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方文學思潮評析馬工程課件 第七章_第1頁
當代西方文學思潮評析馬工程課件 第七章_第2頁
當代西方文學思潮評析馬工程課件 第七章_第3頁
當代西方文學思潮評析馬工程課件 第七章_第4頁
當代西方文學思潮評析馬工程課件 第七章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章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在當代西方,隨著消費社會的轉型和信息社會的到來,文學的觀念和實踐發(fā)生巨大變化,形成了一股股聲勢浩大的流行文學思潮。它是晚期資本主義社會流行文化的組成部分。第一節(jié)流行文學思潮的含義和社會文化語境一、流行文學的含義和實質所謂流行文學,是指具有通俗性和娛樂性的文學表達在現(xiàn)代社會受到大眾普遍的接受和閱讀,成為產生重要影響的文學景觀和文化現(xiàn)象。其實質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文學文本具有通俗性和娛樂性。第二,流行文學具有民間文化的狂歡特征。第三,流行文學體現(xiàn)出鮮明的模式化特征,不僅語言,而且故事情節(jié)結構皆具有模式化特征,主要人物、主題模式大多類似。第四,流行文學是文學自律與他律的結合,甚至傾向于他律性因素,體現(xiàn)出流行文化以及日常生活化的特征。二、當代消費社會與文學的嬗變當代西方社會發(fā)生了結構性轉型,走向了消費社會。晚期資本主義凸顯出消費社會的性質,確立了消費的核心地位,這對文化領域產生了革命性影響,也因此促進了文學的嬗變。第一,文學觀念的變化。第二,消費社會促進了文學產業(yè)化,形成了文學與經濟的相互滲透。第三,消費社會促進了精英文學的邊緣化和文學的大眾化。三、視覺文化蔓延與流行文學轉型隨著電子信息技術、通信衛(wèi)星和物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社會不斷趨于信息化,“信息社會”融會在“消費社會”之中,兩者聯(lián)姻打造了新的社會形態(tài)和生活方式,形成新的價值觀念和文化形態(tài)。其中最突出的一個現(xiàn)象是視覺文化的蔓延,催生了讀圖時代的來臨。視覺文化的蔓延對流行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構建起流行文學潮流與影視文化產業(yè)相互聯(lián)動的顯著特征。第一,視覺文化的蔓延主要是指電影、電視、網絡等視覺媒介文化的蔓延。第二,視覺文化與流行文學有著內在的相關性。第三,視覺文化的蔓延深刻地影響了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形成了視覺文化與流行文學相互交融、彼此轉化、共同聯(lián)動的熱潮,這是當代西方流行文學的新特點。第二節(jié)當代流行文學的主題和內容在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中,以科幻小說、幻想小說、言情小說、偵探小說、恐怖小說等為代表的類型文學突破傳統(tǒng)文學藩籬,乘著當代西方社會消費主義勃興和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

一、科幻與幻想小說的未來世界塑造幻想是科幻、說(又譯為科學小說)和幻想小說最迷醉的主題和內容。(一)科幻小說的未來世界科幻小說自雨果?根斯巴克(1884—1967)1948年命名以來,在當代西方迅猛發(fā)展,涌現(xiàn)了埃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亞瑟?克拉克(1917—2008)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科幻小說大師,并催生了英美60年代的“新浪潮”運動。出生于俄羅斯的美國猶太作家阿西莫夫被譽為當代西方最杰出的科幻小說大師。阿西莫夫一生著述頗豐,有500多部作品,其中科幻小說100余部,阿西莫夫最著名的基地系列小說以“基地三部曲”著稱,包括《基地》(1951)、《基地與帝國》(1952)和《第二基地》(1953)。(二)幻想小說的時空塑造當代西方幻想小說高潮迭起,魯埃爾?托爾金(1892—1973)、J.K.羅琳(1965—)等代表作家產生了巨大影響,他們創(chuàng)造了人類心理幻想的神奇世界,經典作品有“魔戒三部曲”“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等。羅琳因出版《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一舉成名,之后陸續(xù)出版了《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阿茲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與火焰杯》《哈利?波特與鳳凰社》《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構成了風靡世界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說”

《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展現(xiàn)了現(xiàn)實世界與魔法世界的截然差異,可以說體現(xiàn)了弗洛伊德的現(xiàn)實原則和快樂原則的差異。探索與發(fā)現(xiàn)、冒險是該小說的重要內容。

小說通過對魔法世界的再現(xiàn)表達了鮮明的價值立場,在善惡對立中凸顯了道德力量,這主要體現(xiàn)在對待魔法的態(tài)度上。二、言情、偵探與恐怖小說的發(fā)展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不僅在科幻小說和幻想小說方面形成思想浪潮,而且在其他通俗文學類型創(chuàng)作方面也呈現(xiàn)出全球化擴張的現(xiàn)象,這主要體現(xiàn)在言情、偵探(包括間諜)、恐怖小說等領域。

