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埋地雙層油罐技術要求(修訂版)_第1頁
SF埋地雙層油罐技術要求(修訂版)_第2頁
SF埋地雙層油罐技術要求(修訂版)_第3頁
SF埋地雙層油罐技術要求(修訂版)_第4頁
SF埋地雙層油罐技術要求(修訂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石化SF埋地雙層油罐技術要求Technicalrequirementforburiedsteel-glassfiberreinforcedplasticdoubleskinoiltanksusedatSINOPECpetrolfillingstations2015-5-XX發布2016-5-XX實施中國石化油品銷售事業部目錄1. 范圍 12. 采用規范、標準及法規 13. 術語和定義 24. 基本規定 35. 材料 46. 結構 56.1. 一般規定 56.2. 內層罐 66.3. 外層罐 76.4. 貫通間隙 76.5. 人孔及結合管 76.6. 吊耳 96.7. 滲漏檢測立管 96.8. 滲漏檢測系統 96.9. 防雷、靜電接地 97. 設計、制造與修補 97.1. 設計要求 97.2. 制造要求 107.3. 修補要求 118. 檢驗與驗收 128.1. 一般規定 128.2. 內罐檢驗 138.3. 外觀和尺寸檢查 138.4. 厚度檢測 138.5. 巴柯爾硬度檢測 148.6. 涂層缺陷檢查 148.7. 力學和物理性能檢測 148.8. 沖擊試驗 148.9. 貫通間隙壓力試驗 158.10. 貫通間隙液體流通性試驗 158.11. 行車道重載實驗 168.12. 樹脂含量檢測 168.13. 驗收要求 169. 標記及出廠文件 1710. 運輸、儲存與安裝 1710.1. 油罐運輸 1710.2. 存儲要求 1810.3. 安裝要求 1811. 提交文件與備品、備件 2012. 技術服務與售后服務 2113. 保證與擔保 22前言根據國內加油站安全環保相關法規要求,標準編制組經廣泛調查研究,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參考有關國際標準,并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制定本規范。本規范共分13章和2個附錄。本規范的主要技術內容是:加油站用埋地鋼-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雙層油罐的基本規定、材料、結構、設計與制造、檢驗和驗收、標志和出廠文件、運輸和存儲、安裝等。本規范由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負責日常管理,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負責具體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寄送日常管理單位和主編單位。本規范日常管理單位: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通訊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朝陽門北大街22號郵政編碼:100728電話規范主編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通訊地址: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延安三路218號郵政編碼:266071本規范參編單位: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本規范參加單位:本規范主要起草人員:本規范主要審查人員:本規范201×年首次發布。范圍本規范規定了加油站用埋地鋼-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雙層油罐的材料、制造、檢驗和驗收、標記和出廠文件、運輸及儲存、安裝等的要求。本規范適用于加油站存儲汽油、柴油等車用液體燃油,工作壓力為-2kPa~3kPa的埋地鋼-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雙層油罐。采用規范、標準及法規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50156 汽車加油加氣站設計與施工規范GB1589 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GB713 鍋爐和壓力容器用鋼板GB/T1447 纖維增強塑料拉伸性能試驗方法GB/T1448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壓縮性能試驗方法GB/T1449 纖維增強塑料彎曲性能試驗方法GB/T1462 纖維增強塑料吸水性試驗方法GB/T1843 懸臂梁沖擊試驗方法GB/T2577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樹脂含量試驗方法GB/T3274 