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膜分離技術_第1頁
第九章膜分離技術_第2頁
第九章膜分離技術_第3頁
第九章膜分離技術_第4頁
第九章膜分離技術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章

膜分離了解膜分離的基本原理、各自膜分離的分離機能和傳遞特性;了解膜種類、材料及膜組件的構成;掌握膜的結構特性以及膜分離過程中濃差極化與膜污染的消除方法;重點掌握各種膜技術應用的場合與特點及影響膜透過通量的因素。本章重點和難點第九章

膜分離第一節

膜分離技術概述膜分離法傳質推動力分離原理應用舉例微濾(MF)

壓差(0.05~0.5MPa)篩分除菌,回收菌,分離病毒超濾(UF)壓差(0.1~1.0MPa)篩分蛋白質、多肽和多糖的回收和濃縮反滲透(RO)壓差(1.0~10MPa)篩分、溶解-擴散鹽、氨基酸、糖的濃縮、淡水制造透析(DS)濃差篩分脫鹽、除變性劑電滲析(ED)電位差荷電、篩分脫鹽,氨基酸和有機酸分離納濾(NF)壓差(0.5~1.5MPa)溶解-擴散、Donnan效應氨基酸和多價離子的回收和濃縮滲透蒸發(PV)壓差、溫差溶質與膜的親和作用有機溶劑與水的分離,乙醇分離氣體分離(GS)濃度差氣體與膜的親和作用氣調保鮮一、按膜的孔徑、傳質動力和傳遞機理二、按動力本質分類以靜壓力差為推動力的過程微濾(Microfiltration,MF)超濾(Ultrafiltration,UF)反滲透(Reverseosmosis,RO)納濾(Nanofiltration,NF)以蒸汽分壓為推動力的過程膜蒸餾(Membranedistillation,MD)滲透蒸發(Pervaporation,PV)以濃度差為推動力的過程滲析(Dialysis,D)以電位差為推動力的過程電滲析(Electrodialysis,ED)三、膜的分離范圍

四、常見物質的相對分子尺寸截留相對分子質量10,000~100,000的中空纖維超濾膜的微孔直徑為1.6~5nm常見物質相對尺寸(nm)常見物質相對尺寸(nm)常見物質相對尺寸(nm)糖類0.8~2.5血紅細胞5000~10,000花粉10,000~100,000炭黑10~100蛋白質10~300面粉1000~100,000病毒10~100膠體硅粒子8~20金屬離子0.2~0.7細菌300~10,000漆顏料100~5000氯離子0.18酵母細胞1000~50,000水溶性鹽0.3~1.2五、膜的分類示意圖第二節

膜及其膜組件

概念:用半透膜作為選擇障礙層,利用膜的選擇性(孔徑大?。?,以膜的兩側存在的能量差作為推動力,允許某些組分透過而保留混合物中其它組分,從而達到分離目的的技術。一、膜的要求

膜分離技術主要依靠推動力和分離膜,其中分離膜更是膜分離技術的核心。衡量標準如下:

高的分離系數和滲透系數;

足夠的機械強度和柔韌性,同時又要求過濾阻力小;

適用的pH和溫度范圍廣;較強的抗物理、化學和微生物侵蝕的性能;耐高溫滅菌,耐酸堿清洗劑,穩定性高,適用壽命長;

通過清洗,恢復通過性能好;

制備方便,成本合理,便于工業化生產。二、膜的材料1.膜材料的分類類

別膜材料舉

例纖維素酯類纖維素衍生物類醋酸纖維素,硝酸纖維素,乙基纖維素等非纖維素酯類聚砜類聚砜,聚醚砜,聚芳醚砜,磺化聚砜等聚酰(亞)胺類聚砜酰胺,芳香族聚酰胺,含氟聚酰亞胺等聚酯、烯烴類滌綸,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腈等含氟(硅)類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其他殼聚糖,聚電解質等2.常用膜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種類:纖維素衍生物,如醋酸纖維(AC)、硝酸纖維和再生醋酸纖維優點:醋酸纖維的阻鹽能力最強,有一定的親水性,透過速度大。常用于反滲透膜,也可作超濾膜和微濾膜;再生纖維素可用于制造透析膜和微濾膜。缺點:醋酸纖維膜最高使用溫度和pH范圍有限,在45~50C,pH4~6。耐pH范圍為2~11的芳香聚酰胺成為反滲透膜的主要材料,幾乎全部替代了醋酸纖維材料。不過,其最大的缺點就是耐氯離子能力差。合成高分子材料

