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物理(總復習: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提高)知識點整理及重點題型梳理)_第1頁
新人教版物理(總復習: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提高)知識點整理及重點題型梳理)_第2頁
新人教版物理(總復習: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提高)知識點整理及重點題型梳理)_第3頁
新人教版物理(總復習: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提高)知識點整理及重點題型梳理)_第4頁
新人教版物理(總復習:牛頓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提高)知識點整理及重點題型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人教版物理中考總復習重難點突破知識點梳理及重點題型鞏固練習總復習: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提高)

【考綱要求】1、知道二力平衡的條件;2、了解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3、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4、知道物體的慣性;理解牛頓第一定律。【知識網(wǎng)絡】

【考點梳理】考點一、牛頓第一定律(力和運動專題《第三講摩擦力、牛頓第一定律和受力分析》牛頓第一定律和慣性)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要點詮釋:

對定律的理解:

1、“一切”說明該定律對于所有物體都適用,不是特殊現(xiàn)象。

2、“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條件。“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有兩層含義:一是該物體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情況(實際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二是該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時的作用效果。

3、“或”指兩種狀態(tài)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仍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4、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使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的原因。或者說: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

5、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而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概括、推理總結出來的。

6、牛頓第一定律是關于力與運動關系的規(guī)律,它反映了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合力為零)時的運動規(guī)律,在不受任何力時,物體要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

考點二、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要點詮釋: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一切物體是指無論是氣體、液體、還是固體;無論是靜止還是運動;無論受力還是不受力都具有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2、慣性指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即靜止的物體總要保持靜止狀態(tài),運動的物體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3、慣性是物體的屬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慣性時,只能說“物體具有慣性”,或“由于慣性”,而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或“慣性力”等。慣性只有大小,慣性的大小僅取決于物體的質量,質量大,慣性也大。

考點三、二力平衡物體如果在兩個力的作用下,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平衡。這兩個力就叫做一對平衡力。

要點詮釋:

1.二力平衡的條件

概括說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線”。

(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

(2)等大:大小相等。

(3)反向:兩個力方向相反。

(4)共線:兩個力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

2.二力平衡的條件的應用

(1)根據(jù)平衡力中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個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據(jù)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判斷物體的受力情況。3.二力平衡與相互作用力的區(qū)別平衡力相互作用力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不同點受力物體作用在同一物體上作用在兩個不同物體上受力情況受力物體是一個,施力物體分別是其他物體兩個物體互為施力者,互為受力者力的變化一個力變化(增大、減小或消失),另一個力不一定變化,此時物體失去平衡同時產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考點四、力與運動的關系物體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物體受非平衡力作用運動狀態(tài)改變(運動快慢或方向改變)。【典型例題】類型一、牛頓第一定律1、在探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用同一小車從同樣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使它在三種不同表面的水平軌道上繼續(xù)運動。

(1)同一小車三次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采用同一高度的目的是為了使小車在水平面上開始運動時,具有相同的。(2)小車在表面上滑行的最遠;因為平面越光滑,小車速度減小得越。(3)從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若接觸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軌道足夠長,小車將一直做運動。(4)本次探究中應用了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的方法。【思路點撥】(1)本實驗影響小車運動距離遠近的因素主要有兩個:一是摩擦力的大小;二是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大小。因此探究小車滑行的距離與摩擦力的關系時,就必須確保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相同;

(2)根據(jù)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小車滑行的距離進行歸納;

(3)在實驗的基礎上,加上科學的推理進行歸納:如果運動物體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會永遠運動下去。【答案】(1)速度(2)木板、慢(3)勻速直線運動(4)推理【解析】(1)使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為了讓小車到達水平面就具有相同的速度。(2)由實驗可知表面越光滑,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即摩擦力越小,小車運動越遠,速度減小得越慢。(3)從實驗可以得出,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車滑行的距離越遠;因此如果小車不受阻力作用,那么小車將保持原來的速度和方向永遠運動下去;即運動的小車,當不受到阻力作用時,將保持勻速直線運動。(4)在實驗的基礎上,加上科學的推理進行歸納。【總結升華】本題考查理想實驗,應理解理想實驗的控制變量法,同時體會如何從實驗中得出結論,以及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規(guī)律的思想。舉一反三:【變式】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在一段光滑弧形斜槽AB上運動,當小球A運動到B時,小球所受的全部外力突然消失,那么小球將()A.做勻速直線運動B.立即停止運動C.運動越來越慢D.運動越來越快【答案】A2、(2015?河北)汽車緊急剎車過程中,會在公路上留下車胎的擦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擦痕是由于剎車后摩擦增大造成的B.擦痕越長,說明車的慣性一定越大C.汽車剎車過程中,其慣性越來越小D.剎車能使汽車迅速停下來,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思路點撥】(1)一般情況下,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的;(2)慣性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其它因素都沒有關系;(3)力可以改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A【解析】A、汽車剎車后,輪胎停止轉動,這是由滾動摩擦變?yōu)榛瑒幽Σ粒Σ亮υ龃螅蔄正確;B、擦痕的長短(即剎車后汽車滑行距離的長短)與汽車原來的速度、路面粗糙程度、汽車的慣性(質量)等因素有關;擦痕長,原因可能是汽車剎車前的速度比較快,并不能說明車的慣性一定越大,故B錯誤;C、汽車剎車過程中,其慣性不變,故C錯誤;D、剎車能使汽車迅速停下來,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故D錯誤。【總結升華】本題要知道汽車剎車后,輪胎停止轉動,這是由滾動摩擦變?yōu)榛瑒幽Σ猎斐傻模瑫r還能理解慣性大小的影響因素是解決該題的關鍵。舉一反三:【變式】關于物體的慣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賽車能很快停下來,說明賽車沒有慣性

