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_第1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_第2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_第3頁
初中道德與法治人教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在集體中成長第七課共奏和諧樂章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單音與和聲》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有一致有沖突,找到化解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沖突的辦法。能力目標:明白如何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知道堅持集體主義。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樹立面對集體時的規則意識和集體主義的大局觀念。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如何處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教學難點:樹立大局觀念,堅持集體主義。三、教法學法:理論聯系實際、啟發式、探究式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多媒體出示下列情境)情境一:學校嚴令穿校服,可是校服的樣式、顏色我實在不喜歡。情境二:我想帶手機上學,可學校不允許。情境三:學校要求每位同學打掃清潔,琪琪以不會做清潔為由逃避做清潔。情景四:圖書館要求我們保持安靜,但是我想跟同學討論數學題想一想:你在集體生活中遇到過類似沖突嗎?你是怎樣做的?(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闡述)教師總結:我們都知道眾人拾柴火焰高,知道團結就是力量,上節課我們也學習了我們與集體之間的關系,可是,正如剛才我們討論的問題一樣,有些時候我們的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會有出現沖突的時候,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我們通過“單音與和聲”這節課的學習來找出解決辦法。二、新課講授1、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多媒體出示此材料及問題)探究活動一:周日,七(一)班同學組織游山,同學們都很開心,都按規定的時間早早地集合在學校門口,到了景點,老師說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以后必須準時在規定地點集合,有一小部分同學想再多逛逛,可另一部分同學不同意,最后決定堅持原計劃,一個小時后集合。可是小玲、小麗、小文太想多逛逛,小玲說:“我們就多逛一會兒吧,反正同學們不會丟下我們自己走的”,于是三人沒有準時歸隊。一個小時過后其他同學都到了約定的地點,只差小玲、小麗、小文三個人,同學們等不到她們,怕發生什么意外,就焦急的分頭去找,40分鐘后,終于找到了她們,同學們都怪她們沒有集體意識,可她們也很委屈:好不容易來一次,我們不過是想多逛一會兒......問題:(1)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提示:個人意愿與集體意愿出現了分歧,個人與集體的需要不同(2)你怎樣看待小玲等人的做法?提示:一方面,小玲等人有自己的想法,可以理解;但集體有集體的規則,應遵守集體規則(3)怎樣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提示:小玲等人應認識到到這是集體活動,該有集體意識:盡量協調同學們的意愿教師講述:在這個案例中,小玲等人的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出現了分歧,其實我們在學校中經常會出現這種分歧。那么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究竟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引出三個知識點:(1)在集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體中又必須有一些共同的規則(2)當集體規則與我們的個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夠保障個人利益時,我們更樂于遵守和維護(3)我們有時會感受到集體規則與我們的某些個性化需要之間存在矛盾甚至沖突教師:我們提到我們的集體規則與我們的個性化需要之間存在矛盾和沖突,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沖突?引出知識點: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當或不合理的要求,也可能是個人和集體的需要不同。(提到前面兩個案例)2、如何解決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的沖突探究活動二:探究與分享(多媒體出示課本63頁“探究與分享”)思考:(1)如果不服從這些要求,可能給集體帶來什么影響?提示:無法保證正常教學秩序,造成局面混亂,集體無法正常運轉(2)如果不服從這些要求,可能給個人帶來什么影響?提示:個人的學習環境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同學的個人意愿無法實現(3)個人意愿一定要服從集體規則嗎?提示:換位思考,個人應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集體也應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發現其中的平衡點教師講述:俗話說:眾口難調,在很多情況下,因為個人與集體的需要不同,導致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出現了分歧和沖突,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能夠遵守集體規則就顯得尤為可貴——引出知識點(1)我們通常會讓個人意愿服從集體的共同要求。這是因為——(2)實際上,個人意愿與集體的共同要求之間往往不是完全對立的。但個人意愿并非總是要屈從與集體規則,當沖突發生后——(3)我們要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實現的可能性,我們就可能找到解決沖突的平衡點。當集體規則不合理時,理應不斷修改、不斷完善,找到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最優組合3、如何讓和聲更美好?(如何讓集體更好)我們已經學習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之間沖突矛盾的方法,那么解決好這個沖突后,是不是我們就能萬無一失的建設好一個集體呢,就能讓一個集體永葆生命力,一直團結向上呢?想讓我們集體的和聲更美,還需要我們怎么做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讓和聲更美》,尋找答案。例如,現在我們班要建設校級和諧班集體,為建設和諧班集體,你準備怎么做?探究活動三:人只有在和諧的氛圍中才能發揮最大的潛能,在班級營造和諧的氛圍至關重要,創建和諧班級也是我們每一個同學的一大愿望。良好的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常常是和諧氛圍最直接的體現。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只有廣袤的森林才可以改變氣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是不能改變班級的,但全體學生的共同努力則可以改變班級。現璧山中學決定對全校所有班集體進行考察評核,每個年級選出一個“和諧班集體”,頒發校級最高榮譽獎。