碳素結構鋼和低合金結構鋼熱軋厚鋼板和鋼帶GB/T3854 增強塑料巴柯爾硬度試驗方法GB/T8163 輸送流體用無縫鋼管GB/T8237 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用液體不飽和聚酯樹脂GB/T8923 涂裝前鋼材表面銹蝕等級和除銹等級GB/T16422 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GB17470 玻璃纖維短切原絲氈和連續原絲氈GB/T18369 無堿玻璃纖維無捻粗紗GB/T18370 無堿玻璃纖維無捻粗紗布GB/T30040 雙層罐滲漏檢測系統NB/T47003.1 鋼制焊接常壓容器JB/T4730 承壓設備無損檢測SH3097 石油化工靜電接地設計規范其它未列出的與本產品有關的規范和標準,供貨商有義務主動向業主和設計方提供。所有規范和標準均應為項目采購期時的有效版本。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埋地雙層油罐burieddoubleskinoiltanks采用覆土方式埋設在地下的、具有獨立的內層和外層罐殼體且內外層罐殼體之間連接可靠并具有貫通間隙的儲存車用燃油的臥室儲罐。設計壓力designpressure設定的油罐內層罐頂部的最高壓力,其值不得低于工作壓力。工作壓力workingpressure操作過程中油罐內層罐頂部可能出現的最大壓力。貫通間隙interstitialspace用于監測油罐雙層結構完好性的內層罐殼體與外層罐殼體之間的連通空間。滲漏leakage油罐儲存介質或外部土壤環境介質進入貫通間隙的過程。滲漏檢測系統leakdetectionsystem對油罐的滲漏情況進行檢測、顯示及報警的設施。滲漏檢測立管reservoir從油罐頂部至油罐底端且與貫通間隙連通,用于油罐滲漏檢測的部件。固定錨帶strap用于固定油罐防止其發生漂移或浮動的扁形帶。漏涂缺陷檢測holidaytest采用電火花法對油罐外表面的微小缺陷或針孔進行的檢測。埋深burieddepth油罐殼體頂部到地表面的垂直距離。基本規定油罐的設計、制造、檢驗和驗收除應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現行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油罐的設計使用年限不得低于30年。油罐應水平放置于帶回填材料的基床上,油罐不應設置支座。油罐應設置固定錨帶,且固定錨帶的設計拉力應大于1.5倍油罐完全浸沒時產生的浮力和回填材料重力載荷之差,固定束帶應和抗浮基礎可靠連接。油罐設置于非車行道下時,埋深不應小于500mm;設置于車行道下方時,埋深不應小于900mm;最大埋深不宜超過2100mm。當油罐處于車行道下方時,在埋深不小于900mm的條件下,油罐應能承受GB1589規定的六軸汽車最大允許總質量產生的重力載荷。油罐技術參數應符合表4.7的規定。表4.7SF雙層油罐技術參數表工作壓力(kPa)試驗壓力(kPa)工作溫度(℃)儲存介質內罐外罐內罐外罐-2.0~3.0常壓10035-40℃~60℃汽油、柴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潤滑油SF雙層油罐規格技術條件應符合表4.8的規定。表4.8SF雙層油罐規格表容積(m3)項目203050備注充裝系數0.90.90.9公稱直徑(mm)260026002600應用于特殊場合的其他尺寸需單獨定制。內罐筒體公稱厚度(mm)≥7≥7≥7其他內直徑需根據GB50156相關規定執行。內罐封頭公稱厚度(mm)≥8≥8≥8外罐壁厚(mm)≥4.0≥4.0≥4.0外罐富樹脂層厚度(mm)≥0.2≥0.2≥0.2外罐富樹脂層厚度不宜超過0.5mm人孔數量222人孔公稱直徑(mm)600600600檢測立管直徑(mm)808080檢測立管厚度(mm)≥4≥4≥4油罐公稱直徑不宜大于2800mm,其總長度不應大于公稱直徑的8倍。材料油罐用材料的選用應考慮使用條件、材料的性能、制造工藝以及經濟合理性。油罐用材料應具有材料生產單位的質量證明文件。制造單位應按照質量證明文件進行驗收,必要時制造單位應對所使用的材料進行復驗;制造單位應對所取得的材料及材料質量證明文件的真實性和一致性負責。油罐材料應符合相應安全技術規范、標準的規定,滿足油罐安全使用要求。制造單位自行制作或配制的油罐主體用材料應符合本規范的要求,并對材料質量負責。用于制造油罐殼體的樹脂,應復驗熱變形溫度。內層罐殼體材料可選用Q235B、Q245R或Q345R,Q235B應符合GB3274的規定,Q245R和Q345R應符合GB713的規定。人孔、吊耳、人孔操作井座等附件宜采用Q235A碳素結構鋼,Q235A應符合GB3274的規定。檢測立管宜采用滿足GB8163標準要求的流體輸送用鋼管。所有焊絲、焊條及其它消耗材料,均應與內層罐體材料相容。焊絲、焊條型號應滿足NB/T47003.1的要求。制造單位應保存所使用的樹脂、玻璃纖維和固化劑的有關文件,主要包括合格證、標記、生產批次、生產日期和儲存期。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基體材料應采用滿足本規范第8.7條要求的液體不飽和聚酯樹脂,制造單位可根據需要加入其他助劑;樹脂應無雜質、無懸浮物、無粘稠塊狀、無分層現象。