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0917-2007《軟件工程 軟件測量過程》這一國家標準,旨在為軟件開發和維護過程中涉及的軟件測量活動提供一套規范化的框架和指導原則。它覆蓋了從定義測量需求到執行測量、分析數據直至利用測量結果改進軟件過程的全過程,以促進軟件產品質量的提升和項目管理效率的增強。以下是該標準的主要內容概覽:
-
范圍:明確了標準適用的對象和場景,即適用于各種規模和類型的軟件開發項目中的軟件測量活動,包括但不限于功能、可靠性、效率、可維護性等方面的測量。
-
術語和定義:定義了一系列與軟件測量相關的專業術語,如“測量對象”、“測量指標”、“測量方法”等,為后續內容的理解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
參考文獻:列出了編制該標準時參考或引用的其他標準和文獻資料,便于讀者查閱相關背景信息。
-
軟件測量過程模型:介紹了軟件測量過程的基本模型,通常包括規劃測量活動、設計測量、實施測量、數據分析和結果應用等階段,強調了持續改進和反饋循環的重要性。
-
規劃測量活動:闡述了如何根據軟件項目的目標、需求和約束條件來規劃測量活動,包括確定測量目標、選擇關鍵測量項、制定測量計劃等步驟。
-
設計測量:詳細說明了如何設計有效的測量方法和指標,確保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比性。這包括定義數據收集方法、選擇或創建合適的度量單位、確定樣本大小等。
-
實施測量:指導如何執行測量計劃,包括數據的采集、存儲和管理。強調了在整個軟件生命周期中實施測量的實踐,以及確保數據質量和完整性的措施。
-
數據分析:講解了如何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轉化為可行動的知識。包括統計分析、趨勢分析、偏差分析等方法。
-
結果應用:強調了將測量結果應用于軟件過程改進、項目管理和決策支持的重要性。包括如何報告測量結果、評估測量活動的有效性,并基于反饋調整測量策略和項目計劃。
-
測量過程的質量保證:討論了確保軟件測量過程本身質量的措施,包括過程審核、校驗測量結果的準確性、保持測量活動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等。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現行
- 正在執行有效
- 2007-04-30 頒布
- 2007-07-01 實施





文檔簡介
ICS35.080L7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0917-2007/ISO/IEC15939:2002軟件工程軟件測量過程Softwareengineering-Softvaremeasurementprocess(ISO/IEC15939:2002,IDT)2007-04-30發布2007-07-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0917-2007/ISO/IEC15939:2002三前言引言1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4本標準的應用4.1軟件測量過程的目的和結果4.2本標準的概述4.3本標準的結構5.1確立和維持測量承諾5.2策劃測量過程5.3執行測量過程……5.4評價測量·………··…………….附錄A(資料性附錄)測量信息模型附錄B(資料性附錄)測量過程工作產品27附錄C(資料性附錄)測度選擇準則示例·附錄D(資料性附錄)信息產品評價準則示例23附錄E(資料性附錄)側量過程性能評價準則示例附錄F(資料性附錄)測量策劃元素示例附錄G(資料性附錄)信息產品報告指南27參考文獻25
GB/T20917-2007/ISO/IEC15939:2002本標準等同采用ISO/IEC15939:2002《軟件工程軟件測量過程》根據國情和有關國際標準的新動態,本標準做了下列編輯性修改:a刪除了國際標準的前言;b))由于原國際標準ISO8402:1994已廢止·因此·本標準的參考文獻刪除了它;C由于原ISO/IECTR15504-1至ISO/IECTR15504-9系列國際標準已被新版ISO/IEC15504-1至ISO/IEC15504-5系列國際標準所代替,加之,本標準4.2所引用ISO/IEC155042:2003的內容與原ISO/IECTR15504-2:1998相比沒有變化.因此,在本標準第2章的引用文件中,將ISO/IECTR15504-2:1998改為ISO/IEC15504-2:2003,在參考文獻中,將ISO/IECTR15504-9:1998改為ISO/IEC15504-1:2004:將國際標準第5章中以斜體字給出的指南改為正體字.作為標準的規范性要求;e)將國際標準5.1.2.1中的測量用戶改為測量員。本標準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附錄F和附錄G都是資料性附錄本標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信息產業部提出。本標準由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所。本標準主要起草人:韓紅強、王緯、馮惠、楊建軍、侯建華。
