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GB/T 20720.1-2006 是一項由中國標準化組織制定的企業控制系統集成領域的國家標準。該標準的第一部分專注于模型與術語的定義,旨在為企業控制系統集成提供一個統一的概念框架和語言基礎,以便于不同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和信息交換。

標準核心內容

  1. 模型定義:標準詳細闡述了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的模型結構,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模型、信息模型和通信模型。這些模型幫助設計者和實施者理解如何構建和部署高效、協調的控制系統,確保各個子系統間能夠協同工作。

  2. 術語規范:為了消除溝通障礙,標準清晰界定了大量專業術語及其在企業控制系統集成上下文中的具體含義。這包括控制設備、數據交換協議、系統架構組件等關鍵概念,確保所有相關方基于共同的詞匯進行交流。

  3. 系統架構:描述了企業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單元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如控制層、監控層和管理層,為實現系統的分層設計和集成提供了指導原則。

  4. 集成原則:提出了系統集成應遵循的一系列原則,比如模塊化、開放性、可擴展性等,以促進系統的靈活性和未來的升級能力。

  5. 參考框架:提供了一個參考框架,作為評估、設計和實施企業控制系統集成項目的基準。這個框架有助于確保不同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有效對接,實現系統間的無縫集成。

實施意義

該標準的應用有助于提升企業自動化水平和生產效率,通過標準化的模型和術語促進跨部門、跨企業的協同作業。它不僅為系統集成商和軟件開發商提供了設計和實施的依據,也為最終用戶評估和選擇合適的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了參考標準,從而降低了集成復雜度,提高了系統的整體穩定性和可靠性。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標準代替,建議下載現行標準GB/T 20720.1-2019
  • 2006-12-13 頒布
  • 2007-07-01 實施
?正版授權
GB/T 20720.1-2006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_第1頁
GB/T 20720.1-2006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_第2頁
GB/T 20720.1-2006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_第3頁
GB/T 20720.1-2006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_第4頁
GB/T 20720.1-2006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GB/T 20720.1-2006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25.040:35.240.50J0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Enterprise-controlsystemintegration-Part1:Modelsandterminology(IEC62264-1:2003,IDT)2006-12-13發布2007-07-01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三次前言引言范圍2規范性引用文件3術語和定義4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綜述4.1引言·.4.2可包含在制造運行和控制域內的準則5層次模型5.1層次模型介紹5.2調度和控制層次5.3受備層次5.4決策層次…………66功能數據流模型………6.1功能數據流模型內容·功能數據流模型的符號…·6.26.3功能性企業控制模型·6.4信息流…6.5了對象模型……………·7.1模型解釋.信息分類··.….