引出知識點:如果把個人比作單音,集體比作和聲,那么,要讓集體的和聲更美,需要每個人保持單音準確、飽滿,在與其他單音組成和聲時盡力做好自己,遵守規則,以保持和聲的和諧之美。這就要求我們集體中的每一個人,心系集體,從自身開始努力,端正行為,認真學習,文明做人做事……4、如何處理集體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前面提到,為了讓集體更美好,我們每個人都要遵守規則,服從集體的安排,那大家覺得集體的要求會不會存在有不合理的地方呢?如果有,我們應該怎么應對這些不合理因素呢?難道要照單全收,不合理的地方也忍氣吞聲嘛?回答老師之前,同學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案例。探究活動四:“爸,我不打傘了,學校不讓打傘,會受罰的,我跑過去就行。”說這話是鄭州的一名五年級學生。經了解,在此之前鄭州連續降雨,降雨期間,該市的管城區、金水區、中原區等多所小學都實行了“禁傘令”,也就是說雨天不能打傘,學生進出校園只能穿雨衣。違反規定的學生有的可能會口頭警告,有的可能被罰站,還有的則可能會被通報批評。學校的理由是學生打傘去學校危險:首先,雨傘擋住了視線,看不清路況,可能引發交通事故;其次,傘骨戳人,比如低年級孩子的傘骨,正好戳著高年級孩子的眼睛;等等。對此,有的學生家長表示不理解,質疑學校的規定是否合理。提問后,結合學生回答,引出知識點:(1)隨著集體的發展和進步,原有的某些共同要求變得不合時宜,需要適當的修改、完善(2)對于集體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們可以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積極的改進建議5、如何正確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探究活動五:觀看視頻《感動中國人物之三峽移民》(1)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受?提示:三峽人民把集體利益放在了個人利益之上(2)個人利益總是要屈服于集體利益嗎?提示: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但也有出現沖突的時候,這時應樹立大局觀念,堅持集體主義。得出知識點:(1)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了解集體主義的含義——直觀展示PPT教師講述:所有三峽移民犧牲了小家,為了國家利益不惜離開故土遠遷至數千里之外。但其實我們的個人利益本質上與國家利益是一致的,個人的發展離不開集體,國家興旺發達后,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會從中受益。偉大的移民們選擇了將國家利益置于個人利益之上,堅持了集體主義,他們值得尊敬。引用孟德斯鳩名言:個人利益總是包含在集體利益之中……知識點(2):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教師講述:三峽移民們雖然遠離故土選擇了搬遷,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不關注個人利益,他們是在保證個人正當利益之下選擇了集體主義。三峽移民前,居民們的居住環境是這樣的(展示老城區照片),移民后建的云陽新縣城是這樣的(展示新縣城照片),這意味著堅持集體主義不是要移民們無家可歸,而是需要他們在保證自身正常生活情況下為集體利益作出讓步和犧牲。知識點(3):在集體生活中,我們要學會處理與他人的各種關系。當遇到矛盾沖突時,我們要慎重考慮,冷靜選擇適當的處理方式教師講述:PPT展示書上探究與分享內容,“面對集體中個人之間的沖突,主要有哪幾種處理方式”,引導得出結論。探究活動六:展示材料:學校要舉辦慶“五·四”歌詠比賽,班主任王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由班長小璐去組織。她想請去年擔任合唱指揮的小玲繼續擔任指揮,因為小玲在這方面能力突出。可是小璐卻犯了愁,因為前段時間,她倆因為一件事情,鬧了矛盾,彼此之間有些不愉快。小璐想了很久,最終決定向小玲道歉,并邀請她擔任合唱指揮,幫助排練節目。假如你是小玲,你會答應小璐的邀請嗎?為什么?得出結論:知識點(4):無論個人之間有多大的矛盾與沖突,我們都應心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得因個人之間的矛盾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六、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有一致,有分歧,當其二者一致時,我們要積極遵守與維護集體規則。但二者又經常會發生沖突,這時就需要個人理解集體要求的合理性,集體去反思個人意愿的合理性,發現其中的平衡點,化解沖突。與此同時,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也會存在沖突與分歧,究其根源,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常常是一致的,當出現沖突的時候,應樹立大局觀念,堅持集體主義,這不僅對于一個班集體有重要作用,對于建立和諧社會以及中國夢的實現也有重大意義。七、教學板書(一)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1、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的關系2、個人意愿與集體規則發生沖突時的原因解決辦法(二)讓集體的和聲更美1、集體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2、正確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關系3、集體主義的含義八、課堂練習:1.如果把個人比作單音,集體比作和聲,那么,要讓集體的和聲更美,就應該()①每個人保持單音準確、飽滿,在于其他單音組成和聲時盡力做好自己②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不得因個人之間的矛盾做有損集體利益的事情③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只顧自己,不顧他人④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做客哈佛大學演講時表示,如果創業就要組建一支具有狼性的團隊。因為狼獲得獵物后,哪怕逮到一只兔子,也會力求團隊中的每只狼都吃到一點。這啟示我們()①同學之間要和諧相處,團結協作,共同進步②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③我們要心中有集體,識大體、顧大局,為集體增光添彩④個人取得的成績應該歸功于集體,與個人的努力關系不大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3、離開了無數的“一滴水”,大海將不復存在。從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關系角度看,這說明了()①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②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③在集體生活中,要優先考慮個人利益④集體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在教室上課,如果自由進出教室、隨便交頭接耳,就無法正常上課;過十字路口,如果各不相讓、爭搶阻擋,就會擠成一團,誰也別想順利通過。這說明()A.個人意愿和集體規則是對立的B.要集體規則就不能有個人意愿C.要個人意愿就不能有集體規則D.個人有意愿,集體有規則5、學校要舉辦慶“五·四”歌詠比賽,班主任王老師把這個任務交由班長小璐去組織。她想請去年擔任合唱指揮的小玲繼續擔任指揮,因為小玲在這方面能力突出。可是小璐卻犯了愁,因為前段時間,她倆因為一件事情,鬧了矛盾,彼此之間有些不愉快。小璐想了很久,最終決定向小玲道歉,并邀請她擔任合唱指揮,幫助排練節目。假如你是小玲,你會答應小璐的邀請嗎?為什么?答:會。因為:無論個人之間有多大的矛盾與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