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中國電影教師:方云端第一節
從儒道釋俠到后現代:
中國電影概述中國電影具有極為鮮明的民族特色,傳統電影表現了儒道釋俠的文化道德規范和價值體系。儒道:是對儒家和道家的總稱,儒家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的學派。起源于東周春秋崇奉孔子學說的學派。其學派崇尚“禮樂”和“仁義”,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張“德治”、“仁政”,重視倫理關系。而道家,也是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楊朱為主要代表。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辯證法的因素和無神論的傾向,同時主張清靜無為,反對斗爭。當代電影則表現出傳統、現代和后現代思想及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的特征。按照較為公認的說法:(1)鄭正秋、張石川、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中國電影早期開拓人是第一代導演;(2)第二代則包括蔡楚生、鄭君里、費穆、吳永剛、張駿祥、桑弧、湯曉丹等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導演;(3)第三代是1949年后開始活躍的水華、謝晉、成蔭、謝鐵驪、崔嵬、凌子風等導演;(4)第四代主要是1960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包括謝飛、吳貽弓、吳天明、張暖忻、黃健中、滕文驥、鄭洞天、丁蔭楠等;(5)第五代: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馮小寧、田壯壯、張軍釗、吳子牛,鄭洞天等;(6)第六代,這包括賈樟柯、張元、王小帥、路學長等90年代嶄露頭角的導演。“第五代導演”是指八十年代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這批導演在少年時代卷入了中國社會大動蕩的漩渦中,有的下過鄉,有的當過兵,經受了10年浩劫的磨難。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接受專業訓練,帶著創新的激情走上影壇。他們對新的思想、新的藝術手法,特別敏銳,力圖在每一部影片中尋找新的角度。他們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在選材、敘事、刻劃人物、鏡頭運用、畫面處理等方面,都力求標新立異。“第五代導演”的作品主觀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別強烈。當他們一旦作為一個群體的力量出現時,盡管人數不多,卻給中國影壇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波。一、生機勃勃的“第五代”1.第五代導演——概述“第五代導演”是指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后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
電影導演: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馮小寧田壯壯、張軍釗、吳子牛,鄭洞天等電視劇導演:張紹林
潘霞
宋昭楊陽
陳凱歌:《黃土地》、《孩子王》、《大閱兵》、《霸王別姬》、《荊柯刺秦王》、《邊走邊唱》、《和你在一起》、《風月》、《無極》、《趙氏孤兒》、《搜索》等。張藝謀:《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山楂樹之戀》、《三槍拍案驚奇》、《金陵十三釵》等。田壯壯:《盜馬賊》、《大太監李蓮英》、《小城之春》、《藍風箏》等。吳子牛:《喋血黑谷》、《晚鐘》、《歡樂英雄》、《陰陽界》、《南京大屠殺》等。2.
第四代導演與第五代導演之比較“第四代導演”與“第五代導演”是80年代中國電影創作的中堅力量。“第四代導演”是一批從文化廢墟中走出來的遲到的耕耘者。他們在大學畢業之際趕上了“文革”,被整整冰凍了十年,一朝解凍,已人到中年。70年代底他們以《小花》、《生活的顫音》、《苦惱人的笑》實現了“電影語言現代化”的“井噴”進入80年代,作為一個群體,他們已過了形式創新的過渡期,在思想與藝術上都已逐漸成熟。濃郁的理想主義色彩、強烈的懷舊情緒、祟高的使命感與揮之不去的憂患意識是“第四代導演”創作個性的共同特征。