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增強材料應采用無堿玻璃纖維制成的紗、布和氈,修補時應采用無堿玻璃纖維無捻粗紗布。無捻玻璃纖維紗應符合GB/T18369的規定,無捻玻璃纖維布應符合GB/T18370的規定,短切原絲氈應符合GB/T17470的規定。增強材料應使用與液體不飽和聚酯樹脂相匹配的增強型浸潤劑。SF雙層油罐外殼FRP具有抗低溫沖擊能力,以及抗老化能力,在惡劣環境中,不能發生鋼罐腐蝕或外殼失效。采用纏繞法工藝制作油罐外層罐殼體時,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成品的力學性能保證值應符合表5.11的規定。表5.11纏繞法制作的油罐殼體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成品的力學性能項目數值試驗方法環向彎曲強度,MPa≥200GB/T1449采用噴射法工藝制作油罐殼體時,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成品的力學性能保證值應符合表5.12的規定。表5.12噴射法制作的油罐殼體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成品的力學性能序號樹脂含量彎曲強度167.5%-70%≥145MPa270%-72.5%≥130MPa采用手糊法工藝制作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成品的力學性能保證值應符合表5.13的規定。表5.13手糊法工藝制作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成品的力學性能板厚mm彎曲強度MPa彎曲模量MPa3.5~5.0≥110≥4.8×1035.1~6.5≥130≥5.5×1036.6~10.0≥140≥6.2×103>10.0≥150≥6.86×103試驗方法GB/T1449GB/T1449結構一般規定SF雙層油罐由內層罐和外層罐組成,內層罐殼體為鋼制,外層罐殼體為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外層罐應完整包容內層罐,外層罐殼體和內層罐殼體之間應形成連續的貫通間隙,油罐內層罐和外層罐殼體之間應設置可靠的支撐,油罐的典型結構見圖。1—檢測立管;2—接管;3—吊耳;4—靜電接地標識;5——人孔;6—人孔操作井座;7—支撐結構;8—外層罐;9—貫通間隙;10—內層罐;11—防沖擊板;12—加強圈圖6.1.1雙層油罐典型結構除泄漏檢測立管外,雙層罐夾層空間不應與外部聯通。配件及所有開孔與焊縫之間的最小距離為50mm。油罐的參考命名及其含義SF-XXXX-XXXX公稱容積公稱直徑鋼-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雙層油罐內層罐內層罐設計應符合NB/T47003.1的要求。內層罐殼體(筒體、封頭)所用鋼板的最小公稱厚度不應小于下表規定。表6.2.2鋼制油罐的罐體和封頭所用鋼板的最小公稱厚度油罐公稱直徑Dmm內層罐殼體最小公稱厚度mm筒體封頭800<D≤1600561600<D≤2500672500<D≤300078內層罐外表面應進行噴砂除銹,除銹等級應達到Sa2.5級。鋼罐頂部不含夾層結構的部分應涂刷粘結劑,以增強內層鋼罐與外層玻璃鋼罐的粘合強度,粘結劑與內外層罐的粘合強度應大于外層罐玻璃鋼的拉伸強度;鋼罐底部含有雙層結構的部分應涂刷防銹漆,干膜厚度不少于30μm。內層罐封頭應采用標準橢圓封頭。外層罐外罐殼壁應主要由結構層組成,結構層厚度不應小于4mm。結構層應采用噴射或纏繞工藝成型。當采用纏繞法工藝時,外層罐殼體外側應增設置富樹脂層,富樹脂層厚度應為0.2~0.5mm,樹脂含量不應低于90%。結構層應采用無捻玻璃纖維粗紗或玻璃織物增強,采用纏繞法工藝時,樹脂含量宜為(35±5)%;采用噴射法工藝時,樹脂含量應為65%~75%。貫通間隙貫通間隙在內層罐上覆蓋范圍不得低于內層罐最高充裝液位H,且橫截面的包角不得小于300°,如圖6.4.1所示。圖6.4.1貫通間隙在內層罐上的覆蓋高度和包角貫通間隙應連續貫通、無盲區。貫通間隙寬度應和使用的滲漏檢測方法相適應,并能夠進行外層罐殼體的耐壓試驗。貫通間隙不得與內層罐連通。人孔及結合管SF雙層油罐設兩個密封可靠、公稱直徑為DN600、螺栓數不少于HG20592所規定的20個的人孔。人孔的類型應是插入式或嵌入式。人孔頸和法蘭的焊接應采用雙面焊,或是相當于雙面焊的全透焊結構。人孔應位于儲罐頂部縱向中心線上,人孔筒節應采用和內層罐筒體相同的材料,頸板高度不小于150mm,厚度不小于10mm,人孔法蘭厚度不小于20mm。人孔蓋應采用鋼制,厚度不小于18mm。人孔墊片材質應采用與儲存介質相適應的密封材料。除泄漏檢測立管外,油罐進油接合管、出油接合管、通氣接合管、潛油泵安裝口、量油孔、液位儀安裝立管等接合管均應設置于人孔蓋上,且潛油泵與液位儀宜分別設在不同人孔蓋上。安裝接管法蘭應保證法蘭面的水平或垂直(有特殊要求的應在圖樣中注明),其偏差均不得超過法蘭外徑的1%(法蘭外徑小于100mm時,按100mm計),且不大于3mm。油罐進油接合管應伸至罐內距內層罐底50mm~100mm處。