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熱與傳質習題庫目錄TOC\o"1-3"\h\zHYPERLINK\l"_Toc"一、傳熱 PAGEREF_Toc\h1HYPERLINK\l"_Toc"(一)選擇題?PAGEREF_Toc\h1HYPERLINK\l"_Toc"(二)判斷題 PAGEREF_Toc\h4HYPERLINK(一)選擇題?PAGEREF_Toc\h5HYPERLINK答案?PAGEREF_Toc\h10模塊二熱量傳遞(一)選擇題1.導熱系數的單位為()。A、W/(m℃); ?B、W/(m2℃); ??C、W/(kg℃);? D、W/(S℃)。2.夏天電風扇之所以能解熱是由于()。A、它減少了環境溫度;?? ??B、產生強制對流帶走了人體表面的熱量;C、增強了自然對流;??? ? D、產生了導熱。3.有一種30℃流體需加熱到80℃,下列三種熱流體的熱量都能滿足規定,應選()有助于節能。A、400℃的蒸汽;?B、300℃的蒸汽; ?C、200℃的蒸汽; D、150℃的熱流體。4.工業生產中,沸騰傳熱應設法保持在()。A、自然對流區; B、核狀沸騰區;???C、膜狀沸騰區; D、過渡區。5.用120℃的飽和蒸汽加熱原油,換熱后蒸汽冷凝成同溫度的冷凝水,此時兩流體的平均溫度差之間的關系為(tm)并流()(tm)逆流。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定6.物質導熱系數的順序是()。A、金屬>一般固體>液體>氣體; ? B、金屬>液體>一般固體>氣體;C、金屬>氣體>液體>一般固體; ?D、金屬>液體>氣體>一般固體。7.下列四種不同的對流給熱過程:空氣自然對流α1,空氣強制對流α2(流速為3m/s),水強制對流α3(流速為3m/s),水蒸汽冷凝α4。α值的大小關系為()。A、α3>α4>α1>α2;?B、α4>α3>α2>α1;? C、α4>α2>α1>α3;?D、α3>α2>α1>α48.換熱器中冷物料出口溫度升高,也許引起的有因素多個,除了()。A、冷物料流量下降;?B、熱物料流量下降;? C、熱物料進口溫度升高; D、冷物料進口溫度升高9.用120℃的飽和水蒸汽加熱常溫空氣。蒸汽的冷凝膜系數約為2023W/(m2K),空氣的膜系數約為60W/(m2K),其過程的傳熱系數K及傳熱面壁溫接近于()。A、2023W/(m2K),120℃;? ?? B、2023W/(m2K),40℃;C、60W/(m2K),120℃;??????D、60W/(m2K),40℃。10.雙層平壁定態熱傳導,兩層壁厚相同,各層的導熱系數分別為λ1和λ2,其相應的溫度差為t1和t2,若t1>t2,則λ1和λ2的關系為()。A、λ1<λ2;? ?B、λ1>λ2;????C、λ1=λ2; ?D、無法擬定。11.水在無相變時在圓形管內強制湍流,對流傳熱系數i為1000W/(m2.℃)若將水的流量增長1倍,而其他條件不變,則i為()。A、2023; B、1741; ??C、不變;? ?D、500。12.有一套管換熱器,環隙中有119.6℃的蒸氣冷凝,管內的空氣從20℃被加熱到50℃,管壁溫度應接近()。A、20℃;? ?B、50℃; ? C、77.3℃;???D、119.6℃。13.套管冷凝器的內管走空氣,管間走飽和水蒸氣,假如蒸汽壓力一定,空氣進口溫度一定,當空氣流量增長時傳熱系數K應()。A、增大;?? B、減小;??? C、基本不變; D、無法判斷。14.套管冷凝器的內管走空氣,管間走飽和水蒸氣,假如蒸汽壓力一定,空氣進口溫度一定,當空氣流量增長時空氣出口溫度()。A、增大;???B、減小; ? ?C、基本不變; D、無法判斷。15.運用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換熱器中冷卻某物料。規定熱流體的溫度T1,T2及流量W1不變。今因冷卻水進口溫度t1增高,為保證完畢生產任務,提高冷卻水的流量W2,其結果()。