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循證護理對顱腦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效果_第1頁
2023年循證護理對顱腦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效果_第2頁
2023年循證護理對顱腦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效果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循證護理對顱腦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效果【摘要】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對顱腦手術患者術后機械通氣效果及腸內養分并發癥的影響。方法70例顱腦手術后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循證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每組35例。常規護理組采納常規護理措施,循證護理組采納循證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機械通氣相關指標及腸內養分并發癥發生狀況。結果循證護理組患者氧合指數、潮氣量均高于常規護理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AP)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機械通氣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循證護理組患者反流、誤吸、胃潴留、腹瀉發生率分別為11.4%、5.7%、5.7%、8.6%,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37.1%、22.9%、22.9%、31.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循證護理能提高顱腦手術患者術后機械通氣的通氣效果,降低VAP發生率,且能降低腸內養分并發癥發生風險,從而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循證護理;顱腦手術;機械通氣;腸內養分;并發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22年3月~2022年2月在本院神經外科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顱腦手術后行機械通氣治療的患者70例作為討論對象,采納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循證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每組35例。循證護理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41.3±10.9)歲;疾病類型:顱腦外傷11例,高血壓腦出血13例,腦腫瘤9例,其他2例;機械通氣時間3~10d,平均機械通氣時間(6.6±1.4)d。常規護理組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1.7±11.1)歲;疾病類型:顱腦外傷12例,高血壓腦出血13例,腦腫瘤7例,其他3例;機械通氣時間3~12d,平均機械通氣時間(6.9±1.8)d。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常規護理組

患者采納常規護理措施,主要包括入院指導、健康教育等基礎護理。

1.2.2循證護理組

患者采納循證護理措施,詳細如下。①建立循證小組,通過查閱數據庫查找證據,依據患者實際狀況和臨床閱歷,制定護理方案并實施。②詳細循證問題及護理措施:a.反流和誤吸循證支持和護理。在確保患者平安狀況下,其體位改為左側臥位,床頭抬高30~45°,喂養后該體位維持30min[4]。幫助患者改體位時動作輕柔,留意保持患者的頭、頸及身體處于同一軸線。每日測定氣囊壓力,壓力為25~30cmH2O(1cmH2O=0.098kPa)。選用管壁光滑、彈性好的吸痰管進行吸痰,操作動作輕柔。對痰液粘稠者賜予霧化吸入干預。喂養前除凈氣管、口腔內痰液,觀看空腸管是否移位;若發生誤吸,馬上停止喂養,準時清除氣管內的異物,患者取右側臥位,親密監測其血壓、呼吸功能的變化;b.腹瀉的循證支持及護理。養分液現用現配,配送、使用時嚴格無菌操作;輸注前檢查養分液殘余量,若100ml則臨時減量或暫停輸注。預熱輸入養分液溫度為37~38℃,開頭輸注的濃度和速度調至最低,隨后漸漸增加,調到合適的濃度和速度后用輸液泵連續勻速供應。未用的養分液可置于4℃冰箱中保存,但需在24h內使用;c.VAP循證支持及護理。對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行持續聲門下吸引;充分做好氣道的濕化護理工作;樂觀有效的吸痰,保持氣道通暢;強化呼吸機管路管理;氣囊壓力維持在25~30cmH2O;采納有效的措施避開交叉感染,如嚴格遵循洗手和維持環境衛生制度等;日間間斷賜予冷靜藥并幫助患者行自主呼吸訓練,縮短通氣時間。

1.3觀看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機械通氣相關指標及腸內養分并發癥發生狀況。機械通氣相關指標包括氧合指數、潮氣量、VAP發生率、機械通氣時間。腸內養分并發癥包括胃潴留、反流、誤吸、腹瀉。

1.4統計學方法

采納SAS10.0統計學軟件對討論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納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機械通氣相關指標比較

循證護理組患者氧合指數、潮氣量均高于常規護理組,VAP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機械通氣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腸內養分并發癥發生狀況比較

循證護理組患者反流、誤吸、胃潴留、腹瀉發生率分別為11.4%、5.7%、5.7%、8.6%,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37.1%、22.9%、22.9%、31.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爭論

機械通氣是改善顱腦手術患者術后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但長期使用易致呼吸機相關性肺損傷及肺部感染的發生,主要是因機械通氣時吸入高濃度氧氣影響了氣道黏膜纖毛運動和黏液粘稠度,從而降低了呼吸系統防備功能[3];機械通氣時需通過吸痰來維持其氣道清潔和暢通,但吸痰次數過多則會損傷器官黏膜,減弱呼吸功能,但吸痰次數過少則易引起氣道堵塞而影響通氣效果[4];患者術后痛苦會抑制其肺呼吸功能,降低其咳嗽排痰的力量,進而引起肺不張[5]。另外,顱腦手術后患者機體處于高代謝狀態,因此需加強腸內養分干預,合理有效的腸內養分能增加患者養分狀況,提高其反抗力,有利于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促進已損失肺組織的修復[6-8]。可見,合理有效的護理對改善顱腦術后機械通氣患者的通氣效果、降低肺部感染、降低腸內養分并發癥、增加其機體反抗力具有樂觀的意義。本討論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組患者氧合指數、潮氣量均高于常規護理組,VAP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機械通氣時間短于常規護理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該護理模式進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呼吸功能,且能縮短機械通氣時間,降低VAP發生風險。腸內養分并發癥是機械通氣患者較常見的并發癥。本討論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組患者反流、誤吸、胃潴留、腹瀉發生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