B.跳遠運動員起跳前助跑,是為了獲得慣性

C.足球射入球門時才具有慣性

D.百米運動員到達終點時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運動員具有慣性【答案】D類型二、二力平衡3、溫哥華冬奧會上,中國選手王濛一人獲得三枚金牌,并打破世界紀錄。下列論述錯誤的是A.王濛到達終點線后,還繼續(xù)向前滑行是由于慣性的原因B.用力蹬冰面加速,原理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王濛在領獎臺上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D.王濛在領獎臺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對領獎臺的壓力是一對平衡力【思路點撥】A、王濛沖過終點,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前運動;

B、滑冰時人向后蹬冰,人就前進,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C、王濛站在領獎臺上,重力的受力物體是人,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的受力物體也是人,方向豎直向上;

D、王濛站在領獎臺上,支持力的受力物體是人,方向豎直向上,壓力的受力物體是領獎臺,方向豎直向下。【答案】D【解析】慣性是保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運動的物體不能立即停下來是由于慣性,故A正確;王濛用力蹬地時,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給她一個向前的力,使其加速前進,故B正確;王濛在站臺上靜止,豎直方向上她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C正確;而D的說法中兩個力不是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不是平衡力,故D錯誤。【總結升華】分析平衡力時,關鍵是和相互作用力區(qū)別,除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之外,關鍵是看是否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舉一反三:【變式】如圖是投擲實心球的場景,下列情況中實心球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A.實心球在空中上升B.實心球從空中下落C.實心球在地上越滾越慢D.實心球停在地面上【答案】D4、吊車吊著重2000N的集裝箱以0.2m/s速度勻速上升,吊車要給集裝箱_______拉力,如果集裝箱變?yōu)橐?.1m/s速度勻速下降,吊車要給集裝箱__________拉力。【思路點撥】對集裝箱進行受力分析,然后由平衡條件求出吊車給集裝箱的拉力。【答案】2000N2000N【解析】集裝箱的受力情況并畫出受力分析圖。集裝箱受到重力和吊車給它的拉力。集裝箱做勻速直線運動,是處于平衡狀態(tài)。它受到的兩個力應該是彼此平衡。【總結升華】解題的過程中,沒有考慮集裝箱的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是因為這些條件跟解題沒有關系,只要確定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也就是保持平衡狀態(tài),就能判定物體受到的兩個力彼此平衡。舉一反三:【變式】如圖所示,升降機以1m/s的速度勻速上升時,升降機對人的支持力為500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升降機靜止在十樓時對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B.升降機以1.5m/s速度勻速上升時對人的支持力大于500NC.升降機以2m/s速度勻速下降時對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D.升降機以1m/s速度勻速下降時對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答案】C類型三、知識運用5、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兩個物塊甲與乙放在上表面光滑且足夠長的木板上,隨木板一起以水平向右的相同速度沿同一直線作勻速直線運動,當木板突然停止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若m1<m2,甲將與乙發(fā)生碰撞B.若m1>m2,甲將與乙發(fā)生碰撞C.只有當m1=m2時,甲、乙才不會碰撞D.無論甲與乙的質量關系如何,它們始終不會碰撞【思路點撥】先分析木板突然停止前,物塊甲與乙和木板的運動狀態(tài),當木板突然停止時,根據(jù)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來分析甲乙物塊的運動狀態(tài)。【答案】D【解析】木板停止前,甲、乙物塊和木板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并且兩物塊和木板具有共同的速度,當木板突然停止時,由于物塊在光滑接觸面上,因此兩物塊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大小不變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因此兩個物塊間的距離不變,一定不會相碰。【總結升華】一切物體都有慣性;此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慣性的理解和應用,會用慣性知識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6、(力和運動專題《第四講運動和力習題》例4)如圖所示,重600N的人站在重5400N的船上,通過滑輪把船勻速拉向岸邊。人拉繩的力為500N,人和船相對靜止。不計繩重和滑輪處摩擦,船受到水的阻力為()A.500NB.1000NC.2500ND.3000N【思路點撥】一個物體在兩個力作用下還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這兩個力就是平衡力。

從圖可知,該滑輪為定滑輪,已知拉力F,從而可以判斷出人所受的阻力,又知道繩子對船的拉力,所以,可以計算出船受到水的阻力。【答案】B【解析】因為船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船受平衡力的作用,

而人和船相對靜止,因為F=500N,

∴人的摩擦力是500N,方向向右,并且作用在船上,

而該滑輪為定滑輪,

∴繩子對船的拉力為500N,方向向右,

而向右的拉力、人對船的摩擦力和船受到水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船受到水的阻力f=1000N。

故選B。

【總結升華】本題考查了定滑輪工作的特點,并可以結合二力平衡的知識,計算阻力的大小。舉一反三:【變式】(2015?德陽)如圖甲所示相同的兩物塊A、B疊放在水平面上,在20N的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物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N,若將A、B物塊按圖乙所示緊靠放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