A、K增大,tm不變; ?? B、Q不變,tm下降,K增大;C、Q不變,K增大,tm不擬定;?? ?D、Q增大,tm下降。16.某單程列管式換熱器,水走管程呈湍流流動,為滿足擴大生產需要,保持水的進口溫度不變的條件下,將用水量增大一倍,則水的對流傳熱膜系數為改變前的()。A、1.149倍;? B、1.74倍;? C、2倍; ?D、不變。17.規定熱流體從300℃降到200℃,冷流體從50℃升高到260℃,宜采用()換熱。A、逆流;? B、并流; ?C、并流或逆流; D、以上都不對的。18.會引起列管式換熱器冷物料出口溫度下降的事故有()。A、正常操作時,冷物料進口管堵; ? B、熱物料流量太大;C、冷物料泵壞; ???D、熱物料泵壞。19.在列管式換熱器操作中,不需停車的事故有()。A、換熱器部分管堵;?B、自控系統失靈; ?C、換熱器結垢嚴重; D、換熱器列管穿孔。20.某換熱器中冷熱流體的進出口溫度分別為T1=400K、T2=300K、t1=200K、t2=230K,逆流時,△tm=()K。A、170; ?B、100;? ? C、200;? D、132。21.熱敏性物料宜采用()蒸發器。A、自然循環式;??B、強制循環式;? C、膜式;? ?D、都可以。22.蒸發可合用于()。A、溶有不揮發性溶質的溶液;? ???B、溶有揮發性溶質的溶液;C、溶有不揮發性溶質和溶有揮發性溶質的溶液;?D、揮發度相同的溶液。23.對于在蒸發過程中有晶體析出的液體的多效蒸發,最佳用下列()蒸發流程。A、并流法; ??B、逆流法; ? ?C、平流法; ??D、都可以。24.逆流加料多效蒸發過程合用于()。A、粘度較小溶液的蒸發; ? ??B、有結晶析出的蒸發;C、粘度隨溫度和濃度變化較大的溶液的蒸發。 D、都可以。25.有結晶析出的蒸發過程,適宜流程是()。A、并流加料;? B、逆流加料; ??C、分流(平流)加料; D、錯流加料。26.蒸發操作中所謂溫度差損失,實際是指溶液的沸點()二次蒸汽的飽和溫度。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上述三者都不是27.下列蒸發器,溶液循環速度最快的是()A、標準式; ??B、懸框式; ?C、列文式;? ?D、強制循環式28.減壓蒸發不具有的優點是()。A、減少傳熱面積; ? ?B、可蒸發不耐高溫的溶液;C、提高熱能運用率; ?? ?D、減少基建費和操作費。29.就蒸發同樣任務而言,單效蒸發生產能力W單與多效蒸發的生產能力W多()。A、W單>W多; B、W單<W多; ? C、W單=W多;? D、不擬定。30.在相同的條件下蒸發同樣任務的溶液時,多效蒸發的總溫度差損失∑多與單效蒸發的總溫度差損失∑單()。A、∑多=∑單; B、∑多>∑單; ??C、∑多<∑單; ?D、不擬定。31.蒸發流程中除沫器的作用重要是()。A、汽液分離;??B、強化蒸發器傳熱;??C、除去不凝性氣體;?D、利運用二次蒸汽。32.自然循環型蒸發器的中溶液的循環是由于溶液產生()。A、濃度差; ? B、密度差;? ?C、速度差; D、溫度差。33.化學工業中分離揮發性溶劑與不揮發性溶質的重要方法是()。A、蒸餾; ?B、蒸發; C、結晶;? D、吸取。34.在單效蒸發器內,將某物質的水溶液自濃度為5%濃縮至25%(皆為質量分數)。每小時解決2t原料液。溶液在常壓下蒸發,沸點是373K(二次蒸汽的汽化熱為2260kJ/kg)。加熱蒸汽的溫度為403K,汽化熱為2180kJ/kg。則原料液在沸點時加入蒸發器,加熱蒸汽的消耗量是()。A、1960kg/h; B、1660kg/h; ?C、1590kg/h; ?D、1.04kg/h。35.為了蒸發某種粘度隨濃度和溫度變化比較大的溶液,應采用()。A、并流加料流程;?B、逆流加料流程; ?C、平流加料流程;?D、并流或平流。36.工業生產中的蒸發通常是()。A、自然蒸發;??B、沸騰蒸發; ? C、自然真空蒸發; D、不擬定。37.在蒸發操作中,若使溶液在()下沸騰蒸發,可減少溶液沸點而增大蒸發器的有效溫度差。