進油立管的底端應為45°斜管口或T形管口,進油管管壁上不得有與油罐氣相空間相通的開口。量油孔接合管中心線應垂直于水平面,且應通過油罐軸線。量油孔接合管宜向下伸至罐內距罐底200mm處,并應有檢尺時使接合管內液位與罐內液位相一致的技術措施。油罐應設置通氣管,其公稱直徑不應小于50mm,通氣管管口應設置阻火器。油罐應設置人孔操作井座,井座宜采用圓筒形筒體,內徑D宜為1200mm或1350mm,伸出油罐殼體高度H宜為500mm,人孔操作井座和人孔操作井的連接應保證密封。人孔操作井座典型結構見圖6.5.10。圖6.5.10人孔操作井座典型結構設在行車道下面的人孔操作井應采用加油站車行道下專用的密閉井蓋和井座。人孔操作井座筒體宜采用和外層罐筒體相同的材料,筒體厚度不應小于8mm,并應與外層罐筒體可靠連接;當人孔操作井座筒體采用金屬材料時,筒體厚度不應小于6mm,應與內層罐筒體可靠連接,并應采用適當的防腐措施。人孔處應設置與內層罐殼體內壁及防沖擊板相連的接地扁鋼并接入加油站接地網。吊耳油罐應設置不少于兩個的鋼制吊耳,吊耳起吊能力不應小于油罐自重的2倍。吊耳連接增強索具的開孔不應小于有50mm的圓孔或其他開孔便于起吊。滲漏檢測立管滲漏檢測立管應位于人孔操作井座內,并滿足下列要求:檢測立管應采用無縫鋼管,公稱直徑宜為80mm,壁厚不宜小于4mm;檢測立管應在油罐上獨立設置;檢測立管應位于油罐頂部的縱向中心線上;檢測立管的底部管口應與油罐貫通間隙相連通,頂部管口應設置密封蓋;檢測立管與內層罐的連接應采用雙面焊全焊透結構;檢測立管應滿足人工檢測和在線監測的要求,并應能及時發現內層罐和外層罐殼體任何部位出現的滲漏。滲漏檢測系統油罐應設置滲漏檢測系統,滲漏檢測系統安全或環境保護等級不應低于GB/T30040中Ⅲ級的規定。油罐滲漏檢測系統所用的液體傳感器檢測精度不應大于3.5mm。防雷、靜電接地油罐防靜電設計應符合GB50156和SH3097的規定。油罐頂部金屬部件和油罐內各金屬部件應與非埋地工藝金屬管道相互做電氣連接并接地。設計、制造與修補設計要求SF雙層油罐應嚴格依據業主或設計委托方所提供的條件進行設計,油罐應滿足強度、剛度、穩定性和滲漏檢測的要求。油罐的設計由制造單位完成,油罐制造單位應依據委托方所提供的設計條件進行設計,油罐設計文件至少應包括強度及穩定計算書、設計圖樣、技術條件、使用說明書;油罐制造單位應對設計文件的正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并應在油罐設計使用年限內保存全部油罐設計文件。油罐設計時應考慮以下載荷:設計壓力;油罐儲存介質的液柱靜壓力,靜壓力應按照可能存儲介質的最大密度進行計算;油罐自重(包括內件及其附件)以及正常工作條件下或試驗狀態下內裝介質的重力載荷;回填材料、地面設施的重力載荷;當設置在車行道下方時,通行車輛產生的重力載荷;運輸或吊裝時的作用力;地下水完全浸沒油罐時產生的浮力;地震載荷;連接管和其他部件的作用力;沖擊載荷。制造要求制造單位應建立油罐制造質量管理體系,制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油罐制造人員及檢查人員應經過培訓后上崗,制造單位應建立制造人員及檢查人員技術檔案。內層罐的制造應符合NB/T47003.1和AQ3020的規定。鋼制內罐殼體上各類焊接接頭對口錯邊量不應超過鋼板厚度的1/4,且不大于2mm。圖7.2.4焊接接頭對口錯邊量制造內罐殼體時,相鄰圓筒的縱向焊接接頭的距離,或封頭拼接焊接接頭的端點與相鄰圓筒的縱向焊接接頭的距離均應大于鋼板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筒節長度應不小于300mm。焊縫表面外觀要求:焊接接頭表面不得有裂紋、氣孔、弧坑和飛濺物;焊接接頭咬邊的連續長度不得大于100mm,焊接接頭兩側咬邊的總長度不得超過該條焊接接頭總長的10%,咬邊深度不得大于0.5mm,高合金鋼制容器不得有咬邊;焊接接頭的余高e1、e2按表和圖的規定。表焊接接頭余高單面坡口雙面坡口e1e2e1e20~15%δn且≤2≤1.50~15%δ1且≤20~15%δ2且≤2圖7.2.6焊接接頭余高外層罐的制造:外層罐的制造應在內層罐殼體檢驗和壓力試驗合格后進行。外層罐殼體應采用噴射成形或纏繞成形工藝,修補時可采用手糊成形工藝。外層罐殼體成形工藝應進行評定,殼體成形質量應符合本規范的相關測試要求。內外層罐粘接工藝應進行評定,工藝評定試樣力學性能應符合本規范第條的規定。采用噴射成形工藝時,宜分多次噴射達到設計規定厚度,每次的噴射厚度宜為1.5mm左右,噴涂間隔時間應保證已噴涂的玻璃鋼不粘手。間隔期間應采取措施防止未固化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流掛,一般可使用連續旋轉法。外層罐殼體表面固化程度應達到本規范第8.5.1條要求。修補要求修補時的材料應與外層罐殼體材料相同。修補處厚度應大于外壁厚度,需對修補處進行充分打磨,打磨范圍由缺陷處邊緣向外延伸至少100mm,修補處采用玻璃纖維短切氈與布交替鋪設,最外層鋪設一層玻璃纖維表面氈形成外保護層,厚度為。修補處的漏點或損壞的部分應用砂輪機或利刀刃清理干凈,且應將周邊的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層磨成斜坡面后進行修補。厚度不應小于主體的厚度。