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課《鄧稼先》課件-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1課《鄧稼先》課件-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1課《鄧稼先》課件-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1課《鄧稼先》課件-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1課《鄧稼先》課件-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前三分鐘觀看rap《鑄劍人》了解鄧稼先的一生1鄧稼先——向英雄致敬新課導入

原子彈是世界上殺傷力最強的核武器之一。美國在20世紀40年代最早制造出原子彈,并在日本帝國主義投降前夕把原子彈投到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幾乎把這兩個城市毀滅。后來,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對新中國和世界其他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脅。毛主席:原子彈,哪怕一萬年,我們也要搞出來!中國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彈,才能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粉碎帝國主義的核威脅,加強中國的國防力量,人民才能過安寧的生活,才能向世界展示中國的實力,這對維護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義。原子彈有多重要?【鄧稼先】(1924—1986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中國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開拓者和奠基者,為中國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發做出了重要貢獻。1999年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由于他對中國核科學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被稱為“兩彈元勛”。人物介紹【楊振寧】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三河鎮,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等。他們是同鄉同學情同手足的好朋友一個獲諾貝爾獎蜚聲世界半世紀一個為國造核彈隱姓埋名28載1993年7月29日,是鄧稼先逝世七周年。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教授寫了這篇文章作為紀念。這是一位科學家為另一位科學家寫的科學家評傳。作者和鄧稼先同志是中學同學、大學同學,在美留學期間又是同學。他自己說是“50年的友誼,親如兄弟”。讀楊振寧教授的回憶文章,可以進一步了解鄧稼先同志的才能、風格、思想和為人。寫作背景運用除虛構以外的多種文學藝術手法,再現人物生平經歷和事跡,展現人物的精神風貌,刻畫其鮮明形象和生動個性的一種文學體裁。傳記文學文體知識◎按傳主對象的不同,傳記文學可分為自傳和他傳。自傳的傳主是作者自己,它記述作者本人的生平事跡。他傳,就是記述他人的生平經歷的傳記。◎按寫作手法的不同,可分一般傳記和評傳。一般傳記,不論是自傳還是他傳,以客觀的傳人記事為主,以評為輔,對所傳對象可以不評或少評;而評傳則既重寫傳主的生平事跡,又重對其事跡經歷、言行思想、是非功過作分析和評價。氫彈

署名

奠基

開拓選聘顫抖qīngshǔdiàntuòpìnchàn夐縈帶

鮮為人知

殷紅摯友

婦孺皆知xiòngyíngxiǎnyānzhìrú字詞學習【當之無愧】承擔得起某種榮譽或稱號,不必感到慚愧。【宰割】比喻侵害,壓迫,剝削。【可歌可泣】值得歌頌,使人感動得流淚。指悲壯的事跡使人非常感動。【鮮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鋒芒畢露】指銳氣和才干全都表現出來。多形容人氣盛逞強。【鞠躬盡瘁】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家喻戶曉】每家每戶都知道。【婦孺皆知】連婦女小孩都知道,表示眾所周知。【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指將士戰死于戰場。【至死不懈】一直到死也沒有松懈過。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概括六部分的內容。提示1.文中的小標題2.抓住文中關鍵性的語句3.文章的開頭和結尾4.某些段落的中心語句整體感知第一部分:(1—9)在中國近代一百多年的歷史背景下引出主人公——鄧稼先。第二部分:(10—18)簡單介紹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

第三部分:(19—29)在同美國“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對比中來寫鄧稼先。第四部分:(30—33)作者為中國人自己制造出原子彈而激動、自豪和驕傲。第五部分:(34—39)鄧稼先始終戰斗在艱苦卓絕的第一線——戈壁沙灘。