A、減壓; ? B、常壓; ??C、加壓;? D、變壓。38.料液隨濃度和溫度變化較大時,若采用多效蒸發,則需采用()。A、并流加料流程;?B、逆流加料流程; C、平流加料流程;?D、以上都可采用。39.提高蒸發器生產強度的重要途徑是增大()。A、傳熱溫度差;? B、加熱蒸汽壓力; C、傳熱系數; D、傳熱面積。40.對粘度隨濃度增長而明顯增大的溶液蒸發,不宜采用()加料的多效蒸發流程。A、并流; ? B、逆流; C、平流; D、錯流。41.下列敘述對的的是()。A、空氣的相對濕度越大,吸濕能力越強;??B、濕空氣的比體積為1kg濕空氣的體積;C、濕球溫度與絕熱飽和溫度必相等; D、對流干燥中,空氣是最常用的干燥介質。42.50kg濕物料中含水10kg,則干基含水量為()%。A、15; ?? B、20; ? ?C、25;?? D、40。43.以下關于對流干燥的特點,不對的的是()。A、對流干燥過程是氣、固兩相熱、質同時傳遞的過程;B、對流干燥過程中氣體傳熱給固體;C、對流干燥過程中濕物料的水被氣化進入氣相;D、對流干燥過程中濕物料表面溫度始終恒定于空氣的濕球溫度。44.將氯化鈣與濕物料放在一起,使物料中水分除去,這是采用哪種去濕方法?()A、機械去濕; ?B、吸附去濕; ?C、供熱去濕; D、無法擬定。45.在總壓101.33kPa,溫度20℃下,某空氣的濕度為0.01Kg水/Kg干空氣,現維持總壓不變,將空氣溫度升高到50℃,則相對濕度()。A、增大; B、減小;??? C、不變; ? D、無法判斷。46.下面關于濕空氣的干球溫度t,濕球溫度tW,露點td,三者關系中對的的是()。A、t>tW>td; ?B、t>td>tW; C、td>tW>t; D、tW>td>t。47.用對流干燥方法干燥濕物料時,不能除去的水分為()。A、平衡水分;??B、自由水分; ??C、非結合水分;? D、結合水分。48.除了(),下列都是干燥過程中使用預熱器的目的。A、提高空氣露點; ???? B、提高空氣干球溫度;C、減少空氣的相對濕度; ?? ?D、增大空氣的吸濕能力。49.空氣進入干燥器之前一般都要進行了預熱,其目的是提高(),而減少()。A、溫度,濕度; B、濕度,溫度;???C、溫度,相對濕度; D、壓力,相對濕度。50.運用空氣作介質干燥熱敏性物料,且干燥處在降速階段,欲縮短干燥時間,則可采用的最有效措施是()。A、提高介質溫度; ? ??B、增大干燥面積,減薄物料厚度;C、減少介質相對濕度; ?????D、提高介質流速。51.將水噴灑于空氣中而使空氣減濕,應當使水溫()。A、等于濕球溫度;?B、低于濕球溫度; ?C、高于露點; D、低于露點。52.在一定溫度和總壓下,濕空氣的水汽分壓和飽和濕空氣的水汽分壓相等,則濕空氣的相對濕度為()。A、0; ?B、100%; ? C、0~50%; ?D、50%。53.將不飽和濕空氣在總壓和濕度不變的條件下冷卻,當溫度達成()時,空氣中的水汽開始凝結成露滴。A、干球溫度;? B、濕球溫度; C、露點;?? D、絕熱飽和溫度。54.在一定空氣狀態下,用對流干燥方法干燥濕物料時,能除去的水分為()。A、結合水分; ?B、非結合水分;? ?C、平衡水分; ?D、自由水分。55.當φ<100%時,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非結合水; B、自由水份;? ?C、結合水分;??D、臨界水分。56.對于對流干燥器,干燥介質的出口溫度應()。A、小于露點; ?B、等于露點;?? C、大于露點; ?D、不能擬定。57.干燥進行的條件是被干燥物料表面所產生的水蒸氣分壓()干燥介質中水蒸氣分壓。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等于。58.氣流干燥器適合于干燥()介質。A、熱固性;?? B、熱敏性;?? C、熱穩定性;??D、一般性。59.濕空氣經預熱后,它的焓增大,而它的濕含量H和相對濕度φ屬于下面哪一種情況。()A、H,φ都升高;???B、H不變,φ減少;? ?C、H,φ都減少。