修補部位完全固化后,應重新進行漏涂缺陷檢測。油罐制造單位應對實際的粘接情況進行檢查,并符合以下要求。粘接的粘接劑其性能不應低于外層罐樹脂的性能;接管和筒體的粘接處應按照設計規定進行補強;固化時間和溫度應符合工藝要求;采用纖維纏繞時,應使內襯具備工藝規定的厚度和硬度;粘接試驗用層合板應取自外層罐或平層合板;平層合板材料應與外層罐相同。檢驗與驗收一般規定業主有權根據工程的需要,隨時對所購產品的全過程進行檢驗。廠方至少應提前5天通知業主試驗日期,如有必要,業主可能到制造廠進行監造及出廠前驗收。廠家應達到性能要求,并提供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的檢測報告。廠家提供的自檢報告內容應不少于表所規定的出廠檢測項目。表8.1.4SF雙層罐成品檢測項目編號檢測項目分類項目名稱出廠檢驗型式檢驗1內罐檢驗厚度檢測2射線或超聲焊縫檢測○3水壓試驗4外罐檢驗厚度檢驗5外觀檢驗和尺寸檢查6巴柯爾硬度檢測7涂層缺陷檢查8沖擊試驗○9貫通間隙壓力試驗10貫通間隙液體流通性試驗○11外壓試驗○12外罐材料理化性能試驗樹脂含量檢測○13力學性能檢測○14低溫沖擊試驗○15熱空氣老化試驗○16光水暴露試驗○17浸泡試驗○18腐蝕評估試驗○19滲透溶解試驗○注:表中“”表示需要進行檢測的項目,“○”表示不需要進行檢測的項目。內罐檢驗內層罐制作完畢后,除本技術要求規定外,其余按NB/T47003.1的規定進行檢驗。內層罐殼體厚度應滿足表要求。內層罐對接焊接接頭應進行局部射線或超聲檢測。檢測長度不得小于各條焊接接頭長度的20%,局部無損檢測應優先選擇T形接頭部位。對接焊接接頭的無損檢測應按JB/T4730.2、JB/T4730.3中的規定進行,要求如下:焊接接頭的射線檢測技術等級為AB級,質量等級為Ⅲ級合格;焊接接頭的超聲檢測技術等級為B級,質量等級為Ⅱ級合格。內層罐制作完成后,應進行壓力試驗。試驗時應采用兩個經校正的精度不應低于2.5級,量程為試驗壓力的2倍左右的壓力表。試驗介質應為溫度不低于5℃的潔凈水,試驗壓力應為0.1MPa。升壓至0.1MPa后,應停壓10min,然后降至0.08MPa,再停壓30min,以不降壓、無泄漏和無變形應為合格。壓力試驗后,應及時清除罐內的積水及焊渣等污物。外觀和尺寸檢查油罐外表面應在充足的日照下進行目測外觀檢查,外表面應平整光滑,不應有雜質、纖維外露、裂紋、劃痕、疵點、白化和嚴重色澤不均等現象;在任意300mm×300mm面積內,最大直徑為3mm的氣泡不得超過2個,每個氣泡最大深度不得超過外層罐殼體厚度的1/5且不超過1mm。油罐應進行尺寸檢查并應符合下列要求:油罐總長度(外層罐封頭頂點間的距離)偏差應小于總長度的0.5%;油罐法蘭與接管中心線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1°,垂直度偏差檢查應采用500mm×300mm的角尺進行檢查;采用精度1mm的測量工具進行油罐接管方位檢查,偏差不應大于5mm。厚度檢測油罐外層罐殼體應進行厚度檢測,噴射成型的油罐外罐厚度不應小于4mm,纏繞成型的油罐外罐厚度不應小于4.2mm。檢測點沿外表面均布且間隔不大于600mm。測量工具應采用精度不大于0.01mm的超聲波測厚儀。巴柯爾硬度檢測應按照GB/T3854方法對油罐殼體進行巴柯爾硬度檢測,實測硬度值不應小于40。測試點宜沿被測試部件外表面均布,封頭、筒體的檢測點不應少于10個,加強構件等部件檢測點不應少于5個。涂層缺陷檢查外層罐外表面應用電火花檢測儀進行100%針孔檢查。檢測電壓為15kV直流電壓,以無電火花為合格。油罐陰陽角等復雜部位應進行重點檢查。力學和物理性能檢測成品油罐外層玻璃鋼材料應進行力學性能試驗,力學性能測試項目和結果應符合本規范第5.11~5.13條規定。成品油罐外層玻璃鋼材料應能夠通過附錄A所述的測試項目。沖擊試驗沖擊試驗的沖擊點應分別位于封頭、封頭直邊和筒體三個部位,每個部位分別取2個沖擊點,沖擊點的布置見圖。1—封頭直邊沖擊點;2—油罐筒體沖擊點;3—封頭沖擊點注:a≥500mm圖油罐沖擊試驗沖擊點的布置沖擊試驗由系在長1.8m細繩上的重5400g的實心鋼球對油罐殼體沖擊點的沖擊完成,試驗溫度為常溫。系繩一端固定在沖擊點正上方,將球向后擺,使其離開沖擊點的垂直距離達到要求的試驗高度,然后向沖擊點自由擺動完成沖擊。每一處試驗部位分別在兩個沖擊點上進行沖擊,試驗高度分別為1000mm、1800mm。試驗方法按圖進行。1—固定點;2—1.8m系繩;3—5400克實心鋼球A—試驗1;B—試驗2圖油罐殼體沖擊試驗方法試驗高度為1000mm時,油罐經沖擊試驗后表面應無破裂、粘合脫落、外部可見的脫層;試驗高度為1800mm時,油罐經沖擊試驗后表面不應出現碎片或擊穿。貫通間隙壓力試驗貫通間隙應進行壓力試驗,緩慢加壓至35KPa,保壓30分鐘,以不降壓、無泄漏為合格。貫通間隙應進行真空試驗,緩慢抽空至-45KPa,保壓30分鐘,以不降壓、無泄漏為合格。試驗介質應采用干燥、清潔的空氣。貫通間隙液體流通性試驗油罐應進行貫通間隙液體流通性試驗。采用真空壓力法(I級)進行泄漏檢測的油罐,貫通間隙液體流通性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將油罐夾層間隙抽真空或打正壓至油罐企業規定值,并安裝泄漏檢測裝置,在距泄漏檢測點的遠端外層開孔;泄漏檢測裝置應在24小時內有可測量值。