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四首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杜甫他是誰?他的詩多沉郁頓挫。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的現實,故被譽為“詩史”。他是唐代最偉大現實主義的詩人。后人尊稱他為“詩圣”。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年代。世人對于杜甫還有其它哪幾種稱呼?子美(字)、杜少陵、杜工部為何稱之為杜少陵?因為杜甫曾經居于長安城南少陵這個地方。為何稱之為杜工部?因杜甫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后世稱之為杜工部。寫作背景1
公元755年至763年發生在唐朝的一次地方割據勢力對中央集權的反叛。因叛亂是由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所以歷史上稱這次叛亂為“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在戰爭中,人民群眾特別是黃河中下游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北方經濟受到很大破壞。“洛陽四面數百里州縣,皆為丘墟”,“汝、鄭等州,比屋蕩盡,人悉以紙為衣”,出現了千里蕭條,人煙斷絕的慘景。社會階級矛盾加深了。同時,唐朝中央的力量削弱了,各地出現了40多個大小軍閥,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安史之亂時,作者把妻兒送回老家,然后獨自投奔皇帝,不幸中途被叛軍捉住,送往長安。杜甫在這里過了八個月痛苦的俘虜生活,親眼見到長安陷落后的種種慘狀,昔日的繁華景象已被一片殘破所代替。他感時憂國,寫下了五言律詩《春望》,表達熱愛國家、眷戀家人的美好情操。
春望寫作背景如何學習詩歌?多讀
●第一招●——讀出詩韻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濺()——抵()——搔()——渾()——勝()——簪()——jiàn濺落dǐ值得sāo用指甲撓zānshēng能夠承受大哥哥,大姐姐,我戴上眼鏡仔看你讀書啊,別讀錯了字呀!一種束發的首飾▲讀準下面的字,并理解它的含義簡直hún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齊讀課文●第二招●——感悟詩意、品味詩情★如何學習詩歌?多思譯文:國都雖已殘破不堪,但山河依舊,春日的長安城里草木長得照樣十分茂盛。(只因為)感傷國事,傷心離別,看到那美麗的花兒反而痛苦流淚,聽到那婉轉的鳥鳴反而心驚膽寒。
戰火直到如今春深三月仍連續不斷,(家人的音信斷絕)一封家信抵得上萬金。頭發早就白了,(因為憂國念家)變得越來越少了,抓起來簡直就要插不上簪子了。【詩歌注釋】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身在異鄉音訊難得,家信抵值萬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整體感知速讀這首詩,找一找作者在這里寫了哪幾個形象?首聯:國、城(長安城),山河,草木頷聯:花、鳥頸聯:尾聯:白頭()代指詩人簪烽火、家書首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后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濃淡淡,動奪天巧。”《唐音癸簽》卷九研讀賞析此聯歷來有兩種解釋:(1).詩人因感時恨別,見花而流淚,聞鳥兒驚心;(2).以花鳥擬人,花感時而落淚,鳥恨別而驚心.你贊成哪種解釋,為什么?頷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在太平盛世,賞花玩鳥是件賞心悅目的事,但是在戰亂時,花鳥反而令人觸景傷情。
另一種解釋則認為句中的主語是“花”,是“鳥”。花因“感時”在濺淚,鳥為“恨別”而驚心。這看似不合理,其實是用了移情法。花朵含露,是感傷時局在落淚,鳥兒跳躍,是因為生死別離而心緒不寧。這樣寫,比直抒自己內心如何如何,意味更濃郁,效果更強烈。
第一種理解是以詩人為“感”“恨”的主體——觸景生情第二種理解是以花、鳥為“感”“恨”的主體——移情于物
以上兩種理解皆可,以“感時”一語承上,以“恨別”一語啟下。頸聯: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多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么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他用“抵萬金”來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他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尾聯: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于極無聊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詩人這年45歲,“白發”為愁所致,是寫實。“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其蒼老之態,完全是憂國、傷時、思家所致。
全詩寫作者春天望見的長安城的景象。詩歌望中有景,景中有情,情中見景,情景交融,表達了作者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主題探討
杜牧(803-852)唐代文學家。字牧之。太和進士,曾為江西觀察使、中書舍人等職。以濟世之才自負,曾注曹操所定《孫子兵法》十三篇。其詩多諷諭時政之作。寫景抒情的小詩,多清俊生動。其詩在晚唐成就頗高,后人稱杜甫為“老杜”,稱杜牧為“小杜”。有《樊川文集》。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時所作。流經成內的秦淮河兩岸,從六朝以來,一直是權貴富豪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地方。詩人泊舟于此,眼見燈紅酒綠,耳聞淫歌艷曲,觸景生情,借古諷今,寫下了這篇的七絕,抨擊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層人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兩個“籠”字將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起,描繪了一幅極其淡雅的水邊夜色,營造了柔和幽靜、迷蒙冷寂的氣氛。互文
在夜晚時分,將船停在秦淮河邊,這河畔為燈紅酒綠之地。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后庭花》乃亡國之音。說“商女”不知亡國之恨而唱亡國之音,表面上是斥責“商女”,實際上是批評縱情聲色、醉生夢死的頹靡世風,批評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泊秦淮》這首詩表面上是斥責歌女,其實是在借題發揮。你認為作者的真實用意是什么?
