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政治基礎知識綜合復習階段檢測卷二_第1頁
2022年高考政治基礎知識綜合復習階段檢測卷二_第2頁
2022年高考政治基礎知識綜合復習階段檢測卷二_第3頁
2022年高考政治基礎知識綜合復習階段檢測卷二_第4頁
2022年高考政治基礎知識綜合復習階段檢測卷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1PAGE階段檢測卷二(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2小題,每小題3分,共6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干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人類進入奴隸社會后,剝削代替了平等,專政代替了民主,在看似倒退的壓迫剝削背后,人類社會向前走了一大步。這一大步體現在()①私有制的確立使人類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②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③奴隸主階級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奴隸制國家④文字的發明和應用等使人類擺脫了蒙昧野蠻的狀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詩句的強烈對比反映了封建社會農民的生存狀況,其根源在于()A.封建土地所有制 B.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C.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D.農民毫無人身自由,依附于地主階級3.19世紀中葉,馬克思、恩格斯把社會主義由空想變為科學,奠定這一飛躍的理論基石是()①德國古典哲學②《共產黨宣言》③唯物史觀④剩余價值學說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意味著()①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②結束了我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③我國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④我國實現了從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飛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和革命勝利的標志分別是()A.鴉片戰爭、抗日戰爭的勝利 B.五四運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辛亥革命、三大改造的完成 D.中國共產黨成立、毛澤東思想的確立6.紅色旅游,主要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樹豐功偉績所形成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接待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國家倡導并支持開展紅色旅游的特殊意義是()①回顧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發展歷程②感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革命精神③了解中國共產黨演進歷程和經濟發展成就④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必然選擇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7.“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我們講著春天的故事,改革開放富起來……”歌詞中所頌揚的帶領中國人民“站起來”和“富起來”的代表性事件分別是()A.抗美援朝、改革開放 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改革開放C.改革開放、總路線 D.三大改造、改革開放8.關于“改革開放”,下列理解正確的是()A.改革開放就是改變生產力 B.改革開放源于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C.改革開放可以一步到位 D.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9.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其中,我國對外開放方面取得了重大的進展。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是()A.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B.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C.經濟特區—沿海經濟開放區—沿海開放城市—內地D.內地—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10.以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民族人民,深刻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借鑒世界社會主義歷史經驗,創立了鄧小平理論。這()A.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B.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成功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D.成功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11.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A.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B.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12.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在理論和實踐的探索中創立、發展和完善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列選項中,理論主題和時代課題相一致的有()①鄧小平理論: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②“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③科學發展觀: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我國()①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②走進了世界舞臺的中央,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③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④提供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近年來,中國瞄準特定貧困人口,注重尋找致貧原因,廣泛開展精準幫扶。這不僅給中國的減貧工作開創了新局面,也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示范和指導。這表明我國()①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②一心一意辦好自己的事情③承擔各種國際責任和義務④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①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②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③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同步富裕的時代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由此可見,中國夢()①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②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③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同心圓④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國人民。近年來,中國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貢獻。這說明()①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世界人民的夢②中國夢給世界帶來機遇和合作共贏③中國夢與世界人民的夢想是息息相通的④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18.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①為中國人民謀幸福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實現全面小康社會④為中華民族謀復興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9.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青年要“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下列與習近平總書記引用語句所蘊含哲理一致的是()A.治理國家不以財富為利,應以仁義為立 B.履不必同,期于適足C.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 D.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20.綜合分析國際國內形勢和我國發展條件,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

A.社會主義現代化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B.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C.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中國人民生活富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D.社會主義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的具有現代經濟體系的強國2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是()①“八個明確”②“五位一體”③“十四個堅持”④“四個全面”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和“”。()