第六部分:(40—44)引述電報書信評價贊揚鄧稼先崇高的精神品質,流露對朋友的深情。

1.在寫鄧稼先之前,為什么先概述我國一百多年來的歷史?這一百年的歷史是怎樣的?被侵略和壓迫屈辱閱讀第一部分只舉1898年為例“租借”99年“租借”25年......品讀課文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歷史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寫鄧稼先,卻為何要從一百年以前的甲午戰爭寫起?這是1898年中日甲午戰爭中幾幅照片,那是任人宰割的時代,是有亡國滅種的危險的時代。日軍屠殺大連、旅順居民被帶上枷鎖的中國人先概述我國近一百多年來的歷史,是為了說明鄧稼先是對中華民族從“任人宰割”到“站起來了”這一巨大轉變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是對民族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歷史人物。2.為什么直到第一部分結束時才點出“鄧稼先”的名字?內容上:任人宰割——倍感屈辱站起來了——揚眉吐氣在讀者已經有強烈的心理預期中,適時地點出“鄧稼先”的名字,達到醒目有力,震撼人心的效果。結構上:承上啟下巨大貢獻——默默奉獻閱讀第二部分1.第10段中“立即”一詞有什么表達效果?“立即”指立刻,表明鄧稼先沒有停留就馬上回國了,表現出他熱愛祖國、立志報效祖國的崇高思想。2.從本部分中,可以看出鄧稼先是怎樣的人?(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熱愛祖國、貢獻巨大、極度負責、堅持不懈等。奧本海默鄧稼先國籍職務功勞學術水平文化背景性格為人美國中國原子彈設計領導人本國原子彈工程成功的功臣相當美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鋒芒畢露善于辭令復雜的人最不引人注意忠厚平實真誠坦白“純”、樸實(同)(同)(同)(異)(異)(異)閱讀第三部分為什么要拿美國科學家奧本海默與鄧稼先作比較?把鄧稼先與奧本海默對比著寫,更能鮮明地突出鄧稼先的性格品質和奉獻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結論:“鄧稼先是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有最高奉獻精神的兒子。”“是中國共產黨的理想黨員。”閱讀第四部分1.如何理解小標題?看似兩方都沒有肯定,但是在閱讀本段之后,可以發現:作者為同學的成功而驕傲,更為祖國的崛起而自豪。以此為小標題,一方面吸引讀者,另一方面也極精煉地概括了自己為朋友為祖國而驕傲自豪的情感。2.從本部分中,可以看出鄧稼先是怎樣的人?(結合具體語句進行分析)如第31自然段“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時,避免問他的工作地點,他自己只說‘在外地工作’,表現出鄧稼先對工作認真、謹慎的態度,即便是對摯友也絕不違反規定,可見其為人忠正。原文:浩浩乎!平沙無垠,敻不見人。河水縈帶,群山糾紛。黯兮慘悴,風悲日曛。蓬斷草枯,凜若霜晨。鳥飛不下,獸鋌亡群,亭長告余曰:“此古戰場也!常覆三軍。往往鬼哭,天陰則聞!”閱讀第五部分誦讀《吊古戰場文》并翻譯廣大呀,廣大呀!空曠的沙漠無邊無際,遼闊的荒漠不見人煙。河水像飄帶一樣彎曲流動。群山像犬牙一樣交錯在一起。幽暗啊悲慘凄涼,北風悲號,天日昏黃。飛蓬折斷,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凍的早晨。各種飛鳥無處可棲,在天上亂竄,許多怪獸爭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長告訴我說:“這就是古戰場啊!常常有失敗的一方全軍都覆沒在這里,時常能聽到鬼哭的聲音,每逢天陰的時候,就會聽得更加清楚。”譯文1.為什么要引用《吊古戰場文》?渲染了古羅布泊荒無人煙、凄涼蕭索的環境氣氛,從側面暗示鄧稼先的工作環境極其艱苦。同時也含蓄地將研制“兩彈”比作一場猛烈的戰爭,襯托出他為國家不辭勞苦、甘于奉獻的精神。2.“我不能走”體現了鄧稼先哪些品質?

在危難面前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對工作極其負責、身先士卒的優秀品質。“如果稼先再次選擇他的人生的話,他仍會走他已走過的道路。這是他的性格與品質。”試說說你對這兩句話的理解。

為中華民族的崛起,為廣大人民的利益,奉獻自己的一生,這是鄧稼先的人生目標。走這樣的人生道路,是鄧稼先的性格與品質決定的。所以作者說,如果鄧稼先再次選擇人還會這么走。這兩句話總寫出了鄧稼先的偉大之處。閱讀第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等于是個帽子。第二部分簡單介紹了鄧稼先的生平經歷和貢獻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補充、延伸和擴展,它是以同奧本海默對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現了鄧稼先的氣質、品格和奉獻精神。第四部分從另一角度,寫出鄧稼先貢獻之大。這一部分也可以說是第二部分的擴展。第五部分具體介紹了鄧稼先在戈壁灘率領其他科研人員研發原子彈的情形,表現了鄧稼先甘為祖國獻身的崇高精神,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體化。第六部分是全文的總結。全文六個部分之間有什么聯系?

