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2047-2008 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 采用測定密閉呼吸計中需氧量或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一項國家標準,旨在通過科學方法評估塑料材料在土壤環境中的生物降解性能。該標準提供了兩種主要測試方法:一種是通過測量密閉呼吸計內的氧氣消耗來間接反映塑料材料的生物降解程度;另一種則是直接測量由微生物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對于第一種方法,即基于氧氣消耗的測定技術,其基本原理在于,在一個完全密封且控制了溫度與濕度條件下的容器(即密閉呼吸計)內放置待測樣品及一定量的土壤。隨著實驗進行,如果塑料能夠被土壤中的微生物所降解,則會消耗容器內的氧氣。通過定期監測并記錄容器內外氧氣濃度的變化,可以計算出單位時間內氧氣減少的數量,從而推算出塑料材料的生物降解率。
第二種方法關注于二氧化碳產量的測量。同樣地,在特定條件下將樣本置于含有適量土壤的封閉系統中。當塑料開始被分解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作為副產物。利用專門設備連續檢測并記錄二氧化碳生成速率或者總量,據此也可以估算出塑料材料在給定時間范圍內的生物降解效率。
這兩種方法均要求嚴格控制實驗條件,包括但不限于溫度、濕度以及土壤類型等因素,并且需要設置對照組以確保結果的有效性和準確性。此外,標準還詳細規定了樣品準備、實驗操作流程、數據處理方法等內容,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指導方案,有助于保證不同實驗室之間測試結果的一致性與可比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8-06-18 頒布
- 2009-05-01 實施




文檔簡介
犐犆犛83.080.01
犌3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犌犅/犜22047—2008/犐犛犗17556:2003
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
能力的測定采用測定密閉呼吸計
中需氧量或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犘犾犪狊狋犻犮狊—犇犲狋犲狉犿犻狀犪狋犻狅狀狅犳狋犺犲狌犾狋犻犿犪狋犲犪犲狉狅犫犻犮犫犻狅犱犲犵狉犪犱犪犫犻犾犻狋狔犻狀狊狅犻犾犫狔
犿犲犪狊狌狉犻狀犵狋犺犲狅狓狔犵犲狀犱犲犿犪狀犱犻狀犪狉犲狊狆犻狉狅犿犲狋犲狉狅狉狋犺犲
犪犿狅狌狀狋狅犳犮犪狉犫狅狀犱犻狅狓犻犱犲犲狏狅犾狏犲犱
(ISO17556:2003,IDT)
20080618發布20090501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
發布
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書
犌犅/犜22047—2008/犐犛犗17556:2003
前言
本標準等同采用ISO17556:2003《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通過測定密閉
呼吸計中需氧量或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英文版),技術性內容完全相同,僅作如下編輯性修改:
———“本國際標準”一詞改為“本標準”;
———用小數點“.”代替作為小數點的逗號“,”;
———刪除了國際標準前言。
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和附錄E為資料性附錄。
本標準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
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輕工業塑料加工應用研究所。
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內蒙古蒙西高新技術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浙江華發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
市中京科林環保塑料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百事達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武漢華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巴斯
夫(中國)有限公司、寧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天津思態利降解塑料有限公司、深圳市禾田一環保科
技有限公司、福建泛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國家塑料制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四川大學。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翁云宣、張先炳、張英、王世和、沈華峰、沈莉萍、向輝、陳學軍、賈偉生、馬洪章、
葉新建、李字義、王玉忠、毛國玉、孔力、丁少忠、余潤保、劉彩霞。
Ⅰ
書
犌犅/犜22047—2008/犐犛犗17556:2003
引言
塑料隨著使用量的增加,回收和處理已變成一個熱點。而回收利用應作為優先選擇,但塑料要完全
回收利用是困難的,例如消費者隨意拋棄的塑料垃圾,另外,如一些難回收的塑料如漁具、農業地膜和水
溶性的聚合物等,這些材料被遺棄到環境中。采用可生物分解材料是解決這類環境問題的有效途徑之
一。一些規定在水性培養液/堆肥條件下塑料材料最終需氧/厭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的國際和國家標
準已經頒布,因此制定這些材料在土壤中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Ⅱ
犌犅/犜22047—2008/犐犛犗17556:2003
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測定
采用測定密閉呼吸計中需氧量或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警告:廢水、活性污泥、土壤和堆肥中可能含有潛在致病菌,因此,處理時應采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處理毒性試驗化合物或性質未知的化合物時須特別小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通過測定密閉呼吸計中需氧量或測定釋放的二氧化碳量的方法,測定土壤中塑料材
料最終需氧生物分解能力。本標準通過調整試驗土壤的濕度以獲得生物分解率的最佳程度。
如果采用未經預曝置的土壤作為接種物時,本試驗僅模擬在自然土壤環境中的生物分解過程;如果
使用預曝置的土壤時,本標準可用來測定試驗材料潛在的生物分解性能。
本標準適用于以下材料:
———天然和(或)合成聚合物、共聚物或它們的混合物;
———含有如增塑劑、顏料或其他化合物等添加劑的塑料材料;
———水溶性聚合物;
———在試驗條件下,不會對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性產生抑制作用的材料,抑制作用可應用抑制控制
或其他適當方法(見ISO8192:1986)來測得。如果試驗材料對土壤中的微生物的活性有抑制
作用時,可采用較低濃度的試驗材料、其他接種物或已預曝置的土壤。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然而,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
ISO8192:1986水質活性污泥耗氧抑制作用的試驗
ISO103816:1993土壤質量采樣第6部分:實驗室里需氧生物過程用土壤的收集、處理和貯
藏技術指導
ISO10390:1994土壤質量pH值的測定
ISO10634:1995水質用于連續測定難溶于水的有機化合物在水性培養液中生物分解能力培養
液的配制與處理的技術指導
ISO10694:1995土壤質量干燒后總有機碳的測定(元素分析法)
ISO11266:1994土壤質量需氧條件下土壤中有機化學物生物分解實驗室試驗技術指導
ISO11274:1998土壤質量水保持力特性的測定實驗室方法
ASTMD598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深入研究輔導員崗位的核心職能試題及答案
- 樹木砍伐協議書范本
- 律師股份轉讓協議書
- 手寫分手簽名協議書
- 員工借車安全協議書
- 密云水庫移民協議書
- 旅游訂金協議書范本
- 美發股份協議書范本
- 暫停分期協議書范本
- 技術協議書編制依據
- 2024年4月貴州省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地理試卷
- 電力工程專業職業規劃
- 于敏氫彈之父
- 高低壓配電安全知識講座
- 《有機磷農藥中毒》課件
- 大地保險公司管理制度
- 幼兒園公開課:大班語言《相反國》課件(優化版)
- 2022版煤礦安全規程解讀
- 中國變應性鼻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2版)解讀
- 組合電器(gis)設備解體大修作業指導書
-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西北工業大學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