詩人指責商女,其實是一種曲筆,真正指責的是座中點歌的人,諷刺只顧貪圖個人享樂而不顧國家安危的晚唐統治者。詩人針砭時弊,抒發心中的不滿。表達了詩人對世道人心的憂患意識。小結
這首詩于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現了晚唐的時代氣氛,使人從陳后主的荒淫亡國聯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運,委婉含蓄的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對世道的憤慨。全詩內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無窮,引人深思。【韻譯】
煙霧彌漫秋水,月光籠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邊酒家。
歌女為人作樂,那知亡國之恨?
她們在岸那邊,還唱著后庭花。
【評析】這首詩是即景感懷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華一時。目睹如今的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首句寫景,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敘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感懷,由“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灑脫;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于聲色,含蓄深沉;由“亡國恨”推出“后庭花”的曲調,借陳后主之尸,鞭笞權貴的荒淫,深刻犀利。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學習目標1、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講解詩句的意思。2、引導學生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背景介紹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在公元1192年寫的一首抒情詩。作者由于主張堅決抗擊金族侵略者,反對屈辱求和,觸怒南宋王朝的投降派,這時已被罷官在家鄉閑住多年,而且不得過問政治,甚至不得到山陰(今紹興)以外的地方旅行。他的年齡也已68歲,但他的報國壯志并沒有衰退。從這首詩中可以明顯看出這點。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走近作者
陸游(1125-1201)字務自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難”就發生了。他的家人跟著百姓,也開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兒時萬死避胡兵”的經歷,在他的記憶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父親陸宰是個具有愛國思想的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使陸游從小就樹立了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殺敵報國的壯志。他自幼好學不倦,“年十二能詩文”,他還學劍,鉆研兵書。他在少年時代,就立下“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觀大散關圖有感》)的志向。
觀,1、讀一讀:反復朗讀直至背誦。2、譯一譯:對照注釋,解詞析句,掃清障礙,理解詩歌內容。3、說一說:《登岳陽樓》(其一)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熟讀背誦,積累理解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讀一讀你會嗎1.根據書下注釋翻譯整首詩。2.勾畫重點詞。3.明白詩人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①僵(jiāng)臥:挺直躺著。②戍(shù)輪臺:守衛邊疆(jiāng)。輪臺,漢代西域地名,現在新疆輪臺縣。這里泛指北方的邊防據點。③夜闌(lán):夜深。④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注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僵臥孤村不自哀,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尚思為國戌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還想著替國家守衛邊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就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譯一譯這是年近七旬的陸游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寒夜,支撐著衰老的身體,躺在冰涼的被子里,寫下的一首熱血沸騰的愛國主義詩篇。