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元測評四第四、五章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管理及公眾參與(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60分)如圖示意某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讀圖完成1~2題。1.1650—1780年該區域()A.人口自然增長率很高B.經歷了移民開墾C.農業結構復雜D.注重生態保護解析對照圖中該時間段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可知,原始林地比重銳減,耕地比重迅速增加,因此可判斷出該區域經歷了大規模墾殖的過程。答案B2.進入20世紀該區域()A.氣候持續干旱 B.大力發展畜牧業C.種植業產值降低 D.實施了退耕還林解析1900年之后,耕地比重下降,草地比重相對恒定,次生林地比重漸增,說明該地正在實施“退耕還林”的措施。答案D如圖為“我國某區域圖”,讀圖完成3~4題。3.圖中A地區農業發展中存在較明顯的土壤鹽堿化問題,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緯度較高,凍土發育,含鹽水分不易下滲②氣候干旱,降水少,蒸發旺盛③農業耕種過程中,長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處河谷地區,水流平緩,對土壤侵蝕作用微弱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主要考查對人類不合理活動導致土壤鹽堿化知識的再現能力。這里氣候干旱,蒸發旺盛,如果經常大水漫灌,易導致土壤鹽堿化。答案C4.圖中B處在漢朝時還是水草豐美的大草原,而現在已變成一片沙漠,其人為原因是()A.氣候由濕潤向干旱轉變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農業由耕種向畜牧轉變D.人類過度開墾和過度放牧對植被的破壞解析B處為毛烏素沙地,產生的原因主要是過度開墾和過度放牧對植被的破壞。答案D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具有維護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人們把濕地稱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納帕海和碧塔海(如圖)是我國新增的4處重要濕地。20世紀80年代初,納帕海周圍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盡,為開墾田地、擴大牧地,人們設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濕地面積不斷減少。當年勘察人員僅調查到殘存的7公頃沼澤地、數十只黑頸鶴。讀圖,完成5~6題。5.與圖中4處濕地的形成無關的是()A.海拔高,氣溫低,蒸發量小B.地形相對低洼,容易積水C.植被較好,容易涵養水源D.都瀕臨長江,常因長江洪水泛濫而積水解析圖中4處濕地雖在長江兩側分布,但因地勢較高,因此長江洪水泛濫并不能導致四地積水。答案D6.從保護濕地和發展經濟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為有()A.修筑梯田,種植作物,解決貧困山區的糧食問題B.打壩蓄水、恢復沼澤地C.利用文化生態優勢,發展旅游等綠色產業D.加大保護投入,建濕地公園,增加收入解析在坡度大的山坡上任意修筑梯田、種植作物,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可以從打壩蓄水、建造濕地公園、發展旅游等方面進行濕地保護和發展經濟。答案A讀“某一時期內黃河入海口海岸變遷示意圖”,完成7~8題。7.圖示時期內黃河三角洲面積變化的趨勢及主要原因分別是()A.逐漸增大黃河含沙量大,大量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淤積嚴重B.逐漸減小黃河入海口流水侵蝕嚴重C.逐漸增大為促進經濟發展,在黃河入海口附近圍海造陸D.逐漸減小為加快對外交往而開挖海岸,修建港口解析由圖中海岸線位置的變動可知,圖示時期內,黃河三角洲面積在逐漸增大,這主要與黃河泥沙在入海口附近大量沉積有關。答案A8.黃河入海口每年新增許多濕地,關于濕地生態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①熱容量減小,溫差減小②保持生物多樣性③涵養水源④使黃河入海泥沙大大減少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濕地具有涵養和凈化水源、調節氣候(熱容量增大,溫差減小)、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功能,對入海泥沙則無多大影響。答案B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德班世界氣候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7次締約方會議)在南非東部港口城市德班舉行。據此回答9~10題。9.下列漫畫蘊含著不同的環境問題,其中與德班氣候大會討論的主要議題相關的是()解析德班氣候大會討論的主要議題是有關CO2排放與氣候變化。A圖表示水污染;B圖表示酸雨危害,為大氣污染;C圖表示極地冰川融化,危及北極熊的生存;D圖表示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答案C10.以下措施對防治上題中所反映的環境問題不可行的是()A.植樹造林,提高植被覆蓋率B.增加技術投入,提高能源和資源的利用率C.禁止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D.開發新能源、增加清潔能源的使用比重解析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可以限制但不能禁止高能耗、高排放產業的發展。答案C為促進世界森林的可持續經營、保護和開發,聯合國大會把2023年定為國際森林年。據此回答11~12題。11.