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氣候類型劃分_第1頁
第14章 氣候類型劃分_第2頁
第14章 氣候類型劃分_第3頁
第14章 氣候類型劃分_第4頁
第14章 氣候類型劃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四章

地表環境評估與區劃氣候類型劃分綜合自然區劃氣候類型劃分

氣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區各種天氣過程長時期的綜合表現,包括天氣多年的平均狀態和極端狀態。一般用某一地區各種氣候要素(氣溫、濕度、氣壓、風、降水等)的統計量來表示該地區的氣候特征。世界氣象組織建議將30年作為描述氣候的標準時段,用氣候要素30年的平均值作為氣候的特征值。

氣候分類就是按一定的標準將全球氣候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同一類型的氣候,其熱量、水等特征均符合同一規定的范圍。

第十四章一、氣候分類全球六個氣候帶(柯本氣候分類系統)

德國氣候學家柯本(W.Koppen)以氣溫和降水為指標,參照自然植被狀況于1900年建立了柯本氣候分類系統,在氣候分類法中屬于經驗分類。隨后經過多次修訂,已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氣候分類系統。

在柯本氣候分類系統中,首先根據氣溫狀況將全球氣候分為六個氣候帶,用A、B、C、D、E和H表示,在柯本氣候分類系統中位于表示字母的首位。

第十四章柯本氣候分類與主要的氣候帶和氣候型

其中A、C、D、E帶為濕潤氣候,B帶為干旱氣候,H帶為高地氣候。各帶氣候又據氣溫、降水及自然植被分布劃分為若干氣候型,用f、m、w等字母放在首位字母后表示,如Af表示熱帶雨林氣候。在氣候型的基礎上又根據氣溫的差異劃分出氣候副型,用a、b、c、d等字母放在第三位來表示,如Cfa表示副熱帶濕潤氣候。第十四章柯本氣候分類系統中所用的符號及意義第十四章氣候類型圖(據劉德生)第十四章

(一)熱帶氣候(A)

熱帶氣候以無冬區別于其他氣候帶,各月的平均溫度均在18℃以上,以21℃~27℃為典型。氣溫的年較差小,通常小于5.5℃,相比而言日較差較大,有時超過11℃。

在熱帶氣候帶降水量和降水形式的變化要大于溫度的變化。因此,降水形式就成為劃分氣候型的基礎。據此將熱帶氣候分為熱帶雨林氣候(Af)、熱帶季風氣候(Am)和熱帶疏林草原氣候(Aw)三種類型。第十四章二、主要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1.熱帶雨林氣候(Af)熱帶雨林氣候位于赤道區域,由赤道向南、向北伸展到約5°~25°左右。

熱帶雨林氣候區全年炎熱多雨,最冷月均溫在18℃以上,年均溫在25℃左右,最少月降水量在60mm以上,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mm以上。這里是植物生長的樂園。未受人類影響的原始森林區森林高大茂密,樹種繁多。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熱帶雨林

2.熱帶季風氣候(Am)

熱帶季風氣候位于夏季受來自海洋的季風影響的熱帶海岸低地帶。

熱帶季風氣候區有一明顯的干季,干季里至少有一個月的降水不足61mm,但干季較短,且隨后較長的雨季里豐沛的降水補償了干季降水的不足,年平均降水量仍然超過1,000mm,沒有出現土壤水分虧空現象。熱帶季風區的植被主要還是常綠林,其間夾雜分布有一些草地。不過,這里的常綠林沒有熱帶雨林區茂密,在與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區臨近的地方常綠林逐漸過渡為熱帶旱生林。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3.熱帶疏林草原氣候(Aw)

熱帶疏林草原氣候位于熱帶雨林氣候的外圍、赤道低壓帶和副熱帶高壓帶過渡區,緯度位置一般位于南、北緯5°~15°。

盡管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區通常能擁有750mm~1,750mm的年降水量,但干季的時間更長,已有土壤水分虧空現象出現。干季時間的長短和干燥程度隨著距赤道距離的變化而有所變化,距赤道越遠干季時間越長,干燥程度越嚴重。當熱帶輻合帶向極地方向移動時帶來夏季的降水和多云的天氣,在副熱帶高壓帶影響下,干季溫暖而天氣晴朗。這里的植被以高草原為主,散生的耐旱喬木點綴其間。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二)主要的干旱氣候(B)

干旱氣候區的潛在蒸發量總是大于降水量,全球35%以上的陸地屬于干旱氣候,干旱氣候是地球上分布最廣泛的一種氣候類型,一般出現在兩類地方。第一類,由分別位于30°N和30°S附近的兩條不連續的干旱帶組成。這類干旱帶受半永久性的副熱帶高壓控制。第二類,是冬季受冷高壓氣團控制的,水汽無法到達的大陸內部和與海岸平行的沿岸山脈背風坡的雨影區。

干旱氣候并不一定全年都干燥,年降水量可以波動于0~625mm,接近熱帶的干旱氣候區年平均降水量可以達到750mm之多。

第十四章1.干旱荒漠氣候(BW)

根據熱量條件,干旱荒漠氣候又細分為低緯度熱荒漠氣候(BWh)和中緯度冷荒漠氣候(BSk)兩種氣候副型。(1)低緯度熱荒漠氣候(BWh)