(一)言情小說潮流新景觀言情小說主要是指以愛情、性、婚姻為主題內容的小說書寫樣式,是各種文化中都不可或缺的文學類型,尤其是在當代西方。隨著文學市場化、產業(yè)化的迅猛發(fā)展以及人的愛欲本能的釋放和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念的消解,言情小說成為整個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的助推器。第一,言情小說類型的多元開掘。第二,言情小說的愛情觀念的變化。第三,言情小說的色情化傾向。(二)偵探小說潮流發(fā)展軌跡偵探小說也是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中的重要一脈。

20世紀上半葉無疑是偵探小說的繁盛時代。在英國,柯南?道爾(1859—1930)成功塑造了大偵探福爾摩斯和助手華生的形象。被稱為“偵探小說女皇”的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的經典作品《東方快車謀殺案》(1934)、《尼羅河慘案》(1937)等塑造了具有人情味的偵探埃居爾?波洛。在美國,硬漢派偵探小說在20年代開始成形,出現(xiàn)了達希爾?哈米特(1894—1961)、雷蒙德?錢德勒(1888—1959)等著名代表作家,實現(xiàn)了偵探小說的轉型:主人公以職業(yè)偵探、硬漢形象為主,故事背景以美國當代社會生活為主。當代西方偵探小說立足于古典偵探小說的主題內容領域,作家眾多,佳作迭出,在延續(xù)傳統(tǒng)經典偵探小說主題內容的同時又具有新的時代特征。第一,從主題類型看,當代西方偵探小說主要有四種類型:一是古典推理偵探小說,二是硬漢派偵探小說的延續(xù),三是警察謎案小說,四是國際間諜小說。

第二,主題趨于日常化。第三,當代偵探間諜小說在主題內容上體現(xiàn)出偵探、間諜內容與性愛主題的結合。(三)恐怖小說浪潮西方恐怖小說風起云涌,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成為流行文學思潮中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文學類型。當代恐怖小說代表作有丹尼斯?惠特列(1897—1977)的《他們用黑暗的力量》(1964),艾拉?萊文(1929—2007)的《羅絲?瑪麗的孩子》(1967),克萊夫?巴克爾(1952—)的《血書》(1984),安妮?萊絲(1941—)的《和吸血鬼談話》(1976),威廉姆?布拉蒂(1928—)的《驅魔者》(1971),斯蒂芬?金(1947—)的《魔女嘉莉》(1974)、《閃靈》(1975)、《它》(1986)等。在當代西方恐怖小說潮流中,最重要的現(xiàn)象就是“斯蒂芬?金現(xiàn)象”。斯蒂芬?金是當之無愧的恐怖小說大師,他的創(chuàng)作代表了當代西方恐怖小說潮流的趨勢,也是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最突出的代表之一。以《魔女嘉莉》為例分析當代西方恐怖文學思潮的典型主題。長篇小說《魔女嘉莉》講述美國歐文高中少女嘉莉因遭受同學和母親折磨而爆發(fā)邪惡意念引發(fā)學校火災爆炸、搗毀張伯倫鎮(zhèn)、殺害母親而最后毀滅的故事。《魔女嘉莉》中的恐怖元素源于經典哥特小說模式,而又超越了傳統(tǒng)的意義,通過描述一個小女孩變成魔女的過程,揭示出正是資本主義的弊端激發(fā)了當代西方社會日常生活中的暴力和恐怖。第三節(jié)流行文學的藝術特征一、語言和敘事技巧的通俗性與模式化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和其他文學思潮相比,文學藝術性的探索相對薄弱,更多的是延續(xù)著現(xiàn)代流行文學經典的文學技巧,具有通俗性和模式化特征。這在語言和敘事技巧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顯著。(一)語言藝術特征第一,多采用通俗語言。第二,多采用民間童話語言。第三,互文性特征。第四,語言的模式化甚至重復。(二)敘事技巧的模式化首先,西方當代流行文學思潮是復雜多樣的,不同的文學類型具有不同的敘事技巧模式。其次,當代流行文學敘事技巧的模式化體現(xiàn)為二元對立元素的故事情節(jié)展開模式,也就是善惡對立模式。最后,當代西方流行文學的模式化的敘事技巧具有文化基礎。二、文學形象的視覺化與娛樂性娛樂性是目的,視覺化是實現(xiàn)娛樂性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文學形象的視覺化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處于電視、電影、網絡等視覺文化語境之中,其文學觀念不斷發(fā)生嬗變,文學形象呈現(xiàn)出視覺化的特征。(二)流行文學思潮的娛樂性流行文學思潮的另一個藝術特征在于娛樂性策略。當代西方流行文學思潮不僅具有明確的市場意識,還具有娛樂大眾的審美技巧,文學視覺化本身就是娛樂性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藝術娛樂手段。第一,對弗洛伊德幻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