60.某一對流干燥流程需一風機:(1)風機裝在預熱器之前,即新鮮空氣入口處;(2)風機裝在預熱器之后。比較(1)、(2)兩種情況下風機的風量VS1和VS2,則有()。A、VS1=VS2; ??B、VS1>VS2;? ??C、VS1<VS2; ? D、無法判斷。(二)判斷題1.物質的導熱率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 ()2.輻射不需要任何物質作媒介。 ? ???? ?()3.冷熱流體在換熱時,并流時的傳熱溫度差要比逆流時的傳熱溫度差大。? ?? ()4.換熱器投產時,先通入熱流體,后通入冷流體。 ? ?????? ()5.換熱器冷凝操作應定期排放蒸汽側的不凝氣體。 ???? ?()6.熱負荷是指換熱器自身具有的換熱能力。? ? ??? ()7.提高傳熱速率的最有效途徑是提高傳熱面積。 ? ?? ? ??()8.工業設備的保溫材料,一般都是取導熱系數較小的材料。 ? ? ?()9.換熱器正常操作之后才干打開放空閥。? ?? ???? ()10為了提高傳熱效率,采用蒸汽加熱時必須不斷排除冷凝水并及時排放不凝性氣體。 ??()11.在螺旋板式換熱器中,流體只能做嚴格的逆流流動。??? ? ?? ()12.通過三層平壁的定態熱傳導,各層界面間接觸均勻,第一層兩側溫度為120℃和80℃,第三層外表面溫度為40℃,則第一層熱阻R1和第二、第三層熱阻R2、R3之間的關系為R1>(R2+R3)。 ?()13.列管換熱器中設立補償圈的目的重要是為了便于換熱器的清洗和強化傳熱。 ? ()14.導熱系數是物質導熱能力的標志,導熱系數值越大,導熱能力越弱。?????()15.流體與壁面進行穩定的強制湍流對流傳熱,層流內層的熱阻比湍流主體的熱阻大,故層流內層內的傳熱比湍流主體內的傳熱速率小。 ?? ? ? ?? ()16.飽和水蒸氣和空氣通過間壁進行穩定熱互換,由于空氣側的膜系數遠遠小于飽和水蒸氣側的膜系數。故空氣側的傳熱速率比飽和水蒸氣側的傳熱速率小。 ?? ? ()17.在多效蒸發時,后一效的壓力一定比前一效的低。 ?? ? ()18.多效蒸發的目的是為了節約加熱蒸氣。 ? ? ? ?? ()19.蒸發操作中,少量不凝性氣體的存在,對傳熱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20.蒸發過程中操作壓力增長,則溶質的沸點增長. ?? ()21.采用多效蒸發的重要目的是為了充足運用二次蒸汽。效數越多,單位蒸汽耗用量越小,因此,過程越經濟。? ?? ? ? ? ? ? ?()22.在膜式蒸發器的加熱管內,液體沿管壁呈膜狀流動,管內沒有液層,故因液柱靜壓強而引起的溫度差損失可忽略。 ? ???? ? ???? ()23.蒸發過程重要是一個傳熱過程,其設備與一般傳熱設備并無本質區別。?? ()24.用分流進料方式蒸發時,得到的各份溶液濃度相同。?? ? ()25.提高蒸發器的蒸發能力,其重要途經是提高傳熱系數。?? ?? ?()26.飽和蒸汽壓越大的液體越難揮發。? ? ? ?? ? ?()27.在多效蒸發的流程中,并流加料的優點是各效的壓力依次減少,溶液可以自動地從前一效流入后一效,不需用泵輸送。?? ???? ????()28.中央循環管式蒸發器是強制循環蒸發器。 ? ? ??? ()29.濕空氣溫度一定期,相對濕度越低,濕球溫度也越低。 ? ?()30.若以濕空氣作為干燥介質,由于夏季的氣溫高,則濕空氣用量就少。? ??()31.恒速干燥階段,濕物料表面的濕度也維持不變。? ????()32.濕空氣在預熱過程中露點是不變的參數。?? ? ? ??()33.對流干燥中濕物料的平衡水分與濕空氣的性質有關。????? ? ()34.同一物料,如恒速階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則該物料的臨界含水量將增大。? ()35.若相對濕度為零,說明空氣中水汽含量為零。?? ? ? ??()36.沸騰床干燥器中的適宜氣速應大于帶出速度,小于臨界速度。 ? ?()37.濕空氣進入干燥器前預熱,不能減少其含水量。 ? ?? ()38.干燥操作的目的是將物料中的含水量降至規定的指標以上。? ? ???()39.干燥過程既是傳熱過程又是傳質過程。? ? ? ()40.空氣的干球溫度和濕球溫度相差越大,說明該空氣偏移飽和限度就越大。? ?()二、傳質(一)選擇題1.精餾塔中自上而下()。A、分為精餾段、加料板和提餾段三個部分;??B、溫度依次減少;C、易揮發組分濃度依次減少;??? D、蒸汽質量依次減少。2.由氣體和液體流量過大兩種因素共同導致的是()現象。A、漏夜; ??B、液沫夾帶; ?C、氣泡夾帶;??D、液泛。3.二元溶液連續精餾計算中,物料的進料狀態變化將引起()的變化。A、相平衡線;?B、進料線和提餾段操作線;?C、精餾段操作線;?D、相平衡線和操作線。4.某二元混合物,若液相組成xA為0.45,相應的泡點溫度為t1;氣相組成yA為0.45,相應的露點溫度為t2,則()。A、.t1<t2; ?B、.t1=t2;? ? C、t1>t2; ? D、不能判斷。5.兩組分物系的相對揮發度越小,則表達分離該物系越()。A、容易; ??B、困難;? ??C、完全;???D、不完全。6.在再沸器中溶液()而產生上升蒸氣,是精餾得以連續穩定操作的一個必不可少條件。A、部分冷凝; ?B、所有冷凝; ??C、部分氣化; D、所有氣化。7.正常操作的二元精餾塔,塔內某截面上升氣相組成Yn+1和下降液相組成Xn的關系是()。A、Yn+1>Xn;?? B、Yn+1<Xn; ? ?C、Yn+1=Xn;?? D、不能擬定。8.精餾過程設計時,增大操作壓強,塔頂溫度()。A、增大;? B、減小; C、不變; ??D、不能擬定。9.若僅僅加大精餾塔的回流量,會引起以下的結果是()。A、塔頂產品中易揮發組分濃度提高; B、塔底產品中易揮發組分濃度提高;C、提高塔頂產品的產量; ? ?D、減少塔釜產品的產量。10.在常壓下苯的沸點為80.1℃,環乙烷的沸點為80.73℃,欲使該兩組分混合物得到分離,則宜采用()。A、恒沸精餾; B、普通精餾; ?C、萃取精餾; D、水蒸汽蒸餾。11.塔板上導致氣泡夾帶的因素是()。A、氣速過大;??B、氣速過小; C、液流量過大;??D、液流量過小。12.有關靈敏板的敘述,對的的是()。A、是操作條件變化時,塔內溫度變化最大的那塊板; B、板上溫度變化,物料組成不一定都變;C、板上溫度升高,反映塔頂產品組成下降;???D、板上溫度升高,反映塔底產品組成增大。1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板式塔內以塔板作為氣、液兩相接觸傳質的基本構件;B、安裝出口堰是為了保證氣、液兩相在塔板上有充足的接觸時間;C、降液管是塔板間液流通道,也是溢流液中所夾帶氣體的分離場合;D、降液管與下層塔板的間距應大于出口堰的高度。14.精餾塔中由塔頂向下的第n—1、n、n+1層塔板,其氣相組成關系為()。A、yn+1>yn>yn—1;? B、yn+1=yn=yn—1;? ?C、yn+1<yn<yn—1; D、不擬定。15.某二元混合物,α=3,全回流條件下xn=0.3,yn1=()。A、0.9;? ??B、0.3; ? ? C、0.854; ? D、0.794。16.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精餾設備的重要部分()。A、精餾塔;? ?B、塔頂冷凝器; ?C、再沸器; ?D、餾出液貯槽。17.在多數板式塔內氣、液兩相的流動,從總體上是()流,而在塔板上兩相為()流流動。A、逆,錯;?? B、逆,并; ? ?C、錯,逆;???D、并,逆。18.某精餾塔精餾段理論塔板數為N1層,提留段理論板數為N2層,現因設備改造,使精餾段理論板數增長,提留段理論板數不變,且F、xF、q、R、V等均不變,則此時()。A、xD增長,xW不變; ?? ?B、xD增長,xW減小;C、xD增長,xW增長;?? ?? D、xD增長,xW的變化視具體情況而定。19.