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423.17-2008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 試驗Ka:鹽霧》相較于《GB/T 2423.17-1993 電工電子產品基本環境試驗規程 試驗Ka:鹽霧試驗方法》,在內容上進行了多方面的更新和細化。新標準更加注重與國際標準的接軌,同時對一些技術細節進行了調整以適應當前的技術發展需求。

首先,在適用范圍方面,《GB/T 2423.17-2008》明確了該標準適用于評估材料及其保護層抗鹽霧腐蝕能力以及評價電氣設備外殼等結構件在含鹽環境中長期暴露后的性能變化情況。而舊版標準則更多地側重于描述一種通用性的鹽霧測試方法。

其次,在術語定義部分,《GB/T 2423.17-2008》增加了“中性鹽霧”、“乙酸鹽霧”及“銅加速乙酸鹽霧”三種不同類型鹽霧試驗的具體定義,并對相關概念如“收集面積”、“噴霧壓力”等給出了更為準確的解釋,使得整個試驗過程中的操作更加規范、科學。

此外,《GB/T 2423.17-2008》還詳細規定了試驗前樣品準備、試驗條件(包括溫度、濕度、溶液配比)、噴霧系統要求等方面的內容,并提供了具體的測量方法和記錄表格格式建議,增強了試驗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2423.17-2024
  • 2008-05-19 頒布
  • 2009-01-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423.17-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_第1頁
GB/T 2423.17-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_第2頁
GB/T 2423.17-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_第3頁
GB/T 2423.17-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4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423.17-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Ka:鹽霧-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19.020

犓0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2423.17—2008/犐犈犆60068211:1981

代替GB/T2423.17—1993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犓犪:鹽霧

犈狀狏犻狉狅狀犿犲狀狋犪犾狋犲狊狋犻狀犵犳狅狉犲犾犲犮狋狉犻犮犪狀犱犲犾犲犮狋狉狅狀犻犮狆狉狅犱狌犮狋狊—

犘犪狉狋2:犜犲狊狋犿犲狋犺狅犱狊—犜犲狊狋犓犪:犛犪犾狋犿犻狊狋

(IEC60068211:1981,Basicenvironmentaltestingprocedures—

Part2:tests—TestKa:Saltmist,IDT)

20080519發布200901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犌犅/犜2423.17—2008/犐犈犆60068211:1981

目次

前言!!!!!!!!!!!!!!!!!!!!!!!!!!!!!!!!!!!!!!!!Ⅰ

1范圍!!!!!!!!!!!!!!!!!!!!!!!!!!!!!!!!!!!!!!!1

2試驗設備!!!!!!!!!!!!!!!!!!!!!!!!!!!!!!!!!!!!!1

3鹽霧!!!!!!!!!!!!!!!!!!!!!!!!!!!!!!!!!!!!!!!1

4初始檢測!!!!!!!!!!!!!!!!!!!!!!!!!!!!!!!!!!!!!2

5預處理!!!!!!!!!!!!!!!!!!!!!!!!!!!!!!!!!!!!!!2

6條件試驗!!!!!!!!!!!!!!!!!!!!!!!!!!!!!!!!!!!!!2

7恢復!!!!!!!!!!!!!!!!!!!!!!!!!!!!!!!!!!!!!!!2

8最終檢測!!!!!!!!!!!!!!!!!!!!!!!!!!!!!!!!!!!!!3

9試驗報告!!!!!!!!!!!!!!!!!!!!!!!!!!!!!!!!!!!!!3

10相關規范中應給出的細節!!!!!!!!!!!!!!!!!!!!!!!!!!!!!!3

犌犅/犜2423.17—2008/犐犈犆60068211:1981

前言

本部分為GB/T2423的第17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068211:1981《基本環境試驗規程第2部分:試驗試驗Ka:鹽霧》(英

文版)。主要做了以下編輯性修改:

———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和引言;

———增加了國家標準前言;

———合并了國際標準的第1章和第2章。

本部分代替GB/T2423.17—1993,與其相比,主要不同之處有:

———明確了對所用氯化鈉的純度要求;

———鹽溶液的濃度由原來的(5±0.1)%改為(5±1)%;

———增加了對溶液濃度和pH值測量的時間的規定;

———增加了對試驗報告的要求。

本部分由全國電工電子產品環境條件與環境試驗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部分起草單位: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顏景蓮、王捷。

本部分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T2423.17—1981、GB/T2423.17—1993。

犌犅/犜2423.17—2008/犐犈犆60068211:1981

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

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犓犪:鹽霧

1范圍

本試驗適用于比較具有相似結構的試樣的抗鹽霧腐蝕的能力。

本試驗也適用于評定保護性涂層的質量以及均勻性。

使用時,應考慮以下的限制:

a)本試驗不適合作為通用的鹽霧腐蝕試驗;

b)本試驗也不適用于在含鹽大氣中使用的單個試樣的評定。

對于設備以及零部件,試驗Kb提供了更符合實際情況的試驗條件以及單個試樣的評定方法。但

如果某些情況下為了確保質量,相關規范要求個別試樣采用本試驗方法時,試樣應當作為整個組件或者

設備的組成部分連同實際的保護性設備(箱體、蓋子、外套等)一起進行試驗。

2試驗設備

2.1試驗箱

試驗箱所用的材料應不會影響鹽霧的腐蝕效果。

試驗箱的結構以及提供鹽霧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是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a)試驗箱內的條件維持在規定的容差內;

b)試驗箱應具備足夠大的容積,能提供穩定的、均一的試驗條件(不受湍流的影響),且在試驗過

程中這些條件不受試樣的影響;

c)鹽霧不能直接噴射到試樣上;

d)箱頂、箱壁或其他部位集聚的冷凝液不能滴落到試樣上;

e)試驗箱應排氣良好以防止壓力升高,確保鹽霧分布均勻。排氣孔末端應進行風防護,以避免引

起試驗箱內產生較強的氣流。

2.2噴霧裝置

噴霧裝置的設計和組成應能夠產生細小、潤濕、濃密的霧,噴霧裝置的材料不能夠與鹽溶液發生

反應。

3鹽霧

3.1鹽溶液

3.1.1濃度

試驗所用的鹽應當是高品質的氯化鈉,干燥時,碘化鈉的含量不超過0.1%,雜質的總含量不超過

0.3%。

鹽溶液的濃度應為(5±1)%(質量比)。

溶液應通過以下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