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課宋明理學春秋:創(chuàng)立戰(zhàn)國:發(fā)展(冷遇)秦朝:打擊西漢:正統(tǒng)宋明以前儒家思想是怎樣演變的?孔子孟子秦始皇董仲舒知識回顧江南春
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依據(jù)材料概括宋明理學興起背景?
這首詩反映了什么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對儒學的發(fā)展有什么影響?
一、儒學的困境與儒學復興運動1、儒學的困境表現(xiàn):(見課本第一自然段)(即“三教合一”)原因:國家分裂,使得人們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從而逐漸對儒家所謂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轉而求神拜佛、煉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脫,來世幸福);道教和佛教廣泛傳播。2、儒學復興運動——奠定了理學興起的基礎(1)唐朝韓愈和李翱的思想,成為北宋儒學復興和理學創(chuàng)立的先聲(2)北宋大規(guī)模的儒學復興運動(認為要鞏固中央集權、長治久安,必須以唐為鑒,復興儒學)(石階?)課堂探究閱讀課文,思考:北宋儒學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有哪些?北宋儒學復興運動興起的原因1、儒學獨尊地位不斷動搖、“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現(xiàn);2、韓愈和李翱的思想,成為北宋儒學復興和理學創(chuàng)立的先聲3、宋代相對寬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勵1)宋代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重文輕武,較少干預學術文化,學術思想活躍。2)儒家知識分子積極參政議政;3)科舉制度下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養(yǎng),注重氣節(jié),對儒家經(jīng)典大義的不斷探究成為時尚。
課堂探究什么是理學?它是怎樣形成的?理學有哪兩大派別?“北宋五子”是哪些人?試簡要指出他們對理學形成做出的貢獻。
北宋儒家學者展開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同時又吸收融合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從而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因而被稱為“理學”。理學的含義:(見課本)主要派別——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理學”的形成
儒家傳統(tǒng)中沒有像佛學那么細密嚴謹?shù)乃急胬碚擉w系。自南朝到韓愈,儒學反佛多從社會效用、現(xiàn)實利害立論,進行外在的批判,真能入室操戈,吸收改造釋道哲理,進行內在批判的,則要等到宋明理學了。宋明理學這種吸收、改造和批判主要表現(xiàn)在:它以釋道的宇宙論、認識論的理論成果為領域和材料,再建孔孟傳統(tǒng)。
______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二、北宋五子與理學的創(chuàng)立1、理學的開創(chuàng)者:“北宋五子”(周敦頤、邵雍、張載、程顥、程頤)2、思想來源: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3、理學的含義:把儒家的忠、孝、節(jié)、義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關系的嚴密思想體系——理學(新儒學)4、各自主張(對理學形成的貢獻):(1)周敦頤為理生萬物的理論提供了依據(jù)。⑵邵雍為理學的建立開辟了道路。⑶張載開創(chuàng)了理學中的“氣學”一派,是理學中唯物主義的杰出代表。⑷程顥、程頤確定了理學的最高范疇“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就是“仁”(即“孔顏之樂”?)。程朱理學
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fā)育萬物。
——《朱子語類》,
形而上者無影無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狀,是此器(氣)。
——《朱子語類》卷九請歸納朱熹的觀點???理是世界的本源,理先于氣;萬物各有其理。(理學的核心思想)程朱理學一物之理即萬物之理
——《二程遺書》卷二請歸納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則隨處可見,不可謂月已分也。——《四書章句集注》
理只是這一個,道理相同,其分不同,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朱子語類》人倫者,天理也。
——《河南程氏外書》卷七視聽言動,非理不為,即是禮,禮即是理也。“
——《河南程氏遺書》卷十五)所謂天理,復是何物?仁、義、禮、智豈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豈不是天理?”