聚砜(PS)優點:耐高溫(70~80C,

最高可達125C),pH1~13,耐氯能力強,可調節的孔徑寬(1~20nm);

常用于超濾膜;多用于水質較好的處理過程(如純水制備)、血液透析、氣體分離等領域

。缺點:聚砜的耐壓差,壓力極限在0.5~1.0MPa。

聚乙烯(PE)聚乙烯是最結構簡單的高分子,也是應用最廣泛的高分子材料。它是由重復的–CH2–單元連接而成的。聚乙烯無臭,無毒,具有優良的耐低溫性能(最低使用溫度可達-70~-100℃),化學穩定性好,能耐大多數酸堿(鹽酸、檸檬酸等)的侵蝕。耐氧化性能差,不耐氧化劑和具有氧化性質的酸。常溫下可耐受一般溶劑(醇、烴等);耐熱老化性差。聚丙?。猃圥P)聚丙烯的分子結構為典型的主體規整結構,為結晶聚合物,其相對分子質量為10萬~50萬。密度:0.9~0.91g/cm3;成型收縮率:1.0%~2.5%;成型溫度:160~220℃聚丙烯的特點:強度、剛度、硬度耐熱性均優于低壓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電性能和高頻絕緣性不受濕度影響,但低溫時變脆、不耐磨、易老化,可耐一般的酸堿和化學溶劑,耐氧化劑性能差。聚氯乙?。≒VC)聚氯乙稀(PVC)是產量最大的三大合成樹脂之一,是一種非結晶態的熱塑性塑料,沒有明顯的熔點,玻璃化轉變溫度在80℃左右,常溫條件下韌性較差。PVC可耐甲醇、乙醇、乙二醇、醇類、醋酸等,不耐丙酮、環己酮、硝基苯等有機溶劑。PVC耐氧化性能與聚乙烯(PE)接近,在氧化物存在條件下,易發生部分分解。同時,PVC分子中含有氯元素,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會發生析出,影響過濾水質。聚醚砜(PES)

聚醚砜具有出色的熱性能和較強的氧化穩定性。聚醚砜連續使用溫度為180℃,聚醚砜耐應力開裂,不溶于極性溶劑如酮類和一些含鹵碳氫化合物。耐水解,耐大多數酸、堿、脂類碳氫化合物、醇、油及脂類??梢酝ㄟ^對其相對分子質量的控制或添加各種增強材料、各種纖維,以提高聚合物的性能。該樹脂滿足美國FDA要求可使用于與食品接觸的制件。優點:pH耐受范圍寬,可以達到2~10;

易加工成型,可制成多孔徑的膜,從1nm~0.2μm;

耐多數化學溶劑性能較好。但不耐芳烴、酮、醚、酯等。缺點:耐壓性能不好,平板膜低于7bar。聚砜中空纖維膜低于1.7bar。疏水性,易于污堵。耐氧化性較PS強,但長期或者高濃度的氧化性清洗劑會對膜材料造成一定的破壞。聚偏氟乙烯(PVDF)

長期使用溫度范圍為﹣40℃~150℃。PVDF材料耐熱性、化學穩定性、耐輻射性、物理機械性能良好。它的突出優點是化學穩定性好,在室溫下不易被酸、堿、強氧化劑和鹵素所腐蝕,脂肪烴、醇、醛、酮等有機溶劑對它也無影響。PVDF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韌性高,拉伸強度為500kg/cm2,沖擊強度和耐磨性能也都較好。同時它還具有極好的耐氣候性,在波長為200~400nm的紫外線下照射一年,其性能基本不變。PVDF分離膜,已成功地應用于化工、電子、紡織、食品、生化等領域。優點:pH耐受范圍寬,可以達到1~13甚至更寬;抗氧化能力極強,可經受苛刻的氧化清洗條件;可耐烴類、酯類、醇類、醚類等絕大多數化學溶劑;耐生物降解;與聚醚砜類似,PVDF的也是疏水性,可以經過多種方式進行親水改性。改性后其親水性可以達到相當令人滿意的程度。