采用液媒法(II級)進行泄漏檢測的油罐,貫通間隙液體流通性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將油罐夾層間隙填充液體,并安裝泄漏檢測裝置,在距泄漏檢測點的遠端外層開孔;泄漏檢測裝置應在24小時內有可測量值。采用電子傳感器法(III級)進行泄漏檢測的油罐,貫通間隙液體流通性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油罐按照正常安裝情況進行填埋,內層罐裝滿水。在距泄漏檢測點的遠端外層開孔,在開孔處采用液體自然流動法進行注水;油罐夾層間隙應在24小時內有可測量值。行車道重載實驗油罐應進行行車道重載試驗,試驗時油罐應安裝在專用的測試坑中。行車道重載試驗應符合下列要求:將油罐放置在土質測試坑內,按照正常工藝進行回填、夯實,油罐埋深0.9m;覆土頂部鋪設公稱厚度為20mm的鋼板,并用總重量為49噸的并裝六軸汽車從不同的角度進行碾壓,總碾壓時間不少于30min;碾壓完成后的油罐應能通過本文件所規定的其他型式檢驗項目。樹脂含量檢測樹脂含量檢測按照標準GB/T2577進行。樹脂含量應符合本文件所述規定。驗收要求到貨驗收供貨商負責將雙層油罐運輸至業主指定庫房(或現場),并保證雙層罐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發生損壞,貨物到達業主指定庫房(或現場)后,由供貨商派人員進行驗收,驗收檢測項目包括油罐外觀檢測、壁厚檢測、夾層間隙壓力檢測,并檢查由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雙層罐檢測報告,檢測完成后,并由供貨商、業主、監理機構簽字確認。中間驗收產品在制造過程中,業主有權利到生產制造現場隨機抽查產品質量和性能。如果抽檢產品質量不能達到廠方的承諾,或檢測質量不合格,業主有權廢止采購合同。產品在現場由供貨商派現場服務工程師進行最后檢查調試并指導監督安裝。并由現場監理、施工單位、現場服務工程師簽字確認。最終驗收工程全線試運72小時以上,由供貨商、業主、監理機構簽字確認。標記及出廠文件油罐應在明顯的位置設置永久性銘牌,銘牌上應至少注明如下內容:產品名稱;制造單位的名稱、地址和電話號碼;產品標準;公稱容積;幾何尺寸;檢測介質及檢測方法;工作壓力;試驗壓力;設計埋深;出廠編號;生產日期;空罐質量。油罐至少應標記下列信息:保持存放場所通風;請勿在回填前盛裝液體;禁止滾動或墜落油罐。油罐出廠時,制造單位應向用戶提供以下技術文件:竣工圖,竣工圖樣應與實際產品情況一致,并加蓋竣工圖章,竣工圖章上應有制造單位名稱;質量證明書及產品銘牌的拓印件;安裝、使用說明書。運輸、儲存與安裝油罐運輸油罐運輸時應水平放置于相應的支座上,并用捆扎帶將油罐與支座固定;捆扎帶應穿過支座或在盡量接近支座的位置捆扎,油罐中心部分不應設置捆扎帶或支撐。當兩個以上油罐同時運輸時,油罐殼體外壁之間間距應大于150mm。運輸過程中,油罐與支座之間應設置柔性墊片。油罐在起吊時,宜采用位于油罐封頭的導向吊耳來調整油罐姿態,當使用多個吊耳起吊時,吊繩傾角不應大于30°。油罐應輕裝輕卸,防止磕碰。存儲要求當油罐長期存放時,應存置于無陽光照射、干燥通風的場所;禁止與有害物質混存混放并應遠離火源。油罐安裝前在安裝地暫時存放時,應置于臨時的木托座上,并避開地面上尖銳物體。油罐在室內存放時,兩側應放置木楔子、沙袋等固定物防止油罐滾動。油罐在室外存放時,應通過合適的方式將油罐固定,防止大風吹動油罐。運輸和存儲過程中嚴禁跌落或滾動油罐。安裝要求油罐的安裝應嚴格按照制造單位提供的安裝說明書進行。油罐安裝前應對油罐進行外觀檢查,外觀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油罐外表面應平整光滑,不應有雜質、纖維外露、裂紋、劃痕、疵點;油罐罐體外表面不應有長度大于10mm、深度超過1mm的刮痕、磨損或碰傷。油罐安裝前應對油罐出廠文件的完整性進行核查。如有異議時,應進行必要的復驗,復驗不合格不得進行安裝。油罐安裝前應設置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罐槽底部應為堅實的水平面,油罐安裝前應對罐槽底部進行檢查。地錨應設置在罐槽底部的合適位置。罐槽底部應鋪放回填材料,回填材料應采用中性黃沙或細土;在冬季施工時,回填材料中不得有凍塊;將回填材料夯實平整作為油罐基床,基床相對密實度不應低于96%,基床厚度不應小于300mm。油罐應水平放置于基床上,并置于地錨間中間位置。當多罐布置時,相鄰油罐間外表面的間距不得小于500mm。安裝過程中不得敲打油罐。油罐的安裝應符合GB50461的有關規定。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10.3.13的規定。表10.3.10設備安裝的允許偏差mm檢查項目偏差值中心線位置5標高±5儲罐水平度軸向L/1000徑向2D/1000注:D為油罐外徑;L為油罐總長度油罐在基床上就位后,第一次測量并記錄人孔法蘭端面與防沖擊板上表面的距離和油罐罐體中部直徑。油罐應采用錨帶固定于地錨上,固定錨帶時應防止油罐翻轉。錨帶固定完成后,第二次測量并記錄人孔法蘭端面到防沖擊板上表面的距離和油罐罐體中部直徑。當與第一次測量值相差大于5mm時,應對油罐的安裝進行調整直至合格。