上圖為“不同區域空氣中細菌含量的變化示意圖”。據圖可知,森林可以()A.涵養水源 B.美化環境C.凈化空氣 D.調節氣候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從市區(百貨大樓)到林區,細菌含量逐漸降低,體現出了森林可以凈化空氣的作用。答案C12.為促進世界森林的可持續經營、保護和開發,我們應該()A.封山育林,禁止森林的砍伐B.注重開發,提高林業經濟效益C.禁止各種木材的流通和買賣D.采育結合,綜合開發利用解析采育結合能保障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綜合開發利用,能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答案D如圖是我國“十二五”中規劃的生態功能區(以保護林草、濕地和生物多樣性等為主的區域)分布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13~14題。13.對下列各組生態功能區自然環境共同特點的描述,符合實際的是()A.ab—草原廣布、溫差大B.bf—地表崎嶇、降水少C.ce—光照充足、風沙小D.dg—氣候濕潤、林地多14.下列生態功能區中,規劃目的以保護濕地、涵養水源為主的是()A.c B.dC.e D.f13~14.解析a為塔里木河荒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主要為綠洲;b為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主要為山地;f為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其中桂黔滇降水較多;c為陰山北麓草原生態功能區、渾善達克沙漠化防治生態功能區等,風沙較大;e為三江源草原草甸濕地生態功能區;d為大小興安嶺森林生態功能區;g為南嶺山地森林及生物多樣性生態功能區。dg氣候濕潤,林地多。答案15.如圖所示區域是我國重要的鐵礦石進口地,該區域鐵礦開采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A.森林銳減 B.土地沙漠化C.土地鹽漬化 D.物種滅絕解析此題考查區域生態問題。圖中所示國家為澳大利亞,由于此區域地處南回歸線附近,氣候干燥,鐵礦石開采會破壞植被,導致土地沙漠化。答案B16.“保護性耕作法”是指對耕地實行免耕或淺耕,并在糧食收割時及時將作物秸稈粉碎后歸還農田,或者將莊稼茬子留在田地過冬。用此法進行實驗得出下表數據,閱讀下表可知,實施“保護性耕作法”可以()某地冬春季節實驗前后資料對比表土壤水分土壤空氣土壤有機質大氣懸浮質大氣水分實驗前%%%%%實驗后%%%%%①增加地表徑流量②減輕空氣污染③增強土壤透氣性④保持土壤水分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由表中信息可知,實施了“保護性耕作法”之后,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水分含量提高,大氣中的懸浮質減少,因此②④都是可以的。答案D17.下列符合環境道德的行為有()A.講衛生,使用清潔劑B.提高生活水平,吃野味C.外出旅游,露天野營,就地取柴燒烤D.植樹造林解析使用清潔劑會污染大氣和水,露天野營燒烤容易破壞當地環境,不利于環境保護;購買野味不利于保護野生動物;只有D項植樹造林有利于環境保護。答案D“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低碳經濟”“低碳技術”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關注。據此回答18~19題。18.低碳技術涉及的部門有()①電力②交通③石化④冶金⑤化工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解析由題意可知,凡能耗大、污染重的工業部門都應該關注低碳技術。答案D19.在節能減排中,公眾參與的有利于抑制全球變暖的行動是()A.充分利用太陽能;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節水措施;開發利用無污染能源C.多種水稻;充分利用風能D.維持能源消費結構現狀;自備購物袋解析利用太陽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有效抑制全球變暖。答案A20.下列關于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說法,正確的是()A.四川盆地內酸雨危害嚴重的原因是農業發達、盆地地形B.青藏高原地勢高,人口稀少,因而沒有生態環境問題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D.大興安嶺西側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由過墾、過伐、過牧造成的解析本題考查了環境問題的地區分布,四川盆地酸雨主要與工業生產、地形有關,和農業關系不大;青藏高原地勢高,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存在草地退化和土壤侵蝕等問題;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土地荒漠化;大興安嶺西側的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是由過墾、過伐、過牧造成的。答案D二、綜合題(40分)2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其西部荒漠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態地位顯著。但近年來,青海湖周邊入湖河流近半數已經干涸,不僅水量在逐年減少,而且流域內水土流失形勢異常嚴峻,給環湖地區生態和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帶來嚴重危害。材料二青海湖及其周邊地區示意圖。(1)近年來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減少可能帶來的危害有哪些?