常用合成高分子膜材料比較

超濾用于地表水、工業水處理或反滲透預處理時,對于材質的關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化學穩定性,其次是親水性。化學穩定性決定了材料在酸堿、氧化劑、微生物等的作用下的壽命,還直接關系到清洗可以采取的方法;親水性則決定了膜材料對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吸附程度,直接影響膜的通量。膜材料特性

由于地表水、市政污水、各種工業污水中多含有較多的藻類、細菌等微生物,必須考慮在膜系統中加入次氯酸鈉、二氧化氯、雙氧水等殺菌劑,以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微生物和有機污染往往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原因,氧化劑清洗是膜通量恢復的有效手段,膜材料的耐氧化劑性能顯得尤為重要。與PE、PAN、PES等膜材料相比,PVDF膜材料具有優良的耐氧化劑性能,其耐氧化劑(耐余氯可達4.8mg/(kg·h)的能力是PES等材料的10倍以上。膜材料污染源PVDF材料與PES等材料相比,其耐受氧化劑清洗的能力更強。因而便于清洗,污堵后經過清洗可以能夠更好的恢復性能并長期保持通量穩定。

對于常見的酸堿化學試劑的耐受能力依次為PVDF>PES>PVC>PE>PP>PS。

對于常見的氧化劑的耐受能力依次為PVDF>PES>PVC>PE>PP~PS。

對于常見的有機溶劑的耐受能力依次為PVDF>PES>>PVC~PE~PP>PS。膜材料穩定性比較化學穩定性的比較親水性比較膜材料接觸角纖維素12°~45°聚醚砜44°~81°聚丙烯108°聚砜38°~81°PDVF30°~66°不同公司超濾膜材料的接觸角數據注:不同產品,不同人測試結果差異較大。有些膜材料可能經過親水改性。親水性/非親水性膜的比較非親水性膜膠體油蛋白膠體油蛋白雜質在膜表面狀態:附著膠體油蛋白過濾反洗親水性膜膠體油蛋白膠體油蛋白雜質在膜表面狀態:聚結成球狀反洗膠體油蛋白過濾無機材料種類:陶瓷、微孔玻璃、不銹鋼和碳素等。目前有孔徑>0.1um微濾膜和截留>1萬相對分子質量的超濾膜,其中以陶瓷

材料的微濾膜最常用。多孔陶瓷膜主要利用氧化鋁、硅膠、

氧化鋯和鈦等陶瓷微粒燒結而成,膜厚方向上不對稱優點:機械強度高、耐高溫、耐化學試劑和有機溶劑。缺點:不易加工,造價高。復合材料種類:如將含水金屬氧化物(氧化鋯)等膠體微粒或聚丙烯酸等沉淀在陶瓷管的多空介質表面形成膜,其中沉淀層起篩分作用。優點:此膜的通透性大,通過改變pH值容易形成和去除沉淀層,清洗容易。缺點:穩定性差。三、膜的性能

膜的分離透過性包括分離效率、滲透通量和通量衰減系數三個方面:1.分離效率式中:cb、cp、cm分別為料液、透過液、膜表面上溶質的濃度,濃度單位為kg/m3。2.滲透通量

用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膜面積的透過量表示。單位為kg/m2·s。3.通量衰減系數

由于濃差極化、膜壓實及膜污染等原因,膜的滲透通量將隨時間的延長而減少。滲透通量與時間的關系可以用下式來表示:

式中:J0為初始時刻的滲透通量;Jθ為時間θ的滲透通量;m為衰減系數。四、膜的結構特性1.膜的孔道結構按膜的結構分為:

對稱膜(SymmetricMembrane)

非對稱膜(AsymmetricMembrane)

復合膜(CompositeMembrane)均質膜非對稱性膜微孔對稱性膜常見膜結構鋁膜納米管膜聚酰胺轉相膜掃描電鏡圖表面SEM橫切面SEM過濾器類型:PallFiltronOmega系列300K2.膜的孔道分布

膜的孔道特性包括孔徑、孔徑分布和孔隙率。超濾和微濾膜的孔徑、孔徑分布和孔隙率可通過電子顯微鏡直徑觀察。

孔徑分布

圖9-20Millipore公司PTGC超濾膜的孔徑分布102030402468101214相對分布/%優質超濾膜的表征孔分布窄(如圖中紅線),沒有大孔缺陷(如圖中陰影部分)A:為質量好的超濾膜;B:為質量差的超濾膜實際應用中的。