···7.27.3對象模型結構·7.4對象模型可擴展性…7.5資源和視圖……生生產能力信息……7.677產品定義信息…生產信息………7.87.9模型交叉引用…8完整性、順應性和一致性8.1完整性…………8.28.3一致性…附錄A(資料性附錄)GB/T20720與制造相關領域中其他標準化工作的關系A.1引言制造、建模和集成A.2GB/T20720與歐洲標準化委員會和TC184/SC5/WG1標準化工作的關系A.3A.4GB/T20720與ISO/TC184/SC5/WG4標準的關系49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A.5GB/T20720與ISO/TC184/SC4標準的關系49A.6GB/T20720與GB/T18714和ISO/IEC15414之間的關系…A.7GB/T20720與1SO16668的關系·………A.8GB/T20720與IEC61512的關系參考文獻A.950附錄B(資料性附錄)業務驅動器和關鍵性能指標B.1日的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歷史B.252B.3驅動器和問題B.4標準對業務的意義52B.5銷售商無關的交換58B.6業務驅動器58B.7業務驅動器示例和信息流B.8定義55數據重新調和B.9附錄C(資料性附錄)關于模型的討論C.1引言C.2模型要求附錄D(資料性附錄)Purdue參考模型的選擇元素002宏功能的通用表D.22工廠級分層的通用任務的一種形式D.3D.4層次結構每層的任務D.5數據流圖,CIM參考模型的功能網絡視圖附錄E(資料性附錄)PRM與MESA國際模型和GB/T20720模型的相關性E.1對相關性的需要·…E.2資源配置和控制E.3分派生產…………100E.4數據收集和采集i00E.5質量管理E.6過程管理E.7生產跟蹤100E.8請效分析E.9運行和細節調度101E.10文件控制101E.11勞動力管理101維護管理E.12101GB/T20720模型…E.13101附錄F(資料性附錄)系統、資源、能力、產能和時間102F.1引言·….對系統的一些定義F.2F.3此概念與系統理論有關的102F.4系統的元素(部件)103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F.5生產系統的模式及到IDEFO的映射103F.6)資源·……104F.7能力、產能104F.8106F.9如何處理系統中的設施106參考文獻……………107圖1本標準中的模型概述圖2企業控制系統接口…圖3功能層次圖4受備層次圖5功能性企業控制模型圖6信息交換區域20圖?生產能力信息21過程段能力圖8圖9生生產信息定義過程段示例圖1023圖11可能的信息重疊圖12生產信息·……圖13圖14人員模型圖15設備模型圖16物料模型…過程段模型圖17圖18生產能力模型圖19過程段能力模型圖20當前和未來的產能圖21產品定義模型圖22生產調度模型圖23生產績效模型圖24對象模型相互關系圖B.1多種業務和生產過程制造業Purdue參考模型(PRM)的范圍圖C.1圖D.1-個大型制造聯合體設想的分級計算機控制結構圖D.2-個工業工廠設想的分級計算機控制系統結構62G2圖D.3一家工業公司設想的分級計算機控制結構………分級計算機控制系統(經修改)的實時任務定義圖D.4G4圖D.5軋鋼廠控制的分級布置,以表示層次與工廠結構的關系圖D.6用用于能源最優化研究的軋鋼廠控制系統的層次布置60圖D.7造紙廠控制的層次布置.以表示層次與工廠結構的關系…….應用于石化工廠的層次控制模式圖D.8圖D.9應用于制藥廠的層次控制模式圖D.10葉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70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圖D.11包含CIM參考模型及計算機集成制造的幾類功能實體的關系1圖D.12:用于數據流模型中的主要外部影響·78圖D.13公司管理和人員功能實體與工廠的接口要求…………78報告公司管理和人員功能實體與工廠的接口…圖D.14圖D.15政府法規等與工廠的接口……圖D.160.0設施模型圖D.171.0訂單處理圖D.1822.0生產調度32圖D.19_3.0生產控制圖D.203.1過程支持工程·84圖D.2113.2維護…………….……………··85圖D.223.3運行控制…86圖D.2334.0物料和能源控制圖D.245.0采購……圖D.256.0質量保證圖D.267.0產品庫存量90圖D.278.0成本核算91圖D.289.0產品發運管理·92圖F.1生產或制造系統……104圖F.2DEFO活動圖…………104表1采用的Yourdon符號表2UML所用的符號………表3模型交叉引用………….4表D.1所所有集成信息和白動化系統的通用職責表工廠全局自動化系統提供的內容表D.2表D.3有關制造效率優化(改進)的說明控制計算機系統的職責匯總……………表D.4推動集成控制系統開發和使用的潛在因素表D.5表D.6公司內部管理信息系統所需的任務65生產調度和操作管理層的職責表D.7區域層(第3層)的職責表D.8監視層(第2層)的職責表D.9G7表D.10控制層(第1層)的職責·表D.11通用生產設施最小技術規范(功能定義)的信息流模型·表D.12信息流任務與調度和控制層任務的相關性…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GB/T20720《企業控制系統集成》分為如下兒部分:-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第2部分:對象模型屬性:第第3部分:制造過程模型本部分為GB/T20720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SO/IEC62264-1:2003《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英文版)本部分的技術內容和組成結構與ISO/IEC62264-1:2003相一致,在編寫格式上符合我國國家標準GB/T1.1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規則》。