結合背景,說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說一說詩的前兩句直接寫出了詩人自己的情思。“僵臥”道出了詩人的老邁境況,“孤村”表明與世隔絕的狀態,一“僵”一“孤”,凄涼之極,為什么還“不自哀”呢?因為詩人的愛國熱忱達到了忘我的程度,已經不把個人的身體健康和居住環境放在心上,而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氣概。但是,他何嘗不知道現實是殘酷的,是不以人的意愿為轉移的,他所能做的,只是“尚思”而已。這兩句集中在一個“思”字上,表現出詩人堅定不移的報國之志和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請抓住重點詞語,分析詩歌1.2句表達的思想感情。后兩句是前兩句的深化,集中在一個“夢”字上,寫得形象感人。詩人因關心國事而形成戎馬征戰的夢幻,以夢的形式再現了“戍輪臺”的志向,“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但是詩人一點也“不自哀”,報國殺敵之心卻更強烈了。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因此,“鐵馬冰河”的夢境,使詩人強烈的愛國主義的思想感情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現。
后兩句的內容集中體現在哪個字上,夢境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說一說思維拓展
1.陸游的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獨特的地方,試做簡要說明。2.你知道有哪些古人寫過有關“夢境”的詩詞,其內容是什么?3.你還知道陸游的哪些詩?這首《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可視為既寫真夢又托夢詠懷之作。與詩人其他的老年詩相比,這首詩在寫法上別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夢境抒發情懷。清代趙翼《甌北詩話》卷六曾評陸游詩道:“即如記夢詩,核計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許夢!此必有詩無題,遂托之于夢耳。”此評語認為陸游的詩記夢并非全是寫真夢,有的屬于托夢詠懷。這是頗有見地的。事實上,陸游的詩記夢,有的是寫真夢,而更多的還是托夢詠懷,當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
1.陸游的這首詩在寫法上有什么獨特的地方?
1.簡要說明這首詩在以夢境抒發情懷方面的獨到之處。
這首詩在寫法上別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夢境抒發情懷。詩前三句,寫夢因。“僵臥”:躺著不動。“孤村”:一作荒村。“輪臺”:漢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輪臺縣;詩中泛指邊防重鎮。個中包含三個層次。一是夢境產生的前提:“僵臥”、“夜闌”。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詩人白日憂國憂民,才會在夜闌臥床睡眠中“有所夢”,而倘若不是“僵臥”,不是“夜闌”,就不可能有夢的出現。故“僵臥”與“夜闌”是夢境產生的前提。二是夢境產生的主觀因素:“尚思為國戍輪臺。”如果詩人沒有為國戍邊的情懷,就不可能有“鐵馬冰河入夢來”。三是夢境產生的外界條件:“風吹雨。”可以說,正是有了“風吹雨”這一外界條件,詩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鐵馬冰河”的夢境來。思維拓展最后一句,寫夢境。與詩人那些通篇記夢的詩作有別,此詩寫夢境也獨樹一幟。全詩由夢因引出“鐵馬冰河”的夢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給人留下更多聯想、想象的空間。人們盡可以據此夢境展開豐富的想象,具體想象詩人當年是如何身披鐵甲,手持兵器,騎那披著鐵甲的戰馬馳騁沙場、英勇殺敵,作此詩時他又是如何夢繞神牽“九州同”的。
思維拓展可見,思想性與藝術性在這里較為完美的統一,使得此詩成為陸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為中國古代包括老年詩在內的所有詩歌的代表作之一。
思維拓展
本詩描寫了自己雖年老體衰,閑居鄉下,卻仍然盼望著為國盡力的心情。表達了詩人熾熱而深沉的愛國熱情。2.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寫到夢境的詩詞,在陸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詩《夢游天姥吟留別》,描繪的是光怪陸離、異彩紛呈的夢;杜甫的詩《夢李白二首》,摹寫的是滲透了詩人與李白形離神合、肝膽相照友誼的夢;蘇軾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記敘的是詩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夢。而陸游詩中的夢,大都是愛國之夢。在陸游的《劍南詩稿》中有近百首記夢的詩。3.你知道有哪些古人寫過有關“夢境”的詩詞,其內容是什么?