具體表現A:膜形成表面污染,透量易恢復;B:膜易形成孔污染,透量不易恢復。A:膜透量衰減的慢;B:膜衰減的快。孔分布AB50,000150,0000.2μm

孔徑3.水通量

膜的另外一個特性是其純水的透過通量,統稱水通量。水通量是在一定條件下(一般壓力為0.1MPa,溫度為20℃)單位時間透過膜的純水量。影響膜的水通量因素有:1.膜污染2.膜孔徑(MF膜)或截留相對分子質量(UF膜)3.膜材料透膜壓差4.不同生產廠商水通量:大量的實驗證明,膜孔徑越大,通量下降速度越快,大孔徑微濾膜的穩定通量比小孔徑小,有時候甚至微濾通量比超濾膜還要小。

SDI:超濾膜也要比微濾膜要好的多,如下圖所示,隨著運行時間的延長,超濾后的水質SDI(污染指數)指數均低壓微濾,這說明了超濾后的水質在運行過程中均要好于微濾的水質。4.膜組件

(1)管式膜組件管式膜是將膜固定在內徑10~25mm,長約3m的圓管狀多孔支撐體(支撐體的結構一般為多孔的不銹鋼、陶瓷或塑料罐)上,10~20根管式膜并聯,管式膜直徑通常為6~24mm,或用管線串聯,收納在筒狀容器內即構成管式膜組件。

(2)中空纖維(毛細管)式膜組件

中空纖維或毛細管膜組件由數百至數萬根中空纖維膜固定在圓管形容器內構成,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極高的膜填充密度。嚴格地講,內徑為40~80μm的膜稱為中空纖維膜,而內徑為0.25~2.5mm的膜稱為毛細管膜。由于兩種膜組件的結構基本相同,故一般將這兩種膜裝置統稱為中空纖維膜組件。毛細管膜的耐壓能力在1.0MPa以下,主要用于超濾和微濾;中空纖維膜的耐壓能力較高,常用于反滲透。

中空纖維式膜組件(3)板框式膜組件

平板膜組件與板式換熱器或加壓葉濾機相似,由多枚圓形或長方形平板膜以1mm左右的間隔重疊加工而成,膜間襯設多孔薄膜,供料液或濾液流動。平板膜組件比管式膜組件比表面積大很多。

(4)螺旋卷繞式膜組件

在卷繞式膜組件中,一個(或者多個)膜袋與由塑料制成的隔網配套,按螺旋形式圍著滲透物收集管卷繞。膜袋是由兩層膜構成的,每兩層膜之間設有多孔的塑料網狀織物(滲透物隔網)。膜袋有三面是封閉的,第四面(即敞開的那一面)接到帶有孔的滲透物收集管上。原料溶液從端面進入,按軸向流過膜組件,而滲透物在多孔支撐層中按螺旋形式流進收集管。

第三節膜分離技術

利用具有一定孔徑大小、高分子溶質不能透過的親水膜將含有高分子溶質和其他小分子溶質的溶液與純水或緩沖液分隔,由于膜兩側的溶質濃度不同,在濃差的作用下,高分子溶液中的小分子溶質(例如無機鹽)透向純水或緩沖液的一側,另外一側中的水透向高分子溶液的一側,這就是透析。透析與滲透最大的不同點在于,透析除了水分子可以通過以外,小分子物質如無機鹽等也可以通過,然而滲透僅僅只有水分子能通過,小分子物質如離子等都會被截留。1.透析

(1)透析的原理mol/(m2·s)其中,k0為包括膜內擴散和膜兩側表面液膜傳質阻力在內的總傳質系數,與操作的溫度、膜材料及溶質的性質有關。

c1和c2分別為膜兩側的溶質濃度。

增加傳遞速率的方法:

①適當的提高溫度來增加傳質系數;②更換透析液,目的是降低c2的濃度;③比表面積較大的中空纖維透析裝置。(2)透析的傳遞(3)透析的應用

目前透析法在臨床上常用于腎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在生物分離方面,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溶液的脫鹽。如在蛋白質的提取中,往往會用到鹽析法