丁蔭楠、李前寬等接拍了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在“第二、三代導演”拍攝的《南昌起義》、《廖仲愷》、《西安事變》之后拍攝了《孫中山》、《周恩來》、《開國大典》。嶄新的歷史意識與濃郁詩情的結合鑄就了這幾部作品的史詩品格。黃蜀芹的《青春萬歲》把目光投向50年代火一樣熱情的歲月,把一批中學生陽光、鮮花般朝氣勃勃的生活搬上了銀幕。她的《人·鬼·情》是一部描寫人世的悲涼與孤獨的作品,創作者卻在其中浸潤了對人的關懷與對生命的尊重,流露出她心靈深處的柔潤與溫暖。吳貽弓的《城南舊事》以“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為基調,真實地展現了20世紀20年代舊北京中、下層人民的生活圖景,女孩小英子純凈而天真的目光與李叔同填詞的“送別”,一同組成了感傷而美麗的氛圍,浸潤著每一位觀眾的心。吳天明開創了“西部電影”的先河。《人生》、《老井》的價值在于通過對中國農村生存環境、生存狀況原生態式的展示,引發了人們對人生這一永恒話題的沉重思考。尤其是《老井》,以整體的寓意體現了古老的中華民族的精神形象:原始、落后、頑強、堅韌,具有無堅不摧的生命力。張暖忻在80年代初以《沙鷗》一片震驚影壇。這部描寫一位女排球運動員體育生涯的影片,以其濃郁的紀實色彩與哲理意味讓人贊美倍至。而后拍攝的《青春祭》恰似一篇抒情的散文,寫特定環境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引發人們對于消逝的青春的懷念。與第四代導演“帶有十分鮮明的人性關懷”不同,第五代導演在選材、敘事等方面都展現出了全新的手法與思想,力求標新立異,以一種前衛姿態沖擊了舊有的電影模式,給中國影壇帶來了一股強烈的沖擊波。第五代導演多具有反傳統的姿態,他們的創作明顯受到當時“文化尋根”思潮的影響,以張軍釗的《一個與八個》為開篇之作,以陳凱歌的《黃土地》作為探索,以張藝謀的《紅高粱》標志第五代導演集體探索的終結。
中國第五代電影的出現,狂飆式地改變了中國電影的面貌。最突出的一點是,在電影作品視覺表現的思維張力上和敘事表現的情感力度上,與所有此前的中國電影明顯地拉開了距離,使中國電影在審美形態、藝術形態和文化形態上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中外影壇上造成了一種強烈的沖擊波。其次,第五代電影所造成的國際影響幾乎是跨躍性地提升了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強有力地推動了世界對中國電影的了解,中國電影的國際地位今非昔比不能不說與第五代電影的成績有著絕大的關系,這種影響同時也加強了世界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了解,對中西文化交流產生了不可估量的影響。再次,中國第五代電影標志性地體現了中國電影專業教育的突出成果,第五代是接受過系統的電影高等專業教育的第二代,但從廣泛接受國際電影藝術思潮影響的角度來說,第五代卻是第一代。張藝謀代表作:《紅高粱》、《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秋菊打官司》、《我的父親母親》、《有話好好說》、《一個都不能少》、《英雄》、《十面埋伏》、《山楂樹之戀》、《三槍拍案驚奇》、《金陵十三釵》等等。張藝謀作品的突出特點:對中國傳統封建意識的深刻認識和強烈的批判精神,內蘊其中的是濃烈的歷史感和生命意識,是古樸民俗的奇特景觀。對于早期的大多數觀眾來說,知道張藝謀這個名字是在看了他導演的影片《紅高粱》以后。這部片子以中國觀眾過去未曾見過的濃烈色彩和豪放風格,在中國影壇上炸開了一個響雷。盡管在電影界內外,人們對這部片子褒貶不一,爭論激烈,可是,張藝謀對電影語言的出色運用以及他在這部片子中所塑造的與眾不同的銀幕形象,還是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交口稱贊。1988年,《紅高粱》不僅獲得了中國的“百花”、“金雞”兩項大獎,還在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征服眾多評委,獲得了最佳影片“金熊獎”。這個“金熊獎”的獲得,標志著中國影片開始真正走向世界,于是,張藝謀和《紅高粱》理所當然地成了神州當年最熱門的話題。張藝謀是中國“第五代”電影人的頂尖人物,他以直覺把握的形式天才地表達社會心理愿望,并與類型化的商業電影在深層次較好結合。張藝謀的本領在于他能強烈而不失準確,適時而又超前地撥動中國百姓的心弦,展示中華大眾心態。張藝謀對中國電影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他拍過的影片題材廣泛,有農村的、城市的,有歷史的、現實的,無論是表現貧民生活還是描寫宮廷貴族,他都注重挖掘人物內心的東西,而且表現手法也不斷更新。他的影片在國際上屢屢獲獎,使沉寂多時的中國影片開始受到世人矚目,并在強手如林的世界影壇獨占一席之地。這就是張藝謀影片馳名中國和世界的重要原因。陳凱歌代表作:《趙氏孤兒》(2010)《梅蘭芳》(2008)《無極》(2005)《荊軻刺秦王》(1998)《風月》(1996)《霸王別姬》(1993)《邊走邊唱》1991《孩子王》1987《大閱兵》1986《強行起飛》1984年《黃土地》1984年
陳凱歌電影的藝術特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藝術功力,表達強烈的人文意識和美學追求,并調動多種電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電影風格。第二節
