題2分,共8分)()(1)三大改造的完成,標志著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改為:()(2)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改為:()(3)1992年,中共十三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為:()(4)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學發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改為:三、材料解析題(22題16分,23題18分,共34分)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請根據圖片,分別寫出從圖1到圖4,中國共產黨為了發展農村經濟而采取的重大舉措。(8分)(2)請你寫出圖片1中的歷史事件的法律依據(2分)及歷史意義(4分)(3)結合圖片內容及所學知識,你認為在制定經濟政策時,應該遵循哪些原則?(2分)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農業和手工業由個體的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和營工商業由資本主義所有制變為社會主義所有制,必然使生產力大大地獲得解放。材料二:1978年12月,鄧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講話,實際上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基本的指導思想。材料三:“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2)材料二反映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有哪些?(6分)有何歷史意義(2分)(3)寫出材料三中這部憲法的歷史地位(2分)(4)談談你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認識(2分)四、活動探究題(18分)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國夢,富強夢;中國夢,振興夢;中國夢,幸福夢,睡獅猛醒巨龍飛騰,中國道路坎坷踏平,萬里長城巍巍昆侖,中國精神如日東升。-京歌《中國夢》節選材料二:習近平主席2013年11月2日講話:······要實現中國夢,我們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開放不動搖。材料三:總書記最近在江蘇調研時首次發出“全面從嚴治黨動員今,對手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雙輪驅動、兩翼齊飛,而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證。-2015年1月14日《新華日報》材料四:見下圖(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什么?(3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我國如何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2分)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你能為中國夢的實現做出哪些努力?(2分)(3)根據據材料三,歸納“四個全面”的基本內容。(4分)(4)請依據材料四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寫一篇100字以上的小短文。(要求:題目自擬,史實正確,語句通順,表述完整,體現圖片內容之間的聯系性7分)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4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ACDBCBBBCD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DCABDADD...二、辨析改錯題(每題2分,共8分)1.(x)“三大改造的完成”改為“一五計劃的完成”2.(x)林彪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改為“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3.(x)中共十三大”改為“中共十四大”4.(?)三、材料解析題(22題16分,23題18分,共34分)22.(16分)(1)圖1:土地改革;圖2:農業合作化(或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圖:人民公社化運動;圖4: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8分)(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分)歷史意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4分)(3)制定經濟政策要從國情出發,實事求是;要遵循客觀經濟規律。(2分)23.(18分)(1)歷史事件:三大改造。(2分)歷史意義: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4分)(2)內容:沖破長期“左”的錯誤的嚴重束縛,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6分)歷史意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2分)(3)歷史地位: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2分)(4)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要遵循客觀規律;要堅持改革開放;要堅持黨的領導;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分)四、活動探究題(18分)24.(18分)(1)基本內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3分)(2)實現途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改革開放。(2分)努力方向: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創新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