常用的半透膜是玻璃紙或稱賽璐玢紙、火棉紙和其他改型的纖維素材料。

圖9-7透析裝置522.超濾、微濾

這個式子最重要的特征是J與△P成正比,J與1/μ成正比。其中的比例常數只由膜的特性決定,可以用水做實驗測定。

滲透通量與壓差幾乎成正比,與上式較吻合,然而流速對通量幾乎無影響,說明濃差極化的影響很小。(1)超濾、微濾的傳遞【例1】對XM100A超濾膜進行測定,測定其平均孔徑為1.75×10-8m,每平方厘米上有孔3×109個,皮層厚0.2μm。試估算膜的開孔率及在100kPa壓差、20℃下的水通量。解:①膜的開孔率②水通量(2)超濾截留相對分子質量通過測定相對分子質量不同的球形蛋白質或水溶性聚合物得截留率,可獲得膜的截留率與溶質相對分子質量之間關系的曲線,即截留曲線。一般將在截留曲線上截留率為0.90(90%)的溶質相對分子質量定義為膜的截留相對分子質量(MWCO)。在理想的情況下,超濾膜的截留曲線應為通過橫坐標MWCO的一條垂直線,相對分子質量小于MWCO的溶質截留率為0,大于MWCO的溶質截留率為1。但實際上,膜孔徑均有一定的分布范圍,孔徑分布范圍較小則截留曲線較陡直,反之則斜坦。截留率R>0.9

在選擇超濾膜濃縮時,最為重要的選擇就是對超濾膜截留相對分子質量(MWCO)的選擇,應以下兩個因素:①膜相對分子質量的選擇曲線;②使用一段時間后(一年左右),膜孔開始變大,分選曲線向右漂移情況。膜MWCO選擇的常用因素如下:

X=欲濃縮物質平均相對分子質量/濾膜截留相對分子質量

X一般取3~6,當處理物流價值很高時,即希望100%回收時,應盡量選用X=6?!纠?】對白蛋白回收用濾膜MWCO選擇時,白蛋白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67000道爾頓,取X=6,則膜MWCO=67000/6=10000道爾頓,所以目前世界上大部分著名的白蛋白生產廠家,如Baxter、Armour、Miles等選用Pall公司的超濾膜,所選用的MWCO=10000道爾頓。56蛋白酶液恒流泵平板式超濾膜△P出背壓閥(3)超濾的應用:△P進透出液截留液

當溶液體系經由水泵進入超濾器時,在濾器內的超濾膜表面發生分離,溶劑(水)和其他小相對分子質量溶質透過具有不對稱微孔結構的濾膜,大分子溶質和微粒(如蛋白質、病毒、細菌、膠體等)被濾膜阻留,從而達到分離、提純和濃縮產品的目的。當系統壓力比設定壓力小時,膜片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堵塞管路;當系統壓力比設定壓力大時,膜片壓縮彈簧,管路接通

外壓式:

主要針對雜質較多的流體。內壓式:

方便清洗、控制3.反滲透(1)反滲透的基本原理滲透與反滲透

RO膜無明顯的孔道結構和性質,其透過機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優先吸附、毛細管流動理論和溶解-擴散理論,其中以溶解-擴散模型最為簡單實用。

(2)反滲透的傳遞式中:A―溶劑透過系數,它只與膜的特性和溫度有關。這個公式中的(△P-△π)可視作為有效壓差。

溶質的質量流量:

式中:B為溶質的擴散系數,B只與溶質的性質、膜材料的性質和膜的結構有關,與壓力的相關性不大?!鱟2為膜兩側溶液中溶質的濃度差。溶劑的質量流量:

溶質的濃度比:

因此,提高反滲透操作壓力有利于實現溶質的高度濃縮

Js和Jw的關系可以由穩定時溶質的物料衡算得到。由滲透過膜的滲透液(溶液)體積相等作為衡算的基準,即假設單位時間、單位面積上流過的滲透體積量(m3)相等:式中:V為透過液體積,Cw2