戲夢人生:史詩經典《霸王別姬》一、影戲理論及陳凱歌中國電影的開山之作脫胎于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的《定軍山》中的武打片段。電影進入中國后與京劇藝術形式進行了結合,電影與京劇在情節戲劇化、“名角兒”(明星)效應、注重娛樂性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陳凱歌從1984年的探索片《黃土地》,到《大閱兵》、《孩子王》開始了對民族歷史的文化反思,或抒寫個人和集體的交融和矛盾,或以獨白的語境來展示回憶中的知青生活的寂寞與憂傷。這些影片洋溢著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深徹的人文深度,從而也因強烈的象征性和寓意性,使影片與具有傳統觀影心理的觀眾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及至1991年問世的《邊走邊唱》時,有研究者稱它是“陳凱歌想保持個人詩情風格并護衛著第五代電影創作理想的一次悲壯努力,卻成為結束這場前衛性質電影藝術探索的一個句號。”陳凱歌是通過電影對中國歷史文化進行闡述的導演,在結束了第五代的前期創作之后,他有了向傳統的有意識回歸。在后來的《風月》、《荊軻刺秦王》中,對情節的構建成為他的轉變記號。自編自導2002年的《和你在一起》用樸實無華而感人至深的情感,將作品中的父子以及作品與觀眾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這一標志陳氏轉型的作品獲得了諸多好評。在這之后,2005年的《無極》的問世及胡戈《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的惡搞使人們對國產大片的發展道路有了深入的思索和積極的討論。但該片情節上的軟弱無力的硬傷成為觀眾質疑的一個詬病,也為陳凱歌的創作帶來了許多負面的影響。2008年歲末,《梅蘭芳》有不錯的票房表現,贏得了觀眾的好評。陳凱歌代表作:
《趙氏孤兒》(2010)《梅蘭芳》(2008)《無極》(2005)《荊軻刺秦王》(1998)《風月》(1996)《霸王別姬》(1993)《邊走邊唱》1991《孩子王》1987《大閱兵》1986《強行起飛》1984年《黃土地》1984年類型:劇情
導演:陳凱歌
出品:1993年
發行:北京電影制片廠香港湯臣電影公司
領銜主演:張國榮
張豐毅
鞏俐
葛優
陳凱歌電影的藝術特色: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扎實的藝術功力,表達強烈的人文意識和美學追求,并調動多種電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電影風格。中文片名:《霸王別姬》獲
獎
情
況本片獲第46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費比西獎”;第51屆電影金球最佳外語片獎;全美影評人聯盟年度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紐約影評人協會年度電影獎最佳外語片獎;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日本"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電影評獎"東京電影評論家大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獎,日本新聞界電影評獎"東京每日新聞電影大獎"、最佳影片獎,日本第38屆亞太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剪輯獎。本片的劇本來源與時代背景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香港女作家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具有多年的電影劇作創作經驗的李碧華,很善于在多重交錯的套層時空結構中,描寫那些掙扎在歷史與現實、夢幻與真實、生命與死亡的邊界線上為情所困,為愛而飽受折磨的小人物。20世紀90年代是中國大陸多元化特色最為鮮明的一個時期。在經歷了一次劇烈的變動之后,眺望新世紀的來臨,文藝界對近代中國歷程的回顧與反思使創作者們將目光慢慢鎖定在帶有時代與歷史滄桑感的個體身上。全片氣派恢宏,制作精致,將兩個藝人的悲歡故事揉合了半世紀以來的中國歷史發展,兼具史詩格局與細膩的男性情誼。翔實的反映了新舊社會的梨園血淚和梨園風氣,有縱深的歷史感,內中二男一女的情感糾葛,同性戀與異性戀的沖突,描寫得曲折細膩,展示了人在角色錯位及災難時期的多面性和豐富性。影片中選用的幾個京劇的片斷,是經過嚴格精選的,陳凱歌是要"盡量借這些片斷說明程、菊及段三人關系的變化"。生機勃勃的“第五代”“第五代導演”是指是指1982年自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導演系學生(后來擴展到攝影系、美術系)。如:張藝謀陳凱歌黃建新馮小寧田壯壯、張軍釗、吳子牛,鄭洞天等。這批導演在少年時代卷入了中國社會大動蕩的漩渦中,有的下過鄉,有的當過兵,經受了10年浩劫的磨難。在改革開放的年代,他們接受專業訓練,帶著創新的激情走上影壇。他們對新的思想、新的藝術手法,特別敏銳,力圖在每一部影片中尋找新的角度。他們強烈渴望通過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在選材、敘事、刻劃人物、鏡頭運用、畫面處理等方面,都力求標新立異。