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為易揮發組分,當液相組成xA=0.6,相應的泡點為t1,與之平衡的汽相組成為yA=0.7,與該yA=0.7的汽相相應的露點為t2,則t1與t2的關系為()。A、t1=t2;? ?B、t1<t2; C、t1>t2; ? D、不一定。20.在篩板精餾塔設計中,增長塔板開孔率,可使漏液線()。A、上移; ?B、不動; C、下移;? D、都有也許。21.氨水的摩爾分率為20%,而它的比分率應是()%。A、15; ? B、20; ?? ?C、25; ? D、30。22.吸取操作的目的是分離()。A、氣體混合物;??B、液體均相混合物; C、氣液混合物; ?D、部分互溶的均相混合物。23.適宜的空塔氣速為液泛氣速的()倍;用來計算吸取塔的塔徑。A、0.6~0.8;? B、1.1~2.0; ?? C、0.3~0.5;???D、1.6~2.4。24.在填料塔中,低濃度難溶氣體逆流吸取時,若其它條件不變,但入口氣量增長,則出口氣體組成將()。A、增長; B、減少; ? ?C、不變; ? D、不定。25.在吸取操作中,當吸取劑用量趨于最小用量時,為完畢一定的任務,則()。A、回收率趨向最高;?B、吸取推動力趨向最大; C、總費用最低; ?D、填料層高度趨向無窮大。26.吸取塔尾氣超標,也許引起的因素是()。A、塔壓增大; ?B、吸取劑降溫;? C、吸取劑用量增大; D、吸取劑純度下降。27.吸取過程中一般多采用逆流流程,重要是由于()。A、流體阻力最小;?B、傳質推動力最大;? C、流程最簡樸;? D、操作最方便。28.某吸取過程,已知氣膜吸取系數kY為4×104kmol/(m2S),液膜吸取系數kX為8kmol/(m2S),由此可判斷該過程()。A、氣膜控制;??B、液膜控制; ? C、判斷依據局限性;?D、雙膜控制。29.用純溶劑吸取混合氣中的溶質。逆流操作,平衡關系滿足亨利定律。當入塔氣體濃度y1上升,而其它入塔條件不變,則氣體出塔濃度y2和吸取率的變化為()。A、y2上升,下降;?B、y2下降,上升; ?C、y2上升,不變; D、y2上升,變化不擬定。30.某吸取過程,已知ky=4101kmol/m2.s,kx=8104kmol/m2.s,由此可知該過程為()。A、液膜控制;??B、氣膜控制; C、判斷依據局限性;?D、液膜阻力和氣膜阻力相差不大。31.在進行吸取操作時,吸取操作線總是位于平衡線的()。A、上方; B、下方;?? C、重合;? D、不一定。32.吸取混合氣中苯,已知y1=0.04,吸取率是80%,則Y1、Y2是()。A、0.04167kmol苯/kmol惰氣0.00833kmol苯/kmol惰氣;B、0.02kmol苯/kmol惰氣0.005kmol苯/kmol惰氣;C、0.04167kmol苯/kmol惰氣0.02kmol苯/kmol惰氣;D、0.0831kmol苯/kmol惰氣0.002kmol苯/kmol惰氣33.在吸取塔操作過程中,當吸取劑用量增長時,出塔溶液濃度(),尾氣中溶質濃度()。A、下降,下降;? B、增高,增高; ?C、下降,增高;? D、增高,下降。34.在氣膜控制的吸取過程中,增長吸取劑用量,則()。A、吸取傳質阻力明顯下降;?????B、吸取傳質阻力基本不變;C、吸取傳質推動力減小;?? ? D、操作費用減小。35.從解吸塔出來的半貧液一般進入吸取塔的(),以便循環使用。A、中部; ? B、上部;?? C、底部; ??D、上述均可。36.只要組分在氣相中的分壓()液相中該組分的平衡分壓,吸取就會繼續進行,直至達成一個新的平衡為止。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擬定。37.填料塔以清水逆流吸取空氣、氨混合氣體中的氨。當操作條件一定期(Y1、L、V都一定期),若塔內填料層高度Z增長,而其它操作條件不變,出口氣體的濃度Y2將()。A、上升; ?B、下降;? ??C、不變;? ?D、無法判斷。38.