為溶劑在透過液中的濃度(kg/m3)。如果透過液較稀,Cw2近似為溶劑的密度,特別是對于分離率較高(R>0.9)的膜,Cw2更接近于溶劑的密度。

其中,F的單位為Pa-1,可由實驗測定。R值越大,反滲透對溶劑和溶質的分離效果越好。令:【例9-2】反滲透實驗中,原液為25℃的NaCl水溶液,濃度為3.5kg/m3,密度為999.5kg/m3,滲透壓為280kPa,反滲透壓差為3.0MPa。所得透過液密度為997kg/m3,滲透壓為8.10kPa。滲透率常數A=3.5×10-9kg/(Pa·m2·s),B=2.5×10-7m/s。求水和NaCl透過膜的速率,溶質分離率和透過液的濃度。解:①溶劑水的透過膜速率A=3.5×10-9kg/(Pa·m2·s);△p=3.0×106Pa△π=0.28×106-0.0081×106=0.272×106PaJw=3.5×10-9×(3.0-0.272)×106=9.548×10-3kg/(m2·s)

②溶質的分離率Cw2≈ρ=997kg/m3(透過液密度)③透過液的濃度已知:

c1=3.5kg/m3c2=0.091kg/m3④溶質的透過速率△c2=(c1-c2)=3.409kg/m3一是操作的pH,所控制的范圍為3.0~10.0,最佳使用的pH范圍為6.5~7.0;二是操作時自由氯含量,必須控制在0.1mg/kg以下,以延長膜的使用周期;三是進水溫度,一般不能超過50℃,最佳進水溫度為20~25℃。

(3)反滲透的應用

反滲透、超濾和微孔過濾技術的原理和操作特點比較分離技術類型反滲透超濾微孔過濾膜的形式表面致密的非對稱膜、復合膜等非對稱膜,表面有微孔微孔膜膜材料纖維素、聚酰胺、PVDF等聚丙烯腈、聚砜、PVDF等纖維素、PVC等操作壓力/MPa2~1000.1~0.50.01~0.2分離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小于500的小分子物質相對分子質量大于500的大分子和細小膠體微粒0.1~10μm的粒子分離機理非簡單篩分,膜的物化性能對分離起主要作用篩分,膜的物化性能對分離起一定作用篩分,膜的物理結構對分離起決定作用水的滲透通量/[m3/(m2·d)]0.1~2.50.5~520~2004.電滲析

(1)電滲析原理電滲析是基于離子交換膜對陰陽離子的選擇型,在直流電場得作用下使陰陽離子分別透過相應的膜以達到分離的目的的一種分離方法。電滲析的兩個基本條件:一是直流電的電勢差;二是具有選擇性透過的離子交換膜。

電滲析裝置基本結構電滲析中的電化學過程電滲析的推動力-電位差電極反應膜電位電阻電流陽極陰極5.滲透汽化滲透汽化的原理是在滲透汽化膜(疏水膜)的一側通入料液,另外一側(透過側)抽真空或通入惰性氣體,使兩側產生溶質分壓差。在分壓差的作用下,料液中的溶質溶于膜內,擴散通過膜,在透過側發生汽化,汽化的溶質被膜裝置內外設置的冷凝器回收。

1、控溫裝置(水浴循環,37℃)2、加料槽3、電動攪拌器4、發酵罐5、恒流泵6、轉子流量計7、滲透汽化膜組件8、冷凝器9、干燥器和緩沖罐10、真空計11、油泵

乙醇發酵與滲透汽化在硅橡膠膜生物反應器中的耦合強化

6.氣體分離氣體分離膜又稱為致密膜,其結構較為致密。其分離原理與滲透汽化原理相似,兩者都是采用致密膜,無明顯的孔隙。對組分的分離都是利用其選擇透過性的不同而進行分離的。氣體分離的特點是分離系數較高,但滲透系數較低。制膜的材料主要有硅橡膠膜,適用于氣體分離和滲透蒸發,目前在食品工業中,主要用于氣調保鮮。第四節

影響膜透過通量的因素

傳統的過濾操作主要用濾布為過濾介質,采用終端過濾(Dead-endfiltration)形式回收或除去懸浮物,料液流向與膜面垂直,膜表面的濾餅阻力大,透過通量很低。目前的超濾和微濾操作主要采用圖所示的錯流過濾(Cross—flowfiltration,CFF)形式。錯流過濾操作中,料液的流動方向與膜面平行,流動的剪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