使用木質填塞桿手工在油罐底部填充至少300mm的回填材料,回填材料間不得存在空隙。完成油罐底部回填后,第三次測量并記錄人孔法蘭端面到防沖擊板上表面的距離和油罐罐體中部直徑。當與第二次測量值相差大于5mm時,應對油罐安裝進行調整直至合格。當回填至油罐75%外徑高度時,應向油罐內部注滿潔凈淡水。當回填至地平面時,第四次測量并記錄人孔法蘭端面到防沖擊板上表面的距離和油罐罐體中部直徑。當與第三次測量值相差大于5mm時,應對油罐安裝進行調整直至合格。當油罐回填至罐頂以上時,回填材料應使用手動震蕩機械壓土機夯實。在回填材料達到設計埋深前,油罐上方不得存在附加載荷?;靥钸^程中,回填材料間不應存在空隙,不得使油罐產生移動。油罐安裝完成后應進行下列測試:油罐應進行充水試驗,試驗用壓力表精度不應低于2.5級,緩慢升壓至35kPa,保壓30min,試驗溫度為常溫,試驗介質為清潔淡水,以不降壓、無泄漏為合格。安裝后如發現泄漏使檢測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時,應對貫通間隙進行壓力試驗,緩慢充壓至35kPa,保壓30min,隨后緩慢卸壓并抽空至-18kPa,保壓30min,試驗介質應采用干燥、清潔的空氣,以不降壓、無泄漏應為合格。回填至罐頂后應進行沉降觀測,沉降觀測完成后繼續回填至路基,沉降觀測應符合下列要求:設置觀測基準點和液位觀測標識;按油罐容積的1/3分期注水,每期穩定時間不得少于12h;油罐充滿水后,觀測時間不得少于6d;應以油罐均勻沉降且6d內累計沉降量不大于12mm為合格。沉降觀測完成后,及時清除罐內的水。工程交工驗收時,油罐安裝單位應提交下列資料:油罐安裝前的檢查和檢驗記錄;工程定位測量記錄;地基驗槽記錄;填方土料及填土壓實試驗記錄;油罐安裝記錄;油罐充水試驗記錄;油罐清理、檢查、封孔記錄。工程交工驗收資料格式參見附錄B。提交文件與備品、備件所有提交文件、圖紙和計算公式都應采用國際單位制。雙層儲油罐生產企業應提供詳實的產品說明書,明確使用條件、使用年限,給出吊裝、運輸、存放和安裝要求。投標文件在投標過程中,供貨商應向業主提供如下的文件:技術規格書應答書測試驗收大綱業績表/跟蹤報告SF雙層油罐的有關技術資料,如樣本、圖紙、計算書、樣本紅外圖譜等結構確認圖零部件材料和結構數據單制造/檢測時間計劃與設計、制造、測試和檢測相關的技術標準以及具體的檢驗與測試指標分包商業績、檢測手段對質量、可靠性、使用壽命、技術服務與相關責任的承諾供貨商應對標書技術文件有實質性的響應如果投標文件對招標技術文件有偏離,應在投標文件中列出偏差表提供玻纖和樹脂原材料來源其它訂貨后提交文件簽訂合同后兩周內,供貨商應向業主提供如下圖紙和文件(6份紙質文件和2份電子版):SF雙層油罐結構圖,以及易損件的制造圖SF雙層油罐安裝外形圖供貨時提交文件SF雙層油罐供貨時,供貨商應向業主提供如下圖紙和文件(6份紙質文件和2份電子版):使用說明書安裝維護手冊樹脂紅外圖譜內罐完整性檢測報告用于制造SF雙層油罐的材料合格證帶有時間及壓力變化記錄的水壓、氣壓試驗報告SF雙層油罐測漏系統的試驗報告相應無損探傷的檢驗報告其它試驗報告和證書易損件清單其它備品、備件及專用工具投產與試運時所需備件應由供貨商推薦,并由供貨商提供,并在標書中列出。維護時所需的特殊工具應由供貨商提供并在標書中列出。由供貨商推薦并經業主認同的運行期為兩年的備件及維護時所需的專用工具應單獨列表,并單獨報價。技術服務與售后服務供貨商應對業主提供以下技術服務和售后服務,技術服務與售后服務的費用由供貨商承擔。技術服務技術支持—供貨商應提供SF雙層油罐的安裝程序?!┴浬虘峁┈F場安裝需要的特殊工具。—供貨商應派有經驗的工程師到現場指導安裝。當業主通知供貨商要投產運行時,供貨商應配合試運和調試工作。培訓—供貨商應提供對操作人員的安裝和維護培訓工作。售后服務—供應商應晝夜24小時提供足夠的備品、備件和技術服務。—當設備出現故障或不能滿足業主要求時,供貨商應按業主要求排除故障,直到業主滿意為止?!诒P奁趦?,當設備需要維修或更換部件時,在業主的要求下,供貨商應派有經驗的工程師到現場進行技術支持?!敇I主需要供貨商提供服務時,供貨商應在24小時內作出答復,(如必要)在48小時內派服務工程師到現場?!谫|保期內,供貨商負責對業主提出的質量異疑做出書面明確答復。確屬質量問題時,供貨商應及時采取保護措施且負責免費更換,發生安全環保事故的由供貨商承擔全部責任,并相應延長其保質期?!a品壽命期內,供貨商應確保所有零備件的供應?!┴浬虒α銈浼墓{配時間不超過48小時。保證與擔保供貨商應保證所有的SF雙層油罐在質保期內不會出現材料、設計和制造工藝等方面的缺陷。若在質保期內有任何上述缺陷,供貨商應免費進行必要的更換、維修、裝運以及現場勞務服務。供貨商應提供具有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頒發的SF雙層罐檢測報告,同時向中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提供雙層罐外層(FRP)材料備案樣本,由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進行材料測試并將部分樣本保存備案,供貨商應保證所提供的材料樣本與供貨雙層罐產品外層材料相同,如材料樣本的巴氏硬度、樹脂含量、耐油品、耐腐蝕性檢測不合格或材料樣本與供貨雙層罐產品外層材料不相同,業主有權要求供貨商無條件退貨,退貨期間業主由于停產所導致的損失由供貨商承擔。