已知常壓、20℃時稀氨水的相平衡關系為Y*=0.94X,今使含氨6%(摩爾分率)的混合氣體與X=0.05的氨水接觸,則將發生()。A、解吸過程;? B、吸取過程; ?C、已達平衡無過程發生; D、無法判斷。39.對接近常壓的溶質濃度低的氣液平衡系統,當總壓增大時,亨利系數E(),相平衡常數m(),溶解度系數()。A、增大,減小,不變;? ??? B、減小,不變,不變;C、不變,減小,不變; ? D、無法擬定。40.當Y,Y1,Y2及X2一定期,減少吸取劑用量,則所需填料層高度Z與液相出口濃度X1的變化為()。A、Z,X1均增長;?B、Z,X1均減小。? C、Z減少,X1增長; D、Z增長,X1減小。41.萃取劑的選擇性()。A、是液液萃取分離能力的表征;? ??B、是液固萃取分離能力的表征;C、是吸取過程分離能力的表征;?? ?D、是吸附過程分離能力的表征。42.三角形相圖內任一點,代表混合物的()個組分含量。A、一; ? B、二; C、三;?? D、四。43.在溶解曲線以下的兩相區,隨溫度的升高,溶解度曲線范圍會()。A、縮小;???B、不變; ???C、擴大; ?D、縮小及擴大。44.萃取中當出現()時,說明萃取劑選擇的不適宜。A、kA<1;???B、kA=1;? ??C、β>1; ??D、β≤1。45.單級萃取中,在維持料液組成xF、萃取相組成yA不變條件下,若用品有一定溶質A的萃取劑代替純溶劑,所得萃余相組成xR將()。A、增高;???B、減小;? ? C、不變;?? D、不擬定。46.進行萃取操作時,應使溶質的分派系數()1。A、等于;???B、大于; ?C、小于; ??D、無法判斷。47.萃取劑的加入量應使原料與萃取劑的和點M位于()。A、溶解度曲線上方區;?B、溶解度曲線下方區;?C、溶解度曲線上; D、任何位置均可48.萃取操作涉及若干環節,除了()。A、原料預熱;? B、原料與萃取劑混合; C、澄清分離; ?D、萃取劑回收49.在B-S完全不互溶的多級逆流萃取塔操作中,原用純溶劑,現改用再生溶劑,其他條件不變,則對萃取操作的影響是()。A、萃余相含量不變;?B、萃余相含量增長;??C、萃取相含量減少; D、萃余分率減小。50.下列不屬于多級逆流接觸萃取的特點是()。A、連續操作; B、平均推動力大;? C、分離效率高; D、溶劑用量大。51.能獲得含溶質濃度很少的萃余相但得不到含溶質濃度很高的萃取相的是()。A、單級萃取流程;???? ?B、多級錯流萃取流程;C、多級逆流萃取流程; ? D、多級錯流或逆流萃取流程。52.在原料液組成xF及溶劑化(S/F)相同條件下,將單級萃取改為多級萃取,萃取率變化趨勢是()。A、提高; ?B、減少;?? C、不變;? D、不擬定。53.在B-S部分互溶萃取過程中,若加入的純溶劑量增長而其它操作條件不變,則萃取液濃度yA()。A、增大; B、下降; ? C、不變; D、變化趨勢不擬定。54.有四種萃取劑,對溶質A和稀釋劑B表現出下列特性,則最合適的萃取劑應選擇()。A、同時大量溶解A和B; ? ?B、對A和B的溶解都很小;C、大量溶解A少量溶解B;? ?? D、大量溶解B少量溶解A。55.對于同樣的萃取回收率,單級萃取所需的溶劑量相比多級萃取()。A、比較小; ? B、比較大; ???C、不擬定; ?D、相等。56.多級逆流萃取與單級萃取比較,假如溶劑比、萃取相濃度同樣,則多級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濃度()。A、變大;? B、變小; ?C、基本不變;? D、不擬定。57.在原溶劑B與萃取劑S部分互溶體系的單級萃取過程中,若加入的純萃取劑的量增長而其他操作條件不變,則萃取液中溶質A的濃度yA′()。A、增大;? B、下降; ? C、不變; ?D、不擬定。58.分派曲線能表達()。A、萃取劑和原溶劑兩相的相對數量關系; B、兩互相溶情況;C、被萃取組分在兩相間的平衡分派關系;? D、都不是。59.萃取劑的選擇性系數是溶質和原溶劑分別在兩相中的()。A、質量濃度之比;?B、摩爾濃度之比;??C、溶解度之比;??D、分派系數之比。