(2)針對上題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解析第(1)題,入湖流量減少使當地比較穩定的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生態環境惡化,青海湖流域內的草場退化。第(2)題,解決措施可以從修建水利工程和加大綠化力度等角度進行分析。答案(1)由于入湖河流的水量減少,水位下降,部分河道干涸,青海湖生態系統中“水—魚—鳥”生態鏈條的平衡被打破,生態環境惡化;加劇了青海湖流域草場的退化。(2)加快入湖河流流域水利工程建設;調整當地產業結構;植樹造林等。22.2011年4月26日,甘肅民勤縣出現了沙塵暴,能見度只有800米。讀民勤地區示意圖(如圖),回答下列問題。(1)請分析民勤地區沙塵暴強烈的主要自然原因。(2)導致沙塵暴次數增多和土地沙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氣候變暖B.深居內陸,降水稀少C.冬季風增強D.過度放牧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3)為保護民勤綠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沙塵暴發生的原因及應采取的措施。第(1)題,結合地圖,從民勤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特點即可作答。第(2)題,沙塵暴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是人類不合理的活動。第(3)題,保護綠洲的措施應從節水、植被、保護水源和法制等幾方面考慮。答案(1)地處內陸地區,降水稀少;靠近沙漠,沙源豐富;氣旋與冷空氣活動頻繁,多大風天氣;植被覆蓋率低;受地形影響(狹管效應),地面風速增強。(2)D(3)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高效農業;關閉高耗水工業部門;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興修水利工程,保護水源地;加強節水和環保宣傳,加強相關法制建設。23.綠色學校是指在學校管理、學校課程、學校環境、學校與社區的關系方面都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學校。某學校正在創建綠色學校,請結合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該學校附近馬路上汽車排放的尾氣中往往含有________等有害氣體,這種氣體被稱為“空中死神”,是________問題的元兇之一。(2)該學校打算在圖中陰影部分培育一片小樹林,請分析這片小樹林的環境效益。(3)請你為該學校創建綠色學校提幾條建議。解析第(1)題,汽車尾氣主要排放氮氧化合物和碳氫化合物,也往往含有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被稱為“空中死神”的氣體是二氧化硫。第(2)題,主要考查城市森林在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吸煙滯塵等方面的作用。第(3)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只要符合學校實際情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二氧化硫酸雨(2)吸收CO2、釋放O2;凈化有害氣體;降低噪音;吸納灰塵;美化環境等。(3)使用風力發電機或太陽能電池板;使用再生紙制成的手紙;使用可降解塑料制成的清潔用具;節約用水;進行環境教育、師生共同決策等。24.根據以下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我國華北某地土地利用類型分布示意圖(等高線單位:m)。材料二東南亞是世界上的主要熱帶雨林區之一,盛產柚木、鐵木、紅木、檀木、烏木等貴重木材。近年來,隨著國際市場對這些木材的需求劇增,東南亞各國普遍出現了濫砍濫伐森林資源的現象,致使整個東南亞的森林面積大幅度減少,嚴重地破壞了這一地區的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環境。報告說,在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按照目前的砍伐速度,98%的天然熱帶雨林到2023年可能就不復存在。(1)利用等高線數值,說出材料一中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購買進口相機合同協議
- 購車貸款免息合同協議
- 誤簽拆遷協議書范本
- 豆芽合同協議書范本
- 購買私人碎石合同協議
- 2025屆浙江省G12名校協作體高三上學期返校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 財務管理公司合同協議
- 購車合同協議終修訂版
- 貼地板合同協議
- 2025屆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高三上學期開學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 新聞記者職業資格2024年筆試考試必做題有答案
- 私人公司用人合同協議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四月調研考試(二模)數學試題 含解析
- 廣東省202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模擬測試(英語試題及答案)(廣東二模)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八年級下冊期中檢測卷(含答案)
- DB44-T 2480-2024 鋁及鋁合金深井鑄造安全技術規范
- 《射頻消融手術》課件
- 食堂員工培訓內容-食堂從業人員培訓資料
- 中職電子商務班級建設方案
- 基于文化創意視角的媽祖文化旅游地產發展研究莆田媽祖文化旅游地產發展條件及思路研究
-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力拖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