即熱帶、亞熱帶荒漠氣候,年均溫在18℃以上。這種氣候副型一般集中分布于大陸的西岸。降水主要來自夏季的對流雨。有的地方幾乎沒有任何形式的降水,而另一些地方年降水量可達35mm。(2)溫帶冷荒漠氣候(BWk)

該氣候副型的分布區面積較小,主要分布在中亞各國、和亞洲的蒙古等地。該氣候副型區的年均溫低于18℃,而年均降水量僅在150mm左右。第十四章第十四章2.半干旱草原氣候(BS)

根據熱量條件,半干旱草原氣候又可細分為低緯度熱草原氣候(BSh)和中緯度冷草原氣候(BSk)兩種氣候副型。(1)低緯度熱草原氣候(BSh)。該氣候副型一般位于熱荒漠氣候區的外圍。副熱帶高壓的季節性變動形成干的夏季和濕的冬季。年均溫在18℃以上,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低于600mm。(2)中緯度冷草原氣候(BSk)。該氣候副型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南半球很少。年降水變率較大,波動于200mm~400mm之間。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三)溫暖帶氣候(C)

溫暖帶氣候以至少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低于18℃區別于熱帶氣候(A),但最冷月的溫度在0℃以上。以豐富的降水量區別于干旱氣候帶(B)。從全球規模上,溫暖帶氣候可以看成是熱帶氣候和冷溫帶氣候之間的過渡帶氣候。根據降水的季節變化和夏季氣溫狀況,可將溫暖帶氣候分為夏干溫暖氣候(Cs)、冬干溫暖氣候(Cw)和常濕溫暖氣候(Cf)三種氣候類型和若干種氣候副型。第十四章1.常濕溫暖氣候(Cf)

根據夏季氣溫狀況(表14-1),常濕溫暖氣候可分為:亞熱帶濕潤氣候(Cfa)和溫帶西海岸海洋性氣候(Cfb、Cfc)。

亞熱帶濕潤氣候(Cfa):分布于南、北半球20°~30°之間的五個主要大陸的東南部。流向極地的暖洋流在這些地區的海岸帶經過。濕潤的海洋氣團常常帶來午后的暴雨降水。夏季高溫,冬季溫和。

溫帶西海岸海洋性氣候(Cfb、Cfc):中緯度氣旋從海洋上給臨近的陸地帶來穩定的溫帶濕潤海洋氣團。在沒有地形障礙的地方,Cfb氣候可以從北大西洋向東延伸數百千米。但在有山地阻礙濕潤的向岸風的地方,這樣的氣候僅局限于海岸地帶。全年豐沛的降水孕育了常綠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2.夏干溫暖氣候(Cs)

又稱為地中海式氣候。主要分布于亞熱帶大陸西岸有冷流流經的地區,包括地中海沿岸、加利福尼亞沿岸、智利中部、南非的西南部海岸和澳大利亞西南部與南部沿海。

夏干是受副熱帶高壓帶影響的反映。Cs氣候區每年從5月到9月受副熱帶高壓控制,降水少,形成干燥的夏季。隨著秋季的來臨,副熱帶高壓向赤道方向移動,氣旋鋒面活動的頻率增加,降水隨之增加,形成濕潤的冬季,年降水量的79%集中于冬季。

夏干氣候可導致夏季水平衡的虧損。冬季降水重新補給土壤水,夏干溫暖氣候區的自然植被為耐旱的硬葉常綠灌木林。第十四章第十四章3.冬干溫暖氣候(Cw)

又稱冬干亞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北部、巴西東南部、澳大利亞東北部、非洲南部亞熱帶內陸高原和中國南部等地。

一般情況下,伴隨著冬季的離岸風是導致冬干的主要原因。在亞洲南部和東南部,以及澳大利亞東北部,降水主要是由濕潤的夏季風帶來的。在其他情況下,如非洲中南部,冬干是熱帶輻合帶隨著太陽移向北半球的結果。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四)冷溫帶氣候(D)冷溫帶氣候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暖帶氣候區(C)的北部。北半球的陸地東西向延伸長達數千千米,因此大陸的內部受海洋的影響很小。全年至少有一個月的平均溫度高于10℃,而最冷月的均溫在0℃以下。該氣候帶占全球面積的7%,但卻占全球陸地面積的21%。

冷溫氣候以全年溫度較低為其特征,降水主要出現在溫暖的夏季。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五)極地氣候(E)

在北極圈和南極圈內,夏季和冬季與白天和黑夜是相對應的。在兩極附近,夏季可有6個月的白天,月均溫“躍”至-22℃,而冬季則有6個月的黑夜,持續的輻射損失導致全球極低溫和面積廣大的冰原的出現。極地氣候有兩種主要類型,即苔原氣候(ET)和冰原氣候(EF)。第十四章

1.苔原氣候(ET)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尤其是北冰洋沿岸。冬季嚴寒而漫長,最熱月均溫介于0℃~10℃,相應的植被為苔蘚、地衣和矮灌木。來自北冰洋的水汽,如果未凍結的話,常給沿海地區帶來霧天。夏季因排水不良,常形成滯水環境,成為蚊、蠅孳生的場所。降水主要出現在溫暖的月份,但年降水量很少超過300mm。第十四章第十四章2.冰原氣候(EF)

冰原氣候主要分布在南極洲和格陵蘭島內部,以及北冰洋中的浮冰上。嚴酷的氣候條件使氣候資料的積累變得十分困難。最熱月的均溫在0℃以下,年降水量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