60.在原料液組成及溶劑化(S/F)相同條件下,將單級萃取改為多級萃取,如下參數的變化趨勢是萃取率()、萃余率()。A、提高,不變; ?B、提高,減少; ? C、不變,減少; ?D、不擬定。(二)判斷題1.在對熱敏性混合液進行精餾時必須采用加壓分離。 ?? ? ()2.連續精餾預進料時,先打開放空閥,充氮置換系統中的空氣,以防在進料時出現事故。??()3.精餾操作中,操作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時,精餾塔不能正常工作。 ? ()4.精餾塔板的作用重要是為了支承液體。???????? ???()5.篩板塔板結構簡樸,造價低,但分離效率較泡罩低,因此已逐步淘汰。 ?? ?()6.最小回流比狀態下的理論塔板數為最少理論塔板數。? ?? ??? ()7.霧沫挾帶過量是導致精餾塔液泛的因素之一。 ??? ?? ()8.精餾塔的操作彈性越大,說明保證該塔正常操作的范圍越大,操作越穩定。? ?()9.混合液的沸點只與外界壓力有關。 ?? ? ? ? ()10.對乙醇—水系統,用普通精餾方法進行分離,只要塔板數足夠,可以得到純度為0.98(摩爾分數)以上的純酒精。 ? ? ?? ? ?()11.抱負的進料板位置是其氣體和液體的組成與進料的氣體和液體組成最接近。? ()12.精餾操作時,若F、D、XF、q、R、加料板位置都不變,而將塔頂泡點回流改為冷回流,則塔頂產品組成XD變大。 ?? ??? ? ??? ()13.已知某精餾塔操作時的進料線(q線)方程為:y=0.6,則該塔的進料熱狀況為飽和液體進料。()14.含50%乙醇和50%水的溶液,用普通蒸餾的方法不能獲得98%的乙醇水溶液。???()15.篩孔塔板易于制造,易于大型化,壓降小,生產能力高,操作彈性大,是一種優良的塔板。()16.填料吸取塔正常操作時的氣速必須小于載點氣速。?? ? ?? ()17.填料塔開車時,我們總是先用較大的吸取劑流量來潤濕填料表面,甚至淹塔,然后再調節到正常的吸取劑用量,這樣吸取效果較好。????? ?? ???()18.吸取操作中,增大液氣比有助于增長傳質推動力,提高吸取速率。 ?? ??()19.水吸取氨—空氣混合氣中的氨的過程屬于液膜控制。 ????????()20.在逆流吸取操作中,若已知平衡線與操作線為互相平行的直線,則全塔的平均推動力Ym與塔內任意截面的推動力Y—Y*相等。 ?? ?? ??? ?()21.吸取塔的吸取速率隨著溫度的提高而增大。 ?? ? ?? ()22.根據雙膜理論,在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壁掛爐安裝合同協議書
- 購買就業協議書
- 線路遷墳協議書
- 聯通戰略協議書
- 合同外商品補充協議書
- 申通快遞員合同協議書
- 移交東西協議書
- 建造外圍墻合同協議書
- 客運車終止合同協議書
- 合同解除及終止協議書
- 老年醫學科臨床營養管理流程
- 初三上學期自我陳述報告范文800字
- 2023年中考物理專題復習:《電磁學》實驗題
- 腹部CT斷層解剖結構肝胰腺
- 建平磷鐵礦業有限公司磷(含磁鐵磷灰石)礦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土地復墾方案
- DB22∕T 3181-2020 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通用規范
- GB/T 36713-2018能源管理體系能源基準和能源績效參數
- GB/T 25068.1-2020信息技術安全技術網絡安全第1部分:綜述和概念
- “二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評審匯報材料
- 《狼王夢》讀書分享PPT
- 三年級美術下冊第10課《快樂的節日》優秀課件1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