只根據我國國家標準的制定要求和為方便使用,做了如下編輯性的改動:大大寫的英文縮寫保留英文原名,去掉ISO前言:b將“本國際標準”和ISO/IEC62264改為"GB/T20720"。將ISO/IEC62264-1改為GB/T20720的第1部分或GB/T20720.1。將規范性引用文件中已轉化為國家標準的國際標準編號改為國家標準編號.并將相應的國家標準采用的國際標準版本號放在國家標準編號后的括弧內,便于使用和查閱。未轉化的國際標準保留。刪去了原文中不符合我國標準編寫的字句。本部分的附錄A、附錄B、附錄C、附錄D、附錄E、附錄F是資料性附錄本部分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部分由全國工業白動化系統與集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本部分由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所負責起草主要起草人:楊書評、黎曉東、陳禹六、黃雙喜、王成。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GB/T20720是一個定義了企業行為與控制行為之間接口內容的由多部分組成的標準。本部分定義了用于描述企業業務系統及其制造控制系統之間接口的標準模型和術語。本部分中的模型和術語:強調了在系統整個生命周期中控制系統和企業系統的良好集成:能夠用于改進制造控制系統和企業系統之間現有的集成能力:在應用時不受自動化程度的影響。特別地.本部分定義了一套標準的術語以及一致的概念和模型,用于控制系統與企業系統的集成以改進系統中各部分的通信與交流。它所帶來的優勢將:減少用戶令新產品達到最大生產水平的時間;令賣主有能力提供合適的工具以實現控制系統到企業系統的集成;使用戶能夠更好的定義他們的需求:降低自動化制造過程的成本:優化供應鏈:減少生命周期中的工程耗費,本部分的目的并非:-建議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實現控制系統與企業系統的集成;強迫用戶放棄他們現有的集成方法:限制在控制系統與企業系統集成領域的發展本部分討論了制造控制功能與其他企業功能之間的接口內容,該討論基于ISA公布的CIM的Purdue參考模型(層次結構)。本部分給出如同在GB/T18757(ISO15704)中定義的部分模型或參考模型。本部分的范圍限于描述企業和控制領域中的相關功能,以及在這些領域中哪些對象被正常的交換以后的各章將說明這些對象是如何以一種魯棒的、安全的、有成本效益的方式被交換的,以保證整個系統的完整性。第4章是為了描述第5章和第6章中所述模型的背景知識。它給出的標準用于界定制造控制系統領域的范圍。第4章并不包含模型和術語的正式定義,可是它描述了用于理解其他章的背景知識第5章是為了描述包含在制造控制企業中的活動的層次模型。它用一般的術語說明了與制造控制有關的活動以及在業務后勤層發生的活動。第5章同時也給出了與制造控制有關的設備的層次模型。第6章是為了描述企業中與業務、控制集成有關的功能的一般性模型。這一章詳細地說明了控制功能的抽象模型,并解釋了與控制相關的業務功能。其目的是為信息交換領域中的功能建立一套通用的術語。第7章具體說明了構成信息流(在第6章中定義)的對象。其目的是為信息交換領域中的元素建立一套通用的術語。附錄A聞述了本部分與制造領域中其他相關的標準化工作的關系附錄B說明業務與控制功能之間信息交換的業務原因。其目的是為信息交換的原因建立一套通用的術語。附錄C討論了多樣模型的基本原理附錄D包含從普度參考模型中選取的元素,這些元素可能用于實現在第5和第6章中描述的功能,同時要與整個模型保持一致。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附錄E是資料性的。它將Purdue參考模型與MESA國際化模型關聯起來本部分的制定是面向:設計、建造或操作制造設備的人;負責指定制造與過程控制系統和商業企業的其他系統的接口的人;設計、創建、營銷和集成自動化產品(用于銜接制造操作和業務系統)的人。附錄F討論了在本部分中使用的系統、資源、能力、產能和時間。

GB/T20720.1—2006/IEC62264-1:2003企業控制系統集成第1部分:模型和術語范圍本部分描述制造控制功能和其他企業功能之間的接口內容。所考慮的接口是本部分所定義的層次模型第3層和第4層之間的接口。其目的是降低與實施這些接口有關的風險、成本和差錯本部分可用來減少與實施新產品提供有關的工作量。其目的是使企業系統和控制系統可以互操作和易于集成。本部分的范圍限于:a)介紹制造操作和控制領域的范圍;討論涉及制造業企業的實物資產的組織;列舉與控制功能和企業功能之間的接口有關的功能;描述控制功能和企業功能之間共享的信息。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2072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勒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部分。GB/T16656.1—1998工業自動化系統和集成產品數據表示和交換第1部分:概述和基本原理(idtISO10303-1:1994)GB/T18757-2002:工業自動化系統企企業參考體系結構的要求和方法學(ISO15704:2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