這篇文章歌頌了鄧稼先忠厚謙虛、真誠樸實的思想品格,以及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身負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犧牲的奉獻精神。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中華民族的深情,對有著50年友誼的老朋友的深情。課堂小結赤子情懷→信念堅定永恒價值崇高的愛國情懷偉大的人格魅力鄧稼先歷史背景→杰出的歷史性人物生平經歷和貢獻→“兩彈”元勛氣質品質→真誠坦白樸實奉獻創造奇跡→自己制造自豪驕傲工作情況→身先士卒不怕犧牲文章結構向我國的兩彈功臣致敬!——學習擬寫頒獎詞擬寫頒獎詞

爛漫的山花中,我們發現你。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頒獎詞:

擬寫頒獎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當他還是一個鄉村教師的時候,已經具有顛覆世界權威的膽識;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專注于田疇。淡薄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感動中國?袁隆平頒獎詞擬寫頒獎詞

桃李天下,傳承一家。你發掘詩歌的秘密,人們感發于你的傳奇。轉蓬萬里,情牽華夏,續易安燈火,得唐宋薪傳,繼靜安絕學,貫中西文脈。你是詩詞的女兒,你是風雅的先生。

畢生致力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學者葉嘉瑩

頒獎詞是在某一主題的頒獎典禮上,對獲獎對象的事跡所作的一種陳述評價性的禮儀文稿。

頒獎詞的特點:

1.高度凝練,直指精髓,一般50~100字。

2.虛實結合,”情景“交融。既寫人物事跡,又寫從人物事跡中提升的精神。做到既有事實根基,又激情澎湃。

3.朗朗上口,語言優美。(比喻、排比)4.一般情況下使用第二人稱(你)和第三人稱(他)。擬寫頒獎詞

根據剛才的探究,我們知道了鄧稼先不愧為“兩彈元勛”的稱號,現在,請你書寫100字左右的頒獎詞,概述鄧稼先的品質和歷史功績。(五分鐘)課堂探究拓展閱讀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同途——在楊振寧學術思想研討會(賀楊先生百歲華誕)上的講話楊振寧各位首長、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各位親戚:我非常感謝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跟中國物理學會合辦的慶祝我農歷一百歲的生日。我沒有想到你們請到了這么多人,跟我在不同的時候有過很多交往。我是整整五十年以前,1971年第一次訪問新中國。那個訪問是我人生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段,因為使得我對于新中國第一次有了一點認識,而這個認識對于以后50年我的人生軌跡有了非常大的影響。

那次訪問除了看了住院的父親以外,我還看見了很多親戚和朋友,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我最親近的朋友就是鄧稼先。他1971年給我寫的一封信,最近發表在一本書里頭,這里頭的故事是這樣的,中國原子彈爆了以后,美國的報紙很快有種種的消息。其中一項我注意到,說是設計中國原子彈的人物里頭有鄧稼先。鄧稼先是我中學、大學、在美國的知心朋友,我想他跟我的關系不止是學術上的關系,也超過了兄弟的關系,所以對于這個消息我當然非常注意。另外一個消息我也注意到,是美國報紙上說毛主席派了飛機到陜北把美國物理學家寒春接到北京幫助中國制造原子彈。我認識寒春是因為我跟她在芝加哥大學同一個實驗室工作了20個月,而且她還要我教她中文。她沒有告訴我為什么,一直到1948年3月她告訴芝加哥大學系里所有的老師、學生,說她要到中國去跟她的男朋友結婚,在陜北。

因為這個緣故我一直很想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對的,很想知道中國的原子彈是不是中國人自己造出來,沒有經過外國人的幫忙。所以我在1971年4個禮拜的訪問之中就非常想問這些問題,問寒春參加中國的原子彈故事是真的還是假的?可是這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所以我又不敢問。最后在北京幾個禮拜后,我要到上海去,從上海再過幾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