油罐用材料應具有材料生產單位的質量證明文件,油罐制造單位應按照質量證明文件進行驗收,必要時油罐制造單位應對所使用的材料進行復驗;油罐制造單位應當對所取得的材料及材料質量證明文件的真實性和一致性負責。供貨商應保證SF雙層罐檢測報告真實可靠,雙層罐產品各項指標測試結果與雙層罐檢測報告內容一致。供應商應提供完善的產品聯保機制,對供貨商提供的雙層罐產品進行質量擔保,擔保期限應不低于供貨商承諾的產品使用壽命。如果在使用壽命范圍內,由于產品質量問題出現非人為因素和非自然災害致使泄露,應按照該聯保機制進行相應賠償,賠償范圍包括:免費的更換、維修的經濟損失、漏油損失以及由此帶來的環保和社會方面所有損失。聯保機制建議如下:供應商提供相應產品及相應的合格證明文件。到貨后現場驗收報告。要求的施工報告。上述三步全部通過后由知名保險公司提供擔保。附錄A(規范性附錄)物理性能檢驗方法物理性試驗的項目成品油罐外層罐殼體物理性能試驗的項目包括:彎曲強度、懸臂梁沖擊強度和低溫沖擊對比試驗。彎曲強度和懸臂梁沖擊強度試驗除應符合GB/T1446的規定外,還應符合GB/T1449和GB/T1843的要求。懸臂梁沖擊強度缺口類型為A型。熱空氣老化試驗按照外罐正常生產工藝制作熱空氣老化試驗樣坯6個,樣坯尺寸宜為191mm×229mm,以該樣坯制作一個64mm×229mm試樣,一個127mm×229mm試樣。兩個試樣應分別標識,前者作為驗收試樣,后者作為性能檢驗試樣,性能檢驗試樣應采用試驗樣坯所用樹脂封邊。將性能檢驗試樣在溫度為70°C的空氣循環烤箱中分別放置30、90和180d,每一工況應試驗兩個性能檢驗試樣。對同一樣坯制作的驗收試樣和性能檢驗試樣分別進行物理性能試驗,經熱空氣老化試驗后性能檢驗試樣物理性能試驗結果不得小于驗收試樣試驗結果的80%。光和水暴露試驗按照外罐正常生產工藝制作光水暴露試驗樣坯5個,樣坯尺寸宜為191mm×229mm,以該樣坯制作一個64mm×229mm試樣,一個127mm×229mm試樣。兩個試樣應分別標識,前者作為驗收試樣,后者作為性能檢驗試樣,性能檢驗試樣應采用試驗樣坯所用樹脂封邊。將性能檢驗試樣按照GB16422.2規定的方法,使試樣經受180h和360h在水和光線中暴露,每20min為一個操作循環期,每個操作循環期內試樣單獨在光線中暴露17min,在光線和水中暴露3min。對同一樣坯制作的驗收試樣和性能檢驗試樣分別進行物理性能試驗,經光水暴露試驗后性能檢驗試樣物理性能試驗結果不得小于驗收試樣試驗結果的80%。浸泡試驗按照外罐正常生產工藝制作浸泡試驗試樣38個,試樣尺寸為191mm×229mm,以該樣坯制作一個64mm×229mm試樣,一個127mm×229mm試樣。兩個試樣應分別標識,前者作為驗收試樣,后者作為性能檢驗試樣,性能檢驗試樣應采用試驗樣坯所用樹脂封邊。將性能檢驗試樣分別在表中規定的A型外部介質中浸泡30、90、180、270d,B型外部介質中浸泡30、90、180d,浸泡期間試驗溶液溫度應保持38°C。性能檢驗試樣分別在表A.1中規定的內部介質中浸泡30d,浸泡期間試驗溶液溫度應保持38°C。性能檢驗試樣浸泡后表面應無起泡、軟化、龜裂或其他影響性能的損傷。在A型內部介質浸泡30d和在A型外部介質浸泡270d的性能檢驗試樣物理性能不得小于驗收試樣性能的50%;當A型外部介質30、90、180d浸泡試驗結果能可靠地推導出270d浸泡試驗結果且物理性能大于驗收試樣性能的50%時,可不進行270d浸泡試驗。在B型內部介質浸泡30d和在B型外部介質浸泡180d的試樣物理性能不得小于驗收試樣性能的30%表A.1浸泡試驗介質內部介質外部介質A型B型A型B型90號汽油a,b93號汽油a,b97號汽油a,b0號柴油a,b-10號柴油a,b標準燃料Cc甲醇(100%)乙醇(100%)50%甲醇-50%標準燃料C50%乙醇-50%標準燃料C15%甲醇-85%標準燃料C15%乙醇-85%標準燃料C10%甲醇-90%標準燃料C30%甲醇-70%標準燃料C甲苯硫酸(pH=3)a飽和氯化鈉a蒸餾水鹽酸(1%)a硝酸(1%)a碳酸鈉(1%)—碳酸氫鈉溶液(pH=10)a,d氫氧化鈉溶液(pH=12)a注:表中A型介質代表要儲存的產品或外部土壤條件,B型介質代表比預期更為嚴峻的條件。a性能檢驗試樣浸泡后僅進行彎曲強度試驗。b90號、93號、97號汽油應符合GB17930的規定,0號、-10號柴油應符合GB19147(Ⅳ)的規定。c標準燃料C應符合ASTMD471的規定,組成為50%異丁烷+50%甲苯。d由10.6g/L碳酸鈉和8.4g/L碳酸氫鈉混合獲得,浸泡期間應保持試液pH=10。低溫沖擊試驗按照外罐正常生產工藝制作低溫沖擊試驗試樣10個,試樣尺寸為152mm×229mm,每兩個試樣為一組,一個作為驗收試樣,另一個作為性能檢驗試樣。將性能檢驗試樣在溫度為-30°C的冷凍箱內放置16h,取出后和驗收試樣固定在兩個內徑為108mm的鋼圈之間,分別使用一個540g的鋼球從1.8m的高度自由撞擊試樣正面。經低溫沖擊試驗后,每組性能檢驗試樣和驗收試樣試驗后無裂紋和脫層為合格。腐蝕評估試驗腐蝕評估試驗試樣應按照下列方法制作:在厚度為2mm、尺寸為152mm×229mm的扁鋼板上,扁鋼側為背面,覆蓋層為正面。腐蝕評估試驗試樣制作40個,制作前應對扁鋼板進行稱重,制作后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