A.路線圖方法論 B.世界觀具體方法C.具體方法科學指導 D.科學理論思想指引二、綜合題(本大題共2小題,共34分)23.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在扶貧開發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和進步。例如: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數億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強調,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閱讀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改革開放能夠取得上述這些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2)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和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知識,說明當前為什么要打好脫貧攻堅戰。(11分)24.中國夢首先是強國之夢,是實現國家富強之夢。中國夢也是中華民族覺醒和崛起之夢,中國夢所要實現的正是要讓中華民族再一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將自立、自強的面貌呈現給世界人民。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便致力于為廣大人民謀幸福。中國夢是個體夢與群體夢的辯證統一,國家富強與民族振興最終落腳點都是人民的幸福。只有人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民族才會振興,國家才能真正強大。今天,中國共產黨正用中國夢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閱讀材料,運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材料說明中國夢的本質是什么。(6分)(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什么要用中國夢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11分)參考答案階段檢測卷二1.B【解析】人類社會向前走了一大步體現在金屬工具的廣泛使用等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文字的發明和應用等使人類擺脫了蒙昧野蠻的狀態,②④符合題意;原始社會末期,土地變為私有財產標志著私有制的確立,到了奴隸社會,人類才邁入了文明時代的門檻,①觀點錯誤;③強調奴隸制國家是奴隸主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工具,這不是人類向前走了一大步的表現,排除。故本題選B項。2.A【解析】農民受地主剝削的根本原因是封建土地所有制,A項符合題意;地主階級通過散布封建迷信思想,從精神層面壓迫廣大勞動人民,這不是農民受地主剝削的根本原因,B項排除;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與農民受地主剝削無直接關系,C項與題意無關;農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D項錯誤。故本題選A項。3.D【解析】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歷史飛躍,③④符合題意;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創立了唯物史觀,①不符合題意;《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②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項。4.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意味著我國結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實現了從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飛躍,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①②④正確;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使得我國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③錯誤。故本題選B項。5.B【解析】1919年,五四運動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項正確;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項。6.C【解析】紅色旅游,承載著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等內涵,國家倡導并支持開展紅色旅游,有利于游客感悟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革命精神,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必然選擇,②④符合題意;國家倡導并支持開展紅色旅游主要是為了弘揚和傳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偉大革命精神,①③不是其意義所在。故本題選C項。7.B【解析】中國人民“站起來”的代表性事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歷史;帶領中國人民“富起來”的代表性事件是改革開放,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A、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B項。8.D【解析】改革開放是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A項錯誤;一系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新源于改革開放,B項錯誤;改革開放要有計劃、分階段進行,而不是一步到位,C項錯誤;改革開放的實踐及成果證明改革開放推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展,D項正確。故本題選D項。9.B【解析】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是從經濟特區開始,最后延伸到內地的,故本題選B項。10.C【解析】鄧小平理論科學地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制定了21世紀中葉分三步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戰略,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C項正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標志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A項錯誤;科學發展觀成功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B項錯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D項錯誤。故本題選C項。11.D【解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D項正確。故本題選D項。12.D【解析】在黨的十二大開幕式上,鄧小平明確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鮮明主題,①錯誤;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③錯誤;②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項。13.B【解析】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我國進入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①③符合題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②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④觀點錯誤。故本題選B項。14.C【解析】材料表明我國一心一意辦好自己的事情,實現共同富裕,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②④符合題意;①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中國的減貧工作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示范和指導,這是勇于承擔責任的表現,不是履行義務,排除③。故本題選C項。15.B【解析】新時代,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①②④正確;③中“同步富裕”說法錯誤,排除。故本題選B項。16.C【解析】中國夢把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表達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景,已成為激蕩在十四億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為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大同心圓,①③④正確;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②錯誤。故本題選C項。17.B【解析】題干材料說明中國夢與世界人民的夢想是息息相通的,中國夢給世界帶來機遇和合作共贏,②③符合題意;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中國人民的夢,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①錯誤;材料強調中國夢與世界人民的夢想是息息相通的,沒有體現中國夢的本質,④與題意無關。故本題選B項。18.A【解析】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①④符合題意;②③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A項。19.D【解析】習近平總書記的寄語強調意志的重要性,D項與其所蘊含哲理一致;A項強調義利觀,與題意不符;B項強調堅持從實際出發,與題意不符;C項強調的是集體的力量和群眾的智慧,與題意不符。故本題選D項。20.A【解析】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15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A項符合題意。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項。21.B【解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內容是“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故①③正確;“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是“八個明確”的重要內容,故②④不選。故本題選B項。22.A【解析】“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路線圖”和“方法論”,A項正確;B、C、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