——《四書章句集注》試歸納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
程朱理學三綱五常就是天理;天理本質上是社會人倫之理(社會倫理屬性)
人之所以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則與禽獸何異矣。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為不善,欲誘之也。誘之而弗知,則至于天理滅而不知反。——《二程集》“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朱文公文集》“天理存則人欲亡,人欲勝則天理滅”。
——《朱子語類》請問:上述材料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這是理學的又一核心思想。三、朱熹的學說與理學的成熟(知識梳理)1、朱熹理學的主要內容及成就(1)理氣關系(哲學思想、宇宙觀)A、宇宙萬物由“理”和“氣”構成,氣是構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質和規(guī)律;B、理是本原。理比氣更根本、理先于氣,同時氣有變化的能動性,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觀點(2)修養(yǎng)論(把人間的倫理道德和理氣論結合起來,提出“存天理,滅人欲”)A、以本體論為基礎的關于個人學習、實踐學問;B、“仁”是人的愛心及一切道德價值的終極源泉;(3)理學的政治理論(道統(tǒng)論為依據(jù)的社會實踐理論)道——儒家的三綱五常、仁義道德;統(tǒng)——指圣賢相傳之傳統(tǒng)核心——“正君心”;三綱五常就是天理;存天理,滅人欲。(4)、理學經(jīng)典方面:將《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集為《四書》,并為之作注,使之成為理學的主要經(jīng)典。宋代以后,把《四書》規(guī)定為科舉取士的初級標準讀物。2、影響:(1)朱熹在歷史上被譽為一代儒學宗師,地位僅次于孔孟;(2)他的思想作為官方正統(tǒng)儒學,影響后世六七百年之久;(3)對維護專制主義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在朱學被定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后,朱學便成為鞏固封建統(tǒng)治秩序強有力de精神支柱。它強化了“三綱五常”,對后期封建社會的變革,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四、陸王心學與理學的發(fā)展1、陸王心學指以陸九淵和王守仁(王陽明)為代表的理學。基本內涵:(1)強調做學問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道理并努力實行。(2)主張掃除細枝末節(jié),直奔主題影響:
心學的出現(xiàn),標志著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論任務已經(jīng)完成。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陸九淵集》陸王心學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反省內心可得天理南宋陸九淵去人欲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致良知陸王心學知行合一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矣。——《答顧東橋書》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傳習錄中·答顧東橋書》致良知:加強道德修養(yǎng),去人欲,恢復良知本性。(為善去惡)陸王心學‘如好好色,如惡惡臭’。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只見那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了后又立一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那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了后別立一個心去惡。——《傳習錄上》知行合一陸王心學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個活動的兩個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真知2、陸九淵:南宋思想家,是心學的開創(chuàng)者。A、核心思想是“心即天理”,意思是本心即天理B、“發(fā)明本心”,即主張人生日常處直接體悟“理”C、“物欲”和“意見”是人心之弊,應剝落、掃除3、王守仁
世稱陽明先生,明代人。他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學理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思想:①人心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主觀唯心論的宇宙觀)②學以至圣的修養(yǎng)關鍵,在于“致良知”(人固有的善性),為了遏制偽善流行,特別強調“知行合一”三、宋明理學的影響1、消極影響:用三綱五常維護封建專制制度,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2、積極影響:
塑造中華民族的性格特征:
重視主觀意志力量;
注重氣節(jié)、道德;
講求以理統(tǒng)情、自我節(jié)制、發(fā)奮立志;
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
凸顯人性的莊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明清·顧炎武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
——清人戴震
認識宋明理學的影響“我翻開歷史一查……每一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仔細看了半夜……滿本都寫著兩個字‘吃人’。——魯迅《狂人日記》比較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參見導學案)共同點:1、內容相同:都是儒學的表現(xiàn)形式,都繼承了孔孟“仁”“禮”的思想,都認為世界的本源是“理”。2、影響相同:都有助于統(tǒng)治者維護專制統(tǒng)治;壓制、扼殺人的自然欲求;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了積極影響。不同點:1、對世界本原的具體認識不同(認識“理”)程朱理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陸王心學認為世界本原是內在的“心”,本心是“理2、實現(xiàn)“理”的途徑不同(實現(xiàn)“理”)前者主張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認識和把握“理”;后者提出求“理”就是進行內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3、哲學范疇:前者屬客觀唯心主義;后者屬主觀唯心主義內容上,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的比較
都承認理的存在(理學)都主張“存天理,滅人欲”,維護封建統(tǒng)治。都是唯心主義思想理學心學不同點世界觀方法論哲學范疇“理”是萬物的本原“心”是萬物的本原客觀唯心主義思想主觀唯心主義思想強調“格物致知”“發(fā)明本心”,“致良知”(通過外物求”理”)(通過內心的反省)相同點:程朱理學格物致知的認識論含義:
目的:明道德之善通過深刻探究萬物,掌握天下之理,達到對普遍天理的認識“格物”即考察、研究具體事物,“致知”就是獲取事物之理,并盡量加以擴充積累。…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窮究事物之理,而具體事物的理是理解宇宙根本法則的媒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籃球場地租賃合同協(xié)議
- 冷庫維修合同協(xié)議
- 合同額變更的補充協(xié)議
- 種子合同協(xié)議范本
- 解除運輸協(xié)議合同
- 華圖協(xié)議班合同條款
- 貨物合同變更協(xié)議
- 夫妻終身協(xié)議合同
- 可轉股協(xié)議存款合同樣本
- 簡易加工協(xié)議合同
- 化工企業(yè)安全演練計劃
- 一年級數(shù)學20以內三個數(shù)加減混合運算競賽考核例題大全附答案
- 2025屆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統(tǒng)編版2024~2025學年度六年級語文第二學期期中測試卷(有答案)
- 2025荊州學院輔導員考試題庫
- 靜配中心與臨床科室溝通
- 《2B-3型谷物播種機的結構設計》12000字
- 教學設計: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
- 交通設計(Traffic Design)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同濟大學
- 初級社工師《社會工作實務》考試(重點)題庫300題(含答案解析)
- 高速渦輪牙鉆手機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