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4122-2009 耐電暈漆包線用漆》是一項國家標準,它規定了用于制造耐電暈漆包線的絕緣漆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等方面的內容。該標準適用于以聚酯亞胺、聚酰胺酰亞胺等為主要成分的單層或多層復合型漆包線用漆。

根據此標準,耐電暈漆包線用漆需滿足一定的物理性能指標,包括但不限于熱沖擊性、軟化擊穿溫度、彈性模量等,這些性能確保了漆膜在高溫環境下的穩定性和機械強度。此外,對于電氣性能也有明確的要求,如體積電阻率、表面電阻率等參數,這些都是衡量材料導電性能好壞的重要指標。標準還特別強調了耐電暈性能的重要性,通過特定的測試來評估漆膜抵抗電暈放電的能力,這對于提高電機、變壓器等電器設備的工作壽命至關重要。

為了保證產品質量,《GB/T 24122-2009》詳細列出了各類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與條件設置,比如采用何種儀器進行檢測、樣品準備方式、環境控制要求等,并給出了合格判定的標準。同時,針對生產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質量波動情況,標準提出了抽樣檢查的方法及不合格品處理原則,旨在通過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來保障最終產品的可靠性與一致性。

在標識方面,本標準要求產品外包裝上應清晰標注制造商名稱或商標、產品型號規格、批號日期等信息;而在運輸與儲存環節,則需要遵循防潮防曬的原則,避免因不當處理導致品質下降。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9-06-10 頒布
  • 2009-12-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4122-2009耐電暈漆包線用漆_第1頁
GB/T 24122-2009耐電暈漆包線用漆_第2頁
GB/T 24122-2009耐電暈漆包線用漆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9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GB/T 24122-2009耐電暈漆包線用漆-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犐犆犛29.035.01

犓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24122—2009

耐電暈漆包線用漆

犆狅狉狅狀犪狉犲狊犻狊狋犪狀狋犲狀犪犿犲犾犾犲犱狑犻狉犲犮狅犪狋犻狀犵狊

20090610發布200912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犌犅/犜24122—2009

前言

本標準由中國電器工業協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絕緣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51)歸口。

本標準主要起草單位:四川東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家絕緣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桂林電

器科學研究所。

本標準起草人:趙平、楊遠華、羅傳勇。

本標準為首次制定。

犌犅/犜24122—2009

耐電暈漆包線用漆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耐電暈漆包線漆的型號、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標準適用于以耐高溫聚酯亞胺樹脂為基材、以納米材料為改性劑而制得的耐電暈漆包線用漆。

耐電暈漆包線用漆涂制的繞組線具有優良的耐高頻脈沖電壓特性、耐熱性、電絕緣性、附著性、耐磨

性和熱沖擊性,用于制造具有耐電暈要求的變頻電機專用繞組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GB/T1981.1—2007電氣絕緣用漆第1部分:定義和一般要求(IEC604641:1998,IDT)

GB/T1981.2—2009電氣絕緣用漆第2部分:試驗方法(IEC604642:2001,MOD)

GB/T3953—2009電工圓銅線

GB/T4074.3—2008繞組線試驗方法第3部分:機械性能(IEC608513:1997,IDT)

GB/T4074.4—2008繞組線試驗方法第4部分:化學性能(IEC608514:2005,IDT)

GB/T4074.5—2008繞組線試驗方法第5部分:電性能(IEC608515:2004,IDT)

GB/T4074.6—2008繞組線試驗方法第6部分:熱性能(IEC608516:1996,IDT)

GB/Z21274—2007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鉛、汞、鎘檢測方法

GB/Z21275—2007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六價鉻檢測方法

GB/Z21276—2007電子電氣產品中限用物質多溴聯苯(PBBs)、多溴二苯醚(PBDEs)檢測方法

3型號

耐電暈漆包線漆的型號為:D085。

4要求

4.1耐電暈漆包線漆漆液

漆液的性能要求應符合表1的規定。

表1耐電暈漆包線漆漆液的性能要求

序號性能要求

1外觀漆液均勻,無機械雜質和顆粒

2固體含量(38±3)%

3黏度(300~700)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