中國第五代電影的出現,狂飆式地改變了中國電影的面貌。最突出的一點是,在電影作品視覺表現的思維張力上和敘事表現的情感力度上,與所有此前的中國電影明顯地拉開了距離,使中國電影在審美形態、藝術形態和文化形態上都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中外影壇上造成了一種強烈的沖擊波。“第五代導演”的作品主觀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別強烈。當他們一旦作為一個群體的力量出現時,盡管人數不多,卻給中國影壇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波。
第三節
不羈生命的禮贊:《紅高粱》原著:莫言
導演:張藝謀
編劇:陳劍雨朱偉莫言
主演:鞏俐--我奶奶姜文--我爺爺
攝影:顧長衛
錄音:顧長寧
作曲:趙季平
美術:楊剛張藝謀力作《紅高粱》獲獎情況年獲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大獎1988年第5屆津巴布韋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故事片真實新穎獎1988年第35屆悉尼國際電影節電影評論獎1988年摩洛哥第一屆馬拉什國際電影電視節導演大阿特拉斯金獎1988年第八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1988年第十一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電影《紅高粱》根據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說《紅高粱》改編,原作發表在《人民文學》并被讀者推選為年度“我最喜愛的作品”第一名。這部文學作品不僅有很好的群眾基礎,其美學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莫言小說深受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流派影響,意識流結構中時空交織、人生沉浮,但在“洋為中用”的過程中,作者并未放棄對民族精神的檢視,意象瑰麗充滿詩意的描述既是作者獨特的情感體驗,又在讀者心上銘刻了被歷史埋沒被今人遺忘的傳奇故土、英雄故人。莫言的筆法恣意放縱,文字極有征服力,因此,說《紅高粱》是上個世紀國內最具“電影感”的文學作品毫不為過……導演張藝謀在拍攝這部影片時談到他的創作初衷:“我就想換一個路子,拍一種既有一定哲學思想又有比較強的觀賞性的電影”。他覺得“中國人活得太累了,憂慮太多了”,所以“要表現一種痛快淋漓的人生態度”,“要通過人物個性的塑造來贊美生命”。一般是指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90年代后開始執導電影的一批年輕的導演。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有:王全安《月蝕》、《圖雅的婚事》;王小帥:《冬春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張元:《媽媽》、《北京雜種》;婁燁:《周末情人》、《蘇州河》;張揚:《愛情麻辣燙》、《洗澡》,寧浩:《綠草地》、《瘋狂的石頭》;徐靜蕾:《我和爸爸》、《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等;章明:《巫山云雨》;賈樟柯:《小武》、《站臺》;姜文:《陽光燦爛的日子》、《尋槍》。第四節新的挑戰——第六代導演及新生代導演第6代導演的集體創作風格他們大多出生于60-70年代,基本上沒有受過“文革”的影響,并不存在受到壓抑的切膚之痛;中學時代至長大成人時期正是中國社會改革開放的重大變革時期,舊體制、舊觀念的消融與崩潰,各種新潮思想、觀念的發生與建立,伴隨著他們成長。這就決定了他們對傳統和一切舊事物習慣于站在懷疑和審視的立場上;他們遭遇了在80-90年代經濟轉軌給社會帶來的劇痛,同時也經歷了電影從所謂神圣的藝術走入日常生活,還原為一種文化消費產品的無奈。他們的觀念和作品內容都較前幾代導演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的影片沒有通過制造幻覺的快感向市場妥協,而是更多地關注那些出于禁忌而“不可言說”的社會現實,更顯出直面現實的勇氣和真誠。在題材選取上,他們關注當下都市、邊緣人物,小偷、妓女、無業青年這些邊緣人頻繁在影片中亮相;在敘事策略上,他們常常在劇中人物身上融入自己的經歷,或多或少帶有自傳色彩;在影像風格上,他們強調真實的光線、色彩和聲音,大量運用長鏡頭,形成紀實風格。他們注重以電影為媒介來考察當代都市普通/邊緣人的生活狀態,新一代青年在歷史轉型時期的迷茫、困惑和無所適從在他們的鏡頭下被真實地記錄下來。這一時期的新生代導演創作的電影風格:
以城市為表達空間,以現實中國社會的弱勢群體和邊緣人為關注對象,影像風格以寫實為主,注重對于生命狀態和生命體驗的還原,成為這一時期新生代電影的主要特征。20世紀90年末以來,隨著更年輕的導演的不斷加入,新生代導演群體不斷擴大,這其中以中戲“三劍客”張揚、施潤玖、金琛以及賈樟柯等年輕導演異軍突起尤為引人注目。與之相隨,新生代電影也發生了改變。總體走向開始出現回歸傳統、皈依主流的特征。但因新生代導演群體內部構成的復雜性,新生代電影的創作特點很難從整體上進行歸納。在主流化的電影創作中,部分電影呈現出一種樂觀和明亮的色調,在內容上表現為追求美好愛情和享受快樂人生;反映婚姻道德與個性解放的矛盾,強調家庭責任心;呼喚傳統家庭親情,愈合情感創傷等。如:張揚的《愛情麻辣燙》、《洗澡》、《向日葵》;施潤玖的《美麗新世界》;金琛的《網絡時代的愛情》、《菊花茶》;張元的《過年回家》。另有一部分影片則以大眾狂歡的喜劇形式言說社會現實生活,在荒誕幽默的游戲情景中寄寓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認識。如寧浩的《瘋狂的石頭》,王光利的《血戰到底》、《棒子老虎雞》、陳大明的《雞犬不寧》、李欣的《大話股神》,曹保平的《光榮的憤怒》等。作為游戲人生電影的代表作和類型標本,這類影片幾乎已經成為中國新生代電影的一種新的商業類型電影。第6代導演的作品多為敘述瑣碎庸常的日常生活,傳達個體人生動蕩不安、迷離駁雜的當下都市生活體驗,或是深入到潛意識、隱意識的層面,探索當下人的個體精神狀態。1、不同的時代背景造就不同的電影主題;2、不同的閱歷體驗造就不同的電影風格;3、不同的人文理念造就不同的電影題材;4、不同的文學視像造就不同的電影內涵;5、不同的生活觀念造就不同的電影藝術形象;6、不同的回憶尋找造就了不同的電影風景。原著:王朔編輯:姜文導演:姜文攝影:顧長衛主演:夏雨(飾馬小軍)
寧靜(飾米蘭)中國電影合作制片公司香港港龍國際電影公司1994年出品。片長100分鐘。本片根據王朔小說《動物兇猛》改編。《陽光燦爛的日子》電影簡介主要獲獎情況第51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第33屆臺灣金馬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等6項大獎。影片的解讀本片是根據王朔原著小說《動物兇猛》改編,是姜文導演的處女作,雖以“文革”為背景,卻不寫政治,反而把焦點放在少年的成長經歷上,具有姜文本人的生活體驗,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有點憂傷卻又不失快樂的青春故事。不是每個人都有部隊大院成長的經歷,也不是每個人都會趕上“文革”,但每個人都經歷過16歲的夏天,每個人都曾經在六月正午燦爛的陽光下暴曬。這部電影記錄的是一段在無序年代中瘋狂生長的少年歲月,雖然帶著那個特定時代的印痕,但更多的是所有走過青春的人都能體會的灼熱,一股久久不曾感覺的溫暖在人心中流淌,時而平靜,時而奔騰,那是我們躁動的青春。新生代的黑色幽默: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職員表?出品人:劉德華?導演:寧浩?編劇:張承/寧浩/岳小軍
本片有香港四大天王之一的劉德華投資拍攝,得益于亞洲新星導計劃扶持新銳導演項目,是罕見的投資小收益大的佳作。
電影《瘋狂的石頭》由內地“新一代”電影導演寧浩執導,具有強烈貼近生活的幽默感,是一部“多線路”詼諧現代喜劇,故事由一塊在廁所里發現的價值不菲的翡翠而起。一經上映,票房就不斷飆升,受到媒體和觀眾的高度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廣東省佛山市高考數學二模試卷(含答案)
- 商用房屋使用協議
- 鐵路旅客運輸服務途中作業96課件
- 鐵路調車綜合實訓鐵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項課件
- 鐵路工程安全技術石家莊鐵路63課件
- 日式餐廳裝修施工方案
- 中國人傳統節日課件
- 中醫技能用書課件
- 中專內科護理課件
- 酒店多功能會議室場地租賃合同
- DLT 1053-2017 電能質量技術監督規程
- NBT 31021-2012風力發電企業科技文件規檔規范
- 介紹光伏項目居間費協議書范文
-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2022-2023學年四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
-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2022-2023學年六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卷
- 150型鉆機使用說明書3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結業考試題庫及答案
- 未來趨勢與職業前景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聯盟推+薦
- 2024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二模物理試題
- 水生產企業(自來水公司)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體系方案全套資料(2021-2022版)
- (正式版)JBT 14449-2024 起重機械焊接工藝評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