GB/T20917-2007/ISO/IEC15939:2002軟件測量支持軟件過程和產品的管理和改進。測量作為一個主要工具,可以起到管理軟件生存周期活動、評估項目計劃的可行性以及監控項目活動是否遵循計劃的作用。軟件測量還是評價軟件產品質量和組織的軟件過程能力的主要依據。它為供需雙方的商業協議提供了是否符合規格說明、管理和驗收規范的依據,并且變得日益重要。持續的改進同時要求組織進行適應性變更。變更的評價需要測量,而測量本身不會引起變更。測量不應純粹收集數據,而應采取措施。測量應該有一個明確定義的目標。本標準定義了適用于所有與軟件相關的工程和管理準則的軟件測量過程。這個過程通過一個定義了測量過程的活動的模型來描述,而這些活動應充分規定所要求的測量信息、如何應用測度和分析結果以及如何確定分析結果是否有效。軟件測量過程可依不同用戶的需要來進行靈活變化、剪裁和修改。
GB/T20917-2007/ISO/IEC15939:2002軟件工程軟件測量過程范圍1.1目的本標準規定了在一個完整的項目里或組織的測量機構里成功標識、定義、選擇、應用和提高軟件測量所必需的活動和任務,并給出了軟件業內常用的測量術語的定義。本標準既未給出軟件測量的分類,也沒有為軟件項目推薦測量。本標準規定了一個過程,該過程支特定義一整套合適的、反映特殊信息需要的測量。1.2適用領域本標準適用于軟件的供方和需方。軟件供方包括在軟件開發、維護、集成和產品支持組織中行使管理、技術和質量管理職能的人員。軟件需方包括在軟件采購和用戶組織中行使管理、技術和質量管理職能的人員使用本標準的示例如下:由供方執行軟件測量過程以處理特定項目或組織的信息需求;由需方(或第三方代理機構)用于評價供方軟件測量過程對本標準的符合性:由需方(或第三方代理機構)執行軟件測量過程以處理與獲取相關的特定技術和項目管理信息作為在需方和供方的合同中定義進行交換的軟件過程和產品測量信息的方法1.3本標準的剪裁本標準包含一組活動和任務,它們構成一個滿足軟件組織和項目的特定需求的軟件測量過程。剪裁過程包括修改非標準的任務描述,以達到軟件測量過程的目的,得到相應的結果。所有規范性條款應得到滿足。可以在剪裁過程中增加本標準沒有定義的新的活動和任務1.4符合性符合本標準被定義為:測量過程的目的和結果以及第5章中關于任務的所有規范性條款都得到滿足。任何組織在作為貿易條件而采用本標準時,有責任結合本標準向公眾詳細說明將要使用的所有任務特定準則。為了證明符合性,組織有責任保留滿足相應的規范性條款的證據1.5局限性本標準沒有假設或規定測量的組織模型。本標準的用戶要根據當前的組織結構、文化和主要的受限條件來決定(例如)組織內是否需要獨立的測量功能,是把測量功能分別集成到單個軟件項目中.還是跨項目集成。本標準不規定測量過程要產生的文檔的名稱、格式和明確的內容,也沒有要求按照某種風格打包或合并文檔,這些都由本標準的用戶決定。測量過程宜與組織的質量體系進行適當的整合。本標準未將內部審核和不符合項報告的所有方面都明確地包含在內.因為假設在質量體系中已對它們進行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最新文檔
- 2025年預存款合同模板
-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藥物分離工程》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華中農業大學《建筑力學結力》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航運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設計案例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職業學院《水工建筑物(上)》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武漢信息傳播職業技術學院《建筑給水排水》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中藥新產品開發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嘉興南洋職業技術學院《廣告與市場》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文理學院《電腦效果圖制作》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建設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工業交換機內部培訓
- 環境有害物質管理辦法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PPT課件下載
- 基于PLC的溫室大棚控制系統設計
- 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xbrl模板第3號《年度報告和半年度報告》
- 工程力學電子教材
- 70周歲以上老年人三力測試題庫換領永久駕駛證
- 動物免疫學第五章細胞因子
- 新版防雷檢測職業技能競賽綜合知識試題庫(精簡500題)
- 2023年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GB/T 4513.1-2015不定形耐火材料第1部分:介紹和分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