4.你還知道陸游的哪些詩?思維拓展書
憤
陸游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游山西村陸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柱杖無時夜叩門。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作者簡介文天祥(1236——1282)字宋瑞,二字履善,號文山,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寶佑四年(1256)舉進士第一。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長驅東下,文于家鄉起兵抗元。次年,臨安被圍,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往敵營議和,因堅決抗爭被拘,后得以脫逃,轉戰于贛、閩、嶺等地,兵敗被俘,堅貞不屈,就義于大都(今北京)。能詩,前期受江湖派影響,詩風平庸,后期多表現愛國精神之作。存詞不多,筆觸有力,感情強烈,表現了作者威武不屈的英勇氣概,震憾人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過零丁洋》選自《文山先生全集》。本詩是文天祥的代表作,錄自《指南錄》,此詩作于1279年,即被元軍所俘的第一年正月過零丁洋時。這首詩為誓死明志而作。作者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書寫,極寫出國破之恨、哀怨之情。古詩解析
辛苦遭逢起一經,自幼刻苦研究經書,科舉考試得中被朝廷選拔,如仕做官,
干戈寥落四周星。頻繁的抗元戰爭中已度過了整整四年注釋遭逢:遭遇,指受到朝廷選拔。起一經:靠精通一種經書,通過考試做官。干戈寥落:意為冷清,稀稀落落,指兵力單薄。
四周星:指四周年。首聯寫了個人和國家的哪幾件大事?一是在他21歲時,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的關頭,起兵勤王抗金。[內容評析]作者在面臨生死關頭,回憶一生,感慨萬千。極好地寫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心境國家整個局勢而言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大好河山被敵人侵占,宋朝國勢危亡如風中飄飛的柳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我這一生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浮。注釋山河破碎:指宋朝國土被元軍侵占。風飄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飛散。浮沉:時起時浮。雨打萍:比喻個人經歷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時起時浮。頷聯上下兩句有何聯系?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國家山河分裂,局勢危急,個人命運也動蕩不安,暗示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密相連。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凄涼景象喻國事的衰微,深切地表現了他的哀慟
艱苦卓絕的斗爭坎坷不平的一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帶兵抗元失敗后經惶恐灘一帶匆忙撤離,
零丁洋里嘆零丁。如今被浮,路過零丁洋,不禁嘆息自己的孤苦零丁。
注釋
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縣,為贛江十八灘之一。水流湍急,是最險的一灘,幾渡者皆驚恐,故名“惶恐灘”。惶恐:惶惑和恐懼,引申也有慚愧的意思。零丁洋:在今廣東中山南的珠江口。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頸聯中的“惶恐”“零丁”有雙層含義,請談談有哪雙層含義。一是兩個地名,另一層意思是寫出了形勢的險惡和境況的危苦。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文天祥的軍隊被元兵打敗后,曾從皇恐灘一帶撤退到福建。當時前臨大海,后有追兵,如何闖過那九死一生的險境,轉敗為勝是他最憂慮、最惶悚不安的事情。而今軍隊潰敗,身為俘虜,被押送過零丁洋,能不感到孤苦伶仃?這一聯特別富有情味,「皇恐灘」與「零丁洋」兩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對,而又被作者運用來表現他昨日的「惶恐」與眼前的「零丁」,真可謂詩史上的絕唱!
人生自古誰無死,自古以來人生在世,誰能躲避一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為國捐軀,留下一顆愛國之心永照青史。
注釋丹心:紅心,忠心。汗青:史冊。紙張發明之前,用竹簡記事。制作竹簡時,須用火烤去竹汗(水分),故稱汗青。尾聯是千古傳誦的名句,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明詩人舍生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崇高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同村土地買賣協議合同書
- led發光字合同協議
- 上海供貨服裝合同協議
- led顯示屏合同協議
- 高爾夫項目轉讓合同協議
- it項目合同協議
- 建筑合同違約補充協議
- 影視合作分工合同協議
- 三方商品售賣合同協議
- 合同時間變更協議范本
- 國家開放大學《人文英語3》章節測試參考答案
- 中國暈厥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4 )
- 長途大客車總布置設計
- Q∕GDW 10799.6-2018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力安全工作規程 第6部分:光伏電站部分
- T∕CAAA 002-2018 燕麥 干草質量分級
- 一年級《20以內的加減法填括號口算題(共100道)》專項練習題
- 方格網計算步驟及方法
- 課題評分表(共1頁)
- 六年級趣味數學(課堂PPT)
- 詢價單(模板)
- 關于我縣二次供水調研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